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心肺复苏术讲义

上传人:xu****iu 文档编号:147607244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7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徒手心肺复苏术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徒手心肺复苏术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徒手心肺复苏术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徒手心肺复苏术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徒手心肺复苏术讲义(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广南县中医院 朱和英第一节、 概论心肺复苏术是针对心跳、呼吸骤停病人所采取的急救措施,即以人工呼吸代替患者的自主呼吸,以胸外心胸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的自主搏动。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是初期心肺复苏的主要措施,因不须要借助有关设备和器械,所以,又称之为徒手心肺复苏。由于心跳停止很快导致呼吸停止,同样,呼吸停止几分钟也将引起心跳停止,虽然二者停止时间可能稍有间隔,但是,心肺复苏必须同时进行。一般认为脑缺血缺氧时限为4至6分钟,如超过这时限,大脑细胞就可能发生不可逆损伤,即使初期心肺复苏成功,自主呼吸及循环基本恢复,也可能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者如“植物人”等。心肺复苏的首要问题是

2、争取时间,贵在迅速,有时仅分秒之差,也可显著地影响复苏的效果,只要诊断及时,抢救得当就可以使相当数量病人重新健康生存。在人口从多的我国,预计每年需要施行心肺复苏病人可达数万人。为此,普及推广现场徒手心肺复苏实为重要,不仅要求医务人员熟练掌握徒手心肺复苏,并尽可能多的非医务人员也能基本掌握徒手心肺复苏。心脏骤停发生率:心脏骤停发生率:36128/10万/年,随年龄增加,男多于女, 75%死于院外猝死的危险因素1、冠心病占80%,有20%以猝死作为首先临床症状。2、心衰,射血分数低者。3、心电图异常。4、左心室肥厚。5、有猝死家族史。6、粮尿病、高血压、肥胖、吸烟。7、肺活量低,红细胞压积高,静息

3、时心率快。据估计,如果发生于医院外的心脏猝死病人于心脏停止4分钟内得到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并在8分钟内获得进一步诊治,则其治愈率可达45%或更高。因此,应该将医疗力量和社会群众力量结合起来。心跳骤停超过4至6分钟时限,也不应该轻易放弃复苏措施。再者,脑复苏近年来已有一些新进展。所以,现已将心肺复苏扩展为心肺脑复苏。第二节 、心跳骤停的类型1、心脏停搏:心脏不收缩,处于静止状态,无心电波。2、心室纤颤:心室肌肉纤维呈不规则的颤动,心排出量几乎为零。3、心电机械分离:也称心动无力,心脏收缩无力,心电图有心室复合波,但缺有效的心肌收缩和射血。心跳骤停的原因(一)手术室中发生心跳骤停的原因1、神经反

4、射因素 在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的基础上,神经反射往往是导致心跳骤停的直接原因。如在颈胸区刺激传出迷走神经引起反射;也有刺激传入神经引起传出迷走反射,如扩张肛门,刺激咽喉及气管隆突、刺激骨膜等,均可能发生反射性心跳骤停。2、手术及麻醉因素 手术及麻醉意外或失误,胸腔、腹腔、颅内长时间复杂大手术及失血量大的手术易发生心跳骤停。麻醉药物过敏、超量及错用均可引起心跳骤停,麻醉严重并发症如全脊髓麻醉等,如处理不当可能引起心跳骤停。3、物理及生物因素 先天性心脏畸形、膈疝、心包填塞、心脏或附近大血管受压或牵拉、扭曲、病人体位的急剧变动,尤其在全麻下由仰卧位突然翻身至侧卧位等引起急骤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术前低血

5、容量、应激功能低下等均可能促进心跳骤停,其他尚有电刀漏电、电休克、心导管操作、心脏造影等可引起心室纤颤或停搏。(二)手术室外引起心跳骤停的原因1、意外事件 如电击伤、雷击伤、严重创伤、溺水、窒息、煤气中毒等。2、器质性心脏病 如各种类型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等引起心脏猝死。3、休克 如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过敏性休克。4、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如高钾血症、低钾血症、严重的酸中毒等。5、药物中毒 如锑剂、洋地黄、依米丁氯喹、奎尼丁、有机磷类中毒等。心跳骤停的诊断诊断并不困难,要求迅速、果断,15至30秒内明确诊断。主要依据是:1、神智突然消失。2、大动脉搏动消失。当疑有心跳、呼吸骤停时,可先轻

6、轻摇动病人并作简单询问、判断神智是否消失,随之触诊颈总动脉或者股动脉,只要神智及大动脉搏动消失,就可以诊断心跳骤停,就应马上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其他依据是。3、呼吸停止或叹息样呼吸。4、面色苍白或灰绀。5、瞳孔散大。6、手术创面血色变紫或出血停止。7、听不到心音、测不到血压、心电图变化。第三节、初期心肺复苏初期复苏又称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 BLS), 多用于现场抢救,能否准确、迅速开始抢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病人生命的存亡。具体包括ABC三步骤:开放气道(Airway);人工呼吸(Breathing);人工循环(Circulation).一、开放气

7、道心跳、呼吸骤停后由于意识消失全身肌肉松弛,引起下颌后退及舌根后坠导致气道不通畅。所以,复苏第一步必须首先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一)消除口咽部异物。(二)仰头抬颈法 急救者以一手置于病人颈下,使颈部抬升,另一手置于病人前额,使头后仰,置于前额的手拇指和示指可以捏紧鼻孔,为口对口人工呼吸用于阻塞鼻孔。由于抬颈法并无抬起下颌的功效,有时为开放气道作用不够完善。(三)仰头提颏法 急救者一手的四指置于病人颏下,将颏向前向上抬起,并使病人头后仰,拇指轻拉下唇,使口微开,另一手置于病人前额协助头后仰。若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用置于前额手的拇指和示指捏闭鼻孔。(四)托下颌法与头后仰、开口相结合,又称三合

8、一气道开放法。急救者在病人头侧,用双示指于病人下颌角处,将下颌前推同时使头后仰,双拇指轻推下唇使口微张,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急救者可用颊部堵塞病人鼻孔。二、人工呼吸(一)口对口人工呼吸 (二)口对鼻人工呼吸开放气道及人工呼吸具体操作如下:1、病人仰卧于硬板上,按前述方法保持呼吸道通畅;2、将病人口稍张开,同时捏紧鼻孔;3、操作者先深呼吸,然后对病人口部用力吹入,根据实际情况可用手帕或纱布间隔或者直接接触。吹气压力为15至20cm水柱。每次吹入气体量为800至1000ml。见胸部抬起方为有效。4、吹气停止后放开鼻孔,操作者头稍抬起,倾听病人是否有呼吸音,每次吹气期时间约1至1.5秒,吹气期约占呼

9、吸周期1/3,吹气频率每分钟12至16次。5、口腔有创伤或牙关紧闭病人则行口对鼻人工呼吸:捏紧病人口唇,操作者对病人鼻部吹气。口对口人工呼吸是最简单有效的现场人工呼吸法。健康人呼出气的氧浓度约为16%,二氧化碳浓度约4%,深吸气后可使呼出气的氧浓度增至约18%,二氧化碳降至2%。人工通气量约为正常潮气量的2倍(800至1000ml)时,病人动脉血氧分压可达10.6KPa(80mmHg)接近正常,只要操作正确,这是效果肯定的公认的人工呼吸法。人工通气量也不宜大于1200ml,吹气量过多过快时可使咽部压力超过食道开放所需压力,吹入气可以进入胃,引起胃扩张。三、人工循环胸外心脏按压是指有节律地挤压心

10、脏,以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的方法。由心脏挤压出的血液进入冠循环而改善心肌供氧,挤压的机械性刺激,也有诱发心搏的作用,在这两种作用的影响下,心脏可能恢复自主搏动。如果心搏未能即时恢复,有效的心脏按压也能使生命重要脏器(特别是脑)在一定时间内不致于发生不可逆的改变、在争取时间进行更完善的复苏,以提高复苏成功率及减少后遗症。除在剖胸手术中发生心跳骤停可立即行胸内直接挤压心脏外,其他情况皆应首先采用胸外心脏按压。(一)胸外心脏按压法病人仰卧于硬板上(地板、木板、水泥地等),操作者立或跪于病人一侧,或骑跪于病人髋部,两手掌伸直并彼此交叉和重叠,肘关节直伸,贴近病人胸壁的手掌与病人胸骨纵轴平行,手指翘起,不

11、接触胸壁,以免直接按压肋骨,凭借双臂和体重的力量,垂直下压4至5cm,按压部位为胸骨中、下1/3交界处,按压后立即放松,使胸骨自行弹回原位,便于心脏舒张,此时手掌仍与病人胸壁保持接触,避免出现“拍打”胸壁现象,如此有节奏在反复进行按压。2011年心脏复苏指南推荐1、按压/通气比定为30:2,适用于从婴儿到成人的单人CPR及成人的双人CPR2、双人救助儿童行CPR时,则推荐15:2的按压通气比单人救助儿童行CPR时,则推荐30:2的按压通气比3、双人救助婴儿行CPR时,则推荐15:2的按压通气比单人救助婴儿行CPR时,则推荐30:2的按压通气比心脏按压频率为成人80-100次/分,小儿为100-

12、120次/分。 4、每5个循环(约2min)判断呼吸、循环体征1次。持续半小时无效,宣布死亡4、除特殊情况外,停止按压的时间不应超过15-30秒钟。(二)胸外心脏按压机理1、心泵机理:胸骨与脊柱直接挤压心室的结果。2、胸泵机理:当进行胸外按压时,胸内压升高,胸内血管压力也上升,并向胸外动脉传导,经左心系统流向体循环;停止按压后,胸内压降低,胸内压力低于胸外,产生胸内外静脉的压力梯度,使血液返回心脏。胸外心脏按压禁忌症1、心包填塞2、张力性气胸3、新鲜的肋骨骨折等胸外心脏按压的并发症1、胃内容物返流2、误吸3、胸骨骨折4、肋骨骨折5、气胸6、心包积血7、肝脾破裂等。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有

13、效指标1、可扪及大动脉搏动。2、紫绀消失,口唇皮肤转为红润。3、昏迷的深度变浅,可出现挣扎和反射开始恢复。4、瞳孔开始缩小。5、呼吸开始恢复。6、血压8KPa(60mmHg)放弃复苏的指标初期心肺复苏ABC持续30至60分钟后,有下列情况可确定为临床死亡,即可放弃复苏。1、自主心跳及呼吸未恢复。2、昏迷加深,各种反射消失。3、瞳孔继续散大。2011年心肺复苏指南推广, 心肺复苏(CPR)生物链概念: 早期发现 早期CPR 早期除颤 除颤能量双相关于能量的使用,一致意见为:使用双相截指数波形时,以150200J为宜。使用直线双相波形时,以120J的能量为宜。除颤能量单相在院外心脏停止的研究中,第

14、一次360J效果并不比200J好,且反复用较高能量除颤易于发生房室阻滞。在使用单相波除颤器时,初次和再次的能量均为360J 。 早期ALS(高级生命支持)CPR分期基本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后续生命支持目的针对心性猝死和威胁生命的心肺问题进行治疗推荐以提高存活率。附:心肺复苏知识更新1、 心内注射应废弃。原因是心脏穿刺并发症多,如张力性气胸,心肌或心冠血管撕裂,心包填塞等,再者有时穿刺困难,不易穿至心腔,研究结果表明,心内,静脉及气管内三种方法注射肾上腺素治疗心跳骤停,发挥作用时间,经统计学处理三者差异无显著性。2、 老三联针(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基肾上腺素)联合运用,应予废弃。去甲肾上腺素主要作用是使血管收缩,不应注入心内,应视为禁忌。异丙基肾上腺素主要作用是增加心肌收缩力及心率 ,同时也大大增加心肌需氧量,同时引起血管扩张,导致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下降,不利于冠状血流灌注。所以,一般不主张列为常规应用,只是在用肾上腺素之后,必要时小量试用。目前意见是首选肾上腺素单独使用。0.5至少1毫克,静脉注入或稀释后气管内注入,间隔5至少10分钟可重复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