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增列硕士培养点简况表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46751187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55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申请增列硕士培养点简况表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申请增列硕士培养点简况表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申请增列硕士培养点简况表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申请增列硕士培养点简况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请增列硕士培养点简况表(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附件 5申请增列硕士培养点简况表名称: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培 养 单 位代码: 80168名称: 工学学 科 门 类代码: 08名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 级 学 科代码: 0812名称: 计算机应用技术申请学科专业代码: 08120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制表2005年10月28日填填 表 说 明本表只适用中国科学院各培养单位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已有的26个一级学科授权点、11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3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的范围内申请硕士学位培养点。 一、封面:申请增列硕士学位培养点的学科、专业的学科门类名称、一级学科名称、学科专业名称及其代码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

2、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填写。 二、第1页:各栏目,按照各培养单位申请增列硕士学位培养点的实体为基本单位填写。 三、第23页:-1-4栏目,应填写申请增列硕士学位培养点的学科、专业领域内,在科研和培养研究生工作中形成的几个主要的、相对稳定并富有成果的研究方向,以及在这些学科方向上与同行相比所具有的特色和所处的学术地位,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水平,对当前与长远的经济、社会、科技及文化发展的作用和意义;以及研究条件和人员组成。四、第45页: -1-2栏目,应选择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通过省部级以上获奖或鉴定的项目和有较重大效益的项目填写,不必全部罗列。“作者”和“项目完成人

3、”栏只填属本学科梯队成员的作者或项目完成人。五、第67页: -1-2应填写栏目申请增列硕士学位培养点的主要学术带头人简况、近五年科研和研究生培养等情况,填写23人。“课程属性”一栏,填写“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学科基础课”、“学科综合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或“其它课程”;“授课对象”一栏,填写“博士生”或“硕士生”。六、除另有说明外,所填报各项与时间相关的内容均截止至本年底。七、本表填写内容必须属实,字迹要端正、清楚。复制(复印)时,必须保持原格式不变,纸张限用A4规格,装订要整齐。本表封面之上,不得另加其他封面。按规定需与本表合订一起的材料,订在本表之后。 培养单位学科

4、发展总体情况总体发展目标合肥研究院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研究型大学紧密合作,将“EAST全超导托克马克实验装置”、“合肥同步辐射实验装置”、“强磁场实验装置”、“大型超导综合试验平台”以及“大气环境综合实验场”建设成为面向重大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大科学装置群;形成围绕洁净战略能源、物质结构与性质、生物结构与功能、地球大气环境监控等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多学科综合交叉研究的学科群。成为战略能源、环境安全、材料与器件、生命与健康及国防安全等重大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自主创新基地。成为具有显著的多学科交叉优势、强大的核心技术竞争力;大型和综合性的研究平台、创新能力突出的科研队伍;高效规范的科学管理、

5、优美协调的园区环境的国际著名的大科学研究中心(相当于美国LLNL国家实验室)和人才培养基地。学科布局根据国家战略能源、环境监控与国家安全战略需求,中国科学院在合肥研究院部署的主要学科领域有:等离子体物理与磁约束核聚变、材料物理与纳米技术、大气光学与遥感、环境光谱学与环境监测技术、仿生感知与智能系统、光电子学与激光技术、低温超导磁体和电力节能技术、强磁场科学与技术、离子束生物工程、智能农业信息技术等。主要专业研究方向等离子体物理及其与材料和电磁波的相互作用到洁净战略能源科学技术的研究;环境分子反应微观动力学机理、可控条件下环境变化动力学仿真到实际宏观大气环境实时观测等的多学科综合交叉研究;材料的

6、结构与表征、三维细观结构和构造演化、强辐射下材料的动力学行为、材料自组装、功能材料与器件以及特种微细加工技术的研究;基因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及其在各种强场和粒子束作用下的变异特性和生长机理的研究。以及等离子体技术、环境监测技术、离子束生物工程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光电子技术、智能系统技术、太阳能和超导电工技术等高技术应用开发研究。已有培养硕士博士学科、专业点培养点类别培养点专业名称批准时间备注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物理学凝聚态物理1984.1.13/物理学光学1981.11.3/物理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1984.1.13/核科学与技术核能科学与工程1984.1.13/物理学生物物理学199

7、7/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2000/电气工程电工理论与新技术1997/控制科学与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1997/控制科学与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1993.12.11/核科学与技术核技术及应用1993.12.11/填写与申请、增列的专业点相关的主要培养点 申请培养点的学科专业情况1 本专业的特色、学术地位、及在本单位学科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本专业主要包括3个研究方向:1. 磁约束核聚变实验装置的控制技术研究: 依托两个国家大科学工程的两个实验装置 (HT-7和EAST超导托卡马克) 的测试平台,发展高新控制技术,为国际合作项目ITER作先期预演。为我国参加ITER控制项目培养人才,同时也为

8、国家培养高级的控制设计人员。目前部分的控制技术,已达到国际一流的水平,曾多次获中科院科技进步奖,并于2004年10月入选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成就展;2005年3月作为35项成果之一,入选国家科技部“十五”863成果巡展。本研究方向是磁约束核聚变实验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本单位的等离子体物理与磁约束核聚变研究中核心之一,同时部分研究成果将填补我国在某些高新领域的空白。2. 环境光学与测控技术: 环境光学是结合大气光学、激光光谱学、光学辐射定标与校正、光电子技术等学科研究工作基础凝练出来的新的学科增长点。采用先进的光学光谱学探测手段研究环境污染机理,发展先进的测量原理方法是环境科学的基础和应用基础前沿性

9、领域。同时对环境中优先物测量方法及相应数据库的建立,对我国的环境监测、管理以及相关标准的建立又具有前瞻性。此外,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监测技术及系统的研究,带动我国自己的环境监测仪器产业,不仅近期可替代进口、节省外汇,满足当前我国对环境监测仪器的迫切需求;而且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它对于提高我国在环保仪器设备国际大市场中的竞争力,对于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性意义。3. 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 该研究工作是应用型的基础研究。该研究方向对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有重大影响,长期得到国家863计划支持,并在国家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示范区(云南、甘肃、四川、内蒙)开展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

10、社会和经济效益。相关的研究成果在研制和应用过程中通过多次鉴定、验收以及专利审查,均被评价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曾分别于2001、2002、2003、2004获得过云南省、甘肃省、四川省科技进步奖和国家86311主题一等奖,并作为主要部分于2003年12月在联合国世界信息峰会荣获World Summit Award大奖;2004年10月入选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成就展;2005年3月作为35项成果之一,入选国家科技部“十五”863成果巡展。2 本专业点的主要研究方向及研究条件磁约束核聚变实验装置的控制技术研究: (1) 大规模分布式实验数据管理系统的研究; (2) 基于Internet虚拟合作实验

11、室的研究; (3) 大功率微波和射频系统的控制研究; (4) 高速(每秒5X1010次矩阵运算)实时反馈控制系统的研究; (5) 宽频、超高精度、低噪音、高增益放大系统的研究。两个国家大科学工程的实验装置为本研究方向提供了良好的测试平台,同时又为本研究提供了长期稳定的科研经费,这样使本研究方向的实施有了可靠的保证。环境光学与检测技术 : (1) 环境光学定量监测新方法研究, 通过地基、移动、机载和星载等多种平台上的环境光学监测技术集成,建立国家环境监测立体平台。通过对系统性、区域性和复合性污染研究和多元信息融合,推动“天地一体化环境监测体系”建设,提高国家技术原创力。(2) 为国家环境监测能力

12、建设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环境光学监测技术和系统,用于空气质量和大气污染源、水质和水污染源、以及固体废弃物和土壤的监测。同时开展安全生产环境监测以及环境事故应急快速监测技术。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 (1)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处理与智能规划的各类算法,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复杂的知识表示、知识获取、知识搜索以及知识模型归纳等问题,以形成完整的农业知识表述和应用体系;(2)利用信息技术和软件工程技术,针对农业信息的离散性和非结构化特点,解决农业信息处理过程中的工程化技术和低成本计算问题;(3)利用可视化技术结合农业领域中模式化栽培,研究关联分层结构的图形化农业知识获取过程中的建模方法和分

13、层检验技术,解决农业知识获取过程中的知识与图形之间的关联与分层检验问题;(4)在农业知识表示的基础上,设计指令码系统,将控制级知识和常识性知识统一归纳表述,经过系统编译,形成与硬件无关的农业知识系统二进制编码,为跨操作系统、跨机型、跨网络的运行奠定了技术基础。3 本专业点的学术队伍组成及其人员配备 现有人员合计研究员(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副 研(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助 研(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具有博士学位人员具有硕士学位人员351013121612年龄结构专业技术职务人数合计35岁以下36至45岁46至55岁56至60岁61岁以上研究员10172/副 研131021/助 研12111/4

14、 本专业点的学术带头人及主要学术骨干研 究 方 向姓 名出生年月专业技术职务最高学位是否博导(批准年份)已培养出学生数博士硕士磁约束核聚变实验装置的控制技术研究罗家融1948.12研究员硕士是1999.12620赵燕平1960.10研究员硕士是2001.1226王华忠1972.4副 研博士/2环境光学与测控技术刘建国1968.11研究员博士是2003.6610方黎1964.01研究员博士是2004.1033李晓风1966.3研究员学士/2刘 勇69.10副 研硕士否/1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李 淼1955.3研究员大学/115张 建1954.10高 工大学/6李绍稳1962.10教 授博士/10注

15、:包括独立或合作培养的研究生 申请培养点的科学研究1 本专业点近五年发表论文情况发 表 论 文总 数其中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数其中SCI收录数其中EI收录数其中ISTP收录数195 篇114 篇25 篇89 篇0 篇具有代表性的论文清单(限填不超过30篇)序号论 文 名 称作者(*)发表日期发表刊物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Towards steady-state operational design for the data and PF control systems the HT-7UThe

16、Distributed Control and Data System in HT-7 Tokamak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e HT-7U Data System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开发环境可跨操作系统的农业信息处理软件平台的研究专家系统中的特征展开三I模糊推理模型及其应用An algorithm of characteristic expansion for fuzzy reasoning based on triple I method微脉冲激光雷达原理与管理系统软件设计基于AT89C5单片机总线扩展技术Resonance Raman Spectroscop

17、y of Mass Selected Chromium Trimers in an Argon Matrix可移动激光质谱仪的研制与应用EAST装置等离子体放电位形快速识别研究VxWorks实时操作系统在HT-7极向场控制系统的应用核聚变实验数据采集系统中数据压缩算法的研究EAST核聚变实验装置中极向场线圈电流的确定Real Time Equilibrium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in EAST Tokamak基于Internet的虚拟合作实验室研究特征展开三I模糊推理模型及其在专家系统中的应用我国的环境监测仪器产业状况及监测高技术创新的研究环境监测技术及其发展方向

18、船载浅水激光测深系统研究引信试验场中五维定位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设计微机分布控制式大型五自由度平台系统力矩电机自动调节的大量程数显卡卷尺测长技术Design of IR EDM System with a DSP Phase Detector, Semiconductor光栅卡卷尺测长技术双向反射分布函数的绝对测量方法Shipborne laser bathymetric system for shallow water depth precision measuremenRemote Sensing of On-Road Motor Vehicle Emissions By DOAS and T

19、DLAS Techniques大气痕量气体测量的光谱学和化学技术罗家融(1)罗家融(1)罗家融(2)李淼(1)李淼(1)李绍稳(1)李绍稳(1)李晓风(1)李晓风(1)方黎(1)方黎(1)罗家融(2)罗家融(2)罗家融(2)王华忠(1)王华忠(1)罗家融(2)李绍稳(1)刘建国(1)刘建国(1)刘建国(1)刘建国(1)刘建国(1)刘建国(1)刘建国(1)刘建国(1)刘建国(3)刘建国(1)刘建国(1)刘建国(3)2003.92002.22002.22000.92005.72001.32001.5,2003.32004.12001(105)2005.32006.12003.82003.82006

20、.12004.7第25卷增刊(2003)2002.122002.22001.22001.21997.11997.11997.21997.31998.21996.10200320042004.2Nucl.FusionIEEE Transactions on nuclear scienceIEEE Transactions on nuclear science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Journal of Biomathematics量子电子学报电子技术与信息J. Phys.Chem. A,分析化学物理学报计算机工程计算机工程原子能科学技术Plasma Science &tech

21、nology电子与信息学报高技术通讯光电子技术与信息光电子技术与信息海洋技术测控技术电气自动化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Photonics and Technology光学技术光学学报Proc. SPIE Vol.4897(ICOT),Oct. 2004Beijing China.量子电子学报注:(*)作者姓名后括号内填写署名次序。2 近五年科研获奖与鉴定情况获奖级别获奖项目合计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四等奖/国家级/省部级7/1231/ /获得发明专利数1项科研获奖或鉴定项目清单(限填不超过20项)序号成 果 名 称项目完成人(*)获奖名称、等级或鉴定单位,时间12345678910HT-7超导托卡

22、马克物理实验“紫外差分吸收法烟道SO2在线监测仪”“烟气连续排放在线监测系统”“稀释法烟道气体自动监测仪”“光谱法水体COD/DOC在线监测系统”“可调谐红外激光差分吸收汽车尾气道边监测系统”云南省智能化农业信息示范工程甘肃省智能化农业信息示范工程四川民族地区农业信息化开发农业信息处理与专家系统开发平罗家融(5)刘建国(3)刘建国(2)刘建国(1)刘建国(1)刘建国(2)李淼(1)李淼(2)李淼(2)李淼(1)安徽省年优秀科技成果奖2003年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保科技三等奖2004合肥市科学技术奖2004年安徽省科学技术厅成果鉴定200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保科技三等奖

23、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2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4年8月国家863重大项目,安徽省科技厅鉴定,2003年注:(*)项目完成人姓名后括号内填写署名次序。 申请培养点的主要学术带头人1主要学术带头人简况姓名罗家融性 别男出生年月1948.12民族汉专业技术职务研究员定 职 时 间1998.1最高学位硕士是否博导是博导批准日期1999.12批准博导的专业核能科学与工程最后毕业时间学校、系科198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培养单位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等离子体物理实验以及计算机在实验装置上的应用2 主要学术带头人近五年

24、科研情况汇总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 70 篇。 出版专著(译著等) 1 部。获奖成果共 1 项;其中:国家级 / 项,省部级 1 项。获得发明专利 / 项目前承担项目共 2 项。其中:国家级 2 项,省部级 / 项。近三年可支配经费共 600 万元,年均 200 万元。具有代表性的论文、专利和获奖项目序号成果(获奖项目、专著、论文)名称获奖名称、等级或鉴定单位或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时间本人署名次序1HT-7超导托卡马克物理实验安徽省年优秀科技成果奖52Towards steady-state operational design for the data and PF control

25、 systems the HT-7UNucl.Fusion Vol.43 9(2003)862 13The Distributed Control and Data System in HT-7 TokamakIEEE Transactions on nuclear science Vol.49 2(2002)496 14Poloidal Field Control for the HT7U Superconducting Tokamak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 Vol.4 4(2002) 15Review of the Equilibrium Fitting f

26、or Non-Circular Tokamak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 Vol.4 2(2002)1183 16The Feedback Control Systems on HT-7 Tokamak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 Vol.2 1(2000)11117HT-7U超导托卡马克极向场反馈控制系统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Vol.23 3(2003)17618HT7等离子体密度反馈控制系统的研究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1卷 2001年第4期19Socket通讯编程在分布式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微型机与应用 1(2001)23110一种大规模

27、分布式实验数据管理系统测控技术 10(2000)456111基于VXI总线机箱的快速反馈系统在HT-7U超导托卡马克上的应用第九届VXI技术研讨会论文集,P.23112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e HT-7U Data SystemIEEE Transactions on nuclear science Vol.49 2(2002)42 213Real Time Equilibrium ReconstructionAlgorithm in EAST Tokamak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 7(2004) 214A new possib

28、le data archive formats for our EAST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 11(2004) 215EAST核聚变实验装置中极向场线圈电流的确定原子能科学技术5(2004) 216核聚变实验数据采集系统中数据压缩算法的研究计算机工程 Vol.29 2(2003)12217VxWorks实时操作系统在HT-7极向场控制系统的应用计算机工程 Vol.29 16(2003)45 218基于VXI总线的HT-7U数据采集控制系统计算机自动测量与控制 Vol.8 1(2000)8219基于HT7U超导托卡马克的EFUND软件的实现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V

29、ol.24 2(2004)220HT7U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位形平衡和反演代码的开发移植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Vol.24 4(2004)221软件去除零点漂移方法的讨论计算测量与控制接收, 2004年7月份222EAST装置等离子体放电位形快速识别研究物理学报第55卷第1期 2006.1223基于Internet的虚拟合作实验室研究电子与信息学报 第25卷增刊(2003)58923主要学术带头人近五年科研情况(续)目前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序号项目名称项目来源起讫时间科研经费本人承担任务1HT7托卡马克物理实验国家大科学工程19972007年均100万元控制系统负责人2EAST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国家大科

30、学工程20012005300万元控制系统负责人3/453主要学术带头人研究生培养情况已培养出研究生总数目前在学研究生总数博 士硕 士博士生硕士生62074近五年研究生培养情况培养类别年度专业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获学位数指导硕士生2000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在实验装置上的应用662001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在实验装置上的应用222002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在实验装置上的应用332003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在实验装置上的应用202004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在实验装置上的应用20指导(或协助指导)博士生2000计算机应用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和控制112001计算机应用等离子体物理实验112002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在实验装置上的应

31、用442003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在实验装置上的应用302004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在实验装置上的应用40学位课程授课情况课程名称课程属性学时数授课时间授课对象高级电子技术学位课程322002硕士Tokamak 控制技术其它课程322003博士高级数据库研究专业课程322003硕士注:包括独立或合作培养的研究生 申请培养点的主要学术带头人1主要学术带头人简况姓名刘建国性 别男出生年月1968.11民族汉专业技术 职务研究员定 职 时 间2002.9最高学位博士是否博导是博导批准日期2003.6批准博导的专业光学最后毕业时间学校、系科1999年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培养单位安徽光机所主要研究方

32、向环境光学与监测技术2主要学术带头人近五年科研情况汇总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 30 篇。 出版专著(译著等) / 部。获奖成果共 5 项;其中:国家级 / 项,省部级 4 项。获得发明专利 / 项目前承担项目共 5 项。其中:国家级 3 项,省部级 2 项。近三年可支配经费共 900 万元,年均 300 万元。具有代表性的论文、专利和获奖项目序号成果(获奖项目、专著、论文)名称获奖名称、等级或鉴定单位或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时间本人署名次序1“光谱法水体COD/DOC在线监测系统”2004年安徽省科学技术厅成果鉴定12“可调谐红外激光差分吸收汽车尾气道边监测系统“2002年安徽省科学技

33、术厅成果鉴定23 “紫外差分吸收法烟道SO2在线监测仪”2003年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4 “烟气连续排放在线监测系统”200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保科技三等奖25 “稀释法烟道气体自动监测仪”2004合肥市科学技术奖16/注:此表可复制,由本人填写,每位填写一张(正反2页),不要另加附页。申请硕士培养点填写2至3人。3 主要学术带头人近五年科研情况(续)目前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序号项目名称项目来源起讫时间科研经费本人承担任务1城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关键技术及集成设备研制863计划2002.122005.12600万主持人2水体污染的激光诱导荧光在线监测系统中国科学院2002.72005.750

34、0万主持人之一3调谐半导体激光光谱技术监测大气污染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3.12005.1227万主持人4/53 主要学术带头人研究生培养情况已培养出研究生总数目前在学研究生总数博 士硕 士博士生硕士生61057近五年研究生培养情况培养类别年度专业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获学位数指导硕士生2001光学环境监测光电子技术研究112002光学环境监测光电子技术研究222003光学环境监测光电子技术研究222004光学环境监测光电子技术研究332005光学环境监测光电子技术研究22指导(或协助指导)博士生2002光学光学环境监测新技术112004光学光学环境监测新技术222005光学光学环境监测新技术3

35、3/学位课程授课情况课程名称课程属性学时数授课时间授课对象分子光谱学选修课程40/博士生光学环境监测技术专业课程40/硕士生/注:包括独立或合作培养的研究生 申请培养点的主要学术带头人1主要学术带头人简况姓名李淼性 别女出生年月1955.3民族汉专业技术职务研究员定 职 时 间2004年最高学位大学是否博导否博导批准日期/批准博导的专业/最后毕业时间学校、系科1985年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系软件班培养单位/主要研究方向人工智能2 主要学术带头人近五年科研情况汇总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 64 篇。 出版专著(译著等) 1 部。获奖成果共 4 项;其中:国家级 / 项,省部级 4 项。获得

36、发明专利 1 项(另有软件著作权33项)目前承担项目共 3 项。其中:国家级 1 项,省部级 2 项。近三年可支配经费共 610 万元,年均 203 万元。具有代表性的论文、专利和获奖项目序号成果(获奖项目、专著、论文)名称获奖名称、等级或鉴定单位或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时间本人署名次序1农业信息技术开发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2年第三2云南省智能化农业信息示范工程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年第一3国家863计划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先进个人,国家863-11主题办,2001年第一4甘肃省智能化农业信息示范工程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2年第二5用于农业专家系统开发环境的方

37、法 国家发明专利,2003年第一6农业信息处理与专家系统开发平台国家863重大项目,安徽省科技厅鉴定,2003年第一7四川民族地区农业信息化开发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4年8月第二8农业生产决策知识管理系统在武陵山地区的开发应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中国科学院验收,05年7月第一注:此表可复制,由本人填写,每位填写一张(正反2页),不要另加附页。申请硕士培养点填写2至3人。8Dynamic Call of the Component on AESP-Agricultural Expert Systems PlatformProc.of Internation Symposi

38、um on Intelligent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p,27-31,2000年第一9Design of Information System of Forecasting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Basd on GISProc.of International Progress of Agricultu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p,241-244,2000第一10A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Mechanism of Multi-agent

39、 Cooperative Inference.Proc.of the 3rd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 pp 250-254,2000第二11The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nters the peasant family and serves Chines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the Model of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Information

40、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s) ,2004第一12Study on forecasting of crop pests with genetic programmingProc.of the 7th world multiconference on systemics, cybernetics and informations.florida.florida pp 239-241,2003第二13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dendriform resoning online of aesdp based on mvc pat

41、ternProc.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Agriculture pp 239-241,2003第二14The Study of Crop Insect Pests Forecasting Using GP, Spinger,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Computing (ICIC) 2005, 2005.第一15Improved GLR Parsing Algorithm,International Con

42、ference on Intelligent Computing (ICIC)2005, 2005,Part II,LNCS 3645,pp.169-178.第一16可跨操作系统的农业信息处理软件平台的研究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 41(14), pp.199-201.第一17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开发环境计算机科学,Vol.27(9) , pp.321-323,2000.第一18空间信息多目标智能规划建模系统的研究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年4月收到录取通知,编号:0504417.第一19业务软件平台体系结构的研究与开发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年收到录取通知,编号:0504418.第一3主要学

43、术带头人近五年科研情况(续)目前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序号项目名称项目来源起讫时间科研经费本人承担任务1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云南示范区国家8631998.102000.1060万第一负责2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甘肃示范区国家863 1999.102001.1080万第二负责3农业信息处理与专家系统开发平台国家8632001.102005.12140万第一负责4农业生产决策知识管理系统在武陵山地区的开发应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2003.102005.12200万第一负责5农业智能决策系统平台研究及在民族地区的规模化应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2005.42008.12270万第一

44、负责3主要学术带头人研究生培养情况已培养出研究生总数目前在学研究生总数博 士硕 士博士生硕士生28115近五年研究生培养情况培养类别年度专业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获学位数指导硕士生1999模式识别农业信息处理与平台集成2/2000模式识别农业信息处理与平台集成1/2001模式识别农业信息处理与平台集成222002模式识别农业信息处理与平台集成312003模式识别农业信息处理与平台集成622004模式识别农业信息处理与平台集成632005模式识别农业信息处理与平台集成3/指导(或协助指导)博士生1999模式识别农业信息处理与平台集成1/2000模式识别多Agent合作求解/2001模式识别基于多目标优

45、化进化/12003模式识别农业信息处理与平台集成/12004模式识别数据挖掘与智能决策1学位课程授课情况课程名称课程属性学时数授课时间授课对象/ 申请培养点的主要学术带头人1主要学术带头人简况姓名李绍稳性 别男出生年月1962.10民族汉专业技术职务教授定 职 时 间2002.8最高学位博士是否博导否博导批准日期/批准博导的专业/最后毕业时间学校、系科2001.6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培养单位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智能农业信息技术,温室智能控制技术2 主要学术带头人近五年科研情况汇总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 31 篇。 出版专著(

46、译著等) 3 部。获奖成果共 3 项;其中:国家级 项,省部级 1 项。获得发明专利 项目前承担项目共 8 项。其中:国家级 1 项,省部级 5 项。近三年可支配经费共 32.0 万元,年均 10.7 万元。具有代表性的论文、专利和获奖项目序号成果(获奖项目、专著、论文)名称获奖名称、等级或鉴定单位或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时间本人署名次序1An algorithm of characteristic expansion for fuzzy reasoning based on triple I methodJournal of Biomathematics, 2001, 16(5): 513-5

47、20第一2特征展开三I模糊推理模型及其在专家系统中的应用高技术通讯, 2002, 12(1):5-9第一3砀山酥梨营养诊断与矫治模糊专家系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2001, 31(5): 558-564第一4基于Fuzzy综合评判多级模型的农业资源评估系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2, 28(1):102-106第一5专家系统中的特征展开三I模糊推理模型及其应用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01,14(3): 272-275第一6Fuzzy logic controller in greenhouse control systems. ISIITA, Oct.14-16, 200

48、5, Beijing, China第一7安徽省国家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国家八六三重点项目)安徽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证书,2000-06第三注:此表可复制,由本人填写,每位填写一张(正反2页),不要另加附页。申请硕士培养点填写2至3人。3主要学术带头人近五年科研情况(续)目前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序号项目名称项目来源起讫时间科研经费本人承担任务1农业信息技术基础实验示范中心安徽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2004-052008-05180.0万元主持人2工厂化农业环境分布式检测与智能控制技术研究安徽省高校十五优秀人才计划项目2005-012008-128.8万元主持人3工厂化农业环境智能控制

49、技术安徽省人事厅引智项目2005-102006-104.5万元主持人4籽用西瓜种质资源性状遗传规律及优势组合的研究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2-01 2005-125.0万元主持人5数字农业关键技术及应用安徽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05-10 2008-1015.0万元主持人3主要学术带头人研究生培养情况已培养出研究生总数目前在学研究生总数博 士硕 士博士生硕士生/4/6近五年研究生培养情况培养类别年度专业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获学位数指导硕士生2001园艺学计算机在园艺学上的应用1/2002园艺学计算机在园艺学上的应用1/2003园艺学计算机在园艺学上的应用212004园艺学计算机在园艺学

50、上的应用312005园艺学计算机在园艺学上的应用32/学位课程授课情况课程名称课程属性学时数授课时间授课对象专家系统及应用专业课362001-硕士生模糊理论及应用选修课362001-硕士生虚拟仪器与LabVIEW程序设计选修课362004-硕士生试验设计与计算机统计专业课362001-硕士生注:包括独立或合作培养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意见: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合肥研究院三期知识创新中重要的交叉学科领域。该专业基础扎实,综合实力雄厚,已经跨学科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硕士研究生,具备了培养硕士研究生的良好条件。同意推荐,建议批准。 负责人: (签章)2005年11月28日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审核意见: 负责人: (签章)日期: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意见: 主席: (签章)日期:关于增列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硕士学位培养点的申请报告中科院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及学科评议组:自1982年以来,合肥物质研究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原来均挂靠在合肥物质研究院所属的各研究所的主导二级学科下。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以及研究生院学位委员会的支持、指导下,经过几年的努力和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取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