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练方案】防恐怖袭击应急、消防演练方案范本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146646014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演练方案】防恐怖袭击应急、消防演练方案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演练方案】防恐怖袭击应急、消防演练方案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演练方案】防恐怖袭击应急、消防演练方案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演练方案】防恐怖袭击应急、消防演练方案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演练方案】防恐怖袭击应急、消防演练方案范本(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防恐怖袭击演练方案(完整版) 第一条 演练科目 防恐怖袭击应急演练 第二条 演练目的 (一)为了及时,妥善处置可能发生针对项目部的恐怖袭击事件,预防和提高对恐怖袭击的应急处理能力,保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结合本项目部实际情况制定本案。 (二)通过进行应急演练,使项目部全体中方人员树立居安思危的意识,锻炼应急事件发生时中方员工自救,互救的处置能力,和提高个人应急处突能力。 (三)防止在有突发事件,恐怖袭击发生时内部混乱事态扩大。 第三条 演练原则(一) 强化预警,生命第一;(二) 快速反应,有效处置;(三) 统一指挥,协作配合;(四) 平息事态,控制局面;(五) 减少损失,全员参与; 第四条 各

2、小组成员(一)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职责: 1、负责应急演练的组织领导、统一策划、指挥协调及部署。 2、全力稳定员工情绪,防止出现内部混乱,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撤离。 3、负责应急演练后的讲评、总结及预案修订工作。 (二)应急警戒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职 责:1、担负项目部各类突发情况的应急警戒任务。 2、担负项目部紧急撤离时的护卫工作。 3、担负阻击、驱赶及歼灭恐怖份子的任务。 4、保证中方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应急增援组 组 长: 组 员: 职 责:1、担负项目部各类突发情况的应急增援任务。 2、担负项目部紧急撤离时的护卫工作。 3、担负阻击、驱赶及歼灭恐

3、怖份子的任务。 (四)应急抢救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职 责:1、对项目部全体员工展开紧急医疗救护工作。 2、统计各部门需紧急救护的人员。 3、联系医院,护送伤者到医院救治。 4、对所有受伤人员进行救治 五、演练时间及人数 (一) 演练时间初步拟定于年 月 日上午 : 进行。 (二)第二项目经理部全体中方员工,约 人。 六、应急演练人员保障及器材 (一)劫匪6名、保安员2名(卡口和警戒)、行政警察4名(2名负责演练期间外围警戒,2名警察利用掩体对恐怖份子进行反击) (二)增加改善临时安全点的防御设施,需建安全点避难所,窗户进行改成墙体,大门改成铁质钢板,增加通风设置,完善报警系统。

4、(三)自动步枪4支,手枪1支(由营区警察提供); (四)警棍4根(由现场保安提供) (五)撤离车辆3台; (六)对讲机8部; (七)担架及急救药箱(1、止血袋;2消毒用品(酒精等) 七、情景模拟 年 月 日 分,一伙身份不明的武装人员对我项目经理部大门突然袭击,据当地警察局情报,这是一场有预谋有组织的恐怖袭击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对我项目部实施破坏,绑架杀害,大约有6人试图冲击我项目部营地,大门口警察正对恐怖分子进行阻击,项目部人员听到警报声同时公共安全部接到门口警察讯息,迅速启动应急方案。 八、应急演练实施 (一)预案启动阶段从报警器发出报警声,安保执勤人员向公共安全部发出报告开始为防恐怖袭击应

5、急预案启动阶段。1、公共安全部接到值班警察报告开始,公共安全部门迅速做出反应及判断,立即发出预警信息,启动防恐怖袭击应急预案,预警初步设定为紧急哨音(短促连续)。2、公共安全部利用对讲机或手机调遣当班执勤警察,并向当地警察局求援,对恐怖分子进行阻击。3、公共安全部安保经理安全官使用应急口哨,分别边前往住宿区及办公区,边发出预警信息并组织协助全体中方员工进行紧急撤退至避难所,同时通知项目部应急增援组组长前来增援。4、当天值班警察应利用有利地形及掩体进行阻击,为全体人员紧急撤离保障充分时间。(二)紧急撤退阶段从公共安全部发出报警声后全体中方员工撤离到临时避难所后,关闭紧急应急门后为撤退阶段。1、

6、安全集合点紧急撤离路线 根据项目部营地特点,紧急撤退安全集合点设在营区篮球场位置,中方人员听到报警声后向篮球场位置撤离。 2、中方员工应急反应听到报警声后,中方全体员工立即进入戒备状态,按照三步走的应急反应方式进行紧急撤退。第一步:听到报警声后,最快的速度判明情况。第二步:不可紧急撤离时,锁门、卧倒、隐藏,尽可能隐蔽自己。可紧急撤离时,按照设定的路线迅速离开当前位置,到达指定的临时安全集合点。第三步:在临时安全集合点内(避难所)暂时躲避,等待各路增援警察的救援。 (三)临时躲避阶段 从临时避难所安全门关闭开始等增援队伍到达确定临时安全点周边安全再准备打开安全门撤离临时安全点至安全地带此时应急车

7、辆到位。(暂时未设定)。1、进入临时安全点(避难所)后,第一个到达安全点的人员,负责做好强行关闭安全门的准备(所有人员进入), 此时公共安全部负责第二次向当地警察局通知增援,负责第二次通知应急增援组(营地安全负责人)带领本营地部分警察前来项目经理部增援(至少五名警察力量)。最大限度地争取更多方面的警察前来救援。 2、公共安全部安保经理负责向分址,总址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请大使馆通过外交渠道使肯尼亚政府全力增援。汇报前公共安全部经理请示项目总址公共安全部。 3、公共安全部安全官负责与本营地警察、保安,增援组联系沟通,随时了解外界情况。4、项目部领导小组负责安抚中方员工情绪,保持镇定,减少声响。5

8、、项目部应急抢救组组长负责组织应急救援组(医生)以及相关人员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护。 (四)安全转移阶段从当地警方救援队伍和我方应急增援组到达后,确定项目部营地周边安全后,再启用应急车辆转移至安全地带。1、应急增援组到达后,如遇恐怖分子,安全负责人带领本部警察进行阻击并拖延时间,等候其他警察增援或协助与其他增援警察共同反击并保护临时安全点安全。2、应急增援组到达后,如恐怖分子已撤离,在确定安全的情况下,由安全负责人主动联系项目公共安全部经理及项目部公共安全部经理,报告外界情况,公共安全部根据了解的情况及安全官报告的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做出初步决定并向项目公共安全部经理通报分析评估结果及初步的决定,公

9、共安全部经理请示项目部领导小组是否转移至安全地带;3、项目领导小组同意安全转移后,公共安全部经理,安全官,开始组织应急增援组的警察应急车辆,分批次护送临时安全点的中方人员撤离至(安全地点);4、在未解除安全预警的情况下,全体中方员工不准离开临时(安全点)。 (五)预警解除在项目部公共安全部及应急增援小组的组织下,由公共安全部向全体中方员工通报预警解除,全体中方人员在接到预警解除的通知后方可回到驻地恢复正常工作。在未进行预警解除期间,全体中方人员需听从遵守领导小组指挥。 十、总结讲评预警解除后,参演人员在项目部院子集合,由项目部领导小组,公共安全部经理对本次演练情况进行讲评,总结经验和不足,提出

10、改进建议,为日后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打好基础。 消防演练方案tml一、演练目的演练目的:为了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理念,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处置突发火灾火警事件能力,熟练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以及简单的急救知识。二、演练时间:三、演练地点:四、火灾模拟设置: 教室内电子设备陈旧,电路老化引燃书籍引发火灾。五、 演练组织机构1. 领导小组(1) 总负责人:-职责:做好决策,指挥,讲解演练和各方面协调配合工作。(2) 灭火组:-职责:学习并掌握消防器材使用方法和灭火技能。(3) 医疗组:-职责:对受伤人员进行及时救治和处理(准备急救箱,纱布,担架)(4) 通讯组:-职责:负责与消防部队,医院

11、以及上级领导取得联系争取快速救援(5) 物资保障组:-职责:保障救援物资的供应,及救援车辆的调配工作,负责器材搬运和后场操作(6) 摄像组:-职责:负责消防演练过程的拍照及录像六、 演练内容1、 初期火灾扑救、控制、火场协调指挥演练。2、 火场人员疏散引导和伤员救护演练3、 灭火器材现场灭火演练七、演练流程1、演练前的准备(1)演练物资准备:灭火器()、担架(1具)、急救箱(1个)、毛巾()(2)示范灭火器使用方法、急救、逃生方法灭火器使用方法:(1)干粉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可扑灭一般火灾,还可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干粉灭火器是利用二氧化碳气体或氮气气体作动力,将筒内的干粉喷出灭火的。干

12、粉是一种干燥的、易于流动的微细固体粉末,由能灭火的基料和防潮剂、流动促进剂、结块防止剂等添加剂组成。主要用于扑救石油、有机溶剂等易燃液体、可燃气体和电气设备的初期火灾。a、使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时,应手提灭火器的提把,迅速赶到着火处。b、在距离起火点5米左右处,放下灭火器。在室外使用时,应占据上风方向。c、使用前,先把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d、先拔下保险销,一只手握住瓶底,另一只手用力压下压把,干粉便会从喷嘴喷射出来。e、用干粉灭火器扑救流散液体火灾时,应从火焰侧面,对准火焰根部喷射,并由近而远,左右扫射,快速推进,直至把火焰全部扑灭。f、用干粉灭火器扑救容器内可燃液体火灾时,亦应

13、从火焰侧面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扫射。当火焰被赶出容器时,应迅速向前,将余火全部扑灭。灭火时应注意不要把喷嘴直接对准液面喷射,以防干粉气流的冲击力使油液飞溅,引起火势扩大,造成灭火困难。g、用干粉灭火器扑救固体物质火灾时,应使灭火器嘴对准燃烧最猛烈处,左右扫射,并应尽量使干粉灭火剂均匀地喷酒在燃烧物的表面,直至把火全部扑灭。h、使用干粉灭火器应注意灭火过程中应始终保持直立状态,不得横卧或颠倒使用,否则不能喷粉;同时注意干粉灭火器灭火后防止复燃,因为干粉灭火器的冷却作用甚微,在着火点存在着炽热物的条件下,灭火后易产生复燃。(2)二氧化碳灭火器:有流动性好、喷射率高、不腐蚀容器和不易变质等优良性能,用

14、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600伏以下电气设备及油类的初起火灾。适用于扑救B类火灾,(如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适扑救C类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火灾。)扑救E类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使用方法:a、在使用时,应首先将灭火器提到起火地点,放下灭火器,拔出保险销,一只手握住b、喇叭筒根部的手柄,另一只手紧握启闭阀的压把。对没有喷射软管的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把喇叭筒往上扳7090度,c、站在距离火源两米的地方,左手拿着喇叭筒用力压下压把,d、对着火焰根部喷射,并不断推前直至把火焰全部扑灭,e、使用时,不能直接用手抓住喇叭筒外壁或金属连接

15、管,防止手被冻伤,注意:在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在室外使用的,应选择上风方向喷射;在室内窄小空间使用的,灭火后操作者应迅速离开,以防窒息。(3)泡沫灭火器:可用来扑灭A类火灾,如木材、棉布等固体物质燃烧引起的失火;最适宜扑救B类火灾,如汽油、柴油等液体火灾;不能扑救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火灾(如:醇、酯、醚、酮等物质)和E类(带电)火灾。使用方法:a、右手拖着压把,左手拖着灭火器底部,轻轻取下灭火器,b、右手提着灭火器到现场,c、右手捂住喷嘴,左手执筒底边缘,d、把灭火器颠倒过来呈垂直状态,用劲上下晃动几下,然后放开喷嘴,e、右手抓筒耳,左手抓筒底边缘,把喷嘴朝向燃烧区,站在离火源八米的地方喷

16、射,并不断前进,兜围着火焰喷射,直至把火扑灭。f、灭火后,把灭火器卧放在地上,喷嘴朝下。(3)自救逃生方法介绍:a、手拿湿毛巾捂口鼻,低头弯腰前往安全出口位置;b、当浓烟弥漫,呼吸困难,地面一至二十公分高的空间浓烟较少,可匍匐逃生;c、当被困无法逃生时,积极呼救,可采用彩色布条挥动呼救。2、演练开始,火灾信号发出3、消防部组织灭火,疏散保障组组织人员撤离逃生方法:用湿毛巾捂住自己的鼻子和嘴,有秩序的从安全出口弯腰撤离教室。按照预定路线迅速前往集合地点,如果在撤离过程中出现人员摔倒,附近的同学应迅速扶起,同时提醒后面的同学“前面有人跌倒”,以防止出现踩踏事故。其他同学应及时帮助行动不便的同学进行

17、撤离。4.火势无法控制消防组人员有序撤离5. 火情上报以及拨打火警由通讯组上报火灾情况和人员伤亡情况,并及时通知消防部队和医院。在拨打火警时,应注意说明地点,联系方式,火灾情况在拨打急救时,应说明地点,联系方式和人员受伤情况6.在预定地点集合并进行紧急救治负责人清点人数,并对伤者进行紧急救治,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讲解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本着先重后轻的原则,医疗组组织对伤员的救治(1)急救前期判断现场环境现场急救的第一原则是保护自己的安全,因此在发现伤员后应首先检查现场是否安全。若安全,可当场进行急救;若不安全,须将伤员转移后进行急救。判断生命体征在确定周围环境安全后,应先检查伤员是否丧失意识

18、,有无自主呼吸、心跳。(2)判断意识:轻拍重呼可轻拍伤员肩膀,大声呼喊伤员名字,如未获得回应,则表明其意识已丧失。此时应立刻高声呼救,寻求其他人的帮助,拨打120。判断呼吸:一听二看三感觉将一只耳朵放在伤员口鼻附近,听伤员是否有呼吸声音,看伤员胸廓有无起伏,感觉脸颊附近是否有空气流动。判断循环:触摸颈动脉搏动颈动脉的位置在气管与颈部胸锁乳突肌之间的沟内。(3)一般以一手食指和中指放在患者气管正中部,然后向旁边移动越两指,触摸患者颈动脉处以感觉有无搏动(切忌同时触摸两侧颈动脉,容易发生危险)。检查脉搏的时间一般不能超过10秒,以免延误施救。(4)如10秒内仍不能确定有无脉搏,应立即实施胸外按压。

19、注意:如患者颈部有伤,可触摸股动脉或听心音。患者心跳停止后,可有短暂抽搐,随即四肢软瘫,但呼吸不一定立刻停止,可有数次奋力呼吸。因此,只要摸不到脉搏,就可以判定心跳停止。启动紧急医疗服务如发现患者无反应无呼吸,有多名急救者在现场时,其中一名急救者立即按步骤进行心肺复苏术,由另一名启动紧急医疗服务(拨打120),取来除颤仪(如果有条件)。若只有一名施救者,应先进行5个周期(2min)的心肺复苏术,然后再拨打120,之后继续急救。(5)准备复苏首先要将患者摆放在正确的体位: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若要在床上进行抢救,应撤除患者身下的软垫或在患者背部垫以硬板。解开患者的衣物暴露前胸。施救者位于患者一侧,

20、两腿与肩同宽,跪贴或站立于其肩、胸部旁。注意:需要移动患者时,如果患者头颈部有外伤或是疑似外伤,必须把头,颈以及身体当作一个整体单位来转动(同轴转动),避免颈部或背部的屈曲或扭曲,以保护椎。(6)开始急救胸外按压位置:心肺复苏术按压的位置为人体双乳头与前正中线交界处的胸骨上。定位:用手指触到靠近施救者一侧的胸廓肋缘,手指向中线滑动到身体中间摸到交接点(剑突),取剑突上两横指,另一手掌跟置于两横指上方,置胸骨正中,前一只手叠加于上,手指锁住,指尖抬起,这里就是按压点。姿势:一手掌跟压在胸骨,一手重叠其上,手指不能接触胸壁,双臂伸直,双肘关节内收(肩肘腕关节呈一直线,与地面垂直)。按压方法:按压时

21、上半身前倾,腕、肘、肩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支点,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重力以掌根为着力点进行按压,如此有力、快速、有节奏地持续进行。按压原则:频率:100-120次/分;按压幅度:5-6cm;压下与松开的时间基本相等;压下后应让胸廓完全回弹;放松时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以免按压点移位;手指不能接触胸壁,以避免用力不均对患者造成损伤按压-通气比值:30:2。注意:持续的胸外按压能确保有效的血流灌注,要尽可能避免中断按压。开放气道(7)昏迷的人常常会因舌后坠而造成气道堵塞,在进行人工呼吸前,应先确保患者气道畅通。(8)仰头抬颏法:将一只手置于患者的前额,然后用手掌推动,使其头部后仰;将另一只手的

22、手指置于颏骨附近的下颌下方;提起下颌,使颏骨上抬。推举下颌法:仅在怀疑头部或颈部损伤时使用,因为此法可以减少颈部和脊椎的移动。注意:开放气道的同时应迅速清除病人口鼻内的污泥、土块、痰、涕、呕吐物等,使呼吸道通畅。有假牙者应取出假牙。人工呼吸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方法是:让患者头部后仰,一手将其下颌向上抬起,保持气道通畅,另一手捏紧患者鼻孔,吸气后紧贴患者口唇,完全包住患者口部,口对口密闭吹气,与此同时,施救者的眼睛需观察患者的胸廓是否因气体的灌入而扩张,每次通气时间要在1秒以上,气吹完后,松开捏着鼻子的手,让气体呼出(开放气道捏鼻子口对口“正常”吸气缓慢吹气(1秒以上)胸廓明显抬起松口、松鼻气体

23、呼出,胸廓回落)。如患者面部受伤,或者若异物过多,妨碍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可进行口对鼻通气。深呼吸一次并将嘴封住患者的鼻子,抬高患者的下巴并封住口唇,向患者的鼻子深吹一口气,然后移开救护者的嘴并用手将受伤者的嘴敞开。注意:每6-8秒进行一次通气(即呼吸频率8-10次/min);在通气时不需要停止胸外按压;在口对口人工呼吸时要用呼吸膜等工具,盖在患者的口部,防止患者体内细菌传播,在没有呼吸膜保护的情况下急救员可以不进行人工呼吸;给予人工呼吸前,正常吸气即可,无需深吸气;人工呼吸开始时先缓慢吹气两次,以扩张萎陷的肺脏;如第一次人工呼吸未能使胸廓起伏,可再次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给予第二次通气;避免

24、过度通气(多次吹气或吹入气量过大)。电除颤室颤是成人心脏骤停的最初发生的较为常见而且是较容易治疗的心律。对于室颤患者,如果能在意识丧失的3-5min内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及除颤,存活率是最高的。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除颤的优先级别高于胸外心脏按压。持续心肺复苏为了尽量减少因通气而中断胸外按压,对于未建立人工气道的成人,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推荐的按压-通气比率为30:2。如双人或多人施救,应每2分钟或5个周期(每个周期包括30次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更换按压者,并在5秒钟内完成转换。因为研究表明,在按压开始12分钟后,操作者按压的质量就开始下降(表现为按压频率和幅度以及胸壁复位情况均不理想)。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25、更强调持续有效胸外按压,快速有力,尽量不间断,因为过多中断按压,会使冠脉和脑血流中断,复苏成功率明显降低。单人:每做30次胸心脏按压,交替进行2次人工呼吸。每5个按压/通气周期(约2min)后,进行一次检查和评价,如仍无循环体征,立即重新进行心肺复苏。双人:一人行胸部按压,另一人保持患者气道通畅,并进行人工呼吸,同时监测颈动脉搏动,评价按压效果。每2min应更换按压者,避免因劳累降低按压效果。判断复苏效果急救中大约每2分钟重新评估病人是否恢复意识和呼吸。观察颈动脉搏动:按压有效时每次按压后就可触到一次搏动。若停止按压后搏动停止,表明应继续进行按压。如停止按压后搏动继续存在,说明病人自主心搏已恢

26、复,可以停止胸外心脏按压。观察自主呼吸:若无自主呼吸,人工呼吸应继续进行,或自主呼吸很微弱时仍应坚持人工呼吸。复苏有效指征:复苏有效时,可见病人有眼球活动,出现睫毛反射;口唇、甲床由苍白、紫绀转红,肢体转温,甚至四肢可活动;观察瞳孔时,可由大变小,并有对光反射。急救终止出现以下情况时,可终止急救:患者自主呼吸及心跳获得良好恢复,甚至恢复了意识,此时可结束心肺复苏。由其他急救人员接替抢救,或者专业急救人员到场,承担了复苏工作。心肺复苏持续30分钟以上,心搏骤停前10分钟未进行复苏,仍无心搏及自主呼吸,现场又无进一步救治和送治条件,可考虑终止复苏。脑死亡,如深度昏迷,瞳孔固定、角膜反射消失,将病人头向两侧转动,眼球原来位置不变等,如无进一步救治和送治条件,现场可考虑停止复苏。当现场出现危险,威胁到抢救人员的安全(如雪崩、山洪暴发)以及医学专业人员认为病人死亡,无救治指征时。 八、 演练要求(1) 全体人员应有组织的认真学习有关消防安全知识认真参加演练(2) 各个小组相关人员掌握各种救援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了解和掌握相关救援常识(3) 在演练过程中各组人员注意协调配合,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九、 总指挥宣布演练结束十、 演练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