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五常市龙凤山灌区农业灌溉末级渠系节水改造规划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46415804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123 大小:3.9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黑龙江省五常市龙凤山灌区农业灌溉末级渠系节水改造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23页
黑龙江省五常市龙凤山灌区农业灌溉末级渠系节水改造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23页
黑龙江省五常市龙凤山灌区农业灌溉末级渠系节水改造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23页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五常市龙凤山灌区农业灌溉末级渠系节水改造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五常市龙凤山灌区农业灌溉末级渠系节水改造规划(1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黑龙江省五常市龙凤山灌区农业灌溉末级渠系节水改造规划报告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二七年十月审 定:李国安审 查:单景芳校 核:马怀亮 黄润哲 项目负责人:李明姬主要参加人员:王宏光 殷晓红 李 芳 金泽龙程中朋 孙秀春王艳娟 张春丽马志云 隋兆军于丹丹 周 丽尹峰德 姜 灵何春英 目 录1黑龙江省五常市龙凤山灌区末级渠系节水改造的重要性11.1龙凤山灌区基本情况11.2末级渠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41.3加强农业灌溉末级渠系节水改造的意义92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目标102.1指导思想102.2规划原则102.3规划范围102.4规划目标112.5规划实施113规划内容123.1 设计原则和

2、标准123.2灌溉制度123.3排水模数134总体布局和规模144.1规划内容及典型区选择374.2工程量384.3建设期384.4典型区设计395投资估算985.1原则和依据985.2人工预算单价985.3材料价格985.4电、风、水概算价格985.5费率:985.5资金筹措995.6亩平均投资996效益评价1026.1经济效益1026.2社会效益1036.3项目区环境现状1047保障措施1117.1组织保障1117.2资金保障1117.3政策保障114五常市龙凤山灌区末级渠系改造试点项目特性表序号及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项目区工程1.控制面积万亩61.32.设计灌溉面积万亩39.73.所在位

3、址五常市所辖的11乡镇4.支渠条数条333长度km373.18衬砌长度 km373.185.斗渠条数条1231长度km 568.33衬砌长度km 568.336.农渠条数条6005长度km 3062.367.支沟条数条348长度km458.838.斗沟条数条980长度km663.869.农沟条数条1231长度km2985.316.分水闸座2607.跌水座19858.渡槽 座379.路涵座509五常市龙凤山灌区末级渠系改造试点项目特性表序号及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0.渠下涵座27311.斗门座121612.自计水位计台26013流速仪台67二.工程量土方万m3493.69石方万m30.06砼方万m3

4、18.08总计万m3511.83三.人工万工日38.50三.投资万元18368.57国投万元9184.29省投万元4592.14地方自筹万元4592.14五.亩平均投资额元462.68六.效益及经济评价年节水量万m34000年增产粮食万kg1270黑龙江省五常市龙凤山灌区农业灌溉末级渠系节水改造规划1黑龙江省五常市龙凤山灌区末级渠系节水改造的重要性1.1龙凤山灌区基本情况1.1.1自然状况1.1.1.1地理位置龙凤山灌区位于黑龙江省五常市中东部,拉林河支流牤牛河中游的龙凤山水库以下两岸滩地和台地上,牤牛河虽然是拉林河的支流,但从河道总长、流域面积上仅次于拉林河,是五常市第二大河,牤牛河发源于冲

5、河镇大秃顶子山西坡,在冲河镇附近与冲河相汇,进入龙凤山水库,由水库出向北,在志广乡新立屯附近汇入大泥河,折向西北,在营城子乡马青山屯附近汇入拉林河。牤牛河干流总长201km,流域面积5300 km2,自龙凤山水库以下灌区内有主要支流香水河、七寸河、刘泡河、大泥河、拐巴河、条子河等。龙凤山灌区是以龙凤山水库为主要水源,龙凤山水库至牤牛河口的区间迳流为辅助水源的大型灌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64012740,北纬44454515。灌区范围内有龙凤山、小山子、志广、卫国、民意、二河、常堡、背荫河、营城子、拉林、红旗等11个乡镇,521个自然屯,人口22万。灌区内现有大型龙凤山水库1座,小()型水库3座

6、,小()型水库1座。龙凤山灌区有总干渠11条,长288.6km;支渠305条,长990.3km;排水沟渠40条,长296km。灌区总面积61.3万亩,耕地面积45.96万亩,设计水田灌溉面积39.7万亩,现有水田灌溉面积37.45万亩全部为水田。灌区分为小山子、光辉、卫国、民意、营城子5个灌溉站。光辉总干渠由龙凤山水库西山放水洞直接引水,小山子总干渠由龙凤山水库东山电站尾水渠引水,卫国、营城子干渠自牤牛河引水。1.1.1.2地形地貌及土壤龙凤山灌区位于松嫩平原东部边缘,上升的山地和下沉的平原过度带,第四纪以来,以地壳下沉为总的趋势,除周围山区有基岩出露外,灌区几乎为第四纪松散沉积物所覆盖,区内

7、地下水蕴藏量较丰富,可开采量1.7亿m3。地势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地面比降1/2501/1000,平坦开阔。土壤类型主要主要为草甸土、白浆土,土壤肥沃,透水透气性能良好,适宜种植水稻。1.1.1.3水文气象龙凤山灌区位于北半球寒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气候明显,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热多雨,春季干旱多风,秋季天气晴朗且凉爽。多年平均气温3.4,无霜期140天左右,多年平均降水量547655mm,多年平均蒸发量967.2mm。龙凤山灌区多年平均迳流系数为0.37,东南部山区为0.43,西北部平原区为0.18。多年平均产水模数每平方公里26.34万m3,其中东南部山区每平方公里30.23万m3,

8、西北部里10.81万m3/km2。牤牛河多年平均迳流量13.85亿m3,丰水年29.23亿m3,枯水年4.37亿m3,多年平均流量46.5 m3/s,多年平均净流量14.50亿m3,枯水时最小流量0.1 m3/s。迳流年内分配不均1月、2月、3月、12月迳流量最小,四个月仅占年径流总量2.3%。4月、5月、10月、11月径流较少,占年径流量的27%。6月、7月、8月、9月径流大,占全年径流量的70.7%,其中8月最大,约占全年径流总量的三分之一,常发生洪灾。龙凤山灌区跨度大,地下水埋藏及储量变化较大,浅者不过10m,深者100m以上,沿河谷平原地下水埋藏最浅,一般在520m,含水层为松散砂砾,

9、含水层厚1440m,孔隙潜水水量丰富,单井日出水量16003000 m3,地下水位随季节变化幅度明显,夏季水位高,冬季水位下降,以侧向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远离忙牛河河谷平原,为中部高平原承压水潜水区。这类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差,表层广布厚层亚粘土,一般在2030m,浅层亚粘土中柱状节理发育,含有裂隙水,有些地段亚粘土底部有断续分布隐状砂、砾石含水层厚度515m,单井日出水量最多1000 m3,其他地段分布基岩风化带裂隙水,单井出水量少,一般在日出水量240m3左右,这些地段地下水开发难度较大。西北平原层间水区分布在灌区西北部的拉林镇、红旗乡、营城子乡及背荫河镇公路以西。这类地区地表广布厚层亚粘

10、土,厚度1035m,基下部有砂砾石含水层,厚度520m,地下水主要为层间水,水量丰富,仅次于河谷平原区,单井日出水量10002000 m3,局部达3000 m3。龙凤山灌区在河谷平原及西北平原,可以以地下潜水及层间水作为灌溉补水,而在中部高平原只能依靠境内产水及外部调水作为灌溉水源,关于生活用水,除少数自然屯外,基本可取当地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水源。社会经济和农业生产状况龙凤山灌区是五常市的主要农业区,是国家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和商品粮基地。区内以农业人口为主,工业主要为粮食及林木产品加工、农机修理。项目区内交通方便,有202国道及省际公路纵横贯通与拉滨线铁路相连结,各乡镇自然屯均可通行载重汽车;

11、项目区内电力充足,东北电网哈阿干线通过本区并在五常、背荫河下线,可以满足人民生产和生活需要。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灌区内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4年农村人口人均收入达到3899元,最高达4305.6元。龙凤山灌区内农业生产水平较高,主要作物为水稻,其次为豆类和玉米,水稻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面积的82%以上。水稻单产达468kg,产量占粮食总产的92%以上,水稻全部实行了旱育稀植浅灌,优良品种达到100%。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灌区工程管理现状龙凤山灌区最早开发于清朝光绪年间,解放后由于建设了龙凤山水库,使灌溉水源有保证。由于建设标准低,工程不配套和老化失修,灌区工程存在问题较多。自1998年以来,

12、国家投资进行了续建配套节水改造,使工程状况得到改善。至2004年,灌区有干渠11条,总长288.6 km,支渠305条,总长990.3 km,有输水调控建筑物373座,小型水库枢纽工程4座,配有干支渠量测水设施55台套。2002年以来,龙凤山灌区成为水利部的大型灌区管理体制和水价改革试点单位,在五个灌溉站组建了用水户协会和27个分会,形成了灌区管理局+用水户协会+用水户的新型管理体制,干渠工程统由灌区管理局负责维修管理,用水户协会负责支渠以下工程维修和管理。灌区管理局负责配水到支渠,全部支渠均实行计量供水,按方收费,亩用水量由1997年1000多m3降到809m3,实现年节水8000万m3,用

13、于扩大水田面积10万亩,灌溉效益得以很好的发挥。1.2末级渠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1)末级渠系工程状况和节水改造状况龙凤山灌区节水改造续建配套自1998年开始实施,10年来共配套、维修、更新、改造干支渠建筑物140座,干渠防渗22公里,整修排水输水干渠4条24.3公里,灌区内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管理,配置量测水设施208处,其中自记式水位计55处,电磁流量计1处,流速仪测量64处,水工建筑物量水57处,特设量水建筑物1处。此外,龙凤山还加快了支渠以下工程改造的步伐,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在5个灌溉站进行了节水灌溉示范小区建设。累计建成工程节水灌溉面积9.8万亩,在其余26.9万亩水田中也采取了一般节水措

14、施。龙凤山灌区通过渠道衬砌和防渗、配套整治病险工程、设置量测水设施,提高了渠道输水能力,减少了水量损失。灌区内亩用水已由1997年的1000m3降低到809 m3,2006年比1997年节水8000万m3;灌区灌溉用水效率明显提高。1998年以前,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47,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42,2006年灌区的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4以上,灌溉水利用系数0.5以上;工程改善和管理水平提高使灌区供水安全性提升,灌溉保证率已经达到设计水平。通过节水使龙凤山灌区在基本没有增加引水流量的条件下扩大了水田灌溉面积12.8万亩,灌区单产提高110公斤,灌区内年增产粮食4040万公斤;供水效率提

15、高也方便了灌区内种植品种向调优方向发展。本地当家的优良品种覆盖了全灌区,成为当地最大的优质米生产基地,年增产值3700万元以上;随着水稻产量增长,品质提高,在市场知名度上升,水稻及基相关产业迅猛发展。灌区内有精米企业76家,稻壳制炭企业7家,草袋片加工户1100多户,每年为国家提供商品粮近亿公斤。龙凤山灌区工程通过节水建设安全程度大幅度提高,减少了工程事故支出,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目前灌区工程仍存在渠系渗漏、支渠以下工程调控能力差、排水系统不健全,亩用水定额高等问题,制约了灌区的发展,水土资源未得到充分发挥。随着农民的节水意识逐步增强,灌区节水续建工程进一步配套,工程状况和管理水平的

16、能力提高,随着国家的扶持,工程状况和管理水平一定会有新的提高。龙凤山灌区自1998年纳入国家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其灌区可研及节水规划由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完成,黑龙江省水利厅批复,年度实施方案由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分年度进行,至2006底,已下达了8年度计划,开工建设完成了7年度建设任务。龙凤山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规划,改造渠首枢纽工程3处,维修和延伸干渠11条总长288.6 km,整修支渠160条,新修排水干渠36条,总长87.59 km,干渠支渠防渗75 km,维修改造渠系建筑物333座,改造后的龙凤山灌区设计灌溉面积39.7万亩,比1997年实灌面积增加16万亩,概算总投

17、资20661万元。1998年至2005年度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实施方案已完成渠系建筑物维修改造174座,干支渠防渗及整修23.52 km,新修整修排水干渠38.45 km,完成总工程量土方276.26万m3,石方6.71万m3,砼方6.25万m3,完成投资10657.18万元。由于东北水利行业特点,龙凤山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年度年度实施方案整体推迟一年,2006年度计划将在2008年春季完成,计划投资1600万元。(2)末级渠系管理状况1)用水户协会、水价改革、管理体制龙凤山灌区从2002年起开始试行建立用水户协会,试点在7条支渠进行。经过二年试点,到2004年36668户用水户参加了用水户协

18、会,用水户协会覆盖了灌区供水的全部用水户和37.4万亩灌溉面积。龙凤山灌区用水户协会代表大会于2004年正式召开,通过民主协调,27个分会推举了用水户协会的执委会成员,通过了用水户协会章程,并着手工作。用水户协会的建立使灌区管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龙凤山灌区用水户协会组建后打破了灌区独家管理的旧体制,建立起灌区管理局+用水户协会+用水户的新型管理体制。干渠工程统由灌区管理局负责管理,用水户协会负责支渠以下工程管理。用水户协会参与计量供水监督,协助灌区管理局征收水费。用水户协会成为灌区管理局与用水户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减少了行政干预,对灌区内重大事务进行讨论,自主决策。2007年4月龙凤山灌区用水

19、户协会第一届任期已满,灌区从3月开始历时半个月对所有协会进行了换届选举,并顺利如期完成。龙凤山灌区作为全国大型灌区水价改革的试点单位,从2001年秋开始进行水价改革试点,先后进行了农民负担调查、供水成本测量、复核、申报待批复阶段工作,到2004年4月,黑龙江省物价局、黑龙省水利厅正式批复执行,基本完成了龙凤山灌区水价改革的第一阶段工作。龙凤山灌区水价改革从根本上打破了“大锅水”的局面,一是从计价方式上改从过去的按用水面积计价为按用水量计价。二是改不计成本的政策性收费为核定成本、政策定价收费。三是改委任代收为灌区管理局面对各个用水户,直接按用水量收费到户。由于龙凤山灌区支渠以下工程配套极差,用水

20、户协会在管理上相当困难,灌区目前仍然没有执行终端水价,灌区水费计量点为支渠口;省物价局考虑到农民的承受能力,水价也没有达到国务院及发改委要求。测定到支渠口的成本水价为8.9分/m3,批复水价为4.1分/m3。虽然执行水价只占成本水价的46.06%,但是这已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对维护灌区的运行,增强灌区的活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龙凤山灌区管理体制改革是全国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单位之一。经过多年酝酿和摸索,于2004年基本完成。一是灌区的定性,考虑到龙凤山灌区目前承担灌溉水田和承担防洪的公益性任务,灌区实行的水价还没有完全到位,仍存在政策性亏损,还不具备完全自收自支,自我维持发展的条件,故仍定性

21、为非财政补助准公益性事业单位。在管理组织形式上,由过去灌区管理到支渠为灌区管理局+用水户协会+用水户,灌区管理受益到末级渠系。在人员选用实行定编定岗,竞聘上岗、千分制考核、未位淘汰轮岗的竞争机制,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灌区设单位负责、行政管理、技术管理、资产管理、水政监察、运行、观察、辅助岗位共34个岗位,定编187人。全部职工使灌区管理、生产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龙凤山灌区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后,实行了灌区管理局+用水户协会+用水户的新型管理体制。按照分级管理原则灌区管理局统管支渠以上工程建设维修,负责配水到各支渠,对用水户协会各分会进行技术指导。用水户协会统管支渠以下工程建设和维修,配水到各地块

22、,协调解决用水中的问题。由灌区管理局拨付水费的1/10用于工程管理和维修,支渠以下工程建设和维修由村民一事一议决定。2)信息化建设龙凤山灌区信息化建设作为独立项目,纳入灌区节水改造续建配套进程已经全部完成。至今已基本建成以龙凤山灌区管理局为中心和五个灌溉站为分中心的信息网络。实现了灌区管理局灌溉站的运行管理资源共享。龙凤山灌区管理局可以内部配置适时监控“雨情、水情、工情,便于随时做出雨洪干、支渠输配水调度。通过供水计量系统了解各支渠用水状况,通过用水及水费查询系统了解水费到位状况,使全灌区的工程控制运用调度、水费征收、工程维护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有力地推动了灌区节水灌溉计划实施。(3)末级渠系存

23、在的问题项目区基础设施和管理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较多,主要有:一是田间工程设施缺乏,靠原始方式调节用水。灌区建设初期只对干支渠进行了规划,而在建设期只由国家投资建设了干渠和部分支渠,大部分支渠和斗、农渠系由农民随着逐年扩大水田面积随意开挖,建筑物不配套,渠系紊乱,供排不分,供水不均且难控制,影响了供水质量全面提高。二是局部渠系建在牤牛河谷漫滩,土层薄,渗漏严重,损失量大且不安全,用水户需要投入的维修量大,负担重。三是由于缺乏控制工程调节灌溉用水,渠系规划不合理,渠系紊乱,灌溉方式仍为串排串灌和大水漫灌,不利于计量供水、节约用水和水稻病虫害防治,不利于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四是目前由于工程设施不配套,

24、只能在支渠进水口进行计量,只是将大锅水的规模变小,用水户之间亩用水多少对各户的取水和交费影响不突出,不利于激发农户科学用水、节约用水的积极性和减轻农民负担。1.3加强农业灌溉末级渠系节水改造的意义实现节水灌溉,提高水的利用率,是实现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了细化管理,促进节水,把计量供水延伸到支渠以下级渠系。目前龙凤山灌区受条件限制,计量供水只能在支渠进行,虽然涉及到所有农户,但仍是缩小了的大锅水,只有细化管理,才能调动供水户和用水户的积极性。龙凤山灌区支渠以下工程严重不配套,工程现状不适应进一步细化计量供水的需要。由于各种原因,龙凤山灌区支渠以下工程基本都是由农户自行负担劳务和集资建设,

25、由于农民组织管理相对松散,农民负担较重,集资投劳能力有限,加上缺乏有关方面的指导,因此长期以来末级渠系工程不配套的问题相当严重,不适应进一步细化计量供水,为此,加速末级渠系改造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加强灌溉管理,实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是农民实现增产增收的途径之一,也是农民通过节水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轻农民负担的途径。龙凤山灌区实行支渠以下工程交用水户协会管理,末级渠系改造不仅从经济上支持了支渠以下工程建设和管理,而且会调动用水户协会在建设和管理中的积极性,促进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科学管理,进一步推动节水灌溉,保证水费收缴到位。总之,实施末级渠系节水改造试点规划建设,可以使工程状况进一步改善

26、,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利于实现节水灌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利于农民增产增收,农业增效,实施项目建设非常必要。2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目标2.1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方针政策,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资源节约型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遵循“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原则,发挥政府财政引导作用,调动农民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积极性,形成稳定的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建设投入机制,改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条件,推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促进节约用水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2.2规划原则(1)政府引导,民办公助。政府在农业灌溉末级渠系节水改造试点

27、建设中应该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通过政策、资金等手段参与末级渠系的改造。农业灌溉末级渠系节水改造直接关系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农民直接受益,农民应当发挥在末级渠系节水改造中的主体作用。(2)划分事权,分级负担。根据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地区经济条件、粮食贡献等因素,合理分摊农业灌溉末级渠系节水改造投入的比例,农民主要是投工投劳,并通过参与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实现对农村公共事务的管理。(3)以奖代补,先建后奖采取奖励的方式,主要对灌溉末级渠系工程建设所需的材料、量测水设施、施工机械作业费等进行财政补助。2.3规划范围本次规划末级渠系范围为以龙凤山灌区所控制的灌溉面积,灌区分为小山子、光辉、卫国、民意、营城子

28、5个灌溉站, 有11条干渠长288.6km。光辉总干渠由龙凤山水库西山放水洞直接引水,小山子总干渠由龙凤山水库东山电站尾水渠引水,卫国、营城子干渠自牤牛河引水。2.4规划目标对龙凤山灌区的39.7万亩水田的末级渠系进行规划,对支、斗渠进行衬砌,修建相应的控制性建筑物及相应的量测水配套设施。工程完成后,末级渠系的水利用率达到0.7以上。达到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 503632006)的有关要求。2.5规划实施本次末级渠系规划设计面积39.7万亩,采用典型区扩大指标的办法进行工程量及投资计算,规划末级渠系采用三级布置,单灌单排、计量供水的办法。同时末级渠系改造规划分步实施,第一期末级渠系节

29、水改造试点选择在龙凤山灌区营城子灌溉站坎上抽水灌溉的水田,目前灌溉水田面积2.1万亩,改造实施后将实现灌溉水田面积3.2万亩。3规划内容 3.1 设计原则和标准3.1.1设计原则(1)充分发挥水资源优势,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实行节水灌溉。(2)充分发挥灌区现在潜力,配套末级渠系工程,逐步扩大灌区灌溉的水田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3)全面规划,综合治理,以增加粮食产量,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为目的,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田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坚持稳定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单产,增加效益。(4)尽可能保持原灌区各支渠原引水方式,支渠路线、灌溉范围基本不变。对灌溉面积过小和支渠间距过小的支渠进行合

30、并,对支渠进行局部裁弯取直。调整不合理的斗农渠布置。(5)末级渠实行单排单灌,尽量利用已建工程,对局部不合理的工程进行改建。3.1.2设计水平年及标准设计水平年为2006年;灌溉保证率P=75%;排水沟道按5年一遇设计;坡水沟道按10年一遇设计;3.2灌溉制度水稻的灌溉制度包括:水稻的农时安排、生育期各阶段的划分和天数、淹灌层上下线和适宜水层、灌溉技术、灌溉定额、灌水定额、灌水天数、灌水时间等,本次设计采用黑龙江省五常市龙凤山灌区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中已有的灌溉制度,不另设计。灌区末级渠系(含支渠)现状灌溉定额为550m3/亩,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6,通过本次设计,渠系水利用系数

31、为0.73,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68。灌溉制度见表3-1。表3-1 龙凤山灌区灌溉制度表生育期时间天数(天)需水模系数(%)灌水定额(m3/亩)灌水率(m3/s/万亩)泡田期5.15.202025.5112.60.65插秧返青5.216.5167.332.40.23分蘖前期6.66.15104.519.70.23分蘖后期6.167.102522.4990.46拔节孕穗7.117.251515.568.30.53抽穗开花7.268.51112.555.20.58乳熟8.68.252012.454.80.32黄熟8.269.511合计1284423.3排水模数本次设计灌区全部为水田,故只设计水田排

32、水模数。排水设计标准为5年一遇,用平均排除法3日暴雨4日排除。经计算落干期排模最大,因此选定落干期排水模数为q=0.17m3/s/km2。4总体布局和规模总体布局:龙凤山灌区由小山子、光辉、卫国、民意、营城子5个灌溉站组成,共规划支渠333条。配套末级渠系构造物,渠系采用支、斗、农三级布置,实行单排单灌、计量供水。工程规模:龙凤山灌区设计灌溉面积39.7万亩,现有水田面积37.4万亩,其各支渠所控制的现有灌溉面积及设计灌溉面积见表4-1。表4-1 龙凤山灌区支渠及现有灌溉面积统计表序号渠道名称 桩号灌溉面积(亩)备注合计374000一光辉灌溉站62040光辉干渠620401乐源支线4+628.

33、972302学田支线6+80018663兴源六队支线2+60023324兴源三队支线3+00518975二屯支线3+43558316国旺五队支线 4+0108167光辉三队支线4+2254962 8兰彩桥一、七队支线6+210744 9国旺四队支线6+380620 10光辉一、四队支线7+649.54962 11大家归支线8+410372 12兰彩桥三、四队支线9+433.7992 13东兴六队支线10+139.12977 14东兴三队支线12+2202481 15新华六队支线12+4801117 16劳动二、九队支线13+500496 17新华五队支线13+537.71117 18劳动一、七

34、队支线14+189.446619石庙子四、八队支线15+9552798 续表4-1 龙凤山灌区支渠及设计灌溉面积统计表序号渠道名称 桩号灌溉面积(亩)备注20石庙子大支线16+7603499 21民治大队支线17+9631365 22石庙子一、二队支线18+2531861 23民治一队支线18+375868 24民治二、三队支线19+300992 25群兴七队支线19+9752481 26群兴六、七队支线19+975992 27胡宝权水库进水洞20+850620 28群兴一、二队支线22+641.6620 29新华四、八队支线2357 30辉煌支线744 31新华一、二队支线2109 32石庙

35、子四、八队支线744 33民利高支线868 二小山子灌溉站78960双山干渠300801南元支渠0+0801223 2四里界六队一支渠0+900384 3四里界六队二支渠1+470224 4四里界五队一支渠2+0601057 5四里界五队二支渠2+195234 6四里界四队支渠 3+230215 7胜远九队一支渠3+640177 8胜远九队二支渠4+020130 9胜远六队一支渠4+465170 10胜远二队支渠4+960111 11胜远六队二支渠6+330544 12胜远二三队支渠6+660101 13三道壕支渠7+5602516 14十二间房支渠7+640101 15胜远六队右侧提水7+9

36、60815 续表4-1 龙凤山灌区支渠及灌溉面积统计表序号渠道名称 桩号灌溉面积(亩)备注16胜远六队左侧提水8+910594 17胜远三队支渠8+920121 18胜远三队提水9+100431 19胜丰砖厂支渠9+800197 20胜丰一队一支渠10+220111 21胜丰一队二支渠10+430121 22胜丰北门外支渠10+640556 23胜丰二五支渠10+8711221 24胜丰大甸子支渠13+490108 25胜进三队支渠13+500534 26双胜三四支渠14+565788 27双胜二队一支渠14+708301 28双胜一队支渠15+050630 29双胜二队二支渠15+09015

37、8 30双山一队一支渠15+095630 31胜进三队支渠15+740723 32双山二队支渠15+745225 33双山二四支渠15+7504234 34双山一队二支渠16+345178 35双山一队三支渠16+345355 36双山六队支渠16+9901117 37双山七队支渠16+995670 38双山五队一支渠16+965887 39双山五队二支渠17+255536 40双山五队三支渠18+000844 41双山五队四支渠18+210251 42双山五队五支渠18+230307 43双山五队六支渠18+280380 44双山五队提水18+420744 45双山五队七支渠18+98017

38、1 46双山五队八支渠19+100246续表4-1 龙凤山灌区支渠及灌溉面积统计表序号渠道名称 桩号灌溉面积(亩)备注47双利七队支渠19+370327 48双利一队东支渠19+520248 49双利一队中支渠19+5501301 50双利一队西支渠19+5543626 总干渠25380 1常堡七队支渠0+765394 2常堡一队一支渠2+400174 3 常堡一队二支渠2+530191 4常堡学校支渠3+700736 5常堡一队提水3+850278 6常堡二队提水3+850246 7常堡四队一提水3+9001094 8常堡三四支渠4+300257 9常堡四队二提水4+3501153 10红卫

39、支渠4+600703 11常堡六队一支渠4+660852 12常堡五队提水5+370609 13常堡五队支渠5+3901434 14常堡六队二支渠5+700571 15常堡六队提水5+800746 16八一五队支渠6+645245 17周粉房支渠7+1632038 18五一村一支渠7+640255 19八一六队支渠7+900117 20八一三队一支渠7+9251096 21八一三队二支渠8+854236 22八一三队三支渠8+950130 23八一三队四支渠9+320731 24八一三队五支渠9+624152 25八一三队六支渠9+841201 26五一村二支渠9+9451277 续表4-1

40、龙凤山灌区支渠及灌溉面积统计表序号渠道名称 桩号灌溉面积(亩)备注27八一三队七支渠10+32122628八一三队八支渠10+52168229五一村三支渠11+124250 30农牧厂支渠11+980609 31老干渠五一支渠4+6001261 32老干渠八一一队支渠4+600240 33老干渠五一二支渠4+6001232 34老干渠五一三支渠4+600304 35榆木桥坝上支渠4+6001756 36榆木桥支渠4+600628 37五号坝支渠4+600909 38四里界二队中洞4+6001914 39五号坝北支渠4+600934 胜利干渠23500 1南元四里支渠0+6002450 2四里界

41、四队支渠2+6652479 3冷水支渠3+4601515 4胜远二队支渠4+250228 5胜远二九支渠4+400468 6社办林场支渠4+650730 7沿房子一支渠5+150497 8胜远五队一支渠5+3501703 9沿房子坝上支渠5+800730 10胜丰二六支渠6+330301 11胜远三队支渠6+340422 12胜远五队二支渠6+3451082 13胜远一队支渠6+355448 14西门外支渠7+645741 15胜进九队支渠9+4601551 16胜利四队支渠10+315581 17胜进七队支渠11+030588续表4-1 龙凤山灌区支渠及灌溉面积统计表序号渠道名称 桩号灌溉面

42、积(亩)备注18胜进一队一支渠11+040437 19胜进六队一支渠11+3891518 20胜进四队渡槽11+386648 21胜进一队二支渠11+399292 22胜进六队二支渠12+120612 23胜进五队渡槽12+472794 24胜进五队支渠12+482266 25双利五队支渠18+2501978 26双利六队支渠18+2601877 三民意灌溉站47000龙安干渠376001零支渠0+910291 2学田支渠3+780362 3一支渠4+6801401 4三家子支渠7+507768 5二支渠8+630613 6淀池支渠9+260671 7三支渠9+410582 8四支渠10+11

43、4.61507 9长发屯支渠11+690616 10五支渠12+320729 11六支渠13+7151139 12东兴国庆支渠14+700840 13刘士达支渠15+450580 14七支渠16+370471 15四八支渠19+667.6217 16劳动二九支渠20+040616 17八支渠21+475188 18九支渠22+9701159 19十支渠23+946.44316 20姜家屯支渠 一24+95094 续表4-1 龙凤山灌区支渠及灌溉面积统计表序号渠道名称 桩号灌溉面积(亩)备注21姜家屯支渠 二25+605.610222十一支渠26+571.65647 23十三支渠28+45060

44、9 24十四支渠29+3008130 25十五支渠30+564.54347 26民合东支渠民合水库下1550 27民合西支渠724 28十六支渠32+119.121090 提水干渠56401东支渠1479 2西支渠3128 3永进支渠1393 新胜利干渠37601前万发支渠 一0+696333 2前万发支渠 二1+570143 3前万发支渠 三2+09495 4德发支渠 一2+190143 5德发支渠 二2+515238 6草庙支渠2+96095 7东中支渠 一3+465238 8东中支渠 二3+985333 9太平支渠4+330286 10朝鲜屯支渠5+490143 11东胜支渠6+4882

45、86 12西胜支渠7+216190 13王小院支渠 一7+591119 14王小院支渠 二7+69071 15王小院支渠 三8+200238 16王小院支渠 四8+71595 17王小院支渠 五8+980143 18王平店支渠 一9+265224续表4-1 龙凤山灌区支渠及灌溉面积统计表序号渠道名称 桩号灌溉面积(亩)备注19闫明屯支渠 一9+59095 20闫明屯支渠 二9+72048 21王平店支渠 二10+315105 22王平店支渠 三10+720133 23王平店支渠 四11+370190 四卫国灌溉站97000卫国干渠799001北星支渠2+9055922 2刘家炉支渠5+7004

46、509 3群星渔场支渠8+150807 4新河支渠9+2804036 5新立屯支渠10+4253539 6徐家街三队支渠11+790305 7五星二队支渠10+0803080 8五星一队提水支渠12+1901844 9张家店支渠15+0203458 10十二户支渠17+9001153 11福利屯支渠17+900922 12八家子支渠18+200730 13保家四队支渠18+447.4807 14保家四队支渠18+550980 15保家二五队支渠18+8501268 16保家三队支渠19+5003969 17保家九队支渠16+3501037 18兴水五队支渠19+3501499 19兴水六队支渠

47、19+6001243 20六合提水站19+6041383 21卫国五队支渠20+487113122卫国四队支渠21+79488623卫国一队支渠22+310875 24卫国三队东支渠22+505791续表4-1 龙凤山灌区支渠及灌溉面积统计表序号渠道名称 桩号灌溉面积(亩)备注25友好四队支渠23+905197126卫国三队西支渠24+100580 27兴水二队支渠24+4001452 28友好支渠25+540.74365 29高粱茬支渠26+030182 30西安支渠26+1302120 31东安支渠26+237.23885 32左家围子支渠26+860807 33孙粉坊支渠27+39510

48、37 34西安六队支渠27+700631 35联合支渠28+013.49405 36兴隆屯支渠28+6901549 37中华二三队支渠30+2301082 38占家围子支渠32+7951613 39四道岗八队支渠33+9951741 40四道岗五队支渠34+2811173 41四合垧支渠34+750920 42东洋堡支渠35+581.91187 43东洋堡吊水楼子支渠36+000403 44常堡三队支渠36+305231 45新城支渠38+2201255 46二十家子支渠38+900346 47常堡支渠39+820528 常安干渠141001东安四队支渠1+595425 2周家岗支渠1+970

49、1076 3周家岗四队支渠2+350354 4周家岗二、四队支渠2+355885 5明星一、四队支渠5+178407 6二里四五队支渠6+3539987申家围子支渠6+9802515续表4-1 龙凤山灌区支渠及灌溉面积统计表序号渠道名称 桩号灌溉面积(亩)备注8二里支渠8+74511009明星二三队支渠8+965232110景家岗支渠9+0191062 11明星三队支渠9+2751593 12二里一二队支渠9+517761 13孙大窝棚支渠12+246.81062 五营城子灌溉80887坎下611001白旗抽水一支渠1+500941 2白旗抽水二支渠1+6501098 3兰旗抽水一支渠2+25

50、0549 4八十八抽水支渠3+6802196 5红旗抽水一支渠3+7001208 6仁合屯抽水一支渠4+850941 7前王家抽水一支渠6+200784 8姚家支渠6+3502196 9前王家抽水二支渠6+380784 10永红2-3队支渠6+5601569 11永红一队抽水支渠7+1501569 12新光一队支渠7+387769 13苗家岗子抽水点7+4302667 14新光二队支渠7+430941 15新光三队支渠8+1501020 16新光三队二闸支渠8+395471 17营城子十三队水口支渠8+725784 18新光四队支渠8+9351255 19营城子十四队一支渠9+1511098 20营城子十四队二支渠9+4701067 21新光大支线10+3369411 22郎家支线12+280627 23计家支渠14+000784 续表4-1 龙凤山灌区支渠及灌溉面积统计表序号渠道名称 桩号灌溉面积(亩)备注24靠河支渠14+126103225靠河抽水15+300941 26三哈零号支渠16+8002039 27三哈一号支渠17+022941 28三哈张家支渠18+6004706 29南土一号支渠21+285784 30南土二号支渠21+3163137 31新利支渠22+8151412 32西城里支渠23+419471 33大榆树支渠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