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中医院新院工程项目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47581281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1.1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东莞中医院新院工程项目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东莞中医院新院工程项目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东莞中医院新院工程项目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资源描述:

《东莞中医院新院工程项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莞中医院新院工程项目(4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东莞市中医院新院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补充报告建设单位:东莞市城建工程管理局编制单位: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二一三年三月目录第一章 总则.41.1项目由来 .41.2评价目的 .51.3编制依据 .5第二章环评报告书项目概况. .72.1项目一般特征简介 .72.2项目建设用地和建设规模 .72.3平面布置及外环境关系 .72.4建设内容 .112.5污水处理站建设内容 .122.6拟采取的废水治理措施 .14第三章实际建设项目概况.193.1项目原环评批复内容与现状建设情况的区别.193.2实际建设情况简介 .193.3变更后的可行性分析 .203.4变更后存在的问题 .25第四章 自

2、然环境及社会环境概况 .294.1自然环境概况 .294.2社会经济概况 .28第五章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评价 .305.1预测因子 .305.2预测内容 .305.3水文条件 .305.4预测模式 .305.5模式参数的确定 .315. 6 预测结果分析325. 7 小结33第六章环境风险评价.346.1 环境风险因素识别346.2 项目风险分析346.3 环境风险管理396.4 小结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结论.447.1 建设项目基本概况447.2 项目竣工“三同时”447.3 总体结论45附件:1、项目委托书;2、专家评审意见;3、专家评审意见索引表;4、关于东莞市中医院新院工程项目

3、环境影响的批复;5、洗衣服务合同书及洗衣店排污许可证;6、电费表;第一章总则1.1项目由来东莞市中医院新院工程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约13 万平方米 , 总建筑面积约 22 万平方米,一期建筑面积118990 平方米,总投资约6 亿元人民币,规划床位为800 床,按照三级甲等医院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建设,设计最大日接诊人次3500 人。医院废水处理采用自建污水处理系统,工艺拟采取“分散预处理调节池接触氧化接触消毒(ClO2)”的组合工艺进行处理。东莞市中医院新院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以下简称“环评报告书” )于 2010 年取得环评批复,环评批复号为东环建【 2010】S-2275 号。在医院实

4、际建设工程中部分内容与环评报告书的环评批复不符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以及当地主管审批部门的意见,要求在东莞市中医院新院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基础上进行补充说明。因此,东莞市中医院代建单位东莞市城建工程管理局委托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承担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补充说明。接到任务后,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遂即组织有关环评技术人员赴现场进行现场踏勘及收集有关资料。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要求,并结合该项目的工程特点特点,编制出东莞市中医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补充报告(送审稿) 。2012 年 1

5、2 月 7 日,东莞市环境学会主持召开了东莞市中医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补充报告(送审稿) 专家评审会。会后环评小组根据专家评审意见认真修改完善,并编制了东莞市中医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补充报告(报批稿) 。1.2 评价目的通过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补充报告,论证事故应急池变更的环境可行性,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决策提供技术依据。1.3 编制依据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HJ21.1-2011 );(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HJ/T2.2-2008 );(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 (HJ/T2.3-93 );(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H

6、J2.4-2009 );(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 (HJ/T19-1997 );( 6)环境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169-2004 );( 7)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JGJ49-88);( 8)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 (环发 2003197 号);( 9)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7-2001);( 10)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 (试行)GB19217-2003及其第一号修改单。( 11)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HJ/T24-1998)。全国性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和法规性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

7、则 (2000 年 3 月);( 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 国务院第 253 号令, 1998 年11 月) ;( 3)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国发 199631 号,1996 年 8 月);( 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8 年 10 月 1 日修订版);(5)综合医院建设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6)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国家环保局第 18 号令, 1997 年);(7)国务院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 (2005 年 12 月 1 日起执行);(8)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 (卫生部第 17 号令, 2001 年

8、10月);(9)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 1 号, 2008 年 6 月 6 号;( 10)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 2012】77 号);(11)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环发【 2012】98 号)。其它有关依据( 1)东莞市城建工程管理局委托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补充报告的委托书;( 2)东莞市环境保护局 “关于东莞市中医院新院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批复”(东环建 2010S-2275 号);( 3)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相关设计资料。第二章 环评报告书

9、项目概况2.1 项目一般特征简介项目名称:东莞市中医院新院工程项目应急池。项目地点:东莞市东城区同沙居委会大桥村(松山湖大道南侧, 莞深高速公路西侧地块) 。见图 21。项目性质:新建。2.2 项目建设用地和建设规模东莞市中医院新院工程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约13 万平方米 , 总建筑面积约 22 万平方米,总投资约6 亿元人民币,规划床位为800 床,按照三级甲等医院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建设,设计最大日接诊人次3500 人。2.3 平面布置及外环境关系东莞市中医院新院工程项目拟建于东莞市东城区同沙居委会大桥村。即位于松山湖大道南侧 , 莞深高速公路西侧地块, 该地块以黄沙河为界,南地块约 7 万平方

10、米,北地块约 6 万平方米。详见项目的外环境关系图 2-2 。为满足日新月异的现代医疗技术对医院建筑不断提出的要求,建筑平面采用了比较规则的布局形式,以追求其可容性与可变性。在总体规划上,则进行了明确的功能分区,北地块西侧,南地块南侧、东侧大片完整的园林用地均可作为满足医院长远的建设需要。预留用地的规划是对一期布局的有益补充与完善, 扩展后将形成更为完整而有机的医技区、医疗区、行政科研区与生活区。用地北面靠近松山湖大道,因此,在总体规划上,将门急诊、医技及行政科研设在北面地块;污水处理站布设在远离诊疗区的地块东北面;南面地块远离松山湖大道,是噪声污染较少的区域,住院部、后勤楼、学生宿舍以及预留

11、发展用地均设在南地块,形成“一河两岸”的医院总体布局。详细规划见图23。项目地理位置比例尺1:222000图 21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同沙村居民商混区同兴热处理机新记机电设备械厂道工程有限公司大优仕得二手车经营有限公司湖山污水站松事故池主入口草坪停车位东莞市救助道管理站门诊医技综河合楼沙22 万伏高压输电线黄住院楼后勤楼路学生宿舍楼永和印刷厂大桥村居民商混区鱼塘鱼塘事故池金富山泉饮品有限公司图 2-2项目四至图图 2-3项目平面布置示意图2.4 建设内容门诊医技综合楼门急诊楼采用模块化的设计,使得门诊部设计具有灵活性与可变性,可随时根据使用要求灵活组织各门急诊功能科室。 门急诊楼分为东西两翼,中

12、间为交通核心,东翼布置两个模块,西翼布置 3 个模块,通过北侧交通连廊将东西两翼连为一体。 内部梯布置在门急诊与医技行政楼之间,内部梯分设医务梯及货梯, 医务人员及门急诊医技区的物品通过内部梯送达各楼层功能科室。门急诊首层设有公共中庭,挂号收费区、骨外科门诊、急诊及门诊检验。急诊区为一站式设计,设有普通诊疗区与急救区,与影像科之间有内部连廊相通。门诊二层设有中西药房、门诊输液中心、外科、内科;三层设有计划生育科、妇产科、儿科及 VIP 门诊;四层设有口腔科、耳鼻喉科、眼科、肛肠科及皮肤科;五层设有康复中心与体检中心。医技行政楼医技楼作为医疗支持体系,与门诊、病房各功能单元形成系统化医疗体系。根

13、据相关联系紧密度,布局同层或上下紧邻,形成便捷的支持系统。由于基地的特殊性,医技区分为南北两区,北区首层为影像科,与急诊骨科门诊相邻;二层为内镜中心及功能检查;三五层为行政办公区。住院综合楼南区的医技设在住院综合楼群房区,为住院部使用频率较高的功能科室。负一层布置有中心供应、高压氧仓、后勤仓库、设备房、出入院处、车库、垃圾站以及太平间,由于地势高差的关系,中心供应及高压氧仓向北与道路标高相同,可获得自然通风采光。住院部首层布置有血库、病理科、住院检验科、中心药房、配液中心及商业。二层为产前区护理单元、产休区护理单元及产房。三层为手术中心与重症监护室。手术中心为三通道设计,与负一层的中心供应,首

14、层的血库、病理科通过提升机建立便捷的联系。手术与ICU 的同层布局,使得术后危重病人可直接从手术区进入ICU,减少穿越外部通道。四层为普通护理单元、儿科护理单元、 新生儿病区及手术室的洁净空调机房。五十一层为各科病房层,每层两个护理单元,共 14 个护理单元,每个护理内设 3 床间及单人间两种形式的病房。病房区为单廊设计, 病房全部南北向布置,拥有充足的阳光,又具备优美的景观和良好的通风;7 台病床梯设在平面中部,护士站靠近护理单元入口,有效地管理该单元的人员进出;辅助用房及医务梯设于两护理单元之间,有助于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污梯布置在护理单元端部。后勤楼后勤楼首层为洗衣房、厨房;二层为餐厅;

15、三五层为库房。2.5 污水处理站建设内容本项目布局为一河两岸的总体布局。河北面靠近松山湖大道为门诊医技综合楼、医院废水处理站等。南面地块远离松山湖大道,是噪声污染较少的区域,住院部、后勤楼、学生宿舍以及预留发展用地均设在南地块,形成“一河两岸”的医院总体布局。河北面废水主要门诊医技楼的含菌废水以及行政楼的一般生活废水,门诊医技楼的含菌废水经过消毒后进入调节池,行政楼的一般生活废水水量少直接排入调节池。河南面的废水主要有住院部的含菌废水、厨房废水、学生宿舍的生活废水以及浴室洗衣房废水。 含菌废水通过消毒池预处理后进入河南面设的调节池; 厨房废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后进入河南面设的调节池;学生宿舍的生活

16、废水通过化粪池预处理后进入河南面设的调节池;浴室洗衣废水直接进入河南面设的调节池。由于医院河南面的废水量总计3980m/d ,河南的废水由水泵加压经过废水管道汇入河北面调节池。最后在河北面进行生化处理,处理达标后排入黄沙河。废水管道是经医院的三号桥边沿铺设的,铺设管道铺设时是先开挖水泥槽,在水泥槽表面铺设HDPE双光面防渗膜,然后在防渗膜上面铺设耐酸、耐高温、抗压的PP 管材水管。水泥槽河北端是封闭式的,南端接通河南面设置的事故池, 为了保证河管道破裂水泥槽废水能顺利流入河南面的事故池当中,河南的事故池容积为 2000 m3 以满足废水两天的容量。2.6 拟采取的废水治理措施根据国家医疗废物管

17、理条例(2003 年 3 月 16 日起实行)以及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环发 2003197 号)的指导原则, 结合本项目所在地的实际情况, 本项目地块内建设污水处理站对项目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本项目的排水流向为:废水自建的废水处理站黄沙河寒溪水。项目内污水处理站工艺本医院项目自建污水处理系统拟采取“分散预处理调节池接触氧化接触消毒( ClO )“的组合工艺进行处理。具体工艺流程见图321。污水来源分别预处理集中处理消毒排放去向病房门诊室太平间手术室消毒池解剖室射流泵供氧ClO 2肠道门诊厨房食堂调节池好氧池沉淀池接触池黄沙河寒溪水隔油池上清液回流消毒浴室污泥浓缩池ClO 2干化池一般生活污水

18、化粪池干泥东莞市医疗废拟弃物处理中心洗衣房图 2-4本项目废水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介绍:1、预处理( 1)危险废水放射科及同位素室废水设置衰变池预处理后单独收集,交给有资质单位处理;当衰减池都为空时,污水首先进入第一个衰减池,第一个池注满,关闭进水阀门,打开第二个池子的进水阀门,污水进入第二个池子,当最后一个池子注水达时,排空第一池,然后关闭最后一池的进水阀门,打开第一池的进水阀门,以后重复同样的步骤。为实现该方法的装置包括:调节池与个衰减池连接,每个衰减池有一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进水管和排水管连接;每个衰减池都有进水电动阀门和排水电动阀门,侧壁上安装有液位传感器;电动阀门、液位传感器与现场控

19、制器连接。所述的衰减池的数量是四个,根据放射性废水为3同位素室以及放射科产生的,其放射性废水总量为1m/d ,其放射元素的最长半衰期根据表3-5为51Cr,计27.7d ,因此建议本项目衰减池的容积为2m2m2m。该方法和装置使放射性污水达标排放,避免了对周围环境及人体的危害。口腔科使用含汞的计测仪器仪表过程中产生的少量含汞废液,化验室病理、血液、细菌的化学检查过程中产生的少量含铬、含氰废液均分别收集到独立的容器中, 经过严格的消毒后,作为危险废水交由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不进入废水系统处理,因此项目产生的废水中不会含有放射性及重金属污染物。( 2)病房及门诊室废水项目病房及门诊室废水主要是含菌

20、废水,设置专用化粪池并进行预消毒后排入医疗废水处理系统;(3)食堂含油废水医院食堂餐饮污水应与其他污水分流,须经隔油预处理后排入污水处理站。2、生物处理接触氧化池内悬挂大量的纤维填料,填料表面附着大量的微生物,在有氧的条件下同化和分解水中的有机物(污染物),最终生成 CO2和H2O。老化的生物膜从填料表面脱落下来,随水流入二沉池,并沉于二沉池集泥斗。接触氧化池设计停留时间为68小时。污泥经浓缩池浓缩和消毒处理后,经压滤机脱水后与医疗固废按相关规定一起清运集中处置。二沉池出水进入消毒池。3、消毒(1)消毒技术比选消毒是医院废水处理的重要工艺过程,其目的是杀灭废水中的各种致病菌。常用的消毒工艺有氯

21、消毒( 如氯气、二氧化氯、次氯酸钠) 、氧化剂消毒 ( 如臭氧、过氧乙酸 ) 、辐射消毒 ( 如紫外线、 射线 ) 。下表对常用的氯消毒、臭氧消毒、二氧化氯消毒、次氯酸钠消毒和紫外线消毒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归纳和比较。2-1常用消毒方法比较项 目优点缺点消毒效果产生具致癌、 致畸作用的有机氯能有效杀具有持续消毒作用;工艺简氯气化物 (THMs);处理水有氯或氯酚菌,但 杀灭单,技术成熟;操作简单,投Cl 2味;氯气腐蚀性强;运行管理有病毒效 果较量准确。一定的危险性。差。次氯酸钠产生具致癌、 致畸作用的有机氯与 Cl 2杀菌效无毒,运行、管理无危险性。NaClO化物 (THMs);使水的 PH值升

22、高。果相同。二氧化氯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 不产生ClO2 运行、管理技术成熟,但只较 Cl 2杀菌效ClO2有机氯化物 (THMs);投放简单能就地生产, 就地使用; 制取设果好。方便;不受pH 影响。备复杂;操作管理要求高。臭氧运行、管理有一定的危险有强氧化能力,接触时间短;杀菌和 杀灭臭氧性;操作复杂;制取臭氧的产率不产生有机氯化物;不受pH病毒的 效果O3低;电能消耗大; 基建投资较大;影响;能增加水中溶解氧。均很好。运行成本高。无有害的残余物质;无臭味;电耗大;紫外灯管与石英套管需效果好 ,但紫外线操作简单, 易实现自动化; 运定期更换; 对处理水的水质要求对悬浮 物浓行管理和维修费用

23、低。较高;无后续杀菌作用。度有要求。根据比选,二氧化氯发生器在经济性和技术先进性是都较有优势,故本工艺可使用二氧化氯发生器进行消毒。(2)二氧化氯发生器工作原理二氧化氯(ClO2)杀菌消毒剂被世界卫生组织 (WHO)确认为一种高效强力广谱杀菌剂。二氧化氯消毒剂可以灭杀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细胞芽孢、真菌、分枝杆菌和肝炎病毒、各种传染病毒菌等。其对微生物的杀菌机理为: 二氧化氯对细胞壁有较强的吸附穿透力,可有效地使氧化细胞内含琉基的酶,快速的抑制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来破坏微生物。能有效的破坏酚、硫化物、氰化物等有害物质。二氧化氯发生器反应方程式:NaClO3+2HC1=NaC1+C1O+1/

24、2C12 +H2O5NaC1O2+4HC1=4C1O2+5NaC1+2HO消毒池出水经脱氯机进行充氧脱氯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466-2005)综合医院排放限值要求后,通过黄沙河,排入寒溪水。经本项目污水站处理后, 本项目废水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统计如表2-2 所示。2-2本项目废水排放污染物源强统计表粪大肠废水量污染物CODCrBOD5SS菌群氨氮LAS( 个/L)排放浓度602020500105.0(mg/L)1070m3/d日排放量64.2021.4021.4010.705.35(kg/d)年排放量 (t/a)23.437.817.813.911.95第三章实际建设

25、项目概况3.1 项目原环评批复内容与现状建设情况的区别项目原环评批复内容与现状情况区别见表3-1表 3-1 原环评批复内容与现状情况区别序号原环评批复项目现状1废水总排放量 1070 吨/ 日。废水总排放量1105 吨 / 日。2333南北院各设 2000m 以上容量应急北院设 600m事故应急池,南面设 2000m池。以上容量应急池。3放射性废水需经院区衰变池暂存医院采用 富士 激光干式打印机, 用激光过半衰期后交由资质单位处理。打印照片,无放射性废水产生。同时,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不设置同位素室。3.2 实际建设情况简介由于医院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部分内容与环评内容不符,主要是以下几方面:洗衣服

26、的变更医院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为了减少废水量的产生量,取消后勤楼首层的洗衣房,医院床单、被单、病服等所需洗涤衣物交由有资质单位东莞市洋丰清洁服务有限公司进行洗涤。合同及洗衣公司资质见附件。废水处理设施的变更( 1)衰减池的变更医院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医院放射科所采购仪器打印机采用富士激光干式打印机,是用激光打印照片,不用水洗;同时,不项目不设置同位素室,因此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不产生放射性废水,因此在实际建设过不设立衰减池。( 2)跨河管道布设方式的变更根据现场实际查勘情况,目前连接河两岸的跨河管道是直接挂到石桥底下。( 3)事故应急池的变更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由于医院实际用水量减少,黄沙河北面废水量较少,

27、占不到废水总用水量的百分之十。因此,业主单位要求污水处理站的工程设计单位在确保保护黄沙河的前提下对污水处理站事故池的设计方案进行适度修改,以确保工程方案可行。具体方案如下:由于百分之九十的污水来自黄沙河以南,因此,为了确保黄沙河的安全,本项目将在黄沙河以南设一座2000 立方米的事故池,而黄沙河以北将设 600 立方米的事故池。3.3 变更后的可行性分析洗衣房变更的可行性分析医院不设立洗衣房将减少医院废水的排放量,根据中医院老院区统计,洗衣房废水平均产生标准为90(L/ 床 d) ,新院有 800 床,日用水量约3372m/d,排水量约 65m/d.因此,不设立洗衣房医院将每天减少63 m3

28、废水排放量,对纳污水体黄沙河起到积极作用,因此是可行的。3.3.2废水处理设施变更的可行性分析1、衰减池变更的可行性分析由于随着医疗设备的不断进步,医院放射科将用先进的激光干式打印机进行打印照片,干式打印机主要是用激光打印照片,不用洗照片,同时,本项目不设置同位素室, 因此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不含放射性物质,减少了对医疗工作人员的身体伤害,减少了废水处理设施的工程量,因此从环保的角度考虑是可行的。2、跨河管道布设方式的变更可行性分析跨河管道是直接挂到石桥底下将增大过河管道滴漏、破裂时对黄沙河污染的增大,因此是不可行的。3、事故应急池的变更可行性分析(1)调整后的医疗废水量计算医院于 2012 年

29、5 月份建成并试运行,直到2012年 7月 30日,试运营了三个月,根据实际现场调查 7 月份医院住院病房入住率达到80%,根据医院 7 月份实际用水单, 6 月 16 日到 7 月 30 日医院总的用水量为 25350 吨(详见附件水电业发票),则平均每日用水量约为 580t/d 。根据业主提供数据,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环发 【2003】197 号文发布的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医院废水的变化系数为 2.0 ,则医院最高用水量为 1450 t/d 。医院实际建设情况废水排放源强统计主要包括各诊疗科室、住院部、宿舍和食堂等部门产生的废水。1)北院的用水量及废水排放量的计算北院主要是医技楼及门诊部产生

30、的废水根据业主提供抄表数据,医院北院6月 16日到 7月 30日平均每天32.0 ,则医院满员用水量为 50m/d ,医院入住率为 80%,用水变化系数为3时最高日用水量为 125m/d 。北院产生的废水主要为检验性废水、含汞废水及含菌废水。北院总3,排放系数按照1.0 ,则废水排放量为3,其中,用水量为 125m/d125m/d3,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其余为含菌废水约为3检验废水约为 5m/d120 m/d2)南院的用水及废水排放量计算南院产生的废水主要有住院部、宿舍和食堂办公后勤等部门用水。住院楼用水根据业主提供抄表数据,医院南院住院楼6月 16日到 7月30日平380%,用水变化系数为

31、2.0 ,均每天用水量约为 250m/d ,医院入住率为则医院满员时最高日用水量为3625m/d 。住院楼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含菌废水,排放系数按照用水量的1.0 计3算,其废水排放量为625m/d 。食堂、办公后勤用水根据业主提供抄表数据,医院南院食堂、后勤办公用水6月16日到380%,用水变化系7 月 30 日平均每天用水量约为 100m/d ,医院入住率为数为 2.0 ,则医院满员时最高日用水量为3250m/d 。废水主要为废水主要为生活废水, 生活废水产生量按照用水量的 0.9 计算,则生活废水产生量为 225 m3/d 。宿舍、浴室用水根据业主提供抄表数据, 医院南院食堂、 后勤办公用水

32、 6 月 16 日到7 月 30 日平均每天用水量约为3,医院入住率为80%,用水变化系60m/d数为 2.0 ,则医院满员时最高日用水量为3。150m/d废水是生活废水,生活废水产生量按照用水量的 0.9 计算,则生活废水产生量为 135 m3/d 。3综上所述:南院最高用水量为1025m/d ,南院每天废水排放量为3985m/d 。3)道路洒水及绿化用水根据业主提供数据,本项目实际情况为平均每天用水量为580 m3/d ,3北院及南院水表总数为平均每天460m/d 。其余为道路洒水及绿化用水为3120m/d.医院用水变化系数为2.0 ,医院现已完成了所有绿化及道路建设,因此医院道路洒水及绿

33、化用水最大日用水为3。没有废水产生。240m/d4) 医院最大用水量及废水排水量根据以上数据,医院住院病房在满员情况下,每日最大用水量为1450 m3/d 。废水量为 1105 m3/d 。5)项目水平衡图125北院用水自来水 1450南1025院用水0(检验废水、含汞废水)交有资质5检验科单位处理0120(含菌废水)医技门诊消毒0625625(含菌废水)住院楼25医黄寒250疗1025 沙溪225(生活废水)废河水食堂、办公后勤水处15理150135(生活废水)站宿舍、浴室240240道路绿化用水03( 医院水平衡图单位 m/d)(2)初期雨水量的计算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

34、006)雨水设计流量:Q=qF式中: Q雨水设计流量( L/S )q设计暴雨强度( L/s.ha ); 径流系数,取为0.3 。F汇水面积(公顷) ,汇水面积包括本项目厂区总面积2(合130000m13ha)东莞暴雨强度公式计算:q=2094.86(1+0.506lgP)(l/s.ha)0.633(t+8.875)其中: P 为设计暴雨重现期P=1,t 为雨水径流时间,取为10min,则东莞市暴雨强度为326.23L/s.ha 。根据雨水量计算公式及各分区的汇水面积和加权平均径流系数,可得出本项目厂区的雨水流量Qs=qF=326.23130. 3=1272.3L/s 。初期 雨 水按前 历 时

35、 10min 计 算 , 则 本 项目厂 区 初 期雨 水 量约 为 Q=1272.3L/s 600s/1000=763.38m3/ 次。初级雨水可通过医院主雨水管网进入排入事故池,由于医院调节池容积为 525 立方米,而本项目废水量每小时41.04 立方米,根据医院废水处理站设计说明,废水在调解池的停留时间为9.27 小时,经计算调节池的容积不满足初级雨水排入。因此,一般情况下,主雨水管网与事故应急池连接,到下雨天时,降雨十分钟后,用阀门断开主雨水管网与事故应急池的连接,同时连接上主雨水管网与市政雨水管网。而事故应急池与调节池连接,事故应急池的初级雨水通过专用管道 96 小时平均排入调节池进

36、行初级雨水处理, 因此,调节池的容积既能满足医院污水处理也能满足事故应急池中的初级雨水处理。在此次过程由污水处理站专门人员负责。(3)事故应急池的可行性分析1)污水厂出水水质不能达标事故应急池可行性分析:3北院废水量约为120m/d ,当污水厂出水水质不能达标排放时,北院的废水量流入600 立方米的事故应急池中, 则大约满足 5 天需要,满3足环保要求, 南面总废水量约为985m/d ,流入南面 2000 立方米的事故应急池,满足两天需要。因此,在医院出水水质不能达标排放时,黄沙河以南的废水排入南面的事故池,黄沙河以北的废水将排入北面的事故池及废水调节池。事故应急池满足环保要求。由于本项目是跨

37、河而建, 因此,本项目污水处理站设备必须两套,以备一用,如果一套设备出现事故,事故池满足不了两天要求,必须启用备用设备,以免废水溢出污染黄沙河。2)过河管网出现事故事故应急池可行性分析当过河管网出现事故时,黄沙河以南的废水排入南面的事故池,黄沙河以北的废水继续处理。3)计算初级雨水时事故应急池大小可行性分析:经计算初级雨水量为763.38m3/ 次,当初级雨水进入南北两院事故应急池时,即使污水处理站发生事故,南北两院的事故应急池及污水处理站的调节池满足两天的需要,符合环保要求。综上所述:医院北院事故应急池由原来的2000 立方米变更为600立方米,根据实际医院用水情况,每天处理医疗废水1025

38、 立方米,其中医院废水百分之九十来自于南院。 处理和排放同时进行,当污水处理站或者管网出现事故时, 南院废水可以由于南院的事故池进行收集, 满足两天要求;北院的废水排水 600 立方米的事故应急池中及 525 立方米的废水调节池,满足事故排放要求,符合工程设计、事故应急预案及节约土地资源要求。(4)污水处理站规模可行性分析:当污水处理站或者过河管网修好以后,事故池废水必须经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放。污水处理站的废水处理规模为3,可满足事1200m/d故池废水分批次进行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每次事故池废水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量不能超过3。因此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是可行的。200m/d3.4 变更后存在

39、的问题变更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过河管网直接挂到石桥底下,将增大对黄沙河的风险影响, 因此本项目将按照原环评报告进行建设并且在输送废水前做通水试验。即:废水管道铺设时是先开挖水泥槽,在水泥槽表面铺设HDPE双光面防渗膜,然后在防渗膜上面铺设耐酸、耐高温、抗压的PP 管材水管。水泥槽河北端是封闭式的,南端接通河南面设置的事故池。第四章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概况4.1 自然环境概况地理位置本项目选址位于东莞市东城区同沙居委会大桥村东莞市中医院内。地质地貌东莞市地质构造上 , 位于北东东向罗浮山断裂带南部边缘的北东向博罗大断裂南西部、东莞断凹盆地中。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貌以丘陵台地、冲积平原为主,丘陵台地占

40、 44.5%, 冲积平原占 43.3%,山地占 6.2%。东南部多山,尤以东部为最,山体庞大,分割强烈,集中成片, 起伏较大,海拔多在 200600 米,坡度 30o 左右,银瓶嘴山主峰高 898.2 米, 是东莞市最高山峰;中南部低山丘陵成片,为丘陵台地区;东北部接近东江河滨,冈地发育,陆地和河谷平原分布其中,海拔 3080 米之间,坡度小,地势起伏和缓,为易于积水的埔田区;西北部是东江冲积而成的三角洲平原,是地势低平、水网纵横的围田区;西南部是濒临珠江口的江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而低陷,是受潮汐影响较大的沙咸田地区。水文资料本项目所排废水最终进入黄沙河,后汇入寒溪水茶山镇河段。 黄沙河源于寮

41、步镇内的同沙水库,主要用于丰水期泄洪排洪,枯水期径流为排污所引起,同沙水库较少新水补充。寒溪水的源头在大朗镇。寒溪水茶山段基本不受潮汐作用,不属于感潮段, 枯水期该河段平均河宽 25m,平均河深约 1.5m,河水平均流速约 0.3m/s ,流量约为 11.3m3/s 。气象气候东城区临近南海, 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夏季盛行南风,冬季盛行东风和北风。全年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 22,无霜期 314 天,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79%。全镇降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 1970 毫米。雨量多集中在 4-9 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 87.6%。植被项目所在区域植被主要为亚热带、热带的树种

42、。 区内天然植被已破坏殆尽,现主要分布的多为近年绿化的树种,也有一些残存的次生林, 次生植被类型主要为马尾松和桉树林;主要的人工植被包括各种类型的果园、绿化植物和各种农作物等,农作物主要有水稻、蔬菜、荔枝、龙眼、橙柑桔等。4.2 社会经济概况东城区位于东莞市中部, 是市区四个区之一。 全区面积约 110 平方公里,辖 22 个居民区(原 19 个村全部改制为居民区)和 2 个国营林场,有常住人口 6.3 万多,外来人口 30 多万。东城区认真贯彻市委“一城三创五争先”的发展战略和工作思路,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人文地理优势,工业发展不断优化升级。投入数十亿元开发建设同沙、外经和市郊三大工业集

43、约基地,促进全区工业集约发展,共引进项目 88 个,已投产 30 多个,包括美维电路有限公司、 上海紫泉包装有限公司、 东城东兴热电有限公司等多个“大高强”项目。目前,全区共有工业企业 1000 多家,其中外商企业 500 多家。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东城区大力扶持民营企业发展,鼓励民企走“品牌强企”、“科技强企”之路。 2005 年,全区民营企业累计达 3848 家,纳税总额 2.9 亿元,比上年增长 61%。截至 2005 年底,全区有省高新技术企业 18 家、省民营科技企业 30 家、市民营科技企业 112 家。截至 2006 年底,全区民营企业累计达 4628家,新增省高新技术企业5

44、 家,省民营科技企业10 家,市民营科技企业 15 家,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17.8 亿元,引进外资项目79 宗。涌现出光大集团、东升电梯厂等一大批上规模、实力强的民营企业。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东城区深入实施“商贸东莞”工程, 全力打造以东城大道为中心,花园新村、主山、东泰、下桥、同沙为支点的核心商业圈。加强商业招商,在建及建成世博广场、君豪商业中心、星河传说、世纪广场、东泰友谊市场等一批大型主题购物中心,引进了华润万家、海雅百货、上海永乐、好又多、家乐福旗舰店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品牌项目。 个体经济发展迅猛, 全区个体工商户累计超过2 万户。 2006 年全区生产总值 132.37 亿元,

45、比上年 ( 下同 ) 增长 22.45 ;工业产值 182.92 亿元,增长 15.29 ;外贸出口值 14.96 亿美元,增长 30.09 ;各项税收 24.59 亿元,增长 31.36 。三个文明建设多年位居全市前列。目前全区有区办小学9 所,普通初级中学2 所,普通高级中学1所,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1 所。积极发动全社会参与教育事业,成功设立奖教助学金,启动创名校工程项目所在地及周围的群众无明显地方病,常见病和多发病为流行性感冒和呼吸道病,传染病主要是肝炎。第五章水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评价5.1 预测因子据工程分析可知, 本项目拟自建 1 套废水二级处理设施, 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

46、准 (GB18466-2005)中综合医疗机构和其它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和广东省地方标准 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26-2001) 一级排放限值的最严值后,最终排入寒溪河。本评价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HJ/T 2.2-93 )的规定以及本项目外排废水特点和受纳水体的水质特征, 选本项目特征污染物 CODCr 作为预测评价因子, 预测在正常排放情况下 (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和非正常排放情况下(厂区自建的废水处理站发生故障,本项目废水未经处理直接由排污管道排入寒溪河)污染物的增量和影响范围。5. 2 预测内容本评价主要预测寒溪河自净能力最小时段(即枯水期) ,本项目正常排放和非正

47、常排放的废水污染物 CODCr对寒溪河各预测断面的浓度增值,并根据本项目所在地实际情况, 论证分析其排水方案的环境可行性。5.3 水文条件本评价水质影响预测选取不利的枯水期水文条件。 据调查,寒溪河常平段枯水期平均河宽为 25m,平均深度为 1.5m,河水平均流速约0.3m/s ,流量约为 11.3m3/s 。5. 4 预测模式寒溪河纳污河段枯水期的平均宽度为25 米,平均深度为 1.5 米。纳污河段基本上为平直河流,污水进入天然水体后充分混合过程较短,因此,排入该河段的CODCr浓度增值变化过程可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HJ/T2.1-2.3-93)推荐的非持久性污染物充分混合段的“ S-P 模式”进行预测:x)(6-1)cc0 exp( K 1 86400uC0 =( C p Qp + C hQh)/( Qp+ Q h )(6-2)式中: c预测点( x,y )处污染物的浓度,mg/L ;c0初始点污染物浓度,mg/L ;K1河流中污染物降解系数,l/d ;x预测点离排放点的距离,m;u 河流流速, m/s 。Cp污染物排放浓度,mg/L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