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剂及其危害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147743266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6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塑化剂及其危害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塑化剂及其危害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塑化剂及其危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塑化剂及其危害(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塑化剂及其危害【摘要】 台湾塑化剂风波后,经过今年的白酒中含有塑化剂的事件更是把塑化剂推向了风 口浪尖。塑化剂的危害与防治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少量摄入塑化剂不会对健康产生 影响,但是长期大量食用会给人体的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带来慢性危害。本文对塑化剂的危 害与防治进行回顾分析.为人们正确认识塑化剂提供参考。【关键词】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酯;危害;塑料制品2011年5月,台湾卫生署查获全球首见的饮料食品中在合法食品添加物“起云剂”中 违规添加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酯(DEHP)。起云剂是一种合法的食品添加物,是由阿拉伯胶、 乳化剂、棕榈油及多种食品添加物混合制成,可帮助食品的乳化,多用于果汁、饮

2、料、果冻 和优格粉末,让饮料避免油水分层,看起来更均匀。WDEHP分子结构类似荷尔蒙,被称为环 境激素(又称环境荷尔蒙)环境激素系指外在因素干生物体内分泌的化学物质。在环境中残 留的微量此类化合物,经由食物链进入体内,形成假性荷尔蒙,传送假性化学讯号,并影响 自身体内荷尔蒙含量,进而干扰内分泌之原本机制,造成内分泌失调。若长期食用塑化剂可 能引起生殖系统异常、甚至造成畸胎、癌症的危险。1、塑化剂的定义塑化齐(Plasticizer),又称增塑剂,是工业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塑化剂 是一类重要的化工产品添加剂,作为助剂普遍应用于塑料制品中,使其柔韧性增强,容易加 工,可合法用于工业用途,

3、广泛存在于食品包装、化妆品、医疗器材,以及环境水体中。2、塑化剂的分类塑化剂产品种类多达100余种,从化学结构分类可分为邻苯二甲酸酯、脂肪族二元酸酯 (如己二酸二辛酯、癸二酸二辛酯)、磷酸酯(如磷酸三甲苯酯、磷酸甲苯二苯酯)、环氧化合 物(如环氧化大豆油、环氧油酸丁酯)、聚合型塑化剂(如己二酸丙二醇聚酯)、苯多酸酯(如1, 2, 4.偏苯三酸三异辛酯)、含氯塑化剂(如氯化石蜡、五氯硬酯酸甲酯)、烷基磺酸酯以及 多元醇酯等。目前国内外工业生产中,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 Acid Esters, PAEs)是使用最多的 塑化剂,占生产总量的80%,是由二羧酸邻苯二甲酸及醇类所形成的酯类,

4、有良好的防水性 及防油性。这类的塑化剂并非食品或食品添加物,且具有毒性。常(2-乙基己基)酯(DEHP)、 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苄酯(BBP)、邻苯二甲酸二 异癸酯(DIDP)、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OP)、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IOP)、邻苯二甲酸二乙 酯(DE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等。3、塑化剂的危害3.1塑化剂的急性毒性塑化剂的急性塑化剂的急性毒性相对较低,并且存在动物种 属差异。call用DHP和DEHP最高溶解度的水溶液对淡水无脊椎动HyalellaaztecaChironomus tentan s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动

5、物全部死亡,表明PAEs对无脊椎动物具有一定的急性毒 性。我国有文献报道表明,大窥D50分别为经12130349 /kg,腹腔注射15-309 /kg,静脉 注射 1-29/kg,小鼠LD50为33. 329 / kg,兔为33. 99 /kg,豚鼠为26. 39 /kg。3. 2塑化剂对人体内分泌的干扰 塑化剂有类雌激素作用,大量摄入可能干扰人体内 分泌,作用于人体造成雌激素效应。雌激素效应可能与生物体的生殖系统发育异常、生殖功 能障碍、生殖系统及内分泌系统肿瘤以及神经系统发育和功能损伤有关。Jobling等吲利用 雌激素敏感的MCF7细胞株进行增殖实验,其中BBP、DEHP、DBP产生细胞

6、增殖效应。Funabash 等垆1发现BBP与天然雌激素雌二醇类似,均能使成年雌性大鼠下丘脑前区和腺垂体孕酮受体 mRNA:表达明显升高,提示BBP具有雌激素活性。对具有正常排卵周期的雌性SD大鼠进行灌 胃染毒29/kg的DEHP,结果发现受试大鼠自然排卵周期改变,动情周期延长和不排卵,受试 组大鼠卵泡颗粒细胞变小致使卵泡的体积减小和出现多囊卵巢。主要是通过其代谢产物MEHP 影响卵巢功能,作用位点主要是卵巢颗粒细胞。孕酮的分泌量的下降与MEHP存在量效关烈。 1998年8月,美国USEPA公布了从86 000种商用化学品中筛选出的67种(类)危及人体和生物的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塑化剂被正式列

7、入其中。3.3塑化剂对人体的其他危害大量服用塑化剂可引起胃肠道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麻痹、血压降低等。塑化剂的慢性毒性还表现在肾功能下降,病灶性肾囊肿数量增加以及肾 小管色素沉着,此外塑化剂还可产生肝脏毒性、肺毒性、心脏毒性。长期接触塑化剂,可引 起多发性神经炎和感觉迟钝、麻木等症状。有学者认为哮喘病的增多,也可能与人们在日常 生活接触塑化剂有关。3.4塑化剂的环境危害塑化剂的脂冰分配系数较高,在环境中不易降解并普遍存在 于城市污泥及大气中,致污染环境,进而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塑化剂的环境安全性已成为 当前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塑化剂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少量的摄入不会影响到人体

8、健康,长期大量使用则会 危害健康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远离白色污染,就可以避免塑化剂带来的危害。参考文献1、沈霞红;李冬梅;韩晓冬邻苯二甲酸酯类胚胎生殖毒性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 公共卫生2010(09)2、史卫忠;徐春敏;韩容塑化剂的危害与防治研究发展期刊论文-药品评价 2011,08(24)3、Eggebrecht H;Von Birgelen C;Ge J Postextrasystolic potentiation of vesselcompression in myocaldialbridging:detection by intravascular sonography外文期刊200

9、2(05)4、魏良;赵志刚国内生物制品安全性问题的回顾与思考期刊论文-药品评价2010(12)5、王民生苯二甲酸酯(塑化剂)的毒性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2011(04)6、张璇;汤桦国内外塑化剂相关法规比较2010(12)7、Foster PM Disruption of reproductive development in male rat offspring following in_uteri exposure_to phthalate esters外 卜文期刊2006(01)8、陈咏江“塑化剂事件”影响重大期刊论文-台湾工作通讯2011(7)9、李妍 直击台湾塑化剂危机期刊论文-中国经济周刊2011 (22)10、刘润平 卫生部:微量摄入塑化剂不必过分恐慌期刊论文-农产品加工综合刊 2011(6)11、周清杰塑化剂风暴的经济学解读【期刊论文】-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11, 29 (4)12、丹丹台湾塑化剂事件期刊论文-防灾博览2011(3)13、刘青以“三阶论”的方法剖析“塑化剂”事件2011 (21)14、刘风云塑化剂的应用及其危害期刊论文-广东化工2011,38(11)15、王民生笨二甲酸酯(塑化剂)的毒性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江苏预学报 2011,22(4);68-7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