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读后感

上传人:积*** 文档编号:147503361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0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国学经典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国学经典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国学经典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国学经典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经典读后感(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国学经典读后感 国学经典道德经读后感这几日又将道德经重复观看数次,觉其精妙之处堪称一绝。道德经乃春秋老子所著。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人氏。大约生活在公元前 571年至公元前480年,曾经官拜周朝的守藏史,晚年出关赴秦讲学,死于扶风。老子是道教的开山鼻祖,被尊称为“上清真人”“太上老君”。这几天,徐老师向我们推荐了国学经典这一本书,而且还给我们打印了这本书里比很好的名言,让我们多背,让这些名言永远做我们的生活导航。我们经过多读、多背,逐步的了解了这些名言的意思。道德经全文五千余字,分为两部分,上部分为“道经”,下部分则为“德经”。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该书充满了

2、哲理和智慧,它所包括到的内容包含自然之灾祥、国政之兴衰、植物之枯荣、动物之寿天、家道之祸福和内圣外王之道、强兵攻战之术、富国安民之法。所以,道德经被称为万经之王,老子更是被奉为中国哲学之父。道德经之上篇“道经”开头说:“道可道,很道。名可名,很名。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缴。二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在这里,老子破天荒的提出“道”这个概念,她认为“道”即是宇宙的本原和实质,也可为原理、标准、真理、规律。“道”分有形、无形两种端别。无形,乃天地浑浊初分之元气。有形,则为宇宙众生万物产生之命脉。“无,观于妙。有,观于端。”宇宙万

3、物全部是遵照“道”的规律而发展的。“道”产生了天地万物,但它是不能够用语言说明的,而是很精深奥妙,这就需要无形到有形的一个过程。这本书不但使我从一个“游手好闲的小皇帝”,变成了一个勤劳的“忠仆”,还让我明白了中国的一句古语“百善孝为先”的含义:只有“孝”才能推进社会的友好发展,做一个让人尊敬的人。现在我已学会了为劳累了一天的爸妈端上一杯清香的茶,为奶奶端上一碗热腾腾的米饭,而且学会了做饭,洗衣等家务活,为父母减轻了二分之一的负担。震撼啊!数千人着万里长征,面正确是百万虎狼之师,前有堵截,后有追兵。面对高山悬崖,冰天雪地、湍急的河流、一片渺茫的沙漠、无底的沼泽。这一重又一重令人感到无比困难的困难

4、,却被这支队伍战胜了,这就是红军,这就是“坚韧不拔”的红军。道德经下篇“德经”则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认为;下德无为而有认为。上仁为之而无认为;上义为之而有认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以后德,失德以后仁,失仁以后义,失义以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道。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也。”老子在这里说,“道”的属性表现为“德”,通常符合于“道”的行为就是“有德”,反之,则是“无德”。“道”和“德”不可分开,不过又有所区分。“孔德之容,唯道是从”此乃孔德。“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此

5、乃常德。“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此乃玄德。此三德“孔德”“常德”“玄德”当归属于“上德”,其合乎和“道”。阅以其书,“目”“心”“胸”顿然大开,使人神清气爽,居于“道”“德”之上,忽觉尘世之“恶”“卑”“贱”如泡沫幻影,名利随之,感受于天地正气浑然。万望各位好友随缘一看,增识广知,无弊于己。其,鄙人已阅过数几十遍,其之不烦、不厌,常观至半径,大呼过瘾!快哉!欣赏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下面是为大家搜集的,供大家参考,欢迎大家借鉴。初识国学经典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经典的份量,它定是中国文学界中的奇葩,而且以为那是文孺志士的专属区。像我这种肤浅的

6、文学造诣不高之辈怎能领会其中的奥秘。我带着一个完成任务的心态在网上查阅起来。然而,不论是历史还是未来的统治者,全部绝不期望也很害怕民众想到这些,更不许可有些人在如此实话实说。即便有如叶文福那样想到并勇敢说出来的人,一定会遭到统治者及其爪牙们的训斥和处罚,也会遭到捧奉统治者、并替她们鸣锣开道的先天性奴才小民们的指责。统治者是怕平民们太清醒而反抗她们的强权统治,不甘心充当她们的工具;捧臭脚的狗奴们却只为主子的垂青,只为讨她们的牙慧而已。其实讨不讨喜爱全部免不了一个地位、一个命运,正如清醒是否同是工具一样。详识国学经典让我豁然开朗,想想自己的学识只是冰山一角。国学经典风靡文坛,小说流传广及民间,真可

7、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雅俗共赏。不知多少人对它们肃然起敬。像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治天下,可见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和古人对的推崇。其实是教给我们怎样在当代生活中获取心灵愉快,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它所传输的是一个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我们说孔子是圣人,因为在她生活的那片土地上她是一位最具人格魅力的人。曾有这么一个说法,现在姚明代表中国,而在古代代表中国的却是孔子。这说明孔子的影响力深远。像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这些句子朗朗上

8、口影响久远。经过这次学习使我感受最深的孔夫子,我欣赏她好学的精神。如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扪心自问,我是何其肤浅,何其妙小。 我为自己身为一名人民老师而惭愧,这是个信息化,网络泛滥的时代,学习条件优越极了。可每当要我们学习多种理念理论时,总是一副心烦意冗的样子。要是到了交论文的时间,国学经典中的那些华丽辞藻那能从我这种庸俗之辈的笔尖中“陈列”出来。大多在网上东拼西凑,借东家梁换西家柱。就这么西稀里糊涂上交了一篇牛头不对马嘴的文章。正如法言修身中所言:“三年不目日,视必盲;三年不目月,精必朦 ”。意思是:“ 三年不见日光

9、,瞪眼而看不见;三年不见月亮,眼光就短浅。长久不学习肯定愚昧短浅。”看来立志学习才是目前明智之举。正如礼记儒行中:“ 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意为:“ 广泛地学习永不满足,身体力行永不懈怠。”也只有不停为自己“充电”才能成为一名不被时代淘汰的老师。假如说我们的心田是一块最一般的土地需要阳光、雨露、肥料和辛勤的耕耘,那经典诗文就是那阳光、惠风和细雨。只要你愿意时时刻刻去吮吸去领悟去诵咏,那我们的理想之花一定会开得更艳持得更久。西游记不愧为一本名著,它那出色纷呈的小说,栩栩如生的人物,全部是其它任何书所不能比的。是西游记告诉我做人的道理: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在世界上立足。经过这次学习我感受到了古

10、代文人那份谦虚、豁达、坦然和乐观。像老子:“不自矜,故长。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我,故有功。”意思是:“ 不自高自大,因此能保持长久。不自我表现,因此他人能了解你。不认为自己绝对正确,因此能是非分明。不自我夸耀,因此才有功劳。又如孟子滕文公下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为:“富贵不能迷乱心意,贫贱不能改变志气,威武不能屈节,这才叫大丈夫。”再如贞观政要刑法中:“乐不可报,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意为:“享乐不能过分,过分就会带来忧愁;欲念不能放纵,放纵就会酿成灾祸”。经过这次学习我收获颇多,感受也颇多。也使我更深刻地了解了语出培根随笔中的论读书中

11、的语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物理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正如古人所云:学皆成性。不但如此,连心智上的多种障碍全部能够读合适之书而令其开豁。这说明读书的主要性。自古全部有“书中自有语无玉,书中自有黄金无”的说法。经过这次学习坚定了我立志学习的意志和信心。如出自明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立志的:“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 终亦何所底乎?”意思是:“ 志向不确立、如同无舵之船,无绳之马,飘荡放纵,到何处去呢?”又如礼记中庸中的:“ 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 意思是:“君子不停自我反省,无损自己的志向。” 再有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1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美”。意思是:“不学就不能增加才智,无志向就不能成学业。”这些全部证实了孔子所言,我们应该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实现其人生价值。只有经过读书,才能使人变得聪明睿智.价值观。人生观的引导,教育学生为民族的复兴而不懈努力并成为国家的栋梁。而要达成此目标,老师自己首先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宋杨万里诗论中说到:“愧斯娇,娇斯复、复斯善。“意思是惭愧就会改过,改过就能回头,回头就成为好人。”我真期望经过这次学习能正真改变自己。试想想自己,昨天的我像一匹稚嫩激情高昂的马驹有驰骋沙场的欲望;可在残酷的现实中这匹有追求有理想的 马驹变成了今天的未老先衰、没有目标、颓废的拉着石磨的驴;经过这次洗脑,期望明天的我能成为一匹体态丰盈的骆驼载着智慧,载着期望,载着毅力穿过迷茫的沙漠寻求到一片新的绿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