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hao****an 文档编号:147826422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修远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阶段测试高二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能是二次能源 B. 水力是二次能源C天然气是二次能源 D. 水煤气是一次能源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焓变是一个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关的因素,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 熵增加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熵减小的反应常温下都不会自发进行C. 在同一条件下物质有不同的熵值,其体系的混乱程度越大,熵值越大D. 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焓变和熵变的共同影响有关3金刚石

2、和石墨是碳元素的两种结构不同的单质(同素异形体)。在100kPa时,1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1.895kJ的热量。据此,试判断在100kPa压强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此变化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 石墨比金刚石稳定C. 金刚石转化为石墨吸收热量 D. 1mol金刚石比1mol石墨的总能量低4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的是C(s)O2(g)=CO2(g) H1 C(s)O2(g)=CO(g) H2S(s)O2(g)=SO2(g) H1 S(g)O2(g)=SO2(g) H2H2(g)O2(g)=H2O(l) H1 2H2(g)O2(g)=2H2O(l) H2CaCO3(s)=Ca

3、O(s)CO2(g) H1 CaO(s)H2O(l)=Ca(OH)2(s) H2A B C D5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液态水汽化 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浓硫酸稀释 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A. B. C. D. 6某反应CH3OH(l)+NH3(g) = CH3NH2(g)+H2O(g)在高温度时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过程的H、S判断正确的是A. H0 、S0 B. H0 C. H0 、S0 、S07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无催化剂时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无催化剂时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该

4、反应的逆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可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B. 500、101kPa下,将1molSO2(g)和0.5molO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SO3(g)放热a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2SO2(g)+O2(g)2SO3(g) H=-2a kJmol-lC.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D. H=E1-E2,使用催化剂改变活化能,但不改变反应热8下列关于热化学方程式的说法正确的是A. H2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1,则表示H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H2(g)+ O2H2O(g) H=285.8 kJmol1B. 中和热为-57.3 kJmol1,则NaO

5、H与醋酸反应的反应热可以表示如下: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l) H=57.3 kJmol1C. 已知:C(s,金刚石)+O2(g)CO2(g) H=395.4 kJmol1,C(s墨)+O2(g)CO2(g) H=393.5 kJmol1,则C(s,金刚石)C(s,石墨) H=1.9 kJmol1D. 已知1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890.4 kJ的热量,则该反应中转移1 mol电子时放出的热量为222.6 kJ9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 图1可用于吸收多余的NOB. 图2可用于检验SO2的漂白性C.

6、 图3可用于比较Fe与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D. 图4可用于测定CO2的生成速率10向足量稀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粒,再向其中加入CuSO4溶液,发现生成H2的速率先增大后减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生成H2的速率先增大可能由于溶液温度逐渐升高B. 生成H2的速率先增大可能由于形成了铜锌原电池C. 生成H2的速率后减小可能由于锌粒质量减小D. 生成H2的速率后减小可能是由于置换出的铜太多,覆盖在锌粒表面11在密闭容器中,反应 X(g) + 2Y(g)2Z(g) + W(s)达到平衡后,若将容器体积扩大一倍,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A. v(正) 减小, v(逆) 增大 B. v(正) 增大, v(逆

7、) 减小C. v(正) 、v(逆) 都减小 D. v(正) 、v(逆) 都增大12在相同的密闭容器中,用高纯度纳米级Cu2O分别进行催化分解水的实验:2 H2O(g)2 H2(g) + O2(g) H0,实验测得反应体系中水蒸气浓度(molL-1)的变化结果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实验时的温度T2高于T1B. 2号Cu2O的催化效率比1号Cu2O的催化效率高C. 实验前20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O2) = 7105 molL1min1D. 等质量纳米级Cu2O比微米级Cu2O催化效率高,这与Cu2O的粒径大小有关13一定条件下,A、B、C的起始浓度分别是0.5mol/L、0.1 mo

8、l/L、1.6mol/L,可逆反应A(g)+B(g)2C(g)达到平衡时,下列数据合理的是A. c(A)=1.0mol/L c(B)=0.2mol/L B. c(B)=0.5mol/L c(C)=1.2mol/LC. c(A)=0.4mol/L c(C)=1.8mol/L D. c(A )=0.9mol/L c(B)=0.5mo/L14反应C(s)+H2O(g)CO(g)+H2(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升温 增加C的量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保持体积不变,充入He使体系压强增大 保持压强不变,充入He 使容器体积变大A. B. C. D. 15硝酸铵晶体溶于

9、水中,扩散过程吸收了a KJ的热量,水合过程中放出了b KJ的热量。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a b B. a = b C. a b D. 无法判断16一定量的CO2与足量C反应:C(s)+CO2(g)2CO(g),下列说法能充分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 CO2、CO的浓度相等 B. CO2、CO的浓度不再变化C. 单位时间内消耗1molC,同时生成2molCO D. C、CO2、CO的分子数之比为1:1:217 S2Cl2和SCl2均为重要的化工原料,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已知:S2(1)+Cl2(g)S2Cl2(g) H1=xkJ/molS2Cl2(g)+Cl2(g)2SCl2(

10、g) H2=ykJ/mol相关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所示:化学键S-SS-ClCl-Cl键能/kJ/molab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SCl2的结构式为C1-S-Cl B. S2Cl2的电子式为: C. y=2b-a-c D. 在S2(1)+2Cl2(g)2SCl2(g)的反应中,H=(x+y)kJ/mol18.在a L的密闭容器里,于一定温度下进行2A(g)+B(g)2C(g)的可逆反应。容器内开始加入下列各组物质,在达到平衡时逆反应速率最大的一组物质是xx. k.ComA.2 mol A和1 mol B B.1 mol A和1 mol BC.1 mol A和2 mol B D.1 mol B和

11、1 mol C19.进行如下实验:在A锥形瓶中放入10g绿豆粒大的碳酸钙,在B锥形瓶中放入5g粉末状的碳酸钙,分别加入50 mL 1 molL-1盐酸。下图中(图中:x表示时间;y表示锥形瓶中碳酸钙减小的质量),能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20液体燃料电池相比于气体燃料电池具有体积小,无需气体存储装置等优点。一种以肼(N2H4)为燃料的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用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氧化剂,KOH作为电解质。下列关于该燃料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电流从右侧电极经过负载后流向左侧电极B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N2H44OH4e=N24H2OC该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应采用多孔导电材料,以提高电极反应物质在电极表面的

12、吸附量,并使它们与电解质溶液充分接触D 该燃料电池持续放电时,K从负极向正极迁移,因而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阳离子交换膜二填空题21.(6分)已知H2 ( g ) + 1/2O2 ( g ) = 2H2O ( g ) ,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下图: 能量2H ( g ) + O ( g )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分别代表什么意义?a. ;b. 。aH2 ( g ) + 1/2O2 ( g )(2)该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H (填“ 0”)。反应过程H2O ( g )b22.(10分)I.红磷(P)和白磷(P4)均为磷的同素异形体。已知:P4 ( s ) 5O2 ( g ) P4

13、O10 ( s ) H = -2983.2 kJ/molP ( s ) 5/4O2 ( g ) 1/4P4O10 ( s ) H = -738.5 kJ/mol写出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 ,由此可知,红磷比白磷 。(填“稳定”或“不稳定”)II.发射卫星时可用肼(N2H4)为燃料和二氧化氮做氧化剂,两者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已知: N2 (g) 2O2 (g) 2NO2 (g) H = + 67.7kJ/molN2H4 (g) O2 (g) N2(g) 2H2O (g) H = -543kJ/mol1/2H2 (g) 1/2F2 (g) HF (g) H = -269kJ/molH2 (

14、g) 1/2O2 (g) H2O (g) H = -242kJ/mol(1) 肼和二氧化氮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有人认为若用氟代替二氧化氮作氧化剂,则反应释放能量更大,肼和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III. 已知:2H2 ( g ) + O2 ( g ) = 2H2O ( l ) H = Q1 kJ/mol2H2 ( g ) + O2 ( g ) = 2H2O ( g ) H = Q2 kJ/mol CH4 ( g ) + 2O2 ( g ) = 2H2O ( l ) + CO2 ( g ) H = Q3 kJ/mol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 :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 L(标准状况

15、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23. (8分)(1)用右图所示装置,以惰性电极进行电解,ab、cd均为离子交换膜。则阳极区制备的溶液是_,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2)用原电池原理可以除去酸性废水中的三氯乙烯、AsO3-,其原理如图3所示( 导电壳内部为纳米零价铁)。在除污过程中,纳米零价铁中的Fe为原电池的_极 (填“正或“负”),写出C2HCl3在其表面被还原为乙烷的电极反应式为:_。24(24分)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某校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上图装置,实现了铜与稀硫酸的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 甲同学认为在通入空气的同时,将开关K与_(填“a”或“b”)连接,

16、即可实现。则此时石墨电极的反应式为_,电池的总反应式为_。(2) 电池工作时,H向_(填“C”或“Cu”)极移动。(3)乙同学认为,不通入空气,将K与_(填“a”或“b”)连接,也可以实现。则Cu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若标准状况下产生2.24L气体,则电路中转移的电子为_mol。 (4)丙同学认为还可以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工业上电镀铜。他认为只要将C换成Fe(Cu足量),并将乙同学的实验持续足够长时间,即可实现在Fe上镀Cu。你认为他的想法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这种方法得到的铜镀层_(填“牢固”或“不牢固”),理由是_。25(8分)把0.4molX气体和0

17、.6molY气体混合于2L密闭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4X(g)+5Y(g) nZ(g)+6W(g)。2min末已生成0.3molW,若测知以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5mol/(Lmin),试计算(1)前2min内用W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2)2min末时Y的浓度为_。(3)化学反应方程式中n=_。(4)2min末,恢复到反应前温度,体系内压强是反应前压强的_倍。26.(4分)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A2(g)+B2(g)2C(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平衡浓度分别为c(A2)=0.5 molL-1,c(B2)=0.1 molL-1,c(C)= 1.6 molL-1。若用a、b、c分别表示A2、B2、C的初始浓度(molL-1),则:(1)a、b应满足的关系是_。(2)a的取值范围是_。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