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某高层住宅建筑与结构设计 洪生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46484482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3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谈某高层住宅建筑与结构设计 洪生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浅谈某高层住宅建筑与结构设计 洪生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浅谈某高层住宅建筑与结构设计 洪生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资源描述:

《浅谈某高层住宅建筑与结构设计 洪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某高层住宅建筑与结构设计 洪生(2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浅谈某高层住宅建筑与结构设计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 业 论 文 浅谈某高层住宅建筑与结构设计 毕业学校: 华南理工大学 办学单位: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班 级: 建筑工程2012级本科业余 学 生: 杜庆华(010112401831) 指导教师: 王慧英 讲师 提交日期: 2013 年 4 月 15 日 中 文 摘 要本建筑是一栋商务办公楼,建筑占地面积约为1000m,其建筑总面积约6000。主体6层,层高均为3.6m。本设计的内容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建筑设计阶段进行了总体方案设计、平面设计、立面设计、剖面设计,以及屋面、楼梯及墙体等构造设计,完成了建筑设计说明及有关建筑图。结构设计阶段进

2、行了结构平面布置、估算截面尺寸、荷载计算、框架计算、侧移验算、内力计算、内力组合及构件设计等工作,并完成了结构设计说明及标准层结构 平面布置图、框架配筋图、楼梯、基础结构施工图。本建筑上部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下部采用独立基础和双柱联合基础,结构设计中考虑了恒载、楼屋面活载及地震水平作用、荷载效应组合等问题。本设计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对框架梁、柱按强剪弱弯、强柱弱梁原则进行构件配筋设计,并考虑了地震区对配筋的各种构造要求。整个设计完全符合要求。关键词: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框架结构。AbstractThe building is an Office building of Busi

3、ness affairs, The building covers an area of approximately 1000m. Its buildings with an area of about 6000m. Building subject of 6 floors .The story is 3.6 m high, The design include architectural and structural design in two sections. Architectural design stage: a general program design, graphic de

4、sign, elevation design, profile design, roof, stairs and walls, structural design etc. And completed the explanation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completed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building plans note.Structural design stage: the structure layout, estimating section size, load calculation, the fr

5、amework calculation, the lateral checked, the internal force calculation,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forces and component design etc. and completed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standard description of the structure and structural layer of plane arrangement chart, frame reinforcement chart, stair, i

6、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of graph.The construction of superstructure using the fragment(consider revising) of cast-in-place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the lower part of a separate basis. Consider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dead load and live load of floor, and roof ,and the level of the eart

7、hquake, load effect combinations, etc .The seismic design framework for the three grades. The framework of beams, columns by weak shear-bending, strong-weak beam reinforced the principle of component design, and to consider the earthquake zone on the reinforcement of structural requirements. The des

8、ign needs the requirements completely.Key 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Structural design Framework目录中 文 摘 要2英文摘要3第一章 工程概述51.1设计条件51.1.1工程概况51.1.2工程地质资料6第二章 建筑设计72.1建筑设计72.1.1建筑方案设计72.2基础设计102.2.1 设计资料102.2.2基础顶面内力组合值计算102.2.3外柱基础的设计112.2.4地基持力层的确定112.2.5外柱(即为A和D轴柱)独立基础设计112.2.6内柱基础的设计132.2.7地基持力层的确定1

9、32.3楼梯设计(平行双跑楼梯)142.3.1 设计参数142.3.2 楼梯板计算142.3.3 平台板计算15第三章 结构设计173.1结构设计说明173.1.1结构选型173.1.2结构布置173.1.3计算简图173.1.4承重体系173.2.2屋面板的计算183.3屋面次梁计算183.3.1屋面次梁布置图183.3.2荷载基本情况193.4框架计算简图203.4.1设计资料203.4.2确定框架计算简图213.5框架内力组合213.5.1框架梁内力组合213.5.2框架柱内力组合223.6框架截面设计233.6.1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233.6.2 横向框架梁的正截面设计233.6.3框

10、架柱的斜截面承载力计算253.7恒荷载计算253.7.1 屋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253.7.2屋面框架恒荷载标准值253.7.3确定节点处各杆件的分配系数26结论26参考文献27致谢28 第一章 工程概述1.1设计条件1.1.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某科学园发展有限公司位于风景秀丽、历史文化悠久的方山脚下,建筑规划总平面设计中,内容含工业厂房、培训中心、员工体育、娱乐中心、商业办公区等,本设计为商务办公楼。 图1-1位置平面图1.1.2工程地质资料经某现场实地部分勘探,结果如下:1) 建筑场地平坦,没有不利的地质情况,无软弱下卧层。2) 地基土剖面的相关设计资料可根据建筑物所在的地区的具体情况来

11、确定。所需设计参数可参照现行规范来确定。表1-1 建筑地层一览表(标准值)序号岩 土分 类土层深度 (M)厚度范围 (M)地基承载力fak(kpa)桩端阻力qp(kpa)桩周摩擦力qs(kpa)1杂填土01.41.42中 砂1.42.91.51901700273砾 砂2.9 5.52.62902100364圆 砾5.511.05.53602500431. 地下稳定水位距地坪3m以下;2. 表中给定土层深度由自然地坪算起。 建筑场地类别:类场地土;地震设防烈度:7度。3. 各种用房的活荷载标准值见现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第二章 建筑设计2.1建筑设计2.1.1建筑方案设计1、总平面设计 根据建筑场地

12、示意图,综合考虑地形、建筑走向、主导风向、防火安全、周边道路、绿化等因素,合理布置了办公大楼的位置,使其满足使用的功能要求,达到技术经济合理,方便使用的目的。2、建筑平面设计为能更好的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结合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特将平面布置成规则的矩形,结合自然采光和通风等条件,根据功能合理布置房间。本工程在建筑中部设置两部电梯,并且还在建筑一端设有一部疏散楼梯,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安全疏散的要求。本工程建筑设计的标准层平面图如图所示。3、建筑剖面设计建筑剖面是表示建筑物在垂直方向上房屋各部分间的组合关系,表示各部分的空间位置。剖面设计主要是确定各部分的高度,层数,建筑

13、的空间组合关系和空间利用以及表现结构构造等关系。该建筑为6层,因为框架梁跨度较大,故而楼盖梁高相应地增大,为了满足使用功能和舒适度的要求,我把建筑各层高度都设为3.6m 。另外为了防止室外雨水流入室内,防止建筑物因为不均匀沉降使地面降低,为了满足建筑使用的要求,取室内外高差为450mm。建筑剖面图如图所示。4、建筑立面设计建筑的立面设计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一个伟大的建筑设计师同时也是一个不错的艺术家。他会根据建筑物所在的位置和周围的大环境,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具体使用功能的要求,来设计建筑物的立面造型,给人以美的享受。建筑物的体型和立面设计,必须符合建筑造型和立面构造方面的规律性,如均衡,韵律对

14、比统一等。在本次设计中就是考虑了这些构图的规律性,大门的位置选择以及楼梯间的布置建筑物外观的确定都是经过了几次改动才最终确定为现在的方案。图1-2底层平面图图1-3剖面图2.2基础设计2.2.1 设计资料(1)工程地质条件经某勘测设计研究院现场实地勘测,结果如下:1)建筑场地平坦,没有不利地质情况,无软弱下卧层。2)地基土剖面图(见附表1)。其它有关设计资料可根据建筑物所在地区的具体情况,所需设计参数可参照现行规范的有关规定确定。序号岩 土分 类土层深度 (m)厚度范围 (m)地基承载力ak(kPa)桩端阻力p(kPa)桩周摩擦力s(kPa)1杂填土01.41.42中 砂1.42.91.519

15、01700273砾 砂2.95.52.62902100364圆 砾5.511.05.5360250043表1-2建筑地层一览表(标准值) 注: 地下稳定水位距地坪3m以下; 表中给定土层深度由自然地坪算起。建筑场地类别:II类场地土;地震设防烈度:7度(0.1g)。使用材料及构造情况:基础采用C30 混凝土,钢筋采用HPB235和HRB400 级钢筋,基础下采用100 厚细石混凝土垫层。考虑到本工程的建筑设计特点(柱距较大),我们对各榀框架的外柱采用独立基础的形式,对各榀框架的内柱采用联合基础的形式。具体设计见下:2.2.2基础顶面内力组合值计算对A(D)轴柱(1)标准组合基础上框架柱传来的荷

16、载标准值:=46.31+11.57=57.88KNm=2570.21+703.39=3273.60KN=30.53+7.63=38.16KN地基梁传来的荷载标准值:由竖向荷载的推导过程可知=0.246.63.6190.242.12.1192=77.98 KN (由底层墙体构成)=0.2 0.45(7.8+7.8/2) 25=26.32KN(由基础挑梁自重构成)=(77.98+26.32) 0.18=20.86KNm(由底层墙体与基础挑梁构成)对上述荷载采用标准组合,具体如下:弯矩组合: =+=57.88+20.86=78.74 KNm 轴力组合: =+=3273.60+77.98+26.32=

17、3377.90 KN 剪力组合: =38.16KN(2)基本组合基础上框架柱传来的荷载设计值:=1.246.31+1.411.57=71.77KNm=1.22570.21+1.4703.39=3968.99KN=1.230.53+1.47.63=47.32KN地基梁传来的荷载设计值: =1.277.98=93.58 KN (由底层墙体构成)=1.226.32=31.58KN(由基础挑梁自重构成)=1.220.86=25.03 KNm对上述荷载采用基本组合,具体如下:弯矩组合:=+=71.77+25.03=96.80 KNm 轴力组合:=+=3968.99+93.58+31.58=4084.15

18、 KN 剪力组合: =47.32KN2.2.3外柱基础的设计 外柱独立基础为锥形基础,混凝土强度为C25, =11.9(N/mm2), =1.27(N/mm2),钢筋类别为HRB335,=300N/mm2.2.4地基持力层的确定由前面对工程概况的描述,可知:将持力层放在中砂层,基础埋深定位-2.0m。该层的地基承载力为=190KPa。2.2.5外柱(即为A和D轴柱)独立基础设计1、确定基础埋深为=2.0m。2、地基承载力深度的修正: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规定:当地基基础宽度b 大于3.0m 或者基础埋深d 大于0.5m 时,应对地基承载进行修正: =+式中: -地基承

19、载力设计值-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基础宽度和深度修正系数b-基础底面宽度小于3m 时,取3m-基础埋深,一般自室外地面算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修正系数:因为d =2.0(m) 0.5(m),故而还应对进行修正。查表基础工程(华南理工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 编)的表2-5(承载力修正系数)可知:,重度计算:杂填土属性系数:=16(KN /m ) ,h=1.4(m)中砂属性系数: =19.8(KN /m ) ,h =0.6(m)则基底平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17.84KN/m=+=190+0+4.417.84(2.0- 0.5)=307.74KP

20、a4、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现假设基础受中心荷载作用,计算基底面积:=12.62m 为满足要求和偏于安全考虑,我们取=15.14m选用矩形,其尺寸为:bl = 4.04.0 = 16.0m5、地基承载力验算(用标准组合)W=10.67m作用于基底中心的M K 和N K 分别为:M K =78.74 KNm,N K=3377.90KN=(KPa)可知:且307.74(KPa),故而承载力满足要求。且由于b 3.0(m),地基承载力需要对宽度进行修正。=+=190+3.019.8(4.03.0)+4.417.84(2.0- 0.5)=367.14KPa6、基础剖面尺寸的确定作基础尺寸详图下所示:图1-

21、4外柱基础图2.2.6内柱基础的设计内柱独立基础为锥形基础,混凝土强度为C30, =14.3(N/mm2), =1.43(N/mm2),钢筋类别为HRB400,=360N/mm2.2.7地基持力层的确定由前面对工程概况的描述,可知:将持力层放在中砂层,基础埋深定位-2.0m。该层的地基承载力为=190KPa。2.3楼梯设计(平行双跑楼梯)2.3.1 设计参数(1)楼梯结构平面布置图 图1-5楼梯结构平面布置图(2) 楼梯的基本尺寸和荷载数据楼梯度高3600mm,楼梯间宽3060mm,楼梯井宽100mm,踏步总数24,踏步宽度300mm,踏步高度150mm,休息平台宽度1480mm,扶手高度10

22、00mm,扶手宽度60mm。据荷载规范,我们取楼梯上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q = 3.5(KN /m ) 且采用C25 混凝土,=11.9(N/mm2), =1.27(N/mm2) HPB235级钢筋=210(N/mm2)。 2.3.2 楼梯板计算板倾斜度tan= =0.5 ;cos = 0.894。设板厚h =120mm,约为板斜长的1/30。取1m 宽板带为计算单元,进行计算。(1) 荷载计算梯段板的恒载:水磨石面层 (0.3+ 0.15)(0.65/ 0.3) = 0.98KN /m三角形踏步 0.50.3 250.15/ 0.3 =1.88KN /m 斜板 0.12 25/ 0.894

23、= 3.36KN /m板底抹灰 0.0217 / 0.894 = 0.38KN /m恒载标准值: 6.60 KN /m梯段板的活荷载标准值 3.5 KN /m取用恒载和活载的荷载分项系数,分别为:=1.2 ;=1.4基本组合的总荷载设计值为: P=1.26.601.43.5=12.82KN/m(2) 截面设计板的水平计算跨度=3600其弯矩设计值: M=13.84 KN m板的有效高度 =120-20=100mm,所以可求的:截面抵抗矩系数 s=M /1b h02=13.84106/1.011.910001002=0.116内力矩的力臂系数 =(1+)=0.938纵向的受拉钢筋计算面积为:=7

24、02.6mm选配A10100的纵向受力钢筋,实有=785mm我们同样进行最小配筋率的验算:=785/1000100=0.785 而=Max=0.27 符合最小配筋率要求,按计算来配筋;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还应当在每级踏步下设置一根8的分布筋。2.3.3 平台板计算设平台板厚h=100mm,取1m 宽板带计算。(1) 荷载计算平台板的恒荷载:水磨石面层 0.651 = 0.65 KN /m100厚混凝土板 0.1025 = 2.5 KN /m板底抹灰 0.02171 = 0.34 KN /m恒载标准值 3.49 KN /m梯段板的活荷载标准值 3.5 KN /m取用恒载和活载的荷载分项系数,分别为

25、:=1.2 ;=1.4基本组合的总荷载设计值为: P=1.23.491.43.5=9.09KN/m(2) 截面设计板的计算跨度=2000-200/2+120/2=1960mm其弯矩设计值: M=3.49 KN m板的有效高度 =100-20=80mm,所以可求的:截面抵抗矩系数 s=M /1b h02=3.49106/1.011.91000802=0.046内力矩的力臂系数 =(1+)=0.976纵向的受拉钢筋计算面积为:=212.8mm显然是不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的,可照最小配筋率来配筋,=Max=0.27 ; A=bh=10001000.27=270 mm选取A8180, A=279mm值得

26、注意的是,我们还应当设置分布筋A8200。第三章 结构设计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结构选型、结构布置、确定计算简图、选择合理简单的计算方法进行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荷载效应组合、截面配筋设计、绘施工图。3.1结构设计说明 3.1.1结构选型 结构选型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应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根据受力特点,常用的建筑结构形式有:混合结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等。本工程采用框架结构体系,由梁、柱构件通过节点连接形成的骨架结构,梁、柱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墙体起维护作用。3.1.2结构布置本工程采用矩型内廊式柱网布置。3.1.3计算简图 要计算出框架结构中梁柱内力,必须首先确定框架

27、结构简化后的计算简图,即需确定框架的计算单元、框架的跨度、层高、构建截面、框架承受荷载等。3.1.4承重体系1)横向承重体系选取常见的横向承重体系包括:现浇楼盖、叠合楼盖、预制板楼组合楼盖等。本设计采用现浇肋梁楼盖结构,现浇楼盖可分为肋梁楼盖、密肋楼盖、平板式楼盖和无粘结预应力现浇平板楼盖等。肋梁楼盖结构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省混凝土和钢筋的用量,能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结构整体性好,抗震性能好,且结构平面布置灵活,易于满足楼面不规则布置、开动洞等要求,容易适用各种复复杂的结构平面及各种复杂的楼面荷载。2)竖向承重体系选取选择合理的抗侧力结构体系,进行合理的结构或构建布置,使之

28、具有较大的抗侧刚度和良好的抗风、抗震性能,是结构设计的关键。同时还须考虑建筑物高度、用途、经济、及施工条件等因素。本设计为六层的多层结构,根据办公楼的功能使用性进行结构布置。经各方案比较筛选,本工程选用框架结构的竖向承重体系。3.2板、次梁设计及配筋3.2.1屋面板的设计1) 根据荷载规范,不上人屋面均不活荷载便准直取0.5 KN/2) 屋面做法:采用三毡四油防水层;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80厚防水树脂珍珠岩保温层;1:8水泥炉渣找坡层;100厚现浇混凝土板,20厚板底石灰抹浆。3.2.2屋面板的计算结构布置的相关尺寸1、 主次梁:主跨度可参考图(1)中标注。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

29、置。-主梁的跨度为3.6,-主梁的跨度为7.2。次梁的跨度如图示。板的跨度为2.6m,2.4m。取为2.6m,-按双向板计算,-按单向板计算。2,板、梁截面尺寸: (1)、板厚:根据单向板对单向板厚的要求。我们先确定板厚的范围:80mm-160mm。按高跨比条件,要求板厚h2600/40=65mm所以取h=100mm (2)、次梁截面尺寸: h在/18与/12间取值,即在367-550间取值,故h=500mm 目前取次梁尺寸为:300mm500mm3、 主梁截面尺寸 H在15与/10间取值,即在440-660间取值,故取h=650mm目前取主梁尺寸为:300mm650mm3.3屋面次梁计算3.

30、3.1屋面次梁布置图图1-6屋面次梁布置图 3.3.2荷载基本情况 荷载基本资料(1) 根据荷载规范,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取2.0kN/(2) 楼面做法:水磨石面层,10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20厚石灰砂浆抹灰底。 荷载计算(1) 楼面板恒荷载计算水磨石面层 0.65 kN/1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0.0220=0.40 KN/100mm钢筋混凝土板 0.1025=2.5 kN/20厚石灰砂浆抹灰底 0.0217=0.34 kN/ 小计:楼面恒荷载标准值 3.49 kN/(2) 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2.0 kN/(3) 楼面恒荷载设计值为g=1.23.49=4.19 kN/楼面活荷载设计

31、值为q=1.32.0=2.6 kN/ 楼面荷载总设计值为g+q=4.19+2.6=6.79 kN/结构布置的相关尺寸主次梁:主跨度可参考图(1)中标注。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主梁的跨度为3.6,-主梁的跨度为7.2。次梁的跨度如图示。板的跨度为2.6m,2.4m。取为2.6m,B1、B2、B3、B6、B7按双向板计算,B4、B5、B8按单向板计算。 图1-7主梁平面布置图 板、梁截面尺寸: (1)、板厚:根据单向板对单向板厚的要求。我们先确定板厚的范围:80mm-160mm。按高跨比条件,要求板厚h2600/40=65mm所以取h=100mm (2)、次梁截面尺寸: h在/18与/

32、12间取值,即在367-550间取值,故h=500mm 目前取次梁尺寸为:300mm500mm 主梁截面尺寸 H在15与/10间取值,即在440-660间取值,故取h=650mm 目前取主梁尺寸为:300mm650mm计算简图 次梁截面为300mm500mm,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100mm,取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120mm。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跨度:边跨 =+h/2=2600-100-120+100/2=2430mm238.35KN,满足要求3.6.3框架柱的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再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可知对三级框架柱的剪力设计值

33、应作如下调整: =式中: -柱端截面组合设计值-柱的净高,-分别为柱上下端顺时针或反时针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柱端剪力增大系数,三级框架取1.13.7恒荷载计算3.7.1 屋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 30厚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1.16 KN/三毡四油防水层 0.40 KN/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0.0220=0.40 KN/80厚防水树脂珍珠岩保温层 0.0820=0.16 KN/ 1:8水泥炉渣找坡层 0.01812=0.216 KN/100厚现浇混凝土板 0.125=2.5 KN/20厚板底石灰抹浆 0.0217=0.34 KN/ 小计: 屋面恒荷载标准值 4.016 KN/边跨(BC.

34、DE跨)框架梁自重 0.300.60254.50 梁侧粉刷 2(0.6-0.1)0.02170.34 小计: 4.84 中跨(CD跨)框架梁自重 0.300.40253.00梁侧粉刷 2(0.5-0.1)0.02170.27 小计: 3.27因此,作用在顶层框架梁上的线荷载为:3.27 (注:这里的下标6表示第六层即顶层框架梁,下表1表示第一种荷载即梁自重)(注:下标2表示第二种线荷载即板传来的荷载)3.7.2屋面框架恒荷载标准值水磨石面层 0.65 kN/100mm钢筋混凝土板 0.1025=2.5 kN/20厚石灰砂浆抹灰底 0.0217=0.34 kN/ 小计:楼面恒荷载标准值 3.49

35、 kN/ 填充墙自重 0.24(3.6-0.6)18=12.96 KN/m墙面粉刷: 0.02(3.6 0.6) 217=2.04 KN/m小计:墙荷载 15.00 KN/m 边跨: (AB 、CD)框架梁自重及梁侧粉刷 4.09 KN/m 中间跨:(CD)框架梁自重 0.30.525=3.75 KN/m 梁侧粉刷 2(0.5-0.1)0.02170.27 小计: 4.02 KN/m 因此,作用在中间层框架梁上的线荷载标准值为: 15+4.09=19.09 KN/m 15+4.02=19.02 KN/m3.7.3确定节点处各杆件的分配系数由前相对线刚度可算得各层节点处的分配系数,具体如下图所示

36、:(我们选用了半钢架)图1-10分配系统图结论 总的说来土木工程师一门古老的科学,它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未来的土木工程将在人们生活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地球环境的日益恶化,人口的不断增加,人们为了争取更舒适的生存环境,必将更加重视土木工程。在不久的将来,一些重大项目将会陆续兴建,插入云霄的摩天大楼,横跨大洋的桥梁,更加方便的交通将不是梦想。科技的发展,以及地球不断恶化的环境必将促使土木工程向太空和海洋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广阔的生存空间。近年来,工程材料主要是钢筋、混凝土、木材和砖材,在未来,传统材料将得到改观,一些全新的更加舒适的材料将问世,尤其是化学合成材料将推动建筑走向更高点。同时,设计方法

37、的精确化,设计工作的自动化,信息和智能化技术的全面引入,将会是人们有一个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一句话,理论的发展,新材料的出现,计算机的应用,高新技术的引入将使土木工程有一个新的飞跃。参考文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年局部修订(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

38、部,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6)总图制图标准(GB/T 50103-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7)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8)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9)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北京:中国

39、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0)房屋建筑学 ,李必瑜主编,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11)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和天津大学合编,清华大学主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2)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 ,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和天津大学合编,清华大学主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3)基础工程 ,赵明华主编、徐学燕副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4)工程结构抗震 ,丰定国主编,北京:地震出版社,2005(15)结构力学 ,包世华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致谢毕业设计是我们土木工程教学计划中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更是我们大学期间

40、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积累知识以至到知识升华的结晶。它不仅能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进行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培养我们学生的综合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更是我们大学三年走过的完美印记在黄慧英老师的严格要求和精心辅导下,经过一学期的紧张工作,我的毕业设计得以顺利完成。首先,我要感谢老师们给我的指导!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王老师每周都会给我们上课,进行毕业设计指导和检查工作进度。本来是我在做毕业设计但老师似乎也是我一线的战友,他很投入,很耐心的倾听我的想法、认识,并给我分析、归纳,进行指正,一直到我搞明白为止。我从老师身上学到很多,他那渊博的专业知识更

41、让我感到自身的无知,他那负责人的心让我看到做人应有的态度,我知道更需努力好好学习不断充实、打牢专业知识,同时更要锻炼自己的毅力、负责任的态度,塑造、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其次,我还要感谢我的同学。毕业设计过程中,他们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与别人交流的过程中,我汲取了他们处理问题、运用知识于实践的成功经验,从他们看待问题的独特视角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尝试着自我完善。任何一项精细的工作都不可能是一个人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独立完成的,交流是一种学习,也是对能力的一种提高。最后,我想对所有老师和同学说一句:衷心感谢你们给我的关心和帮助,四年的大学生活因你们而更加精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会时刻牢记老师们的教诲,抱着一颗求索和感恩的心踏实的走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