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体盖说明书

上传人:zou****hua 文档编号:146939068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连体盖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连体盖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连体盖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连体盖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体盖说明书(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录一、序言2二、设计任务书3三、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4四、零件的分析4五、选择毛坯4六、工艺规程设计6.1定位基准的选择56.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56.3制定工艺路线56.4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76.5工序设计7七、小结9八、参考文献10一、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 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 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 在我们四年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次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设计机 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这次设计我将使我们获得综合运用过

2、去所学全部课程进行机械制造工艺及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为学生搞好毕业 设计、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1培养学生解决机械加工工艺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设计,熟练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 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 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的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初步具备设计一 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工艺规程的能力。2提高结构设计能力。学生通过训 练,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选择高效、省力、经济合理而能保证加 工质量的夹具,提高结构设计能力。3培养学生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规范、 图表等技术资料的能力。4进一

3、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算和编写技术文 件等基本技能。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 行一次锻炼。此次课程设计对给定的零件图分析并进行工艺规程设计,其中 考察了定位基准的选择,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加工工艺路线的拟订及 工序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公差等相关知识,历时一个月的设计加深了对所 学知识的理解,有助于今后能够熟练地运用于工作中。设计过程中遇到一些 疑问经过老师的悉心指导都得以解决,在此对老师表示忠心地感谢。适应性 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四化” 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由于能力有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老师给予

4、指教。二、设计任务书南昌航空大学航空与机械工程学院2004级机制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I、课程设计名称:机制工艺课程设计n、课题名称:连杆盖合件之二-连杆盖工艺规程设计山、课程设计使用的原始资料(数据)及设计技术要求:1、绘制连杆盖零件图。2、生产纲领:小批量3、编制连杆盖机械加工工艺规程4、撰写设计说明书航空与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040313班 学生(签名):张兴日期:自2007年9月24日 至 2007年12月7日评分:三、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此零件为连杆盖,由设计任务书要求,此零件为小批量生产,根据教材表1-5查得年生产纲领为100500件。四、零件的分析此零件为连杆

5、盖合件之二-连杆盖,连杆盖的视图完整,尺寸、公差及技 术要求齐全。此零件形状结构较为简单,零件各表面的加工并不困难,但是 基准孔081+0.021 mm以及小头孔要求表面粗糙度Ra1.6Am偏咼。基本思路为0先加工大头孔再以其为基准来加工小头孔。在小头孔中间的大的沟槽需要用 R67mm具去加工,同样在加工大头孔内表面的沟槽时也要用特殊的R25mm的 刀具去加工。此外还应该注意:1. 该连杆盖为整体铸造成型,其外形可不在加工。铸件尺寸公差,铸件尺寸 公差分为16级,由于是中批量生产,毛坯制造方法采用金属模铸造,由机械 加工工艺简明手册查得,铸件尺寸公差等级为13级。2. 连杆大头孔对A基准的平行

6、度公差为0.01mm。3. 大头孔两端的台阶面对B基准的对称度公差为0.3mm。4. 小头孔中间的沟槽,对基准B的对称度为0.2mm。5. 铸件毛坯需要经过人工时效处理。6. 材料 QT450-10。7. 工序(12)采用2mm的锯片铣刀加工,也可以改为线切割加工,该道工序使 的连杆大孔为一个不完整的半圆。若采用线切割可减小加工缺陷,但是采用铣刀 可以节约加工时间。由于加工为中批量生产所以采用铣刀加工。8连杆大小头孔平行度的检验,可采用穿入专用心轴,在平台上用等高的V型 块支撑连杆大头孔心轴,测量大头孔心轴在最高位置时两端的差值,其差值一半 即为平行度误差。五、选择毛坯在各类机械中,连杆盖为为

7、传动件,由于其在工作时处于运动中,经常受冲 击和高压载荷,要求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该零件的材料选择QT450-10,零 件的轮廓尺寸不大,形状不是很复杂,为小批量生产,从减少加工难度来说,经 查机制工艺手册,毛坯采用铸造成型。因为零件形状并不复杂,随为小批量生产,但为减小加工时的切削用量和提 高生产效率,节约毛坯材料,毛坯形状可以与零件形状接近。即外形做成台阶形, 内部孔铸造出。毛坯尺寸通过确定加工余量后决定。六、工艺规程设计1. 定位基准的选择该零件是带孔的盘状零件,孔是其设计基准,为避免由于基准不重合而产生 误差,应-选孔为定位基准,即选081+0.021 mm孔及一端面为加工精基准。0

8、由连杆盖有孔、沟槽等都需加工,而孔作为精基准应先加工,因此选外圆及 一端面为粗基准。2.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该零件的加工面有内孔、端面、小孔及槽等,材料为QT450-10。参考有关 资料,其加工方法的选择如下毛坯的两端面应该互为基准加工,表面粗糙度为Ra3.2Am,需粗铣-半精铣。 大头孔081+0.021 mm:内表面粗糙度为Ra1.6Am,需进行粗镗-精镗。0小头孔020+0.023 :内表面粗糙度为Ra1.6Am,需进行扩-半精铰。0大头孔内沟槽:表面粗糙度为Ra6.3Am,次成型磨即可。切割面:表面粗糙度为Ra1.6Am,需精铣。两台阶面;底面为Ra6.3Am,侧面为Ra16Am,

9、故采用粗铣台阶面后,对 则面进行精铣并保证距离尺寸94 0 mm,以及对称度03mm A。0.023两个螺纹孔的加工:钻-铰孔。小头孔的大沟槽采用R67mm的成型铣刀去加工。大头孔内表面的沟槽采用R25的砂轮磨削。小头孔里面的够槽用精细的镗刀加工。在将连杆盖毛坯从大头孔中间切开的时候采用2mm的锯片铣刀。3. 制定工艺路线连杆的加工工艺路线一般是先进行外形的加工,再进行孔、槽等加工。连杆 的加工包括各侧面和端面的加工。按照先加工基准面及先粗后精的原则,连杆盖 加工可按下面工艺路线进行。又因为此零件要求小批量生产,所以工序安排要求 较集中。工序10:铸造毛坯。工序20:无损探伤,查是否有夹渣,气

10、孔,疏松等缺陷。工序30:清理毛刺、飞边,涂漆。工序40:人工时效处理。工序50:划杆身中心线,以及大小头孔的中心线。工序60:按线加工,精铣连杆大小头两平面,互为基准(加工中多翻转几 次)至尺寸43-0.20mmo-0.36工序70:重划大小头孔中心线,并选择一个面为基面。工序80:以基面定位,按线找正,粗镗大小头孔,分别为078 0.05mm, 017O.O5mm.工序90:以基面定位,按线找正,精镗大头孔到081+0.021 mm。并定其轴线 0为基准A。工序100 :以大头孔、基面定位,借助侧面装夹工件,精镗小头孔至 020+0.023 mm。并保证中心距为85+0mm,以及对基准A的

11、平行度为0.01mm。0 0工序110:磨大头孔内表面的沟槽砂轮R25mm,磨削深度2.5mm。车倒 角1*45度。工序120:以基面、侧面和小头孔定位装夹工件,按照大头孔的中心线用锯 片铣刀将连杆切开,并对连杆做好标记。工序130:以基面、连杆体侧面和分割面装夹工件,铣削两个台阶面,保证 台阶面的距离为94 0 mm,深度3.5+0.05 mm,以及对基准A的对称度为0.3mm。-0.0230钻两边的底孔010mm,保证中心距为1100.15。工序140:由钳工铰孔2-M12-6H。工序150:以连杆分割面、基面定位装夹,铣削沟槽宽15+0.15mm,R67mm+0.05的盘形铣刀。对基准A

12、的对称度为0.01mm。工序160:用微型铣刀铣内沟槽直径021+0.28 mm,宽1.1+o.i2mm,两沟槽距0 0离 37+0.15 mm。0工序170:车倒角0.5*45度。工序180:检查各个部分的尺寸和精度。工序190:组装入库。4. 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1)确定机械加工余量(1) 铸件质量:零件表面无明显的裂纹等缺陷。(2) 加工精度:零件除孔以外的各表面为一般加工精度。(3) 机械加工余量。根据铸件质量、形状,以及各个加工部位的要求毛坯尺 寸和余量如下。加工表面基本尺寸mm毛坯尺寸mm单边总加工余量mm小头孔直径0 200 105大头孔直径0 810 705.5零件厚

13、度43451大头孔两端深度3.501.75铸造圆角R3-R5表:毛坯尺寸和余量5工序设计1)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1)选择机床。a. 工序11、17、是车倒角。该零件外廓尺寸不大,选用CA6140卧式车床即 可。b. 工序06、13为粗铣铣、精铣。由于加工的零件轮廓尺寸不大,,故宜在普 通铣床就可以。选用立式铣床X52K型铣床。c. 工序08、09、10为粗镗、精镗。从加工要求及尺寸大小考虑,选用卧式镗床T611。d. 工序11是用050mm的砂轮去磨,需要组合夹具,用内圆磨床考虑到孔的 大小用M2120内圆磨床。e. 工序12因为要将连杆锯断,工件尺寸不是很大,用卧式铣床X63W。f.

14、工序13钻孔考虑孔的尺寸等技术要求,采用立时钻床Z518。g. 工序15考虑到加工位置和技术要求需要用卧式铣床X63W。h. 工序16加工内沟槽,用微型镗刀加工,由于是回转体 采用车床CA6140。2)选择夹具。组合夹具和普通的三抓、四爪卡盘就可以。(3) 选择刀具。在工序11需用到R25mm的砂轮。工序16需要刃口小于1.1mm 的细小镗刀。(4) 选择量具。本零件属于小批量生产,一般采用通用量具。选择量具的方 法有两种:一是按计量器具的精确度选择;二是按计量器具的测量方法极限误差 选择。a.各工序的量具见下表工序加工面尺寸尺寸公差量具06、 11、15、16430.16分度值0.02,测量

15、范围0150游标卡尺08078、0170.05普通游标卡尺09、 10、 130810.021分度值0.001,测量范围0150游标卡尺b.选择加工槽所用量具。均可选用分度值0.02mm,测量范围0150mm游标 卡尺进行测量。2)确定工序尺寸(1)确定圆柱面的工序尺寸。查表可以得出该零件圆柱表面的工序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表面粗糙度见下表加工表面工序双边余量/mm工序尺寸及公差/mm表面粗糙度/Am粗半精精粗半精精粗半精精毛坯两侧面1.50.543.5+0.02-0.0243-0.20-0.366.33.2大头孔2.50.5080+0.05-0.05081+0.02106.31.6小头孔

16、2.50.5019.5+0.05-0.05020+0.02306.31.6台阶侧面0.594 0-0.0231.6台阶底面3.53.5+0.0506.3g.确定铣小头沟槽的工序尺寸。精铣可达到要求,则该工序尺寸:槽宽 15+o5mm,槽深R67。粗铣时,为半精铣留有加工余量:槽宽双边余量为2mm,+0.05槽深余量为2mm。则粗铣的工序尺寸:槽宽为13mm,槽深为R65mm的圆。将以上结果填入机械加工工序卡内。七、设计小结本次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 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 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17、它在我们大学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 的地位,因此,我对本次课程设计非常重视。我们这次的设计、学习是分阶段进行的,还不能做到全局把握,面面俱到, 因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和缺点。通过对本次课程设计过程及老师指点的 回顾和总结,可以系统地分析一下整个设计、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总 结,还可以把平时听课时还没有弄懂、弄透的问题加以学习巩固,以获得更多的 收获,更好的达到课程设计的预期目的和意义。虽然在课程设计中我遇到了不少 困难,比如在加工顺序中我不知应该先加工哪一步,还有加工刀具的选择不清楚 等,但是我不怕麻烦多次向老师求教并作出修改,终于确定了这次课程设计的工 艺路线。在工艺路线制作

18、中,使我对机械制造工艺学、金属切削机床等相关专业 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因此,在这次课程设计完成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东西, 并成功完成了这次课设。此次课程设计对给定的零件图分析并进行工艺规程设计,其中考察了定位基 准的选择,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加工工艺路线的拟订及工序加工余量,工 序尺寸,公差等相关知识,利用近两个月课余时间的课程设计,加深了对所学知 识的理解,有助于今后工作。本次课程设计使我学会了解决机械加工工艺问题的 能力,提高结构设计能力,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规范、图表等技术资料的能力, 同时还具备了识图、制图、运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设计过程中遇到一 些疑问经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都得以解决,在此对老师表示忠心地感谢。八、参考资料1 崇凯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2 李益民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及设计简明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年王先逵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年4徐鸿本主编.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南昌:南昌航空工业学院.2005年廖念钊主编.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0年赵家齐编著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年7张要宸主编.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手册:航空工业出版社.1989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