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槐树导游词

上传人:积*** 文档编号:147503341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大槐树导游词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槐树导游词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槐树导游词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大槐树导游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槐树导游词(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大槐树导游词 和世界上其它著名的大瀑布相比,黄果树大瀑布即使没有非洲维多利亚大瀑布、北美洲尼亚加拉大瀑布、委内瑞拉安赫尔大瀑布那般宽广、高深和雄伟,不过,黄果树大瀑布自有它奇特之处,它是世界上处于喀斯特地域最在瀑布,也是最壮观的瀑布。这个大瀑布就像是一块奇异的磁 石,在它的地面、地下、水上、水中还吸附着一连串丰姿绰约的景致。其中最神奇的一处,就是隐藏在大瀑布半腰的崖廊洞穴,因为洞外藤萝攀附,水挂珠帘,故曰“水帘洞”。这是世界上其它大瀑布所没有的奇特景观。关键讲解是对旅游线路上的关键景观从景点成因、历史传说、文化背景、审美功效等方面进行具体的讲解,使旅游者对旅游目标地有一个全方面、正确的了解,同

2、时要提醒旅游者注意自己携带的东西,保管好自己随身的物品,这是导游词最主要的组成部分。首先.参观一楼中央大厅。南北长76米,东西宽48米,高16米,面积3600平方米,地面全部是天然大理石铺成,周围20根柱子由汉白玉大理石镶砌,上挂5盏水晶玻璃吊灯,整个大厅建筑装修简练大方。先生们,女士们,欢迎大家来洪洞做客。欢迎大家来到大槐树,来到我们祖先的的“家”,来到我们的寻根问祖地。今天,我很幸运能够陪同大家去我们的祭祖园去走走,看看。在看之前,我想让大家了解一下洪洞县。天子山有四大奇观:峰林、云海、日出、冬雪。一幅幅雄伟壮观、奇特迷人的景象,相信会让大家大饱眼福而流边忘返。以下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

3、2021张家界天子山导游词,期望能够帮到大家。洪洞县在山西南部临汾盆地的北端。洪洞县名的由来,传说是由县城南的南洪崖和县城北的古洞而得名。洪洞县的出名则是得益于明代洪武年间的那次大移民,因为古大槐树见证了那次大移民而著名全国。我们现在来到了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始建于1914年。这是一个著名海内外的明代迁民遗址,这里曾经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移民地,数百年来被大家作为识别故乡的标志,被看成另一个意义的“家”,称作“祖”,祖宗的祖,看作“根”树根的根,成为亿万华夏儿女心目中的梦中家乡。根字影壁大家请看影壁上的这一“根”字。“根”是我们汉字中的形声字,左边是一

4、“木”字。中国有句古话“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这充足说明了中国人对自己的“根”眷恋之深。我们眼前的这座祭祖园中影壁上的“根”字,正是要表现我们中华民族这一“根”的情结。它是中国工艺美术学院原院长,著名书画家张仃先生于1984年来这里参观时题写的。在“根”字的两旁还题有“饮水”“思原”四个篆体字。大家再看“饮水思原”中这个“原”字,为何没有三点水?它的含义是指原始的,不忘祖宗功德,让我们追本溯源,我们追溯的源头就在这里。大槐树下大移民,发生于在明朝初年,距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从1368年明洪武立国起到1417年永乐十五年止,这里共发生了大的集体移民18次,迁民人数达100万以上

5、,是中国历史上,有组织、有计划的一次官方大移民。作为明王朝早期的一项重大国策,不论在时间上、地域上、规模上,其迁民人数全部达成了中国移民史上的顶峰。这里我不妨给大家讲解一点小知识。中国历代移民可分为官方移民和自发移民两种形式。自发移民是老百姓为逃避天灾或战祸而造成的人民自发的迁徙。在中国历史上,两晋南北朝历时300余年的战乱,中原地域人民大量逃往江淮一带;在北宋末年中原沦陷,士大夫及广大老百姓随宋朝宫室,纷纷南迁等两次大移民就是自发移民。官方移民为历代政府基于军事、政治、经济等很多原因,有组织、有计划、有计划、有目标移民。明代洪洞大槐树移民,作为最大规模的一次官方移民是有史料记载的。二门楹联大

6、家请往这里看。二门上这是一副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楹联。“举目鹳窝今何在,坐叙桑梓骈甲情。”这里的鹳窝指的就是大槐树上的老鹳窝。当年迁民们背井离乡,远离故乡,越走越远,回头一顾,大槐树和老鹳窝就成了大家最终的记忆,也成了故乡标志。因此民间就流传着这么的一首民谣:“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旧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二门上这幅对联后两句的意思是,迁民们的子孙回到故乡,首先要看一看故乡的老鹳窝。即使现在老鹳窝已不复存在,但乡情浓郁的古槐后代们,还会谈论起大槐树后代们脚上的小脚趾盖。听说当年迁民们在领取外迁证件后,官府为了预防她们逃跑,便在每个人小脚指上砍一刀做记号。至今移民后代的脚趾上小

7、指甲盖全部是变形或两半的,传说就是因为这个缘故。迁民壁画壁画是绘在壁上的画,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原始社会,我们人类的祖先在洞壁上刻画多种图形,以记事表情,算是最早的壁画。我们眼前的这幅壁画叫迁民图,是依据迁民的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绘制而成的,它反应的正是当初的迁民们的凄惨情景。我们现在想,明王朝为何要大移民呢?这要从元朝末年的历史说起。元朝末年,因为统治者的残暴,反元起义连年不停,战火四起,致使中原大地出现了赤地千里少人烟的萧条景象,而山西作为“表里山河”,却因为易守难攻,避免了长久的战乱之祸,农业上又连年丰收,于是形成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丁兴旺的大好局面。明王朝建立之初,面对战

8、乱以后中原人烟稀少,人口严重不足,土地大片荒凉,财政收入剧减的现实状况,为使人口均衡,天下太平,尤其是为了巩固明王朝的统治,朱元璋采纳大臣们的提议,决定了从山西向中原移民屯田。实施大迁徙这一战略决议,无疑是朱明王朝富国强兵的得意之作,不过详细到每一家,每一户乡民来说,却是莫大的悲伤。当她们一个个恋恋不舍,逐步远离自己世代居住的家乡的时候,她们那一双双泪眼中最终看到的只有那一棵清楚而高大的老槐树,还有那老槐树枝丫间的一簇簇老鹳窝,于是“老槐树”和“老鹳窝”,便成了迁民们诀别故土时的最终记忆和最终标志。谢谢大家的关照和配合,我们的江山大峡谷半日游就要结束了,期望大家能在下次再欣赏这漂亮的江山大峡谷

9、,并坐上飞天绳索,观看碧水蓝天。还有就是,品尝这里纯正野菜和可口的土鸡,再见!跟这里的全部精灵再见吧!古大槐树处石龛:“滴水穿石”贵在水的执著,眼前这个洞再次让我们见证了流水的伟大力量,在绝壁的底部因为水流长久的冲涮旋蚀形成了一个顶部小、肚子大的洞,在地质学上叫石龛。说到这儿大家肯定迷惑了,这个洞怎么会升到那么高的位置?这就又要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化神奇了。以后因为地壳运动的抬升,水流的不停下蚀,才把石龛抬升到陡崖的中间。该礼堂南总计可容纳1万人。礼堂平面呈扇面形,坐在任何一个位置上均可看到主席台。一层为代表席,每个座位均设有12种语言的译意风及电子表决器,代表们可即席讲话或表决。三层的每

10、个座位中则装有小喇叭,均可清楚听到主席台 的声音。礼堂顶棚微微窿起,其和墙面呈圆弧型,形成“水天一色,浑然一体”之势。顶部中央饰有巨型红色五星灯,周围点缀有馏金的70道光芒线和40个葵花瓣,三 环水波式暗灯槽,一环大于一环,象征中国革命从胜利 走向更大的胜利。整个顶棚纵横密布有500个满天星灯,灯火齐明,宛如“众星捧月”,蔚为绚丽壮观。大家再看看这座碑亭。这座“古大槐树处”碑亭就建在第一代大槐树的遗址上,即使第一代大槐树已不复存在,只能以碑代树,但在它的东侧又滋生出了第二代,第三代大槐树。这里的大槐树会一代接着一代,世世代代繁衍下去。大家眼前的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就是同根滋生的第三代槐树。祭祖堂

11、大雁塔前身是著名的慈恩寺。慈恩寺初名无漏寺,到了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高宗李治做太子时,为追念死去的母亲长孙皇后的恩德,下令在长安晋昌坊建造寺院,敕赐“慈恩”。它北面正对大明宫含元殿,占地26570平方米,周围风景优美,为唐全部长安最宏伟、最壮观之佛教寺院。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走进慈恩寺和大雁塔游览一番。这是祭祖堂。这座祭祖堂上的对联“祭典通四海古树荫蔽万里,祖德庇九州大地谱归一堂。”大意为祭典活动连接五湖四海,好似古槐树荫蔽万里。祖宗功德呵护九州大地,寻根追踪皆归祭祖堂。每十二个月祭祖节期间,有来自海内外的十几万游子全部前来祭拜。家乡对于海内外游子来说,即使只是一个符号或概念而已,但

12、更是一份血浓于水的寻根认祖情结,祭祖堂正是这么的抒情平台。让我们的祖先保佑我们的后代子孙永远富盛,永远安康,永远幸福吧!人民大礼堂属于经典的民族建筑形式,建筑主体前面的牌坊正对中心主体,中轴线对称向两翼发展的塔楼收尾,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格局。同时,它还完美地表现出了当代建筑的四个特点:实用性,礼堂内部直径仅46米,但却能容纳4000多人;坚固性,它经历50年的风雨至今依然亭亭屹立;经济性,它当初花费了437亿元修建完成,折合到现在有400多万元人民币,在今天看来不会太多,但在当初为了修这座礼堂,重庆人民真可谓是有钱.有力.因此,说它是人民的礼堂一点不为过。美观,屋顶的绿色、大柱的朱红色和栏杆的玉白色,对比强烈,又友好统一,给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