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6琵琶行并序第1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0728498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47554175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语文2.6琵琶行并序第1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0728498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2.6琵琶行并序第1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0728498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2.6琵琶行并序第1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0728498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2.6琵琶行并序第1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072849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2.6琵琶行并序第1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0728498(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6 琵琶行 并序第1课时1作家作品唐朝宣宗皇帝李忱为一位诗人写了首悼亡诗:“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_,_。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这位诗人就是白居易。白居易,中唐著名_诗人,字_,晚年号_。青年时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他是继杜甫之后又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被贬为江州司马。著有_七十一卷,今存书近三千首。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_,_”,强调和继承我国古

2、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_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琵琶行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关于歌、行、引:琵琶行原作琵琶引,“行”是乐曲的意思。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_。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_,富于变化。2创作背景琵琶行创作于元和十一年(816)。白居易任谏官时,直言敢谏,同情民间疾苦,写了大量的讽喻诗,触怒了唐宪宗,得罪了权贵。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藩镇李师道派人刺杀。白居易情急之中上书请捕刺客,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被指责

3、越职奏事,贬为江州刺史;又进而诬陷他作赏花新井诗“甚伤名教”,再贬江州司马。江州当时被看成是“蛮瘴之地”,加之州司马虽然名义上是刺史的佐史,实际上是一种闲散职务,这对白居易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嘲弄。他的被贬其实是一桩冤案,他连遭打击,心境凄凉,满怀郁愤。次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3给下列加线字注音。铮( )然贾( )人悯( )然转徙( )荻( )花霓( )裳琴( )瑟( )琵( )琶( )钿( )头呕( )哑( )嘲( )哳( )六幺( ) 1.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现实主义乐天香山居士白氏长庆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新乐府运动体裁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3

4、zhnggmnxdnqnsp pdinu y zhozhyo 1诗歌前的小序有什么作用?(1)简明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2)概括了琵琶女的悲惨身世和生活遭遇。(3)交代了本诗歌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2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直接表现琵琶女出神入化的演奏技巧?运用了多种手法来直接表现音乐。第一种,用摹声的手法。如“嘈嘈”“切切”等象声词和“间关”“幽咽”等双声词。第二种,用比喻的手法。以声喻声,如用“急雨”之声、“私语”之声、“莺语”之声等;以形喻声,如“银瓶乍破”“铁骑突出”“裂帛”等。第三种,直接描写。如“未成曲调先有情”“此时无声胜有声”等。3分别用

5、一句话概括各节诗的内容。江头送客思管弦;江上聆听琵琶曲;听琵琶女诉身世;同病相怜伤迁谪;重闻琵琶湿青衫。4本诗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他们的形象各有何特点?琵琶女和诗人自己。琵琶女年轻时色艺双绝,名噪教坊,富贵子弟争着向她献宠,生活中充满了“欢乐”。然而这样的欢乐是以色取悦于人换来的,其中未尝不含着悲苦。待到年长色衰,又值社会发生动乱时,“门前冷落鞍马稀”,不得已而“嫁作商人妇”,“转徙于江湖间”,过着凄苦的生活。这个形象具有高度的典型性,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玩弄的乐伎们的悲惨命运。诗人的自我形象,主要表现在他的“天涯沦落”之恨。诗的开头写秋夜浔阳江头的萧瑟景象和饯别宴上“醉

6、不成欢”的气氛,都暗示了这种心情。琵琶女的演奏不仅道尽了她本人心中的“无限事”,其实也勾起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听了琵琶女的自叙身世,他的“恨”终于奔涌而出,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一主题。然后尽情地倾诉他“谪居卧病”中凄凉、郁闷的心情,抒写了自己仕途失意的痛苦和感伤以及对社会黑暗的不满与激愤。5这两个形象有什么共同点?试结合全诗的内容和白居易的生平来谈。共同点“同是天涯沦落人”诗人 琵琶女出自京城 自言本是京城女我从去年辞帝京 才华出众才华横溢大诗人 名扬京都女艺人落魄失意贬江州 年长色衰嫁商人6第二段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结尾,有什么作用?用悄寂无声的环境衬托

7、演奏的效果,乐声已停,然而余音绕梁,经久不息,人们还久久沉醉在音乐创造的氛围中。“悄无言”的寂静,实则是充满了感情的时刻,听众的忘情和如痴如醉的神情,从侧面烘托出琵琶女技艺的高超绝妙。诗人所创造的这个画面,有着极其感人的艺术魅力。7琵琶行并序精彩而细腻地写出了琵琶乐曲的感人效果。诗人是从哪些角度、用哪些方法进行描写的?(1)角度:弹奏的动作。转轴、拨弦、轻拢、慢捻抹复挑、曲终收拨当心画,这些动作娴熟连贯而有节奏,体现技艺之高超。旋律的变化。嘈嘈、切切、幽咽、凝绝、银瓶乍破、铁骑突出,或急或舒,张弛有度。听众的反应。未成曲调先有情,此时无声胜有声,东船西舫悄无言,如痴如醉,进入忘我境界。(2)方

8、法:比喻的贴切。把粗重之声喻为“急雨”,轻细之声喻为“私语”,流利之声喻为“间关莺语”,凝滞之声喻为“冰泉冷涩”等。环境的点染。“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写周边环境的寂静,来表现音乐的强大魅力。 1下列加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憔(qio)悴铁骑(j)曲(q)罢悯然B幽咽(yn)冷涩(s)转轴(zhu)拨弦C霓裳(chn)教坊(fng)春江花朝(zho)D红绡(xio) 掩抑(y) 虾(xi)蟆陵下2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古今意义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似诉平生不得志 整顿衣裳起敛容 暮去朝来颜色故 我从去年辞帝京ABCD3将下面的五句诗删去一句,再

9、将余下的排序组成一首七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绿阴冉冉遍天涯 青草池塘独听蛙 秋庭暮雨类轻埃 林莺啼到无声处 门外无人问落花ABCD4下列对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遂命酒,使快弹数曲酒:名词活用为动词,摆酒。B凡六百一十六言言:字。C曲罢悯然悯然:值得同情的样子。D梦啼妆泪红阑干阑干:纵横错乱的样子。5下列诗句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A曲罢曾教善材服,装成每被秋娘妒。B夜深忽梦少年事,梦涕妆泪红阑干。C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顷。D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坐重闻皆掩泣。6下面是关于“白居易的诗歌理论”的材料。请根据上下文,在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每句不超

10、过20个字。白居易一生不仅留下近3000篇诗作,还提出了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歌比作果树,提出了“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的著名论点。情是诗的内容,_,义是诗的社会效果。他分析了诗歌创作中的感情活动,说:“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又说:“乐者本于声,声者发于情,情者系于政”。认为情感活动并不是凭空产生的,_,要密切联系当时社会的“政”。阅读下文,完成问题。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

11、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12、。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1对节选部分第一段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句概括地介绍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主人送客人)。B第二句描写环境,有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C第四句中的“无管弦”三字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做铺垫。D第五句写出了与朋友分别时悲惨的心情,第六句用月光进一步反衬诗人此时的心情。2“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两句在结构上具有怎样的作用?3节选部分画线的语句各表现了诗人与琵琶女怎样的心情?请结

13、合关键字词简要分析。4诗人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这些手法有何好处? 1C【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A项,曲:q;B项,咽:y;D项,虾:h。2C【解析】古今意义相同。3B【解析】此诗为南宋曹豳所写的春暮。既然是绿阴遍天涯的暮春,应去掉;既然是绝句,一般一、二、四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判断出第三句为,根据内容、意境确定第二句及首尾两句。4C【解析】“悯然”,忧郁的样子。5A【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字形的能力。A项,材才,装妆;B项,涕啼;C项,顷倾;D项,坐座。6言和声是诗的表现形式而是缘起于社会生活中的“事”(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

14、力。根据上下文,空应该填写关于“诗歌的形式”的内容;空与上文形成转折关系,不是凭空产生,而与社会有关。1D【解析】D项,对第五句的理解不正确,“惨”是“悲伤”的意思,而不是“悲惨”之义。对第六句的作用理解不正确,应是“烘托”,而不是“反衬”。2这两句在诗歌中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既紧承上文主客离别之事,又引出琵琶声,为下文展开对琵琶曲的描写过渡。3“寻”“问”“移”“邀”“添”“回”“呼”“唤”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欣喜之情和急欲相见的迫切心情。“欲语迟”“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精练而又细膩地表现了琵琶女此时本不愿出场但又不得已的矛盾复杂的心情。4大量运用比喻,化抽象无形为形象可感;巧用拟声词和叠音词,增强了语言的音韵美;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结合,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 - 7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