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学培养方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47599283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6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文字学培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文字学培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文字学培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文字学培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字学培养方案(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050103 授予文学硕士学位)一、学科专业简介 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是一个历史久长、学术团队强健、教学与科研成果显著的学科。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1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199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高等学校国家级重点学科,2004年,“现代汉语”课获国家级精品课程。该学科学术实力雄厚,既有著名语言学家邢福义教授这样的学科带头人,又有一批知名的中青年学者。现有教研人员10余人,其中教授7人(博导5人),副教授9人。本学科拥有一流的图书资料和科研设施,先后承担了几十项国家和

2、省部级科研项目。二、培养目标通过课堂教学和研究实践,使学生系统、牢固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获得较强的语言教学和语言研究能力,成为基础扎实、视野开阔、具有良好素质和良好学风的高级教学人才和研究人才。三、研究方向简介序号研究方向名称简 介1汉语语法运用语法学的理论方法研究汉语语法现象,探求语法规律。重点研究现代汉语各级各类语法单位的构成规则和组合规则,对各种语法现象作出科学的描写和合理的解释。2汉语语用运用语用学及应用语言学的理论方法研究汉语语用现象,重点研究汉语修辞学、汉语教育等方面的问题。3汉语方言本方向的研究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汉语方言本体(语音、词汇、语法)

3、的调查研究,一是方言学理论(如方言的形成和发展、方言的分区、方言研究的方法、方言与共同语、方言与文化、比较方言学、方言类型学等)的研究。4汉语发展史研究汉语的发展演变过程,包括汉语历史语音研究、汉语历史词汇研究和汉语历史语法研究。四、学习年限1、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最长不超过4年。符合学校提前毕业的要求的,可申请提前毕业(见研究生手册)。2、因特殊情况需延期毕业的,填写华中师范大学博(硕)士研究生延期毕业申请表,经导师和所在院系主管研究生负责人同意,报研究生处审批。申请延长毕业的年限,不能超过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延期毕业年限期间,不享受任何奖学金和各类评奖。五、课程设置与学分实

4、行学分制,总学分要求38学分。其中:1、一级学位课程7门,20学分(公共课程3门,9学分;专业学位课程4门,11学分)。2、二级学位课程(通选课)中任选2门,4学分。3、指定选修课程专业方向任选4门,8学分。4、任意选修课程中任选2门,4学分。5、教学实践1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已有三年相关工作经历的硕士生,可以免修教学实践。6、凡以同等学力、跨学科、专业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培养计划中增加补修本专业本科主干课程三门,并且考试须与本科生同堂同卷。要求通过考核,取得及格成绩,但不计学分。 六、实践环节实践环节包括教学实践、学术活动两部分,各占1学分。教学实践必须面对本专业本科学生,一般安排在第

5、二学年进行,教学实践内容可以是讲授部分本专业课程,也可以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指导实验、辅导或协助指导本科生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教学实践的工作量为17学时,学生要填写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考核表,已有三年相关工作经历的硕士生可以免修教学实践;学术活动要求必须参加本学科的学术活动8次以上,其中1次必须是校外学术活动,每次都要有1千字以上的学习报告(由导师和导师组规定具体要求),并填写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考核表。实践活动结束后,由导师和导师组进行考核,确定合格或不合格。七、科学研究本专业硕士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从事科学研究,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力争公开发表论文。三年毕业的硕士生不

6、作发表论文的硬性规定,申请提前毕业的硕士生按学校规定,以华中师范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和第一作者身份(或除导师之外的第一作者)在CSSCI来源期刊上正式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1篇(用稿通知无效)。八、学位论文1本专业硕士生至迟应在第4学期末确定学位论文选题,通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订出学位论文写作计划。2学位论文选题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具有一定的新颖性,或有新材料,或有新方法,或有新角度,或有不同于旧说的新见解;题目大小适中,范围明确,便于作细致的考察和深入的挖掘。3学位论文写作的要求:文献综述完整;材料扎实,论据充分,能很好地说明观点;熟练地运用本专业的研究方法,论证严密;结构合理

7、,条理清晰,语言晓畅,能遵循学术规范。九、培养方式与方法1学习与研究相结合。一方面要学习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加强研究实践。2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教师少讲精讲,多引导学生去思考生发,提出问题加以讨论,通过讨论提高语言的分析和研究能力。3读书与写作相结合。读书是为了写书,学习是为了创造。要以读促写,以写带读。读写结合,既可以提高读书质量,又可以提高论文写作水平。4务实与创新相结合。要引导学生立足于语言事实,多留心,多观察,多调查;同时要启发学生打开思路,开阔视野,勇于开拓和创新。务实是基础,创新是前提,要在务实的基础上求创新。十、其他1本专业硕士生必须认真阅读“本专业硕士生必读书目”(见附录)所规定

8、的书籍,并做好笔记;导师必须定期检查硕士生的阅读笔记,并根据其笔记,评定成绩。2凡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习项目均须进行考核。考核方式、成绩评定标准以及有关要求,按华中师范大学关于研究生考核及成绩管理的暂行规定执行。3每位硕士生须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本人实际,在入学后六周内,制订出个人培养(学习)计划,经导师和专业指导组组长审定后,报院、系、所和研究生处备案。4本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完成与否,是审定本专业硕士生能否毕业和授予学位的基本依据。附录:本专业硕士生必读书目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著,商务印书馆,1980 普通语音学纲要,罗常培、王均著,商务印书馆,1981 音

9、系学基础,王理嘉著,语文出版社,1991 汉语方言概要(第2版),袁家骅等著,语文出版社,2001 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詹伯慧等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 汉语描写词汇学,刘叔新著,商务印书馆,1990 汉语语义学,贾彦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吕叔湘著,商务印书馆,1984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丁声树等著,商务印书馆,1980 语法讲义,朱德熙著,商务印书馆,1982 汉语口语语法,赵元任著,商务印书馆,1979 汉语语法学,邢福义著,东北师大出版社,1997 修辞学发凡,陈望道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现代汉语修辞学,张 弓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 尔

10、雅 方言,扬雄著 释名,刘 熙著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著 广雅疏证,王念孙著经义述闻,王引之著古书疑义举例,俞 樾著 汉语史稿,王 力著,中华书局,2004 文字学概要,裘锡圭著,商务印书馆,1988 音韵学教程,唐作藩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古汉语词汇纲要,蒋绍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杨伯峻等著,语文出版社,1992 训诂学概论,齐佩瑢著,中华书局,2004训诂简论,陆宗达著,北京出版社,1980 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何九盈著,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中国小学史,胡奇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注:硕士生分方向阅读书目,不列入,由导师另行指定。 汉语言文字

11、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任课教师一级学位课学位公共课(A类课)107105010210马列经典著作选读(语言学)3421姚双云、匡鹏飞000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422理论课部0003第一外国语13651+2公外系学位 专业课(A类课)107105010201语言理论发展与流派5131吴振国、刘云107105010301现代汉语研究引论5131汪国胜等107105010302古代汉语研究引论5132范新干等107105010303语言调查3622汪国胜二级学位课通选课(B类课)107105010005文学理论与批评专题研究(通选)3422孙文宪等1

12、07105010006现代逻辑与语言研究(通选)3421刘云107105010007学术示范与论文写作(通选)3421张岩泉107105010008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通选)3421王又平107105010009电视研究(通选)3422彭涛107105010010海外汉学研究(通选)3422林岩107105010011比较文学理论研究(通选)3422胡亚敏107105010012影视理论专题(通选)3422修倜107105010013文化研究导论(通选)3423陈建宪107105010014外国经典作家作品选讲(通选)3422聂珍钊等指定选修课专业方向课(C类课)107105010304汉

13、语语法学3423徐杰、储泽祥107105010305汉语语义学3423张邱林107105010306汉语语用学3423谢晓明、汪国胜107105010307文字学3423匡鹏飞107105010308音韵学3423范新干107105010309训诂学3423曹海东任意选修课(D类课)107105010310现代汉语语法研究3424储泽祥、徐杰107105010311现代汉语语用研究3424谢晓明107105010312现代汉语方言研究3424汪国胜107105010313古代汉语语音研究3424范新干107105010314古代汉语词汇研究3424王洪涌107105010315古代汉语语法研究

14、3424郭 攀107105010316现代汉语语义研究3424张邱林107105010319汉语语言学名著选读3424曾常年、朱斌实践环节00014教学实践13、4、500015学术活动13、4、5补修课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简介课程编号:107105010210 课程名称:马列经典著作选读(语言学)英文译名:Selected Reading of MarxismLeninism Linguistic Classics学时学分:342 开课学期:1 开课院系:文学院、语言所 任课教师:匡鹏飞、姚双云内容简介:联系语言和语言学的发展,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

15、作家的语言观,使语言运用和语言研究更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主要教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语言,商务印书馆,1959年参考书目:马克思主义与语言,中华书局,1958年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人民出版社,1971年邢福义主编,毛泽东著作语言论析,湖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教学方式:讲授、自学与讨论课程编号:107105010301 课程名称:现代汉语研究引论英文译名:An Introcluction to Studies on Modern Chinese学时学分:51/3 开课学期:1 开课院系:文学院、语言所 任课教师:汪国胜等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语用、方言

16、等领域的研究历史,使学生能大体了解现代汉语研究的主要进展、突出成就及未来走势,能够进入到学科前沿。主要教材:杨锡彭编著,现代汉语研究导引,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参考书目: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编,现代汉语专题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许嘉璐等主编,中国语言学现状与展望,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年刘坚主编,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教学方式:讲授、自学与讨论课程编号:107105010302 课程名称:古代汉语研究引论英文译名:An Introduction to Archaic Chinese学时学分:513 开课学期:2开课院系:文学院、语言所 任

17、课教师:范新干等内容简介:本课程包括古代汉语语音、语法、训诂、修辞和文字等内容,主要讲授这些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走势,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汉语主要领域的学术背景,领会有关研究成果,熟悉主要研究方法,以提高古代汉语理论修养,为专业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主要教材:严修主编,二十世纪的古汉语研究,书海出版社,2001年参考书目: 许嘉璐等主编,中国语言学现状与展望,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年刘坚主编,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教学方式:讲授、自学与讨论课程编号:107105010303 课程名称:语言调查英文译名:Linguist

18、ic Investigation学时学分:342 开课学期:2开课院系:文学院、语言所 任课教师:汪国胜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以汉语方言为对象,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介绍语言调查的基本知识,并通过田野调查实践,使学生初步掌握语言(汉语方言)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教材:陈其光,语言调查,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参考书目:詹伯慧主编,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傅懋勣,论民族语言调查研究,语文出版社,1998年邢公畹,汉语方言调查基础知识,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年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方言调查字表,商务印书馆,1983年教学方式:讲授、研讨和报告课程编号:10710

19、5010304 课程名称:汉语语法学英文译名:Chinese Grammar学时学分:342 开课学期:3开课院系:文学院、语言所 任课教师:徐杰、储泽祥内容简介:本课程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现代汉语的语法现象和语法规律进行比较系统的描述和分析,同时介绍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成果、新理论、新方法,以及汉语语法研究中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和学科发展的方向。本课程将对我国汉语语法学界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予以系统介绍,其中包括关于汉语语法特点的理论,各种本位理论,汉语词类理论,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歧义理论等等。此外,还将结合具体语言事实的分析,对汉语语法研究中形成的重要分析方法进行讲授,其中包括变换分析

20、法,扩展分析法,层次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等等。主要教材: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邢福义,汉语语法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参考书目:朱德熙,语法答问,商务印书馆,1985年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商务印书馆,1979年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1979年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印书馆,1999年陆俭明,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93年周国光、张林林,现代汉语语法理论与方法,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教学方式:讲授、自学与讨论课程编号:107105010305 课程名称:汉语语义学英文译名:Chinese Semantics学时学分:3

21、42 开课学期:3开课院系:文学院、语言所 任课教师:张邱林内容简介:本课程内容包括语义的性质、类型;义素分析方法;词义的分化;词义的聚合;词义与语境;句义的构成;题元结构;汉语题元的句法表现;指称意义;歧义;语义特征;语义指向;语义范畴。主要教材:贾彦德编著,汉语语义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参考书目:符淮青著,词义的分析和描写,语文出版社,1996年苏宝荣著,词义研究与辞书释义,商务印书馆,2000年詹人凤著,现代汉语语义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教学方式:讲授、自学与讨论课程编号:107105010306 课程名称:汉语语用学英文译名:Chinese Pragmatics学时学分:3

22、42 开课学期:3开课院系:文学院、语言所 任课教师:谢晓明、汪国胜内容简介:本课程分专题讲授和讨论汉语语用学的一些重要问题,使学生对这些问题有较深入的认识。专题包括:(1)言语交际;(2)言语行为;(3)话语角色;(4)言语环境;(5)话语表达和话语理解;(6)话语分析;(7)交际变体和语码转换;(8)语体风格和语用手段;(9)语言规划和语用对策;(10)表达正误和语用失误;(11)跨文化交际原则。主要教材:索振羽,语用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参考书目: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刘焕辉,言语交际学,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年宗廷虎等,修辞新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

23、88年郑远汉,言语风格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王希杰,修辞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何自然,语用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教学方式:讲授、自学与讨论课程编号:107105010307 课程名称:文字学英文译名:Chinese Philology学时学分:342 开课学期:3开课院系:文学院、语言所 任课教师:匡鹏飞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讲授汉字研究概况、汉字的起源和性质、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和规律、汉字的基本类型等内容,使学生系统掌握文字学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从而为古今汉字和汉语史的相关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主要教材:裘锡圭,文

24、字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88年参考书目: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黄德宽、陈秉新,汉语文字学史(增订本),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赵诚,甲骨文字学纲要,中华书局,2005年教学方式:讲授、自学与讨论课程编号:107105010308 课程名称:音韵学英文译名:Chinese Phonology学时学分:342 开课学期:3开课院系:文学院、语言所 任课教师:范新干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讲授音韵学基本概念、诗经音系、广韵音系、中原音韵音系、古音材料和研究方法等内容,为汉语发展史、现代汉语方言等相关领域的学习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

25、基础。主要教材:王力,汉语音韵,中华书局,1980年唐作藩,音韵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参考书目:鲁国尧,鲁国尧自选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鲁国尧,鲁国尧语言学论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教学方式:讲授、自学与讨论课程编号:107105010309 课程名称:训诂学英文译名:Chinese Scholium学时学分:342 开课学期:3开课院系:文学院、语言所 任课教师:曹海东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讲授和讨论训诂学史、训诂方法、训诂原则、训诂要籍等,以增强学生综合解读和研究中国古代文献语言的能力。主要教材:周大璞,训诂学初稿,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参考书目:齐佩瑢,训诂

26、学概论,中华书局,2004年陆宗达,训诂简论,北京出版社,2004年陆宗达、王宁,训诂方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陆宗达,说文解字通论,北京出版社,1981年王宁,训诂学原理,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年徐兴海,广雅疏证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孙雍长,训诂原理,语文出版社,1997年洪诚,训诂学,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郭在贻,训诂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郭在贻,训诂丛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张永言,训诂学简论,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5年李建国,汉语训诂学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年教学方式:讲授、自学与讨论课程编号:107105010310 课程名称:现

27、代汉语语法研究英文译名:Studies on Modem Chinese Grammar学时学分:342 开课学期:4开课院系:文学院、语言所 任课教师:储泽祥、徐杰内容简介:本课程结合汉语语法事实,探讨汉语法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共分5部分:(1)汉语语法研究的回顾与前瞻;(2)结构主义理论与汉语研究;(3)普遍语法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讲述普遍语法的基本理论,模组理论原则与参数理论,以及普遍语法范式下的汉语语法研究进展;(4)认知功能语法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讲述认知功能语法的原理原则,范畴化的原型理论,“象似”理论,以及认知功能语法理论下的汉语研究;(5)配价语法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讲述配价语法

28、对语法单位从属与支配关系的刻划,动词形容词名词的配价,“配价”与“依存”,以及配价语法理论下的汉语研究。主要教材:邢福义,汉语语法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马庆株等,语法研究入门,商务印书馆,2000年徐杰,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现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参考书目: 汉语学报编辑部编,小句中枢说,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邢福义,语法问题探讨集,湖北教育出版社,1986年邢福义,语法问题发掘集,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邢福义,语法问题思索集,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年邢福义,汉语复句研究,商务印书馆,2001年邢福

29、义等,汉语句法机制验查,三联书店,2004年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商务印书馆,1979年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1979年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印书馆,1999年陆俭明,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93年周国光、张林林,现代汉语语法理论与方法,山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朱德熙,语法答问,商务印书馆,1985年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80年袁毓林,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袁毓林,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北京人学出版社,1998年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0、,1998年教学方式:讲授、自学与讨论课程编号:107105010311 课程名称:现代汉语语用研究英文译名:Modern Chinese Pragmatics学时学分:342 开课学期:4开课院系:文学院、语言所 任课教师:谢晓明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讲授现代汉语语用的一些重要问题,主要包括:语用学的学科性质;国内外语用学的发展概况;现代汉语语用学的研究概况;现代汉语语用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现代汉语语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如语用原则、语用手段、言语变异、语境、会话含义、信息结构、语码转换、语用对策、语用与社会、语用与心理、语用效果的评价等)。通过教学,使学生对现代汉语的语用问题有比较全面的了

31、解,并引导学生结合汉语事实,运用所学理论来分析研究某一具体语用现象。通过这种研究实践,提高学生的语用分析和研究能力。主要教材:索振羽,语用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左思民,汉语语用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参考书目:冯广艺,语境适应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何自然,语用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刘虹,会话结构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教学方式:讲授、自学与讨论课程编号:107105010312 课程名称:现代汉语

32、方言研究英文译名:Modem Chinese Dialectology学时学分:342 开课学期:4开课院系:文学院、语言所 任课教师:汪国胜内容简介:本课程一方面分专题讲授和讨论汉语方言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使学生对这些问题有较深入的认识;一方面引导学生发现自己方言中的一些特殊现象,并进行调查和研究,写成论文。通过研究实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主要教材:游汝杰,汉语方言学导论(修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参考书目:李如龙,汉语方言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袁家骅等,汉语方言概要(第2版),语文出版社,2001年侯精一主编,现代汉语方言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河北昌黎县志

33、编委会、中国社科院语言所,昌黎方言志,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教学方式:讲授、研讨和报告课程编号:107105010313 课程名称:古代汉语语音研究英文译名:Studies on Archaic Chinese Phonology学时学分:342 开课学期:4开课院系:文学院、语言所 任课教师:范新干内容简介:本课程内容包括上古音研究、中古音研究、近代音研究等内容。讲析这些断代研究的材料、方法和主要结论,为汉语发展史方向的有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主要教材:王力,汉语音韵,中华书局,1980年王力,汉语语音史,中国科学出版社,1985年参考书目:鲁国尧,鲁国尧自选集,河南教育出

34、版社,1994年鲁国尧,鲁国尧语言学论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教学方式:讲授、自学与讨论课程编号:107105010314 课程名称:古代汉语词汇研究英文译名:A studies ofArchaic Chinese Lexis学时学分:362 开课学期:4开课院系:文学院、语言所 任课教师:王洪涌内容简介:从汉语历史词汇形成发展的实际出发,以现代语言学和词汇学理论为指导,探讨古汉语词和词义的特点、词汇词义的发展变化、同义词反义词、古汉语词汇和文字、语音、语法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从而使学生掌握古汉语词汇系统的构成分布、发展变化及演变规律,进一步提高古汉语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了解中国古代文化

35、。主要教材: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周光庆,古汉语词汇学简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参考书目:刘叔新,汉语词汇描写学(第2版),商务印书馆,2005年贾彦德,汉语语义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教学方式:讲授、自学与讨论课程编号:107105010315 课程名称:古代汉语语法研究英文译名:Studies on Archaic Chinese Grammar学时学分:362 开课学期:4开课院系:文学院、语言所 任课教师:郭攀内容简介:本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词类活用;虚词的产生、发展及相关的语法化问题;“所”字结构;“数(量)名”组合形式;复句的变

36、化形式;特殊语序;省略。主要教材:王力,汉语语法史,商务印书馆,1989年参考书目:向熹,简明汉语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语文出版社,1992年教学方式:讲授、自学与讨论课程编号:107105010316 课程名称:现代汉语语义研究学时学分:362 开课学期:4英文译名:Studies on Modem Chinese Semantics开课院系:文学院、语言所 任课教师:张邱林内容简介:本课程结合若干研究实例讨论以下问题:语义与语法的各种关系;语义的主观性;语义范畴;虚词的语义背景;句式语义;语义与认知的关系;语义与语用的关系;语义的发展;语义的解释

37、。主要教材:英杰弗里N利奇,语义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年吕叔湘等著、马庆株编,语法研究入门,商务印书馆,2000年参考书目: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1982年邢福义,邢福义选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陆俭明,陆俭明选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马庆株,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年邵敬敏,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商务印书馆,2001年沈家煊主编,现代汉语语法的功能、语用、认知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符淮青,词典学词汇学语义学文集,商务印书馆,2004年教学方式:讲授、自学与讨论课程编号:107105010317 课程名称:汉语语言学名

38、著选读英文译名:Selected Reading of Chinese Linguistic Masterpieces学时学分:362 开课学期:4开课院系:文学院、语言所 任课教师:曾常年、朱斌内容简介:本课程重点介绍几部重要的汉语语言学著作,使学生对这些著作的内容有较深入的了解,认识其在汉语语言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主要教材: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1982年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商务印书馆,1985年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商务印书馆,1979年参考书目:高名凯,汉语语法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印书馆,1999年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邢福义,汉语语法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杨树达,中国修辞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现代汉语参考资料,胡裕树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教学方式:讲授、自学与讨论1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