《念奴娇-赤壁怀古》优质课公开课获奖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47928630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9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念奴娇-赤壁怀古》优质课公开课获奖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优质课公开课获奖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优质课公开课获奖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念奴娇-赤壁怀古》优质课公开课获奖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念奴娇-赤壁怀古》优质课公开课获奖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念奴娇-赤壁怀古优质课公开课获奖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理解词中典故的内涵,品析词人在典故中寄寓的情思。 2.引导学生品味本次苍凉悲壮的意境,感知词人的抒情形象。 (二)过程与方法: 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体会作者忧愤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使学生能够体会用典的妙处,从而提升对于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2.通过文章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体会作者忧愤的思想感情

2、。 三、教学难点 1.了解辛弃疾词大量运用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领悟词的内涵。 2.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臧克家曾写过这样一幅对联:力挽山河,浩气贯日月,空余英雄心一颗;名垂宇宙,文光射牛斗,剩有悲壮词千篇。这说的是谁呢?辛弃疾。我们上节课说辛弃疾和苏轼一样是什么流派的诗人?豪放派。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到: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之前我们学习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面对惊涛骇浪,苏轼想起了意气风发的周瑜。一生致力于抗金,收复中原,但不被重用的辛弃疾登上北固亭,又会抒发何种感想?让我们一起来赏析

3、他的这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知人论世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一生主张抗金,渴望恢复中原。在词人中,他是个英雄。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有稼轩长短句词集。 1127年,靖康之变后(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掳走宋徽hu宗、宋钦宗二帝,导致北宋灭亡的历史事件),偏安一隅的南宋只保留着长江中下游的部分土地。宋金开始了长期对峙。靖康之变时,辛弃疾的祖父,因为家族庞大,没有跟着朝廷南渡。1161年,21岁的辛弃疾聚集两千人投身

4、抗金队伍,几年之后,23岁的辛弃疾,带领一万军队投奔南宋朝廷。可是,南宋朝廷主张求和的势力强大,安于太平,不想与敌人争锋,加之辛弃疾是从北方投奔而来的,对他又有所猜忌,所以,辛弃疾历任建康、镇江、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等地做官,作为南宋臣民生活了40年,做官20年,曾37次频繁调动,20年被闲置,一生力主抗金,但一生抱负始终不能施展。因此,他的许多作品中常流露出一种御敌抗金的爱国思想和壮志未酬的愤慨之情,词作风格沉雄豪迈而又不乏细腻柔媚,在文学上与苏轼齐名,号称“苏辛”,宋史说他“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 (三)写作背景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创作于1205年,辛弃疾65岁。当时南宋统治者

5、偏安一隅,主战派势力居下风,辛弃疾在江西乡下已闲居近二十年。宰相韩侂胄(tuzhu)用事,为巩固其在朝势力,急于北伐,起用主战派元老重臣,64岁的辛弃疾被重新启用。他认为一雪国耻的时机到了,侦查敌情,训练士兵,储备物资,但战机仍未成熟,主张不应草率北伐。他的意见未被采用,被贬为镇江知府,登临北固亭,凭高望远,抚今追昔,写下了这篇传唱千古之作。后于1207年去逝。 (四)解题 京口:古城名,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即今江苏镇江。 北固亭:又名北固楼,今镇江东北的北固山上。 怀古:怀古题材的诗词,怀古伤今。 怀古题材的结构:临旧地思古人忆古事抒已怀。 (五)结构梳理 请大家听一听朗读视频,听完后

6、尝试模仿视频进行朗诵。这是一首豪放词,应该读得慷慨激昂一些。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结合注释,翻译诗歌。 风流:这里指英雄遗风,即英雄人物在历史舞台上所创伟绩带来的意义上的影响,所谓流风余韵。 气吞万里:豪气简直能吞没万里江山,形容气概非凡。 草草:本来是杂乱不齐的样子,这里引申作草率马虎。 北顾:回头向北望。 可堪:哪堪,怎堪,也就是怎能忍受的意思。 历经千

7、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 然而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我回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看着中原仍然记得,扬州路上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怎么能回首啊,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人们过着社日,只把他当作一位神祇来供奉,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那么辛弃疾在诗歌里一共提到了哪些古人? 孙仲谋:三国时,东吴掌权

8、者孙权,在京口建立东吴,出生于以区区江东之地,背倚海疆,北据曹魏,西抗刘蜀,遂使天下鼎足三分,使曹操发“生子当如孙仲谋”之叹! 寄奴: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刘裕,出身京口,家境贫寒,父亲早逝,幼年竟沦落到靠卖草鞋为生,曾经生活在荒僻小街巷,但他从小志向远大,讨伐桓直,平定叛乱。刘裕先灭山东的后燕,后灭陕西的后秦,光复洛阳、长安、煊赫一时。公元420年在扫除所有障碍之后,大权在握的刘裕终于代晋称帝。 元嘉:刘义隆年号。刘义隆是刘裕的儿子。他不能继承父业,好大喜功,听信王玄漠北伐之策,打没有准备的仗,结果一败涂地,北魏军队一直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都城震恐。封狼居胥是指汉朝霍去病战胜匈奴,封狼居胥山,

9、举行祭天大礼的故事。刘义隆听了王玄漠的大话,对臣下说:“闻王玄漠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仓皇北顾”,是看到北方追来的敌人而张皇失色的意思,刘义隆战败时有北顾涕交流的诗句。 佛狸祠:北魏太武帝的庙。在瓜步山上(今扬州附近)。佛狸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to之小字。当年他率兵击败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挥师攻入宋,至瓜步山,在山上建立行宫,即后来之佛狸祠。后佛狸祠成为异族侵略者武功的象征。辛弃疾写此词时,扬州和佛狸词均已被金占领。 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因被人陷害,跑到魏国去。后来秦国攻打赵国,赵王派使者去探望他,看他还能不能替赵国出力。廉颇本来也很想被赵王召见,效命疆场,击破强秦,使赵国能强盛起来。他在

10、赵国使者面前,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但结果赵使还报赵王说: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玉以为他老了,便不再起用。 (六)赏析上阙 第一层,写向四周远眺大好河山,缅怀曾经在京口建都的孙权。 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大好江山永久地存在着,(但是)无处去找孙权那样的英雄了。 (1)作者认为谁是保卫祖国大好河山的英雄呢?“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找不到孙权这英雄了。很显然,作者将孙权孙仲谋当成了这样的英雄。 孙权是三国时东吴的皇帝,他在南京建立都城,并且能够任用周瑜、黄盖、鲁肃等军事家打垮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 辛

11、弃疾以“英雄”一词赞颂他,表示自己对他的敬仰和向往,只是像孙仲谋那样的英雄人物,再无处可寻了 (2)作者在此时提到孙仲谋,暗含了一种什么思想感情? 明确:孙权善于用人,而作者遇到了一个浪费人才的皇帝,渴望遇见能够知人善用的好帝王。 作者想起了孙权,作者本是豪情万丈,但这样的英雄现在却无处追寻了。但是,仅仅是英雄人物无处寻觅吗?作者无处寻觅的还有什么?请用原文的话回答。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舞榭歌台繁华景象,风流英雄遗风)当年的歌舞楼台,繁华景象,英雄业迹都被历史的风雨吹打而随时光流逝了。在群雄纷争的时代,东吴能出现承平气象,是因为孙权能确保自己的国

12、家不受外敌侵犯。“风流”指孙权的雄才大略及其建树,“雨打风吹”指历史的风雨,孙权到辛弃疾已将近千年,当年孙权的风流余韵已经荡然无存。此句,承接上文,即便是英雄事业的流风余韵,也已经没有了。这两句表达了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也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 第二层,写俯瞰京口街市,缅怀曾经在那里居住的刘裕。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夕阳斜照着衰草和枯树,一条普通的街道,人们传说南朝宋武帝刘裕曾在这里住过。 刘裕:宋的开国皇帝,原名刘道成,字德舆。他出身贫寒,父亲早逝,幼年竟沦落到靠卖草鞋为生,曾经生活在荒僻小街巷。不过,刘裕少有大志,一心想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业。 3、“想当年,金戈铁

13、马,气吞万里如虎。”三句: 回想当年刘裕手持长枪,身跨战马,统领精锐北伐大军,那气势象猛虎一样,要把盘据中原的敌人生吞掉。 颂扬刘裕率领兵强马壮的北伐军驰骋中原,气吞胡虏。刘裕先灭山东的后燕,后灭陕西的后秦,光复洛阳、长安、煊赫一时。辛弃疾曾在呈给宋孝宗的美芹十论里,明白指出出兵北伐,应取道山东,但得不到认可。在此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还有希望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那么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采用了。 (1)作者在此处提到,“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又说“斜阳草树”。两相对比,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当初尽管刘裕那么英武非凡,军队那么威猛、武器那么精良,扫平了北方,建立了刘宋

14、。但是直到今天,他当年丰功伟绩也都如当初的舞榭特台都化作了破败的荒园一样随着历史的风雨飘摇而去。 (2)作者对刘裕的怀想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向往英雄,盼望自己也能像刘裕一样建功立业,对统治者表达了一种自我推荐,要收复失地的愿望。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英雄不在”的感慨。 (3)写刘裕的,你认为哪句话最能表达辛弃疾的感情?(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句中的哪些词用得最传神?为什么?(金、铁、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刘裕当年率军北伐的雄姿:横戈跃马,驰骋沙场,如虎如貔,何其壮哉!) 作者来到北固亭,为什么会想到孙权和刘裕?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是什么? 孙权:在京口建立吴国,建都建业(南京),抵抗了来自

15、曹军的入侵,保卫了国家;刘裕:刘裕出生于京口寻常小巷陌,后建立刘宋政权,多次抵抗来自多方的入侵,守卫了国家。 共同点:两者均与京口一地有关,都曾勇猛抗敌,保卫家园。 小结: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皇帝,他在京口建立的吴国的首都,并且能够打垮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国家。辛弃疾怀古,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孙权。从孙权到辛弃疾已有千年,当年孙权的风流余韵已荡然无存。江山本应代有英雄出,但是现在却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了。刘裕生于寻常百姓人家,出生低微,但并不妨碍他建功立业,刘裕率领兵强马壮的军队,驰骋中原,何等豪迈气概。作者借此隐约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心情。“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可见作者

16、认为如今已没有孙权这样能保证国家太平的国君了,表达对孙权的赞叹,同时隐含对南宋统治者的昏庸无能偏安江南的不满。 本阕写作者登北固亭,极目远眺,触景生情,但见山河长存,世事沧桑,缅怀历史上建功立业的英雄明君孙权和刘裕,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那么作者希望怎样做呢?我们再看下片。 词的上片和下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上片: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昏庸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爱国情怀。 (七)赏析下阙 1、“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1)“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年号。南朝宋文帝(刘裕的儿子)元嘉年间兴兵北伐。当时派王玄谟出兵,攻打北魏拓

17、跋焘。 (2)“狼居胥”:山名,(注释)汉朝霍去病追击匈奴单于(chny),到达狼居胥,在狼居胥登山祭天而还。这里表示要在北伐中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 (3)元嘉二十七年,宋文帝好大喜功,听信王玄谟北伐之策,草率发兵,想同霍去病那样建立封狼居胥山的功绩,打没有准备的仗,结果一败涂地,北魏军队一直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都城震恐。“仓皇北顾”描写宋文帝战败的样子,是看到北方追来的敌人而张皇失色的意思,宋文帝战败时有“北顾涕交流”的诗句。 警告当朝:借鉴历史,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 第二层,追忆自己当年南归途经扬州所见惨象,描述瓜步山周围人们生活的情景。 1、“四十三年,望中犹

18、记,烽火扬州路。”三句: 还记得四十三年前,看着中原仍然记得,扬州路上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四十三年,是作者归宋后四十三年。宕开一笔,由怀古转入回忆:站在京口北固亭北望中原,四十三年前,当年词人正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迄今记忆犹新;四十三年了,每当眺望江山还记得我在战火中的扬州地区同金兵英勇作战的情景。(没想到南归后南宋朝廷昏庸无能,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如今自己已成老年,壮志依然难酬,追思往事,不胜身世之感!) 2、“可堪回首,佛狸神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三句,从上文缅怀往事回到眼前现实。 (1)“可堪”:哪堪,怎能忍受。可堪回首”承上启下,转入现实。 (2)“佛狸祠”是北魏太武

19、帝拓跋焘追击王玄漠的军队时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造的行宫。 (3)“神鸦社鼓”:写佛狸庙前迎神赛会,鸦飞鼓响,香火缭绕,热闹非凡。(神鸦:吃神庙祭品的乌鸦) (4)这表明了南宋百姓怎样的精神状态?(表明百姓斗志松懈,民族意识已经模糊,在敌人修建的行宫前祭祀供奉。) 面对此景,作者无限痛心,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民众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可堪回首”一句一语重如千钧,包含无尽悲痛,表示对南宋政府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哪忍回头看,异族的佛狸祠旁竟是乌鸦的叫声和社日的鼓声,热闹非凡,民众已安于异族统治。 2、“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最后三句,抒发未

20、能施展才能的感慨。是本词的主旨句子。 (1)凭谁问:靠谁来问。 (2)廉颇是战国时赵国名将。因被人陷害,跑到魏国去。后来秦国攻打赵国,赵王派使者去探望他,看他还能不能替赵国出力。廉颇本来也很想被赵王召见,效命疆场,击破强秦,使赵国能强盛起来。他在赵国使者面前,“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但结果赵使还报赵王说:“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可是和我坐在一起,不多时就上了三次厕所。)(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王以为他老了,便不再起用。这里词人以廉颇自比,这时词人已经64岁,但他仍希望为国效力,可惜韩院胄不接纳他的推迟进攻的建议,又有小人从中挑拨,这不能不使他

21、感到悲愤,他很可能会像当年赵国名将廉颇一样,被执政者弃置不用 (3)以廉颇事做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借廉颇的典故,抒发了词人老而弥坚、抗敌之志不衰的报国之情和老大无成、壮志难酬的愤慨。爱国之情,忠义之气,溢于言表。现在谁来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词的上片和下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下片:下片用刘义隆、佛狸祠、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效祖国的一片忠心,并表示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悲愤情感。 (八)主题归纳 上阕借孙权和刘裕这两个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下阕用刘义隆、佛狸祠、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效祖国的一片忠心,并表达自己不为朝廷所用的激愤。全篇

22、借古讽今,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褒贬,表现了作者坚持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反映了他对南宋屈膝媚敌、腐败无能的最高统治集团的愤恨不满。 (九)艺术特色 1、大量用典,借古讽今 (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怀念英雄,表现收复失地的决心 (2)人道寄奴曾住:怀念古人,表现北伐决心 (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借古讽今,批评草率出兵 (4)烽火扬州路,佛狸祠下:今昔对照,以事警世 (5)凭谁问,廉颇老矣:自我感慨,不忘为国效力 引前人之言之事,使理论有依据。 诗中有不便于直接叙述的,借典故的暗示,委婉道出作者的心声。 既使诗歌语言含蓄、洗练,可收到言简义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使文辞典雅,丰富诗歌内涵,借古讽今。 2、风格:豪放悲壮 3、另外在这首词里面出现了多处的对比。找到并体会其作用。 A:英雄业绩和可悲的现实对比针对的是南宋的萎靡不振 B:刘裕的“气吞万里如虎”与刘义隆的“赢得仓皇北顾”的对比 应吸取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 C: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的对比抒发的是忧国伤时的感慨 对比是词义更加丰富曲折,感情更加的委婉强烈,形象更加的鲜明生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