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文化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教学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46927919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民版文化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民版文化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民版文化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人民版文化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文化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教学案(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节 顺乎世界之潮流(学生预习课文用)一、地主阶级抵抗派睁眼看世界1、背景: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 思想的影响。林则徐、 在与西方人打交道中改变了对西方看法。 战争失败的刺激下,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觉醒。2、概况林则徐:近代中国第一个 的人。收集西方国家信息,编译 ;主持编写 ,为当时抗英斗争提供了参考。 :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 :主要介绍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魏源:代表作 性质: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 著作。知识结构思维探究思想:“ ”。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以抵御外侮,使国家富强。意义:“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近代 的口号,同时也是对几千年 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

2、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徐继畲: 系统介绍各国史地、政治和风俗情况,介绍美国 制度,赞扬 。姚 莹: 特别关注西藏地区,提醒注意英国对 的侵略野心。3、特点:只学“器物”,不变制度。即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不变革封建专制制度。二、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变法1、背景:甲午战败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民族危机深重。洋务运动和 兴起, 力量不断壮大。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2、概况代表地位主要思想康有为 第一人1898年 ,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变法理论。借用 观点,论证 符合历史潮流。梁启超 主要宣传者指出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文章立论新颖,有很强的鼓动性和感染力。谭嗣同维新派中的 对 政体和 大胆批

3、判。谴责专制君主是“ ”,号召同封建束缚决裂。严 复中国 第一人翻译: 提出“ , ”,坚信“ , ”的进化论观点意义:他的 观点增强无数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信心。3、戊戌变法主张:发展 ,建立 。性质:既是救亡爱国运动,又是资产阶级政治变革运动。影响: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 真理的一次爱国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 运动。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 的传播。探究:维新派与抵抗派的思想有何异同?抵抗派维新派不同代 表 人物学西方目的学西方内容性 质 不同相同三、资产阶级革命派走向共和1、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案的实现:方案提出:1894年兴中会“ , , ”。正式确立:1905年同盟会“ , , , ”。

4、初步实现: 年1月1日, 成立2、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类别要 点时间 年 年阵地改良派的 报与革命派的 报内容要不要 。要不要 。要不要 。实质围绕 开展论战。(即改良道路与革命道路, 政体与 政体之争)影响大大促进了 的传播,为民主革命的爆发做好了舆论准备。共和国的主张得到 拥护,扩大了革命影响,壮大了革命的阵营。探究:比较维新派与革命派救国方案的异同:相同:主要目的相同:走 道路; 改变 ; 挽救 。不同:两者的方式和政体目标不同:维新派主张实行维护 前提下进行改革,实行 制。革命派主张用 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资产阶级 。探究:近代前期向西方学习特点及主要主张特 点: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

5、浅到深主要主张: 抵抗派 洋务派 维新派 革命派 新文化运动师夷 夷 中体西用 君主立宪制 民主与科学 器物思想文化第一节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师讲解参考用)一、地主阶级抵抗派睁眼看世界1、背景: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林则徐、魏源在与西方人打交道中改变了对西方看法。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下,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觉醒。2、概况林则徐: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收集西方国家信息,编译西方书报;主持编写四洲志华事夷言,为当时抗英斗争提供了参考。四 洲 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华事夷言:主要介绍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魏源:海国图志性质: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史

6、地著作。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以抵御外侮,使国家富强。意义:“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口号,同时也是对几千年传统心态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徐继畲:瀛环志略系统介绍各国史地、政治和风俗情况,介绍美国民主制度,赞扬华盛顿。姚 莹:康輶纪行特别关注西藏地区,提醒注意英国对西藏的侵略野心。3、特点:只学“器物”,不变制度。即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不变革封建专制制度。二、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变法1、背景:甲午战败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民族危机深重。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兴起,民族资级力量不断壮大。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2、概况代表地位

7、主要思想康有为维新变法第一人1898年孔子改制考,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变法理论.借用进化论观点,论证君主立宪制符合历史潮流。梁启超维新思想主要宣传者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文章立论新颖,有很强的鼓动性和感染力。谭嗣同维新派中的激进派对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大胆批判。谴责专制君主是“大盗”,号召同封建束缚决裂。严 复中国启蒙思想第一人翻译:天演论提出“物竟天择,适者生存”,坚信“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化论观点意义:他的进化论观点增强无数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信心。3、戊戌变法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制度。性质:既是救亡爱国运动,又是资产阶级政治变革运动。影响: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

8、国救民真理的一次爱国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探究:维新派与抵抗派的思想有何异同?抵抗派维新派不同代 表 人物学西方目的学西方内容性 质 不同相同三、资产阶级革命派走向共和1、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案的实现:方案提出:1894年兴中会“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正式确立:1905年同盟会“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初步实现: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的成立2、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类别要 点时间1905年1907年阵地改良派的新民丛报与革命派的民报内容要不要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实质围绕三民主

9、义开展论战。(即改良道路与革命道路,君主立宪政体与民主共和政体之争)影响大大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为民主革命的爆发做好了舆论准备。共和国的主张得到进步人士的拥护,扩大了革命影响,壮大了革命的阵营。探究:比较维新派与革命派救国方案的异同:相同:主要目的相同:走资本主义道路; 改变封建专制制度; 挽救民族危机。不同:两者的方式和政体目标不同:维新派主张实行维护清王朝统治前提下进行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革命派主张用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探究:近代前期向西方学习特点及主要主张特 点: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到深主要主张: 抵抗派 洋务派 维新派 革命派 新文化运动师夷长技以制

10、夷 中体西用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 民主与科学 制度器物思想文化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学生预习课文用)一、背景知识结构思维探究1、政治: 失败,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袁世凯专制独裁、复辟帝制。2、经济: 的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3、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而袁世凯掀起 逆流(直接原因)。二、兴起:1、兴起标志: 年陈独秀在 创办 。2、代表人物:陈独秀、 、 、 等。(阶级属性:前期是 ;后期 等人转变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3、运动中心: 。(原因:蔡元培的学术方针,新文化运动的干将汇集北大)4、学术方针:蔡元培的“ , ”其实质是让 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5、指导思想: 。(前期)三、内容

11、基本内容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前期“三提倡三反对”提倡 ,反对 。陈独秀: 是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两大因素。从 观点,说明 取代君主制是不可抗拒潮流。李大钊: 人都是国家公敌。批判 就是反复辟。共 同:对 和 的思想逆流进行了猛烈批判。强调人们要用 和 的眼光去衡量一切。提倡 ,反对 。陈独秀: 完全违反了自由、 、独立的原则。鲁 迅:在 指出 吃人的本质。提倡 ,反对 。胡 适:发表 ,提出用 取代文言文。陈独秀:发表 ,建设平易、新鲜、通俗的 。后期宣传 。原因: 革命的胜利。概况: :是举起 大旗的第一人;歌颂 :发表庶民的胜利、 。宣传 :发表 。四、评价:1、性质:一场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的

12、运动(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一场 运动。2、意义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 运动,形成 局面, 在中国广泛传播。新文化运动促进 的觉醒,唤起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社团代表性是 ;刊物影响较大 , ,推动启蒙运动不断高涨。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全面的 运动。 的使用是突出的例子。(以上具体见教材)3、局限:(犯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错误)对 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把一切中国文化都看做是落后的,甚至把一些优秀的 遗产也当做封建文化加以否定。把一切 都看做是进步的。这种形式主义的偏向,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探究:新文化运动“新”在何处?前期:彻底批判封建思想。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探究: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把斗

13、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你如何认识“打倒孔家店”这一口号?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原因: 是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已经成为封建文化的象征。认识:对于反对袁世凯的封建专制独裁,有进步意义;全面否定了中国 是偏激的、片面的。对待:对传统文化应该是批判地接收,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得发展。探究:19世纪晚期到五四运动(1919)前后,哪些阶级先后提出了哪些救国方案?结果怎样?派 别主 张抵抗派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探究:近代前期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第一阶段器 物 阶 段(抵抗派和洋务派)1、时 间: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2、主要内容:主要学习以船坚炮利为中心的西方物质文明,即“ ”

14、变革;3、代 表:林则徐、魏源(“ ”)、洋务派(“中体西用”);4、指导思想:“中体西用”;5、特 点:用 维护封建统治,挽救民族危机,开始“器物”阶段。第二阶段制 度 阶 段(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1、时 间:从甲午中日战争到辛亥革命;2、主要内容:主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变革旧的封建体制;3、代 表:康梁( 政体方案)、孙中山( 方案);4、指导思想:由 、自由平等发展为“ ” 5、特 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政治制度,挽救民族危机,但没有对封建文化彻底批判。进入“制度”阶段第三阶段思想文化阶段(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播)1、时 间:新文化运动时期;2、主要内容:前期“三提倡三反对”,后期宣

15、传马克思主义;3、代 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4、指导思想:前期是 ,后期是 ;5、特 点:前期彻底否定 ,后期宣传 。进入思想的核心阶段。但前期存在 和 的偏向,也没有与工农群众运动相结合。探究:近代前期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教师讲解参考用)一、背景1、政治: 辛亥革命失败,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袁世凯专制独裁、复辟帝制。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3、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而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直接原因)。二、兴起:1、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阶级属性:前期是资产阶级激进派

16、;后期李大钊等转变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3、运动中心:北京大学。(原因:蔡元培的学术方针,新文化运动的干将汇集北大)4、学术方针: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其实质是让新文化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5、指导思想:民主和科学。(前期)三、内容基本内容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前期“三提倡三反对”提倡科学与科学,反对愚昧与专制。陈独秀:科学与民主是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两大因素。从历史进化观点,说明民主制取代君主制是不可抗拒潮流。李大钊:妄想复辟的人都是国家公敌。批判尊孔复古就是反复辟。共 同:对专制主义和尊孔复古的思想逆流进行了猛烈批判。强调人们要用理性和科学的眼光去衡量一切。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陈独秀:

17、三纲五常完全违反了自由、平等、独立的原则。鲁 迅:在狂人日记指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胡 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建设平易、新鲜、通俗的新文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原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概况:李大钊:是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第一人;歌颂十 月 革命: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宣传马克思主义: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四、评价:1、性质:一场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的文化启蒙运动(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运动。2、意义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形成百家争鸣局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民众的觉醒

18、,唤起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社团代表性是少年中国会;刊物影响较大新潮,国民,推动启蒙运动不断高涨。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白话文的使用是突出的例子。(以上具体见教材)3、局限:(犯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错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把一切中国文化都看做是落后的,甚至把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也当做封建文化加以否定。而把一切西方文化都看做是进步的。这种形式主义的偏向,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探究:新文化运动“新”在何处?前期:彻底批判封建思想。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探究: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你如何认识“打倒孔家店”这一口号?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

19、化?原因: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已经成为封建文化的象征。认识:对于反对袁世凯的封建专制独裁,有进步意义;全面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是偏激的、片面的。对待:对传统文化应该是批判地接收,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得发展。探究:19世纪晚期到五四运动(1919)前后,哪些阶级先后提出了哪些救国方案?结果怎样?派 别主 张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维新派变法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革命派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资阶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激进派提倡民主、科学,实行真正的民主政治。探究:近代前期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第一阶段器 物 阶 段(抵抗派和洋务派)1、时 间

20、: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2、主要内容:主要学习以船坚炮利为中心的西方物质文明,即“器物”变革;3、代 表: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中体西用”);4、指导思想:“中体西用”;5、特 点: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封建统治,挽救民族危机,开始“器物”阶段。第二阶段制 度 阶 段(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1、时 间:从甲午中日战争到辛亥革命;2、主要内容:主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变革旧的封建体制;3、代 表:康有为、梁启超(君主立宪政体方案)、孙中山(民主共和方案);4、指导思想:由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发展为“三民主义”;5、特 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政治制度,挽救民族危机,但没有对封建文化彻

21、底批判。进入“制度”阶段第三阶段思想文化阶段(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播)1、时 间:新文化运动时期;2、主要内容:前期“三提倡三反对”,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3、代 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4、指导思想:前期是民主和科学,后期是马克思主义;5、特 点:前期彻底否定封建传统,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进入思想的核心阶段。但前期存在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偏向,也没有与工农群众运动相结合。探究:近代前期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学生预习课文用)一、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1、开始传入(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条件 和 知识分子队伍的壮大,成为宣传 的主力。 为各种思潮的传入创造了良

22、好的社会环境。知识分子探索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爱国心。代表人物:知识结构思维探究资产阶级改良派 :较早介绍马克思主义,并称 是社会主义的鼻祖。资产阶级革命派 :介绍马克思及其学说较详细。无 政 府 主 义 者:也曾介绍马克思的学说和思想。宣传特点: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导致他们不能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2、正式传播主要原因: 和 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成为强大的社会思潮。 运动的方向和 发生变化。对资本主义失望的知识分子急切寻求改造中国的新出路。代表人物: 李大钊号召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是举起 大旗的第一人。五四运动前:歌颂 :发表 、 。五四运动后:宣传 :1919年5月新青年出版 ,他发表 。二、

23、新思潮的竞起1、原因:经过 的洗礼,爱国青年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解放,出现宣传社会主义的热潮。各种刊物对社会主义思想的介绍。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的影响。2、新思潮竞起的表现无政府主义:主力:20世纪初经留 和 学生介绍进入中国;流行早影响大。主张:个人 ,反对 ,希望建立 的社会。新村主义: 主力:五四运动前从 传入。主张:赞扬 、 和 的新生活。工读互助团:主张:幻想打破“ ”和“ ”的差别,改造社会。主力: 学生。改良主义:实用主义:发源及代表:发源于 ;代表人物 。思 想 主张:反对 斗争和 学说,主张 和 。基尔特社会主义:发源及代表:发源于 ;代表人物 。思 想 主张:主张 , ,反对

24、 革命和 专政。三、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1、背景:新思潮竞相争鸣,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2、问题和主义之争:论战:胡 适发表 。李大钊发表 。实质:要不要用 解决中国问题。影响:预示着 的阵营开始分裂。 3、“工读互助团”实践的失败:促使更多的青年开始接受 。失败原因:经济上 ;内部 和 ,但最根本是因为缺乏存在的 。影响:使许多青年认识到 在中国行不通,开始接受 ,谋求对社会根本改造。4、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继续宣传马克思主义组织学会: 在北京创办了“ ”。 在上海创办了“ ”。通过论战:论战双方 和 。(最主要途径)目的:为了同形形色色的 划清界线,焦点:革命道路和方法基尔特社会主义者:主张

25、发展 ,否认中国有 ,反对成立无产阶级政党。马 克 思 主 义者: 道路行不可行,只有发展 才行得通。意义:通过论战进一步扩大 在中国的影响。总结:马克思主义传播四个阶段:探究:概括指出维新派和激进派对待孔子和儒学态度的特点及原因。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教师讲解参考用)一、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1、开始传入(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条件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的壮大,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力。新文化运动为各种思潮的传入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知识分子探索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爱国心。代表人物:资产阶级改良派梁启超:较早介绍马克思主义,并称马克思是社会主义的鼻祖。资产阶级革命派朱执信:

26、介绍马克思及其学说较详细。无 政 府 主 义 者:也曾介绍马克思的学说和思想。宣传特点: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导致他们不能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2、正式传播主要原因: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成为强大的社会思潮。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发生变化。对资本主义失望的知识分子急切寻求改造中国的新出路。代表人物:李大钊李大钊号召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是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第一人;五四运动前:歌颂 十月 革命: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五四运动后:宣传马克思主义:1919年5月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专号,他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二、新思潮的竞起1、原因: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爱国青年的思想得到了进

27、一步解放,出现宣传社会主义的热潮。各种刊物对社会主义思想的介绍。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的影响。2、新思潮竞起的表现无政府主义:主力:20世纪初经留日本和法国学生介绍进入中国;流行较早,影响较大。主张:个人绝对自由,反对一切政府,希望建立没有任何政府的社会。新村主义: 主力:五四运动前从日本传入。主张:赞扬共同劳动、相互协作和共同消费的新生活。工读互助团:主张:幻想打破“劳力”和“劳心”的差别,改造社会。主力:北京大学学生。改良主义:实用主义:发源及代表:发源于美国;代表人物胡适。思 想 主张:反对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学说,主张社会改良和阶级调和。基尔特社会主义:发源及代表:发源于英国;代表人物

28、梁启超。思 想 主张:主张阶级调和,劳资合作,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三、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1、背景:新思潮竞相争鸣,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2、问题和主义之争:论战:胡 适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李大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实质:要不要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影响:预示着新文化运动的阵营开始分裂。 3、“工读互助团”实践的失败:促使更多的青年开始接受科学社会主义。失败原因:经济上入不敷者出,内部意见不合和热情减退,但最根本是因为缺乏存在的社会条件。 影响:使许多青年认识到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开始接受科学社会主义,谋求对社会根本改造。4、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继续宣传马克思主义

29、组织学会:李大钊在北京创办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通过论战:论战双方马克思主义者和基尔特社会主义者。(最主要途径)目的:为了同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划清界线,焦点:革命道路和方法基尔特社会主义者: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否认中国有工人阶级,反对成立无产阶级政党。马 克 思 主 义者:资本主义道路行不可行,只有发展社会主义才行得通。意义:通过论战进一步扩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总结:马克思主义传播四个阶段:开始传入 十月革命前(代表:梁启超,朱执信,无政府主义者)正式传播 十月革命后(代表:李大钊)争鸣竞逐 五四运动后(流派:无政府主义,新村主义,工读互助团,实用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广泛传播 五四运动后(代表:李大钊,陈独秀)探究:概括指出维新派和激进派对待孔子和儒学态度的特点及原因。特点:维新派认为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将西方政治学说以儒学形式进行宣传。激进派对孔子进行绝对否定,加以批判,对儒家的传统道德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原因:维新时期,顽固派势力强大,借用孔子是为减少变法的阻力;与资产阶级上层两面性有关。新文化时期,袁利用孔子企图达到复古复辟的目的;与辛亥革命后的思想潮流及陈独秀等人的学说、经历有关。 12 / 1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