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流动性过剩及其治理毕业论文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46553520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78.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论我国流动性过剩及其治理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论我国流动性过剩及其治理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论我国流动性过剩及其治理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资源描述:

《论我国流动性过剩及其治理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我国流动性过剩及其治理毕业论文(2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论我国流动性过剩及其治理目 录引论1第一章、流动性过剩概述1(一)流动性过剩涵义1(二)流动性的度量4 1.价格差异法4 2.货币供应量差异法4第二章、我国流动性过剩的主要表现及影响5(一)我国现阶段流动性过剩状况5(二)流动性过剩的主要表现6 1.货币供应量过多6 2.银行体系资金过多7 3.银行间资金拆借利率水平较低7(三)流动性过剩的影响8 1.导致资产价格泡沫8 2.流动性过剩还将导致商业银行过度竞争,放大信贷风险9第三章、目前我国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9(一)内部失衡导致外部失衡13(二)国际产业的转移13(三)劳动力成本低廉14(四)汇率因素15(五)政策因素15第四章、对解决流动性

2、过剩问题的几点建议16(一)国际上应对流动性过剩的一般做法16(1)设立石油稳定基金16(2)加强预测和调控16(3)发行央行票据对冲过剩流动性16 4.加强财政债券和央行票据联合干预17 5.改革外汇管理体制17 6.加强对短期资本的管制17 7.建立外汇投资公司18 8.拍卖中央银行资产和债务18(二)解决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几点建议18 1.努力扩大内需,着力促进消费的较快增长19 2.继续完善金融调控,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收紧流动性19 3.调整各项相关外贸政策,努力减少贸易顺差20 4.加强和改进外汇管理,促进外汇储备的多渠道使用20 5.加大对农业领域和中小企业的支持21结 语21

3、主要参考文献18附 录19附录一 测算狭义流动性过剩的正确思路19后 记20引 论经过20年改革开放的发展,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就这一现象形成原因借助大量文献和笔者自己的看法做出一一评述。以流动性过剩的概念出发,结合资料与数据看出我国流动性过剩的主要表现及其带来的影响。再从中分析导致我国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再给出关于怎样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的一些建议与治理方法。第一章、流动性过剩概述(一)流动性过剩的内涵阐释流动性过剩必须首先说明什么是流动性,因为不能正确说明流动性,就不可能科学阐释流动性过剩。较早提出流动性概念的是经济学家梅纳德凯恩斯。他在就业、利息与货

4、币通论中,提出了著名的“流动性偏好”和“流动性陷阱”概念。在通论中,凯恩斯所提到的流动性都是指货币或现金。其中,他所说的“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喜欢持有货币或现金的意愿和需要;而他所说的“流动性陷阱”,则是指由于人们对货币或现金的偏爱,导致利息不可能无限降低,从而造成货币政策失灵的经济现象。前美联储副主席Roger Ferguson 却认为流动性不是个精确的概念,狭义可以指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广义可以指政策利率水平:IMF在2000年制定颁布的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给流动性的定义是“金融资产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在短时间内以全部或接近市场的价格出售” 苏多永 张祖国。 我国流动性过剩研究的新视角基于20

5、00-2007年数据的研究 北方经济:综合版 2008年第11期。也就是说所谓“流动性”,实际上是指一种商品对其他商品实现交易的难易程度。衡量难易程度的标准是该商品与其他商品实现交易的速度。当该商品与其他商品交易速度加快,也就是非常容易实现交易的时候,流动性就会出现过剩;当该商品与其他商品的交易出现速度减缓,也就是实现交易非常困难的时候,流动性就会出现不足。在一般的宏观经济分析中,流动性过剩被用来特指一种货币现象。也就是说,在现实的经济分析中,上面定义当中的基准商品仅仅被当作货币,因为货币本质上也是一种商品。欧洲中央银行(ECB)的就把流动性过剩定义为实际货币存量对预期均衡水平的偏离。 而货币

6、实质上是中央银行代替社会发行的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负债。信用货币表明了一种债权债务关系,而流通纸币则实际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债券。当存在流动性过剩时,货币与其他商品实现交易的速度大大加快了。这表明,持有货币的债权人希望尽快把货币与其他商品交换,实现自己的债权。由于所有的债权人都希望用货币换回其他商品,货币就出现了贬值的压力。货币流通速度越快,则货币贬值压力越大。这时,如果货币持有人手中的债券无法得到等值的偿还,就会发生抢购风潮,物价飞涨,整个社会就会发生通货膨胀。因此,流动性过剩(Excess Liquidity)就是货币当局货币发行过多、货币量增长过快,银行机构资金来源充沛,居民储蓄增加迅速

7、。在宏观经济上,它表现为货币增长率超过GDP增长率;就银行系统而言,则表现为存款增速大大快于贷款增速。随着经济金融的发展,流动性的内涵也在不断发生深刻变化。从传统理论上看,流动性是指某种资产转化为货币如现金、支票等支付手段的难易程度。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产品创新加快,股票、债券、期权、期指及其他金融衍生产品和原油、有色金属、房地产、艺术品等准金融资产可以很快变现为购买力,充当部分货币职能,因此流动性突破了传统的现金与支票的概念范畴,逐渐涵盖了各类可变现资产。流动性内涵的转变和外延的不断扩大,造成国际上对流动性的认识并不一致。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归纳总结了各种代表性观点,指出流动性是一种非

8、常复杂的现象,其具体表现形式深受金融制度和实践的影响。当前,对流动性主要有三种定义。一是从资产交割期的角度进行定义。这种方法假设债券、股票、期货乃至货币都是具有一定交割期的资产,并将货币看成是交割期为零的资产。这样,在一个给定的时刻,越多的资产接近交割期,转化为货币的可能性就越高,那么经济中的流动性就越多。例如,美国将6个月以下的国债和公司债划为货币范畴。二是从中介支付难易程度的角度进行定义。这种方法将现实经济生活中的资产分为货币资产和非货币资产两类。货币资产通常包括货币、有价证券等;非货币资产则包括贵重金属、房屋、土地、各类资源等,非货币资产只有通过变现才能履行支付功能。这种方法用货币资产与

9、实际产出的比例来表示流动性状况,这个比例越高,各种非货币资产越容易变现,经济中的流动性也越多。三是从流动性创造能力的角度进行定义。这种方法认为,企业可以通过金融市场改变其自身的资产组合,就能够保持需要的流动性,如将持有的债券、期权、土地、专利等资产变现。因此,金融市场越发达,企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越大,持有的各类资产就越多,经济中的流动性也越多杨洋, 吴宪, 刘金枝. 对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剖析J.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8,(3)。值得重视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金融市场创造流动性的能力越来越强,其所创造的流动性比重越来越高,流动性在国际间的转移不断增多加快。(二)流动性的度量

10、准确测定经济中的流动性状况,是制定科学货币政策的前提。世界各国始终在探索符合本国特点的度量方法。总的看,目前发达国家使用的方法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价格差异法,另一类是货币供应量差异法。1.价格差异法这种方法将短期消费价格总水平高于长期均衡消费价格总水平的状况界定为流动性过剩,反之则流动性不足。其理论基础是货币数量公式,即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等于总产出和物价水平的乘积。这种方法假定总产出和利率水平的变动对消费价格总水平没有影响,这样就建立起价格水平波动与流动性变化之间稳定而直接的关系,即物价水平的变动只与货币供应量的增减有关:货币供应量过多,则物价总水平上升;货币供应量不足,则物价总水

11、平下降。2.货币供应量差异法这种方法的理论基础也是货币数量公式,将实际货币供应量多于均衡货币供应量的状态界定为流动性过剩,反之则流动性不足。其中,所谓均衡货币供应量是指根据长期消费价格趋势和潜在产出水平推测出来的货币供应量。尽管这种方法被很多发达国家使用,但是各国货币供应量的内涵有所区别。例如,日本的货币供应量是M2+CD,而美国的货币供应量内涵更加宽泛,这是因为两国的总产出和消费价格水平所对应的稳定货币供应量范围不同。实践表明,金融市场特别是衍生产品市场越发达,货币供应量涵盖的范围越大。对于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市场化水平不高,经济金融发展快,难以准确确定与总产出和价格总水平相对应的稳定货币供

12、应量范围,因此,在度量流动性状况时,通常运用市场利率水平、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资产价格水平等多种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这是因为,在发展中国家,货币与最终消费品价格之间的传导机制不健全、传导速度慢,流动性状况的变化不仅反映在消费物价变化上,还反映在股票、债券、房地产等资产价格的变化上。第二章、我国流动性过剩的主要表现及影响(一)我国现阶段流动性过剩状况流动性过剩在宏观经济层面表现为货币供给超过经济增长,具体表现为货币发行过多、供应量过大、金融机构资金来源充沛。现阶段我国流动性过剩有三大标志:一是货币供给超常增长。2001年以来,我国M2 增速远远高于GDP增长速度,2005年,2006年分别达到17

13、.6%和16.9%,2007年4月达到17.1%。且从2006年12月开始,出现M1增长持续超过M2,使得资金出现活期化现象,短期资金流通量迅速增加。二是外汇储备急剧增长。2000年我国外汇储备为1655.7亿美元,2006年为10663.4亿美元,年均增长36.4%,2007年3月达到12020亿美元。由于我国外汇实行强制结售汇制度,在国家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外汇人民币占款大幅度增加。截至2004年底,外汇占款52592.6亿元,2005年为71211亿元,2006年为98980亿元,2007年第一季度达到107747.8亿元。三是人民币储蓄增长远快于贷款增长。2000年各项人民币储蓄

14、存款12.38万亿元,贷款9.937万亿元,存贷差2.443万亿元;2006年各项人民币储蓄存款33.55万亿元,贷款22.53万亿元,存贷差11.01万亿元。截至2007年3月,各项人民币储蓄存款达到35.43万亿元,贷款为23.96万亿元,存贷差进一步扩大为11.47万亿元。存款量的增加是居民、财政机关团体三大支柱共同作用的结果。2000年三者储蓄存款分别为6.43万亿元、4.41万亿元和0.57万亿元,2006年分别为16.16万亿、11.32万亿元和2.6万亿元,截至2007年3月,分别为17.25万亿元、11.55万亿元和2.6万亿元 马晓河 现阶段流动性过剩的成因与政策建议 改革2

15、007年 第06期 王登科. 流动性过剩的表现及产生原因J. 法制与社会, 2008,(8)。(二)流动性过剩的主要表现流动性过剩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经济现象。从当前我国的情况看,流动性过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货币供应量过多货币供应量过度既表现为近几年货币供应量增速较快,又表现为货币供应量相对实体经济较多。首先,我国各层次货币供应量近年来持续快速增长。2000年2006年M0、M1、M2年均增长分别为10.5%、15.3%、16.5%。今年以来货币供应量增长进一步加快,3月末M0、M1、M2同比增长分别为16.7%、19.8%、17.3%。其次,我国广义货币M2增长快于实体经济增长。除20

16、04年外,2000年2006年广义货币M2增长率均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长率,M2增长率平均比GDP名义增长率高3.6个百分点。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长使得M2对GDP的比值不断上升,由2000年的1.36上升为2006年的1.65。表1 2000年2006年各层次货币供应量增速及M2与GDP的比值指标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M2增长率(%)12.317.616.819.614.717.616.9M1增长率(%)16.012.716.818.713.611.817.5M0增长率(%)8.97.110.114.38.711.912.7GDP名义增长率()10.610.5

17、9.712.917.714.514.4M2/GDP1.3571.4441.5371.6291.5891.6321.650(数据来源:20002006各层次货币调查增长率)2.银行体系资金过多银行存款大于贷款的差额日趋扩大。2000年2006年,银行人民币存款增长比贷款增长平均高4个百分点。银行存贷款增速的差异导致存贷款差额不断扩大,截至2007年3月末,银行存贷款差额已经高达11.46万亿元。这表明银行可运用的资金规模相当大,大量资金滞留于银行间市场。表2 2000年2006年人民币存款、贷款增速及存贷差指标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年3月末存款增速(%)

18、13.816.019.021.716.018.916.815.9贷款增速(%)6.013.016.921.112.19.315.716.3存贷差(亿元)244333130239623490606322792479110149114600(数据来源:人民币存款、贷款银行数据)3.银行间资金拆借利率水平较低近年来,尽管央行多次调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收紧银行的流动性,但银行间资金拆借利率不仅没有上升反而下降,表明银行的资金面是相当宽松的。2006年,央行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累计上调幅度达到1.5个百分点,而银行间资金拆借利率仅上升了0.01个百分点。2007年3月,银行间资金拆借利率为1.74

19、% 张雪芳, 王妙如.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实证研究J. 财贸经济, 2007,(12)。表3 银行间资金拆借年平均利率()指标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年3月银行间资金拆借利率2.4852.6902.2762.4422.8032.2602.2701.74(数据来源:年度拆借利率是根据全国银行间资金拆借市场30天加权平均利率计算。2007年3月数据为该月全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三)流动性过剩的影响流动性过剩的持续发展,必然表现为货币的泛滥,一旦出现过于流向某一领域,就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冲击,把握不好,还可能由局部问题演变为全局问题。当

20、前经济领域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就表现出了一些苗头。1.导致资产价格泡沫2000年2006年,我国房地产投资年均增长均在20以上,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但相比之下,由于资金量较大,对房屋的需求表现得更为旺盛,造成房屋销售价格也快速上涨,2000年2006年全国房屋销售价格累计上涨了39.8。其中部分城市房价涨幅明显偏高,2000年2005年,宁波、上海、青岛和杭州房屋销售价格累计涨幅分别达到85.9、68.7、68和54.3。尽管2006年以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限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措施,但房价上涨的势头依然不减,2007年1季度,全国房屋销售价格涨幅为5.6%,其中北海、深圳、北京、广州的涨幅分别高

21、达15.1%、10.3%、9.8%和9%。2006年,我国股票市场指数呈现持续大幅度上扬的态势,上证综合指数由1161.1点上升至2675.5点,上涨了130.4;深证综合指数由278.8点上升至550.6点,上涨了97.5。2007年,股票市场价格指数继续快速上涨。截至4月底,上证综合指数和深证综合指数分别比年初上涨了41.4、92.3。13月,股票筹资额累计达到864.6亿元。股票市场的持续旺盛,除与股权分置改革顺利实施、市场制度逐步规范、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企业效益大幅提高有关外,流动性过剩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房地产价格和股票指数的持续上扬,容易产生资产价格泡沫,发展下去势必会推动实体经

22、济价格的上涨,不利于整个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张锐. 中国流动性过剩的纵横剖面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8,(1)。表4 2000年2006年房地产投资及房屋销售价格情况指标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年1-3月房地产投资额(亿元)498463447791101541315815909193833544房地产投资增速(%)21.527.322.830.329.620.921.826.9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亿元)2622230001354894581259028750959347214544房地产占投资比重(%)19.021.122.022.222.321

23、.220.724.4房屋销售价格涨幅()1.12.23.74.89.77.65.55.6(数据来源:2004年、2006年和今年13月房地产数据为快报口径,其他年份为年报口径。)表5 2000年2006年股票筹资额及期末股票指数指标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年4月末股票筹资额(亿元)2103.21252.3961.71357.71510.91882.55594.3864.6上证综合指数2073.51646.01357.71497.01266.51161.12675.53841.3深证综合指数635.7475.9388.8378.6315.8278.8550

24、.61064.8(数据来源:各证券所2000-2006年综合指数)2.流动性过剩还将导致商业银行过度竞争,放大信贷风险在银行体系资金充裕的条件下,银行发放贷款具有较高的积极性,同时企业由于资金成本较低、经济预期乐观而愿意扩大投资,由此导致银行信贷投放过多。同时,银行间的竞争,导致放贷过程中审慎性标准的降低,有可能使许多贷款在经济增长放慢时变为不良贷款,增加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随着流动性过剩逐步传导至实体经济,还将带动社会需求快速增长,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张雪芳, 王妙如.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实证研究J. 财贸经济, 2007,(12)张锐. 中国流动性过剩的经济学分析J. 科学社会主义,

25、 2007,(5)。第三章、我国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欧洲中央银行以及一些重要国际学术机构的研究普遍认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流动性过剩通常有四个来源:一是外汇储备的积累。这种情况几乎都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这是因为,保持汇率稳定对于这些经济体防止资本大量流入而带来的不确定性、维持一个较低的通胀预期和维护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至关重要,客观上要求对外汇市场进行必要的干预。因此,这些经济体的中央银行追求固定或有管理的汇率制度。随着外汇通过商品出口、政府和私人部门对外举债、外商直接投资、国际捐助以及国外收益汇回等渠道大量流入,外汇储备大量增加。特别是在升值预期较强时,由

26、于大量投机资金的流入,外汇储备的增加更多更快。二是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创新。近些年来,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快速发展,信用卡、私人银行、汽车金融、房地产金融等层出不穷,使得银行的资产结构更加优化,也创造了更多的流动性。同时,股票、债券、期 权、期指及其他金融衍生产品不断丰富,资产流动性增强。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目前仅金融衍生产品创造的流动性就占全球流动性的80%以上。三是政府财政赤字的货币融资。历史上,很多国家的政府都曾经向中央银行借款,以弥补财政赤字。从20世纪90年代早期开始,随着各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提高,央行对政府财政赤字的融资额已经明显减少,政府转而采用向市场发行债券的方式弥补财政赤字。但

27、是,很多国家的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仍然反映着过去对财政赤字的融资。四是拯救银行危机。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都曾发生过银行危机或金融危机,商业银行支付困难,面临倒闭,需要资金的支持。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出资拯救面临危机的商业银行,从而增加了货币供应量。在有些国家,由于危机深重,国家财政不得不出资拯救身陷囹圄的中央银行,扩大国债规模。这些都会造成流动性过剩 王登科. 流动性过剩的表现及产生原因J. 法制与社会, 2008,(8)。总体来看,造成一个经济体流动性过剩,既有内部因素的作用,也有外部因素的影响;既有政策调整的影响,也有金融危机的冲击。对于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对外依赖性强,金融体

28、系比较脆弱,需要保持必要的外汇储备,因此外部因素对其流动性的影响越来越大;而对于发达国家,由于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居于有利地位,货币可完全自由兑换,不需要保持较多的外汇储备,通常对外部经济产生较强影响,因此流动性过剩不会对其经济金融产生重大影响。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发展中国家的流动性过剩与发达国家的流动性过剩有着本质区别: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不是全面的流动性过剩,往往是部分领域资金过剩与部分领域资金不足并存。当前我国出现的流动性过剩,是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大背景下出现的,有国际的因素。近几年全球流动性过剩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为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货币供应量与GDP的比值上升、基准利率水平保持低位。2000

29、年2005年,美国广义货币M3与GDP的比值由0.73上升为0.82,欧元区广义货币M3与GDP的比值由0.74上升为0.88,日本M2+CD与GDP的比值由1.29上升为1.44。近年来,美、日、欧等世界主要经济体持续实施低利率政策,使得世界范围内流动性过剩问题日益严重,跨国资本流动日趋活跃。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及未来良好的发展前景,加上人民币升值预期因素,致使大量国际过剩资金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我国,客观上加剧了我国的流动性过剩问题。表6 2000年2006年世界主要经济体货币供应量增速及年末基准利率国别(地区)指标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美国M3增速()8.

30、6012.906.603.606.307.60联邦基金利率()1.751.251.002.254.255.25M3/GDP0.730.790.820.810.810.82欧元区M3增速()4.108.006.907.106.607.309.70欧洲央行利率()4.753.252.752.002.002.253.50M3/GDP0.740.790.800.820.840.88日本M2+CD增速()2.102.803.301.701.901.801.10日元基准利率()0.500.100.100.100.100.100.40(M2+CD)/GDP1.291.351.391.421.421.44(数

31、据来源: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欧洲央行,日本央行,日本内阁府)但从国内看,当前出现的流动性过剩,直接原因是国际收支,特别是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的结果。为说明这一点,将因贸易顺差带来的外汇占款从各层次货币供应量中扣除,发现调整后的各层次货币供应量增速及其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均大幅下降。与调整前相比,2001年2006年调整后的M2增速平均下降4.5个百分点,M2与GDP的比值平均下降0.3。这表明贸易顺差扩大带来的外汇占款增加是形成流动性过剩问题的直接原因。从2006年的情况来看,调整后的M2增速下降了8.5个百分点,M2与GDP的比值下降了0.47点。表7 2000年2006年调整前后的各层次货币供应

32、量增速及其与GDP的比值(%)指标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M2增长率(%)调整后16.715.215.28.112.98.4调整前17.616.819.614.717.616.9M1增长率(%)调整后8.113.43.412.016.925.0调整前12.716.818.713.611.817.5M0增长率(%)调整后699.5174.3154.0106.151.652.4调整前7.110.114.38.711.912.7M2/GDP调整后1.2131.2811.3441.3721.2601.2431.178调整前1.3571.4441.5371.6291.58

33、91.6321.650M1/GDP调整后0.3920.3830.3960.3630.2710.1970.129调整前0.5360.5460.5890.6190.6000.5860.602M0/GDP调整后0.0040.0200.0490.1110.1950.2580.343调整前0.1480.1430.1440.1450.1340.1310.129(数据来源: 张锐. 中国流动性过剩的纵横剖面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8,(1))进一步分析,国际收支(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又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一)内部失衡导致外部失衡从国民收入恒等式看,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投资必然会出现贸易

34、顺差,过剩的生产能力必然要寻求外部需求平衡。在我国,由于对未来预期不确定,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等因素影响,居民预防性储蓄较高;而企业和政府由于受体制和机制影响,储蓄也保持较高水平。国内消费需求不足,表现为国内储蓄大于投资的内部失衡,结果是以贸易顺差持续扩大为特征的外部失衡。2000年以来,我国国内消费率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2000年2006年,国内消费率由62.3%下降至50,而同期国内投资率由35.3%上升为42.7%。表8 投资率和消费率(%)指标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消费率62.361.459.656.854.351.850.0居民消费率46.445.2

35、43.741.739.837.736.4政府消费率15.916.215.915.114.514.113.6投资率35.336.537.941.043.242.742.7(数据来源:国内投资消费调查)(二)国际产业的转移我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同时,也承接了来自周边国家和地区对欧美的大量顺差。一方面,日本、韩国、东南亚大量的元器件到我国来加工、组装以后向欧美出口;另一方面,亚洲其他地区直接到中国来设立工厂,生产产品之后回流到欧美等地区。表现为我国对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亚洲国家和地区是大量逆差,而对欧美则有很大的顺差。在这种全球产业分工格局之下,我国对欧美的顺差实际上是亚洲主要经济体产业向我国转移

36、的结果。表9 2001年2006年我国对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贸易差额(亿美元)指标200120022003200420052006美国280.8427.2586.1802.71141.71442.6欧盟51.896.7190.9370.4701.2916.6日本21.6-50.3-147.3-208.6-164.6-240.8东盟-48.4-76.3-164.0-200.8-196.3-182.1韩国-108.7-130.8-230.4-344.3-417.1-452.5台湾-223.4-314.8-403.6-512.3-581.3-663.7(数据来源:国家对外贸易管理局)(三)劳动力成本低

37、廉我国经济活动人口达7.8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待转移,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目前我国的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仅相当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2%4%,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我国台湾省的5%13,巴西、墨西哥的20%30。劳动力成本低廉,决定了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王中林, 卜玉龙, 陈迁. 流动性过剩与资本市场发展J. 商场现代化, 2008,(4)。表10 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的国际比较指标200220032004中国/美国0.0270.0280.029中国/日本0.0310.0310.031中国/加拿大0.0340.0320.031中国/法国0.0330.0290.028中国/德国0.

38、0240.0210.021中国/意大利0.0390.0340.033中国/英国0.0310.0290.027中国/巴西0.2230.2260.221中国/墨西哥0.2190.2490.268中国/我国台湾省0.1010.1090.112中国/新加坡0.0850.0860.090中国/韩国0.0650.0620.058中国/中国香港0.1010.1120.122(数据来源:根据美国劳工部数据计算)(四)汇率因素人民币汇率,虽然自2005年7月21日进行改革后呈现出总体上升的态势,但对不同货币有升有贬,兑日元和美元是升值,兑欧元却是贬值。人民币对部分货币的贬值也促进了出口的增长。表11 2000年

39、2006年人民币对世界主要货币年末汇率指标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人民币/100美元827.81827.66827.73827.67827.65807.02780.87人民币/100欧元863.601033.831126.27957.971026.65人民币/100日元7.246.306.907.737.976.876.56(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五)政策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鼓励生产型的财税政策,“奖入限出”的外贸政策,“宽进严出”的外汇管理政策,进口替代型的产业政策。这些政策包括“生产型”的增值税、收汇增量奖励、强制性结售汇制度、境外投资购汇额度限制

40、等。在这些政策性因素的影响下,企业出口大幅增加,外汇收入不断上升,顺差持续扩大 万东华 江明清 姜雷光 付凌晖 2007年 第07期。第四章、对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几点建议(一)国际上应对流动性过剩的一般做法面临流动性过剩,各国都从本国实际出发,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加以应对。1.设立石油稳定基金随着石油价格的快速上涨,石油出口国的外汇收入大量增加,国内流动性过剩,为了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很多国家开始设立石油稳定基金。以俄罗斯为例,2004年2月设立石油稳定基金,基金有两个来源:一是国际石油价格超过法定基准价格时征收的石油出口关税和石油开采税;二是新财年开始时的联邦财政盈余。石油稳定基金用于弥补石油价

41、格下跌时的财政赤字,或是当基金总额超过180亿美元时用于偿还外债,并严格禁止用于国内消费。目前,俄罗斯的石油稳定基金总额为GDP的5.7%,科威特为80%,挪威为70%,阿塞拜疆为20%。石油稳定基金在促进这些国家国际收支平衡、对冲流动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胡志涛,沈健,黄跃平. 流动性过剩的成因以及对策J财经界(下旬刊), 2008, (02)。2.加强预测和调控很多国家都高度重视对流动性状况的监测和调控。发达国家通过监测物价、利率等价格水平的变化,判断流动性状况;发展中国家市场发育水平低,往往通过确定预测目标的方法进行判断。如埃及中央银行从研究本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数据出发,考虑国际经济发展对本

42、国经济的影响,确定一个合理的长期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预测流动性需求,确定流动性调控目标。根据经济运行情况,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工具适量吞吐流动性,确保短期货币市场利率接近央行的公布利率。实践表明,这种管理方法使埃及的流动性始终处于合理的范围内。3.发行央行票据对冲过剩流动性中央银行可以发行短期和长期两种央行票据。波兰、智利和墨西哥等国央行都曾经发 行长期央行票据对冲流动性,取得了较好效果。但是,一方面由于央行希望多发行短期票据以体现货币政策的价格导向,另一方面通常发行长期票据的成本比较高,所以很多国家较少使用长期票据。4.加强财政债券和央行票据联合干预财政债券和央行票据一样,也是对冲流

43、动性的一个重要手段,除发行主体不同外,两者在功能上没有差别。印度、韩国、墨西哥等国财政部门通过与本国中央银行协商,发行数量匹配、收益相同、期限互补的长期和短期债券,对冲过剩流动性,增强了这些国家对冲流动性的能力。增强财政部门在对冲流动性方面的作用,有效降低了中央银行的压力,为货币政策创造了更大的灵活空间。5.改革外汇管理体制这是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提高外汇使用效率、缓解流动性过剩的一个重要途径。印度、土耳其、俄罗斯等国发现,其外汇收入通过多种渠道大量流入本国的企业,本国的外汇管理政策限制了企业通过市场顺利取得需要的外汇资金。因此这些国家积极调整外汇政策,放松外汇管制,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44、帮助企业进口和进行海外投资,极大地缓解了本国流动性过剩局面。6.加强对短期资本的管制短期资本大量流入已经成为一些国家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为此,很多国家采取了无偿准备金这种较为严格的管制措施。例如,1991年6月,智利规定,除了出口信贷以外,所有新借入的外债都要将数量为总金额20%的无偿准备金存放在智利中央银行,存放期从90天到1年不等,视借款期限而定。1992年5月,无偿准备金的要求进一步扩展到外币存款,准备金比例提高到30%,并且不管期限长短,准备金都必须存放1年。无偿准备金制度对长期资本流入不造成重大影响,而对短期资本流入形成了制度性排斥,从而有效防止了短期资本的过度流入,缓解了国内的流

45、动性过剩。7.建立外汇投资公司政府直接运用外汇资源,扩大对外投资能够有效缓解国内的流动性过剩。近些年,随着外汇储备的大量增加,已经有20多个国家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新加坡、韩国建立的外汇海外投资公司,新加坡的GIC和韩国的KIC负责将本国的部分外汇储备用于海外投资,保证获得持续的长远回报,保障资产的实际价值。新加坡的GIC广泛投资于海外的金融、资源、基础设施等类型资产,而韩国的KIC则不允许投资房地产、股票等。总的看,这些投资不仅有效缓解了本国国内的流动性过剩,而且获得了较好收益,确保了国家外汇储备安全。8.拍卖中央银行资产和债务调整中央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是紧

46、缩流动性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塞浦路斯、匈牙利、墨西哥和乌干达等国中央银行,将其持有的资产(如国债)或负债(如央行票据)向商业银行进行公开拍卖。商业银行买入标的资产,其流动性转入中央银行账户。例如,塞浦路斯央行公布持有利率标的和数量标的,前者是指央行公布能够接受的最高利率和标的总量,后者是指央行在拍卖前只公布标的的固定利率而不公布标的数量。通过这种竞争性拍卖,既有效提高了央行回收流动性的能力,也激发了商业银行主动收缩流动性的动力张雪芳, 王妙如.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实证研究J. 财贸经济, 2007,(12)European Economics-East and West Neil H

47、.Jcob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James E.Howell(Stanford University)Economic Integration in East Asia: Perspectives from Spatial and Neoclassical Economics By Masahisa Fujita, Koji Nishikimi, Satoru Kumagai Publisher: Edward Elgar PublishingPrinciples of economics gregroy mankiw By parragon。 (二)解决我国

48、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几点建议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多种矛盾逐渐累积的结果。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既是一项十分紧迫的现实任务,同时又带有长期性、艰巨性,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多管齐下,逐步缓解。从现实来看,现在中国经济的热度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银行大规模的放贷,二是企业的投资冲动,三是外部需求的强劲增长。同时中国内部经济中消费与投资比例明显不协调,在消费迟迟难以启动的条件下,必然的选择是收紧投资和信贷,避免出现由投资维持经济增长这样不可持续发展的局面,同时控制由于信贷扩张而出现的经济泡沫;而净出口是相对而言可选择的一个增长引擎,在人民银行对外汇占款还可以控制的条件下,还需要它来维持总

49、需求的规模,但要顾及其增长的适度。中国现阶段的经济政策应围绕消费、投资、净出口和信贷展开,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也如此。据此,笔者特提出以下建议:1.努力扩大内需,着力促进消费的较快增长加快向公共财政转型,发挥财政政策在促进国内消费中的积极作用。大力增加“为全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公共资源”方面的支出,完善教育和卫生等公共服务;抓紧建立健全全民社会保障制度,适度增加财政在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尤其是要加紧农民工的医疗和养老保障体制建设,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建设。进一步完善各项消费政策,尤其是调整消费税制等方面的政策,鼓励并方便居民扩大消费。同时,要进一步改革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大力提高中低收

50、入群体的消费水平。进一步加强有利于扩大消费的市场体系建设。要加快建立现代市场体系,形成便捷高效的流通网络,大力发展流通市场,方便居民消费。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优化消费环境。着力解决信贷服务不足、零售服务不完善、农村消费环境差等消费瓶颈问题。推动农民向城镇的转移步伐,提高农民收入。在继续落实各项惠农措施,加大对农村和农业发展支持力度的同时,创造条件,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消除不利于城市化发展的制度性障碍,着力提高农民收入。2.继续完善金融调控,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收紧流动性可考虑进一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或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加大公开市场对冲操作力度,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窗口指导。尽管自去年

51、以来已8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已达11.5%;4次提高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目前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分别达3.06%和6.57%,但从目前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看,有空间也有必要再适度上调利率。利率结构上,短期存贷款利率调整幅度小一点,中长期存贷款利率调整幅度大一点。此外,也可考虑调整票据发行结构,增加发行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定向购买的中长期债券,减少金融体系中的短期流动性。3.调整各项相关外贸政策,努力减少贸易顺差结构性地大幅度降低出口退税率,对“两高一资”产品可采取加征出口关税,或采用配额管理制度进行调控;同时可根据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适时适度地调整“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适当放宽加工贸易内销

52、政策,减少加工贸易顺差。适当降低部分产品的进口关税,清理进口非关税壁垒,扩大对重要原材料、先进技术和设备等的进口。切实强化企业尤其是外贸企业的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障制度,减少出口对低劳动力成本的依赖。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劳动法,完善有关最低工资标准的规定,严格执行各种社会保障制度,适当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改善职工的工作环境和福利状况,以解决人为压低要素成本带来的价格扭曲。严格把牢“环境关”,提高资源产品价格。要对新开工项目严格落实环境保护标准,还要对运营企业强化环保管理的监督和执法。同时,要加快推进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尽快完善商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以及市场竞争机制,特别是完善土地、水、能源等资源产

53、品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使各项资源产品价格能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4.加强和改进外汇管理,促进外汇储备的多渠道使用加强对“非贸易顺差”外资流入的监管,防止投机性“热钱”的非法流入。在堵住“热钱”的同时,稳步推进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适当增加汇率机制的灵活性。改革结售汇制度,可以考虑将强制性结售汇制度调整为强制性与意愿性结售汇制度混合的方式,鼓励由企业和居民购买并持有外汇。积极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从简化境外投资审批手续、放宽用汇限制、提供信贷支持等方面,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条件,支持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扩大对海外的直接投资或间接投资,转移部分富余产能和富余资金 。5.加大对农业领

54、域和中小企业的支持一是由财政以发行人民币债券方式,向商业银行借款,然后以“以工代赈”方式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或西部大开发项目建设。二是各商业银行要按规定比例划出一定支农贷款,作为指令性指标下达。三是加大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但前提是坚持有关信贷政策,确保贷款效益和资金安全。结 语通过本文的初步研究(综上所述),得出的结论是:目前,我国经济体系中存在的流动性过剩,这是国内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全球性流动性过剩的蔓延是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外部根源,储蓄存款过快增长是我国流动性过剩的重要根源,外汇储备大量增加是我国流动性过剩的直接根源。国际上应对流动性过剩的一般做法: (1)设立石油稳定

55、基金; (2)加强预测和调控; (3)发行央行票据对冲过剩流动性; (4)加强财政债券和央行票据联合干预; (5)改革外汇管理体制; (6)加强对短期资本的管制; (7)建立外汇投资公司; (8)拍卖中央银行资产和债务。解决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几点建议: (1)努力扩大内需,着力促进消费的较快增长; (2)继续完善金融调控,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收紧流动性; (3)调整各项相关外贸政策,努力减少贸易顺差; (4)加强和改进外汇管理,促进外汇储备的多渠道使用; (5)加大对农业领域和中小企业的支持忽视了流动性过剩导致的影响. 流动性过剩将导致资产泡沫,而资产泡沫将会有可能带来金融风险。流动性过剩还

56、将导致商业银行过度竞争,放大信贷风。流动性过剩是通货膨胀的前兆,从流动性过剩到通货膨胀只有一步之遥! 因此一定得落实做好缓解流动性过剩的一系列有关措施。主要参考文献1 胡志涛,沈健,黄跃平. 流动性过剩的成因以及对策J财经界(下旬刊), 2008, (02)2 李 宁.流动性过剩问题研究J. 财经界(中旬刊), 2007,(11)3马晓河 现阶段流动性过剩的成因与政策建议 改革2007年 第06期4沈晓晖 邵质 流动性过剩:几点认识和一些国家的应对措施 国务院研究室宏观司5苏多永 张祖国。 我国流动性过剩研究的新视角基于2000-2007年数据的研究 北方经济:综合版 2008年第11期6 陶

57、坤. 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研究J. 滁州学院学报, 2008,(2)7万东华 江明清 姜雷光 付凌晖 2007年 第07期8万东华;江明清;姜雷光;付凌晖 对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初步分析 出自出: 国家统计局9 王登科. 流动性过剩的表现及产生原因J. 法制与社会, 2008,(8)10 王中林, 卜玉龙, 陈迁. 流动性过剩与资本市场发展J. 商场现代化, 2008,(4)11 王志远,石 薇.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探析J长白学刊, 2007, (06).12 杨洋, 吴宪, 刘金枝. 对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剖析J.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8,(3)13 张锐. 中国流动性过剩的纵横剖面

58、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8,(1)14 张锐. 中国流动性过剩的经济学分析J. 科学社会主义, 2007,(5)15 张锐. 中国流动性过剩的纵横分析J.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 2008,(1)16 张雪芳, 王妙如.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实证研究J. 财贸经济, 2007,(12)17European Economics-East and West Neil H.Jcob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James E.Howell(Stanford University)18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East Asia: Perspectives from Spatial an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