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参考复习资料

上传人:zhu****ng 文档编号:146660353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植物参考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植物参考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植物参考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植物参考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参考复习资料(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Ps:这些都是老师发的3个PPT里的文字内容,PPT已经找不到了找了好久才找到我当时自己整理的资料,没有图片望谅解,亲们加油一把过了梦婷(*-*)第一节 花 坛花坛的定义 作用:组织交通划分空间,修饰填补空间,景观角度 美化环境,花坛的类型:1.依外形轮廓可分为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和式三类。2. 依空间布局可分为立体花坛和平面花坛。3. 依种植方式和花材的观赏特性可分为盛花花坛、模纹花坛和混合花坛。4. 依观赏季节可分为春花花坛、夏花花坛、秋花花坛和冬花花坛。5. 依设计布局与组合可分为独立花坛、带状花坛和花坛群。花坛的几种形式与特点:A独立花坛1/布置地点:构图中心、轴线的交点、道路交叉口、大

2、小建筑前的广场2/注意事项:规则的几何形状;长宽比不大于3:1;面积不宜太大,单边长度控制7米以内。3/类型 (盛花花坛,模纹花坛,混合花坛)B带状花坛:外型为狭长形的花坛,一般宽度在一米以上,长短轴之比大于3:1。C花坛群多个花坛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构图整体称为花坛群。1、布置地点:大型建筑前的广场、大型规则式园林中央。2、注意事项:形式上可以不同,但构图和景观上统一;可设置水池、喷泉、雕塑、纪念碑、彩灯等。n 花坛的设计要点:布置形式要与环境统一,植物选择,花坛设计的层次与背景n 盛花花坛适用的花材木本植物:一品红,叶子花,杜鹃,苏铁,桂花等宿根花卉:阔叶麦冬,早菊,天门冬,荷兰菊等球根花卉

3、:郁金香,水仙,葱兰,韭兰,风信子,大丽花,美人蕉等一二年生花卉:藿香蓟,金鱼草,雏菊,红叶甜菜,羽衣甘蓝,金盏菊,鸡冠花,彩叶草,石竹,霞草,凤仙花,矮牵牛,一串红,孔雀草,三色堇,美女樱等n 表现主题为花卉群体的色彩美。色彩要鲜艳,对比强烈。红绿,黄紫,橙蓝,对比色应用。暖色调应用,白色调剂。红色为主加白色银叶菊同色调应用。多色系应用。n 花坛图案设计花坛内部与外部设计为一定的图案或几何图形大小适度,观赏轴线为810米为宜图案要简洁明了,不宜太繁琐,避免 装饰性浓,图案复杂n 模纹花坛是应用色彩的观叶植物或花叶均美的植物,组成华丽精致的图案纹样。要求图案清晰,有较长的稳定性。植物选择:黄杨

4、,小叶红,红绿草,红叶苋,白草,四季秋海棠,半边莲等色彩设计 色彩设计服从图案,用植物的色彩突出纹样,使之清晰而精美,用色块来组成不同的形状。n 模纹花坛图案设计 模纹花坛纹理繁杂华丽,因此植床外形轮廓应相对简单,以着重体现其内部的美。为清晰表现图案,纹样要有一定的宽度,依具体的图案而定。模纹花坛内部图案有:1、文字花坛2、肖像花坛3、象征图案花坛4、即时花坛n 立体花坛地点:广场一角道路交叉口,门厅入口等做主景应与环境协调,比例一致要醒目突出,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基座要掩蔽可以是模纹花坛或盛花花坛,或两者结合n 花镜的类型1.依植物材料分专类植物花境 (芍药,百合,鸢尾,菊花,单子叶植物)宿根花

5、卉花境(蜀葵,风铃草,桔梗,宿根福禄考)混合式花境(杜鹃类,鸡爪槭,凤尾兰,紫叶小檗水仙,风信子,郁金香,大丽花,美人蕉,唐菖蒲,及一些一二年生的花卉如金鱼草,蛇目菊,矢车菊,毛地黄,月见草,波斯菊等2.依花境所处位置分单面观花境,双面观花镜,对应式花境 n 花镜的布置与应用:建筑物墙基前,围墙挡土墙;道路两侧,或道路与建筑物之间;绿地中较长的绿篱,树墙前;宽阔的草坪及树丛间,林下,林缘n 花镜的植物选择1.花灌木类:山茶、含笑、杜鹃、火棘、石楠、十大功劳、八角金盘、海桐、桃叶珊瑚、马缨丹、紫叶小檗、凤尾兰、丝兰、紫荆、木槿、石榴、丁香、海棠、榆叶梅、棣棠、金丝桃、八仙花、牡丹、月季、绣线菊、

6、铺地柏、地锦、络石、三角梅、紫藤、金樱子、云实等。2.宿根花卉类:蜀葵、羽扇豆、宿根向日葵、宿根福禄草、宿根飞燕草、鸢尾、萱草、金光菊、风铃草、芍药、火炬花、一枝黄花、耧斗菜、菊花、玉簪、石竹、荷兰菊、景天类等。3.球根花卉类:美人蕉、大丽菊、风信子、郁金香、水仙、唐菖蒲、百合、石蒜等。4.一二年生草花类:波斯菊、毛地黄、月见草、秋葵、扫帚草、蓖麻、金鱼草、金盏菊、鸡冠花、紫茉莉、虞美人、矮牵牛、福禄考、石竹、一串红、孔雀草等。 n 植床的设计边缘线带状,或直或曲,依形而定;长轴每段不超过20米。短轴宽度依情况而定,要视觉适宜;种植床分为平床与高床。n 绿篱的类型1.按整形修整程度不同分:自然

7、式绿篱;规整式绿篱2.高度的不同分:矮篱;中篱;高篱;绿墙3.根据在园林景观营造中的要求不同分:常绿篱;落叶篱;彩叶篱;刺篱;编篱;观花篱;观果篱。n 各种绿篱的特点与植材1.常绿篱:应用最广。在北方主要利用其常绿的枝叶,丰富冬季植物景观。枝叶繁密,生长较慢,有一定的耐荫性,下部不干枯。圆柏,侧柏,罗汉松,矮紫杉,大叶黄杨,雀舌黄杨,黄杨,小叶黄杨,锦熟黄杨,(小叶)女贞,小蜡,海桐,蚊母,茶树2.落叶篱:适冬季气候寒冷地区小檗,鼠李,雪柳,沙棘,冻绿,沙枣等春季发芽较早或萌芽力较强的树种3.彩叶篱:少花的冬秋季叶黄:金叶脍,金叶侧柏,金叶花柏,金叶女贞,(金边,金心)女贞,(金边,金心)大叶

8、黄杨,金叶小檗等叶红色或紫色:紫叶小檗,红桑,红叶变叶木,红继木4.刺篱:枸骨,十大功劳,阔叶十大功劳,小檗,刺柏,枸橘,黄刺玫等5.编篱:枝条柔软的植物编织在一起(紫薇,木槿,紫穗槐,雪柳,连翘,金钟,杞柳)6.观花篱:选花大,花期一致,花色美丽的种(蔷薇属,迎春,六月雪,矮锦鸡儿,桂花,米兰,溲疏,山茶花,锦带花,毛樱桃,映山红,贴梗海棠,榆叶梅,隶棠,珍珠梅,绣线菊属,郁李,龙船花)7.观果篱:紫叶小檗,枸桔,火棘属,多花荀子,平枝荀子,郁李,罗汉松,石楠,东瀛珊瑚,卫矛,金橘,火炬,小紫珠,南天竹等别具风味n 绿篱的用途设计1.范围与围护作用2.分隔空间和屏障视线3.作为装饰性图案,作

9、色带4.作为背景植物衬托主景(花镜喷泉雕像) 5.构成夹景,用绿篱构成透景效果6.突出水池或建筑物的外轮廓线,美化挡土墙n 绿篱的修剪与维护1.依生长发育习性进行2.依据植物的需光性修成梯形3.应与平面栽植的形式统一n 垂直绿化的特点1.外观上具有多变性。随物体的形状而变2.节约用地,充分利用空间,达到绿化美化的目的3.在短期内能取得良好的效果4.需具有支撑物(吸盘,钩刺,卷须,气生根,缠绕茎) n 垂直绿化的功能1.美化街景 2.降低室内温度3.遮荫纳凉4.遮掩建筑设施 5.生产植物产品n 室外墙面绿化装饰1.应考虑墙面质地,墙面朝向,墙面高度,墙体形式与色彩,植物季相等因素。2.墙面绿化的

10、固定n 植物空间(1)、在地平面上,以不同的高度和不同种类的地被植物或矮灌木来暗示空间的范围 (2)、 在垂直面上,植物能通过几种方式影响着空间视觉感受: 首先,树干如同直立于外部空间中的支柱,它们多以暗示的方式,而不仅仅是以实体来限制着空间其次,叶丛的疏密度和分枝点的高低影响着空间的闭合感(3)、在顶平面上,植物的枝叶犹如室外空间的天花板,影响着垂直面上的尺度 植物的空间:地平面、垂直面、顶平面n 植物空间的分类1.按照以人的活动为主体的设计可分为动态连续空间和静态界定空间;2.按照地形地貌即可分为山地空间、坡地空间、水体水景空间等;3.按照功能类型可分为活动空间、休憩空间、道路空间等;4.

11、按照空间形态又可分为围合空间、开放空间、半开放空间、覆盖空间、垂直空间和封闭空间等等。A疏林,密林空间,疏林:疏林与草地相结合的植物空间是园林景观和绿地中运用最多的疏林造景形式。这要比单纯的疏林或单纯的草地更具人性化,对游人也更具吸引力疏密林通常有纯林和混合林两种配植形式B疏林广场是疏林植物空间的一种类型,是疏林与活动场地相结合的设计形式,在城市广场、绿地和城市公园中应用普遍。疏林广场最适宜用于人员通行、活动和休闲使用较频繁的园林环境。 C密林较疏林的郁闭度要高许多,其郁闭度通常在70以上。密林也有单纯林与混交林之分1.植物围合空间:围合空间又称为闭合空间,按其围合的材质和方式可分为建筑围合空

12、间和植物围合空间。2.开放空间:仅用低矮的灌木及地被植物作为空间的限定因素,形成的空间四周开敞、外向、无私密性,完全暴露在天空和阳光之下 3.半开放空间:该空间与开放空间相类似,它的空间一面或多面部分受到较高植物的封闭,限制了视线的通透。 4.覆盖空间:利用具有浓密树冠的遮荫树,构成一顶部覆盖而四周开敞的空间5.完全封闭空间:这类空间除具备覆盖空间的特点外,还在于这类空间的垂直面也是封闭的,四周均被中小型植被所封闭 。6.垂直空间:运用高而细的植物能构成一个方向性、直立、朝天开敞的室外空间 。E植物构成空间的手法: 1.划分、完善空间.2.联系空间.3.屏蔽视线:障景:凡能抑制视线而又能引导空

13、间转折的屏障景物均可称之为障景.4.控制私密性.植篱和树墙混合围护,间或出现体量不同的建筑,使围护界面富于变化,也使围成的封闭植物空间环境更加丰富.1.乔灌木的造景应用形式:1.孤植2.对植3.列植4.丛植5.群植6.林植7.植物专类园n 孤植树的作用:1.作主景树.2.构图艺术上的需要.3.庇荫与构图相结合.4.建筑物的背景与侧景.5.作诱导树n 孤植树的选材1.树形优美、姿态扶疏、可入画的乔木,或姿态优美奇特,如白皮松、雪松、合欢等2.体形巨大,树冠开展,给以雄伟浑厚的艺术感染。如国槐,枫杨,银杏等3.开花繁茂,果实累累,花色艳丽或彩叶类或芳香馥郁类。如凤凰木,红枫,桂花等4.基地上留存的

14、古树、老树,名人手植树n 孤植树的应用场所1.大草坪或林中空地及花坛等构图重心处2.开阔水边或可以眺望远景的山顶、山坡3.桥头,自然园路或溪水等转弯处或路口或尽头4.建筑院落或广场或园路交叉或花坛等的中心5.山石、建筑的配景,即建筑物旁,亭旁或亭后,山头上,半岛上,孤岛上6.从密林树群树丛到另一个密林的过渡植物n 孤植树的注意事项1.要有观赏视距与观赏点2.最好有天空水面草地等自然景物作背景衬托以突出其形态、姿态等方面的特色3.必需与周围环境和景物协调n 对植的作用1.起遮荫与装饰美化作用 2.在构图上形成配景与夹景3.强调入口,诱导作用n 对植的方式和场所1.对称栽植:建筑物入口,园林入口,

15、道路两旁2.非对称栽植:自然式园林入口,桥头,假山登道,园中园入口两侧,河道的进口两旁n 对植的注意事项1.对植的树木在体形、高矮、姿态、色彩等方面应与主景和环境协调一致,动势向中轴线集中2.避免姿态相同或差异太大的对植3.株距适当到是个整体4.建筑前的对植要有足够的生长空间1、列植的概念:列植指乔灌木按照一定的株行距,成行成列地种植。2、列植的特点:景观整齐;单纯;气势宏大 n 列植的场所1.规则式园林绿地中.2.居住区.3.工矿区、办公楼等绿地中.4.道路(公路、铁路)、水边及城市街道、广场等地方 4、列植的作用1.引导视线、2.提供遮荫、3.作背景或树屛、衬托气氛等功效。4.如郁密的行道

16、树,既提供荫凉,还体现整齐的对称美感。5.假如前方有观赏景点,列植树木还起到夹景作用n 列植的基本形式:两种一是等行等距,常用于规则式园林中,如城市广场;二是等行不等距,用于规则式或自然式园林局部,如河岸边。 n 列植注意事项1.列植树宜选用树冠整齐的树种,不宜枝叶过于稀疏;2.列植的株行距取决于应用目的、树种习性、苗木规格等。如城市行道树株距一般6-8米,而灌木一般1-3米,过密就成绿篱了。如作树木屏障或背景的龙柏列植,株距宜小,一般仅0.5-1米。n 1、丛植的概念丛植指将二三株至一二十株相同或相似种类的乔灌木,高低错落紧密地种植在一起,使其林冠线彼此密接而形成一个整体的外轮廓线。n 2、

17、树丛的作用及应用地点:作为主景;作为配景或背景; 增加空间层次n 3.树丛的应用地点树丛作主景时,宜配植在空旷草坪上或周围、水边、河畔、岛上、斜坡、山岗上、公园入口处、园路叉口或转弯处、岩石旁、庭院角隅、白墙前等,具有通透视线、有适宜的观赏距离处,构成主景突出的园林小景 n 4、树丛的设计原则:树种比例;多样与统一;构图(平面及立面)n 树群的概念:群植是由二三十株至数百株的乔灌木组成大片树木群体的应用方式。 n 树群的作用:是园林的骨干,用以组织空间层次,划分区域。根据需要,成主景、配景、隔离、屏障作用n 3、树群的布置位置开阔场地。如靠近林缘开朗的大草坪上,小山坡,小土丘上,小岛及有宽广水面的水滨n 4、树群的类型:单纯树群;混交树群n 5、树群设计要点:1.构图上;2.树种选择上(生态习性,季相变化)n 树群的实例:1.大乔木:广玉兰 ;2.亚乔木:白玉兰 紫玉兰 红枫;3.大灌木:山茶 含笑 ;4.小灌木:火棘 麻叶绣球.n 1、林植的概念成块、成片大面积栽植乔灌木,以形成林地和森林景观的应用方式叫林植。n 2、林植的场所:卫生防护林(工矿厂区的防护带,城市外围的绿化带),自然风景区中的风景林,风景游览区,休、疗养区,大面积公园的安静区等密林:单纯密林;混交密林疏林:草地疏林;花地疏林;疏林广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