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宣传工作初探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47601794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宣传工作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宣传工作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宣传工作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宣传工作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宣传工作初探(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宣传工作初探内容提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需要数以万计掌握一定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中等职业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历史重任,但是,一方面“招生难,难招生”制约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一方面社会上有大量的初中毕业生既上不了高中又无一技之长就不了业,社会上对读中职能否成才仍存有顾虑。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宣传机制还未能真正理顺、招生宣传的形式和内容尚不规范。中职教育,宣传先行,要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又快又好地发展,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必须树立改革的意识,加强中职招生宣传的建设。关键词:中职 招生宣传 思路探讨党的十六大把“ 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作为全面

2、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数以万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著名作家柳青说过:“人生道路是漫长的,然而紧要的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初中毕业,是上高中将来考大学,或是上普通中等职业学校,还是条条道路摆在面前,有的同学和家长可能早已确定了前进的目标,坚定了上高中、考大学的决心;有的同学虽上高中、考大学无望,但尚在徘徊观望,犹豫不决,心里自问:上中等职业学校,行吗?这充分证明普通中等职业教育宣传工作还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和漏洞,还有盲区和误区。要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又快又好地发展,招生宣传工作无疑是排头兵,正确研

3、究和探索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宣传的思路,是当前教育招生管理部门和各中等职业学校,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1、中职教育招生宣传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当前中职教育招生宣传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06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职成20061号)中曾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统筹协调高中阶段各类教育事业的发展,切实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

4、把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作为实现“十一五”教育规划的一项重要目标。新“十一五”规划的实施,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宣传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形势。我国拥有13亿人口,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需求,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1.1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2005年国务院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

5、事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周济部长在2006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暨中职招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十五”时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的成就,并对“十一五”时期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和2006年的重点工作做了全面部署。要求2006年中等职业教育继续扩招100万,要求各地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实现扩招目标。200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6年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扩大到741万人,在校生人数为1809万人,比较圆满的完成了 2006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目标。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要坚持把

6、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了今后教育的总体布局: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同时指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要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健全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众所周知,中等职业学校在过去没有国家助学贷款,2006年刚刚实施国家助学金,为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温总理在报告中明确指出,从2007年新学年开始,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为此中央财政支出将由去年18亿元增加到95亿

7、元,2008年将安排200亿元,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增加支出。温总理的报告为普通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政策和资金保障,为中等职业教育又一次注入了强心剂,同时也为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宣传提出了更高的任务。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发挥职业教育在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2006年3月省教育厅出台了关于推进中等职业教育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意见。要求,全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各类职业院校,要积极参与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要组织实施“县级职教中心专项建设计划”、“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和“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要启动“职教强县”创建活动,和中央

8、共同重点扶持建设100个县级职教中心,30个农村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10个农村职业教育基地。这“两大工程”和“三个计划”为我省中等职业的发展规定了新的目标。中等职业教育要发展,招生宣传是第一关。从党中央、国务院到省委、省政府等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为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宣传明确了新的任务。1.2 社会上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上世纪九十年代,普通中专并轨。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社会上对“不包分配”的政策不理解,甚至片面认为“上不上中专一个样,照样可以打工赚钱”。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社会各行各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促使人们逐渐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有了新的认识,读中专,也

9、能成才的思想在逐步提升。在2005年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座谈会上,一些代表曾明确提出:中职或高职的学生,与相应层次的普高和普通大学生相比,他们是同一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只有智力类型的侧重,没有智力高低之分,只要教育得法,人人都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社会上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认可在逐步提高,为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宣传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有利的条件。1.3 学校和家庭都更加重视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 一方面对于学校来讲,“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理念,已经成为各个中职学校的办学理念,也已成为每位教师教书育人的座右铭。出口(就业)带动入口(招生),就业畅生源旺。学校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就业技能、就业能力

10、的培养、教育和训练,努力达到零距离就业;一方面对于家庭来讲,学生不管是上中专或上大学,最终是为了工作、为了就业,子女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家长都希望子女学习掌握一技之长,成为家庭和社会的有用之才,舍得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从某种意义上讲,家长选择学校就是看学生毕业后能不能就业、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我省是人口大省,更是农业大省,要把人口大省变为人力资源大省、人才资源大省,同时伴随着“十一五” 规划的实施,实现“中原崛起”,不仅需要高素质的建设者,更需要一大批具有初、中级技能的劳动者。要实施这一伟大战略,教育尤其是中职教育必须先行,中职教育招生宣传将面临着新的情况,是中等职业教育突破瓶颈,实现规模扩大

11、的关键之关键,是重中之重。近几年我省生源情况和招生情况:(单位:万人) 年份 类别 数据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初中毕业生198198188187参加考试138135130123中职招生计划(中专计划)43(15)52(18)56(19)62(20)高中招生计划56636566分析以上表格,可以看出从2004年到2007年,每年的初中毕业生呈递减趋势,参加中招考试的学生也呈递减趋势,中职和高中招生计划呈递增趋势。一方面是初中毕业生和参加中招考试的考生在递减。另一方面是中职招生计划在扩招,高中招生计划更在扩招。加上社会上对上高中读大学才能成才的思想还根深蒂固,给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

12、宣传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带了强大的动力。2、中职业教育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上世纪到新世纪,从“十五”规划到“十一五”规划的开始实施,普通中专的招生宣传工作薪火承传。特别是近几年来,我省普通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宣传工作,在省教育厅、省招办的统一指导和部署下,在有关部门尤其是新闻部门的大力配合下,通过省辖市和重点扩权县招办以及各中专学校的共同努力,积极宣传,提高了中等职业教育的知名度,一年一个新台阶,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日益扩大,为发展经济,构建和谐社会,为实现“中原崛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宣传工作虽取得了丰硕的成绩,但成绩不能掩盖问题,普通中专招生宣

13、传方面还存在诸多与新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正确分析和认识目前招生宣传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把握招生宣传的改革方向,从而找出解决普通中专招生宣传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和措施,对进一步理顺招生宣传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扩大普通中专招生规模,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健康稳步的发展,将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中等职业教育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思想观念滞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上存在着盲目追求高学历、高文凭,歧视中职毕业生的现象;学校的课程设置、教材教法等还不能适应学生就业的需要,学校的教育还没有达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就业、为了一切学生的就业;市县教育招生主管部门的服务观念还不能

14、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地方封闭、地方保护现象比较普遍。2.2 尚未建立长期有效的招生宣传工作机制,招生宣传比较混乱。进入新世纪,从“十五”规划的实施到“十一五”规划的正在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省教育厅、省招办在每年年初就进行了招生宣传的整体规划和全面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文件,要求各省辖市及重点扩权县招办和各中等职业学校早安排,早准备,早动手,三令五申抓好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宣传工作,各市及重点扩权县招办也进行了积极地组织,各中等职业学校也是八仙过海,各显招生宣传之身手,但长期有效的招生宣传管理机制和工作机制未能建立完善:(1)多头管理,进行宣传的工作机制

15、依然存在。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把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壮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强调招生宣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具体的招生宣传组织管理上,一方面是省教育厅、省招办在全省范围内招生宣传和管理;一方面是各省辖市招办在本市范围内的招生宣传和管理;一方面又是各县教育职能部门在本县范围内的招生宣传和管理。招生宣传管理工作上没有实现系统化,没有计划性,有时出现政策棚架,造成混乱,给招生宣传工作带来了不良的影响。(2)各自为政,进行宣传的工作机制依然存在。我省高中阶段的招生管理体制还是分块管理,这样在实践中就出现了高中阶段普通高中、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普通中专的招生由

16、不同的职能部门分别负责管理,各职能部门制定和采取了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的招生宣传政策和方法。各中等职业学校更是使尽浑身之解数,组织人员,分派车辆到全省各市县用各种手段进行宣传,你粉墨来,我登场,虽是纷纷进入了中学,却使得中学生无所适从。各自为政、进行宣传不仅造成了职能重叠,宣传重叠,也造成了人力、物力浪费,铺天盖地的招生宣传使得学生和家长眼花缭乱,物极必反,直接影响到普通中专招生的正常进行。(3)招生宣传的季节性重视有余,长期性把握不够。多年以来,每到招生季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等职业学校无比重视招生宣传,招生宣传的队伍比比皆是,招生宣传的广告也是铺天盖地,季节性招生宣传阵势庞大。对各级教育行

17、政部门和中等职业学校来讲,招生宣传应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程。但目前是季节性的宣传重视有余,长期性的招生宣传重视不够,甚而言之在招生的淡季根本没有进行招生宣传。2.3 招生宣传的内容丰富多彩,但不够规范招生宣传工作,尤其是内容的宣传,关系到广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是沟通政府,招生部门以及中等职业学校、考生和社会的纽带。2005年国务院发布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确立了“十一五”规划时期职业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教育部已经明确把职业教育确定为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我省的中等职业教育在宣传内容上,做到了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积极发展职业教育的大政方针,宣

18、传了优秀的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成才的先进典型,如省教育厅2004年编写的技能在身,百业可为一书,编选了我省中等职业学校优秀毕业生事迹,详细介绍了优秀毕业生奋斗的历程和成功的经验,进行了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成功就业和创业经验的宣传。宣传对口升学、“32”分段制高职、五年一贯制教育等上学模式。这些内容的宣传,虽使一部分家长和学生认识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上中等职业学校不仅能就业,而且一样能升学深造,帮助一批学生和家长转变了观念,提高了他们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认识,但内容的宣传还存在不规范的情况:(1)富有中专特色的灵活招生政策宣传不够。普通中专是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

19、中专学校办学历史较长、质量较高,但酒香仍怕巷子深,学校的品牌宣传不够,这几年的放宽政策简化程序的招生政策宣传不够,如中专学校的招生对象不仅仅局限于应届初中毕业生,还可以招收往届初中毕业生,应、往届高中毕业生和进城务工人员等;中专学校可根据办学条件进行自主招生,报省、市招办备案等;“32”分段制和五年一贯制高职招收的是初中应届毕业生,还须参加中招考试并达到一定的录取分数线;中专毕业可以继续升学深造等。许多家长、学生,甚至城市的一些家长、学生和偏远地区的中学教师都不够了解,或者根本不清楚,这充分证明了招生宣传的内容还不够全面,不够到位。(2)优秀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成才的典型事例宣传还

20、不够。我省是人口大省,是农业大省,要落实“十一五”规划,要实现“中原崛起”,中等职业教育更肩负着不可或缺的、光荣的历史使命。近五年来,我省的中等职业学校已为社会培养了160多万名学子,他们奋斗在不同的岗位,肩负着不同的重任。正如技能在身 百业可为(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优秀毕业生事迹选)一书所选的近50名优秀学生,他们创业、成才的事例,是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最好宣传,但宣传的范围还不够广,宣传面还不够宽,没能形成系统性、长期性的宣传。2.4 招生宣传的形式虽然灵活多样,但也存在一定弊端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各中等职业学校尤其是普通中专学校是卖方市场,计划少要求上学的人多,根本不用考虑招生宣传问题。199

21、7年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全面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后,随着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的变化,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遇到了困难,为此,各中等职业学校充分认识到“招生难,难招生”的困难制约着普通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把招生宣传提到了日益重要的地位,以此来提高各学校的声誉,广揽生源。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宣传形式可谓百花齐放。如省招办和省辖市(县)招办印刷普通中专招生报告指南,把中专学校的招生计划、专业等信息宣传到每所中学,每个毕业生生手中;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介,播放或刊登招生广告,大力宣传;利用网络平台和开通招生咨询热线,为考生答疑解问;各市(县)招生办公室和中等职业学校联合举办招生宣传专场会

22、进行现场咨询;部分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相互合作组织学生和家长到一些中等职业学校进行参观,各中等职业学校选派教师甚至学生进入中学发放各校的招生简章等。特别是省教育厅2005年组织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在安阳,洛阳,南阳等城市举行了四场大型招生宣传活动。2006年6月又举行了规模空前、声势浩大的“十五路直通车”宣传周活动,组织全省各有关中等职业学校分赴全省各市(县)进行宣传,更展示了职业教育的成果和风采;现场咨询和答疑的宣传形式,增强了所到之地的广大学生上中等职业学校照样成功、成才的信心。这些宣传形式不可谓不灵活不多样,但还存在一定弊端。(1)报考指南的印刷是一种好的宣传举措,方便了中学生对比和报考,但随

23、着这几年生源大战愈演愈烈,地方保护主义不时抬头,再加上报考指南发放的时机把握不准,许多学生根本没有,无谈了解。(2)新闻媒介的宣传,招生热线的咨询,深入中学现场进行宣传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宣传形式,但各中等职业学校各自进行,没能形成统一的组织,统一的规模宣传。许多市(县)教育行政部门为了保护本地职业学校的招生,对外地学校不仅没有进行应有的宣传,反而误导宣传,对报考外地的考生进行限制,地方保护主义的宣传形式依然存在。如报考本地职业学校算中学的升学率,报考普通中专的不算升学率等。中等职业学校欺诈宣传,抢拉生源,无序竞争,乃至“有偿”招生的现象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控制。有的学校在招生宣传中有意贬低、甚至诋毁

24、别的学校;有的学校搞招生回扣,有“偿”招生,从百元到千元不等回扣给中学或个人。这些现象不仅严重损害了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现象,也侵犯了广大考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扰乱了正常的招生宣传秩序。2.5 “出口”带动“进口”,以“就业”推动“招生”的宣传理念还未真正形成进入新世纪,各级领导充分认识到“出口畅,进口才能旺”的道理,要求各中等职业学校要设置就业指导机构,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把加强职业指导,提供就业服务,拓宽就业渠道,特别是把提高就业率作为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衡量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举措。省、市、县各类人才市场堪称比比皆是。省、市、县和各中职学校举办的毕业生双向选择洽谈会也是比比皆是,

25、人才招聘会是新形势下推介毕业生就业的良好渠道,但这些人才招聘会缺乏统一的组织管理和协调,没能实现同类学校,同类专业的招聘会资源共享。 各中等职业学校根据招生政策和自身发展的要求纷纷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树立职业教育意识,确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依据行业特色,打造各自的品牌专业。中职毕业生不仅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更具有扎实的实践技能,一人多证,一专多能,深受用人单位青睐。以2005年为例,我省普通高校毕业生16.9万人,就业率为79%,中等职业毕业生35万人,就业率为96.6%。2006年高校毕业生22万人,就业率为80%。中职毕业生37万人,就业率为98%。这充分印证了拥有实践技能的中职毕业生

26、,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深受社会的认可。但许多学生和家长还不了解中专毕业生的良好就业形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职学校还没有真正形成以“就业”推动“招生”的宣传理念,许多中职学校建立招生部门,重视招生宣传。但未能真正重视以“就业”推动“招生”的宣传。3、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宣传的几点建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党中央、国务院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我省是人口大省,更是农业大省,要实现“中原崛起”,必须首先提高全省人民的基本素质,中等职业教育可谓重任在肩。中职发展,招生是关键。中职招

27、生,宣传为先行。针对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宣传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为服务“中原崛起”多育技术人才,真正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协调发展,需要构建以下招生宣传思路。3.1建立健全招生宣传组织机构、领导机构,统一布署,确保招生宣传正常进行。教育部2005年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中曾明确提出:在今后一个时期,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要进一步理顺中职招生宣传管理体制,在省教育厅宏观领导下,实行中职招生全省一盘棋思想,统一组织,统一规划,统一协调,统筹招生宣传工作。建立健全招生宣传的组织机构,统一布署执行招生宣传工作,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

28、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省教育厅、省招办市教育局省属中职市属中职县教育局县属中职图:招生宣传的组织机构3.1.1 建立省、市、县级招办分工负责、高效协调,各中等职业学校具体执行的招生宣传工作机制。省教育厅、省招办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教育职能部门在招生宣传中的领导作用和主导作用,要打破虽上有宣传政策,但仍各自为政,各自为战,浪费人力、物力,宣传重叠的混乱招生宣传局面,要建立起分工负责、互相协调的招生宣传工作机制。如上图所示:一是省教育厅、省招办制定宣传政策、宣传文件、统一组织、统一协调,实行宏观的招生宣传管理;二是各市县教育局负责落实宣传政策、文件,并与各直属或省属中等职业学校相互联系,指定

29、具体的宣传工作思路和方法;三是各中等职业学校要分别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相互联系、相互协调,贯彻落实宣传政策、宣传思路和方法,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相互沟通制定并落实具体的招生宣传方案。这样,在省教育厅、省招办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宏观调控宣传工作,各市县和各中等职业学校有条理有分工的具体执行。做到宣传工作重心下移,分工负责的宣传领导和组织机制,是招生宣传工作有条不紊,增强实效性的有力保障。3.1.2 建立在省教育厅统一领导下,省级职教集团相互协调、相互配合进行联合招生宣传的工作机制。为促进我省职业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全方位合作,打造我省职业教育专业品牌,带动我省职业教育向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方向发展,2

30、004年河南省教育厅成功组建了农业、财经、旅游等九个省级职教集团,到目前为止,省级职教集团已发展到十七个。二年多来,省级职教集团和其依托的中等职业学校在各自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办学规模日益壮大,办学水平日益提高。在省教育厅统一领导下,由各职教集团牵头进行协调,相互配合,出台方案,组团进行宣传将会进一步发挥职教集团之优势,进一步推动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宣传向广度和深度发展。3.1.3 建立季节性(旺季)招生宣传为主,长期性招生宣传紧抓不放的工作机制。对中等职业学校来讲,每年的上半年为招生旺季,旺季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形式能够吸引学生和家长的青睐,这是无庸质疑的事实。但对中等职业学校来讲,招生宣传应

31、该是一项长期工程,从我省实际出发,长期的宣传更能深入人心,不仅能树立在校生对上中职有前途的信心,还能树立农村闲置剩余劳动力以及进城务工人员对重新求学上中职,学技能,进而再就业的信心。中职招生宣传是一项长期工程,民心工程,建立旺季招生宣传为主,招生宣传全年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对扩大中职办学规模,提升全省人民的基本素质,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原崛起”,将长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3.2 建立健全规范的招生宣传行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难度大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认识问题,许多学生和家长认为读高中、上大学才能成才,才会有前途的传统观念还根深蒂固。特别是1999年开始随着高中的扩招,大学的扩招(当年全国高招人数

32、由108万增加到153.7万),片面追求高学历是造成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减少的社会原因。中职招生宣传的形式和内容等不够规范也直接影响到中职教育的招生。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06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职成20061号)中号召要切实加强招生宣传工作。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招生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组织并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中的突出作用;宣传国家关于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的重要意义;宣传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宣传社会各行各业中职毕业生发挥的重要作用和作出贡献的典型;宣传国家和地方统筹管理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工作的有关政策和措

33、施;宣传东部对西部、城市对农村联合招生合作办学的具体任务和做法。要使社会、学生和家长充分了解有关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政策、内容和方法等,进一步营造有利于促进中等职业学校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必须建立健全规范的招生宣传行为和秩序。3.2.1 采用既灵活多样,又比较规范的招生宣传形式。跨入新世纪,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等职业学校充分认识到“中职招生,宣传要先行”的重要性。采用各种宣传形式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广揽学生。要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扩大招生。提高中职教育在人民心中的地位,仍需要规范招生宣传形式:利用新闻媒介,如电视、报刊、杂志等播放或刊登招生广告进行宣传,但上级教育行政部门

34、不仅要审验其可信性,还要有统一的部署,如可集中分批推介示范性中职学校、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以及职教集团的牵头学校或归属学校等;利用招生信息网站,开辟“中职招生专栏”,刊登招生信息、文章等,开通并固定招生咨询热线,在网上或通过咨询热线为考生答疑解问,各中职学校要安排素质高业务精的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经常性有计划的组织优秀的中职毕业生在全省作巡回讲演,或出版优秀毕业生创业、成功、成才的典型事迹汇编,事迹汇编中要多编选近几年的优秀毕业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典型引路无疑是扩大中职教育知名度,推动招生的好形式。中职学校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相互联系,相互沟通,建立长期性的有计划、有方案的组织初中毕业

35、生和家长到中职学校进行实地参观考察等制度。印刷中职学生报考指南方便了中学生的对比和报考,报考指南要在教育厅、省招办的统一指导下进行,同时注意把握发放的时间要做到及时到位。3.2.2 宣传内容既要丰富多彩,又要严谨、准确。形式服务于内容。在“十一五”规划实施和“中原崛起”的旋律奏响的今天,需要一大批拥有初、中级技能的劳动者,中等职业招生宣传不仅要注重形式,更要注意内容的丰富,尤其是内容的严谨、准确。招生和助学等政策的宣传既要及时,更要到位。如中等职业学校不仅招收应、往届初中毕业生,还招收应、往届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可以自主招生;上“3+2”分段制高职和五年一贯制高职只能招收参加中招考试并达到

36、录取分数线的考生。再如为解决贫困家庭的子女完成中职学业,加快中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关于下达2006学年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奖学金预算的通知(财政2006154号)精神,2006年我国首次为中职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这一系列政策是民心工程,政府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以及中等职业学校要有部署的把这些政策真正宣传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要及时更要到位,真正做到民心工程惠人民。中职毕业生就业宣传和创业宣传要深入人心。近年来中职学校更新办学理念,依据行业特色,打造品牌专业,中职毕业生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更具有扎实的实践技能,深受用人单位青睐,就业率连年增高。优秀的中职毕业生在社会上创业的典型也不

37、胜枚举。家长和学生对上中职之所以顾虑重重,主要是担心就业问题和能否成才问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职学校在招生宣传的过程中要大力宣传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和创业典型。人性化的招生宣传不失为一种好的宣传方法。如印刷普通中专学校招生目录并免费发放到每位学生手中,让学生有多种选择;宣传新生到校免费视听制度,宣传允许学生在一定期限内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选择新的学校和喜爱的专业;坚决杜绝和制止的招生宣传行为:弄虚作假宣传和不实承诺骗取生源;以经济手段如招生回扣抢拉生源;有意诋毁别的学校抬高本校;搞地方保护等。如发生以上违规违法招生宣传行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视情节轻重予以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部门追究

38、其刑事责任。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对职业教育提出的目标任务,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十一五”期间,要为社会输送2500多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只有继续探讨中职招生宣传思路的改革,才能不断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向着健康持续的发展目标前进。参考文献:1. 教育部关于做好2006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职成20061号2.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0535号3. 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2007年3月5日十届人大五次会议4. 周济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暨中职招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6年5. 省教育厅关于推进中等职业教育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意见教育时报2006年3月28日6. 技能在身 百业可为河南省教育厅编 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7. 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9年6月第一版8. 财政部 教育部关于下达2006年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奖学金预算的通知 财政2006154号1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