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线路重合闸装置投退管理方式的分析

上传人:hao****an 文档编号:147629997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有关线路重合闸装置投退管理方式的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有关线路重合闸装置投退管理方式的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有关线路重合闸装置投退管理方式的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有关线路重合闸装置投退管理方式的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线路重合闸装置投退管理方式的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关于线路重合闸装置投退管理方式的分析关键词:线路重合闸;分析;误投;操作引言:线路重合闸装置是电网重要的自动装置。重合闸装置对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系统稳定、乃至提高输送功率都很有益处。在电网调度日常工作中,由于带电作业、事故后强送线路、电网一次接线方式改变、系统稳定要求等原因常常涉及重合闸装置的投入和退出。如果对线路重合闸装置投退管理方式方法不当,可能对电网运行留下隐患。因为管理不当导致重合闸装置在事故状态下拒动的现象并不鲜见。由于重合闸装置的问题还会影响到电网调度人员对事故的正确、快速判断,延误系统的恢复,因此有必要对线路重合闸装置投退管理方式方法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探讨。1违章操作导致重合闸拒动典

2、型案例2故障现象:2009年6月10日4时47分,某网220kV大江线因雷击发生A相接地故障,海鹰变侧线路光纤电流差动保护、纵联距离保护快速动作,线路开关A相跳闸重合成功。铜鼓电厂(终端站)侧线路光纤电流差动保护、纵联距离保护、纵联零序方向保护、距离段、工频变化量阻抗快速动作,线路2051开关三相跳闸不重合,铜鼓电厂4台机组同时与电网解列,甩负荷46MW。故障分析:铜鼓电厂在中控室监控台完成对220kV大江线2051开关停电操作,进行220kV大江线线线路保护定检试验。在保护传动试验过程中,对2051开关的合闸操作一直在开关测控柜现地完成。定检结束后,铜鼓电厂在操作220kV大江线由检修状态转

3、为运行状态过程中,没有将有关二次回路完全恢复到运行状态(2051开关测控柜的“就地、远方”把手仍置于“就地”位置),而是违反电气操作有关规定,在不经防误闭锁装置的条件下,在开关测控柜现地完成2051开关的手动合闸操作,将线路投入运行。由于现地操作主要用于检修合开关,不能将双位置继电器KKJ置于合后位置,KKJ继电器仍保持在手动跳闸位置,KKJ常闭接点导通闭合,导致线路保护装置的“沟通三跳闭合重合闸”开入一直保持在“1”的导通状态,线路重合闸被闭锁,事故时2051开关三相跳闸不重合。此案例中,造成重合闸装置拒动的主要原因有两个:(1)运行操作未遵守规范,违反电气操作有关规定,在不经防误闭锁装置的

4、条件下,就地对断路器进行送电操作。(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完善,在没有完全将二次回路恢复到运行状态的条件下,就开始对一次设备进行恢复运行的操作。2投重合闸状态错误导致拒动典型案例1故障现象:2009年6月10日5时6分,某网220kV端芬线因雷击发生C相接地故障,深井变2052开关CSL-101D保护的距离段、纵联距离保护动作三相跳闸,LFP-902C保护的距离、纵联零序方向、纵联距离保护动作C相跳闸,重合闸不动作。台城变2058开关CSL-101D保护的距离段、纵联距离保护动作三相跳闸,LFP-902C保护的距离、纵联零序方向纵联距离保护动作C相跳闸。重合闸不动作,2.89秒后后备保护动作跳

5、开开关三相。故障分析:2009年7月2日,工作人员在深井变对220kV端芬线CSL-101D保护重合闸方式切换把手进行更换,但更换后未将该切换把手恢复到原“单重”位置,且更换工作结束工作票终结前,运行人员也没有按照规定,认真核对设备状态是否与工作前一致,错误的将CSL-101D保护装置重合闸方式切换把手置于“停用”位置。当220kV端芬线因雷击发生C相接地故障时,深井变侧CSL-101D保护动作后直接发三跳命令,重合闸不动作;台城变虽然故障初期只跳开C相,但在重合闸期间LFP-902C保护装置感受到A、B相由故障前的有负荷电流变成无负荷电流,单相重合闸不动作,经2.89秒后后备保护动作跳开开关

6、三相。此案例中,造成重合闸拒动的主要原因有两个:(1)变电站值班人员对重合闸装置三种状态的认识不正确,不理解重合闸退出或停用的原因。重合闸装置属于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范畴,按照运行规定,重合闸装置可以有三种状态:投入状态:是指其工作电源投入,出口压板连接到指令回路的状态。停用状态:指的是工作电源退出,出口压板断开。退出状态:是指工作电源投入,出口压板断开。由此可见,重合闸装置停用区别于重合闸装置退出。停用重合闸装置是使装置丧失所有功能的状态,而退出重合闸装置并不代表线路重合闸停止动作,在线路故障时保护装置仍是选相跳闸的,要实现线路重合闸装置停用,需将沟三压板投入,并将重合闸把手拨至停用位置

7、。(2)变电站对重合闸双重化的管理方式方法存在漏洞。变电站值班人员没有正确认识重合闸装置的双重配置问题。线路配置为同一厂家的两套微机保护。当两套微机保护均投运时,两套保护的重合闸均投入,重合闸方式置相同位置,且两套保护的合闸出口压板均投入;当其中一套保护退出或装置故障时,重合闸方式不做任何改动。线路配置为不同厂家的两套微机保护,当两套微机保护均投运时,两套保护的重合闸均按投运设置,重合闸方式置相同方式,但只投一套保护的重合闸出口。这一细则未写入变电站现场规程导致值班人员认识、学习不到位。3设计接线错误导致重合闸装置拒动典型案例3故障现象:2009年7月5日18时31分,某网220kV四九线因雷

8、击发生C相接地故障,线路两套主保护动作,两侧开关C相跳闸,220kV四九线平浪变侧重合闸动作成功,220kV四九线铜鼓电厂侧重合闸装置未动作。故障分析:当220kV四九线因雷击发生C相接地故障时,铜鼓电厂侧保护装置应和对侧一样反映于C相故障,正确选相后,动作于开关C相跳闸,经0.8秒后开关C相重合。因此,铜鼓电厂保护和重合闸的动作是不正确的。经查发现,220kV四九线铜鼓电厂侧开关重合闸装置回路设计接线有误,断路器保护中跟跳回路本应按串联连接却接成了并联,线路在单相故障后造成开关跟跳三相跳闸,重合闸不再重合。此案例中,造成重合闸拒动的主要原因有两个:(1)断路器保护中重合闸跟跳回路接线设计错误

9、。(2)开关断路器保护中投入了跟跳回路,降低了重合闸动作的可靠性。因为220kV线路的重合闸是按照线路而不是按照开关来设置的,这一点不同于二分之三接线(多用于500KV电压等级)的情况,因此220kV线路重合闸使用的是线路保护中的重合闸,断路器保护中的重合闸可以不投入。4 做好防范措施以上三个典型案例反映了电网运行中重合闸装置投退管理方式方法不善可能导致的问题。为避免类似原因造成重合闸装置拒动影响电网安全,为了进一步提高电网运行管理水平,建议有针对性的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严格执行两票三制规定,进一步完善变电站现场操作管理方式方法制度,完善运行人员技能培训,衔接好站内设备检修工作与设备恢复送

10、电的流程。严格执行中国南方电网调度运行管理操作规定中要求的“二次跟着一次走”,例如,必须在完全将二次回路恢复到运行状态的条件下,才能开始对一次设备进行恢复运行的操作。(2)将电网不同工作要求重合闸装置对应的状态用规章制度的形式加以明确。例如,针对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中有可能引起单相接地的带电作业和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中有可能引起相间短路的带电作业,明确要求重合闸装置必须在停用而不是退出状态。(3)重合闸装置管理要写入变电站现场规章制度细则。(4)加强对保护二次设备的运行巡视检查,定期打印、核对保护装置整定值和开入量变位情况,及时发现隐患。(5)坚持和统一目前220kV线路(二分之三接线除外)重合闸装置按线路配置的原则,通过线路保护中的重合闸装置实现重合闸功能。5结论(1)目前,铜鼓电厂220kV四九线线路重合闸功能已通过线路保护中的重合闸回路来实现,线路断路器重合闸回路已退出,杜绝了断路器重合闸回路接线错误给系统运行带来的隐患。(2)台山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已进一步规范调管范围内重合闸装置投退管理方式方法,针对线路的不同工作,规定了需要停用或退出重合闸装置的要求。同时,要求各厂站出台实施细则,避免了变电站和发电厂值班人员在进行线路重合闸装置投退操作时可能的不确定性。参考文献1现场运行人员继电保护知识实用技术问答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