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足迹寻访内含昌邑事迹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147168252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红色足迹寻访内含昌邑事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红色足迹寻访内含昌邑事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红色足迹寻访内含昌邑事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红色足迹寻访内含昌邑事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色足迹寻访内含昌邑事迹(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红色足迹寻访围子初中 八年级三班 李芳菲阳光普照,四处显现出祥和而热闹的景象。我和几个同学便开始了县内的红色足迹寻访。为了纪念反对压迫和追求解放而牺牲的革命烈士,昌邑建立了革命烈士陵园,这不仅是为了传承无私无畏、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而且是教育后人爱国爱家的基地。所以我们首先探访的是兴国革命烈士陵园。当我们来到陵园时,一簇簇庄严而神圣的烈士雕像展现在我们面前,每个人脸上都充满严肃而凝重的神情。这里镌刻着英勇的烈士们的雕像,也闪耀着那些无名儿女的无尚光荣。我们往里走,迎面的是一个个介绍烈士的展台,上面介绍了他们的革命生涯和事迹。他们中有的是朴实的农民,有的是尚未毕业的学生,有的三尺讲台前的老师但是

2、他们都选择了一条流芳千古的革命道路。带着对革命前辈的无限景仰,怀着对萧华等将军的缅怀,我们紧接着探访了兴国将军馆。这里存放着将军们的遗像,那一幅幅图片、一段段文字都记录着他们在血与火的岁月里顽强拼搏、英勇抗争的光辉历程。昌邑退伍军人杨智忠守护着720位烈士,已为7人找到家潍坊昌邑市饮马镇烈士陵园管理员杨智忠是一名退伍军人,也是一名普通的守墓人。守墓13年来,他将陵园管理得井井有序,还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重新核对烈士档案和信息,遍访多处战役遗址,为墓地里有姓名的烈士寻找家人和故乡。9月4日,了解到,今年67岁的杨智忠已经为陵园里的7名烈士找到了家,他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为更多烈士找到家,让烈士魂归

3、故里。精心管理,陵园内干净整齐9月4日上午,记者来到昌邑市饮马镇烈士陵园,烈士陵园远离闹市区,里面长满了高大的松树和柏树,显得格外安静肃穆。陵园西侧有三间小屋,看上去像是刚修缮过。走进小屋,烈士陵园的管理员杨智忠正坐在茶几前,手里拿着一支笔,记录着烈士的信息。看到记者到来,杨智忠放下手中的笔,向记者介绍起了这里的情况。饮马镇烈士陵园位于饮马镇西南侧的农田里,占地约30亩,由他和老伴两人管理着。今年67岁的杨智忠家在昌邑市饮马镇曹家庄,是一名退伍军人。他在这里看守墓地已经13年,13年来,杨智忠与老伴为看守陵墓吃了不少苦,但从未向任何人抱怨过。在杨智忠的带领下,记者来到烈士陵园的北侧空地上,这里

4、有720个干净整齐的烈士陵墓,每个陵墓的情况,杨智忠早已熟记在心。杨智忠告诉记者,陵园里的烈士大多是在1997年解放战争中牺牲的,当年在昌邑南部、青岛平度西部爆发了丈岭、岞山、三合山战役,不少烈士在这些战役中牺牲。记者注意到,不少墓碑已经出现了裂缝,上面有混凝土修补过的痕迹。“我刚来饮马镇烈士陵墓的时候,墓地里很多墓碑都已经断裂了。我利用闲暇时间,把所有断裂的墓碑修补好了。”杨智忠对记者说,除此之外,每当看到墓碑上有尘土,他都是用扫帚和湿布进行清理。决定守墓,曾遭到家人反对杨智忠告诉记者,他的父亲参加过解放战争,他小时候经常听父亲讲关于战争的故事,他的几名兄弟也当过兵。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杨智

5、忠从小就对抗战、解放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充满了敬佩之情。1965年12月,刚满18周岁的杨智忠便报名参军,1969年,杨智忠退伍后,便回到老家务农、打工。这样的生活一过就是30多年。2001年10月份,饮马镇烈士陵园的管理员由于身体不好,打算回家养老。“烈士陵园的管理部门想重新找一名管理员。”杨智忠回忆说,他得知此事后,便主动向昌邑市民政局做了申请。“我当时已经59岁了,儿子们都已经成家立业,我也没有什么牵挂,就做出了到烈士陵园看守墓地的决定。”杨智忠告诉记者,他自己没有上过战场,墓地里的烈士都有英雄故事,让他充满敬仰之情。这个决定却遭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对。“孩子们担心我和老伴来到这里后遭罪,所以不

6、支持。”杨智忠回忆说,他理解孩子们,但是这些没能改变他来看守墓地的决心。他告诉孩子们,墓地里的烈士为今天的美好生活献出了生命,总要有人来看守陵墓的。住所简陋,晚上点蜡烛照明杨智忠至今都记得走进饮马镇烈士陵园的那一瞬间。2001年10月20日,当杨智忠和妻子推开烈士陵园的大门时,眼前的一幕让他惊呆了,里面全是杂草。“尤其是埋葬烈士的墓地里,杂草几乎遮盖住了所有陵墓。”杨智忠告诉记者。除此之外,陵园西侧的小屋非常破旧。“小屋里比较简单,除了有个土炕外,卧室外就是锅台。十几年来,我和老伴都是在锅台上吃饭。”杨智忠对记者说。因为陵园距离居民区比较远,这里没有自来水和电源。杨智忠只能骑三轮车去接水,晚上

7、点蜡烛照明。“条件艰苦是难免的,既然已经决定了在此看守陵墓,就不能半途而废。”杨智忠说。条件苦还是次要的,最令人恐怖的是,由于陵园内到处长满杂草,草丛里面有很多蛇。杨智忠的妻子于爱云回想起刚来烈士陵园的情景,仍心有余悸。“当时这里荒无人烟,晚上经常听到猫头鹰和耗子的叫声,太可怕了。再想想靠着墓地,晚上经常睡不着觉。”于爱云说,“由于害怕,每到晚上我就会把门关上。13年来,在陵园里我没见过一次月亮。”偶然的触动,老人决定为烈士找家杨智忠告诉记者,这个烈士陵园建成约60年了,当时许多地方已经破损不堪。经过多次向有关部门申请,2013年5月底,昌邑市民政部门对饮马镇烈士陵园进行了大面积的修缮,这也圆

8、了他一个多年的心愿。然而他还有一个更大的心愿未完成,他也一直在为此努力。2003年,海阳市的一名市民拿着烈士证来找他,对方称自己的爷爷是在丈岭战役中牺牲的,遗骨可能在饮马镇烈士陵园。“当时我查阅了烈士档案,并没有查到他想要找的烈士信息。”杨智忠告诉记者,这名市民当时跪在墓地上嚎啕大哭,他的伤心表情让人难以忘怀,“从那时候起,我就有个心愿,为烈士找到亲人。”“饮马镇烈士陵园里总共720座墓有尸骨,60位有名字的,记载地址的只有17位。”杨智忠说。由于年代久远以及行政区划的更改,墓碑上记载的地址不太详细,杨智忠为烈士寻找亲人,花费了大量时间。“不管有多难,我都要尽最大努力,让烈士的家人找到烈士遗骨

9、。”为了准确地为烈士找到亲人,杨智忠把墓碑上的信息和灵堂上的信息进行比对,然后进行更正。如果发现有烈士故乡的行政区划发生了变化,他就在地图上找出来,重新登记造册。除此之外,杨智忠经常走访丈岭、三合山等地方,向当地老人了解情况。经过近十年的努力,他对17名有地址的烈士信息做了重新整理。四处奔波有成果 七名烈士找到家通过对烈士信息的整理,2013年,杨智忠在昌邑市民政局的帮助下到莱州市为烈士寻找亲人。“我先把几名故乡是莱州的烈士的信息交给了当地民政局,并与当地民政局记录在案的烈士信息进行了核对。”杨智忠告诉记者,让他出乎意料的是,在这次信息核对过程中,他为5名烈士找到了故乡,其中3名烈士找到了家人

10、。为了进一步确认烈士的信息,杨智忠又走访了烈士的亲人。“在其中一位烈士家属的家里,家属得知烈士现在葬在饮马镇烈士陵园时,不由潸然泪下。”杨智忠说,还有一位烈士的家属因为以前没有找到烈士的尸骨,只在村里为烈士立了个碑,“经过这次信息的沟通,家属得知了烈士的尸骨在饮马镇烈士陵园,他当时就表示要来祭拜。”“为烈士找家已经十多年了,每次找到烈士的故乡和家人,都少不了激动和感动。”杨智忠说,每当家属找到烈士尸骨后,他们都是泪流满面,甚至有的家属当场下跪,场面非常感人。“对家属来说,他们找到了亲人,对我来说更多的是欣慰和动力。”杨智忠说。“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有责任让他们魂归故里

11、,有义务为他们找到家人。”虽然杨智忠书念得不多,但是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老一辈革命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传承和发扬下去,“到目前为止,我已经为7名烈士找到了家。今年我67岁了,还不知道能为多少烈士找到故乡和家人。如果在我的有生之年,完成为烈士找家的梦想,我就别无他求了。”对于杨智忠的这个心愿,于爱云告诉记者,她已经陪伴丈夫守护陵墓13年了,以后还会继续支持丈夫为烈士寻找家乡和亲人。在这次红色足迹寻访中,我们通过对革命先烈和前辈的缅怀,重温了对那段艰难曲折的民族解放和复兴道路的记忆;也深入理解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艰巨性,增强了我们对党的深厚感情;同时,也感受到作为新时期的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肩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