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婺源的经济社会发展.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47594623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茶与婺源的经济社会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茶与婺源的经济社会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茶与婺源的经济社会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茶与婺源的经济社会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与婺源的经济社会发展.doc(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茶与婺源的经济社会发展婺源产茶始于汉,盛于唐,兴于今。婺源茶业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发展,茶业经济不但见证了婺源经济社会的发展历史轨迹,而且在社会文明进步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一、茶史追寻婺源自古是个山徒而弗车,水激而弗舟的偏僻山区,唐开元28年(公元740年)设县治。此前婺源就已是名闻遐迩的著名茶区。唐陆羽(公元733804年)所著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中,就有“歙州(茶)生婺源山谷”的记载(婺源古属徽州)。茶经所载不仅充分说明了婺源的产茶历史,而且充分证明了婺源当时在全国产茶地区中的地位和所产茶叶的品质优势。宋史食货志载:“顾诸之紫笋,毗陵之阳羡,绍兴之日铸,婺源之谢源,隆兴之黄龙、双井,

2、皆绝品也”。这不仅说明婺源茶的优异品质,而且充分证明在信息闭塞时代,婺源茶叶在全国的知名度和盛誉。基于此,新安广录说:由于当时婺源茶品质优异而直接上贡,被蠲减茶税,以利发展生产。明清时期,婺源茶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化,不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研制出“溪头梨园茶、砚山桂花树底茶、大畈灵山茶、济溪上坦源茶”四大名家茶,成为贡品,直达宫庭,并受嘉靖皇黄帝钦赐“金竹峰”金字牌匾。清中叶婺源茶叶出口达到鼎盛,婺源县誌有“年产茶叶5万担,制成精茶10万箱”的记载。1896年,清何润生徽属茶务条陈载:“徽属产茶以婺源为最,每年经销洋庄三万数千引(一引为50公斤)。歙、休、黟次之。四县之茶均

3、属绿茶,婺源所产者为上品”。民国廿六年(1937年)朱美予在中国茶业一书中载“皖南产茶区域为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绩溪六县,六县中之婺源茶区面积之大,产量之多,推为第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婺源茶叶得快速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荣获“中国茶叶之乡、中国十大特色产茶县、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中国茶叶出口第一县”称号。婺源茶业随着时代的前进步伐,不但发展壮大,而且成为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导产业、支持推动婺源旅游产业的支柱产业。二、茶与社会婺源境内黄山支脉绵延起伏,群峰逶迤,形成许多蜿蜒交错的支脉。山多田少,土壤多半为通透性、透水性和保水性良好的酸性红黄壤土、乌沙土、冲击土等。植被茂盛,云

4、雾弥漫,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而且多是霄雨昼遁,适宜茶树生长,茶树饱受雨露阳光的滋润。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奠定了婺源绿茶优异品质。自唐始婺人业茶者日益增多,其时浮梁茶叶集散中心地位的确立,进一步加快了婺源茶事活动的繁荣,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宋、明时期,婺源茶叶在全国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全县业茶者十之有四。明末到清中叶,县人业茶者达十之六七,茶叶生产达到历史高峰,并且飘洋过海,进入国际市场。美国威廉乌克斯所著茶叶全书中不但盛赞“婺源茶不独为路庄茶中之上品,且为中国绿茶中品质之最优者”。同时写道“1785年,英国自由党数人以当时的各种茶名为韵语作诗,讽刺保守党政客鲁里勋爵,其诗曰茶叶色色

5、,何舌能别?武夷与贡熙,婺绿与祁红,松萝与功夫,白毫与小种;花香芬馥,麻珠稠浓。”由此可知,婺源绿茶在十七世纪(甚至更早)就已进入英国市场,并为英国上层贵族普遍喜爱。由于业茶获利颇丰,在此200余年中县人业茶者激增,业内分工更为细化,有茶农、茶贩、茶商、牙商、茶店、茶馆及为产业服务的各类工匠和运输工等等。据不完全统计全县业茶者在县内外开设茶号300余家。婺源县誌记载:“詹天佑曾祖父詹万榜因经销茶叶到广东,祖父詹世鸾承父业,并迁居广东省城,后成为一位热爱家乡,乐善好施的开明商人。”著名茶号有:协和昌、祥馨永、陆森香等等。上晓起村江氏祖谱记载:“在鸦片战争中(1840年前后),婺源绿茶取道五岭(金

6、竹岭、对镜岭、羊斗岭、塔岭、新岭)至屯溪、至粤东,时谓之做广东茶。彼时海岸既开,业此者无不利市三倍,如我邑荷田方氏,上溪头程氏、上晓起对河叶氏,皆作广东茶而至巨富。俗谚谓:“作广东茶发财如去河滩拾卵石,盖言其获利丰而稳乃且速也,彼时邑人族人多业茶于粤中”。业茶者不仅成为徽商中的一支劲族,而且颇获利而家渐裕。婺源思溪、延村、晓起、溪头、凤山、汪口等古建筑群,十之七八是业茶获利的产物。如今已为婺源古建筑亮点,底蕴深厚的旅游资源。更为重要的是广大茶商长期在外,看到了域外世界的光彩和文明进步,纷纷怀着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朴素情感,以茶之利投资家乡修桥、修路等公益事业,为家乡建设作出巨大贡献。婺源与外界

7、相通的古驿道、村与村之间青石小路,古建筑和名胜古迹无不凝聚着业茶者的心血和汗水。他们成为时代文明的传播使者,为婺源的历史文明进步,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制计划经济年代,茶业对财败的贡献业绩辉煌,顶峰时达到财政三分天下有其一。茶叶自古至今是婺源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走向世界的通行证。三、茶与生态茶极具灵性,它追求的生长环境与人一样,只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产出高品位的茶。婺源先人深谙此道,始终坚持保护茶园周边的生态环境,茶林兼顾。即使经历了“大跃进、文革”浩劫,仍然保护了大量的名木古树,现列为自然保护小区的有198处。“绿从遍山野,户户飘茶香”既是对婺源茶乡的赞美,

8、更是对婺源良好生态环境的喝彩。我县首创的“头上戴帽,腰间系带,脚下穿鞋”的生态茶园建设模式,不但成为婺源生态文化旅游的一道靓丽风景,并且成为全国生态标准茶园建设的示范样板,建设模式已在全国茶区推广。四、茶与旅游茶是婺源的传统特色产业,旅游是婺源的新兴产业。传统茶产业的振兴发展,必然要借助旅游业的推动;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同样离不开绿色茶产业。遍布全县各地的绿色生态茶园,不仅是生态文化旅游的独特风景,更重要是增添了生态旅游的文化内涵。“颜色碧而天然,品味香而浓郁,水叶清而润厚”的精品绿茶更是旅游产品中的娇子。独具特色的茶园风光既开阔游客的视野,增添亲近自然、体验茶文化的乐趣;众多的茶产品既丰富繁荣了

9、旅游产品市场,又为游客品赏购买婺源绿茶提供了方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既能为婺源绿茶进一步提高国内外知名度,拓展市场空间创造条件,又能使茶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增加动力与活力。茶与旅游结缘,两业相互和谐发展,必将加快婺源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五、茶与文化婺源是茶乡,亦是书乡。自古以来,婺源名人辈出,文化底蕴深厚。茶文化是婺源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纵观历史,婺源先贤的成名立业无不与茶有关。一是茶之丰利供养他们饱读诗书,成名天下;二是业茶者先商而后儒。婺源茶文化自成体系,源远流长。方婆遗风典出浙岭。古时婺源茶礼、茶俗纷繁多样,现今保留的仍有“新娘茶、文士茶、农家茶”等茶艺;茶亭遍布乡村小道,茶楹联,茶诗不计

10、其数。公元1176年2月,朱熹第二次回家乡扫墓,不仅以茶为名作茶院朱氏世谱后序,而且与弟子和县令在县城东门廉泉饮茶、呤诗,并亲笔题写“廉泉”二字。朱熹长期生活工作在福建茶乡,多有茶诗传世。明末清初以来,婺源绿茶屡获国内外茶叶评比金奖殊荣。大畈灵山茶获明嘉庆黄帝钦赐“金竹峰”金字匾额、济溪上坦园茶获嘉庆黄帝钦赐银牌;1910年“详馨永”珠兰窨花茶获清廷农工商部南京劝业会金牌奖、“汪晋和”绿茶获一等奖;1915年“协和昌”珠兰精茶、“益芳”绿茶、“鼎盛隆”绿茶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等奖、“汪晋和”绿茶获二等奖;1959年,“婺源茗眉”在全国农业展览会上,获国务院颁发奖旗;1999年,“大鄣山茶”获昆

11、明世博会金奖。清末,婺源“祥馨永”精制珠兰龙井获美国赛会奖一等后,为拓展市场,曾以“兰芳茶庄,双窨珠兰”作藏头诗为广告,其诗云:“兰气超群众媚王,芳融瑞草妙浑香。茶名云雾钟黄海,庄辟星江近紫阳。双合龙团兼雀舌,窨成金粟抵琼浆。珠机善贾都无名,兰室倾谈好供尝”。婺源绿茶不但唐载茶经,宋称绝品,明清入贡,中外驰名,而且辞海有注,并写进了大学教科书。近年又制订颁发实施了婺源绿茶江西省地方标准,申报并获准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首创的生态标准茶园建设的婺源模式,无不增添了婺源茶文化的内涵。茶文联姻,经济振兴。文化是产业发展的灵魂。婺源茶文化是一篇大文章,必须融入婺源文化的大产业中,深入挖掘,让传统发扬光大,为茶产业的大发展鸣锣开道,揺旗呐喊。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