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语文论文在新课程标准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创新实践

上传人:zhu****ng 文档编号:147055586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在新课程标准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创新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在新课程标准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创新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在新课程标准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创新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语文论文在新课程标准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创新实践(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在新课程标准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创新实践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互联网、电子商务、新经济越来越贴近人们生活的时代背景下,创新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旋律。“21世纪是创新教育世纪”。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教师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打破传统的灌输式的课堂教学形式,大胆进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努力克服思想的前卫性和行动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将创新教育落到实处。因此,在一年见习期间,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实践:一、比较阅读教学法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是多作比较、多归纳。”叶圣陶先生这一段话把比较提到了最紧要的位置。我在语文课堂教

2、学中,也常借助比较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对比阅读,弄清异同点,以此来实现教学目的。在爱莲说的教学中,我引入了一篇现代托物言志的美文荷花辞。在比较阅读中,学生了解了“托物言志”手法的运用:所托之物为所言之志服务,所言之志决定对所托之物的描写的侧重点。荷花辞中赞美了荷花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所以在描写荷花的过程中,写到了荷花的“于人但求有益,于地不求丰瘠”和荷花的“忘我自献精神”;而爱莲说是为了突出莲的君子之质,所以在描写绘莲时抓住了莲的高洁、正直、正气的气质。这指导于写作实践,避免了学生描写中易犯的面面俱到的弊病。同时,一比较,学生明白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一道理。学生看待问

3、题逐渐地避免了公式化,而是在不断改换视角、创新思维。可见,比较阅读教学法是语文结合思维训练的方法。用好比较阅读教学法,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水平、进而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开阔视野、引发创造性思维都是不无好处的。二、绘画解说式教学法小孩从小喜爱看图画,所以家长或老师们往往利用图画来教他们认字,也利用图画来教他们识别各种动植物,这比单纯地讲解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到了中学,语文教和学的主要桥梁是文字,老师一般不再重视用绘画解说来教学。其实,图画有着直观性,形象性和可感性等特点,不管是对于什么年龄的人,图画总是最易被接受。我在课堂教学中,几次采用绘画解说式教学法,学生反应很活跃。在讲

4、到社戏中“我”为能去看社戏心情经历了一波三折时,我灵机一动,说:“我们一齐来画一下当时我的心电图吧。”学生听到“心电图”这个词,很兴奋。当我画出了这样一幅“心电图”时,学生对“我”为能去看社戏内心经历的一波三折有了很深的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揭示了诗与画之间的关系。在教古诗时,我较注重引导学生把理解诗句落实到画面上,在绘画中,想像整个情境,体会诗人的心情。总之,绘画解说式教学法,就科学性而言,从文字中提炼信息,可帮助理解;就艺术性而言,借助画面,引发兴趣,相机启发,适当点拔,教法灵活。这种教学法把科学与艺术融为一体,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三、创设参与情境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一般都是以教师传授

5、知识为主,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在现今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前提下,重视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发挥,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和表现能力的提高是可行的一条道路。老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组织者,要积极为学生创设参与情境。创设参与情境主要是引导学生情感参与、行为参与和思维参与。我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实践,发现分角色朗读、自排自演课堂剧、讨论是创设参与情境行之有效的手段。课文羚羊木雕讲的故事贴近学生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学生的行为参与使他们快速进入角色,进入书中的人物世界,而不再是旁观者了。分角色读完,我再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我”值得同情吗?为什么

6、?父母的做法对不对?如果事情发生在你身上,你希望父母怎样做?由于行为的参与和情感的参与,学生思维也活跃起来,积极参与到讨论中。皇帝的新装是一篇趣味盎然的童话故事。在课前我让语文课代表组成剧组,包括编剧、导演和演员。新颖的形式极大的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在课代表的组织下,编剧把课文改编成了剧本,导演和演员认真看剧本,自排自演起来。在完全放手的情况下,学生到上课很出色的表演了这出剧。演完后,学生谈观后感。我发现,学生已把课文理解得很透彻。这样,在参与中快乐地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可见,参与情境的创设可以起到创新思维的引发、导出和定向的作用。积极为学生创设参与情境,才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才符合“以人

7、为本”的教学理念。四、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就是“全凭教师一张嘴”,靠教师单向传递教学信息,在很大程度上窒息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科学技术和教育的结合,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并能在视觉、听觉上带给学生强烈地冲击,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他们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印象。在教师群体中率先采用多媒体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是我们青年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我在教学中较多的进行了这方面的实践,觉得颇有收益。其中最为成功的是爱莲说的课堂教学。爱莲说是一篇托物言志的美文,作者借莲的美好形象表现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节操。课文对莲的形象的

8、描绘是这样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具有美好的形象,学生借助生活的经验可以理解,但一般不会很强烈。我在多媒体课件中插入多幅莲的照片:给“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配一幅淡雅的莲花图;“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配图则突出莲的茎;“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莲花照片显得有点虚,笼罩着莲花的一层朦胧感似乎是莲远播的香气。“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则是配以一幅莲花的全景图。结合图片,翻译文字,体会意蕴,水到渠成。学生真正被莲的形象所吸引,也被莲的君子气质所吸引。当然,以多媒体展现清晰、精美的图片只是多媒体手段的一个基本的方面。其还可以给人带来听觉上的强烈的冲击,还可以作各种情境的演示等等。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能调动学生全身心投入,能让学生在愉快中学文,在意境中审美,在兴趣中生情。每个人身上蕴藏着巨大的创造潜能,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应该使每一个人都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能力。怎样开发学生的这种创造潜能,作为教师,必须为学生准备好土壤。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进行创新实践,敢于打破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是学生成长良好土壤的一个方面,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的领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