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通用版复习:第5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的兴起 特训 含答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46675149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高考历史通用版复习:第5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的兴起 特训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高考历史通用版复习:第5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的兴起 特训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高考历史通用版复习:第5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的兴起 特训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通用版复习:第5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的兴起 特训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通用版复习:第5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的兴起 特训 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历史备考资料(精校版)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5讲11783年,英国政坛不稳,一年内更换了三届内阁。英国议会下院又对刚上台执政的小威廉皮特内阁提出了“不信任案”。但小威廉皮特未向下院称臣和接受辞职,而是要求英王乔治三世下令提前解散并重新选举下院。为保持内阁的相对稳定,英王批准了小威廉皮特首相的要求,下令将未满任期的议会下院解散。材料表明(B)A英国国王仍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B英国内阁与议会可以相互监督制衡C解散下院不利于英国政坛的稳定D英国内阁对议会负责的机制被破坏解析:光荣革命后,国家的权力中心由国王转向了议会,因此材料不能表明英国国王仍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故A项错误;材料“为保持内阁的相对稳定

2、,英王批准了小威廉皮特首相的要求,下令将未满任期的议会下院解散”表明英国内阁可以解散议会,在此之前只能是议会解散内阁,因此形成了内阁与议会相互监督制衡的机制,故B项正确;解散下院不利于英国政坛的稳定,材料没有涉及,故C项错误;材料“为保持内阁的相对稳定,英王批准了小威廉皮特首相的要求,下令将未满任期的议会下院解散”英国此举是保持内阁的稳定,达到内阁与议会之间的相互制衡,并没有破坏内阁对议会负责的机制,故D项错误。2据载,英国辉格党人赢得选举后颁布了改革法案,“降低了选举权的财产限制重新划分了选区,把权力从腐朽选区拿走,给那些以前没有足够代表名额的城市,这些地区商业和工业精英占统治地位”。该法案

3、的颁布(B)A使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B进一步冲击了传统土地贵族的统治C使英国公民获得了普选权 D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政治保障解析:1689年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故A项错误;材料中“腐朽选区”指的是原来的封建贵族占主导地位,“商业和工业精英占统治地位”指的是伴随着工业革命发展兴起的阶层,因此降低选举权的财产限制主要是打击了原来的土地贵族,有利于保障新兴的资产阶级的权力,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出公民的普选权,故C项错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为工业革命提供政治保障,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发展带来的影响,而不是前提,故D项错误。31785年,为了统一货币,美国议会采用了美元,但1美元

4、的价值是多少呢?新英格兰和弗吉尼亚等州定为6先令(英国货币单位),而中部大西洋各州定为7先令6便士,南卡罗来纳等州定为4先令6便士等。材料主要说明(D)A各州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B政府拥有法定货币发行权C美国对英国经济的依赖性D国家核心权力体制未形成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美国货币价值的信息,与文化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不仅体现了政府的货币发行权,还交代了地方各州货币价值的不统一,故B项错误;材料虽然反映了美国货币采用英国货币作为价值衡量单位,但是不足以表明对英国经济的依赖,故C项错误;按照材料,美国议会只实现了货币形式的统一,货币的实际价值却是由地方各州决定的,这个事实反映了当时邦联制下中央政府无力

5、的现实问题,故D项正确。41865年美国通过了第14条宪法修正案,其中规定:“凡在合众国出生或归化为合众国而受其管辖的人,皆为合众国及其居住州的公民。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法律。”这一规定(C)A为南北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B加强了美国州政府的权威C加强了公民与联邦政府的联系D消除了美国种族歧视现象解析:美国通过了第14条宪法修正案是在南北战争以后,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法律”得出限制州的权利,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不难看出是规范合众国与公民之间的关系,限制州对公民权利的限制和滥用,保障公民的权利,故C项正

6、确;从这个法律条款中能够保障黑人的权利,但是没有消除美国的种族歧视,故D项错误。51791年至1870年,法国宪法更替频繁,共颁布过13部成文宪法,1875年宪法颁布以后,尽管多党制下的内阁变换不断,但宪法频繁变更的现象已经改变。这是由于(D)A1875年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B1875年宪法保障了人权C国际工人运动暂时处于低潮D资产阶级民主力量发展解析:根据问题“由于”考察的是法国宪法不再频繁更替的原因,那么法国政体频繁更替的主要原因是:共和派和君主派的斗争激烈,反映的是法国封建势力的强大,资产阶级势力的发展不足,在法国历史上1875年所确立的是第三共和国,故A项错误;1875年宪法在人权保障上

7、是不完备的(众议院中妇女、军人无投票权),故B项错误;影响法国政权的主要势力是资产阶级共和派和君主派,故C项错误;资产阶级民主力量,有效的维护了共和政体,故D项正确。6“德国正是依靠一种新的体制和社会结构,推动科技与工业的发展,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克服了因工业起步晚而造成的不利条件。”与这一论述相一致的史实是(A)A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推动德国经济迅速发展B1919年凡尔赛和约的签订使德国经济迅速恢复C1933年纳粹党建立法西斯专政使德国摆脱经济危机D1949年起联邦德国建立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恢复经济解析: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是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的标志,依靠新体制和社会结构,推动

8、经济十分迅速发展,另外,此时的德国与题干“工业起步晚”的特征相符,故A项正确;凡尔赛和约是一战后战胜国对德苛刻制裁的和约,对德经济和军事等发展有严格限制,故B项错误;1933年纳粹党实施的是法西斯专政,其对内是独裁镇压,对外是军事侵略扩张,这与题干不符,故C项错误;1949年联邦德国建立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是旧体制的新运用,仍是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不是新体制,此时的德国工业发展与题干“工业起步晚”不符,故D项错误。7法国元老院为表彰拿破仑的功绩,宣布用法国军队在历次战役中缴获的1 250门大炮为原料,熔化后铸成凯旋柱,耸立在旺多姆广场上。1871年,巴黎公社作出决议拆毁凯旋柱。这表明巴黎公社(A)A

9、向往和平反对争霸战争B与资产阶级政权针锋相对C反对政府宣扬个人崇拜D受马克思主义的直接影响解析:根据材料中凯旋柱是用法国军队在历次战役中缴获的大炮为原料,熔化后铸成的,因此体现了法国对战争的崇尚,而巴黎公社决定拆毁凯旋柱,说明其向往和平,故A项正确;凯旋柱并不是资产阶级政权的象征,故B项错误;材料中是政府表彰拿破仑的攻击建立凯旋柱,并没有形成对拿破仑的个人崇拜,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故D项错误。8彼得格勒工人在国际妇女日这一天开始了罢工和游行。工人队伍按习惯走向市中心涅瓦大街,打出了“面包!”“打倒战争!”“打倒专制制度!”的口号。此次罢工直接导致的革命事件使俄国(D)A完

10、成了民主革命的全部任务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很快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D出现苏维埃和临时政府政权并存局面解析:材料中“打倒专制制度”的口号表明民主革命尚未完成,故A项错误;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与材料中“国际妇女日这一天”不符,故B项错误;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同德奥集团达成协定,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材料中“国际妇女日这一天”不符,故C项错误;1917年3月,彼得格勒工人举行示威游行,引发了“二月革命”与材料中“在国际妇女日这一天开始了罢工和游行”相符,故D项正确。9下图反映了西欧部分国家商船队运载量变化情况,图中曲线所代表的国家应是

11、(B)A西班牙B荷兰C英国D法国解析:图中曲线17世纪达到顶点,远超其他国家,西班牙17世纪已经失去优势地位,故A项错误;17世纪时,荷兰已经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商船数超过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与材料中17世纪达到顶点相符,故B项正确;英国18世纪上升,与材料中“18世纪下降”不符,故C项错误;法国与材料中“17世纪远超其他国家”不符,故D项错误。10据研究,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叶英国已经出现消费社会,具体表现为实际购买力的提高、社会的消费行为、销售技巧的完善、消费场所的激增。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利于(B)A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B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 C提高平民的政治地位D宗教改革运动的开展解析:英

12、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于1689年光荣革命的胜利,与“消费社会”的出现无关,故A项错误;消费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现消费社会”“实际购买力的提高、社会的消费行为、销售技巧的完善、消费场所的激增”能够推动生产方式发生变化,故B项正确;材料中“消费社会”的出现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但不能改变人们的政治地位,故C项错误;宗教改革发生于16、17世纪,与材料中“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叶”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11.沃尔特李普曼说:“人们已经发明了作出发明的方法,人们已发现了作出发现的方法。机械的进步不再是碰巧的、偶然的,而成为有系统的、渐增的。”这种现象体现了(A)A科学的重要性显著增强B第一次

13、工业革命已经完成C自然科学取得巨大进步D机械制造水平的大幅提高解析:根据材料中人们掌握发明、发现的方法并成为有系统的、渐增的,可知科学的重要性显著增强,故A项正确;在第一工业革命中呈现的特点是技术工人凭借经验发明创造,在第二工业革命中强调的是科学技术引导发明创造,故B项错误;材料更强调科技对发明(工业革命)的重要性,故C项错误;“机械制造水平的大幅提高”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12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一向傲慢的英国人惊奇地发现:“身上的衣服是德国缝制的,少女们周末穿的漂亮披风与上衣来自德国。更让人吃惊的是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产自德国,连周末歌剧院里上演的歌剧也是德国人创作的,演员无一例

14、外是德国人。”可见,当时傲慢的英国人(D)A推崇德国文化B注意到了德国的威胁C喜爱德国产品D意识到了德国的崛起解析:据材料“傲慢的英国人惊奇地发现”可知并不是推崇德国文化,故A项错误;材料涉及德国物品对英国的影响,并不能由此说明德国威胁,故B项错误;据材料“傲慢的英国人惊奇地发现”可知不能说明其喜爱德国产品,故C项错误;据材料可知“当时傲慢的英国人”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意识到了德国的崛起,故D项正确。13下表为18201913年英美进口关税税率统计表。据此可以推知(A)年份国别182018751913英国455500美国3445405033A英美两国实行不同关税政策B英国的工业化水平高于美

15、国C自由贸易推动英美工业革命D关税战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解析:根据题干中在1875年、1913年英国关税为0,美国关税为4050、33这两项信息可以看出,这一时期英国实行的是零关税政策,而美国依然征收关税,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结束于20世纪初,这一时期美国的工业发展超过英国,故B项错误;自由贸易政策是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主要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列强重新瓜分世界,故D项错误。141896年,一位英国记者发表德国制造文章:“看看你们的周围各位的衣服的布料是德国织的甚至各位喜欢看的报纸的纸张也是同一个地方产的。即

16、使烧掉德国制造的包装纸,手拿的拨火棍也是德国制造。”其意在说明(D)A德国率先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B英德两国不应相互设置贸易壁垒C德国政治经济制度比较先进D英国自由主义经济政策遇到困境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896年德国尚未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英国人的生活中有很多德国的物品,所以德国和英国并没有设置贸易壁垒,故B项错误;材料与德国的政治制度无关,故C项错误;英国实行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其最初目的是为了扩大产品的出口,结果却导致了此时德国物品的大量涌入,故D项正确。15共产党宣言指出: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

17、发展使资产阶级也愈是发展。由此可见,现代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这段论述反映马克思和恩格斯分析社会历史的首要出发点是(D)A阶级斗争的开展B旧生产关系的变革 C整体世界的演进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解析:材料中“大工业建立了”是生产力而非阶级斗争或生产关系,故A、B项错误;材料中“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表明首要出发点不是整体世界,故C项错误;材料中“大工业建立了世界市场使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使资产阶级也愈是发展”表明根源在于生产力即“大工业”,故D项正确。16马克思说:“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马克思评论

18、的历史事件是(C)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解析:智者运动是古希腊人文主义起源时期的思想活动,没有涉及“破除对权威的信仰”,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侧重利用古典文化形式表达资产阶级需求,也没有破除对权威的信仰,故B项错误;宗教改革使人们摆脱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确立了圣经是唯一权威的认识,故C项正确;启蒙运动斗争的侧重点是封建专制制度,与题干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17以支持路德教的诸侯和信徒为一方,以罗马教廷及其追随者为另一方,德意志发生宗教内战。1555年内战双方签订和约,路德教成为合法宗教。由此可见,马丁路德改革成功原因之一是(D)A宣扬“因信称义”,信徒众多B符合了资产阶级的时

19、代需求C罗马教廷军事实力并不强大D与封建王权实现了暂时结盟解析:路德主张因信称义,信徒众多,但与材料提及的原因无关,故A项错误;路德教是跟封建王权合作,故B项错误;德国被称为“教皇的奶牛”,教会的政治、经济、思想、军事势力占据主导地位,故C项错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内容中主张教随国定,王权高于教权,符合德国各诸侯国加强王权的需求,故大力支持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与罗马教权展开了军事斗争,故D项正确。 18伏尔泰极其推崇中国的皇帝能够接受法律的约束,并称“人类绝不可能想象比它(中国政府)更好的政府来”。他曾歌颂乾隆皇帝:“伟大的国王,你的诗句与思想如此美好,请相信我,留在北京吧,永远别来吾邦但要当心巴

20、黎会使你的月桂枯黄。”这说明伏尔泰(C)A赞成中国式的君主专制B希望中法两国加强交流C认识中国比较片面肤浅D推崇中国传统儒家文化解析:材料中伏尔泰认为中国的皇帝接受法律的约束,但并不意味着其赞成中国式的君主专制,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看出其希望中法两国加强交流,故B项错误;其对中国的赞誉是建立在对中国认识片面和肤浅基础上的,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看出伏尔泰推崇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故D项错误。19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一颗行星”。他认为此“普遍法则”是(C)A经典力学体

21、系构筑了现代物理学理论框架B生物进化学说科学地解释物种进化的原理C近代科学发展引领人们对自然理性的认识D相对论量子论深化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解析:普遍法则并非某一具体近代自然科学成果,而是一种指导性的原则,故A项错误;进化论是关于物种演进的原理而非宇宙空间,故B项错误;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受到理性思想的推动,且理性思想反过来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故C项正确;量子论为微观物理学,与宇宙空间认识无关,故D项错误。20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说:“像牛顿先生这样一个10个世纪以来的杰出的人,才真正是伟大的人物。我们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基于这一认识,伏尔泰(C)A提倡个性自由阐释人性之美B提出三权分立学说防止暴政C否定外在权威推崇理性思考D倡导人民主权反对君主制度解析:文艺复兴“提倡人性之美”,与材料中“伏尔泰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不符,故A项错误;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与材料中“伏尔泰”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表明推崇理性,材料中“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表明否定外在权威,故C项正确;伏尔泰主张君主立宪制而非反对君主制度, 卢梭倡导人民主权,主张共和制,故D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