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环境高三复习整理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46361052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生物与环境高三复习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生物与环境高三复习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生物与环境高三复习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生物与环境高三复习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与环境高三复习整理(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生物与环境一、种群与群落1、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出生率、死亡率 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迁入率、迁出率(研究城市人口的变化情况)迁入率、迁出率直接影响不可忽视的因素影响种群数量预测变化情况年龄组成 种群密度间接性别比例决定大小的密度(性引诱剂) 出生率、死亡率 (计划生育)影响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是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性别比例通过出生率,死亡率影响种群的密度。即是间接影响种群密度。2、种群密度的测量方法: 样方法:(植物和运动能力较弱的动物)随机取样,一般为m2标志重捕法:(运动能力强的动物):n:m种群: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称群落:一定区域内的所有

2、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年龄组成 增长型 幼年老年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大,数量增多稳定型幼年老年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稳定,数量稳定衰退型幼年老年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减小,数量减小群落的空间特征:均匀分布,随机分布,成群分布,在自然界中成群分布最为常见。3、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 “ J”型增长曲线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理想条件下,实验室)无限增长曲线,呈指数增长的曲线,与密度无关“ S”型增长曲线 条件:资源和空间都是有限的,与密度有关 A曲线J型分析用达尔文的观点,是由于生物具有过度繁殖的特性曲线“s”型分析ab:表示适应环境 bd:呈指数增长 e:稳定期,

3、激烈斗争期,出生率死亡率种群会停止增长或动态稳定(生存斗争的结果)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由于环境阻力,导致种群个体数实际增长与理论值的差异或由于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量。图D表示S型增长曲线的时间与增长率的关系 图A表示J型增长曲线的时间与增长率的关系4、图像当时,种群增长率最大,理论上最适合捕捞(图中C点)时,种群增长率降低,时,种群增长率增大了解实际:保护珍贵动物及消灭害虫时,注意值,即在保护(消灭)种群数量的同时还要扩大(减小)他们的环境容纳量。在自然界中,影响种群的因素有很多,如气候,食物 、 天敌 、 传染病等,所以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的数量还会下降或消

4、亡。群落的特征: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空间结构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种间关系互利共生(如图甲、A):根瘤菌、大肠杆菌,白蚁,地衣等,“同生共死” 捕食(如图乙、D):曲线波动,直接获取对方能量,不会有任何一方消灭竞争(如图丙、C):不同种生物争夺食物和空间(如羊和牛) 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你死我活”寄生(图B):蛔虫,绦虫、 虱子 蚤,蚊子,菟丝子,靠吸取对方营养为食A BA BA BC A B A BA BA B C D 生活习性越相近,斗争越激烈(竞争关系) 垂直结构 植物与光照强度有关群落的空间结构: 动物与食物和栖息地有关 水平结构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

5、替的过程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沙丘,火山岩,冰川泥,水面)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它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的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自然演替的结果: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生态系统越来越稳定演替不一定都到森林阶段,要与当地的气候相适应,主要是看温度和水分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区别:起始条件不同水生演替:湖泊 沼泽 湿地 草原 林林二、 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

6、与无机环境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大气圈下层,水层,岩石圈上层)生态系统的类型: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的特点:人为作用突出,物种单一,结构简单,稳定性差。包括:人工林,果园,城市 农田生态系统。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 生产者: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化能合成细菌(硝化细菌),光合细菌 蓝藻 组成成分 消费者:异养生物,绝大多数动物,寄生细菌。(病毒)草履虫1)结构 分解者:异养生物,营腐生生物的细菌及真菌,能将动植物尸体或粪 便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动物,蚯蚓,蜣螂 蘑菇 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2)各种组分之间的关系: 无机环境 呼吸作用(有机物转化为

7、无机物) 无机物 光合作用分解者 生产者 有机物 消费者 有机物生态系统中各组分之间紧密了解,才能使生态系统成为一个统一整体。了解生命界与非生命界的成分:生产者及分解者构成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的必需成分:生产者,分解者,无机环境。食物链:主要为捕食关系,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无分解者,其起点:生产者 植物(第一营养级: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植食性动物)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所处的营养级不是一呈不变的,食物网越复杂,则生态系统就越稳定,抵抗力就越强。(如果有某种生物消失,就会有其它生物来代替。)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营养级 食物链中的一个个环节称营养级,它是指处于食物链同一环

8、节上所有生物的总和2、分析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各种生物的数量关系植物 昆虫 青蛙 蛇 鹰 如果生产者减少或增多,则整条食物链的所有生物都减少或增多。如果蛇减少,则会发生如图所示情况。 3、生态系统的功能1)能量流动相关知识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一般研究能量流动都以种群为单位。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这个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开始: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过程: 呼吸(热能)生产者 有机物 初级消费者 有机物 次级消费者 分解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生产者的能量来源和去路:来自太阳能

9、,去路有三条;主要是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其次是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被下一级吃掉),最后给分解者。流入消费者体入的能量是指:被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分解者的能量:来自生产者和消费者能量去处:呼吸作用、未利用、分解者分解作用、传给下一营养级能量流动的特点: 单向流动,不能反复利用 逐级递减(最后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10%20%(一般营养级不超过5个,一山不容二虎,肉比青菜要贵),当次级消费者食用生产者超过最大传递量(20%)时,生态系统会被破坏(m15m2)。能量流动符合能量守恒定律能量金字塔:表示营养级与能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营养级越高,则能量越少。数量金字塔:表示营

10、养级与数量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营养级越高,则数量越少。也有反例;例如:松毛虫成灾的松树林,食物链:树 虫 鸟 生物量(重量)金字塔:表示营养级与生物量之间的关系 ,营养级越高,则生物量越少生态系统在能量方面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需要不断补充。11】能量流动图解几乎不能循环,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按食物链的形式传递注意:(如果是自然界微生物则不能与生产者构成循环,如果是人工沼气池,则可以与人构成循环。)饲料 太阳能 农作物 家禽家畜 落叶 食物 微生物 人 (沼气池) 粪便 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11、关系(清除稻田中的杂草,清除鱼塘中的黑鱼。)目的: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能量的作用率,合理的调理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原理:能量多级利用,物质循环再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主要是通过食物链来完成的,食物链既是一条能量转换链,也是一条物质传递链,从经济上看还是一条价值增值链。特点:综合性,多样性,高效性,持续性意义:废物资源化,提高能量转化效率,减少环境污染。2)物质循环知识(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碳循环形

12、式:CO2,(在生命界与非生命界间循环),碳酸盐范围:全球性 光合作用无机环境 群落 呼吸作用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之间的异同不同点:在物质循环中,物质是被循环利用的;能量在流经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而且是单向流动的,而不是循环流动 了解: 两者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生物富集作用指有毒物质如农药,重金属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积累的过程一般来说,营养级越高,则富集作用越强。“N”氮元素的循环 固氮菌 硝化细菌N2 NH

13、3,NH4 氨盐 NO3硝酸盐 固氮作用 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反硝化细菌)3、信息传递相关知识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种类: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孔雀开屏、蜜蜂跳舞、求偶炫耀)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信息传递不以营养结构为基础: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信息的传递: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 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而且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

14、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生态系统 能力 的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一般来说,自然原因对生态系统的干扰,我们谈到抵抗力稳定性,人为的原因对生态系统的干扰,我们会谈到恢复力稳定性(除自然森林大火)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差一般来说,在生态系统遭受到较大或彻底的破坏时,抵抗力越强的生态系统,恢复力越弱,但当遭受到相同的干扰时,抵抗力强的生态系统,恢复力也强。抵抗力与恢复力不一定成反相关,主要要看生态系统的气候条件a表示 抵抗力稳定性b:表示 恢复力稳定性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法:控制

15、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人工生态系统)三、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 生物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生物多样 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性的价值 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 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易地保护(动物园)全球问题:温室效应,酸雨,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7 / 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