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八校2013届高三下学期联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muw****50 文档编号:146550363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6.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上海市八校2013届高三下学期联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上海市八校2013届高三下学期联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上海市八校2013届高三下学期联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上海市八校2013届高三下学期联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八校2013届高三下学期联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3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阅 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5分)网络改变人性? 二十年前,当互联网刚刚向人类敞开一扇小窗时,我们还无法想象这个新生的“网络空间”将会向世界展示何种风景或提供何种可能,我们也很难预料到,这项“新技术” 改变了世界, 也改变了许多人的人生。互联网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力和冲击力可谓雷霆万钧,它造成的后果和状态可谓不可逆转,它衍生出

2、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谓不可战胜。如今,当网络渗入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拓展我们的社会关系并成为我们“另一种生活方式”的有力支撑,我们 猛然发现,这项“新技术”所创造的“第二空间”竟然如此浩瀚、精密、复杂和充满灵性。事实上,我们的日常生活早已与网络严丝合缝地交织在一起,而我们的“个人身份”也在与这项“新技术”的融合过程中不断进行各方面的调整。当我们因大大小小的疑难杂症烦恼时,我们可以去相关网站,向在线医生咨询,或者干脆在网上搜寻偏方,自己当一回“江湖郎中”;应有尽有的网上商城足以让我们眼花缭乱;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社交网站、电子邮箱进行互动;任何一个爱学习的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聆听各类学科一流教师和教授的

3、课程。人与人的距离似乎从未像网络时代这样近在咫尺,人与人的关系似乎从未像网络时代这样紧密亲近。网络的确是方便人们交流的好工具。在网络世界,人与人的互动可以没有边界和止境。远隔重洋的人们可以随时互通信息,通过QQ、微信、“脸谱”等网络社交工具,交换照片、文件和视频,通过“推特”、微博和博客分享自己的观察、思考和感悟。陌生人可以通过网络相识相爱,老朋友可以借助网络维持“旧情”。网络让人与人建立和维持相互关系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那些每天都与朋友们保持“在线交流”的网民会说,若是网络失灵,他们必定会惊慌失措,不知如何继续生存。心理学家认为,无论民族、国籍及教育背景有何不同,“不由自主地迷恋网络”是多

4、数人难以逃离的真实处境。网络世界为人们的内心需求搭建了“温暖的平台”,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可以把人们的关系拉得更近。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讲,网络对人类社交生活的消极影响也相当严重。一些社会学家抱怨说,网络正在让人们变得孤独、自负、愚蠢。网络世界制造了大量强迫症、注意力紊乱症患者,甚至也有人逐渐沉迷网络世界,直至精神完全失控。当网民认定,网络空间可以满足其全部需求时,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究竟会被拉远还是会被拉近?一些社会学家认为,随着人们对现实世界人际关系关注度的降低,人们相互间的情感必然变得疏离,社会关系也必定随之降温。虚拟世界的五光十色会让网民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过度泛滥的网络游戏必定会损坏现实世

5、界里的温情。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学教授雪莉特克尔在她的新书一起孤单中写道:我们好像是一个个陌生人,处于一个陌生的世界!说起互联网的未来,悲观主义者的言论总是令人震惊和忧心。他们说,网络对人类的改变既是全方位的,也是深层次的。网络世界让人们遗忘了人生中一些很重要的东西,而重要的东西若是能够忘掉,那是否可以说,它已经不重要了呢?网络世界给人类造成的真正困扰尚未真正开始。人类即将面对的生活会是电子化的,那些我们眼下觉得“电子化生活”中非人性、反人性的东西今后都会自然而然、合情合理地成为人性的一部分。而且,随着智能化网络的建立,人类必须开始慢慢地学习和摸索,如何面对智能机器。网络化的智能机器肯定比人类更有

6、智慧,更加聪明,也可能比其制造者更加感情丰富,更有创造力,更加美丽迷人。我们无法确定未来的互联网会拉近或是拉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我们可以肯定,人与智能机器的关系一定会被完全地、彻底地拉近。1联系上下文,填入第段空格处恰当的一项是( ) (2分)A虽然 但是 才 B不仅 而且 才C只要 就 则 D 因为 所以 却2概括第段大意。 (3分)3第段划线词“失灵”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4.第段中引用雪莉特克尔教授话的用意是 (2分)5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A在互联网刚出现的时候,人们已经预料互联网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力和冲击力。B网络的确是人们交流的最好工具,它让人们对现实世界人际关

7、系关注度提高。 C在作者看来,互联网的未来总是令人震惊和担忧,因为无法确定网络是拉近或是拉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网络世界给人类造成的困扰尚未真正开始,一切皆有可能,积极和消极共存。6本文的标题“网络改变人性?”是否可以去掉问号?请简要阐述理由。(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3分)转身 李汉荣一转身,那个动人的身影就不见了。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都是不可能了,不可能了。在都市,在广场,在车站,在机场,在大街,在超市,在乡野,在人流聚散的地方,我经常有这种感受:转身,就是永别。在旅途上,这“转身”的频率更高,体验更多,一转身,那个清丽的少女不见了,她失

8、踪于汹涌的街市人潮;一转身,那个少妇不见了,她那么端庄,贤淑写满了她的表情,然而,呼啸的列车载走了她;一转身,那个老者不见了,这是我极少见到的“经典老者,”满头银发,一身素净,眉宇间透出气定神闲的沉静和慈祥,一转身,他不见了,车门关闭,车轮转动,不知把他带往何方,我甚至没有看见他的背影。那一次我在北京火车站等车。在拥挤的人流里,我不小心踩了右边一个年轻人。我正准备道歉或接受责备,却看见转过来一张文雅谦和的脸,他说:“对不起,我挡着你了。”我竟然被感动了,只顾欣赏这张善良的、有教养的脸,只顾欣赏这江南的表情,水的表情,却忘了对他说声谢谢,把最诚挚的心情告诉他。当我忽然记起,正要张口表达,人潮猛然

9、涌了过来,一转身,我已找不到他,只看见攒动的人头,闪动的各色衣服还记得那年春天,我一人在秦岭深处行走,山路两旁开满野花:灯芯花、野草莓花、苜蓿花、蒲公英花路下面的小河,清澈如镜,温柔如绸,淙淙的水声像母亲轻唤谁的乳名。四周的群山,一律被松树、柏树、桦树和茂密灌木覆盖。闻着花香,听着水声,看着山色,我恍然已走进古代,入了那“拈花微笑”的仙境。正在此时,迎面走来一位小女孩,她头上插了几朵野花,手里拿着一束菖蒲,好看的脸上满是羞涩,浑身洋溢着纯真的自然气息。但我不便过分地注意她,我怕她受到惊吓。于是我停下来,给她让路,然后静静地看她远去,欣赏着她的背影,却记不清她的眼睛和脸究竟是什么样子,匆匆一瞥里

10、只得到“好看”的朦胧感觉,也许,或者是一定的,我这一生只有这一次和她相遇了,只有这一次,在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我突然感到十分失落和惆怅。怎么办呢?我想多看她一眼,看仔细些。我想在记忆里逼真地收藏一个像野花一样纯真的秦岭女孩,这也许是她一生里最生动的瞬间,我记起了泰戈尔的诗句,“你不知道你是多么美丽,你像花一样盲目”,我情不自禁地转过身来,沿着小女孩走去的方向走着,走到山路转弯的地方,出现了一个三岔路口。我已经无法知道小女孩走进了哪一条路径,就那么一转身,她消失在命运的路径,也许就是我此生永远都不能踏上的路径冬天,已经很冷了,西伯利亚寒流远道而来,遭遇袭击的当然是穷人,最可怜的是乞丐。乞丐不多,

11、但不多的乞丐也常常有力地触动和唤醒我们冬眠的良心。在南大街路口,我看见一位衣服褴褛的中年乞丐。我急忙赶回家,拿上我去年穿过的那件防寒服找他。可是来到南大街,已不见了他,于是我在东大街找他,又在北大街找他,最后我来到丁字街,还是没有找到他,却遇到了一个老年乞丐,一转身,苦难交换了方向,交换了背影,但苦难的身份没有改变,都是苦难。于是我把防寒服披在这位贫苦老人的身上,希望他下降的体温能稍稍回升,希望降温的人性能稍稍回升。我由此想到徘徊在文明大街上的那些孤苦身影,一转身,他们到哪里去了?而文明,你能否追上去,轻轻拉起那褴褛的衣襟,或者握起那空空的手,仔细看看他们的眼睛?他们到哪里去了,一转身?一转身

12、,车窗外的河流已经不知去向;一转身,门前的那只鸟已不见踪影;一转身,天上的那座虹桥已经悄然消失;一转身,水里的鱼已经没入深渊;一转身,父亲已经走远,新垒的坟上,墓草青青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爱情一转身变成婚姻,诗一转身变成散文,羊群一转身变成毛衣等一等,等一等,能否再转回来?7第段加点词“打捞”是否可以换成“寻找”,并简要阐明你的理由。(3分) 8第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是 (2分)9第段画线句的含义是_ (3分)10下列对本文几处描写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6分)A. 第段中对“少女”“少妇”“老者”的描写都只是一笔带过或简单勾勒,而第段通过具体的语言、动作描

13、写对“年轻人”进行细致刻画,充分表现“他”文雅谦和。体现了作者选材的详略得当。B. 第段开头对“秦岭深处”一段山路环境的描写,暗示了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使得“秦岭女孩”“脸上满是羞涩”,不敢与外人接触。C. 第段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处世态度:即使是对擦肩而过的陌生乞丐,也应给他们以力所能及的关爱。D. 段是详写,具体描写了作者与年轻乘客、秦岭女孩、和中年乞丐邂逅(短暂相遇)的经历。而两段是略写,点出人生 “一转身”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对前文详写的拓展。E.全文对不同场景下的“转身”进行了详略得当的描写,点面结合中重点突出表达了作者因人生苦短而产生的惆怅和无奈。11简析两段在表情达意上的差异。(4

14、分)12结合全文,概括“转身”的含义,并分析它在文中的作用。(5分)(三)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13(1)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2)位卑则足羞, 。(韩愈师说)(3)复行数十步, 。(陶渊明桃花源记)(4) ,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5)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6) ,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7)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8)桃李不言, 。(史记李将军列传)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4一16题。(8分)秋望 明李梦阳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弢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挽,

15、白月横空冷战场。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注汉宫墙:一作“汉边墙”。飞挽:快速运送粮草的船只。郭汾阳:唐代著名的将军郭子仪。14从题材看,这是一首 诗。 (1分)15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全诗紧扣“秋望”,诗中之景物皆“望”中所见,透着凄清的秋意。B首联中作者看到汉朝宫墙外是黄河水环绕,有世事沧桑的伤感。C颔联中再现了训练场上将士们的活动,表现了他们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D尾联以问句作结,意味绵长,表达诗人深深的隐忧与热切期待。 16联系全诗,赏析“迷”和“冷”的表达效果。(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包拯传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

16、,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中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或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皆审验劾奏之。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

17、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也。”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七十五)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1) 除大理评事( ) (2) 第归,杀而鬻之( )(3) 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 (4) 恶吏苛刻 ( )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 吾尝跂而望矣B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C拯乃悉毁去 拯因家居避命,久之乃出D与人不苟合 则与一生彘肩19把下列句子

18、译成现代汉语。(6分)(1) 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2) 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20第段末引用包拯的话有什么作用?(2分)21文章通过 、 、 等事迹来塑造包拯,人物形象更加丰富。(请用动宾短语进行概括) (3分)(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一26题。(11分)宝绘堂记宋苏轼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刘备之雄才也,而好结髦。嵇康之达也,而好锻炼。阮孚之

19、放也,而好蜡屐。此岂有声色臭味也哉,而乐之终身不厌。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钟繇至以此呕血发冢,皆以儿戏害其国,凶其身。此留意之祸也。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既而自笑曰: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缪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复好。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于是乎二物者常为吾乐,而不能为吾病。驸马都尉王君晋卿虽在戚里,而其被服礼义,学问诗书,常与寒士角。平居攘去膏粱,屏远声色,而从事于书画,作宝绘堂于私

20、第之东,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为记。恐其不幸而类吾少时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 注 锻炼:打铁。22第段阐述的观点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1分)23第段中引用老子话的目的是 (2分)24第段画线句中“不幸”是指 (用原文回答)(2分)25下列与王君有关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A王君虽然是皇亲国戚但是牢记并遵循礼义。B王君学习诗、书,并且经常和贫寒读书人比赛。C王君在书画方面专心,并建绘宝堂储蓄他全部的书画。D王君向苏轼求文是为了用苏轼的经验来警醒自己,告诫自己。26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3分)二 写作(70分)27阅读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小和尚拜见师父,师父在吃饭,狼吞虎咽。第二次去,师父在睡觉,呼噜连天。第三次他一见面便问:“师父你还在努力修行吗?”师父答:“当然。”小和尚又问:“如何努力?”师父答:“饿了就吃,困了就睡。”小和尚不解:“这和常人有何不同?”师父笑道:“自然不同。有些人该吃饭时不肯吃,百方搜求,该睡觉时不肯睡,千般计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