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制冷设计指导书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146537660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9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空调制冷设计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空调制冷设计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空调制冷设计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空调制冷设计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调制冷设计指导书(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空调与制冷课程设计指导及任务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教研室华北电力大学2010年8月空调与制冷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运用学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结合工程实际,参考国家有关规 范、标准、工程设计图集及其它参考资料,完成所要求的设计任务。同时要求系统 地掌握设计计算步骤、方法,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设计内容(一)、设计题目由指导教师具体确定。(二)、基本要求设计方案的确定应依据国家有关规范,考虑设计地区的实际,综合协调冷热源、 冷热管路和用户末端装置三者间的关系,经过技术、经济比较,选出技术上先进可 靠,经济上合理节约,使用上安全可行的最佳方案。(三)、设计成果包括设计说

2、明书、设计计算书和图纸三部分。1. 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和要求内容:(1)明确设计要求包括各空调房间夏季不同温、湿度要求;各房间噪声的要求、防火要求、排烟 要求、防振要求等。(2)确定当地主要设计气象参数(3)列表说明各空调房间的设计条件包括夏季的温度、相对湿度、平均风速、新风量、新风处理终状态参数等。(4)阐明空调系统的选择、划分、组成,并说明各系统的送风量、冬季设计 负荷(5)阐明冷冻水及凝水系统设计包括水系统供水区域的划分、供回水温度、水系统形式的选择及依据、供水方 式的选择及依据、冷冻水量、凝水管布置要求及管径。(6)阐明风系统设计包括新风系统的划分和组成、新风系统的风量和阻力、新风机组的

3、规格、型号 和台数、其它空气处理设备的规格、型号和台数、风口尺寸及个数。(7)阐明空调冷源系统设计包括冷源的选择及依据、冷水机组类型、型号及数量、冷冻水系统阻力、冷冻 水泵规格型号及数量、冷却水量、冷却水系统阻力、冷却水泵规格、型号及数量、 冷却塔规格、型号及数量、其它附属设备的型号和尺寸。(8)如进行防、排烟设计,需阐明防、排烟系统设计包括说明防、排烟设计部位、防、排烟风量及风道阻力、加压送风机和排烟风 机的规格、型号、台数和布置要求、送风口、排烟口和防火阀的规格及数量、防、 排烟系统的控制方法。(9)阐明设计中涉及的其它问题包括水管管材选择、管道保温材料及厚度、管道防腐措施、风道的材料、防

4、腐 及保温、消声减振措施等。要求:按规定的格式手写;要有目录, 图纸整个设计要求绘制制冷站平面图,工艺流程图,主要楼层空调平面图,空调水 系统图及风系统图等。图纸一般采用1#幅面,要求采用计算机绘图。 设计说明其内容包括原始资料、设计方案论证、设备及附件选择、设备表。全部内容在80页左右。 计算书三、主要原始资料1. 设计地区气象资料大气压力:冬季夏季室外计算温度:采暖冬季通风夏季通风冬季空气调节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冬季空气调节最热月月平均室外风速:冬季夏季年主导风向:最大冻土深度:2. 土建资料建筑总平面图,各层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冷、热站平面图等。四、设计步骤及设计指导初步设

5、计阶段应将本专业内容的设计方案或重大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综 合技术经济分析,讨论技术上的先进性、适应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一)、设计说明书1. 设计依据批准文件和与本专业设计有关的依据性资料。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及房间室内设计计算参数。遵循的规程、规范。2. 设计范围根据设计任务要求和有关设计资料,说明本专业设计的内容及有关专业的设计 分工。3. 暖通空调论述冷、热源方案的选择,冷、热媒参数的确定。水系统形式、划分,压力分布及承压情况。暖通空调冷、热负荷。通风空调系统的形式及区域划分,空气处理或净化方式,气流组织及控制方 法。新风系统形式、新风量及处理方式。主要设备选型。管道保温。设备消声、隔振

6、措施及环境保护。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二)、设计图纸图纸一般包括平面图、机房平面图、系统流程图、设备表。各种管道可用单线 绘制。1. 通风、空调平面图:表示主要设备位置、管道走向、系统分区及编号等。 必要时应标注风管的主要标高。2. 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平面图:表示设备的位置、主要管道布置及走向、 交叉复杂处需绘局部剖面图、控制设备管道安装高度。3. 系统流程图:表示空调、制冷系统的热力、冷冻水、冷却水系统流程及控 制原理。(三)、主要设备表主要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大型工程选用设备规格、数量多时,应 按专业内容分项列表。(四)、概算(略)(五)、计算书暖通空调有关的冷负荷、热负荷、风

7、量、冷冻水量、冷却水量、主要风道尺寸、 管径及主要设备的选择等。(六)、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程序1. 设计规范及标准图集设计规范是设计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规范规定的原则、技术数据以及设计方 法是设计的重要依据,也是评价设计文件的主要标准。暖通空调规范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319-87)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冷库设计规范(GBJ72-84)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J73-84)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92)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97)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3)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21-90)(2) 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

8、火规范(GBJ16-87)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J98-87)(3) 环境保护、劳动卫生与安全规范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7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82)商场(店)、书店卫生标准(GB9670-88)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91)低压锅炉水质标准(GB1576-85)放射性防护规定(试行)(TJ8-74)基础规范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GBJ144-88)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9、术语标准(GBJ155-92)供热术语标准(CJJ55-93)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50178-9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净化术语(GB/T16803-97)建筑采暖、通风、空调、净化设备计量单位及符号(GB/T16732-97)施工验收规范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42-82)通风及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3-97)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1-90)层流洁净工作台检验标准(GB6168-85)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133-89)制冷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66-84)(6)设计手册空气调节设计手册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暖通空调设计指南民用建筑

10、暖通空调设计技术措施2. 基础资料和设计依据工程设计依据中与本专业有关部分环保、消防、卫生、人防等方面的安全;水、电、汽、燃料等能源的供应情况(包括价格);建设单位提出的有关基本建议和使用方面的要求、建设标准;其它专业提供的工程设计资料。暖通空调室外空气设计计算参数(气象资料)负荷计算基础资料建筑围护结构的构造尺寸,建筑材料及热工特性;照明负荷及使用情况;空调房间人员数量及活动情况;设备散热量;同时使用情况。主要暖通空调设备产品质量、市场使用情况及产品价格3. 暖通空调设计程序根据建筑专业提供的建筑平、剖面图和文字资料以及其它专业提出的设计任 务资料详细了解房间使用功能、使用特点和对暖通专业设

11、计所提出的要求。冷、热负荷计算以空调房间为单元,确定空调室内空气设计参数,计算房间空调冷、热负荷, 内容包括:建筑传热量、人体散热量、照明散热量、设备散热量及新风负荷。水系统设计根据建筑总高度和设备的承压能力确定水系统是否需要进行竖向分区,对水系 统进行水压分布分析,确定膨胀水箱设置位置,冷水泵是压入式或是吸入式。 根据房间的功能、空调使用时间、使用性质及特点,确定水系统供水区域的 划分。 确定水系统形式,如双管或四管、水平式或垂直式、同程式或异程式。 确定供、回水温度。 确定供水方式:变流量或定流量;一级泵或二级泵系统。 水系统控制方式。新风系统设计 按标准和要求确定新风量、新风处理终状态参

12、数。 新风系统的划分和组成。 新风系统风量、阻力计算,选择新风机组。排风系统设计空气处理设备的计算和选择 根据空调房间特点和使用要求及安装条件确定空气处理类型,如风机盘管、 风柜、组合式空调器。 根据房间的热、湿负荷及系统的组成,选择空气处理设备的规格、型号。空调冷源系统 计算出建筑最大小时冷负荷(考虑同期使用系数,安全系数),考虑到负荷特 点、调节性能,经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冷水机组类型、数量及规格型号。 计算冷水量、水系统阻力、运行特点、选择水泵的机型、规格、型号及数量。 计算冷却水量、冷却水系统阻力、运行特点,选择冷却水泵的机型、规格、 型号及数量。 计算、选择附属设备。冷却塔计算、选择

13、根据冷却水量、冷却水系统计算阻力、冷却水温度及进、出水温差、环境噪声 要求,计算、选择冷却塔的类型、规格、型号及数量。空调热源系统 计算出建筑最大小时热负荷(考虑同期使用参数,安全系数),考虑到负荷特 点及调节性能,经过技术经济比较,选择热源设备(蒸汽锅炉、无压热水锅炉、真 空热水锅炉或换热器等)的类型、数量及规格型号。 附属设备的计算和选择。防、排烟系统设计方案及设备选型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要求,确定建筑防、排烟设计部位。 计算防、排烟风量及风道阻力,选择机械加压送风机和排烟风机。 选择送风口、排烟口及防火阀等部件。 防、排烟系统的控制方法。(11)设计计算和设备选择完毕后,需要向

14、有关专业提出设计要求: 土建专业:冷水机站、热水机站、冷却塔、大型空调设备安装位置和占用建 筑面积、水管井和竖向风道井等。 电力:暖通专业总耗电量。 水:暖通专业总耗水量。 弱电:防、排烟系统控制要求。(12) 绘制图纸 冷热站平(剖)面图、工艺流程图 主要楼层空调平面图、局部剖面图 空调风系统图、水系统图 防、排烟系统平面图、系统图(13) 编制设备表(14) 编制概算书(略)(15) 编制初步设计说明书。空调与制冷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XXX空调制冷课程设计二、设计原始资料1 .建筑资料建筑概况:土建资料: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2. 水、电、热源资料水源:市政给水干管已入户,水

15、源充足。电源:有380V和220V电源,且用电容量足够。3. 城市气象资料指标大气压力冬季数值夏季采暖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_夏季通风冬季空气调节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冬季空气调节最热月月平均冬季室外风速 夏季年主导风向最大冻土深度各指标取值按暖通空调设计手册确定。三、设计内容1. 确定室内外设计参数;2. 计算空调冷、湿负荷;3. 确定空调方案;4. 确定气流组织方案;5. 空调系统风道/水管设计计算;6. 计算并选择空调设备(包括制冷机房设备)四、设计要求四、设计程序(一) 设计依据1. 设计任务书提供的原始资料及设计范围要求。2. 相关设计规范(1)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16、J 50019-2003)(2)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3) 设备与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 50264-97)(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5)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2002)(6) 通风及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68 50243-97)(7)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3. 相关设计手册(1) 空气调节设计手册电子工业部第十设计研究院主编(2) 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陆耀庆主编(二)空调系统设计1. 冷负荷计算(1)确定室内空气设计参数,见表1。确定室内空气设计参数应考虑房间使 用功能、冷热源情

17、况、经济条件和节能要求。室内空气设计参数表表1房间名称室温相对湿度噪声度dB(A)工作区风速m/s新风标准m3/人.hC夏季冬季%夏季冬季夏季冬季办公及休息室262060500.250.1525培训中心262060500.250.1530展览中心262060500.250.1530大堂262060500.30.3餐厅272060550.30.325包厢262060500.2512462kWDN=150mmQ=177kW598kWDN=50mm(三)冷源系统设计制冷方案制定,冷水机组选择计算出建筑最大小时冷负荷(考虑同期使用系数,安全系数),考虑到负荷特点、 调节性能、现场能源情况,经过技术经济

18、比较,确定冷水机组类型、数量及规格型 号,注意考虑备用量。 冷冻水系统计算冷水量、水系统阻力、运行特点、选择水泵的机型、规格、型号及数量。冷水泵的台数和流量应与冷水机组的台数及蒸发器的额定流量相对应。 冷却水系统(适用于水冷冷水机组)冷却塔选择计算:计算冷却水量、冷却水温度及进、出水温差、环境温湿度、 环境噪声要求,选择冷却塔的类型、规格、型号及数量。冷水机组的冷却水进水温 度不宜高于33C,最低进水温度按冷水机组的要求确定,蒸气压缩式冷水机组宜 取5C,漠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不宜低于24C。供回水温差宜取5C。根据冷却水系统形式,计算冷却水系统阻力、运行特点,选择冷却水泵的机型、 规格、型号及

19、数量。冷却水泵台数和流量应与冷水机组对应,冷却水泵的扬程应能 满足冷却塔进水压力要求。 计算选择附属设备补水装置:空调系统小时泄漏量宜按水系统容量的1%计算。补水点宜设置在 循环水泵的吸入口处。当补水压力低于补水点压力时,应设置补水泵。补水泵的扬 程应保证补水压力比系统静止时补水点的压力高3050kPa,补水泵小时流量宜为 系统水容量的5%10%。当设置补水泵时,应设补水箱,补水箱的容量应按水源供 水能力、水处理设备的间断运行时间及补水泵稳定运行等因素确定。定压装置:系统的定压点宜设在循环水泵的吸入口处,定压点最低压力应使系 统最高点压力高于大气压力5kPa以上。常用定压方式有膨胀水箱定压、补

20、给水泵 定压和落地定压罐定压等形式。软化水装置:当给水硬度较高时,空调热水补水宜进行水处理以达到设备对水 质的要求。 其他管道系统设计包括冷冻水系统、冷却水系统、软化水系统、补水系统等。系统确定后,根据 水流量、合适水流速度确定管径。选择最不利环路进行水力计算,根据水流量、水 压选择水泵。 制冷机房设计当未提供制冷机房时须考虑此项设计。制冷机房最好为单层建筑,设有两个不相邻的出入口,机房门窗应向外开启。 机房高度应根据制冷机的种类及机房内各种管道的布置确定,且不应低于 3.24.0m。机房应设置值班室、控制室、维修间等设施。 设备管道布置原则机房内设备应保证操作、检修简便,布置间距可参照表8设

21、计,并符合以下要 求:1)设备样本提出的具体要求。2)吸收式制冷机组和设有卧式管壳式冷凝器、蒸发器的冷水机组,需在一端 留出相当于热交换器长度的空间,以便清洗和更换管束,另一端留出有装卸端盖的 空间。3)机房内留出必要的检修用地。设备布置间距 表8项目间距(m)主要通道和操作通道宽度N1.5制冷机突出部分与配电盘之间N1.5制冷机突出部分相互间的距离N1.0制冷机突出部分与墙面之间的距离N0.8非主要通道N0.8漠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侧面突出部分之间N1.5漠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一侧与墙面N1.5(四)管道保温包括空调风管、空调冷冻水管、冷却水管、冷凝水管等。(五)消声与减振包括风系统、设备的消声及

22、隔振。(六)指标汇总1. 主要设备一览表。2. 空调耗电量汇总及耗电指标。3空调负荷指标(W/m2建筑面积、W/m2使用面积)。五、设计成果1. 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包括以下内容。工程概况及原始资料,整体方案的确定理由。(1)设计依据室外气象参数、任务书要求、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其他专业提出的要求 等。(2)设计范围明确说明自己设计部分的设计内容。(3)空调系统的确定即空调系统的分区处理及系统方式确定。系统的送回风方式、布置形式、气流 组织选择。(4)冷负荷计算及系统风量确定包括计算室内冷负荷,在焓湿图上做出夏季空气处理过程,确定送风量、新风 量、回风量及换气次数,计算系统冷负荷及水量。列

23、出负荷指标。(5)空调设备选型选择合适的空气处理设备(风机盘管、新风机组、组合式空调器等)(6)空调风系统设计包括送、回、排风管道设计和送、回风机选型。根据建筑结构、系统送风量及 有关管道风速规定,进行风道布置,确定风道形式及有关附件类型;风道水力计算; 选择风机(或校核空气处理器风机压头)。(7)空调水系统设计包括冷冻水系统、冷却水系统、冷凝水系统设计。确定水系统类型、布置形式、 管道规格及水系统所需附件;水力计算;选择循环水泵。(8)冷源系统设计说明冷源选择依据,冷水机组的规格、型号、台数及其先进性、可靠性和经济 性。(9)设备清单包括设备编号、规格、型号、数量。2. 设计计算书设计计算书

24、记录了设计中的详细计算过程,单独成册保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室内外设计参数:根据规范及房间功能等确定室内外设计参数。(2)各房间空调冷负荷计算及风量计算:根据房间功能、构造计算室内空调 冷负荷;在焓湿图上做出夏季空气处理过程。(3)气流组织计算:计算送风量、新风量、回风量及换气次数。(4)空气处理设备选型计算:风机盘管、空气处理机组等选型计算。(5)风系统水力计算:找出最不利环路并逐段编号进行水力计算,确定管道 尺寸,确定风机选型。(6)水系统水力计算:找出最不利环路并逐段编号进行水力计算,确定管径, 确定水泵选型。(7)冷源设备选型计算: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及辅助设 备等。3. 设计图纸包括(1)图纸目录(2)设计说明(3)办公楼各层空调系统平面图(4)职工餐厅及包厢空调系统平面图(5)空调水系统图(6)制冷机房流程图(7)制冷机房管道设备平面布置图(8)冷水机房系统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