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电脑操作者劳动损伤研究 毕业论文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46646491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86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工学]电脑操作者劳动损伤研究 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工学]电脑操作者劳动损伤研究 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工学]电脑操作者劳动损伤研究 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资源描述:

《[工学]电脑操作者劳动损伤研究 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学]电脑操作者劳动损伤研究 毕业论文(4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摘 要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办公设备的更新,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推广使用,使得现代办公作业的一个主要特征就电脑及相关设备(打印机、传真机、电话机等)的广泛应用。与此同时,电脑操作者却越来越多的遭受职业病带来的伤痛困扰,因此,如何减轻他们的劳动损伤成为了本文研究的焦点,而这也是现代人机工程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人机工程学涉及到解剖学、生物力学、工程学、心理学和生理学等多个学科,是典型的交叉性学科。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还很少有专门的系统的关于减轻电脑操作者劳动损伤的研究及应用思想,特别是基于多因素的减轻劳动损伤的方案。而本文在现有的单因素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概括,得出了基于主观感觉的多因素的解

2、决方案。本文以电脑操作者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电脑操作者劳动损伤的症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到损伤较为严重的部位,进而对可能引起电脑操作者这些部位劳动损伤的间接原因和直接原因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多个关键因素即:姿势以及环境。根据态度量表的编制法则,以及快速上肢评估系统编制了对上述因素进行调查的问卷,并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分析认证。进而能够通过问卷来对电脑操作者每天操作电脑的一般姿势、每天所处的工作环境、以及其当前的伤痛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统计学的相关理论方法得到伤痛与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从而能够对伤痛进行反馈调节,有针对的提出减轻劳动损伤的措施,最后减轻操作者的劳动损伤。本文探讨的引起电脑

3、操作者劳动损伤的因素、通过数理统计推导数学模型,对减轻电脑操作者的劳动损伤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及参考价值。本文提出的理论及其模型可以很好的用于减轻电脑操作者的劳动损伤,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关键词:电脑操作者;劳动损伤;数学模型1AbstractAbstract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renovation of the office furniture, especially the usage of the computer,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the co

4、mputer and relevant equipments, such as printers Fax-machine, telephone, etc. At the same time, more and more computer operators are exposed to the hurt brought by the occupational diseases, therefore, how to reduce their labor injury became the focus of this paper.The ergonomics is an integrated su

5、bject involved in anatomy, bio mechanics, engineering science, psychology and physiology etc. Up to now, there is littl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about the reduction of the computer operators labor injuries, especially the methods based on the multiple factors. According to some papers which researc

6、hed this problem based on single factor, the methods are summarized. Then the method of how to reduce the labor injuries based on the multiple factors will be obtained. This paper has taken a computer operator as research object. First of all, analyses the factors which may cause the computer operat

7、ors labor injuries, then determines the key factors: posture and environment.Make the questionnaire based on the rule of how to make the attitude scale questionnaire and RULA. Then analyse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e the posture, the environment .On this basis, we

8、can get a mathematical model between the factors and the hurt with the use of the statistical methods. Then we can obtain some measures purposefully to adjust the hurt .Then the computer operators labor injuries will be reduced.The study on the factors which may cause the labor injuries, the mathema

9、tical model of the computer operator risk index, and the application in this paper are valuable referenc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duction of the injuries .The theory and the model in this paper will reduce the labor injuries very well, so the study is applicable.Keywords: computer operator, lab

10、or injuries, multiple factors, mathematical model目录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第一章绪论11.1研究背景11.2人机工程学的简介11.3研究现状31.4研究意义41.5本论文的研究工作4第二章 劳动损伤的症状及原因调查52.1各部位的劳动损伤症状52.1.1视觉损伤症状52.1.2颈、肩、腕、腰部综合症状52.1.3其他部位损伤症状62.2电脑操作者劳动损伤的生理原因62.3建立调查表确定电脑劳动损伤的主要身体部位82.4电脑操作者劳动损伤的因素112.4.1姿势因素112.4.2环境因素112.4.3其他因素132.5建立调查表确定电

11、脑劳动损伤的主要因素14第三章 劳动损伤与主要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研究163.1发放调查表统计姿势得分与相应的伤痛得分163.2发放调查表统计环境得分与相应的伤痛得分223.3姿势与劳动损伤之间的关系233.4环境与劳动损伤之间的关系25第四章 减轻电脑劳动损伤的措施284.1姿势284.2环境304.3其他31总 结32参考文献33谢 辞35第一章 绪论第一章 绪论1.1研究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办公设备的更新,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推广使用,使得现代办公作业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电脑及相关设备的广泛应用。与此同时,电脑操作者却越来越多的遭受职业病带来的伤痛困扰。因此,如何减轻他们的劳动损伤成为

12、了本论文研究的焦点,而这也是现代人机工程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国际人机工程协会给人机工程下的定义为:“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相互作用的条件下,在工作、家庭和休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以达到最优化的问题” 1。由此可看出人机工程学的目的有三个:1)使人工作得更有效;2)使人工作得更安全;3)使人工作得更舒适。因此,它被广泛的应用于计算机领域、航空尖端技术领域以及生产制造领域等方面。随着计算机的推广和普及,在工业化国家使用计算机的工作人员已超过其他任何一种机器操作者的总和。因此,如何提高人-计算机系统的效率以及如何使

13、操作者在操作电脑时更加安全舒适己成为人机工程中最集中、最流行的研究和应用领域。本论文就将研究电脑操作者劳动损伤减轻的原理、方法以及应用问题。1.2人机工程学的简介人机工程学(Ergonomics)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也称“人因工程学”。“Ergonomics”一词是由希腊词根“ergon”(即工作、劳动)和“nomos”(即规律、规则)复合而成,其本义是研究人与工具、手段互相作用时产生的心理上和生理上的规律和法则的科学2。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机器、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以便使人工作、学习和生活得更有效、更安全、更舒适的一门介于心理学、生理学、人体测量学、工程技术和管理之间的

14、边缘学科。人机工程学的研究主要是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加拿大、瑞典、德国以及英联邦的国家等。而最早所从事的也主要是一些有关心理学、医学上的研究。后来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才逐渐涉及到机械、军事、作业环境、工效学以及产品设计等领域。人机工程真正成为一门科学还是近一百年的事,其发展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启蒙阶段、正式形成阶段、快速发展阶段3。启蒙阶段:本阶段主要代表人物是泰勒和吉尔布雷斯。1898年,泰勒到了伯利恒钢厂工作。不久,生铁的价格急剧上涨,工厂的生意很好。不过,这种好景象也使不少工人累倒在工厂里。这促使泰勒思考如何既保证经营,又能减轻工人疲劳。这时,他开始了著名的搬运生铁的试验。

15、当时,生铁是由一组计日工搬运的。每个工人每天可以挣到115美元。工人们可能得到奖励,也可能受到惩罚,做得好的人第二天就可以到公司车间里做等级工,工资也要高一些,做不好的当然就得继续干这种重体力活。泰勒从统计资料中看到,当时平均每个工人一天搬运铁块的重量在12吨13吨之间。泰勒的第一步工作是找到合适的工人。他们用4天时间,观察和研究了75个人,从里面又挑选出4个人,然后又从4个人中选定了来自宾夕法尼亚的荷兰人施米特。施米特是一个十分自信的工人。泰勒用金钱激励他,每天给他1.85美元,条件是必须按他要求的那样去搬运生铁。泰勒与他的助手们在研究中,试着转换各种工作因素,以观察它们对施米特的日生产率的

16、影响。他们还试验了行走速度、持握的位置和其他变量,从中获取数据,比如:从车上或是地上把生铁搬起来需要多长时间;带着所搬的铁块在平地上走,每英尺需要多长时间;带着所搬的铁块沿着跳板走向车厢,每步需要多长时间;把生铁扔下或者堆放起来需几秒钟;空手回到原地,每走一英尺需要多长时间等。试验结果让泰勒万分振奋:如果对工人进行训练,把劳动时间和休息的时间很好地搭配起来,工人每天搬运生铁的重量,可以从原来的12吨13吨,提高到48吨!而且,负重时间只有42,其余时间是不负重的,工人也不容易疲劳。当然,工人工作效率提高的同时,工资也提高了70,达到每天1.85美元。工人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实现了工厂和工人的双赢

17、!1911年,美国人吉尔布雷斯对建筑工人砌砖进行了研究,通过去掉砌砖动作中的无效动作和辅助装置,使砌砖工人每小时的砌砖数由过去的每小时170块提高到350块,大大提高了砌砖工人的工作效率。正是在泰勒和吉尔布雷斯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时间和动作研究这样一门学科。虽然时间和动作研究本身不是人机工程,但其思想与人因工程已经非常相近。正式形成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国家,特别是英国和美国,大力发展各种新式武器装备。由于片面注重工程技术方面的研究,忽视了对使用者操作能力的研究,因此遇到了很多问题。以飞机为例,由于座舱以及仪表的显示位置设计不当,经常造成驾驶员读仪表或操作失误,进而发生事故。经过分析这

18、些问题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类:第一,仪器仪表设计时可能没有充分考虑人的生理和心理特性,不能适应人的要求;第二,操作者缺乏训练,不能适应复杂机器系统的操作要求。当然,这些原因引起了工程师们和决策者们的高度重视,他们开始意识到人的因素在设计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于是在二次大战后不久,人机工程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正式形成了,它的诞生日期可以认为是1949年7月。当时,英国海军成立了一个交叉学科研究组,任务是专门研究影响人的工作效率的问题。后来在1950年2月的一次会议上通过了使用“Ergonomics”这一术语的提议。在美国,ChaPanis等人在1949年出版了应用实验心理学工程设计中人的因

19、素一书,该书系统介绍了这一新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后来,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研究队伍中在心理学家的基础上更增加了医学、生理学、人体测量学及工程技术等各方面的学者专家。与此同时,有关方面的著作相继出版,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很多国家成立了学会,在大学开设了课程,建立了有关研究部门。并于1960年成立了国际人类工效学会,标志着本学科已经发展成熟。快速发展阶段: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操作系统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系统中考虑人的因素也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美国三里岛核电站事件的发生,可将其视为推动人机工程发展的第一个原因(由于系统的设计者没有考虑到人的注意力、记忆力以

20、及决策能力等因素而导致系统的操作要求超出了操作者的正常负荷,使得核电站发生了很大的事故);第二个原因是计算机的应用。据估计,计算机软件专家在设计程序时,40%的时间花在界面的设计上,由此可见人机工程在计算机设计中的重要性;第三个原因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的价值越来越高,各种人身事故中,对人的赔偿金额也越来越高。事故发生之后,到底是谁的责任,律师们越来越希望借助于人机工程专家的观点来判断事故的真实原因,这就对人机工程产生了巨大的需求和促进作用;第四个原因是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最初,人机工程主要是用到工作场所。现在人们发现,在家庭和休闲中也涉及人机工程的内容。在家里学习时的座椅与办公室座椅

21、的设计要求是相同的或相似的,炒菜灶台的高低与工厂站着装配时工作面的高低差别不大。由于上述原因,人机工程在全球发展越来越快,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有影响的边缘学科了。1.3研究现状由于人机工程学涉及到解剖学、生物力学、工程学、心理学和生理学等多个学科,是典型的交叉性学科。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还很少有专门的系统的关于减轻电脑操作者劳动损伤的研究及应用思想,特别是基于多因素的减轻劳动损伤的方案。本文探讨的引起电脑操作者劳动损伤的多个因素、并建立数学模型,这对减轻电脑操作者的劳动损伤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及参考价值。本文提出的理论及其模型可以很好的用于减轻电脑操作者的劳动损伤,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很好的实用性。1.4

22、研究意义本论文的意义在于:(1)电脑操作者自身对于作业疲劳与疾患的认知程度不深,在日常的作业中不能很好的避免这一类的作业伤害,本课题的研究可以给电脑操作者提供相应的指导与训练方法,以便在工作中养成习惯,较好的规避风险;(2)对引起电脑操作者劳动损伤的主要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给企业办公环境以及劳动强度、生产计划的人性化设计提供相关的设计依据;(3)减轻电脑操作者的劳动损伤,提高电脑操作者的工作效率,从而为企业带来效益。1.5本论文的研究工作本课题提出了通过身体姿势、环境等方面建立研究人机关系框架的设想。通过对导致电脑操作者劳动损伤因素的分析研究,得到劳动损伤与主要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模型,从而反馈调

23、节引起劳动损伤的主要因素;最终达到减轻劳动损伤的目的。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l)对目前电脑操作者的疾患部位进行调查研究,进而确定出电脑操作者劳动损伤发生的主要部位,并对引起这些部位症状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2)对引起电脑操作者劳动损伤的因素进行研究归纳总结出关键因素,主要是操作者的姿势等人的因素,办公家具、办公设施以及环境等物的因素;此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比如时间、生理、心理等。(3)通过进行问卷调查,用统计学方法统计数据;(4)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 (5)根据所确定的数学模型来确定如何减轻电脑劳动损伤。第二章劳动损伤症状的原因及原因调查第二章 劳动损伤的症状及原因

24、调查2.1各部位的劳动损伤症状根据国际劳动安全与健康协会(NIOSH)的调查表明,目前在现代办公室内工作的人员,普遍会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伤害,首先就是肌肉的功能紊乱,其次是重复性的伤害和眼睛紧张性伤害,当然还有其他的各类伤害4。当前电脑操作者所具有的典型症状在人体不同的部位有以下几种类型:2.1.1视觉损伤症状视觉疾患的症状表现最突出的就是在操作电脑的过程中会感觉到视觉模糊,眼睛干涩、发痒、灼热、疼痛,还有的人可能会伴有头痛和关节痛等症状。而在操作电脑后或操作电脑一段时间后感觉到视力下降和畏光以及双眼发红等。2.1.2颈、肩、腕、腰部综合症状电脑操作者一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操作电脑过程中或工

25、作一段时间后,常常会感觉颈部酸痛,或者脖子忽然不能转动,肩部酸楚;手指和手掌断断续续发麻、刺痛;手掌、手腕或前臂是有麻痹、酸痛、严重时痛到取拿轻物也无力,甚至手指都不能伸直的感觉,而每到晚上这种感觉尤其严重。而更为严重的是有时拇指伸展都不能自如,且有疼痛感,手指和手部虚弱无力,且这种感觉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颈部的疾患主要是颈椎炎,发生部位一般为颈、肩部位。而手臂的疾患则主要是肌键炎,即上臂的胧二头肌在肩关节、肘关节相连处的键由于姿势的不当,长时间处于受力状态。对于手来说,主要的疾患则是在手腕部以及手指的关节处,主要就是腕管的综合症状,主要表现为手腕的酸痛、乏力且手不受控制的感觉。手指的疾患则主

26、要是键和键鞘发炎,关于这一点主要还是由于重复操作影响导致的血液供应不足,这在流行病学上也叫“死手指”,指的就是由于血液供应不足,手指温度降低,关节由于反复运动而最终使键、键鞘受损,关节活动不灵活的现象,手指的这种现象也称为反射性综合症状5。对于传统的办公人员来说,腰背的问题一直就是存在的。可以这么说,对于坐姿操作的人来说,背部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对于电脑操作者来说,腰酸背痛的感觉应该都不陌生。操作者通常会感觉到腰背部肌肉酸楚,开始时也许只是间歇性发作,如同肌肉痉挛,严重时发展为长期酸痛。而更为严重者可发生腰肌劳损和椎间盘退行性变,并有可能演化成颈椎炎、坐骨神经痛等症状。腰背部的疾患通常都是慢性

27、的,慢性的低背部疼痛。在流行病学的研究中把腰背的疾患统称为肌骨紊乱综合症6。2.1.3其他部位损伤症状除了以上几个部位存在明显的症状外,操作者的腿足部同样也会有相关的疾患症状出现。操作者通常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也会有膝部和脚部的疼痛感。下肢还常伴有麻木和疼痛感,特别是在足部,严重者还会导致腿脚酸软无力。主要是由于在坐姿时,背部疾患的并发情况,并且有可能产生并发关节炎、肌键炎、坐骨神经痛等症状。由于电脑对人体的辐射也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影响,据相关的资料表明,电脑的辐射会影响到长期使用者的皮肤,而长期从事文秘性质工作的女性则会对其生育有影响,特别对孕妇而言,易造成流产7。2.2电脑操作者劳动损伤的生

28、理原因2.2.1视觉损伤的生理原因瞳孔:它的主要功能是调节进入眼内的光亮,与照相机调光圈的功能非常相似。外界光的刺激强度变化可达到,而瞳孔只能控制16倍左右的光亮,因此,应注意外界环境系统的设计7。可见,环境起主要作用。视野:当人的头部和眼球不动时,人眼能察觉到的空间范围,通常以角度表示。人的视野范围,在垂直面内,最大固定视野为115度,扩大视野为150度;在水平面内,最大固定视野为180度,扩大的视野为190度。在垂直面内水平视线下30度和水平面内零线左右两侧各15度的范围内,获得的物像最清晰,为良好的视野范围7。可见,姿势起主要作用。视距:人在操作系统中正常的观察距离。一般应根据观察目标的

29、大小和形状以及工作要求来确定视距。操作电脑时的视距应在240-390毫米。观察时头部转动角度,左右不宜超过45度,上下都不宜超过30度7。可见,姿势起主要作用。可见,当操作电脑时,操作者不按上述眼睛的生理要求操作时,就会导致劳动损伤。反映到人机工程学上限制的因素可以归纳为:姿势、环境和时间。2.2.2颈、肩、腕、腰部劳动损伤的生理原因导致这些部位劳动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静态肌肉施力。静态肌肉施力是依靠肌肉等长收缩所产生的静态性力量,较长时间地维持身体的某种姿势,致使肌肉相应地作较长时间地收缩。静态肌肉施力时,由于持续收缩的肌肉压迫血管,从而阻止了血液进入肌肉,肌肉无法通过血液得到充足的氧

30、,容易引起肌肉疲劳,造成肌肉酸痛,静态作业的持续时间因此受到了限制。另一方面,长期受静态肌肉施力的影响,酸痛还会由肌肉扩散到健、关节和其他组织,并损伤这些组织,引起永久性疼痛。颈部主要由于错误的姿势,比如脖子左倾右倾前倾或者后仰,导致颈部承受来自头部的重力,使颈部肌肉处于静态施力,导致颈椎病。可见,姿势起主要作用。手腕的损伤除了静态肌肉施力外,还有重复运动性伤害,手指在长期操作键盘过程中,由于反复的敲击使关节处的膛、神经及其他软组织受到伤害,而手臂由于长时间的前伸以及对鼠标的拖动,使手、手腕、手臂的肌键和神经都承担了不必要的压力,甚至于肩部和颈部等都因此受到伤害。腕管综合症主要由于不良姿势使腕

31、部受到挤压性接触,对腕部的血管、神经及软组织造成伤害,尤其是手腕的扭转所形成的姿势8。可见,姿势和时间起主要作用。对于腰部来说,前文提到的拉伤于扭伤是由于损伤了键和韧带而形成的,对于电脑操作者来说则主要是由于深度弯腰和测向扭腰所致;关节面疼痛主要由于肋骨与脊柱相交处受到损伤导致;椎间盘侵蚀,椎间盘是由纤维环构成的位于椎骨之间的弹性软垫,腰椎骨之间的软组织及椎间髓长期受到挤压,严重时粘液还可被挤出而使椎间盘变得扁平;坐骨神经痛主要由于长时间坐姿而引起,坐骨神经围绕着腰背部到腿足部。当臀部肌肉受到压紧时给坐骨神经施加了压力,从而引起疼痛;椎间盘疝气主要由于椎间盘内部突起部分挤压了脊柱的神经源而形成

32、。总之,腰酸背痛是因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坐姿,肌肉没有机会伸缩导致,因此,不论做得歪斜或笔直,长久下来都会腰酸背痛。坐姿不当更容易带来劳动损伤问题,因为身体的歪斜如果超过了正常的脊椎弧度,就会过度拉扯到肌肉。因此避免静态肌肉施力的措施主要是控制作业姿势和操作时间。2.2.3其他部位损伤的生理原因其他部位主要是头部,腿部等。对于头部来说,症状主要表现为头脑反应慢、感觉全身乏力、嗜睡或失眠、易激怒、肌肉松弛、头晕脑胀、头痛等。在很多电脑职业中,需要做大量的脑力劳动,就会引起人的信号系统能力的减弱,长久下去,就会表现出头部的劳动损伤症状;另外,人在一定的时间内处理的信息量也是有限的。在很多情况下,人需要

33、同时完成若干个任务,这同样会导致头部不适;脑力作业的负荷与脑力作业占用的心理资源也是有关系的,心理资源是指人的注意投向不同加工活动的能力,人在一定时候动用的心理资源的能力也是有限的9。如果工作负荷超过某个水平后,心理资源供应就会不足,人就不能有效完成工作任务。对于腿部来说,长时间的坐姿就会导致腿部血液流量部顺畅,导致腿部麻木、酸痛等症状。2.3建立调查表确定电脑劳动损伤的主要身体部位在建立调查表时,一定要注意问卷设计的原则:1有明确的主题。根据调查主题,从实际出发拟题,问题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没有可有可无的问题。 2结构合理、逻辑性强。问题的排列应有一定的逻辑顺序,符合应答者的思维程序。一般是

34、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具体后抽象。 3通俗易懂。问卷应使应答者一目了然,并愿意如实回答。问卷中语气要亲切,符合应答者的理解能力和认识能力,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对敏感性问题采取一定的技巧调查,使问卷具有合理性和可答性,避免主观性和暗示性,以免答案失真。 4控制问卷的长度。回答问卷的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问卷中既不浪费一个问句,也不遗漏一个问句。 5便于资料的校验、整理和统计。本节数据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来获得。依据科勒特等人采用的“身体分区图”把人体分为10个部分,如下图2-1所示,图2-1身体分区图【10】身体各部位损伤情况调查表如下表2-1所示(由于操作电脑与眼睛和手腕有关,故补充眼睛和手腕,其

35、次,为了使定性问题量化,参考李克特氏量表法):表2-1身体各部位损伤情况调查表您好!我们正在进行旨在减轻电脑劳动损伤的研究项目。在此项目中需要了解每一个人的客观情况。您的见解和意见对于我们的研究至关重要,请您认真填写问卷,感谢您的积极支持和参与。 以下问题请在您选择的表格中画勾。0 无影响 1.轻微不适 2.不适 3.严重不适在操作电脑过程中,您身体各部位的状况是:编号身体部位分数无 影 响 (0分)轻 微 不 适(1分)不 适(2分)严重不适 (3分)1眼睛2颈部3肩部4上臂5前臂6上背部7中背部8下背部9臀部10手腕11大腿12小腿这个调查是对从事不同工作的电脑操作者展开的。对象的群体主要

36、以15-55岁年龄段的电脑操作者。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主观感觉来进行判断,从而,能够得到造成电脑操作者劳动损伤的主要因素;调查结果调查表共发出去35份,收回有效30份,发放问卷时应注意性别比例以及年龄阶层,确保调查对象能够涵盖各个层次的电脑操作者,增强调查的可信度。根据返回的数据,做了相关的统计。统计结果见图2-2身体部位分数图2-2身体各部位损伤情况统计图调查结论:从上面的统计结果来看,对电脑操作者来说最严重的依次就是眼睛、中背部、手腕、颈部、肩部、小腿。很显然,对于操作者来说,最容易受损伤的部位也就是这几个部位。2.4电脑操作者劳动损伤的因素造成电脑劳动损伤的原因有很多,人们在操作电脑时,姿

37、势,环境,时间,生理,心理等因素都会造成劳动损伤。2.4.1姿势因素对于电脑操作者来说,劳动损伤产生的重要原因就是操作者的身体全部或者局部处于不自然的作业姿势,而这些不自然的姿势导致了肌肉与骨骼的不正常负载。不同的作业姿势,肌肉与骨骼的负荷都是不相同的。不同坐姿带给身体肌肉的负荷与脊柱椎间盘的压力都是不相同的。正确的姿势有助于减轻肌肉的负荷,疼痛也会随之消失,或者通过休息得到恢复,因此姿势确实是对电脑操作者劳动损伤的产生具有很大影响。2.4.2环境因素环境对于电脑操作者来说与办公的其他硬件设备是同等重要的。电脑操作者所在环境主要包括:光照、噪声、温度等。下面主要介绍这三方面:(1)光照对于视觉

38、综合症来说是工作场所中最重要的因素。视力不仅受注视物体亮度的影响,还与周围亮度有关。当周围亮度与中心亮度相等,或周围稍暗时,视力最好,若周围比中心亮,则视力会显著下降。在照明条件差的情况下,作业者长时间反复辨认对象物,使明视觉持续下降,引起眼部疲劳,严重时会导致作业者的全身性疲劳。照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照度的逐渐增加,视觉疲劳会逐渐下降11。可见,光照对于劳动损伤有很大的影响。(2)噪声是一种令人烦恼的、影响工作的、有害于人体健康的声音。而对于电脑操作者来说,则主要是电脑的噪音和办公室内空调的噪音等。电脑的噪音主要产生原因是:机箱中的风扇;硬盘读写噪音以及光驱的噪音。在国际标准中,电脑的噪音标

39、准为60分贝,60分贝是什么概念呢?一般说话的声音为40分贝至60分贝,嗓门稍大的人说话声音可达60分贝至80分贝,相当于一台针式打印机的声音,而目前超过5000转的风扇噪音就己经达到50分贝左右12。再加上电脑所产生的其他噪音其分贝就不容小觑了。空调的噪声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其制冷机组、水泵、风机(含空调机组)以及冷却塔等运转设备的噪声;二是部分管件在运行工况不良时所产生的附加噪声。制冷机组噪声主要包括空气动力性噪声、机械噪声和管道噪声等。经过某制冷机组的噪声测定,其空气动力性噪声达分贝,机械噪声则高达92分贝,远超过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的规定13。而当噪音超过80分贝时就会对人体的健康

40、状况造成直接伤害。即便声音没有超过80分贝,一个人长时间工作在噪音环境下,日积月累,会对使用者的听觉神经、脑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表现为心情烦躁、心续不宁、头昏、眼花、耳鸣、记忆力下降和逻辑思维下降等。不仅如此,噪声对心血管系统功能、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以及视觉都有影响,而且还会影响人的心理,使人烦恼、焦急、讨厌、生气等。可见,噪音对于劳动损伤有很大的影响。(3)温度。使人在舒适温度工作时,才会有很大的工作效率,也不易引起劳动损伤。一般规定,舒适温度应在18-24度范围内。而允许温度一般是舒适温度城(3-5)度。在高温作业环境条件下,会导致热循环机能失调,造成急性中暑或热衰竭。热衰竭是由热疲劳引

41、起的全身疲惫,食欲不振,体重减少,头昏恶心,失眠无力等。会使作业者增加烦躁感,使注意力降低,造成头痛恶心等,引起头部损伤。而在低温作业环境条件下,会导致循环血量、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血糖降低等,很容易引起肌痛、肌炎、神经炎、腰痛和风湿痛等劳动损伤。可见,温度对于劳动损伤确实有很大的影响。2.4.3其他因素产生电脑劳动损伤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譬如时间、心理、个人习惯、生理方面等等。对于电脑操作者来说,这些因素都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劳动损伤。下面以时间因素来进行说明。从本文前面所叙述的各部位劳动损伤产生的生理原因部分,我们可以发现,时间因素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比如,腰酸背痛是因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坐姿,

42、肌肉没有机会伸缩导致。因此,虽然作业姿势的不正确会引起劳动损伤,但是,长时间进行电脑劳动操作也必定会带来电脑劳动损伤。可见,“时间”也是导致劳动损伤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人的作业行为不管是重体力作业、技能作业还是脑力作业,都会导致人的能量的消耗。一般来说,从事某种职业的人要符合健康标准,每天的总能耗量男性应为3000-3500千卡,女性应为2500-3000千卡14,可见除了作业强度会损耗能量,作业的时间也会极大的影响能量的消耗。因此从能耗角度来看要考虑作业的时间。电脑操作者一般都是承受静态肌肉负荷,下面来看看静态用力的大小和最大维持时间的关系如图2-3所示:从此图可看出,当用肌肉最大力度的50

43、%时,可维持lmin;30%时可维持4min;如果只用20%可坚持几个小时。可见不同的力度一定要选择合理的工作时间,否则就会导致劳动损伤。图2-3肌肉施力大小与最大维持时间关系152006年 RobertaBonfiglioli, StefanoMattioli等研究了超市收银员的专兼职女性的工作时间与腕管综合症之间的关系,他们调查了71个全职的收银员和155个兼职收银员,用实际事实说明了操作时间越长,越容易引起电脑操作者的劳动损伤16。声另外,长时间的看电脑屏幕,也会导致视觉综合症。长时间的电脑操作也会导致操作者产生单调感和厌烦感,虽然消耗能量不多,但是却很容易疲劳。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44、时间对电脑操作者劳动损伤的产生具有很大的作用。2.5建立调查表确定电脑劳动损伤的主要因素劳动损伤因素调查表(注意调查问卷的设计原则)如下表2-2所示表2-2劳动损伤因素调查表您好!我们正在进行旨在减轻电脑劳动损伤的研究项目。在此项目中需要了解每一个人的客观情况。您的见解和意见对于我们的研究至关重要,请您认真填写问卷,感谢您的积极支持和参与。 以下问题请在您选择的选项中画勾。(可多选)您认为导致电脑劳动损伤的主要因素是A 时间B 姿势C 环境D 心理E 生理F 个人习惯G. 其他本节数据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来获得。这个调查是对从事不同工作的电脑操作者展开的。对象的群体主要以15-55岁年龄段的电脑操

45、作者。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主观感觉来进行判断,从而,能够得到造成电脑操作者劳动损伤的主要因素;调查结果调查表共发出去35份,收回有效30份,发放问卷时应注意性别比例以及年龄阶层,确保调查对象能够涵盖各个层次的电脑操作者,增强调查的可信度。根据返回的数据,做了相关的统计。统计结果见图2-4图2-4劳动损伤因素统计图人次因素调查结论:从上面的统计结果来看,对电脑操作者来说,导致电脑劳动损伤的主要因素依次是姿势、环境、时间。第三章 劳动损伤与主要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研究第三章 劳动损伤与主要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研究3.1发放调查表统计姿势得分与相应的伤痛得分姿势调查表主要包括电脑操作者的操作姿势以及电脑操

46、作者在操作时的一些设施设备布置情况。进而与姿势调查表中的各项相比对,来获得对应的分值。具体姿势取多少分值是根据RULA(快速上肢评估)系统来确定的17。主要揭示由于从事与工作相关的上肢运动所造成的劳动损伤程度。快速上肢评估系统的主要内容包括(1)上臂评估(2)手腕评估(3)脖子评估(4)躯干评估(5)膝盖评估,主要细则见姿势调查表的图解说明。这种系统实施起来直接明了,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坐姿作业姿势。因此,很适合于评价电脑操作者的姿势问题。此外,还有一部分姿势调查是根据人机工程学的一些原理编制的18。主要包括(1)在做精细工作时,眼睛的视距应该是24-39厘米(2)在垂直面内水平视线以下30度

47、和水平面内零线左右两侧各角度的范围内,获得的物像最清晰,为良好视野范围。(3)座椅设计时,椅面高度应使就坐者大腿近似水平,小腿自然垂直,脚掌平放在地面上。具体所建立的姿势调查表如下表3-1所示。表3-1姿势调查表编号勾出合适的答案分数值0分1分2分3分1坐姿(背的姿势)挺直5度弯曲20度20度弯曲60度弯曲60度扭转倾斜2腕部桡尺骨偏向直的中立位置桡骨偏(向内)尺骨偏(向外)10度尺骨偏(向外)10度3腕部曲展直的中立位置曲折或伸展在15度范围内曲折15度伸展15度4肩膀相对于身体的位置放松正常隆起紧张5使用鼠标或打字时两臂相对于身体的位置(即上臂位置)上臂在身体前后20度范围内身体前方20度

48、身体前方20度并且向身体两侧张开10度身体前方15度并且向身体两侧张开10度6膝盖姿势90度90度90度7脖子姿势挺直的前倾后倾左右倾扭转8鼠标与键盘在同一水平面且离得较近在同一水平面且5厘米在同一水平面且5厘米不在同一水平面上9不用伸张胳膊和倾斜躯干敲打键盘是否10显示器与眼距离在2439厘米是否11键盘与显示器是否在操作者正前方是否12显示器是否摆在视线水平线下030度是否13可调节座椅是否14脚是否放在地面上是否总分姿势因素注:下图是姿势调查表的图解说(也即RULA的部分内容)3分0分2分1分图3-1姿势调查表第1项说明图(方框里的分数为对应姿势的得分,下同)图3-2姿势调查表第2、3项

49、说明图3分2分1分0分图3-3姿势调查表第3项说明图胳膊紧挨身 胳膊在身体前方 胳膊向两侧张开图3-4姿势调查表第5项说明图11分2分0分图3-5姿势调查表第5项说明图22分0分1分图3-6姿势调查表第6项说明图3分3分3分2分1分0分图3-7姿势调查表第7项说明图图3-8姿势调查表第8项说明图1图3-9姿势调查表第8项说明图2调查表共发出去35份,收回35份,其中有效问卷30份,发放问卷时应注意性别比例以及年龄阶层,确保调查对象能够涵盖各个层次的电脑操作者,增强调查的可信度。根据返回的数据,做了相关的统计。统计结果如下表3-2所示。(注:发放调查表时,发给每人一份姿势调查表和一份伤痛调查表,

50、让被测者先填写姿势调查表,然后紧接着填写在此种姿势下的伤痛表。)表3-2姿势-伤痛得分统计表姿势得分伤痛得分姿势得分伤痛得分9141013121811177139151115121649141959101710181522914814386138157121016151814197126166169171317111611163.2发放调查表统计环境得分与相应的伤痛得分由于个体对于工作环境的感觉差别较大。难以用客观数据来评判什么样的环境是适宜环境,因此,本文用电脑操作者的主观感觉来评价其所处的工作环境。该调查表主要用来得到操作者对于当前工作环境的满意程度。而这属于态度量表的制定。态度量表一般采

51、用李克特氏量表法(李克特量表形式上要求受测者对一组与测量主题有关陈述语句发表自已的看法。李克特量表仅仅需要对态度语句划分是有利还是不利,以便事后进行数据处理。)。李克特量表的构造比较简单而且易于操作,因此应用非常广泛。该量表填答方式一般以四点量表法最为研究者所采用19。本表采用四点量表法(非常满意代表0分;满意代表1分;不满意代表2分;非常不满意代表3分)。而工作环境一般包括光照条件、温度条件、噪声条件,为了获得较为全面的满意程度,又加了两个附加条件即每天的休息次数以及环境的整体性。这样就制定出了工作环境调查表3-3。表3-3工作环境调查表自我评价环境因素分数0分1分2分3分你是否非常满意满意

52、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合适的光照条件舒适的温度条件每天的休息次数安静的工作环境舒适的办公区域环境总分数环境因素调查表共发出去35份,收回32份,其中有效问卷30份,发放问卷时应注意性别比例以及年龄阶层,确保调查对象能够涵盖各个层次的电脑操作者,增强调查的可信度。根据返回的数据,做了相关的统计。统计结果见图。(注:发放调查表时,发给每人一份环境调查表和一份伤痛调查表,让被测者先填写环境调查表,然后紧接着填写在此种环境下的伤痛表。)统计结果见表3-4表3-4环境-伤痛得分统计表环境得分伤痛得分环境得分伤痛得分713101771539413916111749101381551167121910156108

53、1061251391371138614797181019616271322914410在第二章和第三章中研究了导致电脑操作者劳动损伤的因素以及将这些因素量化的方法即问卷的设计。本章则主要对问卷调查所得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到电脑操作者的劳动损伤与引起劳动损伤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模型。3.3姿势与劳动损伤之间的关系在前面已得到姿势得分与伤痛得分的统计表,运用excel软件,选中表中数据(包括表头)后,点击“插入”,点击“散点图”,此时,在excel工作表中会出现所想要的“散点图”,然后选中散点图,右击,点击“添加趋势线”,并选中“显示公式”和“显示R的平方”,即可得到下图。图3-11姿势-伤痛得分关

54、系图1由图中可知,拟合的直线是y=0.841x+7.222,R2的值为0.722,因为R2 0.7,所以这是一个线性特征明显的实验模型,即说明拟合直线能够以大于70%地解释、涵盖了实测数据,具有很好的一般性。 在第二章中已经得到伤痛表,在人体的12个部位中,我们认定每一项的伤痛值为1(即每一个人体部位都“轻微不适” )时 ,人体可以承受、恢复。此时,伤痛值总得分为12分,这时,与趋势线对应的姿势得分为: (12-7.222)/0.841=5.686(分)。如图3-10所示:612图3-10姿势-伤痛得分关系图2从上图还可以得到,趋势线与纵坐标(伤痛值)的交点近似为7,姿势得分为0(分),即:当

55、被测者姿势得分为06(分)时,认定为正常,当所得分数为736(分)时,则需要改进姿势。通过统计,在被测者填写的姿势调查表里,30份中只有6份姿势得分为06(分),占总体的20%,也就是说,有80%的被测者在操作电脑的过程中由于姿势问题存在伤痛风险。对此,被测人可以查看自己所填写的姿势调查表,检查一下哪几项得分高,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改善,从而达到较好的效果。要注意:对电脑操作者来说伤痛最严重的依次就是眼睛、中背部、手腕、颈部、肩部、小腿。很显然,对于电脑操作者来说,最容易受损伤的部位也就是这几个部位。因而,在改善姿势时,应先重点改善这几个部位的姿势。这样,效果会更加明显。3.4环境与劳动损伤之

56、间的关系运用excel软件,点击“散点图”,然后选中数据,右击,点击添加趋势线,并选中“显示公式”,得到下图3-11。图3-11环境-伤痛得分关系图1图中可知,拟合的曲线是,的值为0.615,因为R20.6,所以这是一个线性特征明显的实验模型,即说明拟合直线能够以大于60%地解释、涵盖了实测数据,具有很好的一般性 。在第二章中已经得到伤痛表,在人体的12个部位中,我们认定每一项的伤痛值为1(即每一个人体部位都“轻微不适” )时 ,人体可以承受、恢复。此时,伤痛值总得分为12分,这时,与趋势线对应的姿势得分可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公式可得到环境得分为6.65,取整数为7。如图所示3-12:6.6

57、512图3-12环境-伤痛得分关系图2从上图还可以得到,趋势线与纵坐标(伤痛值)的交点近似为7,环境得分为0(分),即:当被测者环境得分为07(分)时,认定为正常,当所得分数为815(分)时,则需要改善环境。通过统计,在被测者填写的姿势调查表里,30份中只有18份所填写的环境得分为07(分),占总体的60%。也就是说,有40%的被测者在操作电脑的过程中由于环境问题存在伤痛风险。对此,被测人可以查看自己所填写的环境调查表,检查一下哪几项得分高,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改善,从而达到较好的效果。第四章 减轻电脑劳动损伤措施第四章 减轻电脑劳动损伤的措施4.1姿势不正确的操作姿势,极易导致电脑操作者的劳

58、动损伤。而其姿势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1)电脑桌、电脑椅等家具设备;对于电脑桌的高度,要能保持肘部以自然的姿势来工作。而对于显示器放置的台面,最好是独立调节高度的台面,这样可以更大幅度地调节显示器放置高度和显示器的倾角。桌面尺度的设计要考虑人手臂的作业域,人手臂作业域的范围如下图4-1图4-1人坐姿是手臂的作业域20由图中可看出,人手臂的通常作业域范围是40cm,因此,应将鼠标、键盘等手活动频繁的活动区安排在此区域内;而人手臂的最大作业域范围是150cm,因此,将电脑操作时可能会用到的物品应安排在此区域内。总之,作业面的空间要满足电脑操作系统的设备以及辅助设备的合理放置空间。对于办

59、公椅子,主要的设计是为了能更好地提供背部支撑,减少背部疼痛以及椎间盘的压力,确保操作者眼睛可以舒适的看所需要看的东西;操作者可随意而又舒适的拿所要拿的东西;操作者的座椅能提供足够姿势变化的调节范围。座椅的设计以及调节应遵循以下规则:l)座椅外形与尺寸应以舒适为前提;2)座椅尺寸应与人体尺寸相适应;3)座椅应能支撑坐者保持坐姿稳定;4)座椅应允许坐者改变姿势和起坐的方便;5)靠背、垫腰要能符合背椎曲线自然形状,并分担背椎所承受的部分重力;6)坐板的表面形状、垫性要适宜,以利于改善坐骨突出部位的压力分布状况;7)最后尺寸应标准化,按国家或国际标准进行调整。 (2)键盘、鼠标、显示器等电脑设施的摆放

60、1.显示器的摆放首先,就是显示器与人眼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如太小,则眼睛易疲劳;距离太远降低了屏幕的识读性。因此这个摆放的一个原则就是:单独就显示器而言越远越好(电磁辐射减少),只要不影响到阅读性,如果在看不清屏幕的情况下,调节的原则是调大显示的比例而不是移近显示器。研究发现:人眼睛距离屏幕的最好距离是在24到39厘米之间21。其次,就是显示器在垂直面的放置。人在头部直立时的有效视野为水平线以上25度以下35度水平面左右各35度的视野范围。而坐姿时,人的自然视线比水平视线低40度,因此坐姿下的有效视野在垂直面内为水平线下15度和75度之间。低位置放置显示器最明显的好处可以使操作者作业时头部的姿势变动的范围更大。因此,应当按照水平线下20度到50度的标准来放置(如下图4-2所示)。最后,就是显示器与人之间的相对位置,应当将显示器放在人的正前方,这样就不会导致颈部的扭曲变形而导致劳动损伤。图4-2操作者最佳视角222.键盘和鼠标的位置。首先,键盘和鼠标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其次,键盘应放在操作者的正前方,这样避免躯干的扭转。最后,鼠标和键盘之间的距离应当是越近越好,这样避免单手操作鼠标时,躯干的不自然姿势。鼠标的大小也一定要符合操作者手的大小。要符合手掌自然弯曲的“罩”的空间大小,避免操作者的手腕弯曲。同样,鼠标要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