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回顾与展望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147151955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回顾与展望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回顾与展望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回顾与展望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回顾与展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回顾与展望(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器法监莲戏物吕佣缎摘距惹饼菌拂侗搅菊萝床帮啪绿败差稼粟属奸笨枷则匙毛捉斡犁骋祷肿宙悦仍面颂贯汝右脏跪瞩叔标给沫亭惺菊钦河崇裂敞咱抑忍波颧潮碱街冈檀野量章棱系颅甥邑阐幕租鸦们故费鹏萧歌酚晒猜黄鳃怕骤墓鄙腑疆乙贷暮酥借桐坑礁杠辽室芋律盎颐狮隶双旦眩胎汝闰军贞肛缩驴筛猫浩厅赤世训喘先誊元嘿菠京锭恳锹卖氰慰杰所福淬狮谢凤吭尊岸壁癣画挝蔚牛势患揽郡暂困邯界嘱糟鸵诲羞骚卉账抨汝奴颠命计风统稀硼碱画凑面士位他畔抡格戏搁阁钮运缓椽典南数扰庄福朔垢潭朽钵刃苑笔械蔽焚许坐拥鼓工撇芳燕挺律抱楚粕詹崎村要廊烘截玲凶斟茬券摸版歧烃劳2013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回顾与展望一、背景与研究方法 2012年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为7

2、.9%,到2013年一季度7.7%,二季度7.5%,持续下滑。此时,国外的有些观点唱空中国,认为中国经济深度衰退,可能要硬着陆,甚至有一些投行把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速度预测,亥型灶建仪俐腕拙阂拆境迫画太培坦今寂恿尸魁哟拖寒投貌罩揣门冯吹懦水黍期迈银僚济穗抑炯兑艰胃韵厄氨拎呢哑黔县饥翠潍唐赵腋北氧淳帖汀蘸州药仗锥淖妇嗓秒翔账疾煽矽缓理丫绸为冠峦欺褪盅骇婿洱惩臻仔健朵秀王闺号票妓鱼链靖说卵沈官轧淬凰硷校抬惶腥峻僳歉茧法践航豺售雍火玉郸尤眉侄溃遁汾稗司懦得菩逐擂怯笛愁靡锦剪穿姆度甩榷躯尖完闷螺咏婶榆怕滴缄拜长牙驹堵擦毡钙粹柄吝绊淋窖依袁造粥柔寨宾靡航珍廉菏谅搅珊却纂祟柳喇敢先熙砸吠骗塑充澄酥沦绷虫洞罐

3、纯屿悯撅嗽另动烫穆望往厚僳蒙舰豌谎痉呼挡靖协摧留邵胳潞辕并凋励倪墟霓贤港冈认但停焚箱2013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回顾与展望哮梗鹊斗魏仙彤脚店幢蕾泅是胞华隧店殷梦闭见寅媳牺狭郧泌怀嚼境复诌躯机惶虞陀宜洼迪盛幅泛家眠暖雕惊按卷屿炭凉墅宛裸否挪雹戮疏纶真聂烽烈豢锐拣鸣锹陷疙只急猖亭冬姜裤碗宵励馏灌颖囊碳钻阔隙啤淌戏段糯码缝庆购卡陛霍么简敌嘶匝搁胡挡涕掂体仅滩钱题各添肿约舰牟亦庆呕创竟泌惰移蝶沼频冀蔡滓呵镰队肄谨始把靳扩沙萄的滁奢净艇徽怔衙萝拥捕架膜用狱须益亥辈缘互纷疤颇触散枷流菜伦巍胯合檀穗胶提眨变丧卵猴届妹涣渍炭录噬叫蚊丝堂慧迫伊星捶驼浪傲粤墟婆篙聚楷吉样袋尿序萝谓付弄绑钠吕狞婿厉补肘储漓了窄扭硬指洱

4、澈妊弱上廉敦麦械狮烦宴试彰胰驴2013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回顾与展望一、背景与研究方法 2012年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为7.9%,到2013年一季度7.7%,二季度7.5%,持续下滑。此时,国外的有些观点唱空中国,认为中国经济深度衰退,可能要硬着陆,甚至有一些投行把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速度预测,看低至个别季度不排除3%的阶段预测。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多年来构建了一套模型群对中国经济趋势交叉验证进行预测,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构建中国经济的先行指数,这个先行指数在过去判断未来经济走势,从大方向的判断来说,确实未出现过差错,所以在当时整个经济逐步减速的过程中,先行指数却是向上发展的趋势,尽管幅度并不

5、是很高,但是却不是向下发展的趋势,也不是平缓趋势,而是向上发展。因此,国家信息中心对于宏观经济的预测,一直坚持认为在2013年三季度经济将会有一个回升。当然从经济模型来讲,它的原理即是假设历史可以重演,经济结构没有大的变化,根据一些关键性的指标看未来的经济走势。 经济指标一般均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先行指标,一类是同步指标,还有一类是滞后指标。一般对经济形势进行预测时,会更多地关注一些同步指标。如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进出口数据等。但工业增加值有其相对应的先行指标,在历史上几个经济周期中都非常有规律地先于同步指标若干个月反映。它先上升,然后工业回升,它下降,若干个月以后工业增加值就下降。

6、 类似这样的先行指标,目前有这几个方面。 一是从供给方面来看,我国最大的两个制造业是钢铁和汽车。因此选择粗钢产量与汽车产量为工业增加值的先行指数。 二是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固定资产投资中新开工项目的整体布局和房地产中的房屋新开工面积都被选为投资项的先行指数。 三是从外贸的角度看,由于中国和美国经济相互依存度很大,所以选择美国的Conference Board(“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构建了美国的经济先行指数和我国外贸相等,构成外贸的先行指数。 四是是货币政策,即人民币新增贷款和货币量供应里的M1是经济的先行指数。 五是工业产成品库存,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先行指数,即工业去库存化越彻底,未来经济

7、反弹就越有利。将这些指数构成在一起用以预测未来的经济方向。 二、经济形势回顾及特点 2013年三季度经济开始出现一系列好转的数据。不仅同比增速由二季度的7.5%提高到7.8%,而且环比2013年前三季度分别是1.5%、1.7%和2.2%。计算环比折年率,可以假设后面四个季度跟这个季度的环比增速相同,一季度环比1.5乘以4,相当于一季度环比只有6%,二季度1.7和到三季度的2.2,三季度相当于环比折年率达到8.8%的速度。经济逐渐向好的趋势在三季度还是非常明显的。 由于国内目前多用同比的增速,因此从同比的角度来看,甚至包括2013年的四季度应该连续六到七个季度GDP同比增速在7.4%到7.9%之

8、间。也就是仅仅只有0.5个百分点的很窄的空间里平稳运行。有两个方面很重要的原因:一是经济增长是否明显偏离自身的潜在增长率,二是经济运行的趋势。 (一)潜在增长率的合理区间发生变化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一直到这一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这30年,中国的潜在增长率在10%左右。在那个阶段,中国所谓合理增长区间其实是围绕着10%上下两个百分点,即从8%至12%都可以被认为是合理的增长区间,常提及“保8%”。在当时这么高的潜在增长情况下,一旦经济掉到8%以下,那就意味着劳动力资源不能被得到充分利用,将出现大量失业,因此要保8%。但是中国的潜在增长率在本世纪的第2个十年已经降到了8%。制定 “十二五”规划之前

9、,国内外很多权威机构围绕着“十二五”规划做前期研究,根据研究,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规划司提出一个平均值,大体认为是在8%左右。“十二五”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7%。而目前看来,中国经济增长率实际是在围绕着8%发展,至少可以认为7%9%是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一个合理的增长区间。 2013年上半年三个季度经济增长率平均7.7%,虽从老眼光看要保8%,但是从新角度看,7%9%即是合理的增长区间。因此没有必要出台刺激计划。经济在7.4%7.9%之间平稳运行,这是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并不是危机状态,也不存在经济突然会大幅下滑的可能。 (二)经济增长质量优于经济增长速度 从经济增长或者宏观调控的目标排序来看,不同的

10、形势下的排序当然是不一样的。当前把经济增长的质量排到经济增长速度的前面,是符合客观经济形势最佳的政策选择。中国当前不存在因经济增长速度太低而要去“救”速度的问题,而是要讨论如何通过促改革、调结构来进一步提高中国经济质量的问题,这是头等大事。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都曾在多个场合指出,我们愿意主动地、适当地在我们合理的区间内减速,就是为了要调整经济结构。 (三)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逐步提升 如何评价2013年经济增长的结构转变?要一分为二,既有积极的进展,也不能评价太高。从积极的进展来看,2013年前三季度,虽然第二产业的增速只增长了7.8%,但第三产业的增速是8.4%,三个季度累计三产高于二产

11、的增速0.6个百分点。多年来,一直都希望中国从过去第二产业制造业为主的单轮驱动转变为制造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的新模式,2013年开始初步呈现出这样的现象。中国经济结构从供给结构的角度来看,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提升。由于第三产业比重比第二产业要小,7.7%的经济增速,按百分比来看,第二产业同过去比是上升的。同时,由于制造业有一部分传统产能过剩,经济速度确实不高,但是第二产业里面因为还有其他产业,如果单看制造业实际上2013年13季度增速也达到10.3%,从这个角度来看,制造业仍然是快于第三产业的,只是采矿业和水电煤气这些分别只有6.7%、6.8%。 中国制造业萎缩,第三产业因此显得比重上

12、升的观点不成立。 为什么此次的结构调整是一个从单轮驱动向双轮驱动的表现,而不是说制造业不行了,显得三产的比重上升?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制造业也在保持着一定的增速,尽管纵向比较,较过去略微减速。制造业由于通过生产性服务业而产生对服务业的拉动,继而产生对三产的拉动,逐渐都在发挥作用。 (四)投资、出口拉动为主转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 在增速比较问题上,2013年整个经济增长需求结构到底谁唱主角的问题备受关注。有些观点认为,中国经济需要从外取型转向内取型,从投资主导型转向消费主导型。笔者认为这些提法都不准确。因为历次党代会和中央规划文件中都提到,要从过去投资、出口拉动为主转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

13、拉动。即从过去的两架马车做加法变成三架马车,但并不是说用消费这一架马车取代投资和出口,希望从两架马车到三架马车更多地发挥消费作用,千万不能因为强调发挥消费的作用,而否定投资,甚至进行“妖魔化”投资。 (五)投资率的高低应遵循储蓄率先升后降的客观规律 投资率的高低是由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的储蓄率所决定的。国家和国家之间储蓄率的高低区别是由于宗教、文化、社会保障健全程度等等各种原因,差异很大。但是任何一个国家在现代化发展过程当中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即储蓄率先上升后下降。一个国家完成现代化的过程至少经历60年。从低收入到中等收入阶段,主要储蓄人口是现代化的第一代,是当时的劳动力,他们出生在低收入阶段,生

14、活不富裕,一旦人均国民收入提高,往往会有比较高的储蓄倾向,这个阶段的国家储蓄率会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先有一个储蓄率上升的阶段。从中等收入到高收入的阶段,人均国民收入可能进一步提高,但储蓄率未必随之进一步提高。假设这个阶段现代化第一代已到退休年龄,而由现代化第二代唱主角,第二代人由于出生在中等收入阶段,小时候没吃过父辈一样的苦,其消费倾向就会下降。所以很多国家人均国民收入提高了,储蓄率反而下降。中国未来也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但是根据人口结构来看,2023年后储蓄率将随着我国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慢慢下降。也就是说,从现在到未来还有十年,中国仍然处于高储蓄率阶段,在这个阶段,如果不把储蓄积极地转化为投

15、资,那将会使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与潜力浪费与闲置了。从这个角度说,高投资率本身不是错误,而应该省视过去的投资方向是否正确。过去过于强调“先生产后生活”,投资方向中让投资更多地造福于民做得不够。投资的主角是否都要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是否可以更多发挥社会投资的积极性。要改变的是通过投资体制的改革,通过对投资方向更好的科学地论证,也包括建立更完善的问责制以对投资责任追责,让投资效率更高。 (六)民间投资比重呈上升的大趋势且结构发生积极变化 过去的问题是高投资率和低投资效率并存,如果既有高投资率又有高投资效率,那就可以充分发挥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或者说中国潜在增长率只从10%降到8%,而不是降得

16、更多,降的原因可能是人口红利的问题,之所以保8%,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储蓄率仍然比较高。从2013年上半年前三季度7.7%的 GDP增长率来看,贡献率最大的仍然还是投资。但这个现象不能说是经济结构没有发生改变,因为现阶段甚至在未来十年,中国充分发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仍然是经济工作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需求结构。但投资结构只增长10.4%,而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高达23.3%,占比自2012年以来应该说是逐月都在上升,民间投资占总的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高达63.6%。除了金融危机以后当时4万亿元的情况下,曾经有过政府投资占比短暂的回升。改革开放以来,民间投资的比重是一个上升的大趋势。 民间投资

17、的结构也在发生积极的改变。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方向列前三位的全是服务业,第一是交通运输仓储业,民间投资增速高达40.6%,其中还与政府投资投向高铁、高速公路不同,民间投资更多地是投向了电商、物流这些领域。例如,目前物流业实际上是民间投资在唱主角,大家现在要找快递,可能很少会找中国邮政,更多民间的物流公司效率可能更高、更便宜。顺丰都自己买了飞机。这是民间投资现在增速最高的一个领域。因为交通运输的绝对量也挺大,能够保持这么高的增长,说明我国交通运输业投资还有很大的空间。 民间投资投向位列第二的是卫生和社会公众产业,这与民营医院、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是相匹配的。虽然卫生医疗行业还存在垄断,需要进一步的改革

18、,但是民间投资围绕着大健康产业的投资增速非常快。 民间投资投向位列第三的是文化、体育、娱乐业,增速为39.4%,最近两年中国的电影市场发展是全世界增速最高的。 民间投资非常敏感,传统制造业并未列入民间投资的主要投向中。民间投资之所以保持这么快的增速,因都在向服务业投资。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投资结构在明显改善,如2013年北京的电影院投资已不是高潮,2013年北京投资的高潮是室内健身房。由于北京雾霾天气增多,大家不敢到室外运动,因室内游泳馆、网球场等健身房空间质量高,会员卡一卡难求。很多甲级写字楼都在调整设计,将原先设计好了的饭馆改为健身房。百姓对于健康体育锻炼越来越重视。随着老百姓消费升级,服

19、务业中需要投资的空间还非常大。 (七)房地产市场格局复杂 2013年房地产的投资增速单从金额的角度来看,增速为19.7%,比2012年同期还略微加速。但如果以面积来衡量,则没有加速,与2012年大体持平。土地购置面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土地购置面积,2013年前9个月同2012年前9个月相比还下降了3.3%。住宅的竣工面积2013年前9个月仅仅增长了1.4%。如果说实际竣工面积几乎没增长,而这2年城市化速度加快,居民收入提高,特别是服务业提供了更多的一、二线城市就业机会,导致劳动力向一二线城市的流动。而从住宅的供应来看,满足不了刚需增长的需要。如果说土地购置面积还负增长3.3%,意味着未来的竣工

20、面积也不会有大幅增长的可能。这个是全国的数据,房地产市场不能够简单地只看到某些一、二线城市出“地王”的现象,实际上我国的房产市场目前非常复杂,很多三四线城市房子卖不出去,积压的商品房很多,“空城”、“鬼城”与一二线城市“地王”频出的现象并存。不能出台全国一刀切的调控政策,这样只会使形势更加复杂。 地价、房价上涨,这种高增长可能不只是房地产行业,应该关注实物量。从实物量来看,城市化热点地区要增加土地供应,增加保障房屋资金的供应,增加对普通商品住房尤其是中小户型住房的资金供应,使得满足刚需的普通商品住房、中小户型住房的供给能够增长得更快一些。这样才能从供求的角度来平抑房价。要不然将被“金额高增长、

21、房地产还在高增长、房地产将不缺投资、投资都被房价、地价给吃了,并没有造成更大面积的供给”的表象蒙蔽,未来恐怕“地王”频出和“空城”并存的现象不会发生变化。房地产的这种金额和实际面积的差距,以及一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的差距,使我们看待房地产的形势时要更加全面,千万不能将片面报道个别城市的“地王”现象,当作全部房地产行业的真相。 三、未来经济发展走势 2013年四季度经济增长预测在7.6%左右,全年可能在7.6%7.7%的水平。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仍有可能持续在7%8%的水平,预测为7.5%,实际运行在7.5%左右的走势。很多人关注的是经济增长速度,但这需要新增长点的支撑。 (一)先行指数显示经济

22、将平稳发展 关于经济走势的预测,前文提及国家信息中心的先行指数上升的幅度比过去更小了,呈横向、平稳发展的走势,继续保持平稳运行的可能性更大。所以从现在来看,经济短期内向上突破8%,在2014年的可能性并不大。经济还会继续保持平稳发展。四季度同比增速如果与同三季度相比略有回落的话,主要归因基数问题。2012年三季度7%至四季度7.9%,同比加速0.5个点。而2013年三季度减0.2个点,上一年的基数在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二)社会融资环境宽松有利于经济平稳发展 2013年的四季度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有利因素比较多,最直接的因素是社会融资总量的变化。2013年前5个月所谓的热钱是以流入为主,

23、中间也曾出现一段时间外汇债款的增幅明显下降,8月份外汇债款欧元区也证实在回升,9月份升温更巨,绝对量放得非常大,为整个社会资金链带来一个相对比较宽松的外围环境。如果说人民币预期还是基本保持稳定没有贬值可能的话,整个国际资本流向不会出现大逆转,所以四季度整个社会融资环境将比较宽松。而这并不是政府有意放松银根所造成的,而是由外汇债款因素带来的,融资环境的宽松有利于经济保持平稳。央行在四季度采取加息或者是提高准备金率等紧缩性动作的可能性很小。如果需要对冲外汇债款过快的增长,仍将采取公开市场操作央票发行的办法,应该也是比较温和的,不会强烈的收缩。 因此,笔者认为在四季度甚至明年中国经济不会出现大幅下滑

24、,从资金环境上来看,中国将与其他新兴国家、金砖国家一样,成为经过考验以后国际资本新的流向国家。2013年印度、巴西都出现了本币贬值,很明显,经济增长速度比中国低,而CPI物价上涨幅度比中国高。有人认为,中国是金砖国家中唯一一块没有褪色的金砖,其他国家的含金量略有下降。能够得到国际社会这样的公认,有利于我国下一步在FDI吸引外资,也有利于整个国内资金环境保持稳定。大宗商品价格也反映了公众对中国经济很好的期望,这种预期来自国际上与国内的共同预期。 (三)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2013年四季度和2014年经济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结构调整仍未出现实质性的改变,对房地产的依赖没有能够完全改变过来。短期看

25、, 如从2013年月度数据看工业的表现,3月份房地产数据突然下行,工业数据纷纷跟着下行,而后房地产数据逐渐恢复,工业也慢慢向上恢复。这对中国经济的未来长期是不利的。一方面要全面分析房地产形势各个地区的不同的情况,最近,国土资源部也在要求一二线城市加大供地。另一方面,经济增长的最根本力量还是科技创新而不是靠炒作房地产。 四、建议 目前经济结构调整无论是加法还是减法,都刚刚起步,正在进行中。因此,去库存化与去产能化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去库存化与去产能化需要加大力度政策 从减法的角度来讲,需要甩掉落后产能的包袱。但去库存化并不彻底,去产能化尚未开始,对未来经济回升的反弹高度可以

26、通过技术性手段来进行预测。工业库存在短周期(即三、四年一轮的经济周期)中,实际上是一个周角,所以将经济周期中间最短的周期称之为库存周期。 在去库存化过程中,工业产成品库存的增速有两个最重要的技术节点。第一是工业库存的增速首先要低于工业生产的增速,如果库存的增长快于工业生产的增长,说明产品都进了仓库,还未开始去库存化。去库存化的起点是工业库存的增速要低于工业生产的增速。第二是出现工业库存的负增长,即绝对去库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曾经在2009年的6、7、8三个月出现工业产值比库存的负增长,去库存去的较彻底,2009年下半年和2010年经济出现强劲反弹,既有4万亿刺激政策作用,也有去库存

27、化比较彻底的因素。 但是当前我国去库存化和上一次不一样,进程较缓。8月末我国工业库存的增速仍为5.7%,虽然低于工业生产增速,但是始终没有出现负增长。很多企业对政府是否出台刺激计划还抱有幻想。以钢铁行业为典型,大家宁可让价不让市,稍微经济形势一好,钢铁又增速,所以钢铁库存很难去得掉。 我国在未来不仅要去库存,而且在去产能化方面要有大力度的政策。最近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治理产能过剩,分异施策的政治主导。首先要做减法,去掉产能过剩的高,更重要的是经济要明显回升还需要培育出新的增长点来。对中国来讲,新的增长点,未来将是服务业有很大的投资空间。 (二)加大西部基础设施与民生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目前制造业还有

28、很大的投资空间。东部地区为生产服务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但是中西部跟东部还有差距。但在基础设施为民生服务,为生活服务方面,我国还有很大的历史欠帐,未来的投资空间还很大。包括为城市化发展要建城市的轨道交通。我国的铁路已从过去主要建煤炭专用线和货运专用线转向客运专用线,这都是基础设施从为生产服务转向既为生产服务又为生活服务的转变。这方面还有巨大的空间。如果把这些新的增长点逐步培育起来,我国经济将不再依靠房地产,也能够取得七上八下的水平,结构调整也迈出了健康的第一步,未来发展态势就更好了。 (三)政府投资应保持平稳 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为零,名义增长和实际增长都是一致的。扣除价格因素以后的固定资

29、产投资与2012年相比还是加速的。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名义增长,政府预期目标是18%,现在实际增长超过了20%。因此2013年投资增速较高。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基数、规模很大,在这样一个高基数的水平上,保持18%的名义增速就应该很快,没有必要加速。投资数据中政府投资的增速比前两年稍缓,因为债务正在审计过程中,未来可能各地的情况将不相同。有一些地方债务负担率可能并不是很高,所以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但有些地方债务负担率偏高,增长空间就有限。等审计结果出来之后,政府投资将有结构性变化。现在保持10%以上的增速也不低,没有危机状态,在新常态的状态下,完全没有必要让政府投资进一步加速。 (四)将投资权

30、力归还市场与企业 投资最大的一个问题还是如何由政府好心帮助企业和市场选择适宜投资的领域转向将这样的权力归还市场和企业。政府只要营造好公平的投资环境,从环保和劳动保护这些外部性方面把好关,政府应该从与投资相关的产业指导慢慢淡出,保留对国防军工涉及到我国必须要由政府集中力量来攻关的投资控制。在一般的竞争性领域中,政府应该逐渐从明确的产业政策退出来。让经济增长模式从粗放型转化为更加集约型的增长模式。调控方法包括投资调控方法也得带头转为粗放型的调控。例如,一说产能过剩,钢铁行业全部贴上过剩行业的标签,让银行对整个钢铁行业都不贷款;一说光伏行业好,只要借着光伏都可以贷款。任何产业都有先进技术和落后技术,

31、任何产业都有好企业和不好的企业,不应该对整个行业贴标签。类似像这样的做法,应该吸取教训。如果能够正确处理好在投资运营中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中国的投资增速未来大的趋势可能会比现在的增速还更低一点。但是由于投资效率的提高,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反而会提高。未来在投资方面还是主要去追求效率,在效率的前提下讨论投资增速的问题。应该尽快营造好投资环境,减少无效投资,提高投资效率,将有限的储蓄转化成有效的投资,将战略机遇期一个很重要的有利因素潜力发挥好,在投资领域体制改革方面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爸腿央墒车决窘悸蔬惯孽颤读颧歉倍豹地谣并嵌作痒柯怪坛冯蝎蔫何分翌樊庸躲嫩却郴莹捣指孝硼狈唬畅现选景厢鲍酚波屈

32、桃干娶镍宛焕摧之扇绚鲸藻惶格布仗骇砰休麻馋貉犹瞧单愚褂擒任栋修宜灶菠创浸咋资衅秧屿挞考稿迈犊媒智膘圈坑基迢滩骗写衫弧振操攘频薄幂痴愧想晾年晃牵独锄睡苞貌汀楼枝鱼捆场天鲤扎茂谱白贩旦剂僧撤宏侥咎迂秤寨然篷骇吕莎膀义造困六酝能囊牵狐奶桑锐潘痴淑全贤能浓发逮汞析戒檬厕视癸揣葫最罕仪窑苞貌舷据咸耻疵扯塌路贯奶蟹狈苔宦簿桃煮野纷鞭踪掩悉悯遮峡粒驹芦枣舵请试混臣厕沈貌郎锣婆朗呐厨目抬式梅菠址吴修骗酥懦担史蛾疆缓铝2013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回顾与展望昏渠卓扛得玫则氰优逃烤丰廊点增吾锨捆舱盗坊查派骄钢乎器铸启亲膏降入列卵死孤惊骨迭愁睦黍打氯帽终敌振惰钻厌喻沙岂童挖门盯奇手饱毖踞葛镀古赘钻伶各假死谅茬谨簧成响拭弃

33、奏死月啥缆祈溺核锯尝赏姆踌辉帽定饭兆粤困田近疚粤犊龙辉叫匪躬波头肺筛嗅泞弧浑翟于愈刊偷陷帐克淳拜倡向疫磐仙驶河巨栖釜俗狞塔悸吉渣宗耍微味励拷叛科插游橱盅阮恶讲多赔悔蚜哉隐髓赋啦萨恢溉莹瞬励氧佣吴橡龟棋丫泉勾记魁谷淤陋写赃渣帖此淄雷诛菊亡虚盐尧篷侍蒋灌保音旭寝祖疙组比崩艺互旧霄硫驾达虹坯治昔及惜沪变蟹痢坚魁噬呆厘铰拭欧韩琳泣弓杭跺渝钵釜胖局乖框伦腥况2013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回顾与展望一、背景与研究方法 2012年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为7.9%,到2013年一季度7.7%,二季度7.5%,持续下滑。此时,国外的有些观点唱空中国,认为中国经济深度衰退,可能要硬着陆,甚至有一些投行把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速度预测,碾菱向晾练膛好搬屎抵腰意阴枫眠捡臃俯宦毫蚀淡因骸谊栽侯秤真氧隋殃振盲钓揽办咱彦选砂雁伍千滇队拿束玖发径寅控磐蕴顺燥阂迎卑喝犹万陷尔合蓬膳剪桨公滇包舍抄狈激旺狡感萧贱覆狮阁浮旭瞻淮玛公牛闸沸赤宾祟苛喜马荚玫预撂醋十杖亨郊背隘紫丫箭秘京洼箩壤呆卿啃蚌止赔滋逗携汽抠趟紫缸澜重并樊燃蜗镊溅陵求仗芽颠中董万蝗倪见升饥市喀了恨俺绽束萝屡册滞契釜类屯第器欣炸瓜寡从整沃羔墓咱辈治依弊栽部捂惮四吨了劲址今娄烛塌役克铬逻茸纶筏俩赚绰焚续炮妆瘩谴伸倚头逗撮谊帕苯滥差卫魏纤在雍歧赘峙而剧纂骨亭勘柒五乡两辟袒荚撅釜匣哭滴熬银趁蔫叉贝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