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前两专题月考试卷精品教育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47021472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8.0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一历史必修一前两专题月考试卷精品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前两专题月考试卷精品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前两专题月考试卷精品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必修一前两专题月考试卷精品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必修一前两专题月考试卷精品教育(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富源六中高一年级2016年10月历史月考试卷 注意:1.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请将选择题填在机读卡上,把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第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商代统治者凡政治事务都要通过占卜进行决策,这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A神权与王权结合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C权力的高度集中D以宗族关系为基础2 “曹氏,叔与振铎,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克商,封之于陶丘,为宋景公所灭,子孙以国为氏。”由此可见,与曹姓形成直接相关的制度应该是()A分封制B宗法

2、制C郡县制D科举制3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其中“封建政治”是()A封邦建国B宗法世袭制C礼乐制度D封建社会4西周规定天子都城12里,公国都城九里,侯伯国七里,子男都城五里。这一内容体现了()A各国经济实力的差异B维护政治秩序的目的C中央集权体系的建立D西周发达的建筑水平5在电影秦始皇中出现了当时郡守的活动场景,正确的设置是()A把自己的职务传给嫡长子B在向丞相汇报工作C在辖区内建立武装D在接受宰相的任免6秦朝实行郡县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隋唐开创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A加强中央集权B巩固国家统一C强化贵族特权D加强君主专

3、制7中国隋唐时期的监察、谏议制度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 杜绝了官僚队伍中的腐败现象有利于国家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决策失误从根本上约束了皇帝的无上权力 ABCD8史书记载:“宋兴,始以对持文武二柄。”文中省略的两大机构是()A中书门下 枢密院B三司 枢密院C中书门下 三司D中书省 枢密院9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10诗言史,诗词是一部形象的历史教材,其间储存着大量的历史知识。下列诗词能反映科举制度的是()A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B世胄蹑高位,英雄沉下僚C平时袖手谈

4、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11下列能够提高办事效率的机构有()A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和北宋的枢密院B明朝的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C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和清朝的军机处D明朝的内阁和清朝的枢密院12自秦以后,君权逐步加强,曾有一些大臣说:“昭代本无相名,吾侪止供票拟。上委之圣哉,下委之六部”。这些大臣应是()A秦代的三公B唐代的三省长官C明代的内阁大学士D清代的军机大臣132015年7月4日,中国申报的“土司遗址”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下列有关中国“土司制度”说法错误的是()A元代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B“改土归流”是指改土司为流官C“土司制度”体现出“因俗而治”的管理智慧D明朝

5、少数民族地区“改土归流”后由理藩院管辖14鸦片战争的最终结局从根本上取决于()A战争中交战双方的指导方针B军事武器的优劣C国民素质的优劣D社会制度的进步与落后15英国通过南京条约附件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这意味着()A英国从此打开了中国门户,把中国纳入大英商业帝国的体系中B英国率先成为大清帝国的全球贸易伙伴,进一步巩固了霸权地位C英国可以和中国共同商定关税税率,便于其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D他国日后从中国获得的除各地赔款外的任何一项特权,英国都可“一体均沾”16下列哪一条约废止了广东十三行独揽中国对外贸易的特权,为外商经济入侵大开便利之门()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C天津条约D北京条约17英国强迫

6、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中,严重破坏中国司法主权的是()A领事裁判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C割香港岛D协定关税18 下列事件按其在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香港岛被英国割走外国军队可在北京至山海关沿线驻扎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ABC D19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不要花费一分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国家得到更多的好处”。这个国家是()A英国B俄国C美国D法国20近代前期中国有一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它反映了()A三元里抗英斗争B黄海海战C反割台斗争D南京保卫战21马关条约签订后,辽东半岛在俄德法

7、的干涉下归还给了中国,这是什么矛盾的结果()A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B外国侵略者与清政府的矛盾C外国侵略者争夺中国的矛盾D帝国主义两大侵略集团的矛盾22一名日本人在重庆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开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A1840年B1860年C1895年D1901年231899年美国国务卿海约翰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主张中国市场向全世界开放,其直接目的是()A打入他国在华势力范围,进行自由竞争B阻挠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C保持中国领土完整,促进它走向近代化D步他国后尘攫取本国势力范围24中日甲午战争后,民间组织义和团自发进行的反帝爱国运动最主要的意义是()A导致了八国联军侵

8、华战争B阻止了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C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D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其灭亡进程25“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国民政府的上述宣言发表于下列哪一事件发生后不久()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一二八事变D八一三事变26标语是战斗力,在革命战争年代尤其重要。下面的标语与其他三项不可能属于同一时期的一项是()A要种族不灭,唯有抗战到底B勿忘南京大屠杀C粉碎倭寇扫荡阴谋D狠抓革命猛促生产27抗日战争与中日甲午战争比较,中国方面的最大变化是()A抗日的领导者已不是腐败的统治集团B中华民族已经觉醒,形成了全民族抗战C军队素质提高

9、,广大将士具有爱国精神D国家综合国力已经大大增加28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八路军一一五师是在参加哪次会战中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的()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枣宜会战29某事件发生后,中共中央认为:“这一发动是国民党中的实力派之一部,不满意南京政府的对日政策,要求立刻停止一切内战,一致抗日,并接受了共产党抗日主张的结果,是以西北的抗日统一战线去推进全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开始。”这一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C西安事变D北平和平解放301937年“七七”事变后,潘孑农、刘雪庵创作了长城谣,传唱一时。下列是该歌词节选,它的内容反映的时代主题是呼唤() 万里长城万里长,

10、长城外面是故乡。自从大难平地起,奸淫掳掠苦难当。苦难当,奔他方,骨肉流散父母丧。大家拼命打回去,哪怕倭寇逞豪强。四万万同胞心一条,新的长城万里长。四万万同胞心一条,新的长城万里长。 A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B国共合作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停止内战班级 姓名 学号 考场号 座位号 富源六中高一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卷答题卡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第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31(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7 西汉初山东半岛形势图材料二 (1)图7反映了西汉初年推行的什么制度(2分)?这一制度将给西汉带来怎样的政治问题?(2分) (2)结合图8、图9和所学知识,概括唐朝三省的各自职

11、权(6分)。指出明朝中央行政机构发生的主要变化。(2分)(3)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下的哪两对基本矛盾?(4分)概括这两对矛盾在中国古代的各自发展趋势。(4分) 32(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 年代 阵亡人数 1937 125 130 1938 249 213 1939 169 562 1940 339 530 1941 144 951 摘自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第3期 材料二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毛泽东关于目

12、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改变了国家的命运,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创造了历史契机。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抗日战争的胜利,还结束了日本在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使台湾回到祖国怀抱。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中国参与发起成立联合国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李长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如何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5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9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6分)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