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心理学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47563746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环境心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环境心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环境心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环境心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心理学(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一,感觉的特点1, 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2, 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性,而不是事物的整体。3, 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内容的统一4, 对同一对象,每个人的感觉不尽相同。二,引起感觉的主客观因素1, 刺激作用与相应的感受器2, 感觉阈限(下绝对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上绝对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最大刺激量。从下阈限到上阈限之间的强度,就是人能产生感觉的刺激范围)3, 注意(无意注意-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有意注意-有一定目的,需4, 要一定意志努力。有意后注意-事先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客观事物是否引起人的注意,

2、一方面取决于刺激物的特点,另一方面取决于人的自身状态。三,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1, 相互加强或相互削减2, 联觉(指一种感觉会引发一种感觉的现象)3, 不同感觉的补偿四,感觉与知觉的关系知觉的产生以各种形式感觉的存在为前提,并与感觉同时发生。五,知觉定势(个人知识,经验,兴趣,别人的言语指导或环境的暗示,会促使知觉判断的心理活动处于一定的准备状态而据具有某种倾向性,心理学中称之为知觉定势)六,习惯化适应(如果感知到的刺激不随时间发生变化,人对这种刺激的反应就会越来越弱,甚至感觉不到,习惯了环境的刺激而变得适应)七认知,指获得知识的过程,包括感知,表象,记忆,思维等。而思维是他的核心。1,图示在皮

3、亚杰的理论中,动作的结构或组织,即固有的知识或经验称之为图示(图示的形成是一个以时间作为代价的内化过程,一旦形成,便在个人的思维和认知过程中形成一种顽固的定势,成为一种直觉的思维方式或习惯的行为。)-同化是图式量的改变,顺化是图式质的改变八在声景设计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1,因人而异2,因地而异3,因时而异4,因文化和亚文化而异九,其他知觉 1嗅觉 2触觉 3动觉 4温度和气流第二章一,环境知觉,研究人(群体)对来自真实环境的刺激所产生的即时而又直接的反应。即时(时间),在场(空间)和直接和三个必要的充分条件。二,格式塔心理学简介(历史背景):1912年兴起于德国,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

4、一,后来在美国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主要代表人物有惠太海默,考夫卡和科勒。格式塔心理学以现象作为他的哲学基础,并以现象学的实验来研究心理现象。格式塔基本观点:1,知觉的整体性2,同型论3,场作用力三,格式塔的基本原则:现实生活中,人总是企图在知觉范围内对感知对象加以组织和秩序化,从而增强对环境的体验,理解和适应。由于人对环境刺激的组织与思维过程本身就是进化和对环境适应的结果,所以与客观环境刺激的特征存在着同构性,看惯了环境刺激的特性也直接影响着人的知觉效果、四,图形与背景的关系1, 图形清晰明确,相对较强;背景模糊不定,相对较弱。2, 图形是被包围的较小对象,背景则是包围图形的较大对象。3,

5、有时,土地关系可以互换。五群化原则1,临近原则2,相似原则3连续原则4封闭原则六,简化原则1,良好完形原则2,简洁原则七,布伦斯维克提出的概率知觉理论(在真实环境中实验得到结论,更重视后天的知识,经验和学习的作用)其基本观点和理论模型:1,布伦斯克认为,知觉环境是人主动解释由环境刺激起的感觉输入过程。认为环境提供给我们的感觉信息从来都不能准确反映真实的环境特征。2,概率知觉理论认为,个人之知觉中起着极其主动的作用。为了适应对环境提供的感觉线索的不定性和不一致性,个必须建设对环境加以判断的全部有关概率论点。模型(透镜模型):个人的环境知觉类似于透镜将光线聚集于一点的作用过程-将接受的来自环境的一

6、组刺激经过过滤,重组,聚焦为一个整体的知觉。来自环境的刺激其生态有效性各不相同,即一刺激比另一刺激提更了更准确,更可靠或有用的环境表象。八,生态知觉理论:知觉是一个有机整理过程,人感知到的是环境中有意义的刺激模式,并不是一个个的鼓励刺激。九,生态知觉与情感反应:1,愉悦2,恐惧3,审美倾向4信息控制十,信息环境的特点:1,环境信息在时空方面没有固定的范围限制3,环境通过所有感觉渠道向人提供信息,当我们主要在接受某种感觉信息时,其他的感觉渠道也在频繁地参加“合奏”3,环境所提供的信息比人能处理的多得多。4接受何种信息时主要是感知者的功能。十一,沃尔维尔适应水平理论:人对感觉刺激具有最佳适应水平,

7、即介于刺激过少和过多之间的中间水平(中等程度的刺激)。十二,复杂刺激的组织:1,无组织的复杂性3,有组织的复杂性3协同的复杂性十三,英国地理学家阿普莱特的“前景庇护所”类型:1,具有广阔而又无遮挡的事业前景2,有界定的水平展开的狭长深景3,间接全景,附近又便于观察全景的地方4间接深景十三,卡普兰夫妇的注意力恢复理论四种属性:1,吸引性2,异常性3,和谐性4.拓展性第三章1环境认知:研究人如何获得有关环境的认知,即人如何在环境中定向,找路,寻址,判断距离远近和时间长短,并理解环境所包含的意义。2,认知地图(人头脑中形成的有关特定空间意向)-格式塔派心理学家托尔曼创造的术语3,城市认知地图的组成要

8、素1,路径2,标志3,节点,4区域5,边界4, 认知地图的特点;1,多维信息的综合再现2,模糊性和片段性3个人差异5, 认知地图的差异的功能:1,解决空间认知问题2,接受新环境的基础3,交往功能6, 儿童认知四个人阶段:1,首先注意和记住空间标志物2识别和熟悉特定标志物的路径3,将彼此临近的标志和路径结合成子群4,将各种环境要素综合组织为统一的整体环境7, 儿童空间参照系:1,自我中心定向系统2,固定定向系统3直角坐标参照系4,路线型和鸟瞰认知地图8, 在环境设计中因地制宜运用格式塔性理学组织原则:1,图形与背景的关系32,邻近性形成的组团3,相似性强调的群体4,连续性产生的韵律,5,封闭性所

9、界定的空间范围9, 拉普波特,空间定向涉及行为1自身整出什么地方2如何去要去的地方3如何确定已到达的目的地10,所有动物中都有两种定向系统;一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具象系统,另一种是与图示有关的抽象系统。11,认知距离:就是研究人们怎样在头脑中凭记忆判断距离的长短,也有人称“主观距离”12,影响距离的环境因素:实际路途的状况,转弯的多少、方向和周围环境都影响对认知环境距离的判断。13影响环境认知其他的因素:除环境以外,好有文化和时间因素,以及个人动机,心绪、偏好、判断位置核心为特点等。14,自我中心距离:个人与物体之间的距离知觉15,外向距离知觉:在某一特定环境中,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知觉第四章1,

10、唤醒:指在刺激作用下通过脑干的网状结构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同时加强肌肉的紧张状态2,唤醒在心里上的表现是自主活动的提高,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肾上腺分泌增加等。行为上表现为情绪的变化和体力活动的增加。4, 环境心理学家梅拉比安和拉塞尔提出的影响情绪的“三因子论”包含三个独立的维度:快乐/不快乐、控制/屈从、唤醒/睡眠5, 心里对抗:当个人感到自己的行动自由正在受到限制时,便会产生一种不愉快的情绪,这时人们做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试图努力重建树立对情感的控制和恢复行动的自由,这种现象称之为心里对抗。6, 广泛探索:广泛探索感觉剥夺实验证明,感觉上的刺激不足和生理上的的饥渴同样难以忍受。这

11、种心理上的饥渴状态会使人想饥不择食一样到环境中寻求刺激,提高唤醒水平,破莱恩称之为广泛探索。7, 特殊探索:与广泛探索相反的,当个人被特定刺刺激所唤醒引起注意时,就可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企图通过探索对环境的的某种下定性,其知觉矛盾作出解释,以降低唤醒水平,这是发生的行为就是特殊探索。8, 卡普兰对环境偏爱四个难度:1,连贯性2,易识别性3,复杂性4,神秘性9, 应激:令人不愉快的所唤起的紧张反应称之为应激。10,1,生理反应2,情绪反应3,行为反应11,生理反应三个阶段1,警戒反应2,抗拒阶段3,衰竭阶段12,应激源的种类:灾难事件、个人应激源、背景应激源13,,事件:势不可挡的应激源,如资源

12、灾害、战争,大技术事故。14,应激源:指引起应激的生活事件和一些烦心的日常琐事。15,背景应激源:指的是持续重复的日常干扰,如工作压力大,每天上下班赶路,拥挤、噪声、气污染等引起的恐惧与紧张气氛。16,顺应:改变或选择环境刺激来顺应自己的主观需求17,适应:改变自身对环境的反应去适应客观环境,其中包括学习过程,人适应环境过程就是与环境磨合的过程。18,行为场景的定义:向特定的环境客体提供特定的功能特性一样,特定的空间以及其中按一定规则分布的要素共同构筑物质环境,也具有特定的生态特性,支持着特定的行为模式,为需要他的人提供了从事某些活动的场所。19,最小维持量:持某一行为场景所需要的最少人员数量

13、。20,容量:场所能容纳的最多人员数量。21.,研究行为场景的现实意义:虽然建筑环境不能决定一切,但至少可以认为,建筑环境可以为某些行为提供便利;;也可以对某些行为设置障碍,要提供一种行为,首先要提供这种行为所依存态环境;要组织一种行为,也要首先根据这种行为依存的生态环境。其特点是对真实环境发生的行为为采用现场观察的方法,将所观察的实际使用情况和预想的情况加以比较,从环境的生态特征与群体的活动模式相互依存的关系切入,进行整体的分析,这对于改进场所绩效和提高使用者的满意度都与有现实意义,只有从整体上加以策划,设计和管理,才能形成和谐的场景,才能使场所得到正确,充分有效的使用。第五章1,影响噪声评

14、价因素:和其他应激源一样,多噪声评价也取决于主客观两个方面因素,包括物理因素、生理因素和心里因素,具体体现为响度、预见性和控制感。2.噪声对行为的影响:1,噪声与助人行为2,噪声与绩效3噪声与交往4噪声对健康的影响3,噪声多健康的影响:1,听觉与视觉损伤2,干扰睡眠3,干扰内分泌系统,影响儿童和胎儿的发育4噪声来源:1,交通噪声2,施工噪声3,工商业噪声4,不容忽视的地平噪声5生活噪声5, 高密度对人类的影响:密度是一种客观的人类状态,可以用某种方式度量。社会学家曾使用过内密度和外密度的概念。内密度指每一房间或每幢住宅中居民的人数。外密度指每英亩中居民、住宅和建筑物的数量。其中,以每一房间的人

15、数定义的内密度似乎更直接影响人际关系和行为反应。由于上述密度的定义给研究带来许多不便,因而后续研究又提出了便于实验操作的社会密度和空间密度概念:改变社会密度,即物质空间不变,改变使用这一空间的人数;改变空间密度,即使用空间的人数不变,改变物质空间的大小。对两种不同密度的操作所造成的情境变化会引起截然不同的情感和行为反应。显然,社会高密度比空间高密度会引起更明显的不良反应。6, 影响拥挤感的因素:1.个人差异,2,情景条件,3,社会条件4建筑因素7, 个人差异:1,性别差异;2人格特征;3文化生活方式的差异;4适应水平;8, 对拥挤理论解释:1,信息超载2,行为约束3,生态心理学9, 减少拥挤感

16、的措施:1,空间分隔2,缓解交通拥挤。10,空气污染程度:用空气污染指数(API)表示。划分为五级:0-50是一级,空气质量优;51-100是二级,空气质量为良;101-200是三级,属轻度污染;1-300是四级,属中度污染;大于300为五级,属重度污染11,空气污染来源:1,汽车尾气2,煤烟3,工业废气4,餐馆与街头烧烤5,室内污染12,病态建筑:按照国际标准,一个让建筑如果有20以上的人对居住环境或办公室的感觉不适进行投诉,这个建筑可被判定为“病态建筑”13,对空气污染的知觉和认识:1,视觉线索2,嗅觉线索3认知线索14,视觉线索:1大气的能见度2,可看见烟雾3,所用物品上的灰尘15,霾:

17、细颗粒污染(英文缩写PM),PM2.5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16,空气污染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在主要空气污染物中,二氧化碳损害呼吸功能、降低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一氧化碳阻止人体组织(包括脑和心脏)吸收足够的氧气而造成缺氧状态,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一氧化碳会引起视力与听力、震颤型麻痹、癫痫症、头痛、乏力、记忆衰退、反应迟钝甚至精神病。空气中的汞、铅、石棉等微粒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症、贫血、神经系统等疾病。光化烟雾会引起眼睛发炎,呼吸道疾患,心血管损坏,甚至导致癌症。二氧化硫主要与呼吸系统疾病有关。空气污染常常是多种污染物同时作用,引起“空气污染综合征”,其特点是头痛、乏力、失眠、兴奋、抑郁、眼疾

18、、背痛、判断力下降、肠胃不适。第六章1,心理空间:陌生人,熟人还是群体之间保持适当距离和采用恰当交往方式具有的空间。2,度量个人空间范围三种方法:1,模拟法3,现场研究3,实验室试验3个人空间的功能:个人空间是一个针对来自情绪和身体两方面潜在危险的缓冲区起着自我保护作用;避免接受过多的刺激,防止应激造成的过度瘫痪,弥补私密的不足,防止身体受到他人的攻击。5, 影响个人空间的因素:1,情绪2,人格3,年龄4,性别6, 人际距离:密切距离、个人距离、社会距离、公共距离7, 私密性:对接近自己或自己所在群体的选择性控制。8, 最有私密性水平、;当实际所达到的接触程度与个人的私密性相匹配时,就达到最优

19、私密性水平。9, 私密性的功能:有利于建立自己的认同感10,私密性的重要作用:保证居家生活的和谐和宁静,提高集体宿舍居住人员满意程度,减少监狱暴力行为,该进居住场所中的工作和学习绩效等。11,满足私密空间的措施:1物质方面措施(合理选址,避开不良周围环境;妥善布局;设置屏障,一边阻断他人的视线;加强隔音措施等)2社会方面的措施(改变活动或作息时间;显示警告标志;加强道德教育;提出善意齐劝告;住宿法律等)12,领域性:是个人群体或群体为满足某种需求,拥有或占有一个场所或一个区域,并对其加以人格化和防卫的行为模式。13,领域的类型:1,主要领域2,次要领域3,公共领域14,领域功能:1,认知和社会功能2,领域性和控制感3,领域性与安全防卫15,领域性和安全防卫:1,形成易于被感知并有助于防卫的领域2,自然监视3,形成有利于安全防卫的建筑意象4,改善居住区的社会环境第七章城市环境体验特点:1,综合性2,指向性和选择性3,差异性4直觉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