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仿真卷三

上传人:s**** 文档编号:146743276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广东省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仿真卷三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东省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仿真卷三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东省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仿真卷三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广东省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仿真卷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仿真卷三(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0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三)说明:1.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5.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

2、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6.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基础(24分)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1)水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1分)(2)_,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1分)(3)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先强调人要经历各种困苦磨炼,后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一旦“_,_”,国家就必定灭亡的论断。(2分)(4)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是:_, _。 (2分)(5)请把李商隐的无题默写完整。(4分)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_,_ 。_,_ 。蓬山此

3、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1)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tng zh( ),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2)我又化成了一滴水,和瀑布里另外的水大声xun hu( )着扑向山下。(3)否则,鸠占鹊巢,l di to jing( ),那屋内必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4)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z z b jun( )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1896年,清朝廷决意创办南洋公学,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何嗣焜认定办学乃安身立命之举,毅然肩负南洋公学首任总理之职,为该

4、校百年伟业奠基,为中国教育体制拓荒。B. 在纷扬的白雪里,一个小女孩兴高采烈地在冰冻的湖面上掷下一串如雪团般四处迸溅的清脆笑声。C. 纪录片超级工程中的工匠们,无不对技术精益求精,其精神令观众深受感动。D. 在亚洲艺术作品展上,中国画家的作品创意独特,见异思迁,受到专家一致好评。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使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将“关键”改为“基础”)B. 数学老师运用交通事故统计数据进行教学,使学生不仅增强了安全意识,还学会了计算方法。(将“增强了安全意识”与“学会了计算方法”互换)C. 随着社会的发展,使古村落居民的居住环

5、境已不能满足现代人对居住条件的需求。(删去“使”)D. 针对当前学术界急功近利甚至违背科学道德、弄虚作假的事件屡有发生,国家应设立专门的独立机构负责调查处理。(在“发生”后加“的现状”)5.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4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的一项重大任务。精神文明建设是和谐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城市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形势。因此,构建和谐文明社区,首先要研究新形势下的新问题,要从坚持思想教育入手,抓好公德教育,把提高居民整体素质作为基础。其次,要积

6、极加强社区制度建设,使社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提升社区服务水平。最后,营造文明社区的和谐氛围,要把每个社区建设成文明祥和的社区,为职工居民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2分)_(2)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2分)世所期 春之韵 民所愿 合奏和谐曲 共筑复兴梦 国之声上联:_下联:_二、阅读(46分)(一)曹刿论战(10分)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

7、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6.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分) (1)肉食者鄙_(2)弗敢加也_(3)望其旗靡_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小大之狱,虽

8、不能察,必以情。_(2)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_8.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曹刿“请见”的原因,显示了他的自信。B. 本文记叙了战争的全过程,充分地显示了曹刿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军事指挥上的杰出才能。C. 鲁庄公身为鲁国的国君,在迎战齐师时,他寄希望于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庇佑,显示出他的“鄙”。D. 全文紧扣“论战”来写,对曹刿的论战写得详细,而战争经过写得简略,这充分表现了左传善于剪裁、言简意赅的特点。(二)天石砚铭(9分) 苏 轼 轼年十二时,于所居纱縠行宅隙地中,与群儿凿地为戏,得异石,如鱼,肤温莹,作浅碧色,表里皆细

9、银星,扣之铿然。试以为砚,甚发墨,顾无贮水处。先君曰:“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因以赐轼,曰:“是文字之祥也。”轼宝而用之,且为铭曰:“一受其成,而不可更。或主于德,或全于形。均是二者,顾予安取。仰唇俯足,世固多有。” 元丰二年秋七月,予得罪下狱,家属流离,书籍散乱。明年至黄州,求砚不复得,以为失之矣。七年七月,舟行至当涂,发书箧,忽复见之,甚喜,以付迨、过。其匣虽不工乃先君手刻其受砚处而使工人就成之者不可易也。(节选自苏轼文集,有删改)【注释】纱縠()行:苏轼故里,在四川眉山。发墨:指砚台磨墨易筋浓。先君:先父,这里指苏洵。祥:吉祥之兆。主:以为主,着重于。当涂:地名。迨、过:苏

10、迨、苏过,苏轼的儿子。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 得异石/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 而不可更/湖中焉得更有此人C. 明年至黄州/越明年,政通人和D. 求砚不复得/求二石兽于水中10.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其 匣 虽 不 工 乃 先 君 手 刻 其 受 砚 处 而 使 工 人 就 成 之 者 不 可 易 也。11. 文中的“赐”“付”都是父亲将砚交给儿子,作者在其中寄寓的情感有何异同?(3分)_(三)谈谦虚(10分)朱光潜 谦虚并非故意自贬身价,做客套应酬,像虚伪者所常表现的假面孔;它是起于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所已知的比起世间所可知的

11、非常渺小,未知世界随着已知世界扩大,愈向前走,愈发现天边愈远。他发现宇宙的无边无底,对之不能不起崇高雄伟之感,反观自己渺小,就不能不起谦虚之感。谦虚必起于自我渺小的意识,谦虚者的心目中必有一种为自己所不知不能的高不可攀的东西,老是要抬着头去望它。这东西可以是全体宇宙,可以是圣贤豪杰,也可以是一个崇高的理想。一个人必须见地高远,知道天高地厚,才能真正地谦虚,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人就老是觉得自己伟大,海若未曾望洋,就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谦虚有它消极的方面,就是自我渺小的意识;也有它积极的方面,就是高远的瞻瞩与恢阔的胸襟。 看浅一点,谦虚是一种处世哲学。“人道恶盈而喜谦”,人本来没有可盈的时候,自以

12、为盈,就无法再有所容纳,有所进益。谦虚是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强也”。一切自然节奏都是一起一伏。引弓欲张先弛,升高欲跳先蹲,谦虚是进取向上的准备。老子譬道,常用谷和水。“谷神不死”“旷兮其若谷”“上善若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谷虚所以有容,水柔所以不毁。人的谦虚可以说是取法于谷和水,它的外表虽空旷柔弱,但它的内在力量却极刚健。这道理好比打太极拳,极力求绵软柔缓,可是“四两拨千斤”,极强悍的力士在这轻推慢挽之间可以望风披靡。 看深一点,谦虚是一种宗教情绪。宗教都有一个被崇拜的崇高的对象,我们向外所呈献给被崇拜的对象是虔敬,向内所对待自己的是谦虚。虔敬和谦虚是宗教情绪的两方

13、面,内外相应相成。这种情绪和美感经验中的“崇高意识”以及一般人的英雄崇拜心理是相同的。我们突然间发现对象无限伟大,无形中自觉此身渺小,于是栗然生畏,肃然起敬;但是惊心动魄之余,就继以心领神会,物我交融,不知不觉中把自己也提升到那同样伟大的境界。对自然界的壮观如此,对伟大的英雄如此,对理想中所悬的全知全能的神或尽善尽美的境界也是如此。在这种心境中,我们同时感到自我的渺小和人性的尊严,自卑和自尊打成一片。(选自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删改)12. 下列观点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A. 谦虚必见地高远,知道天高地厚。B. 谦虚“知不足,然后能自强也”。C. 谦虚有它消极的方面,那就是容易自贬

14、身价,虚伪客套。D. 谦虚是对崇高意识的虔诚和向往。1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文章第段先分析谦虚的内涵,再分析谦虚的内因,然后和不知天高地厚者对比,点出谦虚消极和积极的意义,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述做铺垫。B. 文章标题中的“谦虚”是本文论述的中心话题。C. 廉颇不服蔺相如,而蔺相如却没有跟他计较个人恩怨,廉颇后来负荆请罪,这个故事可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D. 第段的画线句子运用比喻论证,通过通俗的比喻,论证了“人的谦虚的外表虽空旷柔弱,但它的内在力量却极刚健”的观点。 14. 结合选文和下面的材料,说说你对“谦虚”的看法。(4分)【链接材料】在一次科研实验的关键

15、环节中,导师要求一位同学独立去完成,可是这位同学却说自己不会做。在导师的坚持下,他无法推脱,结果实验完成得很成功,导师就问:“你为什么说不会做呢?”他说:“谦虚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导师听了哈哈大笑:“会就会,不会就不会,为什么要如此谦虚呢?”_(四) 大地的恩典(17分)杜怀超 在江南,我时常遥望家乡的那片竹林。 对于竹子,我处于一种远距离的仰望或者审视中。它于我,或如千年的深潭,或如捉摸不透的阵风,空行处唯有水声一般漫漶过来:竹林深似海。这也不是雨打竹林的声响,猜不透、道不出其中深藏的未知和遮蔽的隐语。 对于竹子,父亲与我的看法截然不同。父亲是从一根竹扁担开始与竹耳鬓厮磨的,磨得光亮

16、的半月形长扁担,与父亲时常纠缠在一起,使得父亲瞬间有了担山填海的力量,一种承担着苍茫大地的力量,以此养活了一家人。父亲和竹子挨得那么近,皮肤挨着皮肤,骨头连着骨头,以至在手搬肩扛之间,我听到了骨头与竹节的窃窃私语声。当然,父亲总是默不作声,再疼痛他也只会咧嘴一笑。 我不理会父亲对竹的迷信和虔诚。在我6岁开始扶起歪歪斜斜的竹毫,在宣纸上战战兢兢地涂抹下重重的一笔后,我便弃笔逃离,但父亲就像老鹰捉小鸡般又把我抓回来。我老老实实地重新捡起竹毫,继续在宣纸或者红纸上描摹虔诚、图腾和吉祥。 父亲也完全不理会我的委屈,他只纠结我对竹毫的亵渎和无知,以至多年来,我一直在书桌前,挺直身子,坚守着对竹毫的执笔姿

17、势。父亲呢,在门前的田畴上,种下一片竹林。四季里,把竹子枝条捆扎起来,做一柄扫帚,在旷野里扫荡着秋天。 我是在历史的河流里认识竹简的。在最初的文字里,竹简是一座立体凝固的雕塑,在时间的刻刀里留下它们被刀砍火烧的背影。父亲不懂竹简,即使竹叶大的象形文字,他也是看不懂的。但这不能阻止他对文字的向往。在我夜晚习字的空闲里,他也会郑重地拿起竹毫,在空中比画一番,那举止与深情,分明是我多年后仰望庙宇般的神圣或对万物生灵般的虔诚。确实也是,一行行端庄的文字,当我们给予它生命,谁能窥尽其中的叱咤风云?在竹简深处,或者说在竹海深处,父亲是无法窥知内部世界的,诸如竹子的暗语与象征,比如它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18、对此父亲是一片茫然。 父亲要做的就是从文化的战场转移到生活的舞台上。在文化的战场上他没有发言权,而在生活的旋涡里,他就是自己的主宰者。他可以从竹枝上取下一节,打磨成祖母手中的捻线陀,用来纺麻线、棉线;他可以用竹片打制成厨房里的砧板,甚至可以花上十天半个月的时间,用上好的竹青编织成憩息的竹席、躺椅之类。父亲对竹席有着独特的情怀。即使在秋收时节的正午,只要有了它,疲惫与艰辛就会逃得无影无踪。累了就和衣而睡,醒来则投入劳作。他侍弄庄稼、竹子的模样和我在纸上写字没有两样。在旷野里不停劳作、奔跑的父亲,正是一棵竹子,一棵在风中奔跑的竹子。在多年的光阴里,凄风苦雨,冰刀霜剑都没有折弯它,即使在最黑沉沉的深

19、夜里,依然发出铿锵的回音。 父亲对竹子或竹制的事物,总是有着命里的熟稔和温暖。即使老了,他依然握一支竹质拐杖,继续保持挺拔的身子,在大地上行走。他从老家来江南,看到我书房里摆放的一盆花草,听到我说它叫文竹,他竟然不以为意。看着眼前纤弱的盆中之竹,他迷茫的眼神里还有一丝轻蔑。“文竹,文竹,这也能算竹?”是的,一段文字的力量怎么比得了一件竹器的重量?也没有春笋从大地深处,穿破一冬的禁锢,直刺云天的竹子。父亲临回老家时,居然在门前给我种上一丛竹子。 心情低谷时,我总会搬一把竹椅,陷在里面看父亲种的竹林。当竹子看我时,我不知道父亲在老家是不是也一样地打量着我?父亲曾对我说过:“竹子是很神秘的,一夜之间

20、可长高一米,最终同大树般高大呢,它还能开花呢。事实上,见过竹子开花的人并不多,以至于不少人认为竹子根本就不开花。”父亲说这话时发出罕见的叹息声。后来我才知道,竹子终身只开一次花,数年、数十年的时间积蓄,一朝迸发,然后死去。花期就是死期。对着老家的方向,我泪眼婆娑。 我很少给父亲买什么礼物,一是他会心疼我花钱,二是他的喜好我也不甚清楚。后来我给他寄去产于江南的礼物一整套用自然生长的竹子提取原生态纤维素制作的衣物,他竟甚是欢喜。父亲一生爱竹,就让竹子从他的手足、皮肤、血脉和骨骼出发,与父亲融为一体吧。父亲来电说:“这衣物有竹子的味道呢。”我哑然失笑,夜晚仔细倾听的话,它还会和你一同呼吸呢!念及此,

21、我看到一株高大挺拔的竹子,正走向大地上菩萨般的父亲,直至生命深处,随即竹涛涌来(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15.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父亲的形象。(4分)_16. 请从语言运用和情感表达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父亲和竹子挨得那么近,皮肤挨着皮肤,骨头连着骨头,以至在手搬肩扛之间,我听到了骨头与竹节的窃窃私语声。_17. 根据文章第段的画线句子,展开合理想象,将“我”此刻的心理描写出来。(4分)_18. 阅读全文,说说你对文题大地的恩典的理解。(5分)_三、作文(50分)19.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请以那段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请把题目补充完整,比如“温暖”“自由”“

22、孤单”“烦心”“幸福”“快乐”(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不少于500字;(4)不得套用、抄袭本卷阅读部分的材料;(5)书写工整,卷面整洁;(6)文中不得出现可能透露考生信息的人名、地名和校名等。附加题(10分)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13题。 【甲】整整的三年,他凑足了一百块钱! 他不能再等了。原来的计划是买辆最完全最新式最可心的车,现在只好按着一百块钱说了。不能再等;万一出点什么事再丢失几块呢!恰巧有辆刚打好的车(定作而没钱取货的)跟他所期望的车差不甚多;本来值一百多,可是因为定钱放弃了,车铺愿意少要一点。祥子的脸通红,手哆嗦着,拍出九十六块钱来:“我要这辆车!”铺主打算挤到个整数,说了

23、不知多少话,把他的车拉出去又拉进来,支开棚子,又放下,按按喇叭,每一个动作都伴着一大串最好的形容词;最后还在钢轮条上踢了两脚,“听听声儿吧,铃铛似的!拉去吧,你就是把车拉碎了,要是钢条软了一根,你拿回来,把它摔在我脸上!一百块,少一分咱们吹!”祥子把钱又数了一遍:“我要这辆车,九十六!”铺主知道是遇见了一个心眼的人,看看钱,看看祥子,叹了口气:“交个朋友,车算你的了;保六个月:除非你把大箱碰碎,我都白给修理;保单,拿着!” 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

24、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怎样过这个“双寿”呢?祥子有主意:头一个买卖必须拉个穿得体面的人,绝对不能是个女的。最好是拉到前门,其次是东安市场。拉到了,他应当在最好的饭摊上吃顿饭,如热烧饼夹爆羊肉之类的东西。吃完,有好买卖呢就再拉一两个;没有呢,就收车;这是生日! 【乙】屋里已被小福子给收拾好。回来

25、,他一头倒在炕上,已经累得不能再动。眼睛干巴巴的闭不上,他呆呆的看着那有些雨漏痕迹的顶棚。既不能睡去,他坐了起来。看了屋中一眼,他不敢再看。心中不知怎样好。他出去买了包“黄狮子”烟来。坐在炕沿上,点着了一支烟;并不爱吸。呆呆的看着烟头上那点蓝烟。忽然泪一串串的流下来,不但想起虎妞,也想起一切。到城里来了几年,这是他努力的结果,就是这样,就是这样!他连哭都哭不出声来!车,车,车是自己的饭碗。买,丢了;再买,卖出去;三起三落,像个鬼影,永远抓不牢,而空受那些辛苦与委屈。没了,什么都没了,连个老婆也没了!虎妞虽然厉害,但是没了她怎能成个家呢?看着屋中的东西,都是她的,她本人可是埋在了城外!越想越恨,

26、泪被怒火截住,他狠狠的吸那支烟,越不爱吸越偏要吸。把烟吸完,手捧着头,口中与心中都发辣,要狂喊一阵,把心中的血都喷出来才痛快。1. 请联系原著,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甲、乙文段的内容。(3分)_2. 甲文段中画线句子“几乎要哭出来”表现了祥子怎样的复杂心情?(3分)_3. 结合原著,说说乙文段画线句子“三起三落”中的第二个起和落。从买车到“没了,什么都没了”,祥子落到如此境地,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_1.(1)山岛竦峙(2)欲为圣明除弊事(3)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4)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5)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2.(1)停

27、滞(2)喧哗(3)李代桃僵(4)孜孜不倦3、D 4、A5、(1)新时期应从加强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营造和谐氛围三方面构建和谐社区,开创社会新局面,实现中华复兴梦。(2)春之韵国之声合奏和谐曲民所愿世所期共筑复兴梦6.(1)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2)虚夸,夸大。(3)倒下。7.(1)大大小小的诉讼事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会根据实情诚心公正处理。(2)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舞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穷尽了。 8、B9、B10、其 匣 虽 不 工/乃 先 君 手 刻 其 受 砚 处/而 使 工 人 就 成 之 者 /不 可 易 也。11、“赐”是赐予的意思,

28、体现了苏轼对父亲的敬重与感恩;“付”是交给的意思,表现了苏轼把天石砚交给儿子时的郑重与期待。这两个词都寄寓了苏轼对天石砚的珍爱之情。12、C 13、C14、示例:谦虚是一种优良品质,它让你面对成就不张扬,面对不足而自强。在生活、工作中,我们应该坚持这种精神品质。但我们也要恰当地发扬它,过分的谦虚就会让我们丧失自信和斗志,实事求是地面对自己的工作、学习才是正确的选择。15、勤劳能干;有家庭责任感;对文化感到迷茫;对文化虔诚;注重对“我”的教诲和引导;挺拔、坚强(或:隐忍);对生命有深刻的理解(或:悲悯的情怀)。16、示例一: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体现了父亲与竹子的亲近(或:亲密),表现出父亲劳作时

29、的艰辛,表达了“我”对父亲辛勤劳作的感动和赞美。示例二:通过“挨着”“连着”“窃窃私语”等词语,写出了父亲使用竹扁担劳作时的样子,表现出父亲劳作时的艰辛,体现了父亲与竹子的亲近(或:亲密),表达了“我”对父亲辛勤劳作的感动和赞美。17、 略(要点:对父亲的牵挂思念;对父亲年老的心疼、担忧;对父亲的感念、感恩;对之前不理解父亲感到愧疚)18、 略(要点:写出大地孕育出竹子,竹子给予“我们”生活的帮助、精神的影响;表现了父亲像竹子一样坚毅顽强,也像大地一般养活了一家人,并给予“我”教诲和引导;表达了“我”对竹子以及父亲的感激和赞美)附加题1、甲:祥子用三年时间凑足钱给自己买了一辆车,并把买车这一天当作自己和车的生日。乙:祥子为了给虎妞办丧事把车卖了,回到家想起自己到城里努力了这么多年,到头来一无所有,悲愤交加。2.表现了祥子终于拥有一辆自己梦寐以求的车时悲喜交加的激动心情,悲的是自己为此付出了整整三年的艰辛,喜的是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车。3.二起:趁乱逃出军营,顺手牵羊拉到三匹骆驼,卖了三十五元,并在曹先生家拉包月,省吃俭用准备买车。二落:辛苦攒下的钱被孙侦探敲诈去。主要原因:战乱频繁、黑暗混乱的旧社会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摧残、压迫,底层人民单靠个人奋斗是没有出路的。1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