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与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与体会

上传人:y****n 文档编号:147638620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师德与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与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师德与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与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师德与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与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师德与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与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德与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与体会(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师德与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与体会 嘉积三中 黄李恋随着网络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由此带来了诸多思想观念的巨大变迁,道德观、价值观等都在不同程度的冲击下产生震荡。这样的情形对人的心理健康已构成很大的影响,尤其以塑造学生人格、培养其健全心理为己任的教师群体,更将面临严峻的挑战。通过师德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让我深深的知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 到底什么是师德?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这都是师德。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教师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具备了健康的

2、心理 ,良好的心理素质 ,方能在不断的学习工作中陶冶自己的情操 ,具备高尚的师德。因而 ,教师的心理健康对于师德教育至关重要。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会存在一系列的职业道德问题。首先,农村中学都缺老师,老师的压力很大,教学任务重。大部分老师都不愿意当班主任,班主任津贴少,工作时间长,学生很多是留守儿童,性格孤僻,爷爷奶奶又管不住,上课经常吃零食、讲话,不尊重老师,甚至和同学打架。学生家长又不支持工作,认为到了学校就是学校的事,初中三年过去了,都没有和班主任联系,不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因此,农村中学的班主任很难当,更别说当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了。其次,每期都要举行质量监测考试,考考考。只要学生考不

3、好,不管什么原因,学校管理者往往视为老师没努力或努力不到,造成教师一味压学生学习,师生之间关系很紧张。客观地讲,教师是无法满足别人以及他自己对自己的所有要求的。而且,许多期望,包括教师自己对自己的期望都是非常极端的。比如,一位语文老师或许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完全掌握某节课所教的知识,他也知道有许多他所无法控制的因素使这种希望不能实现。然而,在整年的语文教学中,他都怀有这个希望,而且,他的行为也表现出似乎这个目标是可以达到的。但是,他也许会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对自己的期望做一些调整。他不再幻想张三和李四能学得一样好,毕竟他们的理解能力相差很多。而且,班上还有几个学生似乎根本就没想学习的。当然,他仍

4、然很关心这些学生并给他们一定的压力,让他们知道,他希望他们努力学习,需要的话他会尽力给予帮助。在当前复杂的社会条件下,社会运转的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在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逐渐提高的同时,教师也面临着许多选择和挑战,这使得心理压力不断增大,心理问题日趋增多。因此,在加强教师的素质修养中,加强教师的心理素质占重要位置。一个理想、合格的教师,除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以外,还必须具有诸如热爱、合作、活泼、愉快、乐观、幽默等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将是我们心理加强师德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必须要长期坚持。自从我参加了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课题活动,听了一系列专题讲座,其

5、中“合理认知与教师心理健康”这个专题对我触动很大。专题说的是,教师的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人才观,直接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而教师对学生的看法和态度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成长,而且直接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只有能正确对待学生,悦纳学生,特别是悦纳后进学生的教师才能维持心理平衡,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情感,健康、幸福、快乐地工作、学习和生活。学了这部分内容,我意识到自己的学生观有问题,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工作情绪,于是我开始进行自我剖析和自我领悟,并且想方设法在行动上改变自己。1确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虽然在每年的总结中我都会写上“努力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句话,可是在行动上我却一直高举“师道尊严

6、”的大旗,以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姿态居高临下地站在讲台上,从来没有真正“蹲下来和学生说话”。比如我总是要求学生犯了错误要虚心接受教师的批评教育,哪怕写错一个字,都得请教师原谅,可是我自己写错字是否会请学生原谅呢?记得有一个教师把“战战兢兢”念成了“战战克克”,一学生指出教师的错误,教师立刻横眉怒目,吓得学生一声不敢吭。当时我还对这位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胸怀表示不屑。可是有一次讲解词语“万马奔腾“,一学生说出“万兽奔腾”,我立即沉下脸说:“哪有这个词语!”当场毫不客气地压制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且我常常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不问青红皂白把学生训上一顿,利用学生对教师的崇敬肆意伤害他们的人格。这既让学生难堪

7、,也让自己焦虑。我决定改变自己。有一次我一不小心故伎重演,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大声呵斥一名不写课堂作业的学生,那孩子一声不吭。后来,他在一篇周记中写道:“老师,并不是我不愿意写作业,而是我看不清楚黑板上的字,因为我是近视眼。请老师原谅,请您不要生气。”我看了心里很不平静,我错怪了学生而学生还向我道歉,我不应该将错就错,应该向学生学习。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我终于放下架子,一反常态地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对她说了声“对不起”。她竟然当场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我感到很惭愧,学生比我宽容得多了。2寻找心理平衡点。从课题组发放的自学材料上我看到,心理平衡是人生健康的“四大基石”之一。找准心理平衡点能帮我们克服不良心理倾

8、向。比如班里的后进生,各方面发展都很不理想,我迫切地想要转化他们,步步紧逼着他们进步,他们却往往“刀枪不入”,双方的较量就像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搞得师生双方都疲惫不堪。后来我接触到班级结构“三分之一”理论,即根据学生水平和表现可分成三等分,优等生三分之一,中等生三分之一,后进生三分之一,这是一种规律性的现象。这下我的心里舒坦多了。人都是有差异的,每个学生头顶上都有一片蓝天,每个学生脚底下都有一条大路,气质、性格、态度、情感、能力和兴趣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的学生要走不同的路,我不必为此而杞人忧天,也不必死拉硬拽逼着他们走进优秀的行列,不如教他们抬起头来走路,挺起胸膛做人。而且人是会变化的,有的学生

9、今天学不好,说不定他明天会突飞猛进后来居上。即使他永远也学不好功课,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需要多元化的人才,也许他以后走上社会却能如鱼得水。经过这样的心理调节,我实现了心理平衡。心理一平衡,竟然发现后进生也不那么讨厌,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也变得有趣了许多。3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人并非(直接)生活在客观世界中,而是生活在对客观世界的知觉中,不是客观世界本身,而是我们对客观世界的知觉(看法)决定了我们的行为和体验。”同样,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认识,对荣辱得失的认识,也会影响对学生的态度和情感。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很想成为领导放心、家长称赞、学生喜欢、同事敬佩的好教师。可是当前的体制和观念都是“分数定乾坤”的,自

10、己要想成为优秀教师,硬碰硬的功夫就是拿出高分来,因为只有它才能助我走向辉煌。于是我看到后进生就恨铁不成钢,就怒火中烧,就左看右看不顺眼,就对他们百般苛求,吹毛求疵,不达目的不罢休,为什么?就是因为后进生拖了班级的后腿,拉下了班级的平均分和优秀率,成为我树立自身美好形象、走向成功和辉煌的绊脚石和罪魁祸首。由于我的教育教学掺杂了某些功利目的和个人私欲,行动上就不知不觉地以牺牲学生的尊严和人格作为代价,来满足自身膨胀的私欲。我吓了一大跳,原来我的内心有这么阴暗的想法!于是我立即进行心理调节,重新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提醒自己不要为个人名利所累,而要把学生的健康发展作为至高无上的目标。现在我很清醒。苏格拉

11、底说“认识你自己”,我要时刻解剖自己,摆正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位置;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要抑制自己的私欲,克服功利的目的,公平公正地尊重学生善待学生;我要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无怨无悔地为学生服务;卢梭说“热爱你自己”,我要塑造一个让别人热爱让自己热爱的人民教师形象。“言必行,行必果”,行动实践远胜于说教。师德 ,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其实,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教师都在用行动诠释着师德师风的真正内涵。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这就是我在这一次师德与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全员培训中的心得与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