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含解析:第4周周末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46658335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高考历史含解析:第4周周末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高考历史含解析:第4周周末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高考历史含解析:第4周周末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含解析:第4周周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含解析:第4周周末(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9学年度2020年编精选历史备考资料2019学年度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4周周末今天复习:世界多极化【考点pk】名师考点透析考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名师点睛】二战后美国与西欧、日本关系的演变(1)美国与西欧:经历了美国帮助西欧经济复兴、西欧追随美国到20世纪70年代西欧逐渐摆脱美国控制的历程,西欧开始为提高自己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而努力,日益走向联合。(2)美国与日本:经历了美国独占日本、扶持日本,日本从追随美国到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在经济与外交上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历程,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世界多极化趋势的特点(1)多极

2、化是指当今世界存在多个力量中心,处于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2)多极化是指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过程。迄今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某一基本的世界新格局。(3)世界多极化中的任何一“极”或者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者具有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这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的,构成了综合国力的两大方面。(4)多极化趋势主要包括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实力的相对衰落趋势,欧洲、日本的迅速崛起态势和中国、第三世界国家兴起的上升趋势。不结盟运动的含义不结盟运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不结盟”,而是不与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结盟的国家结盟。不结盟也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现全面彻

3、底裁军。世界多极化趋势可归纳为“一、二、三、四”一个趋势:多极化趋势。两个衰落:美国受到挑战、苏联的衰落。三股势力:资本主义阵营、社会主义阵营、新兴力量出现。四个崛起:欧共体的形成、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国的振兴。欧共体的形成可归纳为“一、二、三、三”一个目的:共同发展。两个原因:国际地位的下降、经济发展的需要。三个组织: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三大影响: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冲击了两极格局。【试题演练】1基辛格在大外交中说: “20世纪最能左右国际关系的、作风却也最矛盾的国家则非美国莫属,再没有其他社会像美国一样,既绝对坚持绝不容许外

4、国干预美国内政,又如此一厢情愿地认定美国的价值观是放诸四海皆准的。”美国的矛盾心态体现( )A、美国坚持孤立主义外交政策 B、美国的价值观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C、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D、美国外交思想上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对立【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项“坚持孤立主义外交政策”说法错误,二战后美国推行全球扩张的战略,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孤立主义;B项“无与伦比的优越性”说法错误;C项迷惑性大,易错选,因二战后,美国是一个超级大国,试图创立单极世界,但此题并没有体现;从这个矛盾的心态,可以看出美国理想上主观地认为自己已经很完美了,到处干涉别国内政,推广自己的价值观,而不容许别国干预美国内政,又证明

5、了现实的美国并不完美,就是这么种矛盾心态。故D项正确。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当今国际局势。我要练习1、(2015年上海卷历史26)南京某大礼堂,门外有“和平永奠”的牌楼,又有胜利屏一幅,上缀大红“V”字。门内正面悬挂中美英苏四国的大幅国旗。这一场场景出现在()A.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时 B.日本无条件投降后C. 改定新约运动中 D. 渡江战役胜利后【答案】B【考点定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旨在考查考生时空意识、史实理解以及材料处理的历史思维能力,即了解主要历史事件和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本题以南京某礼

6、堂某场景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抗日战争胜利的认识。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信息,“和平永奠”的牌楼、胜利屏、大红“V”字、中美英苏四国的大幅国旗等信息说明这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日本投降仪式。抗日战争是全国各地高考命题的热点,因此我们复习备考时对抗日战争部分一定要重视,掌握透彻。2、(2016年上海卷单科历史35)右侧漫画表达的主旨应是( )A.日本军国主义野心勃勃,妄图控制中国B.英美等国态度暖昧,按兵不动C.中国奋起反抗,站在反法西斯斗争的前沿D.中日战争一触即发【答案】C项3分,A、B项1分,D项0分【解析】【考点定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7、【名师点睛】中国抗战胜利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统一战线的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使中国大片土地沦失,华北危机、中华民族危机之际,1936年经过双十二事变(西安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全国抗日战争终于爆发了,参加统一战线的不仅有农民、工人、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还包括除了汉奸、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投降派以外的一切政治力量。1937年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3、(2017年北京卷文综历史16)毛泽东曾说:“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惟目前的内外压迫哦,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

8、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这一论述A.阐明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理论B.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C.指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D.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答案】B【解析】【考点定位】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统一战线【名师点睛】注意比较革命统一战线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要异同点。相同点:都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并推动实现的;都采取国共合作的形式;都适应历史发展,促进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发展;都由于国民党反动势力的破坏而告终。不同点:历史背景不同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前中国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前,日本大举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具体内容不同革命统一战线为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独立,新三民主义成为合作的政治基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两党在民族矛盾上升时的协调行动,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受法律保护,有更大的独立性;影响不同革命统一战线时期,年幼的中国共产党,因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使蒋介石、汪精卫公开背叛并大肆屠杀工农群众,大革命失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使逐渐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坚持领导,人民革命力量得到空前发展,为民主革命奠定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