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所有文言文知识点复习题及答案转载1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46618465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48.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七下所有文言文知识点复习题及答案转载1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七下所有文言文知识点复习题及答案转载1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七下所有文言文知识点复习题及答案转载1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七下所有文言文知识点复习题及答案转载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下所有文言文知识点复习题及答案转载1(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七年级下册文言文总复习一、 解释加点的字词。(31分)世隶耕( ) 见往事耳( ) 赏赐百千强( )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固众人( ) 弛担持刀( ) 会宾客大宴 ( ) 传一乡秀才观之( )问其故( ) 盖以诱敌( ) 顾野有麦场( ) 蒙辞以军中多务( ) 方欲行( ) 缀行甚远( ) 曳屋许许声( )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 屠暴起( ) 但当涉猎( ) 孔子不能决( ) 及日中则如盘盂( ) 意暇甚( ) 狼亦黠矣( ) 宾客意少舒( ) 孰为汝多知乎( )孔子东游( ) 策勋十二卷( ) 及鲁肃过寻阳(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 两狼之并驱如故 ( )( ) 二、通假字。(

2、7分)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通 对镜贴花黄 通 出门看火伴 通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通 满坐寂然 通 孰为汝多知乎? 通 止有剩骨 通 三、古今异义词(16分)双兔傍地走 古: 今 稍稍宾客其父 古: 今: 见往事耳 古: 今 虽人有百手 古: 今: 日始出去人近 古: 今: 日中如探汤 古: 今: 两股战战 古: 今: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古: 今 四、词类活用。(10分)父异焉( ) 邑人奇之( ) 稍稍宾客其父 ( ) 父利其然也( ) 愿为市鞍马( ) 不能名其一处也( )恐前后受其敌( ) 其一犬坐于前( ) 一狼洞其中 (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 五、一词多义。(18分)愿为市鞍马

3、( ) 昨夜见军帖 ( ) 出郭相扶将( ) 愿驰千里足 ( ) 对镜帖花黄( ) 将军百战死 ( )木兰当户织( ) 妇扶儿乳( ) 手有百指 ( ) 但当涉猎( ) 儿含乳啼( ) 不能指其一端也 ( )以为妙绝( )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投以骨( )众响毕绝( ) 蒙辞以军中多务(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 六、重点句子翻译。(18分)1、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欲先走。 _ _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_ _3、孰为汝多知乎? _ _ _4、两狼之并驱如故。_ _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 6、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七年级下册文

4、言文总复习一、 解释加点的字词。(31分)世隶耕( ) 见往事耳( ) 赏赐百千强( )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固众人( ) 弛担持刀( ) 会宾客大宴 ( ) 传一乡秀才观之( )问其故( ) 盖以诱敌( ) 顾野有麦场( ) 蒙辞以军中多务( ) 方欲行( ) 缀行甚远( ) 曳屋许许声( )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 屠暴起( ) 但当涉猎( ) 孔子不能决( ) 及日中则如盘盂( ) 意暇甚( ) 狼亦黠矣( ) 宾客意少舒( ) 孰为汝多知乎( )孔子东游( ) 策勋十二卷( ) 及鲁肃过寻阳(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 两狼之并驱如故 ( )( ) 二、通假字。(7分)日扳仲

5、永环谒于邑人 通 对镜贴花黄 通 出门看火伴 通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通 满坐寂然 通 孰为汝多知乎? 通 止有剩骨 通 三、古今异义词(16分)双兔傍地走 古: 今 稍稍宾客其父 古: 今: 见往事耳 古: 今 虽人有百手 古: 今: 日始出去人近 古: 今: 日中如探汤 古: 今: 两股战战 古: 今: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古: 今 四、词类活用。(10分)父异焉( ) 邑人奇之( ) 稍稍宾客其父 ( ) 父利其然也( ) 愿为市鞍马( ) 不能名其一处也( )恐前后受其敌( ) 其一犬坐于前( ) 一狼洞其中 (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 五、一词多义。(18分)愿为市鞍马( ) 昨夜

6、见军帖 ( ) 出郭相扶将( ) 愿驰千里足 ( ) 对镜帖花黄( ) 将军百战死 ( )木兰当户织( ) 妇扶儿乳( ) 手有百指 ( ) 但当涉猎( ) 儿含乳啼( ) 不能指其一端也 ( )以为妙绝( )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投以骨( )众响毕绝( ) 蒙辞以军中多务(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 六、重点句子翻译。(18分)1、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欲先走。 _ _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_ _3、孰为汝多知乎? _ _ _4、两狼之并驱如故。_ _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 6、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总复习答

7、案一、解释加点的字词。(31分)隶:属于 见:了解 强:有余 文理:文采和道理 固:本来 弛:放下会:适逢,正赶上 一:全 故:原因 盖:连词,表原因 顾:回头看辞:推辞 方:正 缀:紧跟 曳:拉 是:这 就:完成 暴:突然 但:只是 决;判断 及:等到 意:神情 黠:狡猾少:稍微 孰:谁,哪一个 东:向东 策:记 过:到 治经:研究经典(经书) 并:一起 故:原来 二、通假字。(7分) 扳 通 攀 帖 通 贴 火 通 伙 邪 通 耶 坐 通 座 知 通 智 止 通 只三、古今异义词(16分)走 古义: 跑 今义:行走 稍稍 古义:渐渐 今义: 稍微 往事古:历史 今:过去的事情 虽 古: 即

8、使 今: 虽然 去 古: 距离 今: 到去 汤 古: 热水 今: 食物煮后的汁水 股 古: 大腿 今:屁股 中间古:里面夹杂 今:里面 四、词类活用。(10分)父异焉(对感到惊异 ) 邑人奇之(以为奇 ) 稍稍宾客其父 (以宾客之礼相待) 父利其然也( 以为利) 愿为市鞍马(买 ) 不能名其一处也( 说出 )恐前后受其敌( 攻击 ) 其一犬坐于前( 像狗那样 ) 一狼洞其中 (打洞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钻洞 ) 五、一词多义。(18分)愿为市鞍马( 愿意 ) 昨夜见军贴 ( 文书 ) 出郭相扶将( 扶持 ) 愿驰千里足 ( 希望 ) 对镜贴花黄( 粘帖 ) 将军百战死 ( 将领 )木兰当户织

9、( 对着 ) 妇扶儿乳( 喂奶 ) 手有百指 ( 手指 ) 但当涉猎( 只是 ) 儿含乳啼( 奶头 ) 不能指其一端也 ( 指明 )以为妙绝( 极 )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认为 ) 投以骨( 把 )众响毕绝( 消失 ) 蒙辞以军中多务(用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来 ) 六、重点句子翻译。(18分)1、这时宾客们没有一个不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袖子,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嗦嗦发抖,几乎想要先逃跑了。2、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而中午时离人远。3、谁说你多智慧呢?4、两只狼还是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5、我难道是想要你当研究经书的学官吗?6、同县的人认为他才能非凡,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拿

10、钱财和礼物来求他题诗。七年级(下)文言文总复习练习第一单元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

11、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 )2翻译下列句子。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3下列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父/利其然也D余闻之也久4下列句子中,属于正面描写的有( ),属于侧面描写的有( )。 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C自是

12、指物作诗立就。 D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E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F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5联系上下文回答: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答: 6事实上,方仲永如同常人的原因有很多,其一,从乡邻的“ ”;其二,从其父的角度来看,“ ”;其三,从方仲永本人来看,“ ”。(引号内填原文)第二单元木兰诗卿卿复卿卿,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 ,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 ,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

13、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 ,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可汗()()燕山()胡骑()辔头()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但闻黄河流水

14、鸣溅溅(但: ) 万里赴戎机(赴: )出郭相扶将(郭:) 策勋十二转(策: ) 著我旧时裳(著:) 关山度若飞(度:)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思: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通,意思是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通,意思是 5翻译下列句子。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6全诗详略得当,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答: 7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是什么?答: 14画线的第二句是什么描写?表现木兰什么特点?答: 15结尾一段吟唱附文,以兔为喻,赞颂了什么?答: 第三单元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

15、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解释加粗字词权谓吕蒙曰( ) 蒙辞以军中多务(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孰若孤 ( )及鲁肃过寻阳(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翻译句子。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孙权指导吕蒙读书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方法: 目的: 4本文主要通过_

16、来刻画人物,表现人物鲜明的性格:孙权是_ _ _;吕蒙是_。5鲁肃的话表现他_ _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_ _;文末“_ _”更进一步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第四单元 口技一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 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未几,夫齁

17、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1)会宾客大宴( ) (2)众妙毕备( ) (3)宾客意少舒( ) (4)不能名

18、其一处也( ) 3把下列两句话译成现代汉语。(1)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4本文采用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5、文中交代几种简单的道具有什么作用? 二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身,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斥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妇抚儿乳( ) (2)既而儿醒( )(3)一时齐发( ) (4)众妙毕备(

19、)2用“/”将本文段分成两层,并概括段意。第一层:_第二层:_3这段文字描绘一家人由睡到醒的情况,主要运用了_ _、_ _的描写方法。4本文段描写听众的情态,有何作用? 5本文段描写听众表现的文字中,说明听众入了神,唯恐听漏,同时还想了解其中的奥妙所在的词语是_;表示听众心领神会,感到满足的词语是_;说明听众为之折服,但又不便忘形叫好的词语是_。6翻译:一时齐发,众妙毕备。_ _ _三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暴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

20、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7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 (2) 虽人有百手( )(3)不能名其一处( ) (4)两股战战( )8直接称赞口技者的句子是 _;从侧面烘托口技者的句子是 _ _。9直接表现火势凶猛的句子是_ _ _。10表现大火中人们行动的声音是_ _。11描写听众表现的句子是_ _ _。12翻译。凡所应有,无所不有_ _第五单元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

21、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本文选自 ,这部书相传是周朝 所作. 2解释加粗的字词孰为汝多知乎 及日中则如盘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及其日中如探汤孔子不能决也4翻译下列句子。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孰为汝多知乎。 5选文以两小儿的笑“曰”作结语有何作用?答: 第六单元 狼蒲松龄一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22、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本文选自 代小说家 写的短篇小说集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缀行甚远( ) (2)恐前后受其敌( )(3)其一犬坐于前( ) (4)一狼洞其中( )3本文段表现狼贪婪、凶恶的本性的句子是:4本文段反映屠户由畏避到醒的心理变化的句子是:5翻译。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23、?止增笑耳。译文:_ _。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译文:_ _。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译文:_ _。二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 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

24、何哉?止增笑耳。1我能用“ ”线为下面两句话画出正确的朗读节奏。(2分)(1)其 一 犬 坐 于 前 。(2)禽 兽 之 变 诈 几 何 哉 ? 2我能根据题目要求填空。(4分) (1)狼一文中表现狼“黠”的本性的句子有 、 (两句);表现屠户警惕性很高的句子是 。(2)写出四个带“狼”字的成语: 、 、 、 。3文章结尾一句话是对狼及像狼一样的恶势力的讽刺嘲笑,但换个角度看,它又告诉“人”什么呢?(4分)我认为: 七年级(下)文言文复习练习答案第一单元:1临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介甫,半山,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2对感到诧异 写,题上 以宾客之礼对待 这里指作者死去的父亲3(略) 4C 5、

25、B 6、正面:A B C D F侧面:E 7D 8第一阶段:方仲永幼时天资聪明,极有作诗的才能;第二阶段:十二三岁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阶段:方仲永又过了七年后完全变成了一个平庸的人。 9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第二单元:1木兰诗郭茂倩;乐府诗集;南北朝2略3只奔赴外城记功穿度过,过4略5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燕山的春马嘶叫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关塞山岭像飞一样地跨越。将军和战士身经百战,转战数载,有的为国而死,有的胜利归来。记功很多次,赏赐很多财物。依次是:叹息声、流水的声音、马叫声、磨刀的声音6对木兰的从军缘由、离别、辞官和还乡都写得比

26、较详,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略。这是因为诗的中心在于颂扬木兰勇于献身、不图荣华富贵的高尚情操以及热爱和平生活的精神。(后一问意近即可)7父亲年老无力从军,家中又无长兄,同时考虑到天子征兵是保卫国家的大计。(意近即可)8借木兰的心理状态勾勒征途中的景物,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思念,极大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9通过“开、坐、脱、著、理、贴”等动作描写,表现了木兰与家人团聚,重温女孩生活的喜悦心情,以及伙伴诧异的表情。10排比。木兰急切操办行装,而且井然有序的情景。11征途遥远,行军的神速和军情的紧急。12宿营地空寂荒凉的景象,烘托木兰离家愈远思亲愈切的细腻情怀。13A14动作描写。表现木兰归

27、来后喜不自禁、恢复女装的激情。 15赞颂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长期征战的谨慎和机敏。16木兰代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第三单元:1资治通鉴 政治 史学 司马光 编年体2B 3(1)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2)表阻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3)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4孙权对吕蒙说:“现在你当权掌管军政大事,不可以不学习!”(鲁肃)很吃惊地说:“现在你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过去的吴县阿蒙了!”5、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6、 对话 睿智、关心下属; 直率 7情不自禁的赞叹 吕蒙学有所成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8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

28、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结果看也可说明孙权善劝。 第四单元:一 1、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清 张潮 笔记 林嗣环 铁崖, 明末清初2、(1)A;(2)C;(3)B:(4)D 3 (1)过了一会儿,只听得围幕里醒木一拍,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2)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衣袖,露出手臂,两腿索索直抖,几乎都想争先恐后地逃跑。 4本文写到了口技人表演的两个场面:一是一个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而醒、由醒复睡的情形;二是发生在这个家庭附近的一场大火灾的情形。 5言之成理即可。如

29、:我认为可信。因为口技人的表演技艺非常高超,他已完全把听众带入了火灾的情景之中,就如看电影、电视一样,明知是假的,我们的心情也常随着剧情的变化而变化。听众有这样的反应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6设想合理即可如:我认为安放围幕有增加口技表演效果的作用,这样围着,易把听众带人情景之中。如果不围,就达不到这样的表演效果。二1、喂奶;不久,紧跟着;同时;全,都2、众妙毕备。满座宾客 第一层:夜阑人静,一家人惊醒后的喧闹情景。第二层:描绘了听众赞赏陶醉的神情。3、正面、侧面4、在于反衬与赞美艺人之技“善”。5、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6、各种声音同时响了起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惟妙惟肖。三7、夹杂;即

30、使;说出;大腿。8、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9、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10、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11、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12、凡是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第五单元:1.列子汤问 列御寇 丘 仲尼 春秋 鲁国 思想家 教育家 2.A 3.D 4.太阳刚出来清凉寒冷,等到了正午,它热得像把手神向热水里。这不正是近的就觉得热,距离远的就觉得凉吗? 谁说你见多识广呢? 5.显得生动,也启发读者深思:一个人

31、懂得的知识总是有限的,知识无穷尽,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 第六单元:一1、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2、紧跟;攻击;像狗一样;打洞3、D 4、“缀行甚远”“并驱如故”5、 6、(1)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2)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3)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二 1D 2D 3(1)其一犬坐于前;(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4B 5 (1)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2)狼子野心、引狼入室、狼心狗肺、狼狈为奸、声名狼藉(只要符合要求,写任何四个均可)

32、6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幻想妥协,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伤仲永1、作者 ,字 ,号 ,世称 , (朝代) 家, 家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写得很好,名句有: 伤仲永选自 2、对黑体字理解:金溪民( )方仲永,世隶( )(注音)( )耕。仲永生五年,未尝( )识书具( )(指:),忽啼求之。父异( )焉( ),借旁近()与()之,即书( )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 )养父母( )、收族( )为()意( ),传一( )乡秀才观之( )。自是( )指物作诗( )立就( ),其()文理( )皆有可观者。邑( )(注音)人奇( )之,稍稍( )宾客( )其父,或( )以(

33、 )钱币乞( )之。父利( )其然( )也,日( )扳()(注音)( )仲永环谒()(注音)( )于( )邑人,不使学。余( )闻( )之也( )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 )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 )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 )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注音)然( )众人矣( )。”王子( )曰:仲永之( )通悟( ),受之( )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

34、段?、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根本原因是什么?还有其他原因吗?、最后一段的表达方式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世隶耕”说明了什么问题?、高尔基和爱迪生各有一句关于天才的名言,分别是:、,仲永的天赋非常出色,但与这两位名人的区别是:、“伤”字的含义是什么?它有哪几层意思?木兰诗、作者 (朝代) ,文章选自 ,这诗歌是(朝代)北方的一首民歌、对黑体字翻译: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注音)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帖:)(注音),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35、,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注音),南市买辔()(注音)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溅:)(注音)。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注音)气()传金柝()(注音),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36、。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文章出了两个成语,分别是:,意思是:,意思是:、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句子是:描写木兰回家,家人兴高采烈的场面的句子是:木兰与伙伴喜剧见面的句子是:用比喻巧妙解答木兰女扮男装奥秘的句子是:侧面描写木兰功勋卓著的句子是最能反映木兰艰辛的战场生活的句子是:最能反映木兰紧张而有序的准备工作的句子是:、“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

37、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一句子你怎么理解?、“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一句子你怎么理解?、为什么木兰“不用尚书郎”,反而要“还故乡”呢?、该文叙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你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吗?这个故事有怎样的特点?你能用一个双音节词语概括吗?、该文故事性很强,如果按照情节概括的话,高潮和结局部分是什么呢?你能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吗?、你心目中的木兰是个怎样的形象呢?你还知道古代其他有名的女性吗?、你能说说体现“爱国”思想的诗句吗?(最起码两句)孙权劝学、作者 ,字 , (朝代) 家, 家、文章选自 ,这是一部 史,记载了从 到 共 年的史事。、孙权,字三国时的创建者。曹操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