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煤矿事故的人因失误及其预防措施毕业论文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46550742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2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谈煤矿事故的人因失误及其预防措施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浅谈煤矿事故的人因失误及其预防措施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浅谈煤矿事故的人因失误及其预防措施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浅谈煤矿事故的人因失误及其预防措施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煤矿事故的人因失误及其预防措施毕业论文(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论文中文题目:浅谈煤矿事故的人因失误及其预防措施外文题目:ON THE COAL MINE ACCIDENTS HUMAN ERROR AND ITS PREVENTION MEASURES摘要煤炭生产在国民的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我国的能源消费中拥有绝对主导地位,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是煤矿事故百万吨死亡率仍然很高,究其原因,人因失误导致的事故在煤、管理和教育等原因。结合这些原因,本论文对此问题提出了具体的预防措施,主要有心理原因的预防,还可以提高矿工的素质,加强对机械设备和救护器材的科学管理,加强企业管矿事故占有很大的比例。研究煤矿事故的致因机理和加强人因

2、失误控制是减少煤矿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本论文指出了煤矿事故的人因失误原因,其包括人的心里、素质、机械设备和救护器材理,加强矿工安全教育。希望我的研究成果能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减少煤矿事故对国民经济发展造成的破坏,从而促进我国煤炭企业的健康发展。关键词:人因失误;煤矿事故;预防措施 - 0 - ABSTRACTCoal production in the Nationals production and lif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as energy consumption has the absolute dominance has become a

3、 pillar industry in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Million tons of coal mine accidents, but mortality remains high, reason, human error caused the accident in the coal mine accidents account for a large proportion. Research coal mine accidents caused due to the mechanism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hum

4、an error control is to reduce coal mine accidents occurred in an effective way.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coal mine of human error causes of the accident, which includes peoples hearts, quality, mechanical equipment and ambulance equipment, management and education and other reasons. Combination of

5、these reasons, this paper raised the issue of specific preventive measures, mainly the prevention of psychological reasons, but also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miners to strengthen the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and ambulance equipment, scientific management, strengthening enterprise management and

6、 to strengthen mine safety education. I hope that my research can reduce coal mine accidents, reduce coal mine accidents causing damage to the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us promo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al enterprises.Key words: Human error; Coal mine accidents; Prevention目录前言1

7、1. 煤矿安全的现状21.1中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21.2美国等发达国家煤矿安全生产形势42.煤矿事故的人因失误原因62.1 人的心理原因72.2 人的素质原因82.3 机械设备和救护器材的原因92.4 工作环境的因素分析102.5 管理的原因112.6 教育的原因123煤矿事故具体预防措施133.1针对心理原因的预防对策133.2 提高矿工的素质的对策133.3 加强对机械设备和救护器材的科学管理143.4 加强企业管理153.5 加强矿工安全教育16结论18致谢19参考文献20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论文前言煤炭生产在国民的生产生活中起着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煤炭在我国的能源消费中拥有绝对主导地位

8、,煤炭行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06年,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为69.4,我国电力燃料的76、钢铁能源的70、民用燃料的80、化工燃料的60均来自于煤炭。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难以改变。我国的煤矿本身生产水平也不太均衡。我们既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煤矿,还有最原始、落后的小煤矿。我国现在许多地方已经开始采取措施整合小煤矿,发展先进的生产力,小煤矿生产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这样,煤炭生产会均衡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煤炭生产在支撑国民经济的同时,一直存在着频发的“煤矿事故”现象,许多矿工为煤炭生产付出了血的代价。以辽宁省2009年上半年煤矿事故为代表统计,

9、16月全省煤矿共发生死亡事故18起,死亡25人。煤炭百万吨死亡率0.93,下降23.8。其中国有重点煤矿发生事故5起,死亡5人(占死亡总数的20)。国有地方煤矿发生事故4起,死亡4人(占死亡总数的16)。乡镇煤矿发生事故9起,死亡16人(占死亡总数的64)。相比之下 ,2004年美国生产煤炭近l0亿吨,但煤矿安全事故中总共只死亡27人。实际上连续三年来,美国煤矿安全死亡人数都低于30人,每百万吨煤死亡人数在003以下。美国矿业协会主席杰克杰拉德在今年一月发表公报称,这创造了“历史最好记录”。而负责矿业安全的政府部门一美国劳工部下属矿业安全与卫生局,还计划到2008年将煤矿死亡人数再减少1 5。

10、随着科技的发展, 在煤炭生产安全系统安全中, 机器设备可靠性越来越高, 由于人本身的复杂性,人因失误变得愈来愈严重。煤矿企业属于事故多发行业,人因失误导致的事故在煤矿事故中占有很高的比例。本文研究和分析了人因失误的特征和原因,针对煤矿生产特点给出了控制人因失误的对策,对于减少煤炭生产事故,保障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 - 1 煤矿安全的现状1.1 中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为5.6万亿吨,其中已探明储量为1万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1,(石油占2.4,天然气占1.2)。建国以来,煤炭在全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例长期占70以上,预计到2050年还将占50以上。2008年,

11、全国煤炭产量完成27.16亿吨。郝向斌,刘志勇.2008年中国煤炭市场运行回顾及2009年市场展览.中国煤炭,2009,4.第5页.1.1.1煤矿事故死亡率大幅下降随着这几年的发展,特别是在煤矿的安全生产上,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瓦斯治理空间站、整合和关闭小煤矿对解决制约煤矿发展的问题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现在煤矿的安全生产状况有了明显改善。2008年中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1.182。慕容红.中国煤矿事故起数死亡数大幅下降 百万吨死亡率仍高.新华. / 2009-09/05/content_12002067.htm.2009年09月05日.2008年全国煤炭产量完成27.16亿吨,比200

12、2年相比增加了13.16亿吨,产量增加了一半多。2002年煤矿事故的绝对死亡人数七八千人,去年煤矿的事故死亡人数降到了四千人左右,煤炭的产量在增加,死亡人数在降低,所以死亡率就下降了。煤炭的死亡率是美国的五十倍。这个数据发生了变化,这标志着党和政府在煤炭安全生产上采取的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1.1.2我国的煤矿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太均衡我国既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煤矿,也有最原始、落后的小煤矿。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呈现乡镇煤矿最高, 国有地方煤矿次之, 国有重点煤矿最低的特点。2009年头7个月,以安徽省为例,在省内各级部门共同努力下,全省小煤矿的安全生产形势相对稳定。全省共发生死亡事故13起,死亡15

13、人,同比分别下降27.8和25。然而全省煤矿生产中依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瓦斯事故没有得到有效治理,全省小煤矿已发生瓦斯事故4起,死亡5人;未遂事故多发;区域安全生产不平衡;煤矿安全生产主体经常变动,给安全生产监管带来困难;瓦斯治理与煤矿安全生产面临灾害程度距离国家的要求相差较远;小煤矿安全基础薄弱,安全管理尤其是技术管理不能适应安全生产的需要。此外,从煤矿安全监管上看,仍与国家和省政府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制约煤矿安全生产的矛盾还没有完全解决,比如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比较落后,很多都是靠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耗来拉动的。这就造成了能源、原材料供应紧张,虽然近几年煤炭产量翻了一番,但仍

14、然供不应求,这导致很多的事故发生。目前,我国煤炭的队伍结构也发生了主要变化,近几年大量的农民工进入了煤炭行业。据统计,全国550万煤炭工人当中,农民工占了56,而且小煤矿几乎都是农民工,他们本身的文化素质就比较低,到了煤矿以后又没有进行过系统培训,很多人缺乏基本的安全常识,有时候他们既是肇事者,又是受害者,如果想要改变这种状况,也需要加大培训的力度,提高他们的安全素质。黄毅.我国生产亿元GDP死亡率是先进国家的10倍.新华网. /content_7444059.htm.2008年01月18日.1.1.3煤矿的安全基础比较薄弱前几年煤矿的经济效益不太好,特别是一些国有煤矿长期亏损,在安全生产方面

15、欠帐518亿,井下使用的设备严重老化。以前国有大矿在井下的设备有1/3应该淘汰了,但是由于没有资金进行更换,所以现在带病运转,这本身就是事故的隐患。落后的中小煤矿为了降低成本,大量的使用国企淘汰下来的设备,经简单维修后便投入使用。给中小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造成了更大的事故隐患。1.1.4煤炭资源赋存较深我国煤炭储量分布极不均衡,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煤炭矿藏赋存,适合大型露天开采条件的矿藏不多,绝大多数煤炭矿藏的埋藏深度较深、煤层分布复杂,95的矿井都是采用井工开采。煤层的自然发火期紧为36个月,发火情况严重。所以很容易造成瓦斯事故。1.2美国等发达国家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作为世界主要产煤大国之一,美

16、国也曾经历过安全状况恶化、伤亡事故严重的年代。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由于生产技术和管理都比较落后,美国煤矿处于安全事故多发期。特别是1907年,美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为3242人,创下其历史最高记录。其中,西弗吉尼亚州一家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362人死亡。当年美国百万吨死亡率高达8.37。联邦矿山安全与健康法的实施,标志着美国煤矿业生产走上事故低发率的阶段:到20世纪70年代,死亡人数下降到千人以下;1990年2000年,美国共生产商品煤104亿吨,仅死亡492人,平均百万吨死亡率为0.0473;在安全状况最好的1998年,共产商品煤10.18亿吨,仅死亡29人,百万吨死亡率为0.02

17、8;1993年2000年的八年间,整个煤炭行业没有发生过一起死亡三人以上的事故。20世纪前30年,美国煤矿每年平均事故死亡2000多人;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伤亡人数才迅速减少;1990年死亡66人;2000年死亡40人;2002年为27人;2003年为30人;2004年为28人;2005年为22人;2006年煤矿死亡事故为12人。从国际上公认的安全生产指标百万吨死亡率来看,美国的这一指标已下降到0.035左右。美国煤矿20042006年的百万吨死亡率分别仅为0.027、0.021和0.045。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大型煤炭公司通过兼并联合,企业趋于大型化、集团化。大型煤炭公司的产量

18、在全国总产量中的比重日益增加。2002年与1991年相比,美国最大的20个煤炭公司的产煤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由56.7增加到81.8,12年内提高了25.1个百分点。此外,可能引起伤亡事故和危害矿工健康的严重违规行为责任人,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即使未造成严重后果,政府督察人员在进行初步调查后,也将把责任人交由司法部门起诉审判。严重违法或违法程度虽轻但导致人员伤亡的个人和公司,罚款将分别达25万美元和50万美元。2煤矿事故的人因失误原因国内外大量的调查统计表明,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导致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7090以上。在矿山事故原因分析中,事故致因理论被广泛研究。该理论认为,事故之所以发生,是因为生

19、产过程中存在不安全因素和众多的社会因素及环境条件。人的不安全行为可以促成物的不安全因素,而物的不安全因素又会在客观上造成人出现不安全行为的条件。隐患是由物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上的缺陷共同作用的结果,客观上一经出现隐患,再加上人主观上的不安全行为,就会立即导致事故的发生。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奇经过大量的研究,认为存在着“88:10:2”规律,即在100起事故中,有88起是纯属人为的,有10起是人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只有2起是人难以预防的,即所谓“天灾”。吴弯,许开立.安全管理学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第55-56页.同样,煤炭行业80以上的事故都是由于现场管理不善和职工违章造成的

20、。因此,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研究和探讨人因失误及其控制措施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工业安全中使用的术语“人的不安全行为”不同,在现代的系统安全中采用术语是“人因失误(Human Error)”。人因失误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规定的目标,并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不安全行为也是一种人因失误。但是一般来讲,不安全行为是操作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直接导致事故的人因失误,是人因失误的特例。管理者发生的人因失误是一种更加危险的人因失误。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指挥失误、操作失误、声音等在人-机-环境系统中,虽然事故的发生是“人、机、环境”三个因素相互作用与影响的结果,但人起着主导作用,减少人因失误,就可以

21、有效地减少事故的发生。由于煤矿井下环境条件恶劣多变,机械化程度低以及职工素质低等,人因失误率很高,导致事故发生频繁。人因失误是引发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是制约煤矿安全生产的一大隐患。由于任何人都会出现失误,所以,在掌握人因失误原因的基础上,就可以采取一定措施来减少人因失误和控制人因失误的发生。具体说来,造成人因失误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种有以下几点:人的心理原因、人的素质原因、机械设备和救护器材的原因、工作环境的因素分析、管理的原因、 教育的原因。2.1 人的心理原因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分析,心境与人的工作、生活以及身心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好的心境能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反之则令人抑郁寡欢。良好的生产条

22、件和环境会使人身心健康、心情愉快、精神饱满,有正常的心理状态,工作愉快,效率高,进而促进煤矿的生产和安全。反之,则会造成意想不到的损失,甚至会酿成事故发生。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而引发的,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由于人的缺点造成的。所以违章的原因在于人,更主要的是取决于人的不良心态。 2.1.1盲目无知心理盲目无知心理,主要反映在新工人身上,这些人对各项工作的规定和操作规程掌握得不够全面,缺乏经验,安全意识差。对工作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和各种违章行为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在生产过程中,被发现违章后,往往都意识不到自己违章在什么地方。另一个表现为技术知识不足或狭窄。掌握的知

23、识有限,不能举一反三,对一些新出现的问题无法提出解决的办法,或解决的办法不妥。如对于新开发的产品,在工艺上可行的情况下,是否同时考虑在装置上是否安全?在生产区域上是否安全?现在员工的素质上是否有保障?在已生产的产品上,以往安全有保障,但随着装置的使用、安全设施的腐蚀与失效,生产与管理人员发生重大变化,或工艺的重大改变、新材料的替换,安全保障是否可以跟上?在这种心理下造成的违章以作业性违章见多。 2.1.2习以为常心理习以为常心理,主要反映在有一定经验的老职工身上,体现在“习惯性违章”方面。这种心理所造成的认识上的偏差表现在: (1)用人人为之的普遍性掩盖违章的错误性; (2)用多次违章不发生后

24、果的偶然性否定违章必然出现后果的必然性; (3)用习惯成自然否定纠正违章的坚定性; (4)用主观侥幸心理否定遵守规程的必要性。 2.1.3自以为是心理自以为是心理,主要反映在领导和性格比较固执的职工身上,在生产过程中,他们无视安全工作规定,违背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总是自以为是、我行我素、固执己见、一意孤行。在这种心理下造成的违章以指挥性违章和作业性违章见多。 2.1.4麻痹侥幸心理麻痹侥幸心理,主要反映在精神状态不佳的职工身上。他们对违章行为不以为然,工作中时常处于一种麻痹状态,总觉得“马虎、凑合、不在乎、未必就能出事”。2.2 人的素质原因农民工的大规模涌入煤企,煤矿企业人才断层严重。致使煤

25、矿企业从业人员素质低下,缺乏基本的安全常识和自救知识,给煤矿安全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2.2.1农民工大量进入煤企自国有煤矿取消内招、顶替的用工制度,面向社会公开招工以来,一批批农民工涌入矿山,并逐步形成了煤矿生产一线的主力军。据统计,全国550万煤炭工人当中,农民工占了56,而且小煤矿几乎都是农民工。他们本身的文化素质就比较低,到了中小煤矿后,又缺少必要的岗前培训,缺乏基本的安全常识,煤矿安全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2008年夏季,正是全国闹“电荒”各大电厂急需煤炭的时节,而农忙季节也到了,某矿的农民工纷纷不请假离矿回家,造成有3个采煤队和2个掘进队只能分别取消一个生产班实行2班作业,

26、导致原煤大幅度减产。一些农民工如果遇到农忙、矿上生产条件差一点、工资收入暂时低一点等情况,他们就没有与企业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的思想,一些农民工就成了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打工游击队”,直接造成职工队伍极不稳定。农民工成为“打工游击队”对煤矿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首先,农民工在上岗前,企业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财力对他们进行安全、技术知识的培训,上岗后还要指派老师进行实际操作的培训,要真正成为一名能在煤矿单独操作的职工没有一年左右的培训时间是不行的;其次,不稳定的农民工队伍对安全、生产的影响是最严重的。职工随意缺席,上岗人数就不能达到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势必影响安全生产。2.2.2煤矿企业人才断

27、层严重由于前几年煤炭滞销,煤矿普遍亏损,连工资都难以保证;煤矿地质条件复杂,瓦斯、水、火灾等灾害严重,加上煤矿缺乏安全投入,井下安全难以得到保障等因素。致使,报考涉煤专业的学子锐减。涉煤高校与专业严重“缩水”。造成煤矿人才断层严重。从湖南省2007年1月至9月发生的309起安全事故中,除了安全装备不到位等原因外,人才“断层”已成为我省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据统计,湖南省目前四证齐全的矿井2122个,每年产煤4000万吨,拥有从业人员40多万名,但全省煤炭系统专业技术人员仅2000左右,不及最低需求量的20,郴州地区600个煤矿,年产煤1300多万吨,但技术人员仅181人,按每个矿井配备采

28、矿地质、机运、安通各1名技术人员计,离最低需求量相差1619人。而重点产煤县乡镇煤管站技术人员更是凤毛麟角。 据湖南煤炭工业局统计,近10年,全省地方国有煤矿没有进一个技术人员,省属国有矿井8年没有分配过一名技术人员。杨玉成.自救器使用和训练的几点做法.煤矿安全.1994,6.第46-48页. 由于煤矿人才紧缺,致使全省私有小煤矿没有一名技术人员。矿主为了维持生产,只得靠挖了多年煤窑的“老工人”(俗称“掌窑师”)凭经验来指导采煤,而煤矿现场管理是动态管理,隐患随时可能出现,“掌窑师”和工人由于安全生产意识薄弱,冒险蛮干,结果造成事故频繁发生。 2.3 机械设备和救护器材的原因由于1998200

29、1年煤企的困境,导致矿山的机械设备、瓦斯监控设备相对落后。安全投入不足是造成我国煤炭行业安全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九五”期间,国有重点煤矿仅“一通三防”方面投入应达42亿元,年均8.4亿元,实际投入只有4亿元,相差一半以上。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2.3.1机械设备的因素陈家山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耀县北部的庙湾镇。这个不起眼的小镇,因为陈家山1128矿难,成了社会各界和媒体关注的焦点。据老矿工介绍,按照常规煤矿超负荷运转,应该停产维护检修设备。但是矿管理方为了追求产量,就无限度地要求各生产单位采煤,最终造成了166名矿工遇难的事故。 在煤矿人、机、环境系统中,机械是由人来操作进行作

30、业生产的工具,由于机械性能的问题,也是造成事故的原因。机的不安全因素是指机械设备因设计不合理、缺少宜人化、安全性能差、设计没有充分考虑人机协调关系等,从而造成事故的出现。从某省发生的事故案例来看,机的原因引发的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矿井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用人多,缺乏自动安全防护功能。二是设备选型与本矿地质条件、煤层厚度不适宜,设备效能发挥失常。三是机械设备质量有问题,安全可靠性差,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一些大矿报废的设备,被中小煤矿重复利用,导致更大的安全隐患。四是井下机械设备在运行中产生的噪音和震动过大,影响到操作人员的心理和工作状态。 2.3.2救护器材的因素(1)

31、救护器材的有效使用率低下煤矿虽然每一个矿工都配备了自救器,但是很多人根本不会使用或者使用不当,这就导致了在事故中不必要的伤亡。例如:某矿综采工作面运输顺槽的电气开关爆炸着火。浓烟顺着巷道涌入工作面,现场的44人在灾变的情况下,仅有14人能够比较正确地佩带使用自救器迅速逃离现场,佩带不正确的16人,根本不会用的3人,打不开自救器的8人,竟有3人所佩带的自救器是内部装有煤炭的自救器空盒。自救器的有效使用率仅为36,这种现象着实令人吃惊和担忧。杨玉成.要重视煤矿自救器的使用训练.劳动保护.1996,12.第5页.(2)救护器材的配给的不科学辽宁省阜新中兴煤矿2009年10月9日23时发生火灾事故,造

32、成13人死亡。虽然入井人员都携带了自救器。但是由于我国地质条件复杂,从井口到工作面一般需要23小时,而自救器在中等劳动强度下,仅能维持1540分钟,静坐也只是45120分钟。位于工作面的矿工不能只凭借一个自救器安全出井。2.4 工作环境的因素分析在煤矿人、机、环境系统中,井下生产作业环境是人、机在信息交换和功能上接触或互相影响的结合面,是影响煤矿人、机、环境系统安全的又一重要因素。煤矿大部分是井下作业,开采深度和强度的加大导致开采条件更趋复杂,重大动力灾害呈现日益加剧的环境比较恶劣。通过新汶矿业的调查了解,引发事故的有关环境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随着井下的延伸,自然灾害增多,除了水、

33、火、瓦斯、煤尘、冒顶外,等还出现了冲击地压等危险源;二是河流水库、盗采沙坑等地面隐患给井下可能带来灾难,如华源公司、协庄矿发生的事故。三是薄煤层、老矿井残留煤等特殊开采,由于作业条件异常而产生事故。四是井下工作面机器的噪声、震动、温度、湿度以及照明通风等指标不达标,影响矿工身心健康导致事故。五是井下系统、巷道、采面设计布局不合理导致事故发生。2.5 管理的原因一个企业安全管理的好坏,事故发生及经济损失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该企业管理的综合水平。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2.5.1监察体系、监察方式不健全我国煤矿安全监察力量严重不足,目前全国共有68个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 只有2300名(含二

34、线人员) 工作人员, 根本满足不了对全国现有的两万多煤矿安全监管的需要。现有的“预先通知式”检查,检查团来的时候,煤矿企业停工待检。许多安全隐患被隐藏了起来,无法实现危险源的动态系统监控。2.5.2经营管理技术落后在煤矿经营管理上,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煤矿管理模式先进、高效,这缘于美国管理层面的基本技术、管理方法是成熟的。激烈的市场竞争、多元化的企业结构、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法治的传统,使美国煤炭企业形成独特的管理模式、管理风格和企业文化,机构精干,权力分散,生产经营以成本管理为核心,安全管理实行严格的逐级负责制,把安全贯彻到一切工作中。而纵观中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个体、集体煤矿基本停留在

35、人民公社时期的生产队管理上,国有重点煤矿大部分还在延续上世纪八十年代总承包制,可以说层层承包是大部分煤矿的选择。在煤炭开采技术方面,虽然国有重点煤矿与世界煤炭开采技术差距不是很大,甚至一些技术走在世界前列,但是我们的综合技术是有差距的。尤其重要的是,在我国数量庞大的乡镇煤矿中,有1/3甚至更多的煤炭是依靠落后工艺方式生产出来的。这不仅造成资源严重浪费,而且加大从业人员劳动强度,造成更多的安全隐患。2.6 教育的原因煤矿安全技术培训工作中存在弊端:没能做好矿工必要的岗前教育和岗前培训。(1)煤矿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员、特殊工种人员并没有按“规定”全部进行培训。漏培、假培(替培)、关系培(与培

36、训中心搞好关系参加考试“过关”)等现象时常出现。(2)参加培训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一部分高管及专业人员管理专长均高于培训“标准”水平;而相当一部分人员就是参加90培训学时的培训也很难达到培训效果。达不到“针对性、可操作性”目的。(3)安全技术培训中心的授课教师几十年一贯制,虽然这些同志具备极其丰富的现场生产技术管理经验,但受工作性质和条件影响,讲授的内容没有及时更新,多是“一本教材讲天下”。3煤矿事故具体预防措施煤矿安全大而言之,关系整个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小而言之,关系每一个煤炭企业、每一名煤矿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及家庭的幸福,应当从体制和制度上切实加以保证。3.1针对心理原因的预防对策 稳定

37、矿工情绪应形成三种机制(1)制度激励机制。安全工作更要强化法制性建设,应从严管理为基点,深化现场管理为重点,形成法制化的效率机制。如安全员不在工作现场,就地下岗;副队长违章可由安监处直接免职。通过这些制度的坚决执行,树立起了坚定的制度信誉。刚性的制度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讲是一种正向激励。(2)反向激励机制。企业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讲是一门艺术。实行了给“三违”人员妻子送“红包”制度。凡“三违”人员被罚的款,如果第二年不再“三违”,由安全部门将罚款用“红包”形式送给其妻子,从而起到化严厉于有情作用。 (3)文化激励机制。企业管理要从基础起步,从灵魂入手,制度信誉就是基础,企业文化就是灵魂。如石屹节矿推行

38、了安全星光大系统管理法,突出了安全星光文化观,教育职工把自己比作万里天空的群星,用每一个星星的光辉共铸矿区平安的星空。井下党员戴红帽,充分发挥党员的现场带头作用;在井下生产队办公室,设立夫妻光荣照、光荣榜,用幸福家庭观激励职工安全生产;在表彰安全模范班组长的同时,连同其妻子一起表彰,创造了一种“一人安全全家光荣”的氛围。3.2 提高矿工的素质的对策煤矿要实现本质安全、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必须有数量充足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较高文化素质的矿工来保证。一是加强新矿工的入企培训工作。从事井下工作的新工人必须接受正规培训,考试合格方可上岗。其次,为给煤矿强制性配备技术人才,以后所有申请新开办的煤矿,必须具

39、备相应的专业人才,否则不予发放采矿和生产许可证。第三就是煤矿自己每年按职工总人数的比例选拔优秀的职工保送到涉煤大学读书,签订合同,让其成才后回煤矿服务。只有这样,进人难、留人难的矛盾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3.3 加强对机械设备和救护器材的科学管理3.3.1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大力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努力提高煤矿机械化、现代化水平。强制报废设计不合理、安全性能差的机械设备,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人机协调关系。杜绝报废设备的二次使用。如今的美国的矿工在采矿现场数米之外操纵着连续采煤机和其他设备,就像是操控着一台庞大的遥控玩具车。 3.3.2提高救护器材的有效使用率(1)淘汰落后的救护器材淘汰落后的

40、救护器材,延长自救器的防护时间,合理设置救护器材换戴站。据美国矿井工人介绍,每位矿工都携带有空气净化装置,该装置能为他们提供7个小时的可供呼吸空气。如今美国的煤矿工人可谓武装到了牙齿、头盔、矿灯和防护眼镜必不可少,身上还背有自救装备,比如防毒呼吸系统、逃生或等待救援时的必备物品,总共重达十多公斤,时刻不能离身。美国也有矿难.安全文化网. (2)重视矿工佩带自救器的训练工作国外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自救器的训练工作。例如:美国矿业局对训练矿工如何正确使用自救器作了很多科研和调查工作,总结出“3+3”的正确俩带自的步骤,训练教材规定的很细,对每个受训矿工除必须正确佩带外,还要定期进行训练工作。如果每三

41、个月训练一次,熟练率保持在7080,如经首次训练后不再训练,熟练率将降至10。美国也有矿难.安全文化网. 因此,一定要加强矿工的佩带自救器训练工作,做到每一个矿工都能够熟练的使用自救器逃生。3.4 加强企业管理3.4.1实行事先无通知检查变“通知式检查”,为“事先无通知检查”,煤矿的安全隐患暴漏在阳光之下。这样既有利于暴露煤矿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让矿工知道他们所做的安全工作不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而是为了保护自己和其他矿工的生命安全。3.4.2加强企业管理 (1)管理组织学模式矿山安全组织机构要有合理的设置,安全机构职能应有科学的分工,做到安全管理体制协调高效,管理能力自组织发展、安全决策

42、和事故预防决策的有效和高效。(2)专业人员系统模式遵循专业人员资格保证机制:通过发展学历教育和设置安全工程师职称系列的单列,对矿山安全专业人员进出要有具体严格的任职要求; 建立兼职安全管理人员网络系统:矿山企业内部从上到下(班组),要设置全面、系统、有效的安全管理组织网络。(3)安全投资结构模式。在矿山安全管理过程中,要研究矿山安全投资结构的关系,正确认识预防性投入与事后整改投入的关系,尤其要研究矿山安全的“减损效益”(减少人员伤亡、职业病负担、事故经济损失、环境危害等)与矿山安全的增值效益(即安全的“贡献率”)之间的关系,用安全经济学理论指导矿山安全管理系统的优化。 (4)国家安全管理模式。

43、建立国家企业职工三方的矿山安全生产管理机制,构建国家监察行业协调企业自律工会监督的矿山安全管理体制。 3.5 加强矿工安全教育3.5.1积极开展家属和单位教育作为煤工家属在安全生产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在现代煤炭企业管理中,协管安全工作的综合效果已经表明,它不仅是煤矿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第二道防线,也是其它任何形式不可替代的一项安全工作内容。组织矿嫂们走进矿井开展家属安全知识讲座,让矿工家属自已学安全,吹好安全枕边风,不让丈夫在井下冒险蛮干,筑安全第二道防线。矿工班前安全有奖问答,更富有吸引力增加了参与者的动力,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收获安全。社区的自愿者们利用亲情的感召力来提高矿工的

44、安全意识。“安全我一个幸福一家人”等标语,让他们时时刻刻感受到妻子翘手祈盼丈夫归,孩子呼唤爸爸归的情感式教育。在家属中开展争当安全生产贤内助活动,大讲安全生产与女职工、家属的密切关系,大讲违章作业带来的危害性,从而使女职工和家属们形成争创“五好家庭”和争当安全好后勤的氛围,自觉做到对丈夫生活照顾好,不让丈夫带着疲倦下井;不让丈夫分散精力;把家务料理好,不让丈夫为家务操心;把子女教育好,不让丈夫为子女分忧。通过充分发挥家庭的阵地作用,才能有力地促进安全生产。 3.5.2全面开展培训方法与考试模式改革全面开展培训方法与考试模式改革全面开展培训方法与考试模式改革,强调以“职工”为中心,改变单向灌输式

45、培训方法,积极实行研究型、体验型、咨询型、辩论型、案例型、参与型培训等多样化的培训方法,激发职工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重视因材施教,重视发挥职工的主体作用,课程培训应使用投影、多媒体技术。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培训手段,提高培训效率,改善培训效果。通过安全培训,掌握各自的安全职责,了解他人的安全职责,自觉遵守劳动纪律、安全纪律,工艺纪律,同时监督他人履行安全职责,认识事故的危害。 通过技能培训,掌握各物料理化特性、危险特性、消防措施、灭火方法、事故预防措施,掌握泄漏应急处理办法,操作注意事项,储存注意事项,运输注意事项,有效地进行工程控制与个人防护,发生意外的处理措施。 加强实践培训,以培养职

46、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切入点”,让职工认识煤矿企业和了解其事业发展舞台的有效途径。重视专业实践培训环节。把实践培训全面渗透到工作中。我国的煤矿企业要在培训上形成自己的特色,提高培训的质量,加强个性化培训无疑是一个最佳的途径。选择恰当的个性化培训模式,如创造培训模式、愉快培训模式、成功培训模式、激励培训模式、活动培训模式等,具体落实个性化培训的各个环节:重视激励职工的主动性,培养职工自尊、自强、自立等自主性品质的个性;通过启发手段和审美教育,充分发掘职工的创造性。审美活动的形象性、直观性和愉悦性、能使职工产生积极的创造性情感,发展创造性品质;尊重职工的特殊性、好奇心,发展求异思维能力,使创造性

47、得到最充分的开发;教师要准备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经常变化活动的形式和方法,激发职工对活动的需求,强化职工参加活动的动机、兴趣和能力,并扩大职工的交往范围,使职工在活动和交往中培养完整的个性,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结论虽然事故的发生是“人、机、环境”三个因素相互作用与影响的结果,引起事故的原因具有复杂性,事故发生的场合与部位具有随机性,事故发生的时间具有突然性,但不论是责任事故、技术事故还是自然灾害事故,人的因素都起着主要作用。加强人因失误控制是减少煤矿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对在煤炭成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析、解读,寻找煤矿事故频发的根源控制人的行为是防止伤亡事故的关键问题,也是安全管理的中心内容

48、。煤矿安全是一种多因素、多环节,动态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同样只有减少人因失误,防止煤矿灾害事故的发生,降低我国煤矿的百万吨死亡率;减少煤矿事故对国民经济发展造成破坏作用。对我国煤炭企业安全、高产、高效的生产提供有益的指导,从而促进我国煤炭企业的健康发展。致谢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在我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指导老师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帮我收集资料,在论文的内容上、结构上和文字上都给予了指导同时我也获益匪浅。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指导老师悉心指导,多次询问论文进程。指导老师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使我的论文顺利完成。在此对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和慕容红致以我最真挚的谢意。参考文献1 周三多管理学M杭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 俞文钊管理心理学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3 李乃文,郑玉满人力资源管理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54 张力,魏振宽.煤矿事故的人因失误原因及控制J中国煤炭2004,75 张力,王以群,邓志良复杂人机系统中的人因失误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6,66 吴弯,许开立安全管理学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7 张德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8 李宪杰,王凤民煤矿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1,59 杨玉成. 自救器使用和训练的几点做法.煤矿安全J1994,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