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综合练习题答案

上传人:wuxin****2020 文档编号:146446259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6.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课程综合练习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课程综合练习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课程综合练习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课程综合练习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综合练习题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数据库原理与技术综合练习题一、 选择题1. 数据库是在计算机系统中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存储和应用的( B )。A)文件的集合 B)数据的集合 C)命令的集合 D)程序的集合2. 数据库系统(DBS)是( D )。A)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B)一组硬件 C)一组系统软件 D)既有硬件,也有软件3.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 C )。A)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B)一组硬件 C)一组系统软件 D)有硬件,也有软件4. 数据库系统中,负责物理结构与逻辑结构的定义和修改的人员是( A )。A)数据库管理员 B)专业用户 C)应用程序员 D)最终用户5. 下列关于数据库系统的正确叙述是(

2、 A )。A)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 B)数据库系统避免了一切冗余C)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一致D)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管理更多的数据6. _ B _运算从一个现有的关系中选取某些属性,组成一个新的关系。A)选择 B)投影 C)连接 D)差7. 设关系R和S的元组个数分别为r和s,则(RS)操作结果的元组个数为_ C _A)r+s B)r-s C)rs D)max(r,s)8. 如果在一个关系中,存在多个属性(属性组)能用来惟一标识该关系的元组,且其任何子集都不具有这一特性。这些属性(属性组)都被称为该关系的_ A _A)候选码 B)主码 C)外码 D)连接码9. _ A _

3、运算从当前的关系中选择满足一定条件的元组,其运行结果是一个新的关系。A)选择 B)投影 C)连接 D)差5在关系数据库中,要求关系中的元组在组成关键的属性上不能有空值。这是遵守(C )。 A)可靠性规则 B)安全性规则 C)实体完整性规则 D)引用完整性规则 10. 在下面的两个关系中,职工号和部门号分别为职工关系和部门关系的主键(或称主码)。 职工(职工号,职工名,部门号,职务,工资) 部门(部门号,部门名,部门人数,工资总额) 在这两个关系的属性中,只有一个属性是外键(或称外来键、外码、外来码)。它是(B )。 A)职工关系的“职工号” B)职工关系的“部门号”C)部门关系的“部门号” D

4、)部门关系的“部门名”11. 在关系代数中,连接运算其实是_ B _两个运算的组合.A)迪卡尔积和投影 B)迪卡尔积和选择 C)投影和选择 D)选择和除12. 关系模型中以_ B _作为唯一性标识A)主属性 B)主码 C)全码 D)非空属性13. 目前主要使用的关系数据语言是_ D _.A)DDL B)DML C)DCL D)SQL14. 下列式子中,不正确的是_ D _A)RS=R(RS) B)R=(RS)(RS)C)RS=S(SR) D)RS=S(RS)15. 设关系R和S的结构相同,且各有10个元组,那么这两个关系的并操作结果的元组个数为 _ D _A)10 B)小于等于10 C)20

5、D)小于等于2016. 关系模型有三类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定义主键实现的是_A_完整性A)实体完整性 B)参照完整性C)用户定义的完整性D)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17. SQL语言集数据查询、数据操纵、数据定义和数据控制功能于一体,语句ALTER TABLE实现_C_功能A)数据查询 B)数据操纵 C)数据定义 D)数据控制18. 基于“学生-选课-课程”数据库中的3个关系:S(S#,SNAME,SEX,AGE),SC(S#,C#,GRADE),C(C#,CNAME,TEACHER),若要求查找选修“数据库技术”这门课程的学生姓名和成绩,将使

6、用关系_D_A)S和SC B)SC和C C)S和C D)S、SC和CD19. 基于“学生-选课-课程”数据库中的3个关系:S(S#,SNAME,SEX,AGE),SC(S#,C#,GRADE),C(C#,CNAME,TEACHER),若要求查找姓名中第一个字为王的学生号和姓名。下面列出的SQL语句中,正确的是_B_ .SELECT S#, SNAME FROM S WHERE SNAME=王% .SELECT S#, SNAME FROM S WHERE SNAME LIKE 王%.SELECT S#, SNAME FROM S WHERE SNAME LIKE 王_A) B) C) D)全部

7、20. 在数据库中可以创建和删除表、视图、索引,可以修改表。这是因为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了_A_数据定义功能 A)数据操纵功能 B)数据维护功能 C)数据控制功能D)数据定义功能21. 下面关于SQL语言的说法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A_A) 一个SQL数据库就是一个基本表 B) SQL语言支持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 C) 一个基本表可以跨多个存储文件存放,一个存储文件可以存放一个或多个基本表 D) SQL的一个表可以是一个基本表,也可以是一个视图22. 下面所列条目中,下列不标准的SQL语句是_B_A)ALTER TABLE B)ALTER VIEW C)CREATE TABLE D)CREATE

8、 VIEW23. 基于“学生-选课-课程”数据库中如下3个关系:S(S#,SNAME,SEX,AGE),SC(S#,C#,GRADE),C(C#,CNAME,TEACHER),查找学生号为“200301188”的学生的“数据库”课程的成绩,至少将使用关系_ B _A)S和SC B)SC和C C)S和 D)S,SC和C24. 基于“学生-选课-课程”数据库中如下3个关系:S(S#,SNAME,SEX,AGE),SC(S#,C#,GRADE),C(C#,CNAME,TEACHER),查询选修了课程号为C2的学生号和姓名,若用下列SQL的SELECT语句表达时,错误的是_ A _A) SELECT

9、S.S#,SNAME FROM S WHERE S.S# =(SELECT SC.S# FROM SC WHERE C#=C2) B) SELECT S.S#,SNAME FROM S,SC WHERE S.S#=SC.S# AND C#=C2 C) SELECT S.S#,SNAME FROM S,SC WHERE S.S#=SC.S# AND C#=C2 ORDER BY S.S# D) SELECT S.S#,SNAME FROM S WHERE S.S# IN(SELECT SC.S# FROM SC WHERE C#=C2)25. 基于学生-课程数据库中的三个基本表:学生信息表:s(

10、sno, sname, sex, age, dept)主码为sno课程信息表:c(cno, cname, teacher)主码为cno学生选课信息表:sc(sno, cno, grade)主码为(sno,cno) “从学生选课信息表中找出无成绩的元组”的SQL语句是_ C _A) SELECT * FROM sc WHERE grade=NULL B) SELECT * FROM sc WHERE grade IS C) SELECT * FROM sc WHERE grade IS NULL D) SELECT * FROM sc WHERE grade=26.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操纵语言

11、(DML)所实现的操作一般包括_ D _A) 建立、授权、修改 B) 建立、授权、删除C) 建立、插入、修改、排序 D) 查询、插入、修改、删除27. 在SQL语言的SELECT语句中,用于对结果元组进行排序的子句是_ C _A) GROUP BY B)HAVING C)ORDER BY D)WHERE28. 下列关于SQL语言中的索引(Index)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 A _A)索引外模式B) 一个基本表上可以创建多个索引C) 索引可以加快查询的执行速度D) 系统在存取数据时会自动选择合适的索引作为存取路径29. SQL语言集数据查询、数据操纵、数据定义和数据控制功能于一体,语句CREAT

12、E、DROP、ALTER实现_ C _功能?A) 数据查询 B) 数据操纵 C) 数据定义 D) 数据控制30. 设S为学生关系,Sc为学生选课关系,Sno为学生号,Cno为课程号,执行下面SQL语句: Select S.* From S,SC Where S.Sno=Sc.Sno and Sc.Cno=c2查询结果是(A )。 A) 选出选修c2课程的学生信息 B) 选出选修c2课程的学生名 C)选出S中学生号与Sc中学生号相等的信息 D)选出S和Sc中的一个关系31. SQL的数据定义功能包括_ D _A)定义表B)定义视图C)定义索引D)以上都包括32. 下列SQL语句中修改表结构的是_

13、 A _A)ALTER B)CREATE C)UPDATE D)INSERT33. 若用如下的SQL语句创建一个表S:CREATE TABLE S(S#CHAR(16) NOT NULL;SNAME CHAR(8) NOT NULL,SEX CHAR(2),AGE interger) 向表S中插入如下行时,_ B _行可被插入。A) (991001,李明芳,女,23)B) (990746,张民,NULL,NULL)C) (NULL,陈道明,男,35)D) (992345,NULL,女,25)34. 安装MS SQL Server时,系统自动建立几个数据库,其中有一个数据库被删除后,不影响系统的

14、正常运行,这个数据库是_ D _A) master数据库 B) model数据库 C) tempdb数据库 D) pubs数据库35. SQL语言中,删除一个表的命令是_ B _A) DELETE B)DROP C)CLEAR D)REMOVE36. 设属性A是关系R的主属性,则属性A不能取空值(NULL)。这是_ A _A) 实体完整性规则 B)参照完整性规则 C)用户定义完整性规则 D)域完整性规则37. 设计子模式属于数据库设计的C A)需求分析 B)概念设计 C)逻辑设计 D)物理设计38. 在ER模型转换成关系模型的过程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B A) 每个实体类型转换成一个关系模式|

15、B) 每个联系类型转换成一个关系模式C) 每个M:N联系类型转换一个关系模式D) 在处理1:1和1:N联系类型时,不生成新的关系模式39. 当同一个实体集内部的实体之间存在着一个M:N联系时,那么根据ER模型转换成关系模型的规则,这个ER结构转换成的关系模式个数为CA)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40. 在数据库设计中,将ER图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的过程属于B A)需求分析阶段 B)逻辑设计阶段 C)概念设计阶段 D)物理设计阶段41. 在ER模型中,如果有6个不同实体集,有9个不同的二元联系,其中3个1:N联系,3个1:1联系,3个M : N联系,根据ER模型转换成关系模型的规则,

16、转换成关系的数目是B A) 6 B)9 C)12 D)1542. 在ER模型中,如果有10个不同实体集,有12个不同的二元联系,其中3个1:N联系,4个1:1联系,5个M : N联系,根据ER模型转换成关系模型的规则,转换成关系的数目是B A)14 B)15 C)19 D)2043.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的主要任务是B A)建立ER图和说明书B)创建数据库说明C)建立数据流图 D)把数据送入数据库44. 在关系数据库设计中,设计关系模式是C 的任务。A)需求分析阶段B)概念设计阶段C)逻辑设计阶段D)物理设计阶段45. 数据库物理设计完成后,进入数据库实施阶段,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实施阶段的工作是B

17、 A)建立数据库 B)扩充功能 C)加载数据 D)系统调试46. 从ER模型向关系模型转换时,一个M:N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式时,该关系模式的码是C 。A)m端实体的码B)n端实体的码C)m)端实体码与n端实体码的组合D)重新选取其他属性47. 若两个实体之间的联系是1:m,则实现1:m联系的方法是A 。A) 在“m”端实体转换的关系中加入“1”端实体转换关系的码B) 将“m”端实体转换关系的码加入到“1”端的关系中C) 在两个实体转换的关系中,分别加入另一个关系的码D) 将两个实体转换成一个关系48. 下列属于数据库物理设计工作的是B 。A)将ER图转换成为关系模式B)选择存取路径C)建立数据流

18、图D)收集和分析用户活动49. 下面不属于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应考虑的问题是 D。A)存取方法的选择B)索引与入口设计C)与安全性、完整性、一致性有关的问题D)用户子模式设计50. 下列不属于数据库逻辑设计阶段应考虑的问题是B 。E) 概念模式F) 存取方法G) 处理要求H) DBMS特性51. 下列关于数据库运行和维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A) 只要数据库正式投入运行,就标志着数据库设计工作的结束B) 数据库的维护工作就是维持数据库系统的正常运行C) 数据库的维护工作就是发现错误,修改错误D) 数据库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数据库运行和维护工作的开始52. 把ER模型转换成关系模型的过程,属于数据

19、库的C A) 需求分析B) 概念设计C) 逻辑设计D) 物理设计 53. 在关系数据库设计中,设计视图(view)是哪个阶段的内容?C A) 需求分析B) 概念设计C) 逻辑设计D) 物理设计54. 假如采用关系数据库系统来实现应用,在数据库设计的 C 阶段,需要将 E-R 模型转换为关系数据模型。A) 概念设计B) 物理设计C) 逻辑设计D) 运行阶段55. 以下四项中,不包括在数据库维护工作中的是 BA) 故障维护B) 设计关系模型C) 定期维护D) 日常维护56. 数据库重组织的目的是CA) 保证数据正确性B) 减少数据冗余C) 提高存贮空间利用率和存取效率D) 提高数据安全性57. 下

20、列不属于系统实施阶段活动的是AA) 代码设计B) 程序编写C) 程序测试D) 程序编译58. (A )是信息系统的核心和基础A) 数据库B) 数据库系统 C) 数据库管理系统D) 数据59. (B)是数据库设计的核心人员A) 系统分析员B) 数据库设计人员和程序员 C) 用户D) 数据库管理员60. (A)是数据库设计的地基A) 需求分析 B) 概念结构设计C) 逻辑结构设计D) 物理结构设计61. 需求分析阶段,通过调查、收集与分析,获得用户对数据库的如下要求(D)A) 信息要求 B) 处理要求C) 安全性与完整性要求D) 以上都是62. 在调查过程中,常用的调查方法是(D)A) 跟班作业B

21、) 开调查会 C) 专人介绍 D) 以上都包括63. 通过亲身参加业务工作来了解业务活动的情况,这种调查方法是(C)A) 询问B) 设计调查表C) 跟班作业 D) 查阅记录64. 结构化分析方法采用(C)的方式分析系统A) 自顶向下 B) 逐层分解 C) 自顶向下逐层分解 D) 自底向上65. 将需求分析得到的用户需求抽象为信息结构即概念模型的过程就是(B)A) 需求分析B) 概念结构设计 C) 逻辑结构设计D) 物理结构设计66. 以下哪个不是概念结构的主要特点?(B)A) 真实、充分的反映现实世界 B) 难于理解 C) 易于更改D) 易于数据模型之间的转换67. 以下哪个不是概念结构设计常

22、用的方法之一?(D)A) 自顶向下B) 自底向上 C) 逐步扩张D) 局部策略68. 以下哪个不属于抽象的种类?(D)A) 分类 B) 聚集 C) 概括 D) 描述69. 通常情况下,学生与班级实体之间的联系可以归为(B)A) 1:1B) 1:nC) M:nD) m:l70.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D)A) 若AY,其中ZU-X-Y=,则称XY为非平凡的多值依赖B) 若XY,其中Z=U-X-Y,则称XY为平凡的多值依赖C) 对于函数依赖A1,A2,,AnB来说,如果B是A中的某一个,则称为非平凡函数依赖D) 对于函数依赖A1,A2,,AnB来说,如果B是A中的某一个,则称为平凡函数依赖71. 能

23、消除多值依赖引起的冗余的是(C)A) 2NFB) 3NFC) 4NFD) BCNF72.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C)。A) 第三范式不能保持多值依赖 B) 第四范式肯定能保持多值依赖 C) BC范式可能保持函数依赖D) 第四范式不能保持函数依赖73. 下列关于第四范式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D)A) 第四范式条件实质上是BC范式条件B) 第四范式应用与多值依赖C) 如果一个关系属于第四范式,则每个非平凡多值依赖实际上就是一个左边为超键码的函数依赖D) 属于BC范式的每个关系都属于第四范式74. 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中,起核心作用的是(C)A) 范式B) 模式设计C) 数据依赖D) 数据完整性75. 设

24、R(U)是属性集U上的关系模式。X,Y是U的子集。若对于R(U)的任意一个可能的关系r,r中不可能存在两个元组在X上的属性值相等,而在Y上的属性值不等,则称(A)A) Y函数依赖于XB) Y对X完全函数依赖C) X为U的候选码 D) R属于2NF76. 在R(U)中,如果XY,并且对于X的任何一个真子集X,都有XY,则(B)A) Y函数依赖于XB) Y对X完全函数依赖C) X为U的候选码 D) R属于2NF77. 包含在(B)中的属性,叫做主属性。A) 主码B) 候选码 C) 外码D) 全码78. 多值依赖的毛病在于(C)A) 插入异常B) 删除异常C) 数据冗余太大D) 插入异常、删除异常、

25、数据冗余太大79. 1NF(A)规范为2NF。A) 消除非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函数依赖B) 消除非主属性对码的传递函数依赖C) 消除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和传递函数依赖D) 消除非平凡且非函数依赖的多值依赖80. 2NF(B)规范为3NF。A) 消除非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函数依赖B) 消除非主属性对码的传递函数依赖C) 消除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和传递函数依赖| 消除非平凡且非函数依赖的多值依赖81. 3NF(C)规范为BCNF。A) 消除非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函数依赖B) 消除非主属性对码的传递函数依赖C) 消除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和传递函数依赖D) 消除非平凡且非函数依赖的多值依赖82. 3NF(D)规范为4NF。A

26、) 消除非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函数依赖B) 消除非主属性对码的传递函数依赖C) 消除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和传递函数依赖D) 消除非平凡且非函数依赖的多值依赖83. 关系模型中,候选码(C )A) 可由多个任意属性组成B) 至多由一个属性组成C) 可由一个或多个其值能惟一标识该关系模式中任何元组的属性组成D) 以上都不是84. 在一个关系中如果有这样一个属性存在,它的值能惟一地标识关系中的每一个元组,称这个属性为(A)A) 候选码B) 数据项C) 主属性D) 主属性值 85. 关系数据库中的候选码是指(D)A) 能惟一决定关系的字段B) 不可改动的专用保留字C) 关键的很重要的字段D) 能惟一标识元组的

27、属性或属性集合86. 若关系中的某一属性组的值能惟一地标识一个元组,则称该属性组为(B )A) 主码B) 候选码C) 主属性D) 外码87. 同一个关系模型的任两个元组值(A )A) 不能全同B) 可全同C) 必须全同D) 以上都不是88. 下面的结论错误的是( D)A) 任何一个二目关系属于3NFB) 任何一个二目关系是属于BCNFC) 当且仅当函数依赖AB在R上成立,关系R(A,B,C)等于其投影R1(A,B)和R2(A,C)的连接;D) 若R.(B,C)R.A,则R.BR.A,R.CR.A;89. 下面的结论错误的是( D)A) 若R.AR.B,R.BR.C,则R.AR.C;B) 若R.

28、AR.B,R.AR.C,则 R.AR.(B,C);C) 若R.BR.A,R.CR.A,则R.(B,C) R.A;D) 若R.(B,C)R.A,则R.BR.A,R.CR.A;90. 设一个关系为:学生(学号,性命,年龄,所在系,出生日期),判断此关系属性组属于( C)A) 1NFB) 2NFC) 3NFD) BCNF91. 如果一个关系模式R的所有属性都是不可分的基本数据响,则(A )A) R1NFB) R2NFC) R3NFD) 4NF92. 所谓2NF,就是( B)A) 不允许关系模式的属性之间有函数依赖YX,X是码的真子集,Y是非主属性B) 不允许关系模式的属性之间有函数依赖XY,X是码的

29、真子集,Y是非主属性C) 允许关系模式的属性之间有函数依赖YX,X是码的真子集,Y是非主属性D) 允许关系模式的属性之间有函数依赖XY,X是码的真子集,Y是非主属性93. 若关系模式中不存在候选码X,属性组Y以及非主属性Z(Z是Y的子集)(注:是子集属于的符号),使得XY,YZ和YX成立,则( C )A) R1NFB) R2NFC) R3NFD) R4NF94. 设关系模式R1NF,如果对于R的每个函数依赖XY,若Y 是X的子集,则X必含有候选码,则( D )。A) R1NFB) R2NFC) R3NFD) 4NF95. 关系模式R1NF,如果对于R每个非平凡多值依赖XY(Y 是X的子集),X

30、都含有候选码,则( A )。A) R4NFB) R3NFC) R2NFD) R1NF96. 若要求分解保持函数依赖,那么模式分解一定能够达到( B )A) 2NFB) 3NFC) BCNFD) 1NF97. 以下关于外码和相应的主码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B )A) 外码并不一定要与相应的主码同名B) 外码一定要与相应的主码同名C) 外码一定要与相应的主码同名而且唯一D) 外码一定要与相应的主码同名,但并不一定唯一98. (B ) 运算是从一个现有的关系中选取某些属性,组成一个新的关系。A) 选择B) 投影C) 连接D) 差99. 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指出: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应满足一定的要求

31、,最起码的要求是达到1NF,即满足(D )。 A) 每个非码属性都完全依赖于主码属性B) 主码属性唯一标识关系中的元组C) 关系中的元组不可重复D) 每个属性都是不可分解的100. 以下事务和程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 B _A) 一个程序对应一个事务。B) 一个程序包含多个事务。C) 一个事务包含多个程序。D) 一个事务不能是一个程序。101. 并发操作所带来的数据不一致性不包括以下哪一种_ B _A) 丢失修改B) 可重复读C) 读“脏”数据D) 不可重复读102. 基本的封锁类型有_ D _A) 排它锁和死锁B) 共享锁和死锁C) 死锁和活锁D) 排它锁和共享锁10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

32、 C _A) 单处理机系统中事务的执行方式是同时并发方式B) 单处理机系统中事务的执行方式是同时串行方式C) 单处理机系统中事务的执行方式是交叉并发方式D) 多处理机系统中事务的执行方式是交叉并发方式104. 在并发操作情况下,多个事务的操作序列的调度是_ A _的。A) 随机B) 顺序C) 同时D) 并行10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 C _A) 单处理机系统中事务的执行方式是同时并发方式B) 单处理机系统中事务的执行方式是同时串行方式C) 单处理机系统中事务的执行方式是交叉并发方式D) 多处理机系统中事务的执行方式是交叉并发方式106. 对一级封锁协议说法正确的是_ D _A) 可防止丢失

33、修改和保证不读“脏”数据B) 能保证可重复读和不读“脏”数据C) 不能防止丢失修改D) 可防止丢失修改,但不能保证可重复读和不读“脏”数据107. 对二级封锁协议说法正确的是_ A _A) 可防止丢失修改和读“脏”数据B) 能保证可重复读和不读“脏”数据C) 可防止丢失修改,但不能保证可重复读和不读“脏”数据D) 既可防止丢失修改和读“脏”数据,又能保证可重复读108.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 D _A) 在三个级别的封锁协议中,对X锁的释放是在操作结束后B) 在二级封锁协议中,对S锁的释放是在事务结束后C) 在三级封锁协议中,对S锁的释放是在操作结束后D) 在一级封锁协议中,对X锁的释放是在事

34、务结束后109. 预防死锁的方法有_ A _A) 一次封锁法和顺序封锁法B) 一次封锁法和随机封锁法C) 一次封锁法和两段锁协议D) 两段锁协议和顺序封锁法110.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 C _A) 死锁的预防方法有一次封锁法和超时法B) 死锁的诊断与解除方法有顺序法和等待图法C) 死锁的诊断与解除方法有超时法和等待图法D) 死锁的预防方法有一次封锁法和等待图法111. _ B _是并发事务正确性的准则。A) 可并行性B) 可串行性C) 可随机性D) 可交错性112. 保证并发调度可串行性的方法不包含_ D _A) 两段锁协议B) 时标方法C) 乐观方法D) 消极方法113. 所谓两段锁协议是

35、指所有事务必须分两个_ D _对数据项加锁和解锁。A) 内容B) 层次C) 方向D) 阶段114. 两段锁协议中的两个阶段是指_C_A) 封锁阶段和扩展阶段B) 解锁阶段和收缩阶段C) 封锁阶段和解锁阶段D) 申请阶段和扩展阶段115. 事务遵守两段锁协议是可串行化调度的_ B _条件。A) 充要B) 充分C) 必要D) 既非充分,又非必要116.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D_A) 两段锁协议和一次封锁法都要求事务必须一次将所有要使用的数据全部加锁B) 遵守两段锁协议的事务可防止发生死锁C) 两段锁协议和一次封锁法都是防止死锁的方法D) 遵守两段锁协议的事务可能会发生死锁D117. 数据库管理系统

36、必须提供并发控制机制来协调并发用户的并发操作以保证并发事务的_ A _。A) 隔离性B) 串行性C) 原子性D) 一致性118. COMMIT在数据库操作中的含义是_ B _A) 开始B) 提交 C) 回滚D) 更新119. 下列_ D _在恢复时不必装入最新的数据库后备副本。A) 事务故障B) 介质故障C) 系统故障D) 计算机病毒故障120. 数据库恢复技术的基本原理可概括为_ C _A) 撤销B) 重做C) 冗余D) 回滚121. 以下不属于数据转储方法的是_ A _A) 重装后备副本B) 动态增量转储C) 动态海量转储D) 静态海量转储122. _ B _是用来记录事务对数据库的更新操

37、作的文件。A) 事务文件B) 日志文件C) 历史纪录D) 更新文件123. 对日志文件一下说法不正确的是_ D _A) 事务故障恢复和系统故障恢复必须用日志文件。B) 在动态转储方式中必须建立日志文件,后援副本和日志文件综合起来才能有效的恢复数据库。C) 在静态转储方式中也可以建立日志文件。D) 在静态转储方式中不需要建立日志文件。124. 以下对于日志文件的登记说法中正确的_ A _A) 必须先写日志文件,后写数据库。B) 必须先写数据库,后写日志文件。C) 日志文件和数据库同时写。D) 修改日志记录和修改数据库可只完成一个。125. 在数据库系统的故障中,_ C _常称为硬故障。A) 事物

38、故障B) 系统故障C) 介质故障D) 计算机病毒126. 对于事务故障的恢复,应采取的操作是_ A _A) 反向扫描文件日志B) 正向扫描文件日志C) 装入最新的数据库后备副本D) 装入日志文件副本127. 当数据库处于不正确状态时,恢复程序在不影响其他事物运行的情况下,撤销该事务已经做出的任何对数据库的修改,这类恢复操作称为_ A _A) 事务撤销(UNDO)B) 事务重做(REDO)C) 删除(DELETE)D) 回滚(ROLLBACK)128. _ B _是指造成系统停止运转的任何事件,使得系统要重新启动。这类故障影响正在运行的所有事务,但不破坏数据库。A) 事务故障B) 系统故障C)

39、介质故障D) 计算机病毒129. 所谓_ C _即DBA定期的将整个数据库复制到磁带或另一个磁盘上保存起来的过程。这些备用的数据文本称为后备副本或后援副本。A) 数据拷贝B) 数据副本C) 数据转储D) 数据库镜像130. 下列有关转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 D _A) 静态转储是在系统中无运行事务时进行的转储操作。B) 动态转储是指转储期间允许对数据库进行存取或修改。C) 对于动态转储,转储和用户事务可以并发执行。D) 动态转储结束时,后援副本上的数据可以保证正确有效。131. 以记录为单位的日志文件,以下不属于日志文件中需要登记的内容的是_ D _A) 各个事务的开始标记B) 各个事务的结

40、束标记C) 各个事务的所有更新操作D) 各个事务的原始数据132. 在事务故障恢复中,如果记录中是插入操作,则所做的更新操作应为_ B _A) 插入操作B) 删除操作C) 修改操作D) 复制操作133. 对于系统故障的恢复,其恢复操作为_ C _A) 撤销故障发生时未完成的事务B) 重做已完成的事务C) 撤销故障发生时未完成的事务,重做已完成的事务D) 重装数据库副本134. 在具有检查点的恢复技术中,_ B _用来记录各个检查点记录在日志文件中的地址。A) 开始文件B) 重新开始文件C) 日志文件D) 具有检查点的日志文件135. 数据库恢复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冗余数据来重建数据库,以下不属于冗

41、余数据的来源的是_ D _A) 后备副本B) 日志文件C) 数据库镜像D) 磁盘136. 对于介质故障的恢复,其恢复操作为_ D _A) 重装数据库B) 撤销故障发生时未完成的事务C) 重做已完成的事务D) 重装数据库,然后重做已完成的事务二、 填空题1. 常见的数据模型有_、_和_。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2. DBS中负责数据库物理结构与逻辑结构的定义和修改的人员,称为_。数据库管理员(DBA)3. 关系模型有三类完整性约束:_、_、_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定义的完整性4. 我们把二维表中的_称作元组行5. 在SQL语言中,删除表的定义以及表中的数据和此表上的索引,应该使用的语句

42、是_ 。DROP TABLE6. SQL语言集数据查询、数据操纵、数据定义和数据控制功能为一体,其中语句GRANT, REVOTE是实现_功能。数据控制7. 在SQL语言中,如果要为一个基本表增加列,应该使用SQL语句_ 。ALTER TABLEADD8. 设有关系模式R(A,B,|和S*(E,A,F),若R.A是R的主码,S.A是S的外码,则S.A的值或者等于R中某个元组的主码值,或者取空值(null)。这是_完整性规则。参照9. 在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中,实现数据检索的语句(命令)是_SELECT10. 在SQL中的集合查询中,可以使用_操作将多个结果合并起来,系统自动去掉重复元组。U

43、NION/并11. 嵌套查询是指一个SELECT查询语句可以嵌套在另一个查询语句之中。嵌套查询可分为_和_两类。相关子查询,非相关子查询12. 在SQL的查询语句中,去掉查询结果表中的重复行须指定_短语,对查询结果分组可使用_子句,对查询结果排序可使用_子句,同时可以使用集函数增强检索功能。DISTINCT,GROUP BY,ORDER BY13. 如果有元组在关系的主码上取值为空值,那么它违反了关系的_完整性约束。实体14. 已知有学生关系S(SNO,SNAME,AGE,DNO),各属性含义依次为学号,姓名、年龄和所在系号;学生选课关系SC(SNO,CNO,SCORE),各属性含义依次为学号

44、、课程号和成绩。 分析以下SQL语句:SELECT SNO FROM SC WHERE SCORE=(SELECT MAX(SCORE)FROM SC WHERE CNO=002)请问上述语句完成了什么查询操作?找出选修002课程成绩最好的学生的学号15. 物理设计可分成两步进行:_和_。确定数据库的物理结构、对物理结构进行评价16. DBS的维护工作由_承担的。数据库管理员17. 数据库实施阶段包括两项重要的工作,一项是数据的_,另一项是应用程序的编码和调试。载入18. “为哪些表,在哪些字段上,建立什么样的索引”这一设计内容应该属于数据库设计中的_阶段。物理设计19. E-R图向关系模式转

45、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实体和实体之间的联系转换成关系模式,如何确定这些关系模式的_。属性和码20. 在数据库设计中,规划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属于 _ 设计。物理21. 数据库的逻辑模型设计阶段,任务是将总体 E-R 模型转换成 _ 。数据模型22. 数据库的逻辑模型设计阶段,任务是将 _ 转换成关系模型。E-R模型23. DBS的维护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数据库的转储和恢复,数据库的安全性、完整性控制,数据库性能的监督、分析和改造,_。数据库的重组织和重构造24. 数据库逻辑设计中进行模型转换时,首先将概念结构转换为一般的关系、网状、层次模型,然后将该一般模型转换为_,最后对该数据模型进行优

46、化。特定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25. 在数据库领域内,常常把使用数据库的各类系统统称为_数据库应用系统26. 按照规范设计的方法,考虑数据库及其应用开发全过程,将数据库设计分为以下六个阶段_、_、(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数据库运行和维护)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27. _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概念结构设计28. _是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数据库物理设计29. 需求分析中,调查的重点是_和_数据/处理30. 进行_首先就是要调查清楚用户的实际要求,与用户达成共识,然后分析与表达这些需求。需求分析三、 解答题1. 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

47、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答:数据: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成为数据。数据库: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的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的获取和维护数据。2. 定义并解释概念模型中以下术语:实体、实体集、属性、码、答:实体:客观存在并可以相互区分的事物实体集:通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一个实体可由若干个属性来刻画。码: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3. 试

48、述关系模型的概念,定义并解释一下术语:关系(2)属性(4)元组(5)主码答:关系模型由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和关系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在用户观点下,关系模型中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一张二维表,它由行和列组成。1. 关系:一个关系对应通常说的一张表。2. 属性:表中的一列即为一个属性。3. 元组:表中的一行即为一个元组。4. 主码:表中的某个属性组,它可以惟一确定一个元组。4. 试述关系模型的完整性规则。在参照完整性中,为什么外码属性的值也可以为空?什么情况下才可以为空。答:关系模型的完整性规则是对关系的某种约束条件。关系模型中可以有三类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实体

49、完整性规则:若属性A是基本关系R的主属性,则属性A不能取空值。参照完整性规则:若属性(或属性组)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它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Ks相对应(基本关系R和S不一定是不同的关系),则对于R中每个元组在F上的值必须为:或者取空值(F的每个属性值均为空值); 或者等于S中某个元组的主码值。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就是针对某一具体关系数据库的约束条件,它反映某一具体应用所涉及的数据必须满足的语义要求。在参照完整性中,外码值为空,表示该属性的值尚未确定,但前提条件是该外码属性不是其所在关系的主属性。5. 设有关系R和关系S如下:RABC367257723443SABC345723计算:RS,RS,R

50、S,3,2(S),B5(R), 6. 什么是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 7. 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8. 在SQL程序设计中,游标的用途是什么?9. 简述SQL程序设计中,游标的使用方法。10. 什么存储过程?其优点是什么?11. 什么是数据库触发器?其作用是什么?12. Inserted表和Deleted表的用途是什么?13. 简述INSERT触发器的工作原理。14. 简述DELETE触发器的工作原理。15. 简述UPDATE触发器的工作原理。16. 简述INSTEAD OF触发器的工作原理。17. 简述嵌入式SQL的预处理过程。18. 简述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19. 分析客户机

51、/服务器系统的工作模式。20. 讨论两层C/S应用架构的主要特点和不足之处。21. 说明三层C/S应用架构的主要特点。22. 简述B/S应用架构的主要特点。23. 分析四层B/S应用架构的主要特点。24. 简述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特点25. 说明分布式数据存储方式。26.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有哪几种数据分片的方法?27. 分析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数据复制的优缺点。28. 解释数据透明性的含义。29. 解释片段透明性、地址透明性和局部映象透明性的区别。30. 说明有哪几种数据分片的方法。31. 简述数据分片的基本条件。32. 解释局部事务和全局事务的区别。33. 比较C/S和B/S两种架构下,开发客户端用户界面方法的重要区别。34. 什么是脚本语言?它与高级语言的主要区别是什么?35. 解释用户通过Web浏览器访问Web站点的基本原理。36. 分别说明常见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端脚本语言有哪几种?37. 分析Web和数据库在数据管理上各自的特色。38. 举例说明Web数据库技术的应用领域。39. 简述Java的JDBC连接数据库的基本原理。40. JDBC API 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41. 简述创建数据库连接基本步骤。42. 说明通过JDBC接口访问数据库的基本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