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生物技术实践第二讲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时跟踪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y****n 文档编号:147630532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生物技术实践第二讲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时跟踪练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生物技术实践第二讲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时跟踪练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生物技术实践第二讲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时跟踪练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生物技术实践第二讲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时跟踪练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生物技术实践第二讲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时跟踪练含解析新人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时跟踪练411(13分)牛奶中富含蛋白质,长期饮用有助于增强体质,但牛奶同时也是多种疾病的传播载体。国家标准是每毫升牛奶中细菌数小于30 000个。以下是牛奶消毒及细菌检测实验。分析回答:(1)图中步骤称为_消毒法。步骤是_。(2)培养基中的蛋白胨可以为微生物提供_。进行步骤操作时,应选用下列中的哪种工具?_。为了避免杂菌污染,此步骤应在_附近进行。(3)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作为对照的_同时放入37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36 h。取出后统计各平板的菌落数,结果如下表所示。应该选择其中稀释倍数为_的平板进行计数,经过消毒后的牛奶中,细菌数大约是_个mL1。牛奶稀释倍数102103104平板1菌落数

2、/个87101平板2菌落数/个83121平板3菌落数/个85100解析:(1)80 恒温水浴15 min是巴氏消毒法,步骤是进行系列稀释(或梯度稀释)。(2)培养基中的蛋白胨可以为微生物提供碳源、氮源(和维生素),是接种,因为需要计数,需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工具是涂布器;为了避免杂菌污染,此步骤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3)统计各平板的菌落数时,应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计数,经过消毒后的牛奶中,细菌数大约是(878385)31028 500个。答案:(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3分)(1)巴氏(1分)系列稀释(或梯度稀释)(2)碳源、氮源(和维生素)B酒精灯火焰(3)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102

3、(1分)8 5002(13分)(2019安徽定远重点中学模拟)表格是某公司研发的一种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配方,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成分含量蛋白胨10.0 g乳糖5.0 g蔗糖5.0 gK2HPO42.0 g显色剂(伊红美蓝)0.2 g琼脂12.0 g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 000 mL(1)根据用途划分,该培养基属于_培养基,若要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需对培养基做出的最关键的调整是_,若还需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需做出的调整是_。(2)从培养基的成分上看,大肠杆菌的同化类型为_。该培养基能否分离筛选出大肠杆菌?为什么?_。(3)在实验室培养微生物时,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

4、是_,紫外线可对空气进行灭菌的原因是_。(4)某同学尝试纯化大肠杆菌,其中一个平板的菌落分布如上图,推测该同学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_。解析:(1)伊红美蓝是鉴定大肠杆菌的试剂,因此该培养基从用途上属于鉴别培养基;若要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则需要保证培养基中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即将蛋白胨换成尿素;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需要使用酚红指示剂。(2)大肠杆菌需要从培养基中获得碳源,因此其同化作用类型是异养型;由于表格中的培养基中的碳源种类很多,可供多种微生物生存,因此该培养基不能分离筛选出大肠杆菌。(3)微生物培养时,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感染;空气中的细菌可用紫外线杀灭,其原因是紫外线能让蛋白质变性,同

5、时还能破坏DNA的结构。(4)由图乙可知,该同学采用的是稀释涂布平板法,但菌落比较集中,没有很好的分散开来,可能是涂布不均匀导致的。答案:(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3分)(1)鉴别将蛋白胨换成尿素(2分)将伊红美蓝换成酚红(2分)(2)异养型不能,原因是培养基中的碳源种类很多,可供多种微生物生存(3分)(3)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变性,还能破坏DNA的结构(2分)(4) 涂布不均匀(2分)3(14分)(2019宜宾月考)土壤中的苯酸(C6H5OH)对环境有极大的污染,实验室希望能从土壤中分离出能专一性降解苯酚的微生物,下图是部分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分离纯化目的菌种,步

6、骤的培养基中都加入了一定浓度的苯酚,该物质能为微生物提供_,除此而外,培养基中一般都还需要水、_等营养物质。(2)制备步骤所需要的固体培养基,操作顺序是:计算称量_倒平板。为了在步骤的平板上形成单个的菌落,涂布平板前,需要对培养液进行多次稀释,原因是_。(3)研究人员想通过比较试管甲和乙中微生物的生长情况,来证明分离出来的微生物只能以苯酚作为碳源,若甲试管中的液体培养基中的唯一碳源是苯酸,那么,乙试管中培养基成分与甲相比,区别是_。研究人员对甲、乙两支试管进行接种时,所选菌种都来自步骤平板上的同一个单菌落,这样做的目的是_。解析:(1)为了分离出能专一性降解苯酚的微生物,步骤的培养基中需加入苯

7、酚作为唯一碳源,另外培养基中一般都还需要水、氮源、无机盐等营养物质。(2)制备固体培养基的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易于分散成单个细胞,故涂布平板前,需要对培养液进行多次稀释。(3)研究人员想通过比较试管甲和乙中微生物的生长情况,来证明分离出来的微生物只能以苯酚作为碳源,若甲试管中的液体培养基中的唯一碳源是苯酚,那么,乙试管中应该加入其他碳源,比较甲乙中微生物的生长情况,若甲中微生物可以生长,乙中微生物不能生长,说明分离出来的微生物只能以苯酚作为碳源。为了保证甲,乙两支试管中的微生物种类是相同的,对甲、乙两支试管进行接种时,所选菌种都来自步骤

8、平板上的同一个单菌落。答案:(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4分)(1) 碳源 氮源和无机盐(2分)(2)溶化灭菌 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易于分散成单个细胞(3分)(3)用其他碳源替代苯酚(2分)保证甲,乙两支试管中的微生物种类是相同的(2分)4(14分)(2019湖南师范大学附中调研)不同品牌的酸奶具有不同的口味。某研究小组利用含碳酸钙的固体培养基探究甲、乙两品牌酸奶中乳酸菌的类型是否相同(乳酸能够溶解碳酸钙,使培养基变得透明)。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甲、乙两品牌酸奶中的乳酸菌纯化,分别接种在含碳酸钙的固体培养基中培养,根据菌落周围透明圈的大小,可确定酸奶中乳酸菌的类型。不同

9、乳酸菌菌落透明圈大小不同的原因是_。(2)家庭制作酸奶时,在纯牛奶中加入少量酸奶相当于微生物培养技术中的_操作。纯牛奶变成酸奶,改变了口味但含有的能量减少,原因是_。(3)为长期保存纯化的优质乳酸菌,可将菌液与_充分混匀,置于20 的冷冻箱中保存。(4)该研究小组进一步探究甲品牌酸奶中乳酸菌数量,实验操作如下图。接种微生物的方法有很多,图中过程所示的方法为_。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后,所得数据需要乘以10n后,才可表示乳酸菌的数量(单位:个/mL),这里的n_。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时,同时需要做A、B、C三个平板,目的是_。如果平板菌落数超过300,一般还需进一步_。解析:(1)由于乳酸菌分

10、泌的乳酸能够溶解碳酸钙,使培养基变得透明,不同类型的乳酸菌分泌乳酸的量不同,分泌量多的产生的透明圈较大,而分泌量少的产生的透明圈则较小。因此可以根据菌落周围透明圈的大小,确定酸奶中乳酸菌的类型。(2)由于酸奶中含有乳酸菌,因此在纯牛奶中加入少量酸奶相当于微生物培养技术中的接种操作。纯牛奶变成酸奶是由于乳酸菌发酵的结果,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利用牛奶中的营养物质进行代谢,通过细胞呼吸消耗了牛奶中的部分有机物,因此酸奶比纯牛奶中的能量减少了,在乳酸菌代谢过程中又有新物质的生成,从而使奶牛中的口味发生了改变。(3)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将培养的菌液转移到甘油瓶中,与甘油充分混匀

11、后,放在20 的冷冻箱中保存。(4)要对微生物计数可以采用活菌计数法或显微镜直接计数法,题目所给的图片信息是采用的活菌计数法,具体操作是通过稀释涂布平板完成的。由的操作可知这时已对酸奶样品稀释了100倍,重复3次又稀释了1 000倍,从中取出0.1 mL样进行涂布,所用到的量是原来的106。因此这里的n6。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时,要至少涂布3个平板,目的是设置重复组,取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中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如果平板菌落数超过300,说明稀释倍数不够,一般还需要进一步稀释。答案:(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4分)(1)(在相同时间内)不同类型的

12、乳酸菌产生乳酸的量不同,不同量的乳酸能够溶解碳酸钙量不同,形成的透明圈大小不同(3分)(2)接种乳酸菌在发酵时使牛奶中的营养成分发生改变,乳酸菌细胞呼吸消耗部分有机物,从而使能量减少(3分)(3)灭菌的甘油(4)稀释涂布平板法6(2分)设置重复组,取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2分)稀释5(11分)某些土壤细菌可将尿素分解成CO2和NH3,供植物吸收和利用。回答下列问题:(1)有些细菌能分解尿素,有些细菌则不能,原因是前者能产生_。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不能以尿素的分解产物CO2作为碳源,原因是_。但可用葡萄糖作为碳源,进入细菌体内的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_(答出两点即可)。(2)为了筛选可分解尿素

13、的细菌,在配制培养基时,应选择_(填“尿素”“NH4NO3”或“尿素NH4NO3”)作为氮源,不选择其他两组的原因是_。(3)用来筛选分解尿素细菌的培养基含有KH2PO4和Na2HPO4,其作用有_(答出两点即可)。解析:(1)有些细菌能分解尿素是因为这些细菌能产生脲酶,将尿素分解成CO2和NH3。能分解尿素的细菌是异养生物,不能利用CO2作为碳源合成有机物,但这些细菌可用葡萄糖作为碳源,进入细菌体内的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作为能源物质氧化分解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其他有机物的合成提供原料。(2)为了筛选可分解尿素的细菌,在配制培养基时,应选择尿素作为唯一氮源,这样只有能分解尿素的细菌才能在

14、培养基上生存。若选择“NH4NO3”或“尿素NH4NO3”作为氮源,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和不能分解尿素的细菌都能利用NH4NO3,不能起到筛选作用。(3)用来筛选分解尿素细菌的培养基含有KH2PO4和Na2HPO4,它们可以为细菌生长提供无机营养;同时,KH2PO4和Na2HPO4还可以作为缓冲剂保持细胞生长过程中pH稳定。答案:(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1分)(1)脲酶分解尿素的细菌是异养生物,不能利用CO2来合成有机物(2分)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其他有机物的合成提供原料(2分)(2)尿素其他两组都含有NH4NO3,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和不能分解尿素的细菌都能利用NH4NO3,不能起到筛选作用

15、(3分)(3)为细菌生长提供无机营养,作为缓冲剂保持细胞生长过程中pH稳定(2分)6(12分)(2019石嘴山期末)对硝基苯酚(PNP)颜色为黄色,若被分解则颜色消失,属于硝基苯酚类有机化合物的一种,主要来源于农药、医药、染料、塑料等生产企业排放,并广泛分布于环境中,对植物、微生物和动物均有毒性。某生物兴趣小组提出从污水厂曝气池长期驯化的污泥中分离出对硝基苯酚降解菌并研究其降解特性。回答下列问题:(1)分离对硝基苯酚降解菌的选择培养基成分有:NH4NO3、KH2PO4、K2HPO4、NaCl、FeSO4、MgSO47H2O、PNP和琼脂。试从成分分析该选择培养基能起到筛选作用的原因是_。(2)

16、利用_(方法)分离纯化得到单一的对硝基苯酚降解菌菌落,可以将在菌落周围是否产生_作为筛选标记。(3)若分离纯化后得到了两个菌落,这两个菌落的形态、大小、光泽度、颜色等_(填“一定”或“不一定”)相同。(4)研究不同的糖类对PNP降解率的影响,得到的结果如表所示:加入糖类葡萄糖蔗糖淀粉麦芽糖空白对照降解率99%98%70%95%90%从表中可得出的结论是_。解析:(1)对硝基苯酚(PNP)属于硝基苯酚类有机化合物的一种,有机物含碳,同时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需要具有碳源,氮源,无机盐,和水。故分离对硝基苯酚降解菌的选择培养基成分有:NH4NO3、KH2PO4、K2HPO4、NaCl、FeSO4、Mg

17、SO47H2O、PNP和琼脂;该选择培养基能起到筛选作用的原因是PNP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碳源可以将能降解PNP的细菌分离出来。(2)常用的接种微生物的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故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分离纯化得到单一的对硝基苯酚降解菌菌落,对硝基苯酚(PNP)颜色为黄色,若被分解则颜色消失,故可以将在菌落周围产生透明圈作为筛选标记。(3)若分离纯化后得到了两个菌落,这两个菌落的形态、大小、光泽度、颜色等不一定相同。(4)从表中可看出加入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的降解率均高于空白对照,加入淀粉的降解率低于空白对照,故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除淀粉外,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均可促进PNP的降解。

18、答案:(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2分)(1)PNP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碳源可以将能降解PNP的细菌分离出来(3分)(2)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透明圈(3)不一定(4)除淀粉外,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均可促进PNP的降解(3分)7(12分)(2019梅州检测)凝乳酶是干酪和干酪素生产过程中的关键酶,动植物及微生物均能产生。由于微生物资源丰富,生长周期短,受气候等因素限制小等特点,微生物凝乳酶成为研究热点。为获得凝乳酶高产菌株,科研人员进行了以下分离、筛选、鉴定工作。培养基配方表:酪蛋白牛肉膏Na2HPO4NaCl琼脂蒸馏水10 g3 g2 g5 g15 g加至1 000 mL(1)从作用上看,该

19、培养基属于_(填“选择”或“鉴别”)培养基。(2)科研人员将牧区采集的土壤样品放入无菌水中,振荡混匀,制成悬液。为获得较均匀分布的单菌落,还需要将悬液进行_,用_法接种于上述培养基上。接种后的培养基以_状态放入培养箱。(3)在涂布接种前,科研人员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进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4)在稀释倍数为106倍下涂布了三个平板(每次取0.1 mL),统计菌落数分别为240、250、260,则稀释前1 mL菌液中所含此菌数量为_。(5)挑选菌落时以白色沉淀圈大且透明圈小者为佳。将获得的菌株进行液体培养后,从培养液的_(填“上清液”或“沉淀物”)获得粗提的凝乳酶。将一定量

20、的粗提凝乳酶与适量酪蛋白溶液混合,一定时间后测定吸光值来测定酶活性。进行吸光值测定值,需将_与等量酪蛋白溶液混合,作为实验的对照。解析:(1)由于实验目的是获得凝乳酶高产菌株,凝乳酶能使乳中酪蛋白凝聚成乳酪,所以培养基中需要加入酪蛋白,从作用上看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2)为获得较均匀分布的单菌落,还需要将悬液进行梯度稀释,并用涂布平板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为防止培养皿盖上凝结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接种后的培养基应以倒置状态放入培养箱。(3)在涂布接种前,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培养一段时间,其目的是检验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4)三个平板菌落的平均数为(240250260)3250,稀

21、释倍数为106,每次取0.1 mL,所以稀释前1 mL菌液中所含细菌数为2500.11062.5109个。(5)挑选菌落时凝乳效果好的为白色沉淀圈大且透明圈小的。将获得的菌株进行液体培养后,从培养液的上清液获得粗提的凝乳酶。将一定量的粗提凝乳酶与适量酪蛋白溶液混合,一定时间后测定吸光值来测定酶活性。进行吸光值测定时,需将等量失活的粗提凝乳酶与等量酪蛋白溶液混合,作为实验的对照。答案:(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2分)(1)选择(2)梯度稀释(稀释)涂布平板倒置(2分)(3)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2分)(4)2.5109(2分)(5)上清液等量失活的粗提凝乳酶(2分)8(13分)(2019安

22、徽皖江名校联盟摸底)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不同C/N的比值对谷氨酸棒状杆菌的数量和产物产生的影响,记录及其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组别发酵条件谷氨酸棒状杆菌繁殖速率单个菌体产谷氨酸量第一组通入无菌空气、C/N31较慢较多第二组通入无菌空气、C/N41较快较少(1)该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时所用培养基除了能为谷氨酸棒状杆菌提供碳源和氮源外,还能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_。(2)统计待测培养液中谷氨酸棒状杆菌的数量,可采用的方法有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利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统计过程:取第二组的100倍的稀释液0.1 mL滴加到计数板(由2516400个小室组成,容纳液体总体积为0.1 mm3)在计数

23、室内共有菌体48个,则1 mL的第二组发酵液中有菌体_个。用该方法测定的微生物数量大于实际的活菌数,原因是_。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的结果比实际值往往_(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_。(3)根据表中信息可知,培养过程中需先将碳氮比设为41,目的是_,然后将发酵液中碳氮比改为31继续培养,目的是_。解析:(1)谷氨酸棒状杆菌等微生物的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包括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2)根据提供的数据进行计算,1 mL的第二组发酵液中有菌体数48(0.1103)1004.8107个;由于计数的菌体数量包括了死亡的菌体,所以用该方法测定的微生物数量大于实际的活菌数。在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菌体数量时,由于两个或多个细胞粘连在一起共同形成一个菌落,所以统计的数值比真实值要小。(3)分析表格相关信息可知:C/N比例较低时有利于谷氨酸棒状杆菌产生谷氨酸,C/N比例较高时有利于谷氨酸棒状杆菌繁殖,因此培养过程中需先将碳氮比设为41,目的是有利于谷氨酸棒状杆菌的繁殖,将发酵液中碳氮比改为31继续培养,目的是有利于提高单个菌体产谷氨酸的量。答案:(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3分)(1)水和无机盐(2)4.8107计数的菌体数量包括了死亡的菌体偏小两个或多个细胞粘连在一起共同形成一个菌落(3)有利于谷氨酸棒状杆菌的繁殖(或有利于增加谷氨酸棒状杆菌的数量)(3分)有利于提高单个菌体产谷氨酸的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