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导论讲课提纲第一讲

上传人:nu****n 文档编号:146734466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哲学导论讲课提纲第一讲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哲学导论讲课提纲第一讲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哲学导论讲课提纲第一讲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哲学导论讲课提纲第一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导论讲课提纲第一讲(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哲学导论讲课提纲1第一讲 引言:为什么要学哲学?怎么学哲学?参阅大问题:“导言”、“逻辑准备”、第一章一 我们为何需要哲学?1. 作为生活于世界中的人,其独特性在于需要、而且能够追问生活的意义。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哲学恰恰是有助于我们审视生活意义的最佳途径。2. 对于初入学术专业的大学生,哲学有助于更加清晰、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专业,因为揭示人类各种理智探索活动的合理性根据正是哲学的天职。二 哲学究竟是什么?1. 词源考察:“爱智慧”(Philo-sophia,philosophy)(1) 在古希腊语境中,“爱智慧”一词有一种特殊含义:参照“神人物”的文化框架来为

2、“人”定位,即人是具有超越性的存在者,或者说,人是终有一死的爱智者。(2) 由此看,哲学着力于对人性的揭示,或者说,哲学的宗旨是揭示人在世界中的恰当位置,就像通常所说,哲学是系统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3) 在汉语中,“哲”也与“智”相关,同样呈现出揭示人性的意向,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在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框架是“天人地”。(4) 以上简略的词源考察印证了大问题中的观点:“哲学与智慧规定了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赋予我们的生活以意义。”(第5页)2. 历史追溯:哲学的诞生和初期发展亚里士多德说,哲学始于惊奇。对什么惊奇呢?按上述分析,当然应该是对宇宙和人性的惊奇。事实上,我们的确可以

3、在哲学的童年时代发现从侧重于探索宇宙(自然哲学)到侧重于探索人性(精神哲学)的演变轨迹。在这种探索过程中,哲学家们提出了一系列基本的概念、观点、原则和方法。(1) 自然哲学时期:“本原”(Principle)、“存在”(Being)、“逻各斯”(Logos)、“努斯”(Nous)(a)“本原始基” 在古希腊的神话、史诗和悲剧中已有“世界统一”的假定,不过,它们提供的理解方式是一些想象的故事。哲学同样假定世界的统一性,但开辟出了理性的、概念化的理解方式。“本原始基”就是第一个哲学概念(阿那克西曼德)。这个概念开出了理解世界统一性的两个维度:从“构成”维度看,本原是构成万物的基质;从“变化”维度看

4、,万物既产生于本原,又复归于本原。正是基于这两个维度,最早的哲学问题是:构成宇宙中万物的基质是什么?宇宙中万物变化的规律和原因是什么?相对而言,重要的不是各种具体回答(如对基质问题的回答依次有“水”、“无定形”、“气”、“数”、“火”、“四根”、“种子”、“原子”),而是各种回答所共同遵循的提问方式、分析方法和论证思路。(b)“逻各斯”(Logos) 这是赫拉克利特提出来的,关注重点是“变化”维度。他把宇宙比喻为一团“永恒的活火”,它“按照一定的尺度燃烧,按照一定的尺度熄灭”。一方面,万物皆流,无物常驻;另一方面,万物流变遵循一定的规律,这就是Logos,“世界上的物理、伦理、逻辑诸方面的规律

5、是完全一样的”(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第56页)Logos的原意是“说话”、“话语”、“表述”、“语言”,引申义为“尺度”、“分寸”、“规律”、“法则”。关键是:Logos不能由感性识得,只能靠理性来认识,而理性只能凭借语言加以把握。(c)“存在” 这是巴门尼德提出来的概念(虽然赫拉克利特已使用过“存在”一词)。巴门尼德是埃利亚派的代表人物,而埃利亚派的兴起标志着从本原论向本体论的过渡。巴门尼德依照Logos思路提出两个重要命题:“存在存在着,非存在不存在”。“能被表述、被思想的必定存在”。以此为据,巴门尼德提出了“存在”与“非存在”、“真理”与“意见”的区分,为哲学反思奠定了“语言(话语)思想

6、(心灵)实在(存在)”的平台,开创了基于Logos的概念分析和理性论证方法。(d)“努斯”(Nous) 这是阿那克萨戈拉为解答事物变化的动因问题而提出的概念。“Nous”的原意是“灵魂”、“心灵”,引申为“理性”、“意志”、“目的性”。注意:Logos和Nous都可以译成“理性”,但来源和含义均不同。我们已知,Logos来源于“话语”,而Nous来源于“心灵”。Logos是规范性的、逻辑性的“理性”,而Nous是能动性的、超越性的“理性”。可以说,二者共同为我们理解语言(话语)思想(心灵)实在(存在)的语义关系奠定了理智基础。(2) 精神哲学时期:“理念理型”(Idea,eidos)、“实体本

7、体”(substance)(a)智者派:Logos的主体化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如何存在的尺度,是非存在如何不存在的尺度。”高尔吉亚:“无物存在;即使有某物存在,也不能认识;即使能够认识,也无法告诉别人。”关键问题:如何言说Logos?语言、话语怎么能够把握心灵和实在?(b)苏格拉底:Nous是Logos的根据和万物的目的 根据“实在-现象”、“真理-意见”两个关键区分,通过定义澄清概念,凭借对话发现真理,开创目的论解释(拒斥机械论解释),赋予生活以意义。苏格拉底的“四项基本原则”:(1)“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2)“认识你自己”(反思精神);(3)“我知道自己无知”

8、;(4)“美德即知识”。(c)柏拉图:理念论和“回忆说”“理念”是对希腊词“ideaeidos”的翻译(也被译成“理型”、“相”、“形相”),希腊词与动词idein(看)同根,原意为肉眼所见的“相貌“、“模样”、“形状”。但是,按柏拉图的用法,“ideaeidos”指称的是那些超感性的、永恒的、普遍的、绝对的、真正的实在。它们是知识的源泉,是可感事物看起来存在的原型(“模仿说”、“分有说”),是事物的内在“本质”。把本来用于表达“外部相貌”的词用来指称“内部本质”,这是一种隐喻的用法:肉眼只能看见外貌,灵魂之眼才能看见本质;感官只能认识现象,理性才能认识实在;感性所得只是“意见”,理性所得才是

9、“真理”。“回忆说”:“洞喻”与“线喻”(想象-信念-理智-理性)。“认识即回忆”(反思理论)。(d)亚里士多德:实体论和形而上学希腊词“ousia”被译为“实体本体”(substance),来自“einai”(“存在”)的阴性单数规范分词“ousa”,与“on”(“是”)相似。柏拉图把“on”和“ousa”用作同义词。亚里士多德提出“实体”概念的思路:语法结构:主语-谓语(“S是P”);哲学范畴:实体-属性;形式-质料;潜能-实现。 结论:“It follows,then ,that substancehas two senses, (a)the ultimate substratum ,w

10、hich is no longer predicated of anything else, and (b)that which ,being a this,is also separatedand of this nature is the shape or form of each thing.”(Aristotle,Metaphysics,1017b23-25)“形而上学”(meta-physics):命名故事和主要内容。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形而上学包括实体论、宇宙论(目的论)和逻辑学。现在,“形而上学”通常有两种密切相关的含义:(a)对实在的基本成分或基本特征的研究;(b)对我们用以表述

11、实在的基本概念及其框架的研究。一般也称之为“本体论存在论”(ontology)。3. 特征分析:视界、问题、方法(1) 视界:“概念框架”(参见大问题第1522页)概念是一种凭借语言所表达的东西,它有两个作用:一是规定我们经验的形式,二是把我们的经验组织起来。根据概念与经验的关系,可将概念分为两类:经验概念和先验概念。与此相应,也可以把知识分为两类:经验知识和先验知识。由“概念把我们的经验组织起来”可引出:“概念框架”就是按合理的方式把各种基本概念建构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它对各种概念起着“框定”作用,为我们理解世界、审视生活提供特定的视角和图景。通常人们所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2、”等就是概念框架。(2)“大问题”:开放性的问题哲学关注的是那些最终与“大概念”(如上面讨论的那些概念)有关的“大问题”。或者说,哲学关注的主要是开放性问题,而不是封闭性问题。简要地说,在一个特定概念框架内提出的问题就是封闭性问题,而对一个概念框架提出挑战的问题就是开放性问题。 参见大问题第3941页所列16个问题,这些问题“都旨在让你清楚地说出,你对这个世界相信些什么。然而,比你所相信的东西更为重要的是理由,因为你的哲学正是从你相信某种东西的理由开始展开的”(第41页)。(3) 方法:反思、分析、综合、论证(a)“反思”(reflection)原指光的反射,光反射回去指向光源,引申为由事实(

13、现象)返回到其根据(本质)。黑格尔说:“整个哲学的任务在于由事物追溯到思想,而且是明确的思想”(小逻辑,第230页)。如上所示,通常人们认为柏拉图的“回忆说”确立了最初的反思理论。据此,反思意味着从现象返回到本质(实在),从意见返回到真理,从感性返回到理性,才事物返回到思想。一句话,就是要把思想本身作为思考对象,就是对思想的思想。为了追溯明确的思想,必须依靠清晰的概念。普遍性的基本概念标志着反思的彻底性,系统性的概念框架标志着反思的连贯性。因此,提出基本概念,创建概念框架,乃是哲学研究的基本功。(b)分析-综合(参见大问题第14页)。参Paul Ricoeur有:分析方法:阐明式的分析、先验式

14、的分析;综合方法:范畴式的综合、诠释式的综合、辩证式的综合。(c)论证(参见大问题第2534页:“逻辑准备”)论证是为一个主张(论点)提供理由的说理方式,由一系列陈述组成,人们把表达理由的陈述称为前提,把表达主张(论点)的陈述称为结论,二者由推理联系起来。推理的基本问题是:结论是怎么根据前提得出的?是必然地得出的,还是偶然地得出的?回答这个问题依赖两个条件:一是要求假设(不要求断定)前提为真;二是能够列出从前提到结论的推理步骤。论证的基本问题是:如何确立结论的真实性或可靠性?回答这个问题也需两个条件:一是要求断定(不仅仅是假设)前提为真,这就要依赖证据的力量;二是要求推理是有效的或高度可信的。

15、换言之,论证的真实性或可靠性来自确凿的证据和合理的推理。参照推理的分类,可将论证大体上分为两类:演绎论证、归纳论证(广义的)。三 怎么学哲学?根据前面的讨论,要想学好哲学,就得搞清楚什么是“大问题”(开放性问题),学会反思据以探讨这些问题的基本概念及其框架,学会对概念进行分析和综合的方法,特别要有耐心学习如何进行严格的论证(参见大问题第2223页提出的6点建议)。考虑问题,阅读文献,请注意三个要点:问题背景、立论根据、论证结构。注意:范例对于初学者的作用。课后思考题:大问题第3435页所列15个“篇末问题”(不必做作业)。复习和自学:大问题中的“逻辑准备”(第2534页)及书末的三个附录(附录一:“写作哲学”;附录二:“演绎逻辑 有效的论证形式”;附录三:“常见的非形式谬误”)。第二讲预告:哲学中的语言转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