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电子皮带秤设计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47812591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2.0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毕业设计论文电子皮带秤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毕业设计论文电子皮带秤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毕业设计论文电子皮带秤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电子皮带秤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电子皮带秤设计(5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河北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 51 页 共 51 页摘要随着传感器、电子技术和微机技术的崛起,称重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称重装置在数字化,智能化等方面有长足的进步,称重装置的研究与开发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皮带秤等衡器更是作为一种新兴的高技术产业而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进一步采用新技术,开发各种自动称重系统,提高动态称重的准确度,加强网络功能是当今各国发展的重点。我国的衡器产业已初具规模,但高档次衡器产品技术水平落后,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档次衡器产品对发展我国的衡器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就是针对电子皮带秤自动称重系统展开的。皮带秤是安装在皮带输送机的适当位置上,对散状物料自动地进行

2、连续、累计称量的计量器具。它广泛应用于:散料贸易结算、生产工艺流程中的配料计量及检测控制。采用双CPU结构,两个CPU之间通过串口进行通讯。两个CPU之间的这种弱联系,不但能提高控制的实时性,而且能有效的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本文所述皮带秤微机配料系统以MCS-51系列单片机为下位机,以电子皮带秤为计量设备,单片机控制皮带秤,整个系统以AVR单片机作为上位机进行集中管理。该系统对运行环境要求低,精度稳定,质量可靠,易于管理。关键词: 电子皮带秤,串行通信,AVR单片机 AbstractWith the sensor,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mputer technolo

3、gy and the rise of weighing technology have developed rapidly, weighing device in digital, intelligent connection is a great improvement, weighing devic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Weighing scales and other belt is emerging as a high-tech industries and countries around the wo

4、rld, the widespread concern, further introduction of new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atic weighing system to enhance the dynamic weighing accuracy, strengthen the network function is the foc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all countries. Chinas weighing industry has begun to take shape, but the high

5、-end products weighing technical backwardness, proactively develop our ow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high-grade products weigh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weighing indust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e issue was aimed at the electronic belt weighers automatic weighing system proceed. Belt

6、 weigher is installed on the conveyor belt in the appropriate place, the bulk of the material for automatic continuous, weighing a total of measurement apparatus. It is widely used: Bulk trade settlement,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batching control and detection measures.Dual CPU, the CPU between the

7、 two through the serial port communication. 2 CPU between the weak links will not only enhance control of the real-time, bu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system.This paper described belt weigher computer batching system to MCS-51 microcontroller series for the next crew. To Belt Sc

8、ales for the measurement equipment, SCM control belt weigher, to the entire system as the AVR Microcontroller PC for centralized management. The system of running low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 the accuracy of stable, reliable, and easy to manage.Key Words: electronic belt weighing conveyor,Serial

9、Communication,AVR Microcontroller0 引言物料计量是工业生产和贸易流通中的重要环节。称重装置等衡量器具是不可缺少的计量工具。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商品流通的扩大,过去沿用的机械杠杆秤已不能适应生产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的要求,衡器的技术水平需要不断提高。最近几十年来,伴随着传感器、电子技术和微机技术的崛起,称重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称重装置在数字化,智能化等方面有长足的进步。快速、准确、操作方便、消除人为误差、功能多样化等方面己成为现代称重技术的主要特点。称重装置不仅是提供重量数据的单体仪表,而且作为工业控制系统和商业管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推进了工业生产的自动化和管理

10、的现代化。在物料输送过程中,各种连续输送大宗散状物料的皮带输送机,都广泛地采用了电子皮带秤,以作计量和控制之用,起到了缩短作业时间、改善操作条件、降低能源和材料的消耗、提高产品质量以及加强企业管理、改善经营等多方面的作用。电子皮带秤等称重装置的应用己遍及到国民经济各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是,我国在这方面的的产品少且功能不齐全,所以改善现有称重装置、开发研究功能齐全的自动称重系统是势在必行的一、皮带秤的起源与发展皮带秤起源于19世纪末、西方工业发展时期。它的称重原理最早来源于斗式输送机对散料连续自动称重的装置。这种装置于1880年获得了计量许可。1907年由英国制订了第一个自动秤的检定规

11、程。1908年在英国公布了第一个皮带秤的专利。此后的近四十年中进展较慢,经反复改进仍然只能较粗地用于生产过程控制和工矿企业的库存管理。二次大战后,尤其是近三十年来,由于传感器制造工艺和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整个称重技术注入了新的血液,激发了活力,为提高皮带秤的计量性能创造了有利条件。皮带秤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以下四个阶段:最初的产品是纯机械式皮带秤,一般采用增量式编码器机械式或光电式扫描码盘等,使皮带秤的机械杠杆具有平衡条件,识别记数和启动功能。这是第一代。第二代是传感器电子仪表皮带秤,检测部分一般用光电脉冲或磁脉冲变送器测速,二次仪表用模拟积分放大电路或数字系统积分电路来实现动态称重过程的平衡、

12、识别和累积计算功能。这两代皮带秤只能测量、累积计算,对运行中计量性能的变化不能控制,因此动态计量准确度较低,稳定性差,在用户中信誉不佳,逐渐被第三代、第四代皮带秤取代。第三代、第四代是传感器微机式皮带秤和微机智能化的皮带秤。微处理机引入皮带秤使电子元器件结构、内容和集成化程度大大提高。生产厂家可以根据现场使用条件去满足用户的愿望。前者,根据现代控制原理,可以对一些动态变化参数进行控制,如零点跟踪、量程校准等,但一般处于开环控制状态。要想使皮带秤在运行中获得预定的准确度和稳定性仍需操作人员的监视、维护和频繁校准。后者,因在称重系统中设置了针对使用特点的软件而成为闭环自动控制系统。智能仪电子皮带秤

13、的含义由此而来。这种称重系统具有测量、计算、控制、校准、联网通信、上下量程限监视、故障报警等多项自控功能。由于计算机科学渗入皮带秤,使其计量准确度提高,稳定性改善,检定周期延长,使用过程中的维护工作量大大减轻,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目前,皮带秤产品已分布于世界各地,广泛应用在冶金、矿山、建材、电力、化工、港口等各个行业。二、研究皮带计量秤的目的和意义电子皮带秤是一种对皮带传输机上流过的散状物料作连续动态计量,智能化的数字式动态称重显示仪。冶金、建材、矿山、码头、电力、化工、医药、食品等部门实行现代化管理、节约能源、减轻劳动强度的必不可少的工具。皮带秤主要应用于需对皮带输送机上的物料实现高效、动态

14、在线称重的场合,皮带秤能提供无与伦比的测量可靠性,即使在最恶劣的环境,能与多种先进的电子积算仪相连接,可提供流率、累积量、速度和载荷的连续读数。安装简便,低维护,重复的精度,任何时候,皮带秤都能提供精确、高重复性的效果。出色的精度和独特的称重架设计确保无可比拟的精度,即使在产品载荷不均匀或者带速相对较快的应用场合。精确度通常为 0.5%,但是在许多应用场合,精度均优于0.25%。这个结构紧凑的皮带秤可以应用在空间受到限制的皮带机上。由于其简便的安装方式,同传统的系统相比,用户能节省大量的费用。通过四个螺栓和一个现有的托辊,称重支架被方便地安装在皮带机上,并且固定在受力的梁上 。安装快捷而简单,

15、只需数个小时。其通用的结构可用于任何现有的皮带称重系统,可快速安装以代替老式的称重系统。维护成本低,没有可动部件,所以就消除了潜在的维护问题,枢轴和杠杆的磨损和更换都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你所需做的只是进行定期的校验检查。而且有了机械止动保护系统,可免受意外的过载,防止严重的损坏。三、国内外现状及差距电子衡器在全球衡器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世界经济发达的国家,离不开先进的衡器,电子衡器的比例在80%以上。全世界衡器产值有30多亿美元,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意大利等国家都掌握先进的称重技术。美国衡器产值约10亿美元,其中,重型衡器和包装系统比例很大;在意大利,包装系统占衡器产值的80%以上;德国199

16、8年衡器产值为13.24亿马克,其中工业、商业秤9.00亿马克,家用秤1.1亿马克,精密级衡器1亿马克,称重部件2.14亿马克。日本衡器年产值约1000亿日元,在日本1台自动定量包装秤价格从200万日元到2000万日元:1台电脑多头包装秤价格从700万日元到2300万日元,技术含金量很高。全球衡器出口贸易额约18亿美元。在出口贸易中,德国占31%,日本占18%,美国占18%,法国占7%。“九五”以 来,我国称重传感器和显示控制器的技术与生产有较大进步,国产电子衡器产量及质量也不断提高,中国衡器正在告别机械衡器占主导地位的时代。我国标准中划分的十大类衡器(台秤、案秤、地上衡、地中衡、吊秤、皮带秤

17、、料斗秤、检验秤、轨道衡和特种秤),在国内都实现了产品电子化。比较成熟的静态衡器计量范围可以从l到800。非自动衡器己达到国际九十年代初期技术水平,如电子计价秤、电子台秤、电子地上衡、电子皮带秤、电子吊秤和电子轨道衡等产品。目前,己有4个企业制造的电子计价秤,通过了国际计量组织的OIML认证,性能与质量达到了当前国际水平。“九五”期间,外资企业相继带来了一批国外先进水平的衡器产品和技术,如应变计、传感器、仪表生产技术和定量包装秤、自动重量检验秤、标签计价秤、电脑组合科、耐压式计量给煤机等等,对于我国衡器工业既是一种补充,也是一个促动。有着古老历史的中国衡器行业,正高度融合着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成

18、为一个新兴高技术装备行业。但是,我国的称重技术在以下几个方面和国外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差距。国外在高准确度、高稳定度、动态称重和称重智能化等方面均有领先的理论研究。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国内称重理论研究人、财两弱,甚至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形成我国落后于国际称重理论研究的巨大差距。产品技术方面的差距。衡器技术是集合了现代计量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工业控制、计算机技术的综合应用技术。我国在采用先进技术和先进成果的速度与程度明显落后于国际水平,高档次衡器产品技术水平要落后10-15年。目前我国低档静态称重产品的生产能力过剩,而定量包装秤、配料秤、自动重量检验秤等自动衡器和高档商业秤

19、,仍处于起步阶段。制造工艺及技术装备方面的差距。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工艺技术的开发,关键工艺必有关键设备,技术装备实用且先进。先进衡器产品的开发、制造、调试、补偿、修正都是在程序下自动进行。相比来看,国内只有几个规模较大的外资企业和新兴企业,才拥有先进开发手段和现代制造、检测装备,但这些企业的数量不超过全行业总数的3%。四、电子皮带秤的发展方向(一)提高计量准确度电子皮带秤相对允许误差达到0.1是目前散料动态称重技术的皇冠,也是国际间散料贸易追求的计量准确度。近几年来,围内外一些皮带秤专家和科技工作者正在攀登这个至高点。由于皮带秤的影响因素很多,提高计量准确度的技术难度很大,为攀登这个至高点,促使

20、国内外一些科技工作者在以下3种途径寻找解决方案。1、从称重原理上进行新的探索;2、对重力式称重系统结构进行创新;3、从微处理机的软件功能找出路。(二)简易型工艺秤高准确度皮带秤一般用于贸易或能耗结算及企业的目标管理。但其秤架结构设计比较复杂,相应的造价成本增高,现场安装调试的时间较长,使用中要求维护检测较严,因此人们又在探索较简单的工艺秤。这种工艺秤是根据生产工艺控制式配料计量的特殊要求而发展起来的,它与计量秤比较有如下特点:秤的计量准确度要求不高,一般1%就可适应生产需要。在检定周期内不进行实物检测,其计量性能稳定可靠,抗干扰、抗偏载能力强。现场安装调试简单。生产工艺流程一般不允许因某一个环

21、节装调皮带秤而影响全线生产。结构简易,造价较低。使用中的故障少,维护方便。五、课题的提出及内容如今,国内的电子皮带秤水平与国际水平仍具有很大差距,而且各种新技术不断涌现,处于全国各种企业大力进行技术革新的形势之下,市场对电子皮带秤的需求增大,我国也一直在加大对电子皮带秤的研究。本课题旨在在原有的电子皮带秤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一个皮带秤集散控制系统。本系统中的电子皮带秤是采用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单托辊式皮带秤。皮带秤网络通信采用的是RS485通信接口性价比较高的一种现场总线,与CAN总线和RS232接口相比,提高了数据通信的可靠性、实时性和灵活性,而且它还具有传输距离远,连接简单等诸多优点。皮带秤显

22、示器采用液晶屏、视域大、中文界面更适合国内用户的操作习惯。本课题主要对电子皮带秤系统的工作原理、显示控制器的软硬件设计、皮带秤组网与RS485通讯接口设计以及抗干扰试验进行了研究。显示控制器的软硬件设计包括、单片机系统、模数转换、数模转换、数字量输入输出和液晶显示界面等方面。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包括皮带秤的整机结构及工作原理、显示控制器的软硬件设计、RS485通讯接口设计与皮带秤组网、皮带秤集散控制系统监控软件设计和显示控制器的抗干扰问题。1 硬件介绍1.1 单片机介绍1.1.1 单片机选型目前市面上,有很功能差不多的单片机,仅生产厂不同;这让大家使用时,多了些选择。每个供应商都说得如何好?但做为

23、单片机的使用者来说,应该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来选择一款合用的高性价比单片机,下面三点是笔者用于本次设计主控芯片的选型的看法。1、首先是单片机的抗干扰能力。在开发产品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先用一厂家的单片机编程调试都通过了,甚至客户也确认了,但在批生产中出了问题。最后几经周折才发现单片机的抗干扰能力低。那么怎样才能在使用之前,就能确定单片机这方面的性能。常用方法是:编一段对单片机各种资源进行测试的程序,烧片装机后,放在不同强度的干拢环境下进行测试,看哪种单片机适应性强。2、其次开发工具的实用性,如支持的编程言语、用户界面等。3、性价比,在开发过程中我们应该尽可能地采用价格低廉,性能优越的芯片,尽可能

24、采用那些I/O口比较多的芯片,这样可以预留I/O口以备以后升级产品时不至于重新设计电路。综合上面的几条要求,本次设计采用MCS-51系列单片机为下位机,整个系统以AVR单片机作为上位机进行集中管理。1.1.2 MCS51概述MCS51是美国Intel公司的八位高档单片机系列,是在MCS48系列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也是我国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单片机系列。在这个系列里,有多种机型,性能特点也各不相同,用户可根据需要挑选。在MCS51系列里,所有产品都是以8051为核心电路发展起来的,它们都具有8051的基本结构和软件特征。8051单片机内部包含了作为微型计算机所必需的基本功能部件,各功能部件相互独立而

25、融为一体,集成在同一块芯片上。8051内部结构各功能部件划分为CPU、存储器、I/O端口、定时器/计数器和中断系统等五部分。单片微型计算机是微型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一种非常活跃和颇具生命力的机种。单片微型机简称单片机,特别适用于控制领域,故又称为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单片微型计算机是一种把微处理器、半导体存储器I/O(Input/Output)接口和中断系统集成在同一块硅片上的有完整功能的微型计算机,这块芯片就是它的硬件,软件程序就存放在片内只读存储器内。因此,单片机只需要和适当的软件及外部设备相结合,便可成为一个单片机控制系统。其实,单片机很难和被控对象直接进行电

26、气连接,故在实际应用中单片机总要通过这样和那样的芯片和被控对象相连。单片机芯片的集成度很高,它将微型计算机的主要部件都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具有下列特点:1、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便宜、耗电少。2、根据工控环境要求设计,且许多功能部件集成在芯片内部,其信号通道受外界影响小,故可靠性高,抗干扰性能优于采用一般的CPU。3、控制功能强,运行速度快。其结构组成与指令系统都着重满足工控要求。有极丰富的条件分支转移指令,有很强的位处理功能和I/O口逻辑操作功能。4、片内存储器的容量不可能很大,引脚也嫌少,I/O引脚常不够用,且兼第二功能以至第三功能。但存储器和I/O接口都易于扩展。由上述单片机特点,可推知其应

27、用最多的领域为1、因它具有“小、轻、廉、省”的特点,尤其耗电少,又可使供电电源的体积小、重量轻,所以特别适用于“电脑型产品”,在家用电器、玩具、游戏机、声像设备、电子秤、收银机、办公设备、厨房设备等许多产品上得到应用。2、适用于仪器、仪表,不仅能完成测量,还具有处理(运算、误差修正、线性化、零漂处理)、监控等功能,易于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3、有利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多用于数控机械、缝纫机械、医疗设备、汽车等。4、广泛应用于打印机、绘图仪等许多计算机外围设备,特别是用于智能终端,可大大减轻主机负担。5、用于各种工业控制,如温度控制、液面控制、生产线顺序控制等。6、宜于多机应用。例如机床加

28、工中心,其各种功能可分散由各个单片机子系统分别完成,上级主机则负责统管、协调。又如要求较高的数据检测采集系统,每一采集通道如是一个单片机子系统,可实现多点同时快速采集和预处理,然后再由主机进行集中处理和控制,以构成大型的实时测控系统。单片机正朝着多层次用户、多品种、多规格、高性能的方向发展。1、高档单片机性能不断提高CPU能力加强 CPU能力加强主要体现在数据处理速度和精度提高方面。一般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增加CPU的字长,扩充硬件,提高主频,提高总线速度,扩充指令系统和提高效率。内部资源增加 单片机的内部资源除了CPU以外,还包括各种类型的存储器和I/O 端口。程序存储器包括:掩膜式ROM、

29、EPROM、E2PROM或FLASH。容量最大司 达到几十KB。RAM也可达到几KB。I/O端口包括并行、串行、定时器/计时器并配有A/D、D/A、PWM、LED、LCD驱动接口等。寻址范围增加,目前最高可寻址几十MB。2、超小型,低功耗,廉价微巨型单片机,目前己推出了运算速度12亿次/秒,CPU字长32位,可运行64位浮点运算的单片机。3、指令系统从复杂指令系统向简易指令系统过渡。单片机开发系统向多用户、C编译、在线实时开发方向发展。1.1.3 ATM89S53芯片一.特点:1、与MCS-51单片机兼容;2、片内有12KB的flash程序存储器;3、支持SPI串行接口为程序下载;4、可擦写1

30、000次;5、4V到6V的工作电压;6、晶振:0-24MHz;7、8为256B的数据存储器;8、32个I/O口;9、3个16位定时/计数器;10、6个中断源,两个优先级;11、看门狗;12、双数据指针寄存器。二.描述:AT89S53是一低低功耗,高性能CMOS 8位单片机,片内有12K 的Flash可重复擦写程序存储器。采用Atmel的高密度固定存储器技术,并且与80C51单片机兼容。引脚描述:1电源引脚VCC 电源端,接+5VGND 接地端,接地2. 控制信号引脚RST 复位信号输入端。高电平有效,在此端保持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后,就可以完成复位操作。此外,该引脚还有掉电保护功能,若在该端节

31、+5V备用电源,一旦在使用中VCC突然消失,就可以保护片内RAM中的信息不丢失。ALE 地址锁存允许信号输出端。存取片外数据时,用于锁存低8位地址。当单片机上电正常工作后,ALE端就周期性地以时钟振荡频率1/6的固定频率向外输出正脉冲信号。ALE端的负载驱动能力为8个LSTTL器件。PSEN 程序存储允许输出端。它是片外程序存储器的读选通信号,低电平有效。CPU从外部程序存储器取指令时,PSEN在每个机器周期中两次有效。但在访问片外数据存储器时,这两次有效的PSEN不出现。EA 程序存储器地址允许输入端。当EA为高电平时,CPU执行片内程序存储器指令,但当PC中的值12K时,将自动转向执行片外

32、程序存储器指令;当EA为低电平时,CPU只执行片外程序存储器指令。3时钟电路引脚XTAL1 接外部石英晶体和微调电容的一端。在片内,它是振荡器反向放大器的输入。使用外部时钟时,该引脚必须接地。XTAL2 接外部石英晶体和微调电容的另一端。在片内,它是振荡器反向放大器的输出端。使用外部时钟时,该引脚作为外部时钟的输入端。4. 输入输出接口引脚P0端口 P0是一个漏极开路的8为准双向I/0口,每位能驱动8个LSTTL负载,在访问片外存储器时,他分时作为低8为地址线和8位双向数据线。当P0口作为普通输入接口使用时,应现向口锁存器写“1”。P1端口 P1是一个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输出时

33、可驱动4个LSTTL负载。端口置1时,内部上拉电阻将端口拉到高电平,作输入用。对内部Flash程序存储器编程时,接收低8位地址信息。P2端口 P2是一个内部带有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输出时可驱动4个LSTTL负载。端口置1时,内部上拉电阻将端口拉到高电平,做输入用。对片内Flash程序存储器编程时,接收高8位地址信息。在访问外部程序和16位外部数据存储器时,P2口送出高8位地址。而在访问8位地址的外部数据存储器时其引脚上的内容在此期间不会改变。P3端口 P3口是一个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输出时可驱动4个LSTTL负载。端口置1时,内部上拉电阻将端口拉到高电平,作输入用。除此

34、之外,P3口还用于一些特殊功能,如表1所示:表1 P3口第二功能表引脚符号功能P3.0 RXD串行通信输入P3.1TXD串行通信输出P3.2INT0外部中断0P3.3INT1外部中断1P3.4T0定时器0输入P3.5T1定时器1输入P3.6WR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P3.7RD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选通特殊功能寄存器在AT89S53单片机中,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地址为篇内数据存储器的高128字节。与真正片内高128字节相区分。访问特殊功能寄存器是,采用直接寻址的方法,访问片内数据存储器高128字节时,采用间接寻址的方法。1累加器ACC(E0H) 它是8位寄存器,通过暂存器和ALU相连,是CPU中工作最繁忙

35、的寄存器。这是因为,在进行算术、逻辑运算时,运算器的每一个输入多位ACC的输出,而运算结果大多要送到ACC中。在指令系统中,累加器ACC的助记符为A。2寄存器B(F0H) 在乘、除指令中,用到了8位B寄存器,乘法指令的两个操作数分别取自累加器A和寄存器B,乘积高8位存放在B中,低8位存放在A中。除法指令中,A中存放被除数,B中存放除数,商存放于A中,余数存放与B中。3程序状态字寄存器PSW(D0H) PSW为8位寄存器,用来存放运算结果的一些特征,其格式如下:C(D7H)AC(D6H)F0(D5H)RS1(D4H)RS0(D3H)OV(D2H)F1(D1H)P(D0H)其中括号内为相应位的位地

36、址。PSW中的每一位的具体含义如下:C 进位标志。在进行加法(减法)运算时,若运算结果最高位有进位(或借位),则C=1,否则C=0。在进行位操作是,C作为位累加器。AC 半进位标志。在进行加法(减法)运算时,若低半字节向高半字节有进位(或借位),在AC=1,否则AC=0。AC还可作为BCD码运算调整时的判别位。F0 用户标志。由用户置位、复位,作为软件标志。RS0、RS1 工作寄存器指针,用来选择当前的工作寄存器组。由用户改变RS0、RS1的值来选择相应的工作寄存器组,如表2所示:表2 RS0,RS1对应工作寄存器表 RS1 RS0寄存器组片内RAM地址00第0组00H07H01第1组08H0

37、FH10第2组10H17H11第3组18H1FHOV 溢出标志。反映运算结果是否溢出,溢出时OV=1,否则OV=0。F1 用户标志。同F0。P 奇偶标志。反映累加器A中内容的奇偶性。A中有奇数个1时,则P=1,否则P=0。4定时/计数器T2控制寄存T2CON(C8H) 如下所示:TF2EXF2RCLKTCLKEXEN2TR2C/T2CP/RL2T2CON中各位的含义如下:TF2,定时器溢出标志位RCLK,接收时控制TCLK,发送时钟控制TR2,定时器2运行控制位C/T2,定时、计数选择位5中断优先级控制寄存器IP(B8H) 如下所示:/PSPT1PX1PT0PX0各位含义如下:PS 串行中断优

38、先级控制位。PS=1,串行中断设置为高优先级中断;PS=0,设置为低优先级中断。PT1 T1中断优先级控制位。PT1=1,T1设置为高优先级中断;PT1=0,设置为低优先级中断。PX1 外部中断1优先级控制位。PX1=1,外部中断1设置为高优先级;PX1=0,外部中断1设置为低优先级。PT0 T0中断优先级控制位。同PT1。PX0 外部中断0优先级控制位。同PX0。6中断允许控制监测器IE(A8H) 如下所示:EA/ET2ESET1EX1ET0EX0各位含义如下:EA CPU中断开放标志。EA=1,CPU开放中断;EA=0,CPU禁止所有中断。ET2 定时/计数器T2溢出中断允许控制位。ET2

39、=1,允许T2中断;ET2=0,禁止T2中断。ES 串行中断允许位。ES=1,允许穿行口中断;ES=0禁止穿行口中断。ET1 定时/计数器T1溢出中断允许控制位。同ET2。EX1 外部中断1中断允许位。EX1=1,允许外部中断1中断;EX1=0,禁止外部中断1中断。ET0 定时/计数器T0溢出中断允许控制位。同ET2。EX0 外部中断0中断允许位。同EX1。7串行口控制寄存器SCON(98H) 如下所示:SM0SM1SM2RENTB8RB8TIRI各位含义为:SM0,SM1为工作方式控制位。一共有4种工作方式。SM2为多机通信允许控制位。SM2=1,允许多机通信;SM2=0,禁止多机通信。RE

40、N,允许接受控制位。TB8,在工作方式和工作方式3中,他是准备发送的第9位数据。RB8, 在工作方式和工作方式3中,他是准备接收的第9位数据。TI,发送中断标志位。RI,接收中断标志位。8控制寄存器TCON(88H) 如下所示:TF1TR1TF0TR0IE1IT1IE0IT0各位含义如为:TF1、TF0分别为定时器1和定时器0的溢出标志位。溢出时由硬件置1,CPU响应中断后,由硬件清零;TR1、TR0,定时器1、0运行控制位,为1时启动定时器,为0时停止定时器;IE1、IE0,外部中断1、0请求标志;IT1、IT0,外部中断触发方式选择位。9定时/计数器0、1工作方式寄存器GATEC/TM1M

41、0GATEC/TM1M0其中高4位控制定时/计数器1,低4位控制定时/计数器0。GATE位选通控制位,GATE=0,只要TR1(TR0)=1就启动定时器。GATE=0,只有INT1(INT0)引脚为1且TR1(TR0)=1才能启动定时器。M1、M0为工作方式控制位,一共有4种工作方式。10看门狗定时器WATCH TIMER(96H)看门狗定时器(看门狗)的运作,有一个独立的振荡器。 ps0 , ps1和PS2 sfr wcon是用来设定期间的看门狗定时器定时由16ms至 2048ms.1.1.4 AVR单片机概述AVR单片机是1997年由ATMEL 公司研发出的增强型内置Flash的RISC(

42、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PU)精简指令集高速8位单片机,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外部设备、工业实时控制、仪器仪表、通讯设备、家用电器等各个领域。AYR单片机的片内资源很丰富,其包括:1K-128K 字节可下载的FLASH存储器、64-4K字节的EEPROM, 128-4K字节的RAM, 586条通用的I/0线、32个通用Z作寄存器、模拟比较器、定时/计数器、可编程异步串行口、内部及外部中断、带内部晶振的可编程看门狗定时器、SPI串行口、10位A/D转换器以及闲置模式和掉电模式2个可选择的省电模式等。其在指令执行速度、保密性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其他类型的单片机,AVR单片机内置的F

43、LASH存储器支持在线下载和在系统编程工作,操作很方便。AVR 单片机系列齐全,可适用于各种不同场合的要求。分为3个档次:低档Tiny系列AVR单片机:主要有Tinyll/2/13/15/26/28等;中档AT90S系列AVR单片机:主要有AT90S1200/2313/8515/8535等;(此系列正在淘汰或转型到Mega系列中)高档ATmega系列AVR单片机:主要有ATmega8/16/32/64/128(存储容量为8/16/32/64/28 KB)以及ATmega8515/8535等。本设计采用的ATmega128单片机是AVR单片机中的高档机型,是基于增强的AVR RISC结构的低功耗

44、8位CMOS微控制器,其具有先进的指令集以及单时钟周期指令执行时间,ATmega128的数据吞吐率高达1 MIPS/MHz,缓解了系统在功耗和处理速度之间的矛盾。相对于中低档的AVR单片机,ATmega128对定时/计数器及预分频器、外部存储器接口、电源管理、SPI和UART等方面都做了一定的改进,克服了中、低档机存在的不足,从而更加适用于工业控制、家电等方面的应用. 适合作为电子皮带秤的控制端。1.1.5 ATmega128芯片ATmega 128是一款基于AVR内核,采用RISC结构,低功耗CMOS的8位单片机。由于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可以执行一条指令,ATmega128可以达到接近1 MIP

45、S/MHz的性能。众多的功能和大量的端口保证其是低端嵌入式应用的首选CPU,而且其出众的芯片保密功能也为开发者保护知识产权减少了后顾之忧,所以最终选择Atmega128作为控制终端的CPU。 ATmega128的管脚图如图1所示。AVR单片机的内核将32个寄存器和丰富的指令集联结在一起,所有的工作寄存器都与ALU(算术逻辑单元)直接相连,实现了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执行的一条指令可以同时访问两个独立的寄存器。这种结构提高了代码效率,使AVR的运行速度比普通CISC单片机高出10倍。图1 ATmega128管脚图ATmega128具有以下特点:128KB可在线系统编程/应用编程(ISP/IAP)Fla

46、sle程序存储器,4KB EEPROM,4KB SRAM, 32个通用工作寄存器,53个通用I/O口,实时时钟计数器(RTC),4个带有比较模式灵活的定时器/计数器,2个可编程的USART接口,1个8位面向字节的TWI(IIC)总线接口,8通道单端或差分输入的10位ADC(其中一个差分通道为增益可调的),可编程带内部振荡器的看门狗定时器,一个SPI接口,一个兼容IEEE 1149.1标准的JTAG接口(用于在线仿真调试和程序下载),6种可通过软件选择的节电模式。当单片机工作于空闲模式时,CPU将停止运行,而SRAM、定时器/计数器,SPI口和中断系统则继续工作。工作在掉电模式时,振荡器停止工作

47、,所有其他功能都被禁止,但寄存器内容得到保留,只有外部中断或硬件复位时才退出此状态。在省电模式时,芯片的所有功能都被禁止(处于休眠),只有异步时钟正常工作,以维持时间基准。当工作在ADC噪声抑制模式时,CPU和其他I/O模块都停止运行,只有ADC和异步时钟正常工作,以减少ADC转换过程中的开关噪声。在待机模式时,CPU和其他的I/0模块都停止运行,但系统振荡器仍在运行,这使得系统在低功耗时可以很快地启动。ATmega128采用了ATMEL高密度非易失性内存技术,片内lash可以通过SPI接口加通用编程器,或通过JTAG接口,或使用自引导BOOT程序进行编程和自编程。利用自引导BOOT程序,可以

48、使芯片在工作过程通过任一硬件串行通信接口下载应用程序,并写入到Flash的应用程序中(IAP)。在更新Flash的应用程序区数据时,处在Flash的BOOT区中的自引导程序将继续执行,实现了同时读/写(Read-While-Write)的功能(芯片自编程功能)。由于将增强RISC 8位CPU与在系统编程和在应用编程的Flash存储器集成在一个芯片内,ATmega128成为功能强大的单片机,为本测量仪提供了灵活而低成本的解决方案。1.2 点阵型LCD介绍1.2.1 HS128641显示模块概述HS128641是一种图形点阵液晶显示模块,它主要由行驱动器/列驱动器和128 x 64全点阵液晶显示器

49、组成,它除了可以显示8 X 4(16 X 16点阵)的汉字外,还可以完成图形显示功能。HS128641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电源:DC+5V,模块内自带用于LCD驱动的负压电路。显示内容:128 X 64全屏幕点阵。指令系统:7种指令。接口形式:与控制器采用8位数据总线和8条控制线相连。工作环境:10+ 50 。1.2.2. HS128641显示模块的外部接口说明HS128641显示模块的外部接口如表3所示。表3 HS128641显示模块外部引脚功能引脚号引脚名称电平引脚功能说明1VSS0电源2VDD5V电源3V0H/L液晶显示器驱动电压4D/1H/LD/L=“L”,表示DB7DB0为显示数据;

50、D/L=“H”,表示DB7DB0为显示指令5R/WH/LR/W=“L”,E= “H”数据由控制器输出至DB7DB0;R/W=“H”,E=的下降沿,数据由DB7DB0输入至控制器6EH/LR/W=“L”,E的下降沿锁存DB7DB0;R/W=“H”,E为高压平时,数据由控制器输出至DB7DB0 7DB0H/L数据线8DB1H/L数据线9DB2H/L数据线10DB3H/L数据线11DB4H/L数据线12DB5H/L数据线13DB6H/L数据线14DB7H/L数据线15CS1H/L右边液晶块芯片的片选信号(高电平选择)16CS2H/L左边液晶块芯片的片选信号(高电平选择)17RETH/L复位信号(低电

51、平复位)18VOUT10VLCD负压驱动电压19LED+显示模块背光电源20LED显示模块背光电源1.2.3 HS128641显示模块的硬件构成说明HS128641的硬件电路如图10.9所示。其中IC1和IC2为列驱动器,LC3为行驱动器。LC1、IC2和IC3主要含指令寄存器、数据寄存器、忙标志位、显示控制触发器、XY地址计数器、显示数据RAM和Z地址计数器7个部分。个部分的功能如下: 指令寄存器(IR)指令寄存器用于控制指令的输入,它与数据寄存器相对应。当D/I=“0”时,E信号的下降沿将数据总线上的数据锁存至该寄存器。 数据寄存器(DR)数据寄存器用于寄存显示数据,它与指令寄存器相对应。

52、E信号的下降沿将数据总线上的图形显示数据写入数据寄存器;或在E信号的高电平作用下由数据寄存器输出至DB7DB0。数据寄存器和DDRAM之间的数据传输由模块自动完成。 忙标志位(BF)忙标志位提供芯片的工作情况。BF=“1”表明模块正在进行操作,平时模块不接受指令和数据。当BF=“0”时,模块为准备状态,这时模块可接受指令和数据。 显示控制触发器(DBF)显示控制触发器是用于开关模块模块屏幕显示用的。DBF=“1”为开显示,DDRAM中的数据就可以显示在屏幕上。DFF=“0”为关显示。 XY地址计数器XY地址计数器是一个9为的计数器。其中高3位为X地址计数器,低6位为Y地址计数器。XY地址计数器

53、实际上是作为DDRAM的地址指针,X地址计数器为DDRAM的页地址指针,Y地址为DDRAM的Y地址指针。X地址计数器是没有计数功能,它只能用指令的形式设置。Y地址计数器具有循环计数功能,各显示数据输入后,Y地址可以自动加1。 显示数据RAM(DDRAM)DDRAM是存储图形数据的。数据为“1”表示显示相应点,数据为“0”表示不显示。DDRAM的地址与显示位置的关系如表4所示。表4 DDRAM地址表CS1=1CS2=1Y=016263016263行号X=0DB0DB0 DB0DB0DB0DB0DB0DB0DB0DB00DB7DB7DB7DB7DB7DB7DB7DB7DB7DB77DB0DB0DB

54、0DB0DB0DB0DB0DB0DB0DB00X=7DB7DB7DB7DB7DB7DB7DB7DB7DB7DB77DB0DB0DB0DB0DB0DB0DB0DB0DB0DB00DB7DB7DB7DB7DB7DB7DB7DB7DB7DB77Z地址计数器Z地址计数器是一个6位的计数器,同Y计数器一样,这个计数器也具有循环计数的功能,它用于显示扫描同步。当一行的扫描完成后,此计数器自动加1,指向下一行的扫描数据。Z地址计数器可以用设置显示起始行的指令设置,因此,就可以设置DDRAM的数据从哪一行开始,显示在屏幕的第一行。1.2.4 HS128641 显示模块的指令说明 显示开关控制代码:R/WD/I

55、DB7DB6 DB5DB4DB3DB2DB1DB0000011111D指令说明:D=“1”,显示模块开,此时可对显示器进行各种操作。D=“0”,显示模块关,此时不可对显示器进行操作。 设置代码起始行代码:R/WD/IDB7DB6 DB5DB4DB3DB2DB1DB00011A5A4A3A2A1A0指令说明:该指令将A5A0的6位地址送入Z地址计数器,以确定屏幕的显示起始行和DDRAM中数据的对应关系。 设置页地址代码:R/WD/IDB7DB6 DB5DB4DB3DB2DB1DB00010111A2A1A0指令说明:所谓页地址就是DDRAM的行地址,8行为1页。HS128641显示模块共有64行

56、即8页。读写数据对页地址没有影响,页地址通过本指令或复位信号设置。 设置Y地址代码:R/WD/IDB7DB6 DB5DB4DB3DB2DB1DB00001A5A4A3A2A1A0指令说明:该指令将A5A0送入Y地址计数器,作为Y地址指针。在对DDRAM进行读写操作后,Y地址指针自动加1指向下一个DDRAM单元。 读状态代码:R/WD/IDB7DB6 DB5DB4DB3DB2DB1DB001BUSY0ON/OF00000指令说明:当R/M=“1”,D/I=“0”时,在E信号的高压平作用下,模块的状态信号输入到数据总线。BUSY标志表示模块忙,不能处理外部送来的指令和数据。RST表示显示模块内部正

57、在初始化,此时,模块也不能处理外部的指令和数据。 写显示数据:代码:R/WD/IDB7DB6 DB5DB4DB3DB2DB1DB001D7D6D5D4D3D2D1D0指令说明:这条指令把数据总线上的D7D0写入相应 DDRAM。指令执行后,Y地址指针自动加1。 读显示数据:代码:R/WD/IDB7DB6 DB5DB4DB3DB2DB1DB011D7D6D5D4D3D2D1D0指令说明:次指令把DDRAM中的数据D7D0输出至数据总线上。指令执行后,Y地址指针自动加1。1.3 硬件接口电路图1.3.1 变送器接口图图3 变送器接口图1.3.2 AVR控制器接口图图3 AVR控制器接口图2 构成皮

58、带秤系统硬件设计2.1 皮带秤的称重原理皮带秤由以下几部分组成见图4。皮带秤的称重是物料在输送状态下利用称重传感器和测速传感器把皮带上通过的物料重量与皮带速度转换成电信号。现场放大器对两组信号进行适当处理,输送给主控制计算机进行积算、调节、控制等。最后从显示器打印机上给出称重累计结果。这是利用现代控制原理完成皮带秤自动、连续累计称重的过程。变送器AVR控制器秤架称重传感器测速传感器显示仪表配料图4 皮带秤的组成部分为了测得运动皮带上单位长度的瞬时流量,某一段距离的物料重量,或一段时间和一段距离的累积重量。这些量在理论上的计算,可用积分法这种数学模式来演算。积分法:输送机输送物料时,主控机连续测

59、量皮带上每单位长度的载荷值q (kgm)并与皮带在同一时刻的速度v (ms)相乘,测得结果为物料的瞬时流量qv (kgs)。因为物料输送的不均匀性和皮带速度随时间变化, 所以在T时间间隔的累计流量可以用以下积分式表示:式中: W T随时间间隔的物料累计量Kg或t T 物料通过秤的时间s或h q(t)皮带单位长度上的物料重量Kg/m v(t)物料在皮带上的运行速度m/s 2.2 皮带秤系统的测量原理我们知道,皮带运输机在匀速传送物料的情况下,在时间T内总输送量为:式中 q单位长度皮带上的物料重量,公斤/米 V皮带传送速度,米秒T传送时间,秒因为物料输送的不均匀性和皮带速度随时间变化, 所以在T时

60、间间隔的累计流量可以用以下积分式表示:式中: W T随时间间隔的物料累计量Kg或t T 物料通过秤的时间s或h q(t)皮带单位长度上的物料重量Kg/m v(t)物料在皮带上的运行速度m/s 设作用于称重传感器的瞬时载荷量和皮带传送瞬时速度分别为 P(t),V(t),则可得: 称重传感器瞬时输出电压 (t)C*P(t)*U 速度传感器输出的瞬时电压 (t)K* V(t)式中C、K常数 U称重传感器供桥电压值(伏)将两个电压值相乘,取其对时间T的积分,可得:可见,积分后得到一个正比于总输送量W的值A,因此A的大小就可以表示总输送量W。因为P(t)与V(t)的乘积与W(t)成正比,所以该乘积可表示瞬时输送量。由频率为1KHz 的振荡器向称重传感器供电,输出信号由放大器放大经整流后与测速传感器输出信号相乘,其结果经过放大后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