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高三高考模拟一语文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46520820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75.8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黑龙江高三高考模拟一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黑龙江高三高考模拟一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黑龙江高三高考模拟一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黑龙江高三高考模拟一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高三高考模拟一语文(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语文 哈尔滨市2018年高三黑龙江省一模试卷 语文考试时间:_分钟题型单选题填空题多选题总分得分单选题 (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_分,共_分。) 1.现代文阅读(35分)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弟文字,完成13题。隋代上元节:百姓狂欢节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历史上的上元灯节楚一个最为独特的节日。从汉代起,平时严格“禁民夜行”的规定每至上元节时便有所宽疏。守卫宫城弟军将“执金吾”,在正月十五日夜可破例弛禁“放夜”,允许一些官方和民间的习俗活动进行,“元宵不禁夜,自汉始”。这一做法后来被一直沿袭下去。因而,“金吾不禁夜”,是上元节独享的特殊待遇这是很早即被官方趴可的一个

2、节日。隋代的上元节,节日活动变得丰富并走向成熟,为后世的节俗奠定了形态。唐代的上元节假期为三夜,北宋刚延为五夜。皇帝还亲自主持观灯仪式,南宋时延为六夜,迨至明朝时,更延为十夜。另外,上元节中全民广泛参与弟程度、节庆弟盛大规模,亦非其他节日可比拟。更重要的是,上元节是一个很特别弟大众百姓们可以肆意恣纵,欢腾戏虐,百无禁忌的日子,其 勇气可嘉地颠覆着皇权专制时代的社会生活准则,在正统文化的挤压中,创作出一个平等、自由、欢乐、开放的真实而又虚幻的自我世界。大众狂欢的背后,潜藏着的是诸多的天性与本色,挑战与叛逆。节俗中的“男为女服”,“男女混杂”,“无问贵贱”,以偷为戏等,无不是对传统礼仪准绳极大的背

3、离与反讽。在这些出格越界行为的背后,跳跃的是被日常生活规范压制却渴求挣脱的生命本真。尤其是女子,在此中获得极大的身心自由,她们平时受到社会和家庭的束缚,行为收敛。此时却可借上元灯节之俗,“服靓妆”,打扮得光鲜漂壳,大大方方走出家门,与男子一样肆意尽欢。由于女性的加入和自主,因而一些美好的浪漫情事也由此发生。诸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等的纯情相约以及“破镜重圆”的动人故事,都是在上元节这一特殊情境下而孕生的。丁传靖宋人轶事汇编载,宋时,贵为高官之妇的司马光妇人在上元夜也妆扮一新,要出门观灯。守旧派司马光不太赞同,说:“家中点灯,何必出看?”他

4、夫人答:“兼欲看游人。”可见在上元之夜,女子出游理直气壮,赏灯观人,都没什么不对,节俗所致,司马光也无可奈何。正是由于上元之夜的开放和狂诞,对多种欢乐行状的弛放,虽保守人士主张禁绝之声未断,但直到清代,元宵灯节依然以其健强的生命力,风光不减,欢闹如如故,大众也在一反常轨的嬉游放纵之中,舒展压抑和身心,获得越轨的愉悦与逾矩的欢乐,在人性的复苏与释放中,回归自我,润泽生命。(摘编自博览群书)下列不属于上元狂欢始终未被禁绝的原因的一项是( )(3分)A. 大众在嬉游放纵之中,舒展了压抑和身心,获得了人性的复苏与释放。B. 上元夜开放狂诞,多种欢乐行状得到驰放,百姓可以欢腾戏虐,百无禁忌。C. 上元灯

5、节群众参与广泛,规模盛大,是很早就被官方认可的一个节日。D. 上元夜肆意恣纵的背后,潜藏着的是诸多的天性与本色,挑战与叛逆。2.隋代上元节:百姓狂欢节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历史上的上元灯节楚一个最为独特的节日。从汉代起,平时严格“禁民夜行”的规定每至上元节时便有所宽疏。守卫宫城弟军将“执金吾”,在正月十五日夜可破例弛禁“放夜”,允许一些官方和民间的习俗活动进行,“元宵不禁夜,自汉始”。这一做法后来被一直沿袭下去。因而,“金吾不禁夜”,是上元节独享的特殊待遇这是很早即被官方趴可的一个节日。隋代的上元节,节日活动变得丰富并走向成熟,为后世的节俗奠定了形态。唐代的上元节假期为三夜,北宋刚延为五

6、夜。皇帝还亲自主持观灯仪式,南宋时延为六夜,迨至明朝时,更延为十夜。另外,上元节中全民广泛参与弟程度、节庆弟盛大规模,亦非其他节日可比拟。更重要的是,上元节是一个很特别弟大众百姓们可以肆意恣纵,欢腾戏虐,百无禁忌的日子,其 勇气可嘉地颠覆着皇权专制时代的社会生活准则,在正统文化的挤压中,创作出一个平等、自由、欢乐、开放的真实而又虚幻的自我世界。大众狂欢的背后,潜藏着的是诸多的天性与本色,挑战与叛逆。节俗中的“男为女服”,“男女混杂”,“无问贵贱”,以偷为戏等,无不是对传统礼仪准绳极大的背离与反讽。在这些出格越界行为的背后,跳跃的是被日常生活规范压制却渴求挣脱的生命本真。尤其是女子,在此中获得极

7、大的身心自由,她们平时受到社会和家庭的束缚,行为收敛。此时却可借上元灯节之俗,“服靓妆”,打扮得光鲜漂壳,大大方方走出家门,与男子一样肆意尽欢。由于女性的加入和自主,因而一些美好的浪漫情事也由此发生。诸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等的纯情相约以及“破镜重圆”的动人故事,都是在上元节这一特殊情境下而孕生的。丁传靖宋人轶事汇编载,宋时,贵为高官之妇的司马光妇人在上元夜也妆扮一新,要出门观灯。守旧派司马光不太赞同,说:“家中点灯,何必出看?”他夫人答:“兼欲看游人。”可见在上元之夜,女子出游理直气壮,赏灯观人,都没什么不对,节俗所致,司马光也无可奈何

8、。正是由于上元之夜的开放和狂诞,对多种欢乐行状的弛放,虽保守人士主张禁绝之声未断,但直到清代,元宵灯节依然以其健强的生命力,风光不减,欢闹如如故,大众也在一反常轨的嬉游放纵之中,舒展压抑和身心,获得越轨的愉悦与逾矩的欢乐,在人性的复苏与释放中,回归自我,润泽生命。(摘编自博览群书)下列对原文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正是由于上元夜女性的加入和自主,才孕育了文学作品中许多美好动人、浪漫纯情的故事。B. 汉代上元夜期间,允许各种官方和民间的习俗活动进行,女子也可以像男子一样肆意尽欢。C. 隋代上元灯节活动丰富并走向成熟,为后世的节俗奠定了形态,并对后世产生了长远影响。D. 上元夜

9、弛禁“放夜”的做法能一直沿袭体现了历代统治者对百姓自由、平等的关心和重视。3.隋代上元节:百姓狂欢节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历史上的上元灯节楚一个最为独特的节日。从汉代起,平时严格“禁民夜行”的规定每至上元节时便有所宽疏。守卫宫城弟军将“执金吾”,在正月十五日夜可破例弛禁“放夜”,允许一些官方和民间的习俗活动进行,“元宵不禁夜,自汉始”。这一做法后来被一直沿袭下去。因而,“金吾不禁夜”,是上元节独享的特殊待遇这是很早即被官方趴可的一个节日。隋代的上元节,节日活动变得丰富并走向成熟,为后世的节俗奠定了形态。唐代的上元节假期为三夜,北宋刚延为五夜。皇帝还亲自主持观灯仪式,南宋时延为六夜,迨至明

10、朝时,更延为十夜。另外,上元节中全民广泛参与弟程度、节庆弟盛大规模,亦非其他节日可比拟。更重要的是,上元节是一个很特别弟大众百姓们可以肆意恣纵,欢腾戏虐,百无禁忌的日子,其 勇气可嘉地颠覆着皇权专制时代的社会生活准则,在正统文化的挤压中,创作出一个平等、自由、欢乐、开放的真实而又虚幻的自我世界。大众狂欢的背后,潜藏着的是诸多的天性与本色,挑战与叛逆。节俗中的“男为女服”,“男女混杂”,“无问贵贱”,以偷为戏等,无不是对传统礼仪准绳极大的背离与反讽。在这些出格越界行为的背后,跳跃的是被日常生活规范压制却渴求挣脱的生命本真。尤其是女子,在此中获得极大的身心自由,她们平时受到社会和家庭的束缚,行为收

11、敛。此时却可借上元灯节之俗,“服靓妆”,打扮得光鲜漂壳,大大方方走出家门,与男子一样肆意尽欢。由于女性的加入和自主,因而一些美好的浪漫情事也由此发生。诸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等的纯情相约以及“破镜重圆”的动人故事,都是在上元节这一特殊情境下而孕生的。丁传靖宋人轶事汇编载,宋时,贵为高官之妇的司马光妇人在上元夜也妆扮一新,要出门观灯。守旧派司马光不太赞同,说:“家中点灯,何必出看?”他夫人答:“兼欲看游人。”可见在上元之夜,女子出游理直气壮,赏灯观人,都没什么不对,节俗所致,司马光也无可奈何。正是由于上元之夜的开放和狂诞,对多种欢乐行状的弛

12、放,虽保守人士主张禁绝之声未断,但直到清代,元宵灯节依然以其健强的生命力,风光不减,欢闹如如故,大众也在一反常轨的嬉游放纵之中,舒展压抑和身心,获得越轨的愉悦与逾矩的欢乐,在人性的复苏与释放中,回归自我,润泽生命。(摘编自博览群书)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上元节中民众参与的程度、节庆的盛大规模,肆意狂欢的程度均非其他节日可比。B. 汉以后各朝都例行宵禁,遇重大节日则特许“放夜”,这并非上元节独享的待遇。C. 封建时代女性受到社会和家庭的束缚,不可以随意“服靓妆”,更不可随便出门。D. 司马光的夫人都可以理直气壮地出门观灯,说明上元节俗已基本得到社会认可。4.文学

13、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一条绳索【秘鲁】弗朗西斯科埃斯卡特胡安发现了一条从天上垂下来的绳索。那条长得令人难以置信的绳索一直往上延伸,延伸,直至消失在冬日的云层里,胡安一边看着它一边想身边没有人会相信他看到的这一幕。“这孩子太孤独,出现幻觉了。”听到胡安的故事,他姑姑会这么说。“应该带他去看心理医生!”最后她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于是胡安一直跑回了家,看见他爸爸正坐在门口的那段老树干上。“有一条绳子从天上垂下来!”胡安喊道。父亲沉默地看了他一眼,好像胡安说的是一种奇怪的无法理解的方言。胡安痛恨没有人认真地对待这件事,然而他已经习惯了,人们总是把他当成一个小孩子,尽管

14、他都快十岁了,在大草原上可以骑着自行车到处来去。“爸爸,你得看看,我发现的那条绳子非常粗大,我一个人没法把它运回家。”胡安试着用父亲的语言表达,想让他别再像平时那样用轻蔑的表情看着自己。“请您跟我来一下吧,爸爸,就一会儿。”胡安哀求道。但这仍是徒劳,父亲不喜欢胡安求他玩耍,就像不喜欢玩耍本身,于是那孩子决定再次消失,重新向发现那条绳索的地方跑去。他很快又看到了它,在大草原中央,纹丝不动,风吹拂着,但那条绳索仍定定地悬在那里,并不是绷紧了,只是静静的。胡安看了它一会儿,又向天上望去,寻找一种解释,但是同样一无所获,这时他想到直到现在他还没有碰过那条绳索,就决定碰碰看,好证明那是真实的,而不仅仅是

15、一种幻觉,或是海市蜃楼,就像那些在沙漠里迷路的旅行者所看到的。胡安重新看了以下绳索,决定走过去。但因为某种原因,他又想起了搂着绳索渴死的旅行者,不敢向前走一步。考虑了几秒钟后,他吸了一口气,向前迈出了第一步,然后,又一步,直到剩下不到一米的距离,他伸出胳膊,用指尖轻轻地碰了一吓绳索。“很软”。他想。胡安决定拉一下那条绳索。他用双手抓住绳索,使劲向下一拉,但是什么也没发生,绳索顶住了他的全部力量,于是他决定全身吊上去,他助跑,牢牢地搂着绳索纵身一跳,就像一个九岁的人猿泰山一样吊在了绳索上。胡安想起了一个小孩和三颗菜豆的故事,那个小孩在他家院子里种下了三颗菜豆,最后菜豆长成了一颗巨大的爬蔓植物,一

16、直长到了天上,那孩子顺着它爬上去,在顶端发现了一座城堡,里面满是财宝。但是真的是菜豆吗?菜豆不会长成爬蔓植物呀,真是个奇怪的故事胡安学校的作业本上总是写满了老师的评语,说他是个非常不专心的孩子,喜欢在课堂上想入非非。现在胡安可给了所有那些老师一个理由了,在他眼前出现了一条悬空的神奇的绳索。“我应该爬上去,我得看看这是什么。”他这样想着,开始攀着绳索向上爬。胡安爬到了十米高的时候,就害怕得不敢继续了,但是也没有勇气松开手,于是就停在了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办,他的小手很疼,胳膊开始颤抖,他决定慢慢地滑到地面上去,然后从家里随便找个人来,让他看看这条绳索。但是他刚准备动一下,就感到绳索开始下降。突然,

17、从很高的地方传来一声:砰胡安一下子掉在了地面上,绳索开始往他身上落,好像终于从固定它的地方松开了。绳索不停地往胡安身上落,把胡安埋在里面形成了一座小山;胡安绝望地挪动着胳膊,这时他感到绳索湿透了他终于从里面钻了出来,一溜烟跑回了家。父母不想听胡安解释,他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开始下着细雨;一顿惩罚后,他上楼回到自己的房间,透过窗户看着雨,无法讲述自己的奇遇。雨不停地下了三天三夜,胡安的父母决定停止度假回城去;胡安无法回到发现绳索的地方了,全家人都监视着他,同时全家人都受够了那场绵绵不绝的雨。似乎所有人都认为他是那场雨的罪魁祸首在绳索落地的地方,大雨形成了一个湖;随着时间的流逝,湖带来了植物,植

18、物引来了动物,大草原变成了一个山谷;七十年后,那个被称为“拉坎提亚”的山谷里的湖成了当地河鳟最多的地方。最近一次我去那里,一边和孩子们在湖里游玩,一边与好几个钓鱼爱好者和渔夫一起钓着河鳟。但是一些东西引起了我的注意,湖里的所有小艇上只有一个人没有在垂钓,那是一个老人,他看着沁凉的湖水,似乎在思念着什么,看了他好一会儿,我禁不住好奇心驱使,上前问他在找什么。“我的绳索。”他回答道。(译林2010年第2期,有删改)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 小说生动形象地塑造了胡安这个人物,运用了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表现他的性格特点。B. 小说主要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但结

19、尾两段则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这样可以使故事更具有真实感。C. 作者在小说第段交代胡安决定爬上绳索的动因,是为了进一步表现胡安喜欢幻想的性格,是为了展现胡安的行为很怪异。D. 小说中的“绳索”象征意义丰富,既象征着成人缺失的童年好奇本能,也象征着人们向往的某种奇迹或理想等内容。7.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悠悠敦煌情-专访“敦煌的女儿”常沙娜常沙娜,浙江杭州人。自幼随父亲敦煌学奠基人之一、敦煌艺术研究所所长常书鸿在敦煌临摹壁画。1948年赴美国留学。1950年回国后,在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任教。曹可凡:你好!我特别想知道您的名字,当时父亲给您取的时候

20、有些什么特别的寓意吗?常沙娜:因为我出生在法国里昂,里昂有条河,法语La Saone,中文就是沙娜。后来好多人很奇怪,说常书鸿挺逗的,给女儿起了一个沙漠的沙,我就成了一个沙漠里婀娜多姿的女子了。曹可凡:所有我觉得可能人一生冥冥当中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因素。您印象当中您父亲是因为什么缘故对敦煌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发誓要做敦煌的守护人的呢?常沙娜:因为他在巴黎塞纳河边的书摊子发现了一本书,就是伯希和在莫高窟考古调查后,用掠走的东西出了一本敦煌石窟艺术。他看得很惊讶,说他整天崇敬文艺复兴以后的欧洲艺术,却不懂我们中国的艺术,数典忘祖。他说他是中国人,一定、一定要去敦煌去看看现状。曹可凡:常书鸿先

21、生第一次踏上敦煌那块宝地是哪一年?常沙娜:那是43年。我们坐了一个月的汽车,从重庆一直到甘肃,从秋天一直住到冬天。到了敦煌第一顿饭吃的是一碗面,一碗醋,一碗盐。爸爸说今天也来不及了,明天给你吃涮羊肉吧。他一直这样乐观。曹可凡:那时候做研究,做保护都要做什么?常沙娜:第一要除沙。要在莫高窟上面要盖一层短墙就是把那沙给拦住,因为那个地方流沙很快就能把洞埋起来。后来我父亲归纳了三个临摹办法,一个是客观临摹,第二种是复原临摹,第三种是整理临摹。他要求研究所都要采用整理临摹,不能随便复原临摹,如非必要也不要客观临摹。曹可凡:据说1945年的父女画展很轰动。常沙娜:当时很轰动,因为没想到常书鸿带的女儿也画

22、了那么多画。我去美国的机会就这么来的。有一位犹太人叶丽华对我爸爸说你女儿画得真棒,但是你不能让她永久呆在沙漠戈壁滩上。她说可以带我到美国去看看。曹可凡:为什么你在美国呆了两年就回来了?常沙娜:当时在美国留学生大家都在讲中国解放了,新中国成立了,而且把家信念一念。国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留美同学大家见面就说什么时候回国,就成了一个回国的高潮。我为了回国买票,就半工半读,到陶瓷厂拉坯上釉。曹可凡:听说您回国之后因为陪梁思成、林徽因先生看中国第一次敦煌艺术展览,改变了您的自己的人生道路。常沙娜:是的。当时我父亲高新的很,在敦煌待了那么多年,临摹了上百件的东西都没有展示过。我父亲告诉我梁思成林徽因先生都

23、很重视这个展览,他们看的激动。之后梁先生和林先生就让我到清华大学营建系的工艺美术研究所当助教。林先生讲我们要抢救工艺美术,现在最需要抢救的是景蓝。我们就搞了一些新的设计,适合现代生活。52年搞了一批亚太和平会议的国家礼品,景泰蓝盘子上设计和平鸽,她说我们不要毕加索的鸽子,我们要用我们自己的鸽子,我就把敦煌壁画里的鸽子组合在一起了。曹可凡:您也参加过人民大会堂的设计是吧?常沙娜:我参加了。我有一些童子功,就是在敦煌形成的。我画了上百个方案,最后选定了我的一个方案,就是人民大会堂的宴会厅和外立面,这个现在还在。我搞的那个方案图案是莲花瓣,它组合以后很好看。但是工程师跟我讲设计很好看,但是设计要跟功

24、能相结合。我没有想到要把照明、通风口跟图案结合。这个给我的启示太大了,这决定了我后来这一辈子我从事设计的宗旨。曹可凡:您其实是设有学历的,后来做了中央工艺美院院长常沙娜:是,我一辈子是没有学历的学业但是我是实在在的,是尽力的,是为了我要做的事情而实实在在的,要学我父亲的“杭铁头”的精神,要把事情做好,做完。(摘编自可凡倾听), 2017年10月21日)【注】“杭铁头”,杭州人。下列关于本篇访谈的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本篇访谈以“常沙娜”名字由来切入,这样提问拉近了双方距离,消除了彼此的陌生感。B. 本篇访谈主体部分有时直接提问,明确集中;有时陈述事实,给受访者制造表达

25、空间。C. 本篇访谈围绕“敦煌情”展开,所有问题都环环相扣,逻辑清晰,体现卓越的访谈技巧。D. 本篇访谈语言体现了对受访者常沙娜的尊重,平实、口语化,自然亲切,符合访谈基本要求。10.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与元微之书白居易四月十日夜,乐天白: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况以胶漆之心,置于胡越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各欲白首。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天实为之,谓之奈何!仆初到浔阳时,有熊孺登来,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札,且云:_悲哉!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又睹所寄闻仆左降

26、诗云:“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且置是事,略叙近怀。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形骸且健,方寸甚安。下至家人,幸皆无恙。长兄去夏自徐州至,又有弟妹六七人提挈同来。顷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此一泰也。江州风候稍凉,地少瘴疠。湓鱼颇肥,江酒极美。其余食物,多类北地。仆门内之口虽不少,司马之俸虽不多,量入俭用,亦可自给。身衣口食,且免求人,此二泰也。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

27、檐问,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_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_“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微之微之!此夕我心,君知之乎?乐天顿首。(选自白氏长庆集,有删节)注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元微之,即元稹,为白居易好友,当时被贬为通州司马。牵挛乖隔,牵制隔离。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A. 天

28、实为之,谓之奈何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B. 身衣口食,且免求人 且放白鹿青崖间C. 微之与我也,其若是乎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D. 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11.与元微之书白居易四月十日夜,乐天白: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况以胶漆之心,置于胡越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各欲白首。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天实为之,谓之奈何!仆初到浔阳时,有熊孺登来,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札,且云:_悲哉!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又睹所寄闻仆左降诗云:“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

29、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且置是事,略叙近怀。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形骸且健,方寸甚安。下至家人,幸皆无恙。长兄去夏自徐州至,又有弟妹六七人提挈同来。顷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此一泰也。江州风候稍凉,地少瘴疠。湓鱼颇肥,江酒极美。其余食物,多类北地。仆门内之口虽不少,司马之俸虽不多,量入俭用,亦可自给。身衣口食,且免求人,此二泰也。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问,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

30、可以终老。此三泰也。_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_“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微之微之!此夕我心,君知之乎?乐天顿首。(选自白氏长庆集,有删节)注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元微之,即元稹,为白居易好友,当时被贬为通州司马。牵挛乖隔,牵制隔离。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余习所牵/便成三韵云B. 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余

31、习所牵/便成三韵云C. 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余习/所牵便成三韵云D. 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余习所牵便成/三韵云12.与元微之书白居易四月十日夜,乐天白: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况以胶漆之心,置于胡越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各欲白首。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天实为之,谓之奈何!仆初到浔阳时,有熊孺登来,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札,且云:_悲哉!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又睹所寄闻仆左降诗云:“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且置是

32、事,略叙近怀。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形骸且健,方寸甚安。下至家人,幸皆无恙。长兄去夏自徐州至,又有弟妹六七人提挈同来。顷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此一泰也。江州风候稍凉,地少瘴疠。湓鱼颇肥,江酒极美。其余食物,多类北地。仆门内之口虽不少,司马之俸虽不多,量入俭用,亦可自给。身衣口食,且免求人,此二泰也。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问,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_微之微之

33、!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_“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微之微之!此夕我心,君知之乎?乐天顿首。(选自白氏长庆集,有删节)注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元微之,即元稹,为白居易好友,当时被贬为通州司马。牵挛乖隔,牵制隔离。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白居易与元稹虽然身处南北异地,但是彼此牵念。情意深厚,心志相通。而三年之别,近两年未接书信,让白居易不禁悲叹人生短暂,对命运、未来深

34、感凄楚无奈。B. 自居易被贬时,元稹用诗叙述了他在凄寒雨夜残灯之下,听闻消息病体惊起而坐,伤痛之情溢于言表,而白居易每次吟诵此诗,也因担忧元稹病况悲伤不已。C. 白居易家里人丁不少,其俸禄不多,节俭用度,亦能衣食自给。而所居江州环境宜人、酒食美妙、所住草堂风景秀丽的细致描绘也显现了作者随遇而安的旷达情怀。D. 白居易在拂晓之际,为元稹回赠诗篇,诗中以往昔之富贵反衬今日之沦落,以“笼鸟槛猿”比喻自己和好友均遭贬谪的困顿处境,寄寓了作者抑郁不平之气。17.语言文字运用(20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真正的长者并不是_,他们常常通过一言一行、一颦一笑来濡化后学者。

35、关乎社会建设的重大问题必须通过党委会集体讨论做出决定,如果个别领导干部_,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众人在名利色权的诱惑下迷失了生活的方向,只有那些心中充满正气、禁得住考验的人方可_。A. 师心自用 好为人师 抗颜为师B. 抗颜为师 好人为师 师心自用C. 好人为师 抗颜为师 师心自用D. 好人为师 师心自用 抗颜为师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3分)A. 贾珠死后,贾宝玉成了王夫人的心头肉。无论从母性本能还是自身利益出发,王夫人对宝玉都弥足珍贵。B. 当前,中国扶贫脱贫已进入由传统模式向新模式转化的攻坚克难,“灌水式”“输血式”等传统方法难以为继,“精准扶贫”成为新阶段的新

36、举措。C. 全球三次重大核事件故以铁的事实证明,在所有污染中,核污染是人类最难对付的污染:污染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是不可逆转的环境污染。D. 在休假问题上,美国和欧洲情况不同,美国人不像欧洲人那样,充满闲情逸致,把休假等同于休息,等同于旅游,空城而出,长期不归。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微信朋友圈里的很多人往往是现实生活中的朋友,私密性是微信朋友圈的基本属性。但是_,_,_,_。_。_。每个人在各自朋友圈发信息时,要承担一定的“注意义务”。个人在朋友圈发布或转发信息要慎重还要恪守公共交往规则及秩序朋友圈又具有公共性质不能盲目动指头基于互联的开放性在

37、朋友圈里除了要遵守社交礼仪外A. B. C. D. 填空题 (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_分,共_分。) 5.一条绳索【秘鲁】弗朗西斯科埃斯卡特胡安发现了一条从天上垂下来的绳索。那条长得令人难以置信的绳索一直往上延伸,延伸,直至消失在冬日的云层里,胡安一边看着它一边想身边没有人会相信他看到的这一幕。“这孩子太孤独,出现幻觉了。”听到胡安的故事,他姑姑会这么说。“应该带他去看心理医生!”最后她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于是胡安一直跑回了家,看见他爸爸正坐在门口的那段老树干上。“有一条绳子从天上垂下来!”胡安喊道。父亲沉默地看了他一眼,好像胡安说的是一种奇怪的无法理解的方言。胡安痛恨没有人认真地对待这件事,然

38、而他已经习惯了,人们总是把他当成一个小孩子,尽管他都快十岁了,在大草原上可以骑着自行车到处来去。“爸爸,你得看看,我发现的那条绳子非常粗大,我一个人没法把它运回家。”胡安试着用父亲的语言表达,想让他别再像平时那样用轻蔑的表情看着自己。“请您跟我来一下吧,爸爸,就一会儿。”胡安哀求道。但这仍是徒劳,父亲不喜欢胡安求他玩耍,就像不喜欢玩耍本身,于是那孩子决定再次消失,重新向发现那条绳索的地方跑去。他很快又看到了它,在大草原中央,纹丝不动,风吹拂着,但那条绳索仍定定地悬在那里,并不是绷紧了,只是静静的。胡安看了它一会儿,又向天上望去,寻找一种解释,但是同样一无所获,这时他想到直到现在他还没有碰过那条

39、绳索,就决定碰碰看,好证明那是真实的,而不仅仅是一种幻觉,或是海市蜃楼,就像那些在沙漠里迷路的旅行者所看到的。胡安重新看了以下绳索,决定走过去。但因为某种原因,他又想起了搂着绳索渴死的旅行者,不敢向前走一步。考虑了几秒钟后,他吸了一口气,向前迈出了第一步,然后,又一步,直到剩下不到一米的距离,他伸出胳膊,用指尖轻轻地碰了一吓绳索。“很软”。他想。胡安决定拉一下那条绳索。他用双手抓住绳索,使劲向下一拉,但是什么也没发生,绳索顶住了他的全部力量,于是他决定全身吊上去,他助跑,牢牢地搂着绳索纵身一跳,就像一个九岁的人猿泰山一样吊在了绳索上。胡安想起了一个小孩和三颗菜豆的故事,那个小孩在他家院子里种下

40、了三颗菜豆,最后菜豆长成了一颗巨大的爬蔓植物,一直长到了天上,那孩子顺着它爬上去,在顶端发现了一座城堡,里面满是财宝。但是真的是菜豆吗?菜豆不会长成爬蔓植物呀,真是个奇怪的故事胡安学校的作业本上总是写满了老师的评语,说他是个非常不专心的孩子,喜欢在课堂上想入非非。现在胡安可给了所有那些老师一个理由了,在他眼前出现了一条悬空的神奇的绳索。“我应该爬上去,我得看看这是什么。”他这样想着,开始攀着绳索向上爬。胡安爬到了十米高的时候,就害怕得不敢继续了,但是也没有勇气松开手,于是就停在了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办,他的小手很疼,胳膊开始颤抖,他决定慢慢地滑到地面上去,然后从家里随便找个人来,让他看看这条绳索

41、。但是他刚准备动一下,就感到绳索开始下降。突然,从很高的地方传来一声:砰胡安一下子掉在了地面上,绳索开始往他身上落,好像终于从固定它的地方松开了。绳索不停地往胡安身上落,把胡安埋在里面形成了一座小山;胡安绝望地挪动着胳膊,这时他感到绳索湿透了他终于从里面钻了出来,一溜烟跑回了家。父母不想听胡安解释,他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开始下着细雨;一顿惩罚后,他上楼回到自己的房间,透过窗户看着雨,无法讲述自己的奇遇。雨不停地下了三天三夜,胡安的父母决定停止度假回城去;胡安无法回到发现绳索的地方了,全家人都监视着他,同时全家人都受够了那场绵绵不绝的雨。似乎所有人都认为他是那场雨的罪魁祸首在绳索落地的地方,大

42、雨形成了一个湖;随着时间的流逝,湖带来了植物,植物引来了动物,大草原变成了一个山谷;七十年后,那个被称为“拉坎提亚”的山谷里的湖成了当地河鳟最多的地方。最近一次我去那里,一边和孩子们在湖里游玩,一边与好几个钓鱼爱好者和渔夫一起钓着河鳟。但是一些东西引起了我的注意,湖里的所有小艇上只有一个人没有在垂钓,那是一个老人,他看着沁凉的湖水,似乎在思念着什么,看了他好一会儿,我禁不住好奇心驱使,上前问他在找什么。“我的绳索。”他回答道。(译林2010年第2期,有删改)小说主人公胡安这“一条绳索”的探究与追寻,展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答:_。6.一条绳索【秘鲁】弗朗西斯科埃斯卡

43、特胡安发现了一条从天上垂下来的绳索。那条长得令人难以置信的绳索一直往上延伸,延伸,直至消失在冬日的云层里,胡安一边看着它一边想身边没有人会相信他看到的这一幕。“这孩子太孤独,出现幻觉了。”听到胡安的故事,他姑姑会这么说。“应该带他去看心理医生!”最后她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于是胡安一直跑回了家,看见他爸爸正坐在门口的那段老树干上。“有一条绳子从天上垂下来!”胡安喊道。父亲沉默地看了他一眼,好像胡安说的是一种奇怪的无法理解的方言。胡安痛恨没有人认真地对待这件事,然而他已经习惯了,人们总是把他当成一个小孩子,尽管他都快十岁了,在大草原上可以骑着自行车到处来去。“爸爸,你得看看,我发现的那条绳子非常粗大

44、,我一个人没法把它运回家。”胡安试着用父亲的语言表达,想让他别再像平时那样用轻蔑的表情看着自己。“请您跟我来一下吧,爸爸,就一会儿。”胡安哀求道。但这仍是徒劳,父亲不喜欢胡安求他玩耍,就像不喜欢玩耍本身,于是那孩子决定再次消失,重新向发现那条绳索的地方跑去。他很快又看到了它,在大草原中央,纹丝不动,风吹拂着,但那条绳索仍定定地悬在那里,并不是绷紧了,只是静静的。胡安看了它一会儿,又向天上望去,寻找一种解释,但是同样一无所获,这时他想到直到现在他还没有碰过那条绳索,就决定碰碰看,好证明那是真实的,而不仅仅是一种幻觉,或是海市蜃楼,就像那些在沙漠里迷路的旅行者所看到的。胡安重新看了以下绳索,决定走

45、过去。但因为某种原因,他又想起了搂着绳索渴死的旅行者,不敢向前走一步。考虑了几秒钟后,他吸了一口气,向前迈出了第一步,然后,又一步,直到剩下不到一米的距离,他伸出胳膊,用指尖轻轻地碰了一吓绳索。“很软”。他想。胡安决定拉一下那条绳索。他用双手抓住绳索,使劲向下一拉,但是什么也没发生,绳索顶住了他的全部力量,于是他决定全身吊上去,他助跑,牢牢地搂着绳索纵身一跳,就像一个九岁的人猿泰山一样吊在了绳索上。胡安想起了一个小孩和三颗菜豆的故事,那个小孩在他家院子里种下了三颗菜豆,最后菜豆长成了一颗巨大的爬蔓植物,一直长到了天上,那孩子顺着它爬上去,在顶端发现了一座城堡,里面满是财宝。但是真的是菜豆吗?菜

46、豆不会长成爬蔓植物呀,真是个奇怪的故事胡安学校的作业本上总是写满了老师的评语,说他是个非常不专心的孩子,喜欢在课堂上想入非非。现在胡安可给了所有那些老师一个理由了,在他眼前出现了一条悬空的神奇的绳索。“我应该爬上去,我得看看这是什么。”他这样想着,开始攀着绳索向上爬。胡安爬到了十米高的时候,就害怕得不敢继续了,但是也没有勇气松开手,于是就停在了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办,他的小手很疼,胳膊开始颤抖,他决定慢慢地滑到地面上去,然后从家里随便找个人来,让他看看这条绳索。但是他刚准备动一下,就感到绳索开始下降。突然,从很高的地方传来一声:砰胡安一下子掉在了地面上,绳索开始往他身上落,好像终于从固定它的地方

47、松开了。绳索不停地往胡安身上落,把胡安埋在里面形成了一座小山;胡安绝望地挪动着胳膊,这时他感到绳索湿透了他终于从里面钻了出来,一溜烟跑回了家。父母不想听胡安解释,他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开始下着细雨;一顿惩罚后,他上楼回到自己的房间,透过窗户看着雨,无法讲述自己的奇遇。雨不停地下了三天三夜,胡安的父母决定停止度假回城去;胡安无法回到发现绳索的地方了,全家人都监视着他,同时全家人都受够了那场绵绵不绝的雨。似乎所有人都认为他是那场雨的罪魁祸首在绳索落地的地方,大雨形成了一个湖;随着时间的流逝,湖带来了植物,植物引来了动物,大草原变成了一个山谷;七十年后,那个被称为“拉坎提亚”的山谷里的湖成了当地河

48、鳟最多的地方。最近一次我去那里,一边和孩子们在湖里游玩,一边与好几个钓鱼爱好者和渔夫一起钓着河鳟。但是一些东西引起了我的注意,湖里的所有小艇上只有一个人没有在垂钓,那是一个老人,他看着沁凉的湖水,似乎在思念着什么,看了他好一会儿,我禁不住好奇心驱使,上前问他在找什么。“我的绳索。”他回答道。(译林2010年第2期,有删改)七十年后胡安仍在寻找他的绳索,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样结尾的妙处。(6分)答:_。9.悠悠敦煌情-专访“敦煌的女儿”常沙娜常沙娜,浙江杭州人。自幼随父亲敦煌学奠基人之一、敦煌艺术研究所所长常书鸿在敦煌临摹壁画。1948年赴美国留学。1950年回国后,在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任教。

49、曹可凡:你好!我特别想知道您的名字,当时父亲给您取的时候有些什么特别的寓意吗?常沙娜:因为我出生在法国里昂,里昂有条河,法语La Saone,中文就是沙娜。后来好多人很奇怪,说常书鸿挺逗的,给女儿起了一个沙漠的沙,我就成了一个沙漠里婀娜多姿的女子了。曹可凡:所有我觉得可能人一生冥冥当中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因素。您印象当中您父亲是因为什么缘故对敦煌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发誓要做敦煌的守护人的呢?常沙娜:因为他在巴黎塞纳河边的书摊子发现了一本书,就是伯希和在莫高窟考古调查后,用掠走的东西出了一本敦煌石窟艺术。他看得很惊讶,说他整天崇敬文艺复兴以后的欧洲艺术,却不懂我们中国的艺术,数典忘祖。他说他

50、是中国人,一定、一定要去敦煌去看看现状。曹可凡:常书鸿先生第一次踏上敦煌那块宝地是哪一年?常沙娜:那是43年。我们坐了一个月的汽车,从重庆一直到甘肃,从秋天一直住到冬天。到了敦煌第一顿饭吃的是一碗面,一碗醋,一碗盐。爸爸说今天也来不及了,明天给你吃涮羊肉吧。他一直这样乐观。曹可凡:那时候做研究,做保护都要做什么?常沙娜:第一要除沙。要在莫高窟上面要盖一层短墙就是把那沙给拦住,因为那个地方流沙很快就能把洞埋起来。后来我父亲归纳了三个临摹办法,一个是客观临摹,第二种是复原临摹,第三种是整理临摹。他要求研究所都要采用整理临摹,不能随便复原临摹,如非必要也不要客观临摹。曹可凡:据说1945年的父女画展

51、很轰动。常沙娜:当时很轰动,因为没想到常书鸿带的女儿也画了那么多画。我去美国的机会就这么来的。有一位犹太人叶丽华对我爸爸说你女儿画得真棒,但是你不能让她永久呆在沙漠戈壁滩上。她说可以带我到美国去看看。曹可凡:为什么你在美国呆了两年就回来了?常沙娜:当时在美国留学生大家都在讲中国解放了,新中国成立了,而且把家信念一念。国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留美同学大家见面就说什么时候回国,就成了一个回国的高潮。我为了回国买票,就半工半读,到陶瓷厂拉坯上釉。曹可凡:听说您回国之后因为陪梁思成、林徽因先生看中国第一次敦煌艺术展览,改变了您的自己的人生道路。常沙娜:是的。当时我父亲高新的很,在敦煌待了那么多年,临摹了

52、上百件的东西都没有展示过。我父亲告诉我梁思成林徽因先生都很重视这个展览,他们看的激动。之后梁先生和林先生就让我到清华大学营建系的工艺美术研究所当助教。林先生讲我们要抢救工艺美术,现在最需要抢救的是景蓝。我们就搞了一些新的设计,适合现代生活。52年搞了一批亚太和平会议的国家礼品,景泰蓝盘子上设计和平鸽,她说我们不要毕加索的鸽子,我们要用我们自己的鸽子,我就把敦煌壁画里的鸽子组合在一起了。曹可凡:您也参加过人民大会堂的设计是吧?常沙娜:我参加了。我有一些童子功,就是在敦煌形成的。我画了上百个方案,最后选定了我的一个方案,就是人民大会堂的宴会厅和外立面,这个现在还在。我搞的那个方案图案是莲花瓣,它组

53、合以后很好看。但是工程师跟我讲设计很好看,但是设计要跟功能相结合。我没有想到要把照明、通风口跟图案结合。这个给我的启示太大了,这决定了我后来这一辈子我从事设计的宗旨。曹可凡:您其实是设有学历的,后来做了中央工艺美院院长常沙娜:是,我一辈子是没有学历的学业但是我是实在在的,是尽力的,是为了我要做的事情而实实在在的,要学我父亲的“杭铁头”的精神,要把事情做好,做完。(摘编自可凡倾听), 2017年10月21日)【注】“杭铁头”,杭州人。题目“悠悠敦煌情”体现在常沙娜人生中有哪些具体的体现?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答:_。13.与元微之书白居易四月十日夜,乐天白: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

54、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况以胶漆之心,置于胡越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各欲白首。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天实为之,谓之奈何!仆初到浔阳时,有熊孺登来,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札,且云:_悲哉!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又睹所寄闻仆左降诗云:“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且置是事,略叙近怀。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形骸且健,方寸甚安。下至家人,幸皆无恙。长兄去夏自徐州至,又有弟妹六七人提挈同来。顷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此一泰也。江州风候稍凉,地少瘴疠。湓鱼颇肥,江酒极美。其余食物,多

55、类北地。仆门内之口虽不少,司马之俸虽不多,量入俭用,亦可自给。身衣口食,且免求人,此二泰也。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问,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_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_“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

56、”微之微之!此夕我心,君知之乎?乐天顿首。(选自白氏长庆集,有删节)注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元微之,即元稹,为白居易好友,当时被贬为通州司马。牵挛乖隔,牵制隔离。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危慑之际,不暇及他,唯收数帙文章,封题其上曰:“他日送达白二十二郎,便请以代书。”(5分)译文:_。(2)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5分)译文:_。15.苏武慢【南宋】 蔡伸雁落平沙,烟笼寒水,古垒鸣笳声断。青山隐隐,败叶萧萧,天际暝鸦零乱。楼上黄昏,片帆千里归程,年华将晚。望碧云空暮,佳人何处,梦魂俱远。忆旧游、邃馆朱扉

57、,小园香径,尚想桃花人面。书盈锦轴,恨满金徽,难写寸心幽怨。两地离愁,一尊芳酒,凄凉危栏倚遍。尽迟留,凭仗西风,吹干泪眼。【注】北宋末南宋初诗人。邃馆:深院。书盈锦袖:苏惠织锦作回文诗寄夫,回环诵读,皆成诗句。金徽:金饰的琴徽。徽,系弦之绳。此处代指琴。本词的前六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并结合词作上片内容简析作者的情感。(6分)答:_16.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己亥杂诗中,龚自珍移情于物,抒发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两句是“_,_”。(2)屈原在离骚中“_,_”两句写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爱好追求,诗人自己唯独喜欢修身养性。(3)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广泛地学

58、习后自我省察的作用的一句是“_”。20.阅读下面材料,完成文后的问题。(6分)人们常常会关注雾霾天气对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病等疾病的影响,_。眼科专家表示,雾霾的主要成分包括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物质。这些物质极易对裸露在空气中的眼睛造成刺激从而引发眼部炎症,出现干燥、视疲劳、眼红、流泪等症状。专家提醒雾霾天保护眼睛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减少户外逗留时间,尽量在室内活动。2爱美的女生们不要化眼妆,不要佩戴软性隐形眼镜,以免加重眼睛负担。3如果出现眼部不适,要及时到专业眼科医院就诊,不要自己买眼药水随便滴。(1)在语段句的空白处填入合适的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2分)答:_(2)语段的句中有一

59、处病句,请予以修改。(2)答:_(3)专家的建议有表述不严密(不合逻辑处)请予以反驳,不超过20字。(2分)答:_21.下面是为“双十一”设计的三个logo,请你比较三个图标,从构图要素、文字运用等角度说说哪个图标更为出色。(5分)答:_22.写作(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2017年10月26日,沙特阿拉伯授予美国汉森机器人公司生产的“女性”机器人索菲亚公民身份。索菲亚当天在沙特说“人工智将帮助人类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有报告说2020年,人工智能的应用将使美国中产阶级六百万人失业。这些人基本上是知识工人,无论是法律、医学,还是白领、码农,被人工智能取代是迟早的事。管子曰

60、:君子使物,不为物使。人工智能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请全面理解以上材料,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多选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_分,共_分。) 8.悠悠敦煌情-专访“敦煌的女儿”常沙娜常沙娜,浙江杭州人。自幼随父亲敦煌学奠基人之一、敦煌艺术研究所所长常书鸿在敦煌临摹壁画。1948年赴美国留学。1950年回国后,在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任教。曹可凡:你好!我特别想知道您的名字,当时父亲给您取的时候有些什么特别的寓意吗?常沙娜:因为我出生在法国里昂,里昂有条河,法语La Saone,中文就是沙娜。后来好多人很奇怪,说常书鸿挺逗的,给女儿起了一个沙漠的沙,我就成了一个沙漠里婀娜多姿的女子了。曹可凡:所有我觉得可能人一生冥冥当中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因素。您印象当中您父亲是因为什么缘故对敦煌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发誓要做敦煌的守护人的呢?常沙娜:因为他在巴黎塞纳河边的书摊子发现了一本书,就是伯希和在莫高窟考古调查后,用掠走的东西出了一本敦煌石窟艺术。他看得很惊讶,说他整天崇敬文艺复兴以后的欧洲艺术,却不懂我们中国的艺术,数典忘祖。他说他是中国人,一定、一定要去敦煌去看看现状。曹可凡:常书鸿先生第一次踏上敦煌那块宝地是哪一年?常沙娜:那是43年。我们坐了一个月的汽车,从重庆一直到甘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