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知识结构要点

上传人:wuyo****995 文档编号:146936557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26.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物理知识结构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物理知识结构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物理知识结构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物理知识结构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知识结构要点(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初中物理知识结构要点声现象知识要点网络声音的产生声音的概念第一讲 声学部分声音的传播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靠介质向外传播的。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声速:声音在空气中每秒传播的距离是340m。(15摄氏度)通常声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声波:随着声源不断振动,在空气中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并向远处传播。声能:声音所具有的能量,如声波能使物体振动,能粉碎小石头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赫兹次声波:频率低于20赫兹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人听到回声的时间间隔应大于0、1秒。

2、乐音三要素音调与响度的区别音调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由发生体的材料决定定义: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决定因素: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频率大,音调高,频率小,音调低。定义: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决定因素:它与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振幅大,响度大还与距声源的距离有关。距离远,响度小响度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不一定高,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不一定大,音调和响度是声音的两个截然不同的特性。“女高音”和“男低音”中的“高”与“低”指的是音调“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 中的“高”与“低”指的是响度人听到声音的过程:声音引起鼓膜振动-经过-听小骨-传播-听觉神经-大脑噪声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减弱)阻止它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防止它进入人耳声音的利用传递信息、声纳、雷达、B超、彩超、清洗精密仪器等。传递能量、超声波方向性强、穿透力强、破碎力强。 次声用于检测地震、检测声源位置等。听到声音的必备条件发声体振动频率20-20000次秒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存在正常的人耳概念:杂乱的使人感到厌烦的声音,噪声要从物理角度和环保角度来界定,具有双重性。来源:工业噪声,生活噪声,交通噪声等危害控制方法轻则影响睡眠重则使人神经衰弱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公式: 单位:千克/每立方米 kg/m3 ,克/每立方厘米 g/cm3密度的应用:鉴别物质、判定物质纯度、计算不变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密度为什么说密度

4、是物质的一种特性1、用同一种物质可以构成各种各样的物体。2、对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值总是相同的,这个值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运动状态等都无关。同种物质不同状态的值一般不同。3、而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值都不相同。因此,的值是由物质本身决定的量,它表示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特性”是随外界条件变化而变化的一种性质。1、不能把组成物体的物质的密度说成物体的密度。2、同种物质可以组成不同的物体。3、质量大的物体的密度不一定大。4、中的V是物质的体积,不能当成物体的体积。需澄清的概念用天平质量m.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求测体积方法1、形状规则物体。可直接利用长度测量方法测量并计算它的体积。2、形

5、状不规则的物体,可用排水法求体积。若是浮在水面:则采用针压法或沉坠法。3、测液体的体积可用量桶或量杯4、气体的体积等于容器的容积。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1、待测固体全部浸没在液体中2、液面高度不超量筒或量杯的测量范围3、读数时视线与液面的凹凸型液面底(顶)相平,并估读到下一位。多彩的世界知识要点网络宇宙拥有数十亿个星系,是由物质组成,且处于不停地运动和发展固态:分子排列紧密,分子间作用力强大,不易压缩,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液态:分子运动比较自由,分子间作用力较小,不易压缩有流动性,有一定体积无一定形状。气态:分子间距很大,分子间作用力极小,分子极其散乱,易压缩有流动性,既无一定形状也无一定体积。第

6、二讲 力学部分形态宇宙和微观世界组成:物质 分子原子物质原子核核外电子(带负电)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夸克物理意义:质量是表示物体含物质多少的物理量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单位:千克(kg)克(g)毫克mg ;1千克=103克=106毫克常用测量工具: 台秤,杆秤,电子秤实验室测质量的工具:天平。质量质量的测量天平的使用方法1、 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2、 拨: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3、 调: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4、 测:按着“左物右码”原则放物体和砝码,加砝码按“先大后小”顺序,在调节游码,使横梁平衡。5、 读:右盘砝码总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

7、值=物体质量6、 收:测量完毕,取下物,砝码归盒,游码回零刻线。为什么说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质量是表示物体含物质多少的物理量。把一块铁制成铁钉,做成铁盒,化成铁水,或者用火箭带入太空,他所含铁的多少都不会改变。因此质量不随物体形状,状态,温度和位置的改变而变化,质量跟外界条件无关,它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疑难解析:1、 直接测量法2、 积累法(轻小物体测多算少)3、 等效法(如:曹冲称象)测量质量的方法使用注意事项:不超量程,用镊子加减法砝,轻拿轻放,潮湿物体、化学药品不直接放到盘中。机械运动:我们把一个物体相对别的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运动的相对性: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他的运

8、动情况怎样,如果选取不同的参照物研究,结论可能完全不同。因此,对物体运动情况的具体描述,只是相对于一定的参照物而言的,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定义: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假定不动”的物体就是参照物。1、参照物可任意选择。2、参照物选择不同,其运动结果也可能不相同。3、没有参照物就没法判断物体的动与静。4、同一个物体,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运动的方向也可能不同。5、同一个物体,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运动的速度大小 、速度的方向也可能不同6、参照物只是假想不动,并非真的不动。7、参照物不能选取研究对象本身。那样的结论是:一切物体都是静止的。8、参照物必须是确定的

9、、具体的“物体”如“天空”、“地平线”等不是物的名称,不能选作参照物。参照物简单运动知识结构要点应用说明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匀速直线运动引入原因:为描述运动快慢程度而引入的物理量。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主单位:米/秒,读作米每秒,意思是物体在一秒钟内通过的路程为多少米。速度匀速直线运动1、单位换算:2、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中不能说,v与s成正比、v与t成反比。运动分类说明变速运动定义: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但速度大小是变化的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意义:反映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

10、量。公式:(不严格情况下适用)注意: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平均速度v与路程s、时间t有一一对应关系,不同路段,不同时间段不可混用。运动和力知识结构要点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力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孤立的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必须有两个物体同时存在,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力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需要澄清的问题1、发生力的作用的两个物体不一定接触,接触的两个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3、相互作用力的特征: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

11、上。两个力同时存在同时消失。4、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含两层意思一是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同时改变;二是运动方向或运动速度其中一相改变。牛顿第一定律定律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总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理解说明1、研究对象-是一切物体 “一切”指大到宏观天体,小到微观粒子;运动的物体静止的物体;固体,液体,气体。2、 研究条件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理想条件,是理想模型法,不能用实验来验证。3、 研究结论原来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力时将仍然是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力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揭示规律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揭示物体本身有一种固

12、有属性惯性惯性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理解说明1、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2、 惯性大小与物体本身的质量有关,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不受任何条件的制约,与物体受力大小,运动速度等均无关。3、 惯性和力的区别: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性质,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而力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4、 不能将惯性和力混淆:在描述惯性现象时,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由于惯性作用”、受到惯性“、“受到惯性力”只能讲“物体具有惯性”或“由于惯性”。二力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简单记忆为“同物、等大、反向、共线”八个字。二力平衡条件下物

13、体的运动规律:运动状态不改变。定义: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运动状态,我们说这两个力是平衡的,称为二力平衡。测量知识要点网络时间的测量定义:是指用实验的方法,将被测量(未知量)与已知的标准量 进行比较,以得到被测量大小的过程;是对被测量定量认识的过程。测量工具测量工具:钟表、秒表等。单位:小时(h)、分种(min)、秒(s)等测 量长度单位体积单位:主要掌握(升、毫升、厘米3、分米3、米3。)1米3=103分米31升=1000毫升=1分米3。定义:测量长度,首先要确定一个标准长度,用标准长度去量被测的长度,这个被确定的标准长度叫做长度单位长度的主单位:米(m)、分米(d

14、m)、厘米(cm)、毫米(mm)纳米(nm)等换算关系: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06微米=109纳米。刻度尺注意事项使用方法1、使用前,要观察零刻线位置及零刻线是否磨损。2、观察刻度尺尺身是否平直,刻度是否均匀。3、观察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及其量程。会放: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平行放置,有刻度一面要紧贴被测物体会看:读数时视线要垂直尺面,不能斜视。会读:除读出准确数字以外,还应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会记:测量结果应包括准确数字、估读数字和单位。只有数据,没有单位的测量结果是没有意义的。量桶和量杯放:量筒或量杯放在水平桌面上或拿好。看:看量筒或量杯内的液面时,要使视线与液面齐平。读

15、:一定量的液体可直接读数。若是用来测固体体积,则须先读出量桶或量杯内液体体积V1和固体与液体总体积V2,则固体的体积V=V2V1.记:记录数据是根据最小分度值来确定准确值和估读值。使用方法用途:是直接用于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测量误差定义:测量值与真实之之间的差异叫误差。产生的原因产生误差的客观原因:实验原理不够完善、实验方法比较粗糙或测量工具本身不够精确等。产生误差的主观原因:是实验人对测量值读数或估读等。减少误差的方法:采用更精密仪器;采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是允许存在的,不可避免的,只能减小不能消灭。错误是不允许出现的,可避免,可消除。1、 积累法2、 以曲代直法3

16、、 滚轮法4、 综合法测量方法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两个决定1、 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决定。2、 测量所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由测量要求决定。三种重要的力知识要点网络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状的特性。定义: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反抗外力作用的力弹力弹力的三要素1、 弹力大小由物体的形变量决定,形变量越大,弹力越大。2、 弹力的方向与物体产生形变方向相反。3、 弹力作用点在迫使物体发生形变的那个物体上。易混淆知识点(描述弹簧伸长和拉力的关系)1、 容易遗漏条件“在弹性限度内”2、 误将“长度”与“伸长”混淆重力定义: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重力的三要素大小,

17、G=mg方向: 总是竖直向下,但并不一定垂直于物体表面。作用点:重心质量均匀的物体,它的重心就是它的几何中心;质量不均匀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测出;一个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如圆环的重心在同心圆的圆心重力的测量测量工具:弹簧秤弹簧秤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和拉力成正比1、 测量范围;2、矫正零点;3、看清刻度4、 避免摩擦;5、方向一致(弹簧伸长和所测力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5、 读数准确(视线与刻度面垂直)6、 及时恢复(使弹簧恢复原状)使用注意事项关于重力的说明1、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2、重力是非接触力。3、物体无论是运动还是静止所受重力大小不变。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

18、,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存在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摩擦力摩擦力产生的必备条件1、 两个物体必须相互接触。2、 两个物体相互挤压发生形变。3、 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4、 两物体接触面并不光滑。摩擦力的种类静摩擦力:在水平地面上用力推一个物体没有推动,与推力平衡的力就是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的摩擦力。滚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的摩擦力。摩擦力的三要素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但不一定与整个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作用点:在物体接触面上。在做力的图示或示意图时一般将它画在物体重心处。大小1

19、、 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2、 与接触面积、物体形状、物体运动速度的有关。3、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的压力、.扩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4、减小摩擦力的方法:以滚带滑、分离接触面(如加润滑油)、.减压、.减小粗糙程度。要澄清的问题:摩擦力总是阻碍相对运动,但不一定阻碍物体运动,很多情况下摩擦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力。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杠杆简单机械知识要点网络杠杆的五要素:三点两力两臂1、 支点(O)动力作用点(A)阻力作用点(B)2、 动力(F1)3、阻力(F2)3、 动力臂(L1)阻力臂(L2)1、杠杆的外形即可是直的也可是弯的、方的、圆的等,但必须是“硬棒”的,有力

20、作用在物体上时必须绕固定点转动,有使他转动的力,也有阻碍它转动的力。2、动力和阻力是其他物体施给杠杆的力,不是杠杆对其它物体施加的力。3、作用于杠杆的动力和阻力方向不一定相反。4、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而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注意事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杠杆平衡是指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绕支点做匀速转动使用杠杆时,一般不考虑杠杆本身重力。杠杆的应用平衡条件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省力费距离。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费力省距离。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注意事项:不同杠杆,作

21、用不同,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是不存在的。滑轮概念:周边有槽,可绕着装置框子里的轴转动的小轮定滑轮定义:工作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特点: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也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注意:定滑轮工作时,轴固定不动,拉力等于重力(忽略绳重和摩擦)物体上升高度与拉力作用点移动距离相等。动滑轮定义:工作时轴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特点:使用时可以省一半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且多费一倍距离。注意:使用动滑轮提重物时,只有当两端绳子平行时才省一半的力。定义: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特点:使用滑轮组既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费距离。拉力(忽略摩擦

22、):,n为承担重物和动滑轮的绳子的段数。组装滑轮组方法:依据求出绳子段数。在根据“奇动偶定”原则(从动滑轮绕起,n为奇数;从定滑轮绕起,n为偶数),再结合题目要求组装。注意事项:绳子段数是指同一根绳子串绕在滑轮上,挂住动滑轮的这几段。使用滑轮组时,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是重物上升距离的n倍。即斜面:实质是省力费距离的机械。滑轮组分类轮轴定义:由轮和轴共同组成的绕共同轴转动的简单机械。实质:是可以连续旋转的杠杆。使用轮轴时可以省力。()三大区别定义:浸在液体或气里的物体受到向上托起的力。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方向竖直向上浮力阿基米德原理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指出浮力产生的

23、条件)受到向上的浮力(指出浮力的方向),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指出浮力的大小)注意事项1、公式中的是液体的密度,不是物体的密度;使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而不是物体的体积;仅当完全浸没时才有=2、只与、有关,当一定时与物体运动状态、形状、密度无关。3、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1、浸没浸入,“浸没”时=;“浸入时也可以是=。2、漂浮悬浮,漂浮:,浮力不是最大值。悬浮:,=,=浮力为最大值。3、浮力上浮,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的浮力作用,不一定上浮,只有当时才上浮。上浮是的共同作用,使物体向上运动。压强液体压强公式:P =gh口诀:不管容器粗与细,哪怕管子斜又曲,液体压强真稀奇,

24、只看、g和h。压强和浮力知识要点网络压力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产生的条件: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相互挤压而产生的。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表面。注意事项1、“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挤压”是压力产生条件的三个关键词缺一不可。2、“垂直于”表明压力必须是与物体表面垂直,其他方向的力都不能称为压力3、“受力物体表面”表明研究对象是“受到力”的物体,而不是施力物体。4、压力的大小可由平衡力来求得。(也可由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来求)5、压力和重力定义、产生原因、施力物体、力的性质、作用点、方向都完全不同,力的大小也没有必然的联系。引入原因:为了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而引入的物理量。用控制变量法得出

25、: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压力大小有关,而且还与受力面积有关。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公式:(F、S只要对应同一研究对象,这个公式对固体、液体、气体都适用)单位:Pa (1 Pa=1N/m2)产生原因: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液体具有流动性,对容器侧壁产生压强。液体压强特点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上的压强都相等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液体压强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同深密大压强大)计算液体压强应用:连通器、船闸等。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应用:飞机的机翼设计(利于产生升力)、轿车、高速列车形状设计。流体压强大气压的变化:

26、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冬天气压比夏天高,晴天气压比阴雨天高定义:由大气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马德堡市市长奥托格理克)。大气压强1标准大气压:定义为760Hg产生的压强,即P0 =1、01105 Pa用气压计测量数值测定托里拆利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充满(水银充满管,不留气泡)竖直(玻璃管竖直放置)垂直(测两液面间的垂直高度)应用:活塞式抽水机,离心式抽水机等。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功功的必要因素功的含义: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通过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作了功。有时也说成这个力的施力物体作了功。1

27、、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F)。2、二是物体在力(F)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S)。注意:F、S二者缺一不可,且具有因果关系和同时性计算公式1、“劳而无功”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物体没有因该力的作用而移动距离。2、“不劳无功” 如果物体因惯性而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谈不上谁对他作了功。3、作用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则无功。4、力的作用与物体的移动不同时发生也无功。如抛出去继续前进的铅球等。是否做功的判断功的大小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公式:单位:焦耳(J) 功率引入原因:为描述作功的快慢程度而引入的物理量。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功率公式:;导出公式:P=FV。单位:瓦特(w) 1

28、瓦特=1焦耳/秒。注意点1、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不一定多,还要看作功的时间。2、不要以为功率越大越好,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机器,选择不当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3、功率和效率意义完全不同,是毫无联系的物理概念,功率大的机械,其机械效率不一定高;机械效率高的机械也可能功率很小。有用功:利用机械工作的时候,对人们有用的功。这部分功时必须要做的。额外功:对人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作的那部分功。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机械效率三个重要概念1、几个含义深刻的关键词“有用”、“必须”、“没有用”、“不得不”的理解2、“有用功”为达到一定目的利用机械工作的时候,有用功实质上就是不使

29、用机械而达到同一目的而直接对物体至少要做的功。3、“额外功” 为达到一定目的利用机械工作的时候,除了对物体做有用功外,至少需要做的其它的功。4、“总功” 利用机械工作的时候,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而不得不或至少需要做的功。注意点1、 机械效率;无单位,且总是小于1的。2、 对不同重物作功时,同一机械的机械效率并不相同,物体越重,效率越高。机械能动能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决定动能大小因素: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运动速度势能重力势能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大小决定因素: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高度弹性势能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大小决定因素:物体弹性形变的程度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动能可以

30、转化为势能,势能也可以转化为动能,在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定义: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功和机械能知识要点网络第三讲 热学部分吸热过程(纵向)熔化汽化升华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特点:沸腾时温度不变。必备条件:沸腾时温度必须达到沸点并继续吸热。影响因素:液体表面气压大小,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晶体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如海波、金属、冰、石英、食盐、奈等)晶体达到熔点才能熔化,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边吸热边熔化。(如松香、玻璃、沥青等)共同点:熔化时继续吸热定义:物质有

31、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蒸发汽化的方式沸腾定义: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缓慢的汽化现象。特点:任温度下都发生,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缓慢的。蒸发从自身到周围吸热有制冷作用。影响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速.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凝固液化凝华放热过程(纵向)定义: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方式所有气体在温度降低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在一定温度下,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平时看到人呼出的“白气”不是水蒸汽,而是小液滴注意点降低温度压缩体积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晶体具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如海波、金属、冰、石英、食盐、奈等)晶体达到熔点才能凝

32、固,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没有一定的凝固温度,边放热边凝固。(如松香、玻璃、沥青等)共同点:凝固时都放热。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物态变化知识要点网络横向比较(三组互逆过程)固态气态液态升华(吸热如“樟脑球”消失)凝华(放热。如:“冰花”、“霜”)熔化(吸热)汽化(吸热)凝固(放热)液化(放热如:露珠)蒸发沸腾温度引入原因:为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而引入的物理量。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温度计摄氏度(0C)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把沸水的温度规定100摄氏度,把0度和100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摄氏度,记为“0C”。 会看:使用前,观察量程

33、,合理选择,认清最小刻度值,准确读数。会用: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碰容器侧壁和底部。会读:读数时,示数稳定后再读数,玻璃泡留在液体中,视线与细管液面相平,摄氏度不可分开来读。如100C读作摄氏10度是不对的。会记:零下10摄氏度记作常用单位原理: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体温计结构:盛水银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读数:能离开人体读数。使用:用前拿着体温计用力向下甩,使升上去的水银回到玻璃泡里。使用方法分子动理论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一般分子的直径只有零点几纳米)2、一切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作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无规则运动越激烈)3、分子间存在相互

34、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大约是10-10米时,引力和斥力相等,分子处于平衡状态)内容定义:用物质的分子结构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来解释热现象的理论定义:两种相互接触的不同物质相互进入对方的现象发生条件: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产生原因: 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结果:相互进入对方扩散内能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说明:1、不管物体是否运动,以及所处的位置如何,物体所具有的内能总不能为零,2、组成物质的分子是永不停息地运动着的,所以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影响内能的因素1、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物体具有的内能就越大,反之,温度越低物体具有的内能就越少。2、内能与物体的

35、体积、状态有关。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热传递实质:内能转化,是能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实质:发生内能转移,但能的形式不便。说明: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上是等效的。改变方法1、 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大。2、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1、 物体吸热内能增加,2、 物体放热,内能减少。改变方法定义: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热值定义: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燃料的燃烧值。单位:J/m3,J/kg.计算公式:Q=qV Q=qm.定义:单位质量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0C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性质: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比热容是一定的,它不随

36、物质的质量、温度变化、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变化而变化。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比热容不同。单位:比热容Q吸=cm(t-t0)Q放=cm(t0-t)计算公式原理:燃料在气缸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然后燃气推动活塞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工作过程: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四个冲程为一个工作循环,每个循环活塞往复运动两次,曲轴转动两周,对外做功一次。用途:汽车、拖拉机、坦克、轮船等工业、农业和工程机械中。内能的利用利用内能加热利用内能做功内燃机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内能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他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

37、化或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热和能知识要点网络难点解析(温度内能热量的区别与联系)日常生活中“热”的多种含义:如“天很热”的“热”表示温度;“雪融化要吸热”的“热”表示热量;“摩擦生热”的“热”表示内能。三者区别概念含义不同1、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是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是状态量。2、内能:是一种形式的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与势能的总和;是状态量。3、热量:是过程量,是吸收和放出热的过程。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只能说“放出”或“吸收”热量。单位不同大小决定因素不同1、温度的高低由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决定。2、内能的大小由温度决定还与物体质量和所处的物态有关

38、3、热量多少与物质的比热、质量、温度变化量都有关。遵从三者联系温度与内能: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温度不变,内能也可能改变。(如:晶体的熔化过程、液体的沸腾过程)内能与热量:物体吸热内能一定增加;物体内能改变,不一定是吸收热量,还有做功改变的可能。热量和温度:物体吸收热量不一定引起温度的变化;物体的温度改变不一定是吸热(或放热)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结构要点能源:凡是能够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都叫能源。 一次能源是自然界中直接获得的天然能源二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成另一种形式的能源化石能源:由千百年前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能源生物质能:由生命物质提供的能量按是否可再生分为:可再生能源

39、、不可再生能源能源家族能源的分类按开发早晚分为:常规能源、新能源。产生方式能源与环境核能核能的获得核裂变物质 分子原子 原子核核外电子核聚变应用核裂变:链式反应核裂变是重核分裂为轻核的过程原子弹核电站轻核在高温下结合成重核的过程应用:发电、氢弹等。开发新能源其他形式的新能源。如:风能、潮夕能等等太阳能直接利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使用。能源革命能量转化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关系第三讲 光学部分光源 自然光源(太阳、水母、萤火虫等)、人造光源(如电灯、点燃的蜡烛灯)按发光性质还可分为:热光源、冷光源。光的传播 光的传播规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40、应用光的反射 概念: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分类特别要注意:月亮不是光源。光速定义:光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C=3 108m/s。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比真空中小光年(长度单位):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路程。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带箭头的直线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定义: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一部分光线改变传播方向,但仍在原介质中传播,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关键点:一点、一面、三线、二角。反射种类镜面反射:光射到任何物体表面都会发生反射,如果反射面试光滑的

41、,则平行光线入射,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漫反射:如果反射面凸凹不平,即使入射光线是平行的,反射后的光线也是不平行的,而是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漫反射注意点 1、镜面反射与漫反射中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反射定律2、人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就是由于漫反射的缘故3、光垂直射入反射面时,反射光线按原路返回。平面镜球面镜凹镜(有会聚光线作用) 太阳灶、探照灯等凸镜(有发散光线作用汽车的观后镜等反射面是平面的反射镜面成像特点像和物与镜面对称像物等大,正立、虚像。像物分居镜面两侧产生的条件: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日常生活中的折射现象:筷子“弯折”、“海市蜃楼”、水变“浅”

42、、水中看岸上物体“变高”、水中倒影比景物本身暗、透过尺子看字体的“错位”等。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它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折射定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光垂直射到均匀透明介质表面是传播方向不变。对折射规律的理解:重点抓住一点、一面、三线、二角。光的折射颜色光的色散: 复色光分解成单色光的现象。白光是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光混合而成色光的三原色: 红 、绿 、蓝。颜料的三原色: 红,黄、 蓝。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通过的色光而决定。不

43、透明的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看不见的光红外线 热效应紫外线 荧光效应光现象知识要点网络定义:由透明材料制成的,至少有一个折射面是球面的透明体。主体轴:连接透镜对面球心的直线光心:主光轴与透镜中心的交点焦点:平行于主体轴的光线经透镜后的会聚点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物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相距:像到透镜的距离几个概念1、通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2、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3、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凹透镜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三条特殊光线 透镜结构特征:中间厚,边缘

44、薄。光学性质:对光有会聚作用(可用于矫正远视眼)。凸透镜当u2f 时,成倒立,缩小实像;像物异侧fv2f.;照相机。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物异侧v2f.;幻灯机。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物同侧;放大镜。成像特点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要点网络分类结构特征:中间薄,边缘厚;光学性质:对光有发散作用(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凹透镜成像特点:像物同侧、正立、缩小、虚像。凸透镜与凹透镜联合应用:显微镜和望远镜像:物体各点发出的或反射出的光线,经过物体界面发生反射或折射,这些光线(含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会聚成的图形就是原物的像。实像:实际的反射或折射光线相交所成的像,是无数真实光线汇聚而成的

45、。能成在屏上,能使照相底片感光。虚像:指的是反射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所成的像。不能成在屏上,不能使照相底片感光,但可由人看见。影:影子是由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出现的光完全(或部分)照射不到的全暗(或半暗)区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像、实像、虚像、影人眼是怎样看到物体的原因:人眼能看到物体,是由于物体发出或反射出的光进入人的眼睛,刺激视感神经的结果。必备条件:1、必须有光。2、必须有光进入人眼睛(所谓看到像的范围)疑难解析1、 放大与缩小(是物体成的像相对物体而言)、变大与变小(是物体位置变化后,所成的像和原来成的像比较而言)2、 会聚与发散。(是指光经过透镜

46、前后比较而言,主要看折射光线是否更靠近主光轴)3、 正立与倒立。(是物体所成的像和物体比较而言)三个相对的概念1、两个分界点:一是2倍焦距处是缩小像和放大像的分界点;二是焦点处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2、像的动态变化特点:物体从远处向凸透镜焦点靠近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实像变大; 物体从透镜向焦点靠近时,虚像不断变大。3、口诀: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虚像同侧证,物远像变大,像小像距小。小窍门第四讲 电学部分电流电压电阻知识要点网络电荷判断物体带电方法组成1、看是否能吸引轻小物体。2、用验电器检验。3、有时候带电体能使试电笔氖管发光。物体带电的实质:无论摩擦带电还是接触

47、带电实质都是电荷转移造成的,并不是创造了电荷。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构造(略)使用方法:看张角大小变化。电流电流的含义: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单位:安培(A)、毫安(mA)、微安(A)。电流形成的原因: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在金属导体中电流方向和自由电子实际移动方向相反。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以及闭合电路。二者缺一不可。测量工具电流表电流的测量使用注意事项1、电流表要串联在被测电路中。2、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法要正确,确保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3、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测未知电流时要试触

48、。4、绝对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的正负极。电压电压的意义:电压是使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的产生: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单位:伏特(V)、千伏(KV)、毫伏(mv).常见电压值:家庭电路220V、一节干电池1、5V、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电压的测量测量工具电压表使用注意事项1、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2、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法要正确,确保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3、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测未知电压时要试触电阻定义: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叫电阻。单位:欧姆()、千欧(k)兆欧(M).产生电阻的微观原因:定向移动的自由电子,与原子、原

49、子核以及其它自由电子发生碰撞而产生。电阻器定值电阻可变电阻滑动变阻器原理: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成正比。连接方法:1、串联。2、满足“一上一下”。3、连入电路前阻值应位于最大。作用:改变电路中电流和用电器两端电压,保护电路。电阻箱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电阻的大小由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和温度等因素决定。对于同种材料来说: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成正比,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使物体带电方法感应带电(高中在讲)摩擦带电接触带电1、不带电体总是带上和带电体相同的电荷。2、接触前后,电荷总量守恒。定义:把一个带电体与另一个不带电体接触,不带电体也带上了电荷的现象叫接触带电。特

50、点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特点1、被摩擦的两个物体一般都是绝缘体,摩擦前都不带电。2、摩擦后两个物体分别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摩擦起电原因: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电子在核外绕原子核高速运动。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束缚电子能力强的物体夺得电子而带负电,束缚电子能力弱的物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电荷的意义: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带了电荷。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正电荷。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负电荷。电荷种类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1、。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单位:库仑。符号C。电子电量e=1.610-19C导体、半导体、绝缘体、超导体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导体导电原因:导体内有大量可自由移动的自由电荷。导体的导电机制金属靠自由电子导电。酸、碱、盐水溶液靠正、负离子的相反方向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气体是靠离子和电子导电。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内部几乎没有自由电荷。绝缘体和导体并没有绝对的界限。通常较好的绝缘体,当条件变化时也可能变成导体半导体定义: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体叫做半导体。导电机制:靠自由电子和空穴导电。特性:光敏性、热敏性、压敏性、掺入杂质导电性能大

52、幅度提高等等。超导体超导性:某些物质在温度降低到某个值的时候,电阻突然消失这种现象叫超导性。定义:处于超导状态的物体叫超导体。特点:超导体无电阻。前景广阔。电路知识要点网络定义: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等元件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设备开关:控制电路开关的装置导线:连接电路元件。电路的组成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代表各电路元件画出的用以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形。连接方式电路的状态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开路(断路):某一处或几处断开的电路。短路电源短路:电流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流回电源的情况,此时电路中电流极大,危害严重,要绝对避免。局部电路短路。直观上看是用导线

53、把用电器两端连接起来,该用电器短路时无电流通过。判断用电器是否被短路,只要看用电器与导线是否并联即可。定义:把电路中各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这样的电路就是串联电路。串联电路特点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I=I1=I2=In串联电路两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两端电压之和。U=U1+U2+Un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串联导体的电阻之和。R=R1+R2+Rn电流与电压分配:,并联电路定义:把电路中各元件并列连接在电路两点间的连接方法。特点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I1+I2+=+In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都相等。U=U1=U2=Un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导体的电阻的倒数之和。即:可见

54、,并联电路中,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支路导体的电阻都小。电流与电压分配:串、并联电路识别1、看电流路径: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经;并联电路有两条或两条以上路径。2、看相互影响:串联电路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并联电路各支路之间用电器互不影响。3、看有无分支点与汇合点:如果电路中有电流的分汇点,则为并联;若没有分汇点,则为串联。4、“节点法”:就是在识别电路的过程中,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电源、用电器等,导线两端点均可以看成同一个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也就是说:几何中的不同点与电路中的不同点不是一回事。来源: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826年用实验的方法归纳得出。定律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U=IRR=. 伏安法测电阻。比值是一个常数I=和 R= 意义不同前者I与U、R是比例关系,后者R是一个常数。欧姆定律知识要点网络变形公式基本公式:1、同体性:I、 U、 R 必须对应同一段电路或同一个导体,不能张冠李戴。2.同时性,I、 U、 R是同一时刻、同一情况下、同一导体所对应的数值。3.统一性:I、 U 、R单位分别是安培、伏特和欧姆,不能乱用单位。4、普适性: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电路类型。公式:内涵原理: R=;实验电路伏安法测电阻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