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船舶大管轮辅机手机版题库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46910360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80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900船舶大管轮辅机手机版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900船舶大管轮辅机手机版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900船舶大管轮辅机手机版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资源描述:

《900船舶大管轮辅机手机版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00船舶大管轮辅机手机版题库(5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900、下列温度计中,属于膨胀式温度计的是_。 (191976:第0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40) A光电高温计 B红外高温计 C电阻温度计 D酒精温度计 901、下列温度计中,属于膨胀式温度计的是_。 (191977:第0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41) A水银温度计 B红外高温计 C热电偶温度计 D电阻温度计 902、按热胀冷缩原理工作的温度计是_。 (191978:第0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42) A电阻温度计 B双金属片温度计 C热电偶温度计 D光电高温计 903、按热胀冷缩原理工作的温度计是_。 (191979:第0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43) A热电偶温度计 B压

2、力表式温度计 C电阻温度计 D红外高温计 904、按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温度计是_温度计。 (191980:第0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44) A水银 B双金属片式 C压力表式 DA+B+C 905、利用两种线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片制成的温度计是_。 (191981:第0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45) A电阻温度计 B热电偶温度计 C双金属片温度计 D光学温度计 906、下列属于膨胀式温度计的是_。 (191982:第0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46) A半导体电阻温度计 B铂电阻温度计 C双金属片温度计 D热电偶温度计 907、下列温度计中,能用来进行遥测的膨胀式温度计是_。 (191

3、983:第0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47) A水银玻璃棒式温度计 B双金属片式温度计 C热电偶温度计 D酒精温度计 908、下列温度计中,可以用作温度自动记录仪的是_。 (191984:第0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48) A水银温度计 B酒精温度计 C双金属片温度计 D压力表式温度计 909、可自动记录一天或一周的环境温度(35+45)的温度计是_温度计。 (191985:第0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49) A水银 B双金属片式 C热电阻 D压力表式 910、下列温度计中,可以在制冷系统中遥测温度的是_。 (191986:第0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50) A水银温度计 B酒精

4、温度计 C双金属片温度计 D压力表式温度计 911、下列温度计中,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是_。 (191987:第0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51) A水银温度计 B热电偶温度计 C双金属片温度计 D压力表式温度计 912、量程为10MPa的弹簧管式压力表,能够测量下列波动压力中的_。 (191988:第0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52) A9.8MPa B4.8MPa C6.8MPa D2.8MPa 913、下列使用压力表的方法中,错误是_。 (191989:第0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53) A经常拆开压力表进行清洗和加油 B拧紧压力表时,不用手握住表壳 C压力表引入管没有压力时,将

5、控制阀关闭 D表内有游丝的压力表应垂直于地面安装 914、弹簧管式压力表在测量稳压时,所测压力不应超过测量上限值的_。 (191990:第0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54) A1/3 B1/2 C2/3 D3/4 915、一量程为4MPa的弹簧管式压力表能够测量的稳定压力为_。 (191991:第0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55) A4MPa B3.8MPa C2.5MPa D4.2MPa 916、弹簧管式压力表的测压元件是_;压力表式温度计的测温元件是_。 (191992:第0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56) A指针/指针 B弹簧管/弹簧管 C弹簧管/温包 D温包/弹簧管 917、压力

6、较小的工质压力宜采用_测量,其读数为_。 (191993:第0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57) A弹簧管式压力表/绝对压力 BU形液柱式压力表/绝对压力 C弹簧管式压力表/表压力 DU形液柱式压力表/表压力 918、适宜于用作压力控制或超压报警的压力表是_。 (191994:第0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58) A电触点式压力表 B平均压力计 C最高压力计 DU形液柱式压力表 919、下列转速表中,属于接触式测量的是_。 (191995:第0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59) A光电式转速表 B频闪式转速表 C定时式转速表 D磁电式转速表 920、下列转速表中,属于接触式测量的是_。 (1

7、91996:第0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60) A离心式转速表 B磁电式转速表 C光电式转速表 D频闪式转速表 921、量程为100600r/min的离心式转速表,其最高工作转速不应超过_r/min。 (191997:第0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61) A600 B540 C480 D420 922、离心式转速表的转速表系数为1:2时,若指针示值为200r/min,则转速表轴的实际转速为_。 (191998:第0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62) A100r/min B200r/min C300r/min D400r/min 923、下列转速表中,_精度较低。 (191999:第03章

8、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63) A离心式转速表 B定时式转速表 C电子计数式转速表 D磁感应式转速表 924、关于定时式转速表的特点,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 (192000:第0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64) A测量精度高 B所测出的是转速的平均值 C其计数器的打开和关闭是由人工控制的 D其定时的时间间隔为3s或6s 925、关于磁电式转速表的特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 (192001:第0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65) A它是根据非电量电测量的原理制成的 B它所使用的转速传感器有直流发电机式、交流发电机式和光电式等 C测量时传感器产生电流、电压或频率信号 D其显示仪表是一般的计

9、数器 926、于离心式转速表的特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 (192002:第0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66) A它是根据角速度与离心惯性力的非线形关系制成的 B其精度较低 C使用中应注意保持传动部分润滑良好 D应注意被测轴的转向以防表针损坏 927、浮子式流量计的结构,是在一个竖直安装的_管内放有一浮子,当流经管内的液体流量越_时,浮子被抬得越_。 (192003:第0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67) A锥/小/高 B直/小/高 C锥/大/高 D直/大/高 928、下列仪表中,不能直接通过机械传动装置带动表针示数的是_。 (192004:第0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68) A涡轮

10、式流量计 B离心式转速表 C椭圆齿轮式流量计 D毛发式湿度计 929、关于椭圆齿轮流量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 (192005:第0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69) A其工作原理类似液压马达 B其转速正比于通过的液体流量 C一般用于测量瞬时液体流量 D它属于容积式测量仪 930、关于涡轮式流量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 (192006:第0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70) A其叶轮轴可以直接带动指示仪表 B叶轮的转速与被测流量成正比 C既可用于测量瞬时流量,又可用于测量累积流量 D其工作原理类似水涡轮 931、在某些浮子式流量计的浮子上开有斜槽,其作用是_。 (192007:第03章

11、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71) A防止浮子偏斜影响测量精度 B使液体产生压力降 C调整浮子的重量 D为了读数方便 932、下列仪表中,利用阿基米德浮力定律进行检测的是_。 (192008:第0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72) A比重计 B盐度计 C浮子式流量计 D涡轮式流量计 933、关于比重计说法错误的是_。 (192009:第0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73) A是液体密度计和浓度计的统称 B比重计贴在容器壁上,误差较小 C是由压载室、躯干和干管三部分组成 D放入被测液体时,应慢慢放入 934、在平衡状态,比重计浸没于液体的深度取决于液体的密度,密度越_,浸没越_。 (192010:第

12、0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74) A大/深 B小/深 C小/浅 D以上均不正确 935、空气越干燥,则干湿球温度差t越_,根据t值,即可查表求得空气的_。 (192011:第0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75) A大/相对湿度 B小/相对湿度 C大/湿度 D小/湿度 936、空调中多采用_干湿球温度计,其两支温度计温包处装有金属保护管以防止_。 (192012:第0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76) A普通/热辐射 B通风式/热辐射 C普通/破碎 D通风式/破碎 937、干湿球温度计用于测量空气的_,其湿球温度计用_湿润。 (192013:第0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77) A相对湿度

13、/蒸馏水 B绝对湿度/蒸馏水 C相对湿度/盐水 D绝对湿度/自来水 938、毛发式湿度计利用脱脂毛发吸湿后所产生的长度变化来牵动_,然后通过指针指示出空气的_,或进行自动记录及控制。 (192014:第0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78) A杠杆机构/相对湿度 B继电器触头/相对湿度 C感湿元件/相对湿度 D电位器手柄/绝对湿度 939、常见的电阻式湿度计是在一对不相连的电极丝间涂一层吸湿物质_,利用其吸湿后所造成的电极丝间电阻的变化来测定空气的_湿度。 (192015:第0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79) A氢氧化镁/相对 B氯化锂/相对 C半导体锗/绝对 D氯化钠/相对 940、下列仪表

14、中,利用导电性的变化进行检测的是_。 (192016:第0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80) A浮子式流量计 B毛发式湿度计 C盐度计 D比重计 941、图示游标卡尺游标上“”处刻线对齐主尺的刻线,则此时测量读数为_ (192017:第0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81) A30.35mm B33.35mm C33.175mm D31.75mm 942、图示游标卡尺游标上“”处刻线对齐主尺的刻线,则此时测量读数为_。 (192018:第0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82) A35.25mm B35.75mm C35.175mm D31.75mm 943、关于游标卡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 (19

15、2019:第0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83) A测量前,应检查主尺和游标的零线是否对齐 B读数时,应使视线正对着刻度表面,以免造成读数误差 C可以用游标卡尺测量铸件、锻件表面及运动着的工作表面 D如因条件所限,一定要用游标卡尺测量精度要求高的零件,最好先用块规校对卡尺误差,读数时将此误差考虑在内 944、0.1mm精度的游标卡尺,其主尺每格_,副尺每格_。 (192020:第0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84) A0.9mm/0.1mm B1mm/0.1mm C1mm/0.9mm D0.9mm/1mm 945、0.05mm精度的游标卡尺,其主尺每格_,副尺每格_。 (192021:第03章

16、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85) A0.95mm/0.05mm B1mm/0.90mm C1mm/1.95mm或0.95mm D0.95mm/1mm 946、0.02mm精度的游标卡尺,其主尺每格_,副尺每格_。 (192022:第0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86) A0.98mm/0.02mm B1mm/0.02mm C1mm/0.98mm D0.98mm/1mm 947、三用游标卡尺通常不能用来测量_。 (192023:第0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87) A大于300mm的尺寸 B外径或长度 C孔径或槽宽 D槽深或凸台高度 948、三用游标卡尺通常不能用来测量_。 (192024:第0

17、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88) A大于300mm的尺寸 B外径或长度 C孔径或槽宽 D槽深或凸台高度 949、双面量爪游标卡尺通常不能用来测量_。 (192025:第0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89) A较大的尺寸 B外径或长度 C槽深或凸台高度 D孔径或槽宽 950、下图示千分尺的测量读数为_。 (192026:第0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90) A35.82mm B35.32mm C37.32mm D37.82mm 951、某千分尺有-0.005的误差,若测量读数为90.010mm,则真实尺寸为_mm。 (192027:第0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91) A90.010 B9

18、0.005 C90.015 D90.01090.015 952、下图示千分尺的测量读数为_。 (192028:第0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92) A40.87mm B40.37mm C42.37mm D42.87mm 953、下图示千分尺的测量读数为_。 (192029:第0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93) A35.37mm B35.35mm C37.87mm D37.37mm 954、某千分尺有+0.005的误差,若测量读数为90.010mm,则真实尺寸为_mm。 (192030:第0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94) A90.010 B90.005 C90.015 D90.01090

19、.015 955、某千分尺有+0.005的误差,若测量读数为90.010mm,则真实尺寸为_mm。 (192031:第0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95) A90.010 B90.005 C90.015 D90.01090.015 956、关于千分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 (192032:第0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96) A千分尺的测量面应保持干净,使用前应校准尺寸 B可以使用千分尺测量粗糙表面或带有研磨剂的表面,可以测量运动表面和高温表面 C最好在千分尺与工件保持接触的状态下读数;读数时切勿漏掉0.5mm的数值 D测量前,应注意把零件被测表面擦干净。测量时,千分尺必须放正 957、一千

20、分尺的活动量砧上螺纹的螺距为0.5mm,当活动套管转过本身一小格刻度时,两测量端间距离的改变量是_。 (192033:第03章 传热学与仪表、量具:197) A0.5mm B0.01cm C0.008mm D0.01mm 958、船舶柴油机动力装置辅助管路系统包括_。、压载水系统 、通风系统 、舱底水系统 、消防系统 、排气系统 、辅助锅炉蒸汽系统 (188266:第04章 船舶压载水系统:1) A+ B+ C+ D+ 959、船舶柴油机动力装置辅助管路系统包括_。、舱底水系统 、压载水系统 、消防系统 、供水系统 、通风系统 、蒸汽系统 (188276:第04章 船舶压载水系统:2) A+

21、B+ C+ D+ 960、下列哪些系统不属于船舶辅助系统_。 (188282:第04章 船舶压载水系统:3) A船舶压载水系统 B船舶舱底水系统 C消防水系统 D冷却水系统 961、船舶设压载水系统的目的是为了_。 (188290:第04章 船舶压载水系统:4) A增加排水量 B提高抗沉性 C增加载重量 D调整吃水,浮态,稳性 962、舱底水管系和压载水管系中所设的阀分别为_。 (188301:第04章 船舶压载水系统:5) A截止阀,截止阀 B截止阀,截止止回阀 C截止止回阀,截止止回阀 D截止止回阀,截止阀 963、压载水系统用来_各压载水舱的压载水。 (188307:第04章 船舶压载水

22、系统:6) A注入 B排出 C调驳 DA+B+C 964、压载水管可以通过_。 (188312:第04章 船舶压载水系统:7) A饮水舱 B燃油舱 C滑油舱 D污水舱 965、关于压载管系和舱底管系的互用性,正确的是_。 (188320:第04章 船舶压载水系统:8) A压载水泵可代舱底水泵,压载水管不可代舱底水管 B压载水泵可代舱底水泵,压载水管也可代舱底水管 C压载水泵不可代舱底水泵,压载水管可代舱底水管 D压载水泵不可代舱底水泵,压载水管也不可代舱底水管 966、在压载水管系中,一般不装设_。 (188324:第04章 船舶压载水系统:9) A截止阀 B闸门阀 C止回阀 D旁通阀 967

23、、什么舱用作压载水舱时,压载水管系应装设盲板或隔离装置,以免两个系统相通_。、干货舱 、油舱 、深舱、饮用淡水舱 、压载边舱 、以上全部 (188337:第04章 船舶压载水系统:10) A+ B+ C+ D+ 968、通常要求压载泵应在_内将所有压载舱注满或排空。 (188343:第04章 船舶压载水系统:11) A68h B57h C46 h D812h 969、首、尾尖舱对调整船舶的最有效,边舱对调整船舶_最有效,而调节深舱压载水量可有效地调整船舶的_。 (188348:第04章 船舶压载水系统:12) A纵倾/横向平衡/稳心高度 B横向平衡/纵倾/浮心高度 C纵倾/横向平衡/重心高度

24、D横向平衡/纵倾/稳心高度 970、货船的压载水量一般占船舶载货量的_;油船的货油舱可兼作压载水舱,有的还设专用压载舱,压载水量占货油量的_。 (188352:第04章 船舶压载水系统:13) A50%70%/40%60% B40%60%/50%70% C40%60%/30%40% D30%50%/20%30% 971、货船的压载水量一般占船舶排水量的_;首、尾尖舱占总压载水量的_。 (188359:第04章 船舶压载水系统:14) A15%/12%17% B30%/20%30% C40%/50%70% D60%/30%40% 972、要求压载水系统在_小时内将最大的压载舱注满或排空。 (18

25、8364:第04章 船舶压载水系统:15) A22.5 B12 C33.5 D45 973、船舱破损大量进水,可用于应急排水的泵有_。 (188370:第04章 船舶压载水系统:16) A舱底水泵和污水泵 B压载水泵和主海水冷却泵 C淡水冷却泵和付海水泵 D副海水泵和扫舱泵 974、一般船上用_作为压载水舱 (188380:第04章 船舶压载水系统:17) A、首尖舱、尾尖舱 B、双层底舱、深舱 C、边舱、顶边舱 D、ABC 975、首、尾尖舱对调整船舶的_最有效,边舱对调整船舶_最有效,而调节深舱压载水量可有效地调整船舶的_ (188388:第04章 船舶压载水系统:18) A、纵倾,横向平

26、衡,稳心高度 B、横向平衡,纵倾,浮心高度 C、纵倾,横向平衡,重心高度 D、横向平衡,纵倾,稳心高度 976、要求压载水系统在_小时内将最大的压载舱注满或排空 (188395:第04章 船舶压载水系统:19) A、2-2.5 B、1-2 C、3-3.5 D、4-5 977、关于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 (188402:第04章 船舶压载水系统:20) A、压载水管道应设置在双层底舱中央的管弄内,不可穿过货舱,以防管道泄漏发生货损,也不得穿过饮水舱,炉水舱和滑油舱 B、通风管不得通过舱壁甲板以下的水密舱室 C、锚链冲洗水一般取自压载水系统 D、压载水管不可以通过饮水舱 978、船舶压载水系指为控

27、制船舶横倾、船舶纵倾、船舶吃水、_而加装到船上的_ (188420:第04章 船舶压载水系统:21) A船舶稳性/水 B船舶稳性和船舶应力/水 C船舶稳性/水及悬浮物质 D船舶稳性和船舶应力/水及悬浮物质 979、船舶舱底、压载水管路通常用_色表示。 (188428:第04章 船舶压载水系统:22) A.红 B.绿 C.黄 D.黑 980、不应设单向阀的船舶管系是: (188434:第04章 船舶压载水系统:23) A日用淡水系统 B日用卫生水系统 C污水系统 D压载系统 981、压载舱超过35m时,应设置: (188442:第04章 船舶压载水系统:24) A中间吸口 B前、后端两吸口 C前

28、端单吸口 D后端单吸口 982、压载系统总管式布置与支管式布置比较其缺点: (188447:第04章 船舶压载水系统:25) A耗材 B压载水串通 C压载舱需要多吸口 D管系布置复杂 983、根据经验,尾倾吃水差在_m对排放压载水比较有利: (188454:第04章 船舶压载水系统:26) A2 B4 C6 D1 984、压载水操作错误做法是: (188459:第04章 船舶压载水系统:27) A引水、开出水阀、起动压载泵 B利用溢流孔出水判断压载情况 C吃水深的船舶卸货时压载泵可不开 D排水时应先关排空舱阀门再进行下一压载舱的排放 985、国标有机制冷剂压缩机名义工况的温度条件中没有规定:

29、(188298: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1) A吸入压力饱和温度 B排出压力饱和温度 C吸入温度 D排出温度 986、国标有机制冷剂压缩机名义工况中没有规定_工况。 (188306: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2) A高温 B中温 C低温 D空调 987、下列条件中对制冷压缩机工况影响最大的是: (188311: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3) A压缩机吸、排气温度 B压缩机吸、排气压力 C吸气过热度和供液过冷度 D环境温度 988、制冷压缩机工况确定后,下列各项中除_外其余各项即大致确定了。 (188318: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4) A蒸发温度 B冷凝温度 C吸气过热度 D排气温度 989、压缩

30、制冷循环中增加膨胀阀前制冷剂过冷度不会: (188326: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5) A减少膨胀阀前“闪气”可能性 B增加单位制冷量 C增加膨胀阀后制冷剂干度 D提高制冷系数 990、压缩制冷装置中冷凝器的容量偏小不会导致: (188331: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6) A排气压力降低 B冷凝温度升高 C排气温度升高 D制冷量降低 991、R22制冷装置采用蒸发式过冷循环来代替回热循环的主要原因是: (188342: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7) A可提高制冷量 B可提高制冷系数 C可避免排气温度过高 DA和B和C 992、采用_方法提高液管中的制冷剂过冷度的制冷循环不算回热循环。 (1883

31、50: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8) A设回热器 B让吸气管穿过贮液器 C在贴靠在一起的液管和吸气管外包扎隔热材料 D让少量液态制冷剂节流降压后在过冷器中吸热 993、压缩制冷量装置中冷凝器容量偏大不会导致_降低。 (188360: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9) A排气压力 B排气温度 C制冷系数 D轴功率 994、蒸发式过冷循环是指采用_方法实现过冷的制冷循环。 (188368: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10) A让吸气管穿过贮液器 B在贴靠在一起的液管和吸气管外包扎隔热材料 C让少量液态制冷剂节流降压后在过冷器中吸热 D让液管和蒸发器接触而冷却 995、关于制冷装置中的回热器的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

32、是: (188378: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11) A可使膨胀阀前制冷剂获得较大的过冷度 B是制冷剂高压液体与低压气体的热交换器 C会提高压缩机的吸气过热度 D用于一般制冷剂都可以提高制冷系数 996、制冷剂实现了_和_换热的制冷循环称为回热循环。 (188391: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12) A压缩机吸气/压缩机排气 B冷凝器冷凝液体/膨胀阀出口湿蒸气 C冷凝器冷凝液体/蒸发器出口气体 D冷凝器冷凝液体/冷凝器进口气体 997、制冷装置回热器是使_中的制冷剂相互换热。 (188397: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13) A吸气管和排气管 B蒸发器和排气管 C液管和排气管 D液管和吸气管 99

33、8、_制冷系统采用回热循环,制冷系数不会明显降低。 (188408: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14) AR717 BR134a CR22 DB和C 999、_制冷系统采用回热循环,制冷系数不会明显降低。 (188414: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15) AR717 BR134a CR22 DB和C 1000、R22制冷装置采用回热循环的主要缺点是_。 (188417: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16) A使制冷量减小 B使制冷系数减小 C可能使压缩机吸、排气温度过高 D使轴功率增大 1001、回热器通常做成_。 (188426: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17) A管内流过气态制冷剂,管外壳体内流过液态制

34、冷剂 B与A相反 CA或B D板式换热 1002、采用_制冷剂的制冷装置有采用蒸发式制冷循环的。 (188430: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18) AR12 BR22 CR717 DR134a 1003、完成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基本元件是: (188441: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19) A压缩器、冷却器、干燥器、蒸发器 B、压缩机、冷却器、节流元件、回热器 C冷凝器、节流元件、蒸发器、压缩机 D冷凝器、蒸发器、回热器、压缩机 1004、在Igp h图中,等焓线在过热区与_垂直。 (189145: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20) A.等压线 B.等温线 C.等比容线 D.等熵线 1005、在Igp

35、 h图中,制冷循环的蒸发过程是_液体的气化过程。 (189147: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21) A.高温低压 B.高温高压 C.低温高压 D.低温低压 1006、制冷剂单位时间在_内吸收的热量,称之为单位质量制冷量。 (188471: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22) A.过冷器 B.冷凝器 C.蒸发器 D.制冷压缩机 1007、如制冷剂在蒸发器中沸腾汽化的温度为5,相同压力下压缩机的吸气温度为15,则压缩机的吸气过热度为_。 (188478: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23) A.15 B.10 C.5 D.-10 1008、由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蒸气称为: (188496: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

36、24) A.饱和蒸气 B.干饱和蒸气 C.过热蒸气 D.过冷蒸气 1009、蒸发器内绝大部分制冷剂处于_ 状态。 (188501: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25) A过冷 B. 过热 C. 湿蒸气 D. 饱和液体 1010、采用回热循环,可提高: (188512: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26) A单位重量制冷量 B单位功耗 C单位冷凝排热量 D单位容积制冷量 1011、实际制冷循环的压缩过程是: (188521: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27) A等熵过程 B. 可逆过程 C. 多变过程 D. 绝热过程 1012、蒸气压缩式制冷装置主要元件压缩机;膨胀阀冷凝器;蒸发器的正确流程是: (188531

37、: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28) A B. C. D. 1013、制冷剂钢瓶中压力取决于冷剂的: (188538: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29) A存量 B. 温度 C. 充注压力 D. 气化程度 1014、蒸气压缩式制冷是利用_ 吸热。 (188546: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30) A气体膨胀 B液体膨胀 C液体气化 D化学变化 1015、压缩制冷装置中冷剂由高压变为低压是以_元件为分界点。 (188553: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31) A电磁阀 B. 回热器 C膨胀阀 D. 背压阀 1016、制冷装置要求蒸发压力不低于大气压力主要为了: (188561: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32)

38、A不使制冷量降低 B不使制冷系数降低 C不使吸气温度太低 D防止空气漏入系统 1017、冷剂流过膨胀阀后应是: (188568: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33) A过冷液体 B饱和液体 C湿蒸气 D饱和蒸气 1018、工作正常时冷剂氟利昂在压缩机进口是: (188575: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34) A温蒸气 B饱和蒸气 C过热蒸气 D过冷落气 1019、制冷剂从冷凝器进口至出口通常由_变成_: (188582: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35) A饱和蒸气,饱和液体 B过热蒸气,饱和液体 C湿蒸气,饱和液体 D过热蒸气,过冷液体 1020、工作正常时氟利昂冷剂在压缩机吸气管中吸热流动: (188

39、593: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36) A压力和干度逐渐升高 B压力和过热度逐渐升高 C压力降低,干度增加 D压力降低,过热度增加 1021、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基本上是_放热。 (188605: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37) A等温 B.等压 C等焓 D.等熵 1022、制冷剂在液管中的流动过程一般是_过程。 (188616: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38) A等压等温 B升温升压 C降压升温 D降压降温 1023、制冷剂流经膨胀阀的节流过程前后_ 相等。 (188628: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39) A温度 B比容 C比焓 D比熵 1024、制冷剂在压缩机进口和出口通常是: (188633:第

40、05章 船舶制冷装置:40) A湿蒸气,饱和蒸气 B饱和蒸气,过热蒸气 C湿蒸气,过热蒸气 D过热蒸气,过热蒸气 1025、氟利昂制冷剂工作正常时由蒸发器进口至出口是由_变成_ : (188645: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41) A饱和液体,饱和蒸气 B温蒸气,饱和蒸气 C湿蒸气,过热蒸气 D过冷液体,过热蒸气 1026、制冷剂流过膨胀阀工作正常时是由_变成_: (188660: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42) A饱和液体,饱和蒸气 B过冷液体,湿蒸气 C过冷液体,饱和蒸气 C. 过冷液体,过热蒸气 1027、制冷系统采用回热循环的过热是: (188666: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43) A.自

41、然过热 B.有害过热 C.有益过热 D.强迫过热 1028、在有回热器的蒸气压缩制冷装置中,膨胀阀前的制冷剂是: (188672: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44) A饱和液体 B过冷液体 C饱和蒸气 D. 温蒸气 1029、制冷剂流过膨胀阀后_不会有明显的增加。 (188678: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45) A比容 B干度 C焓 D熵 1030、制冷剂流过膨胀阀后能够汽化吸热因为_ 降低。 (188686: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46) A比熵 B压力 C比焓 D干度 1031、制冷剂在蒸发器中流动,在完全汽化前实际上是_过程。 (188697: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47) A等压等温 B.

42、 降压降温 C等压升温 D. 降压升温 1032、制冷剂在蒸发器中流动,在完全汽化前_增加。 (188704: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48) A温度 B. 过热度 C干度 D压力 1033、制冷剂在蒸发器中流动,在完全汽化前_ 不增加。 (188708: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49) A焓值 B比容 C干度 D温度 1034、在制冷装置回热器中,液态冷剂流过时_增加。 (188718: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50) A压力 B温度 C焓值 D. 过冷度 1035、在制冷装置回热器中,气态冷剂流过时_不增加。 (188724: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51) A温度 B压力 C焓值 D. 过热度

43、1036、在理论回热循环中,制冷剂经过回热器所产生的过热度比过冷度 (188732: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52) A小 B大 C相等 D不一定 1037、蒸气压缩式理论循环假设压缩是一个_过程。 (188737: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53) A等温 B等烩 C多变 D等熵 1038、蒸气压缩式理论循环并未假设制冷剂在: (188746: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54) A压缩机中是等熵过程 B换热器中是等压过程 C膨胀阀前后焓相等 D冷凝器中是多温过程 1039、蒸气压缩式理论循环假设制冷剂在: (188755: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55) A蒸发器中是等温过程 B冷凝器中是等温过程 C压

44、缩机中是多变过程 D. 膨胀阀前后比焓相等 1040、R22制冷装置设回热器不起_作用。 (188762: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56) A防止膨胀阀前“闪气” B减少有害过热 C减少压缩机吸入温蒸气可能性 D提高制冷量和制冷系数 1041、_一般不造成制冷剂在膨胀阀前“闪气”产生气体。 (188773: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57) A冷凝压力太低 B液管流区过大 C液管吸热过多 D液管上行高度大 1042、下图是采用过冷循环制冷装置的制冷剂循环原理图。图中A一般称为: (188827: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58) A回热器 B过冷器 C气液分离器 D二级冷凝器 1043、下图是采用过冷循

45、环制冷装置的制冷剂循环原理图。采用过冷循环的目的不是为了: (188843: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59) A提高液体过冷度 B提高制冷系数 C防止吸、排温度过高 D防止滑油温度过高 1044、下图是采用过冷循环制冷装置的制冷剂循环原理图。采用过冷循环的制冷装置,制冷剂一般是: (188854: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60) AR22 BR717 CR407C DR410A 1045、下图是采用过冷循环制冷装置的制冷剂循环原理图。工作中,图中经过膨胀阀1与膨胀阀2的制冷剂流量; (188869: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61) A阀1大 B阀2大 C一样大小 D随制冷量的变化阀1有时大有时小 1

46、046、下图是采用过冷循环制冷装置的制冷剂循环原理图。膨胀阀2出口的制冷剂应该是_。 (188890: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62) A液态 B气态 C湿蒸汽状态 D随制冷量的变化三种状态交替变化 1047、决定制冷压缩机状况的温度条件中最重要的是_温度。 (188900: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63) A压缩机吸气和排气 B. 蒸发和冷凝 C压缩机吸气和膨胀阀前过冷 D. 冷库和冷却介质 1048、压缩机工作时一般压力比大于3,若机器状况和其它温度条件不变,随着蒸发温度降低,制冷压缩机的轴功率通常是: (188907: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64) A增大 B不变 C降低 D先降后增 104

47、9、当压缩机状况和其它温度条件不变时,随着蒸发温度降低,制冷压缩机的制冷量: (188915: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65) A增大 B不变 C .降低 D在压力比为3左右出现最大值 1050、当压缩机状况和其它温度条件不变时,随着蒸发温度降低,制冷系数: (188923: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66) A增大 B不变 C降低 D在压力比为3左右出现最大值 1051、当压缩机状况和其它温度条件不变时,随着蒸发温度提高制冷压缩机的轴功率: (188929: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67) A 不断随之增大 B不变 C不断降低 D先增大,在压力比为3左右后转而降低 1052、当压缩机状况和其它温度条

48、件不变时,随着蒸发温度提高,制冷压缩机的制冷量: (188935: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68) A.增大 B.不变 C.降低 D.在压力比为3左右出现最大值 1053、当压缩机状况和其它温度条件不变时,随着蒸发温度提高,制冷压缩机的制冷系数: (188946: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69) A增大 B. 不变 C降低 D. 在压力比为3左右出现最大值 1054、当压缩机状况和其它温度条件不变时,随着冷凝温度提高,制冷压缩机的轴功率 (188953: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70) A增大 B. 不变 C降低 D. 在压力比为3左右出现最大值 1055、冷凝温度提高,制冷压缩当压缩机状况和其它温

49、度条件不变时,随着机的制冷量: (188959: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71) A增大 B. 不变 C降低 D. 在压力比为3左右出现最大值 1056、当压缩机状况和其它温度条件不变时,随着冷凝温度提高,制冷压缩机的制冷系数: (188966: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72) A增大 B不变 C降低 D在压力比为3左右出现最大值 1057、当压缩机的状况和其它温度条件不变时,随着冷凝温度的降低,轴功率: (188980: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73)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先增大,在冷凝温度太低时反而减小 1058、当压缩机和其它元件的状况不变时,随着冷凝温度的降低,制冷量: (188991

50、: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74)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先增大,在冷凝温度太低时反而减小 1059、当压缩机的状况和其它温度条件不变时,随着冷凝温度的降低,制冷系数: (189001: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75)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先增大,在冷凝温度太低时反而减小 1060、在压缩机状况和其他温度条件不变时,随着膨胀阀前制冷剂过冷度的增大制冷压缩机轴功率: (189037: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76)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先增大,在冷过度大于一定程度后反而减小 1061、在压缩机状况和其它温度条件不变时,随着膨胀阀前制冷剂过冷度的增大,制冷压缩机制冷量: (189039:

51、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77)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先增大,在冷过过度大到一定程度后反而减小 1062、在压缩机状况和其它温度条件不变时,随着膨胀阀前制冷剂过冷度的增大,制冷压缩机制冷系数: (189046: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78)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先增大,在过冷度大到一定程度后反而减小 1063、在压缩机状况和其它温度条件不变时,随着膨胀阀前制冷剂过冷度的减小,制冷压缩机轴功率: (189051: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79)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先减小,在冷过度大到一定程度后反而增大 1064、在压缩机状况和其它温度条件不变时,随着膨胀阀前制冷剂过冷度的减小,制

52、冷压缩机制冷量: (189055: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80)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先减小,在冷过度大到一定程度后反而增大 1065、在压缩机状况和其它温度条件不变时,随着膨胀阀前制冷剂过冷度的减小,制冷系数 (189062: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81)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先减小,在冷过度大于一定程度后反而增大 1066、在压缩机状况和其它温度条件不变时,随着吸气过热度增大,制冷压缩机的轴功率: (189065: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82)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随冷剂种类不同而变 1067、在压缩机状况和其它温度条件不变时,随着吸气过热度减小,制冷压缩机的轴功率 (1

53、89070: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83)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随冷剂种类不同而变 1068、在压缩机状况和其它温度条件不变时随着吸气过热度增大,制冷压缩机的制冷量: (189072: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84)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随冷剂种类不同而变 1069、在压缩机状况和其它温度条件不变时随着吸气过热度减小,制冷压缩机的制冷量: (189077: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85)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随冷剂种类不同而变 1070、在压缩机状况和其它温度条件不变时,随着吸气过热度增大,制冷系数: (189081: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86)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随

54、制冷剂种类而变 1071、压缩制冷装置在吸排压力相同的状态下启动后,随着两者压差增大,轴功率: (189085: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87) A不断增加 B不断下降 C先降后增 D先增后降 1072、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当蒸发温度下降时_将增加。 (189091: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88) A.制冷量 B.压缩机功耗 C.吸气质量体积 D.制冷剂的循环量 1073、蒸汽压缩式理想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与 _有关。 (189093: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89) A.制冷剂 B.蒸发温度 C.冷凝温度 D.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 1074、蒸汽压缩式制冷的实际循环与理想循环的最大区别是: (189097: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90) A.压缩过程 B.冷凝过程 C.节流过程 D.蒸发过程 1075、实际制冷循环的冷凝过程是: (189104:第05章 船舶制冷装置:9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