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4(2)学期本科_心理学考试范围(最新)(1)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47599282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13-14(2)学期本科_心理学考试范围(最新)(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3-14(2)学期本科_心理学考试范围(最新)(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3-14(2)学期本科_心理学考试范围(最新)(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13-14(2)学期本科_心理学考试范围(最新)(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14(2)学期本科_心理学考试范围(最新)(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3-14学年第2学期心理学考试复习范围(本科)第一章 心理学与教育4情感过程: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P1-3能写出人的心理现象的框架图: 心理过程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心理现象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个性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就是要科学描述和解释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和指导实践应用。P5 科学心理学产生的标志: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P7-9简述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1、观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被观察者的行为表现作系统的观察以了解其心理的方法;2、试验法;3、调查法。第二章 科学的

2、心理观61、 P15-23 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系统分为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能通过各种渠道与神经系统相互作用,实现对生理和心理 的调节,维持生命有机体的的正常活动,它们分别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2、 反射就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作用的规律性反应;3、 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都具有的一些不学而能、生来就会的从遗传获得的反射活动。如眨眼、呕吐、膝跳、吸吮;4、 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后天训练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5、 概念、简单辨别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1、形成条件反射的条件与刺激物呈现的程序不同巴甫

3、洛夫“经典性条件反射”:机体被动强化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机体主动操作并通过自身的操作行为获得强化6、 条件反射建立的基础与所达到的程度不同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反射”:是建立在先天反应基础上(刺激反应)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建立在后天习惯的操作行为基础上(反应刺激)。第一信号系统是指由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具体刺激物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第二信号系统是指由词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P27 心理的本质: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第三章 感觉知觉与教学10P29 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

4、的事物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的反应。 P31 感觉的分类:人的感觉依据刺激的来源和反应事物个别属性的特点,可以分为两大类:内部感觉和外部感觉;知觉的分类:1.根据知觉过程中其主导作用的分析器可以把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和肤知觉。2.根据知觉对象不同,可以把知觉分为对物的知觉和对人的知觉。3.根据知觉映象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和反应客观现实的精确性程度,可以把知觉分为精确知觉、模糊知觉、错觉和幻觉知觉的种类: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社会知觉、物体错觉和社会知觉误区根据知觉内容是否符合客观现实,可把知觉分成正确的知觉与错觉。1) 对物的错觉(一日三秋、月动云静

5、、视错觉)2) 对人的错觉: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 近因效应(最近错误,就对过去全盘否定) 光环效应“晕轮效应”(情人眼里出西施) 刻板印象(形成偏见)P38-40概念:感受性是有机体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即各种分析器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某物感觉的刺激量;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关系:关系:感受性表示主观感觉的能力,感受性是以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P40-41理解感觉的规律:感觉适应、感觉对比、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不同感觉之间的补偿作用、实践获得的锻炼与感觉能力的发展。感觉适应:由于刺激物对感觉器官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对比: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

6、生变化的现象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因其他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发生变化的现象不同感觉之间的补偿作用:某种感觉失缺之后,可以由其他感觉来相对弥补的现象实践获得的锻炼与感觉能力的发展:感受性不仅能因适应一时的条件变化而提高或降低,而且能在长期的实践活动和锻炼中不断发展和完善P42-45 理解知觉的4个基本特征/特性;(一)知觉的相对性、(二)知觉的整体性、(三)知觉的理解性、(四)知觉的恒常性P46 制作和使用直观教具时各应注意什么?在制作教具时必须注意: 1.感知对于刺激强度依存性的规律、2.对比规律、3.对象和背景的差异规律;使用直观教具时教师必须注意:1.应当根据教学的需要使

7、用教具、2.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特点使用教具、3.调动多种分析器参加感知活动、4.使用直观教具时要有正确的言语配合第四章 记忆与教学 12P50-51 记忆的概念: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应。也就是说,记忆是人脑对曾经感知过、思考过、体验过或行动过的事物的反应;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记忆的信息加工观点:信息加工理论认为,记忆过程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保持则是信息的储存和继续编码的过程,再认和回忆是提取信息的过程。P51-52 根据记忆内容不同的分类(形象记忆、语词-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P52-53 根据信息保持时间长短分类(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短时

8、记忆的特点:短时记忆的信息是瞬时记忆的信息受到注意而储存在大脑的,所以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比瞬时记忆稍长,但最多不超过1分钟。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5-9组块(组块是指人们熟悉的记忆单位,可以是一个数字、一个字母、一个词组甚至一个句子)P54 记忆的品质:1.记忆的敏捷性:是指在识记事物时的速度方面的特征2.记忆的持久性:是指在识记事物时的速度方面的特征3.记忆的正确性:是指识记内容在记忆系统中保持时间长短方面的特征4.记忆的准确性:是指保持内容在提取应用时所反映出来的特征P55(记忆)表象的概念:头脑里产生的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叫记忆表象,又称为表象2个重要特征:1.形象性、2.概括性。P57-

9、58 机械识记:机械记忆是根据材料的外在联系,采取简单重复的方法所进行的识记。如电话号码、外文生词;意义识记:意识记忆是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理解,掌握事物的特点,并将其基本内涵和内在逻辑关系纳入认识结构而采取的记忆;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1.目的和任务队记忆效果的影响、2.材料的性质、数量对识记效果的影响、3.识记方法对识记效果的影响。P60-61遗忘发展的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随后便趋于平稳;遗忘是指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回忆或再认有错误的现象了解影响遗忘的因素:遗忘进度不仅受时间因素影响,还受1.识记材料的意义和作用、2.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3

10、.学习程度、4.学习方法、5.材料的序列位置这五种因素影响;遗忘的三种学说:1.消退说、2.干扰说、3.压抑说。P65-67如何运用识记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1.让学生明确识记的目的和任务、2.充分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组织教学、3.使学生理解所识记的内容并把它系统化、4.充分利用生动、具体的形象和表象进行教学;如何根据遗忘规律有效地组织复习?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地组织复习,必须注意一下几点:(一)合理安排复习时间:1.及时复习、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二)恰当安排复习内容、(三)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四)复习方法多样化第五章 思维想象与教学 10P70-73 思维概念: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言

11、语、表象和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思维两大特征:概括性和间接性;思维的种类:(一)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语词逻辑思维、(二)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三)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四)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P81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1.问题情境、2.动机强度、3.思维定势、4.提示、5.情绪状态、6.个性特征。P84 思维的品质:1.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2.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3.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4.思维的逻辑性与“非逻辑性”。P86-88 英国心理学家瓦拉斯创造性思维的四阶段说:1.准备期、2.酝酿期、3.豁朗期、4.验证期;P89-94 想象的概念:想象是在人

12、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了解想象的种类:根据想象时有时无预定目的,可以分为无意想象(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的目的,在一定刺激的作用下,自然而然产生的想象)与有意想象(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在意识的控制下,自觉进行的想象);在有意识想象中,由于想象的新颖程度、创造水平和形成的方式不同,又可 以分为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幻想; 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方法:1.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2.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3.挖掘和发挥学生的想象潜力、4.加强学生的联想训练、5.提高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6.培养学生欣赏文学和艺术的兴趣。第六章 注意与教学 12P95-98 注意

13、的概念:注意就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的高度表现;注意的功能:1.选择功能、2.保持功能、3.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注意的外部表象:人集中注意于某些对象时,常常伴随着特点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P99-102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有哪些?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可概括为来自客观刺激物的特点和人的主观状态这两个方面。(一)客观刺激物的特点:1.心里物理的刺激特征、2.情绪刺激的特征、3.起指示作用的刺激特征。(二)人的主观状态:1.人对客观刺激物的需要和兴趣、2.人当时的情绪和精神态;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可概括为哪四个方面?1.对活动目的任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理解、2.间接兴趣、3.合理地组织

14、活动、4.排除内外干扰P103-105注意交替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相互交替和巧妙结合,使学生的注意有松有紧,可以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精神饱满地保持良好的注意状态。P105 如何衡量一个人注意的品质。衡量一个人的注意品质是因素主要有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等第七章 情绪、情感与教育 5P111-114 情绪与情感的概念: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世界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体验,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应形式;情绪和情感的基本功能:一般认为,情绪和情感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号功能、2.感染功能、3.调节功能;情绪、情感活动会引起哪些机体内部的变化

15、?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皮肤电反应、内、外分泌系统表情的三种类型: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P115-119 情绪(状态)的四种基本类型:心境、激情、热情和应激。心境是一种持久的、微弱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热情是一种强有力的、稳定而深厚的情绪状态;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 P123-124 挫折后的表现形式有哪些?挫折后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积极的表现;升华、补偿、改变策略消极的表现:攻击行为、固执行为、逆反行为、退化行为、幻想和妥协的表现:自我安慰、自我整饰、责任推诿第八章 意志与教育

16、5P127-129意志的特征:1.自觉的目的性、2.与克服困难相联系、3.以随意动作为基础。P130 意志行为过程的基本阶段:(一)准备阶段:动机冲突、目的确立、方法选择、计划制定(二)执行阶段:1.坚持预定的目标和计划,制止不利于目标实现的行动 2.不断克服困难,果断调整目标和计划 3.理性分析,积极应对挫折P132 动机冲突的种类:接近-接近型冲突、回避-回避型冲突、接近-回避型冲突、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P134意志的品质包括哪四个方面?意志品质主要包括自觉性(好:决心大不避艰险 ;坏:受暗示性和独断性)、果断性(好:当机立断、随机应变;坏: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坚持性(好:“富贵不能淫,

17、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坏:任性和怯懦)和自制力(好:“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坏:顽固执拗和见异思迁)等四个方面。第9、10、11、12章 个性心理 12P140 个性的基本特征 :个性具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和社会性等基本特征。P145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见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动机理论一文中首次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需要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重叠的,只要低级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出现更高一级需要,只有所有需要得以满足后才会实现我们的需要。晚年,他把需要概括为基本需要、心理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在教育中,它启示我们在开展教育工作时,要注意了解学生的需要,并从研究学

18、生的需要来分析学生的行为。因为他只强调需要在人的个性中的作用时,把需要绝对化为一种本能、一种天赋趋势,而否定了人的基本需要的社会性,因此具有局限性。P147 动机的概念:动机是直接推动人去活动的内在动因或动力;动机的功能:首先,动机对活动具有引发功能;其次,动机对活动具有指引功能;再次,动机对活动具有激励功能。P150 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1.创设外部客观条件,激发学习动机、2.培养内部心理品质,转化学习动机、3.强化各种内外因素,维持学习动机。 P156-163 能力的概念: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保证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卡特尔的智力理论:卡特尔智力理论认为,人的一般智力不是一个

19、而是两个, 20世纪60年代,他明确地阐述了特的两个G因素理论,并将其称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人类具有数学逻辑智能,语言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和自然认知智能八种。各种智能相互独立,又和谐合作,形成一种多种智能的完整结构。 P163 一般智力测验通常使用的量表: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和韦克斯勒智力量表。P165 情绪智力的概念:情绪智力就是识别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状态,并利用这些信息来解决问题和调节行为的能力。 P171 能力的个别差异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能力的个别差异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质的差异主要表现为能力类型和特殊能

20、力的差异;量的差异表现在能力发展的水平、速度和年龄差异上。 P175 教学中适应学生能力差异的因材施教包哪些方面?1.适应能力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2.适应能力差异的教学方式、3.适应个体差异思维教学手段。 P176 气质的概念: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气质具有天赋和稳定性:在人的个性特点中,气质与遗传的关系最为密切,具有天赋。 P177-183 气质的体液说、气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四种典型气质类型:(古罗马医生盖伦)胆汁质(精力旺盛、易于冲动、反应迅猛)多血质(活泼好动、敏捷善感、灵活多变)粘液质(安静稳重、忍耐沉着、反应迟缓)抑郁质(情感深刻稳定、细致敏感、缄默迟疑)气质类

21、型有哪几种鉴定方法?实验法、行为评定法、量表测定法(问卷法)。 P186-190 教师应如何把握气质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一)正确认识气质:1.气质本身没有好坏之分、2.气质类型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未来社会价值和取得成就得高低、3.气质不决定一个人品德的优劣;(二)气质对教育实践工作的意义:1.不同气质类型学生的教育策略、2.帮助学生认识并调适自己的气质、3.依据学生气质类型特点组织教学活动、4.根据教师与学生的气质特点构建师生关系、5.气质与职业指导、6.气质与心理健康。 P193 性格的概念:性格是指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性格是在生活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

22、直接的社会意义,有好坏之分。P200-202 性格测验的两大类型:自陈测验法、投射测验法。 P205-207 影响学生性格形成的因素有哪些?一、 遗传因素对性格形成的影响二、 家庭教育对性格形成的影响:1.家长的教育观念、态度和方式对儿童性格形成的影响、2.家庭成员的性格和家庭气氛对儿童性格形成的影响、3.儿童的家庭地位和角色对性格形成的影响。三、 学校教育对性格形成的影响:1.教师对学生性格形成的影响、2.学校集体对学生性格形成的影响。四、 社会实践队学生性格形成的影响五、 自我教育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 第十三章 学习心理 11 P216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三个代表性理论:1桑代克的试误联结说

23、、2.巴普洛夫的条件反射论、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论;p215 学习的类型(按学习内容分类):知识学习、技能学习、策略学习和道德品质学习。P216-217练习律、消退率、正强化、负强化、惩罚:练习率(桑代克的试误联结说);消退率(巴普洛夫的条件反射论);正强化、负强化、惩罚(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论 )1. P218-219 认知学习理论的四个代表性理论:1.苛勒的完形顿悟说、2.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3.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4.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奥苏贝尔意义学习理论的要点:他认为,学生的学习要有价值的话应尽可能有意义。为此,他把学习区分为学习与发现学习,机械学习和意义学

24、习。 P221 学习迁移的含义: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分辨几种主要迁移类型:从不同的角度学习迁移可分为不同的类型:1.按性质可分为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2.按影响方向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3.按迁移发生的情景或层次可分为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4.按内容可分为一般迁移和特殊迁移;关于学习迁移有哪些主要理论学说?1.形式训练说2.共同要素说3.经验类化说4.关系转换说5.学习定势说6.认知迁移理论;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利用学习迁移原理促进学生的学习?为了促进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教学活动中应注意:1.改善心智的学习策略2.鼓励把握各门学科的横向联系,

25、整合独立的学习内容3.强调新旧知识技能、简单与复杂知识技能的联系4.注重知识结构、原理、规则的掌握复述策略P224 迈克尔对学习策略的分类:精加工策略认知策略组织策略学习策略认识策略监视策略元认识策略调节策略学习环境和心境管理时间管理资源管理策略努力管理其他工具及社会支持的利用管理P226 知识学习的三种类型: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P227 技能的两种类型:操作技能、心智技能;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P150教师应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十四章 态度与品德心理 6P230-231 品德的概念:品德即道德品质,是社会成员以一定的社

26、会道德规范为准则行为,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品德的四种成分:品德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种成分; P231 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的核心观点(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1.他律阶段(五六岁到十岁):这一阶段的儿童观念中只有对错、是非之分。2.自律阶段(十岁以后):这一阶段的儿童认识到,规则是人为制定,并能够协商改变,其道德判断逐步开始走向准确客观。 P232 科尔伯格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把品德发展分为哪三个水平? 1.前习俗水平(10岁以下的儿童)、2.习俗水平(10岁以上直到成人)、3.后习俗水平P233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榜样法”的理论依据。观察学习、替代

27、性强化。 P234 培养学生品德的途径和做法。 P239 埃里克森关于6-18岁年龄段人格发展的观点: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冲突P243 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有哪些特点?1.成人感、2.独立性、3.闭锁性、4.自我评价能力发展 第十五章 教师心理 6P245-247 简述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常扮演的角色有哪些?一、权威者的角色:知识的传授者、学生群体的领导者、纪律的执行者、家长代理人、模范公民;二、心理铺导员的角色:朋友与知己、人际关系艺术家、心理治疗者P247 教师的角色冲突有哪两种类型?一、角色内冲突:1.不同角色期望引起的角色冲突、

28、2.角色本身的局限引起的角色冲突;二、角色间冲突:1.权威与朋友、2.教员与父母、3.领导者与顺应者 P249 教师的认知能力包括哪些方面?认知能力包括:一、教师的智力水平和知识水平;二、教师的组织能力;1.教材组织能力、2.语言组织表达能力、3.班级组织管理能力、4.理论思维能力。教师的应具备哪些良好的人格特征?1.强烈的动机2.浓厚的兴趣3.丰富的情感4.顽强的毅力5.良好的性格 P254 教师的教育机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主要表现:1.善于机智地引入2.善于机智地传授3.善于机智地转化4.善于机智地点拨5.善于机智地应变6.善于机智地现教师教育机智生成的三个主要途径?主要途径:1.提升理

29、论修养、2.融入情境体验、3.反思教育实践 P256 福勒和布朗把教师的成长分为哪三个阶段?1.关注生存阶段、2.关注情境阶段、3.关注学生阶段 P258 为什么会产生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对教育有哪些启示?常见的认知偏差有:第一印象、刻板印象、晕轮效应。 第十六章 学生群体心理 3P264 常见的群体心理现象有哪些?群体心理现象:1.从众与服众、2.去个性化和群体极化、3.群体助长与群体堕化理解从众、去个性化、群体助长与群体惰化。从众:指个体在群体作用下,不由自主地认识和行为上倾向于同群体内的多数人相一致的心理现象。去个性化:个体在群体影响下丧失了对自我的控制,失去了个体感,产生一些与群

30、体一致性为的现象。群体助长:当群体成员在场或群体成员在一起从事某种活动时,个体活动效率提高,使个体活动出现增质或增量现象。群体惰化:指当群体成员在一起从事某种活动时,个体活动效率反而降低,出现减量或减质的现象P271 非正式群体有哪些特点?特点:1.群体规范的无形性以及较强的约束性、2.群体的情感维系性和心理凝聚性、3.群体核心人物的权威性、4.群体内部信息传递的畅通性和随意性非正式群体有哪些积极意义?积极意义:1、有助于满足学生心理上和精神上的需要2、有助于为学生个体提供及时而彻底的物质和精神援助。3、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提高,促使个性得到和谐发展P276 班级人际关系的特点: 1.教师是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2.班级人际关系具有纯洁性特点3.班级人际关系具有教育性特点4.班级人际关系具有可塑性特点;班级和谐人际关系的营造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1.坚持平等尊重原则、2.促进和保持思想一致、3.提高交往水平、4.克服知觉偏见 注:题型包括填空题25分,选择题20分,判断题10分,简答题30分,论述题15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