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

上传人:d****1 文档编号:147093032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84.6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实验三--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实验三--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实验三--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实验三--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三--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实验三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目的1. 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2. 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人输入电阻R输出电阻RO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 试方法。3. 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仪的使用方法。二、实验原理晶体管单级放大电路有三种基本接法,即共射电路、共集电路、共基电路。三种基本接 法的特点分别为:1. 共射电路既能放大电流又能放大电压,输入电阻在三种电路中居中,输出电阻大,频 带较窄;常做为低频电压放大电路的单元电路。2. 共集电路只能放大电流不能放大电压,是三种接法中输入电阻最大、输出电阻最小的 电路,具有电压跟随的特点。常用于电压放大电路

2、的输入级和输出级,在功率放大电路中也 常采用射极输出的形式。3. 共基电路只能放大电压不能放大电流,输入电阻小,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出电阻与共射 电路相当,但频率特性是三种接法中最好的电路,常用于宽频带放大器。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通频带等。而保证基本 放大电路处于线性工作状态(不产生非线性失真)的必要条件是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Q, Q点不但影响电路输出是否失真,而且直接影响放大器的动态参数。本实验所采用的放大电路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的单管放大电路(图3-1)。它的偏置 电路采用rb1和rB2组成分压电路,因此基极电位UB几乎仅决定于rb1与rB2对VCC的分压

3、, 而与环境温度的变化无关;同时三极管的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E,它将输出电流IC的变化引 回到输入回路来影响输入量UBe,以达到稳定静态工作点的目的。当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 入信号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以得到一个与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 uO,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图3-1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RUb R+R VCC B1 B2I = Ub Ube .IE R CEUCE . VCC -IC(RC + RE) 而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分别为:A =-p RC /Rl v r beR. =R /R /rRo. RC注意: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时,应在输入信号u;=0的条

4、件下进行。 I单管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是描述放大电路对不同频率信号的适应能力。耦合电容和旁路 电容使放大器的低频段的放大倍数数值下降,且产生超前相移;晶体管的极间电容使放大器的高频段的放大倍数数值下降,并产生滞后相移。放大器的幅频特性是指放大器的增益与输 入信号频率之间的关系曲线。单管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幅频特性如图3-2所示,Avm为中频电 压放大倍数,通常规定电压放大倍数随频率变化下降到中频电压放大倍数的1/2时,即 0.707Avm所对应的频率分别为下限频率fL和上限频率fH,则通频带为:fBW=fH-fL。测量放大器的动态指标时,应在输出电压uO不失真的条件下进行。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D

5、S1052E型数字示波器2. DG1022型双通道函数/任意波形发生器3. YB2173F智能数字交流毫伏表4. DT9205型数字万用表5. EL-ELA-W型模拟电路实验仪四、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电路如图3-1所示。各电子仪器可按实验一中图1-1所示方式连接,为防止干扰, 各仪器的公共端必须连接在一起,同时函数信号发生器、示波器和交流毫伏表的引线应采用 专用电缆线或屏蔽线,使用屏蔽线时,其外包金属网应接在公共地线上。图3-1分压式单管放大电路1.测量静态工作点在模拟电路实验仪上找到单管放大器的实验电路,使ui=0,接通+12V电源,调节RW使 IC=2.0mA (即UE=2V),用数字万用表

6、的直流电压档测量UB、UE、UC。然后,关断实验仪 的电源开关,将电路中接通RW的开关置于“OFF”,即断开RB2与电路其他部分的连线,用 万用表的电阻档测量RB2之值,将以上测量值记入表3-1。其中计算值:植=Ub-UeUce= Uc-UeIcIe=E表3-1静态工作点测量记录测量值计算值IC (mA)UB (V)Ue (V)UC (V)Rb2 (KQ)Ube (V)UCE (V)2.测量电压放大倍数AV保持IC=2.0mA,用函数信号发生器,在放大器的uS端输入uRMS=100mV (如输出波形出 现失真,可适当减小此值,直至失真消失为止)、f=10kHZ的正弦信号,同时用示波器观察 记录

7、uS和uO的波形,在输出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用交流毫伏表测量不同RC和Rl时的uuO值,计算放大倍数AV,并记录uUO的相位关系。将以上测量值记入表3-2。表3-2电压放大倍数测量记录3.测量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RO使RC=2.4kQ, Rl=8,Ic=2.0mA,在US端输入f=10kHZ的正弦信号,在输出波形不失 真的条件下,用交流毫伏表测量输入电压uS、ui和输出电压uO。保持输出电压uO数值不变,接入负载电阻RL=2.4kQ,测量此时带负载的输出电压uL, 记入表3-3中。根据以上测量值计算输入电阻Ri和输出电阻RO,与理论值比较。其中,RRO根据下式计算:uiurs/Rsuiu$ _

8、u.RSRou=i - 1)R,u LL表3-3输入电阻Ri和输出电阻RO测量记录uS (mV)u. (mV)R. (kQ)uL (V)u。(V)测量值理论值RO (kQ)测量值 理论值4. 测量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UOPP使RC=2.4kQ,RL=2.4kQ,在放大器的uS端输入频率为f=10kHZ的正弦信号,用示波器 观察输出端uO的波形,调节输入信号的幅度,并同时调节电位器RW (改变静态工作点), 当输出波形同时出现削底和削顶现象时(如图3-3所示),说明 ?静态工作点已调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然后反复调整输入信号uS的大小,在输出波形幅度最大,且无明显失真时,用交流毫Vt伏表测量此时的u

9、O,即为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uOmax,则动态范|一/围为uOpp=2豆uO;再用示波器直接测量uOpp (峰-峰值)。同时,测量集电极电流卜输入允许最大电压uim,将以上测量 图3-3静态工作点正常,结果记入表3-4中。输入信号过大引起的失真表3-4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测量记录uim (mV)uUmax (V)IC (mA)uopp(V)5. 观察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使RC=2.4kQ, Rl=8, lc=2.0mA,在放大器的uS端输入频率为f=10kHZ的正弦信号, 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端uO的波形,然后逐步加大uS的幅度,使输出电压uO足够大但不失真。 保持输入信号uS不变,分别增大

10、和减小RW之值(可根据电流IC的大小判断),使输出波形 出现明显失真,描绘两种失真波形,记录相应的ic(icfe=ue/Re)和UCE值,将测试结果记 入表3-5中。6. 测量幅频特性曲线使RC=2.4kQ,Rl=8, iC=2.0mA,在放大器的uS端输入f=10kHZ的正弦信号,用示波器 观察输出波形不失真,用交流毫伏表测量并记录相应的输出电压uO;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 记录不同频率时所对应的输出电压,分别找出fL、fH,将结果记录于表3-6中,然后根据所 测数据绘出幅频特性曲线。注意:为了保证曲线的准确性,在fL、fH附近测量点应密集一些。五、预习报告要求回答思考题:1. 调节偏置电阻RB2,使放大器输出波形出现饱和或截止失真时,晶体管的管压降UCE 将怎样变化?2, 改变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的输入电阻虬有无影响?改变外接电阻Rl对输出电阻RO 有无影响?六、实验报告要求1. 列表整理测量结果,并把实测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之 值与理论计算值比较(取一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2. 总结RC、Rl及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人输入电阻、输出电阻RO 的影响。3. 说明实验电路图3-1中,RE和CE的作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