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语文写作中的研究与实现

上传人:回**** 文档编号:146899519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2.1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思维导图在语文写作中的研究与实现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思维导图在语文写作中的研究与实现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思维导图在语文写作中的研究与实现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资源描述:

《思维导图在语文写作中的研究与实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维导图在语文写作中的研究与实现(5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JIU JIANG UNIVERSITY毕 业 论 文 题 目 思维导图在语文写作中的 研究与实现 英文题目 Mind Mapping Research and Realization in the Composition 院 系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 业 教育技术学 姓 名 何珠 班级学号 A103114 指导教师 李保秀 二一四年六月摘 要思维导图的概念在1974年随着启动大脑一书的出版而出现。思维导图将左脑的逻辑、顺序、条理、数字、文字、顺序,以及右脑的想象、图像、声音、色彩、空间整体等因素调动起来,将一长串枯燥的信息转化为彩色的、容易记忆的、高度组织的图形,更利于记忆,增强思维能力

2、,启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这种特点,本文讲述怎么样把思维导图利用到语文作文中,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提高学生把握材料的能力,在给定的材料文字范围内,通过不同的思维角度来大胆联想,合理建构,最终能够开拓思维进行谋篇布局,提高写作水平。在教学中引进思维导图,旨在让教师更好地传授基本知识与技能,同时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享受学习过程,激发探索知识的兴趣。利用思维导图工具研究意图在于能够有效衔接各个知识点,激发灵感;能够打破思维定势,开拓思维;能够帮助学习者合理构建知识,从而提高作文水平。思维导图理论利用行动研究法,调查问卷法进行个案调查,了解学生在写作中的困惑,针对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分析解决,

3、提出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过程设计,实施教学,把思维导图融入教学过程中。 关键词:教学模式,潜能,思维导图,作文AbstractThe concept of Mind Map was initiated in 1974 with the publishing of Use Your Head. Mind map utilize vivid line, signal, photograph, text, chapter, and abide by the ruler which is simply accepted by the mind, translate tedious, boring i

4、nformation to tree information structure brightly, easy to remember to anastomosis to the brain structure of natural, mind tool which simply and obviously present structure of knowledge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Benefit from the feature. This thesis mainly describe how to utilize the mind ma

5、p to language, writing, and inspire students to create, enhance students ability to grasp the material, which is a given range of text, through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to association, reasonable construction, eventually be able to develop rules and layout of thinking and improve writing skills. Mind

6、 map teaching designed to allow teachers to teach better,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skills, while allowing students to enjoy the learning process in a relaxed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stimulate interest in exploring knowledge. Mind mapping tool intended to be able to effectively converge the various

7、knowledge, inspiration. Students able to break the mindset, pioneering thinking, and able to help learners build a reasonable knowledge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writing. Mind mapping utilize the theory of action research, case investigation questionnaire method, nail down the confusion of students in

8、 writing, propose a new Instruction Mode, and search for writing problems in teaching the process of designing.Keywords:Instruction Mode, Potential, Mind Map, Composition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1 绪论1.1问题提出(1)1.2国外相关研究论述(1)1.3国内相关研究论述(2)1.4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确立(3)1.5思维导图应用于中学写作的意义(5)2 理论基础2.1思维导图相关理论基础(7)2.2建构主义理论(1

9、1)2.3最近发展区理论(12)2.4思维导图的绘制(13)3 中学语文写作的问卷调查及其指导意义3.1调查的准备阶段(16)3.2问卷调查的实施(18)3.3调查结果的分析(18)3.4问卷调查指导意义(19)4 基于思维导图的研究案例分析4.1国外研究案例(20)4.2相关文体要素(22)5 基于思维导图构建的教学模式研究5.1教学模式(24)5.2提出基于思维导图写作教学模式结构(24)5.3教学设计(28)5.4设计的优越性(38)6 总结与展望6.1研究的结论(40)6.2研究展望(42)致 谢(43)参考文献(44)附 录(45)1 绪论 1.1问题提出目前已经有很多的国家已经广泛

10、使用思维导图到医疗,教育各个方面,特别是新加坡,英国列其为中小学必修课。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工具,那么思维导图如何定义,又是怎么样去根据具体目标绘制,思维导图在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状况怎样,思维导图的在语文这门学科是如何应用的,怎么样具体实施,尽管国内外有研究思维导图在教育中的应用,而思维导图在语文中作文教学中的教学过程的如何体现还是比较少的,运用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文献虽然有,范围比较宽泛,并且没有提出关于思维导图在作文中的教学模式。为此,本文在依据思维导图的理论基础,绘图特点,以及语文作文特点分析,根据调查问卷分析目前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研究现状分析案例,并运用思维导图根据设计课堂,提炼

11、出一套针对中学语文写作的教学模式。1.2国外相关研究论述随着计算机的介入,随之产生计算机辅助学习,这个学习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这一时期的学习更侧重心智模式的启发,和情景设定的学习。思维导图随之演绎为认知工具的一个分支。思维导图(Mind Map)又称为心智图,最初是从美国发起并被广泛利用,是由著名的脑力开发专家托尼.博赞于20世纪70年代开发的。思维导图最初是一种记笔记的方法,后来被广泛应用于个人,家庭,教育和企业,运用好绘制的思维导图可以进行很多的活动:譬如决策,组织别人和自己的思想,记忆,创造性思维和头脑风暴等。在英美、日本、新加坡、墨西哥、澳大利亚,思维导图早已深入教

12、育领域,而在哈佛、剑桥、牛津世界上最优秀的学生正在使用这种工具,很多国家从小学就开始展开思维导图教育,早在1992年美国各个州的学校就开始应用于不同的课程,受到了良好的评价。2004年美国接近4000个学校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包括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学生,教师,管理者,思维导图在促进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得到师生的高度评价。美国常用的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策略是“K-W-L”策略,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及时获得学生的反馈,“K”代表已有的认知结构;“W”代表学生想知道的知识内容,“L”代表知识习得后学生学到了什么,教师依据“K-W-L”策略,设计相关的思维导图案例。国外对思维导图的研究

13、相对比较成熟,目前已有大量的相关文献和著作。 1.3国内相关研究论述思维导图在我国的研究兴起于2000年,2004年思维导图创始人来到中国,其后世界图书出版社发行的思维导图丛书。香港教育统筹局直接立项资助思维导图在中英文教学中的应用,2005年4月,外研版在国内出版大脑说明书等系列丛书,并成立了外研社思维导图培训中心,此后,广东地区学者利用思维导图开展记忆培训,清华大学及其南京各大高校开始使用。国内研究思维导图起步较晚但是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在读图时代的到来,思维导图越来越受人青睐。“读图时代伊始,思维导图被叫做导图图鉴,称为教学板图”1,是利用相关图表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活跃学习氛围,锻炼学

14、生的思维,以及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性的教学手段。人们对文本,思维想象的形象解读,反过来依旧作用于人对文本,思维想象的再认识,弥合了文与图表达上的不足。在CNKI数据库中把“思维导图”作为关键字搜索,共有1373条结果,其中学术期刊1179篇,博士论文6篇,硕士论文163篇,会议论文18篇,主要分布在期刊文章中,其中涉及医学类、计算机类、电子类、职教类、学科教育类。在我国思维导图综述2文中对思维导图在中国的发展做了统计,统计结果如图1-1所示。图1-1 1985-2007年我国思维导图论文相关数量图上图显示,1985年我国出现了第一篇关于导读图鉴的期刊,截止1999年,并未出现思维导图一说,直到

15、“BBC托尼巴赞智力丛书”的出版,比较详细介绍了思维导图的制作与应用。然而同年还引入了概念图理论,混淆了国人对思维导图的认知,从某些层面来讲抑制思维导图在国内的发展。2000年,王功玲在黑龙江科技信息一书中介绍了思维导图的理论基础和绘制程序,并将导图的笔记方法应用于教案编写,以及课堂教学3。1.4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确立本文通过对思维导图这一工具的介绍,希望在了解学生需求、当前写作现状的情况下,将思维导图应用到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包括常见的记叙文、说明文、状物、议论文、散文、游记文体),并能够建构一套教学模式,研究内容包括教学模式的起源,国内外基于思维导图的研究模式现状,为什么建构这套教学模式

16、,这套教学模式是如何形成的,教学模式的意义何在。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文献分析法。(1)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是调查者根据一定的实验目标,设计统一的问卷,通过网络,信函等方式发给目标群体,被调查者利用书面形式回答问题,然后调查者向被调查者收集信息的方法,它是把要研究的主题分为详尽的提纲,把内容拟成简明易答的一系列问题,编织成标准化的问卷,然后根据所回答的答案,进行统计处理,从而得出结论”4。本文中,笔者使用此方法只要是了解学生对思维导图掌握情况,对语文作文的认识,包括对几种常见及其自身学习状态进行问卷,了解具体问题,得出结论。为后期教学模式设计提供可靠现实依据。(2)行

17、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螺旋式加深的,类似于布鲁纳的螺旋式课堂,不过这个过程是研究者自我学习的过程,有规划、实施、测评、自评四个环节,规划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好的计划可以事半功倍,第二个环节就是实施,即按照目的和计划行动。测试是获取反馈的阶段,只有通过这个才能确定下一步计划环节何时进行。“自评是研究者自我总结的过程,包括整理和描述,即对观察到的与实施计划有关的各种现象加以整理归纳,描述出研究以及研究的成果,然后对行动的过程和结果做出相应的评判,对有关的现象和原因做出分析解释,调整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和工作部署”5。通过前期文献的搜索,分析了解目前相关主题的研究程度,设计问卷,发放问卷,回收问卷,分析数据

18、,得出相关的结论,实践案例研究分析优劣,提出模式,依据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对笔者设计案例自评,分析不足,进行教学模式优化。(3)文献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就是有关专业文摘,目录,工具书,光盘以及Internet教育信息资源等文献的搜索方法以及辨别文献真假,表现文献价值与创造性利用文献的方法6,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分析,找出其教学模式各自的优劣点,为后期教学模式的确立奠定基础。1.5思维导图应用于中学写作的意义思维导图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基于思维导图构建一套有效的教学模式,把知识放进构造得很好的模式里面会更容易记忆。在教学中引进思维导图,旨在让教师更好地传授基本知识与技能,同时能

19、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享受学习过程,激发探索知识的兴趣,针对这些目标,建构教学模式。在结合思维导图根据在语文写作中的教学设计在课堂实践效果,从作文立意角度,语文学科特点,以及教学中教师教与学生的学这些层面分析设计的教学模式功能。作文立意要能够标新立异,文章独特,有韵味,除了必备的文化功底和文字修养,同样需要与众不同的思维角度,而思维导图能够满足这方面的需求,思维导图有效衔接各个知识点,学习者可以根据一段材料或者是一个题目抑或一些关键词能够大胆、合理构建知识。利用思维导图工具研究意图在于能够开拓思维,进行意义建构,激发灵感,从而提高作文水平。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很适宜用图的方法,激发学生在写

20、作中的创新性,对知识的联想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有利于促进的语文写作能力,并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这种思维能力,对中学生来说终生受益!而且,中学生面对日益繁重的学习负担,花在阅读上时间也是有限的,需要思维导图这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其学习。 思维导图制作过程是对思维的探索,具有将知识系统化完整化的特点,对课程进行资源整合。比如学习作文材料时,找出文中的关键词,然后用图片和有色彩的、弯曲的线条勾勒出文中的层级关系7,整个文中所论述的论点、论据清晰的摆在眼前,一目了然的了解整个文章的布局谋篇,具备在师生头脑中创设全景图的功能,这样有一个清楚的脉络,文章就不会片面,能够优化文本知识的传授过程,促进教学

21、的质量和效率。在思维导图进行的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绘制自己的知识结构图,或者定制学习计划,按照思维导图的方式。这个过程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知识的探索,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图示与自身的思维方式相吻合,并能够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享受思考的乐趣8。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容易受已有知识的影响,按照固定的模式或者套路来思考问题,思维导图就是能够打破思维定势,创设自由的学习氛围,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对某一主题的作文多角度深入,拓展学生思维视角。2 理论基础2.1思维导图相关理论基础 2.1.1何为思维导图思维导图(Mind Map),又称为心智图,是由著名的发现脑力专家托尼.博赞(Tony Buz

22、an)于20世纪70年代开辟的。思维导图就是利用颜色线条、符号、图、文、表组成,遵循容易脑所接受的规则,把复杂多样的信息转变成一种彩色的,容易记忆的,与人的大脑自然结构相似的树状信息结构图,能够浅显表征人的知识构建和心理特点的思维工具9。思维导图呈现如图2-1所示。 图2-1 美国高中生拉娜历史课思维导图笔记从上图可看出思维导图具备以下5个要素:(1)有一个中心主题。思维导图都围绕中心主题展开,就不会偏离中心主题,且中心主题一般用形象的图片来表现。(2)节点,由中心主题分支出节点,节点再衍生出子节点,子节点往往是节点的细化,往往存在包含关系,并以此发散,节点的繁衍,节点可以是概念、代码、形状、

23、符号、图形或短语等关键词。(3)连线,用于衔接节点与子节点,中心主题与节点,连线不带箭头,有时从主分支到次分支连线,也由粗到细,这些分支就像人的神经末梢。(4)图像,为了更有趣体现节点所代表的意义,需要运用图像、可以是图片、实物或其他相关的。(5)色彩,关键词和连线用彩色笔书写,同一分支可以采用使用同一色彩、更鲜明,直观地刺激大脑神经,这样就条理清楚了。下面是一个思维导图对高中语文(必修一)专题文体归纳,用思维导图绘制如图2-2所示。图2-2 高中语文必修一课本文体分类在中心主题“语文(必修1人教版)按照问题有三个一级目录,分别是诗歌类,记叙文类,新闻类,一级分支诗歌类,记叙文,新闻题材类,其

24、中诗歌分为三个分支分别是:长短句(沁园春 长沙),朦胧诗(雨巷戴望舒,再别康桥徐志摩),自由诗(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记叙文分为古文体(烛之武退秦师左传,荆轲刺秦王战国策,鸿门宴史记),纪念文体(纪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记演任公先生第一次演讲),新闻体裁。思维导图将左脑的逻辑、顺序、条理、数字,以及右脑的想象、图像、声音、色彩、空间整体等因素调动起来,将一长串枯燥的信息转化为彩色的、容易记忆的,高度组织的图形,更利于记忆,增强思维能力,启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思维导图的几点技巧如下:第一:有助于记忆。通过字母、形状、图形、数字法加深印象,同样视觉、味觉、听觉、嗅觉、触觉、动觉的刺激也会提高记忆。不

25、一样的韵律,节奏会刺激感官。通过这样的一些手段可以对所获取的信息,加深几倍记忆。第二:运用基本记忆法(关键词和关键图像)。运用专用编码、扑克牌、电话号码、日期、生日等一切熟知的实物或关键词作为链接点来识记不熟悉的事物。关键记忆法可以大大提升你的回忆和记忆能力。第三:思维导图法。右脑处理节奏、想象、色彩、维度、空间感、整体感观,左脑处理逻辑、语言、列表、数字、序列、分析。左右脑的交互会让思维更加成熟。诗歌、笑话、演讲书籍等一切可以刺激回忆,联想的思维活动都可以被加以运用,还要注意演讲。或者对话中令你心动的新词,从而把它变成自我词汇的一部分,这样的词语更容易唤醒你的创造力,例如英语中的前后缀。2.

26、1.2相关工具辨析思维导图与概念图: (1)概念图(Conc即map),又可称为概念构图或概念地图,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诺瓦克(J.D.Novak)博士于20世纪60年代根据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提出的,是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10。概念图是一种可视化的思维工具,能促进知识和提升思维认知的表现绩效11。表现方式上概念图式多线性的流程图,表述的理论是从事件由始及末发展顺序及其概念的重要性,并按照重要程度由上及下的网状图。(2)思维导图(Mind manger)是记忆之父东尼博赞于1970年提出创立的,源自于脑神经生理的学习互动模式,一种将发散思维可视化的思维工具,核心是要结合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让

27、人左右半脑在思维过程中同时运作。差异见表2-1所示。概念图思维导图理论基础意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发散思维意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解剖学基础大脑的记忆系统大脑左右脑分工表征对象思维的映射结果构造清晰的知识网络把握概念体系思考过程呈现思维过程,理清脉络提高发散思维能力绘制只有一个中心节点可有多个主要概念表现形式形式为网状顶端为主要概念下端为实例(1)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2)中央的主干作为分支从中央向四周分散(3)分支由一个关键的图像或者产生联想的线条上的关键词构成(4)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形式为树状相同点(1)均使用图形,形象直观(2)均使用关键词,符号,数字,线条与颜色等

28、(3)都突出重点,难点(4)都可用于教学 (5)都有助于建构认知结构表2-1 思维导图和概念图的辨析2.2建构主义理论其中建构主义代表人物皮亚杰强调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即为图式,图式最初是研究儿童心理的,是心里活动的框架和知识组织结构。“认知发展的实质其实是图式的形成和发展,认知发展受三个基本过程约束:同化,顺应和平衡”12。不断建构,知识重组的历程就是认知图式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图式按照同化,顺化,平衡的顺序逐步演变为更高一级的图式,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者改变即就是把它们纳入原来的图式之中,如果个体遇到不能同化的需要对原有的图式加以改变和重建,以适应环境的需求,如若获得成功

29、,则达到一个较高层次的均衡,就是这么一个反复循环的过程就是认知过程。以学生为中心,看重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发现并对知识的重新构建,学习不再是一味的灌输式。而在于社会这个大环境下学习者通过教师和学习伙伴积极的交流合作,应用相关知识,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这个过程涵盖了情景,对话,协作。对思维导图的指导作用体现在:(1)思维导图辅助教学,可以让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自行绘制思维导图之前,教师需要提供一些思维导图的实例供学生模仿,同样在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绘制进行有意义、针对性的指导,防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偏离主题,在某个知识点的学习中学生始终是主体位置,有足够自主发挥的空

30、间,自由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2)教师仅仅作为一个指导者,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同时思维导图利用发散思维的特点,发射焦点放在中央图形上,其它知识点作为节点,再把中央图形及相关节点图形,关键词通过线条连接起来,从而形成发散的结构,即知识网,这种知识的架构就是建构主义理论所表达的知识重组13。2.3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茨基的研究证实,教育能起到引导和强化的作用在儿童的整个发展中,在此之前需要确定两个相关因素,儿童已经达到的知识水平和儿童在外界刺激下有可能达到的水平,显征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可是在外界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14。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

31、是“最近发展区”,利用好“最近发展区”,能促进学生的发思维水平的发展。维果茨基的以上理论虽然是针对儿童,但是发育着的学生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最近发展区”。这些“跳一跳就够着的桃子”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发掘的,通过一些教学活动,比如周记、观察记录、书信等方式加以发展和利用。2.4思维导图的绘制2.4.1手绘思维导图手绘思维导图需要准备的工具有白纸,彩色水笔,铅笔,相对来说工具是比较简单的学会容易掌握,便于开展工作,因而,要让学生掌握手绘思维导图的方法。绘制过程中充分让学生发挥想象力。(1)在白纸的中央写出或者画出中心主题。(2)充分发挥想象,从中心向四周画曲线,因为曲线符合人的大脑结构

32、,在曲线的上方写上关键词或绘制图形,图形和关键字要融为一体,主干曲线要粗一点,接下来的分支越来越细。(3)继续发散二级,三级分支,同一主题分支最好用同一种颜色的彩笔。2.4.2计算机绘制思维导图制作思维导图的软件比较多,本研究中只介绍Mindmanger,我主要是用下载的Mindjet Mindmange或者网络版的鹰翔Mindv,下面主要以再别康桥说明绘制思维导图的主要步骤:(1)新建思维导图:运行Mindmanger软件,在界面的中心文本框处输入中心主题“再别康桥”。(2)添加节点和子节点,添加一级节点时,只要按Enter键就可以添加,添加二级以及添加更高级节点和子节点,选择父节点,按In

33、sert键或者添加子标题键,或者选同一级别的一个节点,按Enter键。绘制一级标题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前期分析,教学难重点、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评价、教学板书设计各个方面。由此确立了一级主题,如图2-3所示。图2-3 一级目录确立二级标题一级标题确立后教师需要集中精力发散思维,确立二级标题。前期分析,包括学生的学习需要分析,学习者分析(知识结构,理解能力的分析),学习任务分析和学习环境分析。教学的目标在新的课程标准下也赋予了剁成含义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过程在情景模式的指导下,根据思考的规律按照: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实验探究、自主学习、归纳整理、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巩

34、固的环节。根据以上目标,做出二级目录如图2-4所示。图2-4 二级目录确立三级主题确立二级主题后,细化教学设计的思维导图,需要细化每个二级主题,在二级主题下完成三级主题,在这一结在学习需要分析包括“作者介绍”“朦胧诗特点”介绍此类新诗的写作规律,表现手法,深入理解,也为教学目标的制定做好铺垫,为教学过程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依据表现内容,制作三级目录如图2-5所示。图2-5 三级目录删除和修改节点:如果要删除某个节点,选中这个节点,按“delete”键,如果需要修改节点,选中节点,重新输入新的内容,改位置用鼠标左键拖动到想要的位置。建立不同节点的联系:点击插入下的关联按钮。选中两个需要关联的分支

35、。修饰思维导图:在思维导图中可以添加任何可利用的有色彩,各种图例,图形。颜色,线条等表现形式,文字辅以图片,根据重要性改变线条的粗细都是策略。文件的输出:一般文件选用“导出”,图像格式有*.bmp,*.gif,*.jpg或者*.jpeg,*emf,*wmf,还可以导出ppt,excel,word,网页格式。3 中学语文写作的问卷调查及其指导意义3.1调查的准备阶段3.1.1调查方法的确立由于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同,存在个体差异,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学习的基础知识,以及对思维导图的认识程度和接纳程度等可变因素会对实验造成影响,针对这些问题不能主观臆断,而是要根据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36、得出相对可靠的结论,再根据得到的结论指导教学设计的进行。本研究采用自制“中学语文写作中思维导图问卷调查”(见附录1)。3.1.2问卷对象的确立问卷调查对象主要来自于江西九江地区(武宁二中,九江柴桑中学),根据2013年上学期期末语文作文考试成绩作为依据,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初中随机抽取15个不同的班级。高中也同样随机抽取15个不同的班级,这30个班级的学生就是所要进行问卷的集体,在从这30个班级中,每个班级随机抽取五名学生组成问卷要调查的集合。3.1.3问卷的制作问卷制作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问卷维度的确定,问卷的初制和预测15。(1)问卷设计思想通过对思维导图在语文中应用的研究,根据问卷调查

37、了解学生对思维导图的了解程度,确定实验前期准备阶段需要对学生普及思维导图知识的计划、步骤,哪段时期普及知识,投入试用。教学模式提出之前,要了解学生在学习写作中遇到的困难。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然而,学生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实验结果,所以开展前期也要了解学生对这种学习方法的需求,接受程度,及其对语文写作的喜爱程度,学习的主动性调查。根据这些问卷目标,开展前需要将问卷维度初步定为:思维导图知识,语文写作问题,学习态度三个方面。(2)问卷的制作根据以上维度,做出针对这些问题的问卷方向,如表2-1所示。 表2-1 思维导图在语文写作中的问卷调查 调查维度子项目内容题

38、号思维导图组成思维导图认识程度 1了解情况思维导图的组成要素2思维导图表征特点3语文学科知识点掌握知识点的掌握4-7对作文素材把握作文能抓住重点8创新性立意9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对于思维导图的接受10-12情感接受对于语文写作喜好程度13-14(3)预测随机选取的150名学生中,共发放问卷150份,有效的为148份,对结果进行因子分析检验结果效度,相关系数符合标准,说明预测问卷的有效性。3.2问卷调查的实施3.2.1发放问卷根据分层抽样原则,预计发放问卷150份,对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星链接方式3.2.2问卷的及时回收整理在规定时间内每位被问卷对象需要真实回答每道题目,不允许相互交流想法,按照自己的

39、真实情况进行填写,填写完毕后及时提交。考虑数据的真实性,采用即答即收的方式回收问卷,进行整理。3.3调查结果的分析发出去的150份问卷回收了150份,有效的148份,还有两份的研究对象不在实验设定的年级范围之内,从调查结果分析,对思维导图学生使用情况,还有学生语文作文中出现的问题,比如对语文学科知识点学习设置为多项选择,对图形题目采用评分(5分,4分,3分等)标准,还有问答题。数据结果也从设定的问题三方面分析:(1)思维导图目前实验对象了解的也只有为数不多的12个人。仅占实验人数的8%,对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也不是很熟悉。(2)语文写作问题,根据分析就是以下几个方面:理解片面,审题大意,学生在问

40、卷,审题时没有作深刻的思考,仅仅只看事物表象,不看时间,标题,地点。积累缺乏,选材不精。在日常生活中缺乏积累,语言,生活,思想过于贫瘠,文章素材不能达到突出中心的效果,导致文章内容不丰满。 认知浅薄,立意不慎。假使作者有许多的材料,但是思想过于狭隘,所选素材不新不奇,不能活用素材,文章缺少新意。内容繁杂,构思不精。没有通篇构思的意识,不管有不有益于中心主题,为了作文,为了凑够字数,只要沾边都拿来一用。102位学生表示思路不清楚。写作天马行空,随想随写,任意想像。刻意模仿,套作抄袭。学生把以往阅读和抄背过的精彩文章根据自己作文题目的要求重新拼装起来,运用别人的语言表达别人曾表达的东西。(3)对思

41、维导图的接受程度来讲,问卷中76%学生表示可以接受新的学习方法。22%学生觉得已经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了,12%学生表示无所谓。语文作文写作态度来讲78%学生表示可以通过努力,自己的用心程度,新学习方法的使用,可以有比较大的进步,16%学生觉得自己没有阅读习惯,平时又不能很好的积累素材,想要提高很难,6%觉得自己可能有提高。3.4问卷调查指导意义问卷结果对进一步展开国内学生思维导图写作具备一定的指导意义,哪些问题是应该规避的,哪些是研究客观因素,哪些是主观因素,对后期教学模式的建立有指导意义,问卷结果对进一步展开国内学生思维导图写作具备一定的指导意义,从问卷中三个维度来讲,通过问卷了解到学生对于

42、思维导图知识匮乏,在开展思维导图教学前需要进行思维导图知识的普及教育,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思维导图,如何使用,这对后期开展思维导图教学起到关键作用。学生对于思维导图这种新的教学方式的态度来讲,大部分学生充满期待,愿意并希望能借此提高成绩,这能够支持教学设计的顺利进行。对于语文学科的调查结果能够暴露出学生存在的问题,这点是调查的最重要部分,研究者可以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有侧重点的设计教学模式,而不是笼统的、宽泛的教学模式,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能快速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成绩提高,激励学生更有兴趣的学习。因此,问卷调查是开展教学设计之前必须要做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通过问卷调查,研究者才能

43、更好的制定出相适宜的教学模式,才能更好的进行教学,快速的帮助学生提高成绩,避开不必要走的弯路。 4 基于思维导图的研究案例分析4.1国外研究案例“运用思维导图写议论文”的案例研究,国外文献综述部分,讲了新加坡是一个从小学起就对学生进行思维导图训练的国家,拥有全球为数不多的博赞教育中心,在教学方面注重思维导图培养,本文就新加坡教学应用研究中撰写的论文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写议论文新加坡光伟中学、莱佛士女中、圣尼各拉女校三校的实验经验为依据。背景:在“学校重思考、国民爱学习”的提倡下,新加坡中小学的都将思维导图穿插进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仍有部分老师认为只有“素质好”、“名校”的学生才能掌握、

44、运用思维技能。另一方面,新加坡教育部非常重视思维导图教学应用,为各个学校提供了思维导图软件“Inspiration”。因此探讨思维导图如何促进学生思维技能的发展成为必然16。在三所学校里分别用同样的教学程序教导普通学术快捷课程班,课程整合班与特选课程班学生用思维导图写议论文。实验结果表明:用思维导图工具,指导学生写议论文能提高学生作文素质和写作态度;而且是有利于成绩中下等的学生,越是非重点学校的学生实验效果越明显。写作前的分组讨论,教师引导,分组完成思维导图,交流,评价,课堂总结,学生间的辩论对学生作文素质培养很有效。本案例的亮点:选题具体,只是将问题限定在思维导图之中,整个实验的可操作性非常

45、高。多角度的对比,选取了三个不同层次的班级,以及不同层次的学生(上,中,下),实验研究表明,思维导图下学生的起点和原始起点是不一样的,这种情况下,优等生效果并未优于差等生,差生明显进步表明,优等学生的思维模式已经形成固定套路,他们会觉得自己的学习方式更适合自己,不愿去学习新思维方式,差生并未建立起来思维模式,而学习思维导图的思维模式后,让他们对于写作把握的很准确,所以进步明显。数据收集的针对性,研究收集了被测学生测前的考试成绩,测后考试成绩(论点,论据,文章结构),以及使用思维导图后的感受这方面数据,因为研究问题很具体,因此,能很好得出实验结论。研究的不足之处:(1)实验前学生对思维导图并不熟

46、悉,必然直接影响实验的结果。(2)实验持续时间短,不能对学生强化训练,结果可信度不是很高。(3)对结论总结还不够。(4)干扰变量控制的不是很好,比如分组讨论,学生间的相互协作,以及其他因素也会影响测试成绩。4.2相关文体要素以上研究案例只是针对议论文的教学实践,想要提高写作能力,必须推而广之,把常用的文体有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状物、散文、游记,基于本文是研究思维导图在语文写作中的应用,而以上研究案例只是针对议论文的教学实践,想要提高写作能力,必须推而广之,把常用的文体有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状物、散文、游记,基于本文是研究思维导图在语文写作中的应用,所以对相关文体做了要点分析,具体如图3

47、-1所示。图3-1 中学语文文体的辨析 5 基于思维导图构建的教学模式研究思维导图构建的教学模式需要一些教学工具的辅助,在传统的教学中利用彩色粉笔和黑板,供给给老师做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或依据需要准备一些思维导图和挂画、幻灯,在多媒体的教学中,计算机和思维导图软件,有利于思维导图的制作,但要求老师熟悉思维导图软件的使用,并能够有自己的创意,善于激发,引导。5.1教学模式模式一词与“范式”“模式”同义,模式即“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可以参照的做的标准样式”17。教学模式是介于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中介物,因此得益于教学理论或教学实践。对教学理论的推演,从而对教学理论的整体性把握。分析其能否存活于教学实

48、践,提出相应的教学模式假定,而后的实践一步步证明其可实施性,然后根据验证结果对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规范和修改。在本研究中对教学要素和教学结构的归纳整理,总结。然后就归纳总结出的教学模式就教学理论进行剖析,验证,再根据分析结果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完善。即为归纳法。本模式是对教学模式进行建构,在掌握教学规律,教学原理基础上,通过对当前教学模式现状的分析,以及对思维工具-思维导图的研究。5.2提出基于思维导图写作教学模式结构教学模式结构是构建教学设计的基础,利用既定的模式制定教学设计,并通过课堂实践进行验证。依据上一节对研究案例的分析,本文提出了教学模式结构图如图5-1所示。小组讨论小组辩论分享集体智

49、慧创设情境学生自己探索问题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教材分析(重点、难点分析)教学对象分析(学习者年龄,基础知识、认知能力,认知结构)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学生准备)思维导图启动思维导图导入思维导图基本结构形成思维导图作业课后总结、反思(教师,学生)教学评价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改进教学图5-1 基于思维导图在语文作文中教学模式图5.2.1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设计是构成教学模式的伊始。教学模式的设计是构成课堂,选取教材,作业设计,教师活动的计划,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教学思想,学习理论的理论支撑下,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开展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格式。本文根据教学设计的一般规律

50、把思维导图和教学活动整个联动起来。设计步骤:(1)教学目标的分析这个过程包括学习者的态度,情感,价值观,教师对知识章节,各个知识点进行目标化分析,要最初预备这门课程的开设对学生能起到什么积极的作用,学生能获取什么。从教学目标的角度去分析:分析这些章节是要培养学生怎样的知识素养,要学生掌握哪些知识、重要概念,基本理念,创设怎么样的情景,让学生在课堂上体会,经历过程。不仅仅是老师传授获得的,或许更在于自己的领悟,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取相关的情感体验,学习兴趣。(2)教材解读首先在通读教材的过程中,对教材的章节脉络有个清晰的顺序,以及知识内容的分析,对教学的具体内容分析整理,做个合理的统筹规划,明确知识

51、块,授课的时间,哪些内容适合教学,哪些内容适合学生分组写作,哪些适合师生讨论,哪些学生需要自主学习,哪些内容重点讲解,并作知识的索引,哪些内容需要创设情境,哪些内容是结构不良的劣构知识需要多维度深入探讨。此外还要结合教学环境,教学资源等因素进行分析,整理和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撰写教案,让教案更简单易行。(3)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对象即就是学习者的特征分析,这些包括学生的年龄,性别,学前知识水平,知识建构能力,一切的教学活动都围绕学习为主体,有所成果才是学习的最终目标,由于家庭等外界环境的影响,学习条件的限制或者促进,对学习活动的个体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学前分析是教学的关键,也是做课前准备的依据。(4

52、)课前设计在课前,不光光是老师的教案准备,教师一般需准备教学用具,正确的选择媒体,考虑教学的内容特点,教学媒体自身的特点(表现性、接触性、受控性、参与性、重现性等),学生特点来分析,使得以上因素合理契合,让教学能够合理有序进行,学生的准备在于备好上课所用的课本学习用品,调整心态,情绪,积极参与到课堂中。(5)教学过程 在本堂课的序幕,可以先利用先前做好的思维导图样例对课程做个回顾,所谓的温故知新,特别是又互相关联的课程内容,形成一个简要的概论,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引导,延伸,本文之前有涉及到知识的顺化,同化,平衡的理论,此处就是为了达到这样的一个目的。通过思维发射中心的引导,可以设想一切相关的实物

53、,概念,也许会发现说出的和中心词汇好像挨不上边,但是就是这种漫无边际的想象,看似无关联的关联。寻找内部衔接。好的情景创设促使学生和老师都进入学习氛围中,激发学习兴趣,建构知识,但是创设情景时要注意情景与课后才学过内容的相互关系,老师提问题永远比回答问题要重要的多,好的开放性问题,在问的过程中可能就会激发学生无限的联想。为课堂起到催化作用,有效促进学习。 新图设计是本堂课的重点,主题,可以根据就旧图和新知识之间的联系做了知识的引导,延伸进行新图的导入,让新知识作为主干,或者是将新知识添枝添叶,加入已经建构好的枝干上。在导入的过程中,添加分支,形成主要的架构,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一个基本架构,希望学生

54、做的就是主动探寻知识的架构和内在联系。做完图形的绘制不能就丢一边,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可以避免引起歧义的枝节,让整个思维更加顺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仍然是起到指导,点拨的作用,让学生发现知识的奥秘。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很强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这种情感会激励他们不断地发现,促使他们不断地建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兴趣。(6)思维导图的作业作业是课后师生反思的最好途径,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设计优良的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同时还能延伸学习的知识,教学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也可以相应的检测出来,进一步完善,优化课程。(7)教学评价这个阶段是师生针对教学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的采取适宜度进行一个评价,

55、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和教师的教学过程评价是其中关键的环节,对于教师主要就是课内外的评估,包括课堂的教学水平、教学氛围、教学设计、课外作业的设计、学生的测评则是通过考试或者测验。5.3教学设计案例一: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他很明确地指出了学无止境的道理。也就是说,假如你知道的是天上的“一颗星”,那么知识就是整个宇宙,辽阔无边。一个人只有掌握了许多必要的,有用的知识,成功的大门才会向你打开。以“谦虚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对这段自命题作文进行分析,提供以下粗略的思维导图,如图5-2所示。图5-2 “谦虚”为主题的思维导图在这个思维导图中,左边分支是“骄傲”的危害,而右边是谦虚的好处

56、,形成鲜明对比,通过下面三个骄傲的例子反面证明谦虚的好处,实例如下:实例1:李自成骄奢失败,及其在占领北京前后的表现,引发读者的思考。 实例2:马谡失街亭是另一个典型的骄兵必败的例子,他的纸上谈兵,妄自尊大,听不进陈平的建议导致最终失去关塞要道,诸葛亮不得不挥泪斩马谡,并且冒险上演空城计。实例3:关羽的骄傲,使他与战略合作伙伴吴国大将结下怨尤,并且听不进诸葛亮的军事策略最终痛失荆州,命陨他人之手。在此导图中例证点明了中心思想“一个人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自己”。1.教学目标能从身边去发现丰富而精彩的素材,从自己读过的,看到的来写,是写自己熟知的,有感悟的一方面,逐步形成随时随地搜集素材的

57、习惯。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形成知识分享意识,通过小组协作养成与人合作的精神,情感的教育体现在对学生的教育虚怀若谷。2.材料分析给出了话题,可以联想的就比较多,文体可以自选,文章中材料可以是具体的事实,或者历史事件均可选用,要点就是旧材料的推陈出新,新材料的活学活用。3.教学对象初中学生基本掌握了记叙文,游记,状物,但是议论文还不是很熟悉,需要更深入的学习,但是具备基本事理辨别能力。思维导图工具对他们来说应该是比较好玩,学生愿意接受的。4.教学过程(1)课堂讨论,并画出思维导图 “谦虚”反义词即为“骄傲”,那么根据以上的历史人物大家分析一下,他们失败在哪,什么客观,主观原因导致的。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熟

58、知,而又谦虚的伟人或者朋友事迹列举出来和大家分享。分小组记录讨论本组的结果,最终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示给大家。作品收集分类。小组间互评,互评主要从互评标准如表5-1所示。表5-1 小组思维导图互评表问题分值及所占百分比543211.在学习中能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对所学知识进行质疑,提出自己的想法2.在小组学习中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并能想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3.遇到问题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4.能将其他学科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迁移到所学课程中来解决目前的问题5.能提出新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对问题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6.能听取他人的意见,积极地与他人合作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59、给予修改建议。学生总结归纳。(2)辩论赛辩论题目“现代社会是谦虚使人进步还是骄傲使人进步” 说明:毛遂自荐是一种自信的表现,正是由于他的自我推销,最终成就自我。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这种观点在现代社会还能不能成立。活动进程分配角色阶段:划分辩论组,小组成员内部商量协调各自的角色(一辩,二辩);资料收集阶段:两个小组自主进行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立论阶段:正方一辩立论阶段(3min),反方一辩立论阶段(3min);驳论阶段:正方二辩驳对方立论阶段(2min),反方二辩驳对方立论阶段(2min);质辩阶段:正方三辩提问反方一、二、四辩各一个问题,反方辩手分别应答,每次 提问时间不得超过15s,三个问题

60、累计回答时间为1min30s; 反方三辩提问正方一、二、四辩各一个问题,正方辩手分别应答。每次 提问时间不得超过15s,三个问题累计回答时间为1min30s; 正方三辩质疑小结,1min30s; 反方三辩质疑小结,1min30s;自由辩论阶段:总结陈词;反方四辩总结陈词3min; 正方四辩总结陈词3min。5.课后总结,反思6.教学评价活动结束,由记录员陈述整个赛事,共同分析这场辩赛的亮点。就此整理归纳思路,写出一篇文章。案例二:当幼鹰长到足够大的时候,鹰妈妈便把巢穴里松软的铺垫物全部扔出去,这样,幼鹰们就被树枝上的针刺扎到,不得不爬到巢穴的边缘。而此时鹰妈妈就把它们从巢穴的边缘赶下去。当这些

61、幼鹰开始坠向山谷底时,他们就会拼命地拍打翅膀来阻止自己继续下落,最终,它们的性命保住了,因为它们掌握了作为一只鹰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本领飞翔。要求: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但不能对材料扩写,续写,改写。除诗歌,喜剧外,文体不限。教学目标分析:这个自拟题目的作文意图,从知识技巧上来讲,考察学生立论,会议论,会思考,而且在这个年龄段思维开始“成熟化”,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情感角度来说,对学生的一种警示作用,学生对于自己的反思,审度自己是否“独立”,是不是具备自理能力,通过自我认识,反省,能够对身边的人心存感激,学会感恩。学情分析:选取的这段材料是之前这个年级的学生写过的文章,对这个题目,很多学生表示“没想法”,觉得没什么新意。教学过程:老师如一般的文章讲了文章题材是什么含义,材料的引述原则等。课后作业:完成这篇文章。A同学在老师布置题目后,冥思苦想完成的作文,如图5-3所示。图5-3 实验班学生A新模式教学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