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堂知识练习题湘教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46582024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堂知识练习题湘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堂知识练习题湘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堂知识练习题湘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堂知识练习题湘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堂知识练习题湘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堂知识练习题湘教版班级:_ 姓名:_1. 读文回答问题。囊萤夜读胤恭勤不倦,。,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1按原文填空。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p) 囊萤(nn) 金晖(hu) 刘禹锡(y)B.洛阳(lu) 韩愈(y) 胆怯(qu) 陶渊明(yun)C.萤火(yn) 曝晒(p) 光晕(yn) 范仲淹(zhn)D.绽放(zhn) 炫耀(xin)涉水(sh)龚自珍(n)3下面句子停顿正确的是( )A.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B.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C.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4请写出你对文中词语的理

2、解。囊萤:_恭勤:_5囊萤夜读中车胤刻苦学习的精神打动着每一位读者。当有人请教我们学习有什么秘诀,我们可以送他这句话:“书山有路勤为径,_。”当我们听到同学说“自己基础差,怎么也跟不上了”,我们可以跟他说“学习不怕根底浅,_。”本学期我们还学过描写古人读书求学的成语有:_、_。2. 课内阅读。王戎不取道旁李(节选)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世说新语)注释:尝:曾经,诸:一些,这些。1写出下列句子的大致意思。(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译:_(2)取之信然。译:_2这个故事使你获得了什么启示?_3.

3、阅读理解。精卫填海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山海经北山经)注释文首:花脑袋。喙:鸟嘴。自:自己称呼自己。堙:填塞。1解释下列词语状:_赤:_溺:_为:_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大意。_3这个故事,与“夸父逐日”一样,具有浓重的悲剧色彩,但两个故事中人物的共同精神是什么?_4你如何理解人死化鸟填海的做法?_5“精卫”在传说中,还有很多别名,请你猜猜这些别名的各自含义是什么?誓鸟:_冤禽:_志鸟:_4. 阅读铁杵成针片段,回答问题。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

4、,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是:_。方:_。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_3文中的“李太白”就是_代著名诗人_,被人们称为_。4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_5. 小古文阅读。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注释)抟(tun):把东西捏成团。剧务:工作繁忙。引:牵,拉。1这个故事的名字是( )A.女娲造人B.女娲补天2当读到“天地开辟”一词时,我们想到的神话人物是_。3“力不暇供”的意思是没有多余的力量来供应需求,在文中具体指的是_。4故事中的哪个情节让你感受到了想象的神奇?(用文中

5、的原句回答)_6. 课内阅读。精卫填海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选自山海经北山经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少女:_故:_2用自己的话说说“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意思。_3你觉得这是怎样的精卫?结合文本写出你的理由。_4本学期学习了不少中国神话故事,如尝百草的_,开天地的_。课外的神话故事你还知道:_。(任写一个即可)7. 默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练习。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选自晋书车胤传1联系课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恭勤:_ 通:_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胤恭勤不倦,博学多

6、通。_8. 课内阅读。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把短文中的句子补充完整。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尝与诸小儿游(_)A经常 B曾经 C尝试(2)唯戎不动(_) A但是 B唯一 C只有3王戎不去摘路边李子的原因是_(用文中原句回答)4读了这个故事,你能从王戎身上学到什么?_5历史人物故事,生动有趣,给人智慧和启迪,历经千百年仍然广为流传。你还知道哪些历史人物故事,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写一写,与大家分享。_9.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田登作郡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

7、州皆谓灯为“火”。值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注解:田登,人名。 上元:元宵节1解释加点的字:(1)田登作郡,自讳其名。(_)(2)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_)2翻译下列句子。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_3这个故事的大意可以用两句话来表达,即:_4你认为,田登是个怎样的人?_10. 课内阅读。王戎不取道旁李(节选)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世说新语)注释:尝:曾经,诸:一些,这些。1写出下列句子的大致意思。(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译:_(2)取之信然。译

8、:_2这个故事使你获得了什么启示?_11. 阅读理解。徐孺子赏月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选自世说新语言语)注释:戏:玩耍,嬉戏。邪:疑问词,在这里相当于“啊”。譬如:好比,就好像。瞳子:眼睛的瞳孔。1结合注释,说一说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_2阅读短文,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徐孺子认为月亮特别干净所以明亮。B.徐孺子是举瞳孔的例子来反驳对方。C.从文中能看出徐孺子观察能力很强。D.徐孺子与王戎的特点与年龄都相同。3结合短文,说说徐孺子是一个怎样的人。_12. 拓展阅读。故乡的芦苇(

9、节选)每年,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还未褪尽寒意的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它长得很快,要不了多少日子,它就可以长到几尺高,快活地舒展出它那扁平的狭长的叶子。这时候,我和小伙伴们最喜欢摘一片芦叶,熟练地卷成小小的哨子,放在嘴边,吹出各种悦耳的乐音。我们被这美妙的乐音所陶醉,在亮晶晶的小河边,在碧青青的草地上,快乐地奔跑着,忘情地呼喊着我们还喜欢用芦叶折成绿色的芦叶船。手巧的伙伴,还会从旧火柴匣剪下小片片,当做舵,安在小船的尾部,还用香烟盒里的锡纸做成小小的银色的帆叶。我们一个个光着小脚丫,蹲伏在河滩上,小心翼翼地把各自的小船移到水面上。“开船哆!开船啰!”于是,在一片欢

10、呼雀跃声中,绿色的“船队”便满载着我们纯真的幻想之花,顺流而去1请在文中找到符合下面结构的词语。ABB式:_ _ABCC式:_2文中的第一自然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_3故乡的芦苇带给“我们”哪些欢乐?试着写一下吧。_1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王冕(min)传(节选)王冕者,诸暨(j)人也。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ln)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zh)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x)田,父怒,挞(t)之。已而复如初。(注释)窃:偷偷地。辄:就。或:有人,有的人。挞:用鞭子打。1(理解句子)读一读,给句子选择正确的翻译。(1)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_)A

11、王冕进入学堂偷窃,听到学生们在读书。B王冕偷偷地进入学堂,听学生们读书。(2)或牵牛来责蹊田。(_)A有人牵着牛来责骂王冕家的牛践踏田地,踩坏了庄稼。B或者牵着牛来践踏田里的庄稼。2(梳理内容)文中写了哪个事例来说明王冕爱读书?_3(个性表达)结合短文,试着说说王冕能成为大文学家的原因。_4(语言积累)王冕读书的故事让你想到了哪句名言?_14. 阅读理解。李广射虎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zhng)石没(m)镞(z)。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注释)本文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是西汉名将,力大无穷,擅长

12、射箭,作战英勇,令敌人闻风丧胆,世人称之为“飞将军”。镞:箭头。更:再,又。居:居住。尝:曾经。1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1)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_(2)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_(3)广亦竟射杀之。_2短文写了李广三次射虎,第一次是_;第二次是_;第三次是在右北平射虎时被老虎所伤,但最后仍射死了老虎。其中第_次写得最详细,这件事突出了李广_的特点。3下列对李广再射时“终不能复入石”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李广“中石没镞”只是一时侥幸B.第一次射石时李广以为是老虎,特别紧张,潜能得以充分发挥C.李广的箭术发挥不稳定D.李广后来射的石头太坚硬4下列写李广的诗句中与本文所描

13、述的情景无关的一项是()。A.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B.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C.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D.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5结合短文内容,用一句话来赞美李广将军。_15. 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破瓮救友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爱之(_)破之(_)足跌没(_)水中了(_)其大旨(_)光持石击瓮(_)2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A.司马光B.归有光C.黄继光D.李四光3“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下列词语中“释”的意思和句中“释”的意思相同的是()A.爱不释手B.难以释怀C.冰释前嫌D.解释清楚7 / 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