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新闻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47025450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0.4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外新闻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外新闻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外新闻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中外新闻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新闻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外新闻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常识题1、最早将印刷术引进英国的,是一位英国人威廉卡克斯顿(William Caxton) 他的历史功绩主要在于最早使用英语而非拉丁语印刷书籍。在新闻事业的发展史上,法比信使是第一份以“信使”(Mercury)作为刊名的出版物。 2、人类新闻传播的5个时期: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国际互联网传播。四大通讯社:哈瓦斯通讯社、沃尔夫通讯社、路透社、美国联合通讯社。3、世界上最早的报纸:古罗马,每日纪闻。世界上最早的通讯社:1835年,法国,哈瓦斯通讯社。4、英国最早的日报:1702年,每日新闻;法国最早的日报:巴黎新闻。5、1590年创办于德国的观察周

2、刊是世界上最早的周刊。1626年德国出版的周刊马格德堡新闻,是世界上出版时间最长的报纸,到1955年停刊,前后总计329年。6、英国1665年出版的牛津公报(Oxford Gazette)是历史上第一张真正的现代型报纸。7、手抄小报发源于意大利境内的威尼斯,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交通枢纽和贸易中心,有人将人们需要的各地物价、来往船期的消息等抄写后出售,需求相同信息的人多了,抄写多份,就成了最初的手抄小报。后来的手抄新闻主要内容就是商品行情、船期和交通信息,小报不定期,沿街兜售。8、1783-1833年,从独立战争结束到第一份廉价报纸纽约太阳报的创刊,中间的政党报刊时期,被史学家称之为美国新闻史

3、上的“黑暗时期”。 1833年,本杰明 戴创办的纽约太阳报是第一张获得成功的“廉价报纸”。9、1936年第一个进入陕北采访的外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他所写的西行漫记打破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客观真实地报道了陕甘宁地区的实际情况与中共领导人的政治主张,在国内外引起强烈的震动。10、1815年,伦敦布道会教士马礼逊及助手米怜在马六甲创办了第一份中文近代刊物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该刊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任务”,即其报刊宗旨。内容上宣传“神理”;宣传伦理道德;介绍各国情况等;刊登天文地理知识等。11、1841年5月1日,香港钞报创刊,为第一份在香港出版的英文报刊。1845年2月20日德臣报创刊,是香港历史上出

4、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12、我国古代报纸的3种类型:朝廷官报、非法民报(也叫小报)、合法民报(京报)。13、小报出现于北宋后期,盛行于南宋,直到明清;京报出现于明朝末期,盛行于清朝官报则存在于自唐朝开元年间至清末所有的朝代,属于主流报纸。 14、早在1874年,王韬就在香港创办了循环日报,但只有当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后,才形成了第一次国人自办报刊的高潮。15、1833年8月, 郭士立创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于广州,为我国领土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该刊宗教色彩淡化,以介绍西学为重点,着重宣扬“西方文明”。就新闻信息传播而言,该刊每期必有一定数量的新闻,并且以时事为主,国际新闻居多,也有广州

5、、澳门的地方新闻。16、1857年10月1日孖剌报创刊,为香港最早出版的英文日报。遐迩贯珍1853年8月1日创刊,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创办,内容上以时事新闻为重点。是香港最早出版的中文刊物。17、字林西报(North-China Daily News)是旧中国发行时间最长的英文报纸。其前身是北华捷报的增刊每日航运和商业新闻(1856年创办)。 重视时事、言论、外交方面的消息,有较浓的政治色彩。反对鸦片贸易。该报主笔基本上由汉学家或资深“报人”担任。 各地聘请通讯员。18、六合丛谈1857年1月创刊,上海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由传教士伟烈亚力主编,内容包括宗教、科学知识、商业行情和新闻报道。王韬任编辑

6、。19、万国公报前身是1868年出版的中国教会新报林乐知创办、主编。1874年9月,改名为万国公报。它的读者对象由基督教徒扩大为社会各界人士,对维新变法起了推动作用。影响很大。20、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三家报被称为“竖三民”。都是于右任在辛亥革命前创办,一脉相承。宣传反清革命。都以民字为头,都遭到查封。二、名词解释题1、每日纪闻:公告式的官方公报。公元前59年,用尖笔书写在罗马议事厅外一块涂有石膏的特制木板上。具有很强的政治性,通过公布元老院和公民大会议事内容,争取舆论支持,扩大政治影响。后刊布宗教祭祀、战争消息等颁发给各地要人,随着罗马帝国版图的不断扩张,每日纪闻的传播范围也越来越广。

7、2、泰晤士报:1785年元旦泰晤士报创刊(当时报名环球世鉴日报),创始人约翰沃尔特一世。1788年3月正式使用“The Times”报名。1785年创办1906年,约翰沃尔特家族四代掌管。19世纪,泰晤士报作为唯一的世界级大报统领世界新闻潮流。1906年以后,依次为北岩报团、阿斯特家族、加拿大汤姆森报团所有。1981至今,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所有。3、新闻信:传递、交流信息的公私信件。是西方古代历史上流传最广的手写传播形式。公元前500年,古罗马首先出现。官方的新闻信常有传递政情军情的性质,私人的新闻信主要流行于上层社会。4、弥尔顿:弥尔顿是英国资产阶级政论家和诗人。他发表了许多文章和政论小册子,

8、阐述主权在民的思想。1644年发表了论出版自由的演说。弥尔顿全面批评了出版检查制度的弊端。强调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是与生俱来的权利。他认为这种自由是一切伟大智慧的乳母,限制这种自由只会伤害真理。5、政党报纸:在美国的报业历史上,在为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报刊格局形成之前,美国经历了政党报刊时期。也就是说,在资产阶级革命后,随着议会民主和多党政治体制的确立,不同党派纷纷创办或控制报刊,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这些报刊政治上有明显的党派性,经济上依赖执政的或在野的政党支持,内容上偏重于时政新闻和言论,读者对象主要是政界和上层社会。宣传政见,争取舆论,甚至党同伐异,激烈争论是这一时期报业的基调。6、路透社:路透

9、社是世界四大通讯社之一,也是英国创办最早的通讯社。1850年由保罗朱利叶斯路透(paul julius reuter)在德国亚琛创办,1851年迁址到伦敦。创办人路透原为德国人,后加入英国籍。1865年,路透把他的私人通讯社扩展成为一家大公司。路透社的消息大致有特急快讯、急电和普通电讯三种。7、廉价报纸:(Cheap Papers),也称“大众化报纸”(Popular Papers),工业革命后期,各国先后出现了面向社会中下层的通俗报刊,因售价较低,通常称为廉价报纸,又因读者均为平民大众,也称为大众化报纸。内容上注重地方新闻、社会新闻以及软新闻;形式上文字通俗,版面活泼,可读性强;经营上完全商

10、业化,大量刊登广告,以此来降低售价,扩大发行。廉价报纸的出现使商业报纸更加兴盛,逐步成为资产阶级报业的主体,并为其向现代报业演变奠定了基础。8、普利策:1878年,普利策出价2500美元买下了圣路易斯的电讯报,后与当地邮报合并为圣路易斯邮讯报,后又买下纽约世界报。他所提出的办报方针、办报思想成为现代资产阶级报纸普遍遵循的原则。纽约世界报则成为现代报纸的典型。普利策及其纽约世界报开创了资本主义报刊业发展的一个新时期。他创造了编辑写作制,这种写作规则,至今仍是整个新闻界的普遍原则。他强调报纸发表新闻要真实和准确,文字要简洁和通俗,要花力气写好社论。普利策于1911年去世,生前立下遗嘱,设立普利策奖

11、,该奖后成为美国新闻最高奖。9、三社四边协定:哈瓦斯社、路透社、法新社及美联社为了维护各自在竞争中的利益,于1870年签订了“三社四边协定”,组成了“联环同盟”,根据“协定”划分了采集与发布新闻的地区和势力范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该协定失去约束力,1934年正式废除。10、“定本”制度:是进奏院要将编好的官报样本送枢密院或当权的宰相们审查,经审查通过的样本为“定本”。进奏院必须以“定本”为准向全国传发,不得擅自增减。11、邸报:我国最早的报纸。始于唐,盛于宋,衰于元,复兴于明,结束于晚清。“邸报”又称“邸抄”(亦作邸钞),并有“朝报”“条报”“杂报”之称,四者皆用“报”字,可见它是用于通报的一

12、种公告性新闻,是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12、新华通讯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讯社,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简称新华社。前身为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 。1931 年11月7日成立于江西瑞金,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建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机关通讯社。1937年1月在延安改名为新华社 。13、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的前身。1937年11月8日在上海诞生。在中国共产党和周恩来同志的直接关怀下,由大公报记者范长江和新闻界同仁夏衍等人共同发起成立,60多年来,伴随中国革命的成长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新闻工作者。2000年11月8日,在记协生日的时候

13、,新中国有了第一个“记者节”。14、范长江新闻奖:以中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范长江的名字设立的新闻奖。1935年,我国处于民族危亡的年代,26岁的范长江以天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的身份,到贫穷落后的大西北采访,他看到了当地人民的苦难,也看到了中国的希望。他以极大的爱国主义热情,连续发表了反映当地人民备受煎熬压迫、各界抗日激情高涨以及工农红军坚持战斗的通讯,引起国人的关注。范长江也因此一举成名。后来他又为我国的新闻事业奋斗几十年,一直到1970年逝世。范长江是中国新闻界著名的杰出的代表,用他的名字设立我国中青年优秀新闻工作者的最高奖,鼓励广大新闻工作者开拓新闻事业的未来。本奖从1991年起每三年举办一次

14、,但自2000年起本奖改为每两年举办一次。15、韬奋新闻奖:韬奋新闻奖是为了鼓励广大新闻工作者继承和发扬邹韬奋同志真诚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德和思想作风而设立的。本奖是受中国韬奋基金会委托,由中国记协主办的,奖励我国新闻编辑及通联、校对、资料工作者优秀成果的最高荣誉奖,也是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常设的全国性新闻奖。本奖从1993年起每三年评选一次,从2000年起本奖改为每两年评选一次。16、“客里空”:1944年延安解放日报连载萧之翻译的一部原苏联作家柯涅楚克在卫国战争期间创作的话剧前线中一个特派记者的名字。此人善于捕风捉影、弄虚作假,他不调查了解,坐在指挥部拟稿。专靠杜撰虚假、空洞的文欺世盗名,给

15、革命事业带来了危害,因此成为该剧抨击的对象。后来,“客里空”成为一切不真实的和弄虚作假的新闻工作作风的代名词。17、癸丑报灾:1913年(癸丑年),袁世凯为了达到专制独裁的目的,派人刺杀宋教仁,解散国民党,镇压了国民党的“二次革命”。与此同时,袁世凯对国民党系统的报纸和其他反袁报纸进行摧残,大批报馆被查封,大批报人被杀害。到1913年底,全国报纸由年初的五百多家减少到一百三十多家,史称“癸丑报灾”。18、邵飘萍:我国不可多得的“新闻全才”。早在学生时代就被聘为申报通讯员;1911年协助创办汉民日报,兼任浙江军政府公报,从此开始职业报人生涯。日本留学期间,在东京创办东京通讯社。1916年回国后,

16、受聘于申报、时报和时事新报,撰写时评。袁世凯死后,申报聘他为特派驻京记者,期间为之撰写的北京特别报道很受欢迎。1916年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1918年在北京创办京报,自任社长,以“铁肩棘手”为座右铭。同时他还兼任北大新闻研究会导师。他最擅长新闻采访,所著实际应用新闻学是我国最早的新闻采访专著之一。19、时务文体: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报刊政治家继承王韬报刊政论的传统,在政论写作中不断突破框框进行革新,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报章文体。这种文体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的政论最为典型,故被称为 “时务文体”。 这种文体半文半白,平易畅达,笔锋常带感情,有时夹带口语和外来语,为变法维新而呐喊,使朝野震动,令

17、读者开眼,风靡一时,并为后世政论报纸纷纷效仿。20、“苏报”案:我国近代著名报案。1903年5月,邹容革命军出版后,在上海租界出版的苏报连续发表文章,介绍革命军内容,盛赞该书。6月底,该报又刊登章太炎康有为与觉罗氏之关系一文。苏报这样毫无忌惮地鼓吹革命,在社会上引起空前震动。清政府会同租界逮捕章太炎、邹容等人,查封苏报。在租界法庭上,章太炎、邹容驳斥清廷的指控,慨然陈述革命观点,把法庭变为宣传革命的讲坛。1904年5月,章太炎、邹容分别被判监禁3年和2年,苏报永久停刊。苏报案经广泛报道,极大地扩大了革命的影响,推动革命发展。三、简答题1、简述美国三大廉价报纸的基本情况。纽约太阳报:美国第一份成

18、功的廉价报纸,本杰明戴1833年9月3日创办。坚持低价发行。内容主要是软新闻。重视广告收入。为美国开商业小报的先河。纽约先驱报:贝内特1835年5月6日创办。热衷于耸人听闻的题材,报道内容更加广泛,更重视全方位的新闻报道。注意全国性信息和国际新闻。首创金融新闻栏,首创社交新闻,率先提供体育新闻。1924年与论坛报合并为纽约先驱论坛报。纽约论坛报:印刷工格里利1841年4月10日创办。论坛报同辉格党的政治活动常常是难解难分的。摒弃煽情主义的做法。重视言论,宣传社会主义,提倡开发西部,要求打击投机商人,严惩贪官污吏等。论坛报的改革言论中影响最大的有二方面:一是提倡开发西部,反对奴隶制度。二是重视招

19、揽人才,马克思曾担任该报驻英国的通讯记者。2、简述“三社四边”协定的签订及其历史意义。19世纪后期欧洲三大通讯社(哈瓦斯社、沃尔夫社、路透社)及美联社为了维护各自在竞争中的利益,于1870年签订了“三社四边协定”,组成了“联环同盟”,根据“协定”划分了采集与发布新闻的地区和势力范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该协定失去约束力,1934年正式废除,并接受美国提出的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自由发布新闻的原则。3、简述黄色新闻的特殊表现手法。黄色新闻:世界报有个连环漫画,主人公是个穿着黄衣服的孩子。赫斯特的纽约新闻报把作者挖走后,普利策另请画家,于是两家星期日都有黄孩子的连环画。新闻界就称它们为黄色报纸,把两

20、报惯用的煽情主义手法称为黄色新闻。简单地说,黄色新闻就是一种以轰动性、刺激性和趣味性为宗旨的新闻报道模式及其风格,其基本特征一言以蔽之就是“耸人听闻”。特殊表现手法:使用大字号煽动性标题(黑体字或套红色印刷),经常对不甚重要的新闻加以渲染、夸张,整个报纸版面给人以耸人听闻的虚假感;滥用照片,以至偷窃和伪造照片;采取种种欺骗手段,如捏造访问记和新闻报道,歪曲性的标题,假科学,假学术;在星期日增刊上,登载彩色滑稽连环画和肤浅的文章;标榜同情“受压迫者”,发动运动反对平民所遭受的欺辱。4、简述当代世界通讯社事业的发展动向。进入20世纪后世界政治经济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两次世界大战相继爆发,新闻通讯社

21、有显著的发展与变化。1933年沃尔夫通讯社衰亡;1940年哈瓦斯通讯社瓦解,二战结束后在其原有基础上建立了法国新闻社;苏联十月革命后成立了罗斯塔通讯社,1925年改组为塔斯社;路透社、美联社几乎没有受到战争影响。现有4家世界性通讯社:美国的美联社、合众国际社、英国的路透社、法国的法新社。一些国家创办自己国内的通讯社。5、简述新青年的报刊活动及意义。(1)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主编陈独秀,1916年更名为新青年,1918年迁到北京,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合办。1919年又随陈独秀迁到上海,1920年5月改组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刊物,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成为党的理论刊物

22、,1922年休刊,1923年在广州复刊成为党中央理论机关报,后来又由瞿秋白主编。(2)新青年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发动了一场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它的主要贡献有以下三个方面:批判封建的旧道德,抨击尊孔复辟逆流,提倡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新道德新思想。提倡科学,反对迷信。发起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学反对文言文。6、简述报业垄断的标志以及垄断资本控制报业的手段。报业垄断的两个标志:发行量增加,报纸种数减少;“一城一报”现象普遍。 垄断资本控制报业的手段:通过报团控有报纸的所有权;通过通讯社、特写辛迪加控制报纸内容;通过广告影响报纸

23、的普遍方针。7、简述廉价报纸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迅速集中,为报纸大量发行流通提供了条件。经济的发展需要普遍提高劳动者素质,于是教育有所普及,粗通文字的平民增多,形成了新的广大的读者群。阶级力量发生新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同时在扩大,这就推动了各国政治变革的进程,使办报的政治环境逐步改善。高速轮转印刷机的产生,降低了印刷成本,报纸印得更快更多。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广告数量大为增加,广告费收入成为报社的主要来源,报纸廉价销售成为可能。8、简述王韬的报刊思想及循环日报的基本情况?循环日报的基本情况:1874年2月创办,是早期国人自办报刊中,出版时间最长、影

24、响最大的的报纸。最大特点是每天头版头条刊载一篇政论文章。王韬的报刊思想: 1857年参加六合丛报的编辑工作,是他报刊活动的开始。1864年兼任近事编录的编辑工作。1874年创办循环日报。是近代报刊思想的奠基人,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他的政论反帝爱国,昌言变法,短小精悍,深入浅出,富于感情,后来被发展为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后发展于梁启超,对当时的文坛和以后的维新派领导人影响较大。他的部分政论文章后收编为弢园文录外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报刊政论文集。他关于办报的言论代表了维新变法前报刊理论的最高成就,奠定了近代报刊理论的基石。四、论述题1、试论范长江的新闻工作业绩及其在中国新闻史上的地位。(

25、1)范长江,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和新闻事业家,1933年为北平的晨报、世界日报和天津的益世报撰稿,后来成为大公报旅行记者撰稿人,曾任新华日报社长总编辑,主要著作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2)1935年7月,范长江以天津大公报旅行记者身份,开始了他著名的中国西北地区的考察之行,撰写了大量的旅行通讯。他的通讯对西北地区的弊政,人民的疾苦,以及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危机,作了十分深刻的描述。同时,通讯还首次客观、公正地报道了红军长征的一些真实情况,发表后引起了巨大反响。不久,报馆将这些旅行通讯汇集出版,书名为中国的西北角。(3)1936年12月,西安事件发生,正在绥远前线采访的范长江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真相将

26、导致中国政局的重大变化。为了弄清事变真相,他不顾个人安危,毅然进入事变中心西安。这次采访,范长江的思想发生了深刻变化。1937年2月15日,范长江根据陕北执行的采访材料,在大公报上发表了动荡中之西北大局一文,在国内第一次披露了西安事变真相,引起了极大轰动,也激起了蒋介石的大怒。随后,范长江又接连发表了西北近影和陕北之行等通讯。这些通讯作品均辑入他的通讯集塞上行。(4)范长江是第一位从白区进入延安,向全国采访报道陕北革命根据地情况的中国记者。他的西安、陕北之行的系列通讯,打破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公开报道了西安事变的真相,传播了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热情地介绍了陕北革命根据地的面貌

27、以及共产党领导人的生动形象,在全国各界产生了很多影响。(5)抗战爆发后,范长江深入抗日前线,采写了大量通讯。1938年3月,他发起创办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后又与胡愈之等创办国际新闻社。培养了大量记者投身抗日宣传的斗争中去。2、谈谈邹韬奋的报刊活动与贡献。(1)邹韬奋,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2)其报刊活动:1926-10接任生活周刊主编,从此开始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1932-1-9,他宣布生活周刊已成为新闻评述性质的周报;1932-7建立生活书店,与生活周刊分开,以保存实力;1933-7至1935-8游历欧美,写了30多万字的国外通讯发表在生活周刊和新

28、生周刊,后汇集成萍踪寄语。 “新生事件”后返回上海,1935-11-16创办大众生活;1936-3-7生活书店创办永生周刊作为大众生活的继续;1936年3月被迫出走香港。1936-6-7主办生活日报,是他一生中主编的唯一一份日报。同时创刊的有生活日报星期赠刊;1936-8-23在上海创刊生活星期刊。“七君子事件”当事人之一。(3)贡献:首先,邹韬奋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主办过7个报刊,还提出了很多卓有见地的办报主张,构成了一套较完整的报刊思想:报刊是人民的耳目喉舌,应该成为实现民族解放大众解放大目标的工具密切联系读者,热忱为读者服务办报要有创造精神,造就报刊的个性文风要“明显畅快”重视经营管理

29、和社会信用,处理好商业性新闻与广告的关系新闻工作者应有“视事业如生命”的精神、高尚的人格和真才实学。理想编辑的四个条件:大公无私;敏锐的观察和卓越的识见;文字畅达;至少精通一种外语。其次,邹韬奋从事新闻出版工作长达二十多年,他主编生活系列报刊的丰富经验、办报思想和优良的工作作风,体现了我国人民新闻工作的优秀传统。这主要表现在:(1)坚持正确的办报方向。韬奋主持生活周刊,“以读者的利益为中心,以社会的改造为目的”(2)发扬为读者服务的精神(3)倡导创造的精神,办出报刊的鲜明个性和独特风格(4)推崇“视事业如生命”的精神。3、谈谈邵飘萍的新闻活动及贡献。(1) 邵飘萍,我国不可多得的“新闻全才”,

30、早在学生时代就被聘为申报通讯员。曾用名镜清、振青,笔名飘萍、素昧。1926年4月26日,被奉系军阀以“勾结赤俄,宣传赤化”的罪名杀害于北京。(2)1911年协助创办汉民日报,兼任浙江军政府公报,从此开始职业报人生涯。日本留学期间,在东京创办东京通讯社。1916年回国后,受聘于申报、时报和时事新报,撰写时评。袁世凯死后,申报聘他为特派驻京记者,期间为之撰写的北京特别报道很受欢迎。1916年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1918年在北京创办京报,自任社长,以“铁肩棘手”为座右铭。同时他还兼任北大新闻研究会导师,主讲新闻采访和新闻学理论,揭开中国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的序幕。他最擅长新闻采访,所著实际应用新闻

31、学是我国最早的新闻采访专著之一。(3)邵飘萍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为反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而献身的新闻界代表人物,在新闻采访、评论和通讯写作以及新闻学研究等方面,都有贡献,是中国新闻史上有影响的新闻工作者。4、试论梁启超的后期报刊思想。梁启超后期报刊思想:戊戌政变后梁启超在国外办报的同时借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理论和新闻理论对他的新闻实践进行了研究和总结,根据亲身的体会,在报刊功能、办报原则、健全舆论、宣传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观点:、提出报馆的“两大天职”,即“监督政府”、“向导作用”。、提出办报的四条标准。、提出健全舆论的主张。、提出了宣传的方法。梁启超这时的新闻思想是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报刊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他新闻实践的概括和总结,此时他的新闻思想已经进到了资本主义新闻思想体系,为中国资产阶级新闻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的中国革命派人士们所借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