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小学语文教材进行德育渗透论文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47656838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用好小学语文教材进行德育渗透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用好小学语文教材进行德育渗透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用好小学语文教材进行德育渗透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用好小学语文教材进行德育渗透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好小学语文教材进行德育渗透论文(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用好小学语文教材,渗透德育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当作外在的、附加的任务,应当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在日常教学工作之中。”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和教学目的的要求,更是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为此语文老师应该充分把握好语文学科的优势,积极探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用好语文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文善,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成为更纯洁、更善良的具有美好心灵的健全的人。一、

2、精心设计导语,进行德育渗透用情真意切的语言导入新课,巧妙地设置疑问,激发学习兴趣,使其受到感染和教育。例如我在教学飞向月球时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都听说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在这个神话故事中,月亮里有广寒宫,有桂树,有玉兔,还有漂亮的嫦娥仙子。那么作为天体的月球上面究竟有些什么?它是什么样儿的呢?大家想知道吗?今天这堂课,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跟宇航员叔叔飞向月球去看一看好吗?“飞向月球”对于学生来说说是新鲜事物,这样的设计正是抓住学生喜欢猎奇的心理,引导学生主动阅读理解内容,了解航天员飞向月球的经过,懂得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还如,我在教学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上册一

3、夜的工作这课时,是这样做的:请大家看这幅图,看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出示插图)。夜深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还在伏案工作,他正在批阅文件,他是多么专注,多么认真。周总理生前经常是这样通霄不眠,辛苦工作。我们今天学一篇新课文一夜的工作,这是何其芳同志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作者看了周总理一夜的工作后,深受感动,写下了这篇文章。接下来师生共同学习了作者亲眼见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的情景,体验作者思想感情,领会周总理劳苦、简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二、创设优美情境,进行德育渗透实施德育和智育的统一,在教学课文时还应该辅以与课文相适应的情感介绍,模拟出真实情境以制造氛围,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他们

4、在创设的情境中、在强烈的氛围中投入学习,使学生获得更真实、更深刻的体会。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远程教育资源,表演课本剧等创设情境,更加生动形象地教育学生,使学生入情入境,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寓教于乐,有效地激发出教师所期望的情感,体现“文道统一”的原则。比如我在教学观潮时创设的情景,就受到了良好的效果。观潮一课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学生基本上没有亲眼目睹过这种罕见的壮观景象。在学习“潮来之时”一段时,我让学生先观看录象,再闭上眼睛,听潮水奔腾、冲击的录音,想像潮来时的气势,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中的描写,最后谈自己的体会。让学生在这样的情景

5、中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这就是教学与德育的统一。三、分析人物形象,进行德育渗透为了让课文描写的人物形象在学生面前站起来,并铭刻在学生心上,课堂上应该借助对形象的分析,使学生既初步懂得描写人物的方法,又受到人物崇高思想和优秀品质的感染熏陶。如教金色的鱼钩时,我引导学生通过老炊事班长三次“笑”的外表,体会他的内心世界:第一次,老班长端来鱼汤,“笑着说: 吃吧,就是少了点儿。”他还“摸了摸嘴”,假装先喝了。这是为了动员三个小病员愉快地喝鱼汤。第二次,老班长见到三个小病员都端着鱼汤不喝下去(小梁知道老班长没有喝鱼汤),便“收敛了笑容”,严厉地说:“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喝下去”。第三次,老班

6、长看着他们喝完了鱼汤,便“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这让学生懂得老班长为了挽救三个小病员的生命、帮助他们走出草地的良苦用心,从而既感受了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崇高形象,受到了革命传统教育;又认识到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培养了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又如教将相和时,我引导学生在理顺故事情节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在“完璧归赵”的故事中,蔺相如先以“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为由,从秦王手中智取来和氏璧;再以“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隆重的典礼”为借口,让手下人化装把和氏璧回赵国,表现出蔺相如不畏强暴、勇敢机智的高尚情操。在“负荆请罪”的故事中,蔺相如

7、立功升职之后,知道廉颇对他不服,有意羞辱自己,“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当路遇廉颇时,便“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这些细节,体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委曲求全、顾全大局的高尚品质。廉颇知道了蔺相如对自己处处忍让的原因之后,便“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表现了廉颇勇于改过、团结对敌的崇高品质。这样,学生就能从蔺相如和廉颇的人物形象中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四、品析重点词句,进行德育渗透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总是隐含在词句之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剖析和品味课文的词句,借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内容,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如在教詹天佑时,学生对詹天佑修筑铁路

8、的爱国壮举难以理解。为此,我抓住“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这句话,让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还没有出世”隐含着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蔑视,他们认为中国人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这段铁路的工程。通过对这个词语的剖析,学生不但知道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而且懂得了詹天佑克服各种困难,提前使铁路全线竣工,是为了给帝国主义“一个有力的回击”,长中国人民的志气,灭帝国主义的威风。这样,学生对詹天佑所产生的敬仰之情,就升华为勤奋学习、准备将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爱国热情。例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可利用与表达主题有密切联系的词语及语句来分析人物形象,教育学生:“在这万分紧急的

9、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此句“猛”是关键词语,说明时间紧迫,不能犹豫,必须使炸药包快一点爆炸,威力大一些。同时这个“猛”字也正好表达了董存瑞对敌人的恨,对人民的爱,以及那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再结合“昂、挺、站、托、顶、拉”等几个动词来讲解,董存瑞的形象立刻丰满起来,既使学生领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又在思想上受到深刻的教育和感染。叶圣陶先生说过:“作为一个教师,只要把功课教好还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关心学生健康成长。”教育有法,教无定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亦是如此。教师运用教材进行德育渗透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探索、研究和积累,让德育教育与语文教育融为一体,这样,使学生自觉地思考,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教师才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我们的教学才算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