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la纯电动跑车Roadster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47774398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1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Tesla纯电动跑车Roadster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Tesla纯电动跑车Roadster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Tesla纯电动跑车Roadster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Tesla纯电动跑车Roadster》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esla纯电动跑车Roadster(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Tesla纯电动跑车Roadster) 0-60英里(96.6公里)加速:3.7秒;最高时速:125英里/小时(201公里/小时);最大功率:288马力(215千瓦),从4400转/分6000转/分;最大扭矩:295英尺磅(400牛米);最大巡航里程:245英里(394.3公里)。凭借“已有的经验”,起初我们很难将上述参数与一种已经量产三年的纯电动汽车联系在一起。它的名字叫“Roadster”,目前已经销往31个国家、累计交付了1650辆以上。Roadster来自加州硅谷,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底特律,由Tesla汽车汽车有限公司(Tesla Motors, Inc.)于2008年2月正式投放市场

2、。Tesla汽车有限公司(下文简称“Tesla”)创办于 2003年,名字来源于著名电磁物理学家、交流电动机发明者和颇具争议的天才人物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同样颇具争议的硅谷传奇人物Elon Musk是Tesla的早期投资人和董事长,他还是全球最大在线支付平台Paypal(贝宝,已经卖给eBay)、软件公司Zip2(1999年以3.05亿美元卖给康柏)的共同创始人,空间运载技术公司SpaceX(获得了美国航空航天局16亿美元空间站补给服务订单和新铱星公司4.92亿美元的卫星发射订单)、光伏发电系统开发商SolarCity(获得了谷歌目前最大一笔清洁能源投资2.8亿美元)的创

3、始人兼董事长。一贯特立独行、勇往直前的Elon Musk甚至成了好莱坞科幻电影钢铁侠的男演员在扮演主人公时导演钦定的学习原型。Tesla在2010年6月成功完成IPO(首次公开发行),公司股票在纳斯达克(Nasdaq)证券交易市场挂牌。这不仅是1956年福特汽车IPO以来第一家上市的美国汽车制造商,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在美国上市的纯电动汽车独立制造商。一、Tesla成长史:另类公司的野蛮生长Tesla自诞生以来一直坚持最初构想的“三步走”发展战略:首先开发高端、高性能的运动型电动汽车,在证实电动汽车可行性的同时,要足够“炫”以吸引自己的第一批目标顾客:有环保意识的高收入人士、注重公众形象的社会名流

4、,特别是硅谷的青年才俊和好莱坞的明星;第二阶段是开发价格接近奔驰、宝马等豪华品牌的电动轿车;第三阶段是推出价格能被普罗大众接受、可以大规模推广的低成本经济型电动汽车。来自财富的报道称,2003年硅谷工程师、创业家马丁艾伯哈德(Martin Eberhard)在寻找下一个创业项目时观察发现,和丰田混合动力汽车普锐斯(Prius)一起停止私家车道上的经常还有保时捷这一类的豪华跑车。艾伯哈德认为:“很显然,人们不是为了节省油钱才买普锐斯的;他们购买普锐斯是表达对环境问题的态度。”何不让这些腰缠万贯的客户在享受高性能跑车的同时也能表达同样的态度?当年7月 马丁艾伯哈德与长期的商业伙伴马克塔彭宁(Mar

5、c Tarpenning)合伙成立了Tesla。艾伯哈德决定用一种类似于半导体行业“无工厂模式”的另类方式来打造电动汽车。首先在电动汽车先驱艾尔科科尼(Al Cocconi,他是纪录片谁杀死了电动汽车片中主角、上世纪90年代名噪一时的通用EV-1电动汽车的主要开发者之一)创办的技术型公司AC Propulsion那里获取电动汽车的技术方案,再利用一家现有的汽车制造商来完成电动汽车的制造流程。他认为这样可以使造车的成本更低、周期更短、可靠性更高。对AC Propulsion公司的电动汽车技术产生兴趣的还有Elon Musk。在AC Propulsion公司CEO汤姆盖奇(Tom Gage)的引见

6、下, Musk认识了艾伯哈德和他的团队。2004 年 2 月的会面之后,Musk决定向Tesla投资630万美元,但条件是出任公司董事长、拥有所有事务的最终决定权。艾伯哈德作为创始人任Tesla的CEO。在有了技术方案、启动资金之后,Tesla开始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阶段:开发高端、高性能运动型电动汽车。这款被命名为“Roadster”的开山之作选择了英国莲花汽车(Lotus)的 Elise 跑车作为其开发平台。没有别的原因,莲花是唯一一家把 Tesla 放在眼里的跑车生产商。艾伯哈德和Musk都是学技术出身,对电动汽车的研发有着极强的浪漫主义情怀,他们坚忍不拔率领团队相继攻克了从电池冷却、

7、负载均衡到动力电子装置开发等多项重大技术难题。但是上至董事会,下至CEO艾伯哈德领导的研发团队都过度沉浸在了技术中,非常关心在技术上取得哪些突破,却轻视甚至是忽视了生产安排、产品进度、成本控制等问题。董事长Musk在忙于管理自己一手创办的空间运载技术公司SpaceX的同时,对Tesla也“倾注了非常多的心血”:员工们发现仅仅得到CEO艾伯哈德的首肯是不够的,最终还是Musk说了算。尽管艾伯哈德强烈建议Roadster使用玻璃纤维车身,但在Musk的坚持下最终还是选用了更轻、更时髦但价格也更贵的碳纤维材料。Musk还对莲花Elise 跑车的车灯、门锁、座椅、底盘高度等做了升级,他要求Roadst

8、er必须够“炫”。尽管这些改动增加了成本、拖延了进度,Musk表示:“但是,你卖 10 万美元的汽车,不能看起来像个垃圾。”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Tesla开始尝到“重技术研发轻生产规划、重性能提升轻成本控制”的苦果。2007年6月,在离预定投产日期8月27日仅剩下两个月时,Tesla甚至还没有向零部件供应商提供Roadster的全部规格和技术要求,核心部件两档变速箱也没能研制出来,莲花汽车的人明确告诉Tesla看不到Roadster如期投产的可能性;另一方面,Tesla刚在两个月前的融资中向投资人宣称制造Roadster的成本为6.5万美元,随着产量扩大成本还可以下降,而此时此刻的成本分析报告

9、明确指出Roadster最初50辆的平均成本将超过10万美元,而且随着产量增加成本只会略微下降。向公司不断投入资金的Musk此时完全掌握了Tesla的话语权,在他的主导下公司创始人艾伯哈德因为产品开发进度拖延、成本超支而被撤销了CEO职务,几个月后他被踢出了Tesla,他的搭档、公司另一位创始人塔彭宁不久也选择了离开。Tesla开始懂得务实。接任临时CEO一职的迈克尔马克斯(Michael Marks)是制造方面的专家,他按重要性排序罗列了12项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其他和Roadster下线不直接相关的事情全被他推迟。首席技术官施特劳贝尔(JB Straubel)开始研究每一块零部件以寻找可以

10、削减成本的地方,至于令人头疼的变速箱问题,他的团队最终选择了折中方案:优化一档变速器,先让汽车尽快投产。2008年2月,Tesla开始交付第一辆Roadster,最初的7辆车作为“创始人系列”提供给了董事会Musk兄弟、出资人(包括谷歌的拉里佩奇(Larry Page)、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ebay的杰夫斯科尔(Jeff Skoll)等,当然也包括已离开公司的创始人艾伯哈德。Tesla的首批客户也表现出了足够的容忍,尽管产品的下线比原计划完了半年多,1000名客户中只有30名要求退款,而空缺出来的名额很快就被新订单填满了。2008年10月份,Roadster实现量产。2009

11、年7月,Tesla推出新款Roadster和高性能版Roadster Sport,新款Roadster在动力系统、内饰上作了改进,生产成本也有所降低。2010年1月,Tesla推出右舵版Roadster开始拓展海外市场。目前,Tesla在美国、欧洲和日本总共设立了18家销售店,截至2011年3月31日一共卖出了1650辆Roadster,客户主要来自美国和欧洲。此外,Tesla正在开发的豪华型电动轿车Model S已经收到大约4,600辆的订单,每辆Model S客户至少支付了5000 美元的订金。2010年10月,Tesla以4200万美元完成了对NUMMI汽车制造工厂的收购,该工厂位于加州

12、Fremont,之前归丰田汽车和通用汽车共同拥有。Tesla准备把这个工厂打造成电动汽车的生产基地,将用于Model S及其他新车型的整车和零部件生产。Model S已完成了几辆可行驶样车的制造,较之Roadster它价格更低(4.99万-6.99万美元)、实用性更强(四门五座型轿车),Tesla预计将于2012年中期开始商业化交付,并在2013年实现较大规模的量产(年产2万辆,占据全球豪华汽车市场1%左右的份额)。Model S肩负着Tesla实现盈利和完成“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规模化生产电动汽车的重任。Tesla近期提供的数据显示,Model S一次充电的巡航里程将达到300英里(480

13、公里)、支持45分钟快速充电、电池组件可以方便而快速更换(支持换电池模式)、0-60英里(96公里)加速时间低于6秒、单位电池成本(美元/千瓦时)比最新款的Roadster低39%。010年Tesla相继在美国和加拿大开展了电动汽车“以租代购”业务,公司与合格客户签署一份为期36个月的汽车租赁协议,按期收取租金,并赋予客户在租期结束时可以选择将汽车退还给Tesla或按约定价格购买汽车的权利。在研发生产自有品牌电动汽车的同时,Tesla也逐步开始对外提供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解决方案,并为客户代工生产动力系统(包含电池模块(Battery Pack)、电子系统、交流电动机、变速箱和控制软件)。Tes

14、la与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签订了为电动版Smart提供电池模块、充电系统和为电动版奔驰A系列汽车提供电池模块的协议,戴姆勒奔驰公司目前间接持有Tesla 7.83%的股份。2010年10月Tesla还与日本丰田汽车签订了为电动版RAV4(一种城市SUV)提供电池及动力系统开发服务的合作协议。2010年6月,Tesla成功完成IPO,净募集资金约1.84亿美元。公司股票在纳斯达克证券市场挂牌交易,Tesla成为自1956年福特汽车IPO以来第一家上市的美国汽车制造商,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在美国上市的纯电动汽车独立制造商。2010年7月初, Tesla根据双方协议在IPO完成之后立刻以IPO发行价向丰田

15、汽车私募发行2,941,176股普通股,融资5000万美元。与此同时,Tesla向丰田表达了在零部件生产、汽车制造及工程经验方面希望获得支持的意愿。2011年6月初,Tesla以28.76美元的价格公开发行530万股普通股,净募集资金1.5026亿美元。与此同时,Tesla以公开发行价向董事长Musk、戴姆勒奔驰公司分别私募发行了141.6万股和67475股普通股,共募得资金5710万美元。上述资金将被Tesla用于第三个车型电动跨界车(Crossover)Model X的研发,豪华电动轿车Model S的投产,以及公司的流动资本。2011年6月13日,Tesla与莲花汽车修订电动跑车Road

16、ster的车身采购合同,将原定的2400辆汽车车身采购数量增加到2500辆,并计划于2012年1月31日之前完成所有交付,而后Roadster将全面停产。2012年上半年最后一批Roadster投放市场后,创造营收的重任将正式转交给新款纯电动轿车Model S。2011年下半年,Tesla的工作重点将集中在Model S的开发和生产筹备,以便能在2012年年中如期投产。二、Tesla经营状况简析1. 电动汽车销售是营收主要来源 但车型仍过于单一Tesla的营收主要来自两大业务“电动汽车及相关产品销售”和“研究与开发服务”。(1) 电动汽车及相关产品销售电动汽车销售业务创造了Tesla的大部分营

17、收。早在2006年7月Tesla就开始接受客户的预定并向客户收取了定金,由于产品开发进度出现拖延,直至2008年10月才实现Roadster的批生产,Tesla也是从那年开始确认营收的。和传统汽车业的新车需求状况一样,作为高性能跑车,Roadster的销售有明显的季节性,很少有顾客会在大冬天时去买一辆跑车。正如前面提到的一样,未来一年Tesla在电动汽车的销售上会面临产品的更迭。由于车型过于单一,新产品Model S推出之前仅靠Roadster剩余产量(约850辆)带来的营收将非常有限;而且Model S若不能如期推出并实现量产会对Tesla的运营状况和财务业绩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按计划Tes

18、la将于2012年中期推出Model S,并在2013年实现其大规模生产)。Tesla从2009年7月份开始向海外市场(美国之外)出售电动汽车。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第一季度,来自海外市场的营收分别占到“电动汽车销售收入”的19%、56%和74%。当然,海外市场的营收包括了向戴姆勒奔驰出售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营收。Tesla预期海外市场带来的营收在数额上将继续攀升,占比上则保持相对稳定。为其他汽车制造商代工生产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也是Tesla“电动汽车及相关产品销售”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11月份,Tesla开始向戴姆勒奔驰公司交付用于电动版Smart的电池模块和充电系统。20

19、11年第一季度,戴姆勒奔驰把订单数量由此前的1000套增加到2100套,Tesla也开始向其交付用于电动版A系列奔驰的电池模块和充电系统。需要注意的是,Tesla与戴姆勒奔驰之间的代工合同将在2011年内执行完毕,之后双方暂无代工合同。而且戴姆勒奔驰也明确表示,计划从2012年开始把其所需的锂离子电池组全部交由Deutsche Accumotive GmbH & Co.(戴姆勒奔驰控股90%的子公司)生产。在开拓中国这个飞速发展的汽车市场时,戴姆勒奔驰则选择了与中国本土的比亚迪(02594.HK)设立合资公司,研发、生产双方共有品牌的电动汽车。2011年7月15日,Tesla取得丰田汽车总额1亿美元的订单,将在2012年至2014年为电动版RAV4代工生产电池及动力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