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包衣技术在中药片剂生产中的应用

上传人:go****ng 文档编号:146355805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薄膜包衣技术在中药片剂生产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薄膜包衣技术在中药片剂生产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薄膜包衣技术在中药片剂生产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薄膜包衣技术在中药片剂生产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薄膜包衣技术在中药片剂生产中的应用(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薄膜包衣技术在中药片剂生产中的应用潘君 20060098摘 要 薄膜包衣技术于1930年首次报道,五十年代以后,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制药工业中,我国于70年代引进薄膜包衣技术,随着高分子薄膜材料的相继问世,使薄膜包衣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薄膜包衣是中药片剂包衣工艺技术进步的标志,本文将对近几年薄膜包衣技术在中药片剂中的应用进行如下综述。关键词 薄膜包衣 丙烯酸树脂 欧巴代薄膜包衣片就是在片芯表面包上一层轻薄坚固的高分子薄膜,使药芯具有防霉、防潮、防光解等优点。随着制药业飞速发展,薄膜包衣技术已引起国内外医药界的重视,它不仅可以用于片剂,还可以用于膜剂、微囊剂等,特别是对开发缓、控释制剂起了积极的推动

2、作用。中药片剂可分原粉片,浸膏片及浸膏原粉混合片三大类。中药片剂由于内含植物中的强引湿、易挥发、或能引起味、嗅觉不适的成分,特别是浸膏片及浸膏原粉混合片往往具很强的吸湿性1,致使中药片剂易泛色、裂片、粘片、露边及霉变,所以过去一般都包有糖衣层来隔绝片芯与外界的物质交换。随着薄膜包衣技术的引进,薄膜包衣技术迅速的应用于传统中药片剂。中药片剂易裂片变色、生产周期长、操作复杂,改用薄膜包衣后,滑石粉用量明显减少,由于衣膜具良好的可塑性,不会发生裂片和变色等。1 薄膜包衣工艺原理 薄膜包衣片的生产方法是当片芯在包衣机中运转时,将包衣溶液或混悬液雾化喷射到片芯的表面,通过接触、润湿、铺展、聚结,在片芯的

3、表面形成一层连续的衣膜2。这一过程中溶剂及片芯之间会发生两种作用,即溶剂对片芯的渗透作用和溶剂的蒸发作用。当溶剂的蒸发量衡定,且与溶剂喷入量相等时,包衣的过程达到平衡。2 中药薄膜包衣技术的优点 薄膜包衣的工艺时间短,仅需0.53h,而糖衣需要1218h;薄膜包衣的片剂增重很少,只有2%10%,而糖衣增重高达50%;改善药片外观,色彩丰富,便于识别,易于包制成各种异型片,且不影响刻字标记;薄膜包衣的药膜坚固、抗潮、避光、抗氧化、抗霉变,提高了片芯的稳定性,延长药品的有效期;有利于克服药物配伍禁忌;包糖衣的主要辅料为滑石粉、糖浆等,对胃病患者不宜,也不适宜搪尿病患者,薄膜包衣材料系高分子碳水化合

4、物,对机体无任何副作用,在胃肠道中崩解消化成碳水化合物,可以被机体利用或很快被排泄3;薄膜包衣最大优点是通过处方设计,控制薄膜包衣的渗透性,使药物胃溶、肠溶、缓释,定位于十二指肠、结肠等部位释放,使制剂发挥最佳治疗作用,这是薄膜包衣得以广泛发展的主要原因。钟国华等4研究用Eudragit L30D水分散体来包制中药片剂(腹可安)薄膜衣的方法。研究发现,此方法制成的薄膜衣片在抗湿、硬度方面优于糖衣片,且采用聚合物作中药片剂的防潮包衣材料大大提高片剂的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特别是用Eudragit L30D代替HPMC,即用不含有有机溶剂而符合环保要求的水分散体包衣材料,更是一个发展方向,而且此工艺可

5、推广到一般的中药片剂薄膜包衣,为中药制剂现代化作一些探索。3 薄膜包衣技术在中药片剂生产中的运用 3.1 丙烯酸树脂号与HPMC混合应用 丙烯酸树脂号可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配合,用于中药薄膜片的包衣5。加入号树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膜衣的抗湿性,单独使用HPMC作为浸膏片的包衣材料时,常达不到抗湿性要求。李自明等6研究采用HPMC配以号丙烯酸树脂为复合膜成膜材料的包衣方法,生产的刺五加黄芪薄膜衣片与糖衣片进行了平行比较。结果表明,薄膜衣片在外观、硬性、崩解时限、水分、稳定性、抗热性等方面均优于糖衣片,且薄膜包衣不含糖,糖尿病患者也可以服用,扩大了药物的适用人群。3.2 丙烯酸树脂号与

6、号混合应用 肠溶丙烯酸树脂、号可混合用作肠溶中药片的包衣,来代替肠溶糖衣片。号树脂外观较差,但具有包衣过程中不易粘连的优点;号树脂易成膜,光泽较好,但包衣过程中易粘连。应用中通常将两者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取长补短,收到很好效果。张泰来等7应用丙烯树脂号的混合物作肠溶材料,苯二甲酸二乙酯为增塑剂,对痢速宁片进行全薄膜包衣,研究结果表明,痢速宁全薄膜衣片包裹严密,衣层坚实,外观理想。经测试,其薄膜片的抗湿、抗热、脆碎度及崩解等指标均优于肠溶解糖衣片,可推广试用于其他中药片剂。3.3 丙烯酸树脂与HPMC混合使用 应用HPMC-丙烯酸树脂号复合膜包衣,虽提高了浸膏的抗湿性,但该复合膜的崩解对pH具有依

7、赖。当用人工胃液(0.01 mol/盐酸)作为溶出或崩解介质时,膜衣有可能出现涨大而不溶解的现象,号树脂含量越高,此现象就越严重。曲彩虹8用丙烯酸树脂号80g、HPMC20g、蓖麻油25ml、吐温-80 25ml、滑石粉100kg、钛白粉50g、95%乙醇适量,采用普通包衣锅,用于妇科十味片的薄膜包衣,实验发现HPMC与丙烯酸树脂以适量的比例配伍,可以改善片剂的外观,并且丙烯酸树脂在相对湿度较大的情况下,有利于片剂的保存,钛白粉可更好掩盖中药浸膏片的色泽。汪秋兰9报道甘草甜素片是治疗慢性乙肝的有效药物,但传统的糖衣片因吸潮、裂片、变色等质量问题,返工和退货率极高,采用HPMC和丙烯酸树脂号薄膜

8、衣则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小试、中试及大生产的薄膜包衣片的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该制剂抗湿、抗热、稳定性可靠,是糖衣片无法比拟的。3.4 丙烯酸树脂号的应用 刘晓玲10通过外观、平均硬度、崩解度、吸湿性的考察,发现采用丙烯酸树脂号单独作为薄膜包衣材料的气管炎片优于糖衣片,且在抗磨损实验和加速试验等方面优势明显。3.5 新型的彩色包衣粉和包衣液的应用 在薄膜包衣技术刚兴起的时候,一般都由各药厂自己配制包衣液使用,随着薄膜包衣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在原来自配包衣液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包衣粉和包衣液,并有专业生产厂出现。近年来由Colorcon公司推出的欧巴代(Opadry)是属于含HPMC的包衣制品,它是由聚

9、合物、增塑剂、着色剂几部分组成,有胃溶、肠溶、中药防潮及最后抛光等多种类型。根据所需颜色和功能通过电脑配方设计,配液简单,操作方便,用普通包衣锅或高效包衣锅即可进行,成为很多药厂的首选。钟延强等11选用欧巴代Y-1-7000 white为包衣材料研制的熊胆薄膜包衣片,不仅解决了熊胆粉的强吸潮性、热不稳定性等问题,而且消除腥臭和苦味,给临床带来了极大的便利。3.6 缓释高分子包衣材料 固体缓释、控释制剂的实现方法之一就是采用包衣技术,目前采用较多的是乙基纤维素和醋酸纤维素,由于乙基纤维素的渗透性较差,因此常与MC、HPMC、HPC等混合使用,可获得适宜的释药速率层。醋酸纤维素可作为渗透原等缓释、

10、控释包衣材料,常用的为双醋酸纤维素12。 3.7 全水性薄膜包衣技术的应用 90年代全水性薄膜包衣技术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先进地区开始使用。水性薄膜包衣技术具有无需使用有机溶剂、改善操作环境、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优点而成为药品薄膜包衣的首选。水性薄膜包衣的成膜机理是聚合物粒首先结合成封闭的球体堆积层,然后随着胶粒间水份的连续蒸发,表面张力增大,使球体软化、变形、融合,胶粒软化、变形、融合形成均匀、致密而连续的薄膜。李程等13以全水性薄膜包衣技术应用于黄连素片的薄膜包衣,结果表明,水性薄膜包衣技术能达到甚至超过有机溶剂薄膜包衣技术的包衣效果。其中增塑剂对包衣成膜具有双重作用,不仅影响最低

11、成膜温度,还可以改善衣膜机械强度,软化聚合物粒子,促进其融合成膜,所以增塑剂用量对衣膜性质起了决定性作用。4 薄膜包衣生产设备与方法 设备的选择也是工艺操作的一个方面,目前主要有三种设备可供选择,分别是传统包衣锅、高效包衣机、流化床。4.1 传统包衣锅 传统包衣锅或称无孔眼包衣锅,糖衣包衣工艺都在传统包衣锅中进行,但干燥效率不太理想,因为干燥气流只是和片床上表面的片子有接触,同时还存在设备需要改造、操作不便等缺陷。因此,不宜采用此种设备进行薄膜包衣生产。4.2 高效包衣机 其又分有孔眼包衣锅和无孔眼包衣锅两种。有孔眼高效包衣锅为不锈钢全封闭式结构,锅壁上有排气孔,热空气穿过物料床后从锅壁上排气

12、孔排出。无孔眼包衣锅的锅壁上无排气孔,热空气出口在物料床中,穿过物料床后从锅后部排气孔排出。这两种方式都增加了干燥效率。包衣锅内通常带有混合装置,以提高药物混合均匀性。根据被包物的情况,用来输送所喷包衣液的,喷液系统的安装有所不同。干燥气流可以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穿过药物片床。此种设备是目前进行薄膜包衣生产的主要设备,主要用于水溶性的薄膜包衣及有机溶液的薄膜包衣。4.3 流化床 常用于小粒子、颗粒或微丸的水溶性或有机溶剂的包衣。流化空气温度和流量是影响包衣液蒸发的主要因素,流化空气流量对干燥效率和包衣均匀性也有影响。对微小颗粒包衣时,流化风量不宜过高,防止物料抛射太高碰撞流化床顶部或掉出流化床造

13、成的包衣不均匀和浪费14。但由于流化床机械作用力较强,药物片子易磨损,因此并不常用。4.4 其它 近几年出现了性能优异、功能更齐全的新型高效薄膜包衣机的研制报道。王林宽等15研制出BG系列D型高效薄膜包衣机,该系列型机直接接触药片与药丸的部件皆系采用药用优质不锈钢材料制成;包衣工艺流程设计为微电脑程序控制与手动控制两种方式;控制系统具有应用程序、操作方式多种选择性、驱动控制和多项显示等功能。所有包衣过程紧密连结、无粉尘飞扬与浆液飞溅, 符合GPP、GMP的要求。目前,郑建伟等16和谭淑敏等17的研究均发现目前某些中药厂家生产的中药薄膜包衣片不同批次之间溶出度相差较大,质量不够稳定, 说明厂家在

14、药品生产过程中其原料、处方或操作中的某些因素未加以严格控制,其制剂工艺不够稳定,亟待改进、提高。因此,研究各参数对包衣效果的影响对优化包衣设备和工艺有重要意义,其中包衣厚度和均匀性为评价薄膜包衣效果的重要指标。以增重法18,19测得的包衣厚度和三色色度计(tristimulus colorimeter)精确评价的衣层颜色20判断包衣的均匀程度是目前较常用的方法。尽管现在中药片剂的包衣还存在一些技术困难,但随着对该项技术研究的深入,该技术的应用将会进一步地扩展,薄膜包衣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参考文献:1 石礼忠.薄膜包衣技术在中药片剂中的应用J.基层中药杂志,2000,14(4):50 51 2

15、谢秀琼.现代中药制剂新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3093 杨松岭.健脑灵薄膜包木片的制备众其德定牲考寨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7, 14 (3):1874 钟国华,梁超峰.中药片剂的薄膜包衣J.广东药学,2002,12(1):22235 丁平田.薄膜包衣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J.中成药,1995,17(3):396 李自明,方建国,贺国芳.刺五加黄芪片薄膜包衣的制备与质量控制J.医药导报,2005,24(8):7157167 张泰来.全薄膜中药肠溶衣包衣研究J.中草药,1988,19(2):218 曲彩虹.妇科十味片薄膜包衣生产工艺.中成药,1998:20(1):119 汪秋兰

16、.薄膜包衣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1993,年国家医药局药用辅料研讨会论文10 刘晓玲,罗娟.气管炎片薄膜包衣工艺的研究J.中国药业,2000,9(3):363711 钟延强,徐法银,张国庆等.熊胆薄膜包衣片的研制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4, 4(3):23723912 高申.现代药物新剂型新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5913 李程,满世伟,李艳杰.全水性薄膜包衣技术的应用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5, 8(增刊):171814 李英,王传柱.采用显微图像测量薄膜包衣厚度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5, 36(5):28328515 王林宽,钱存生,陈筠,等.系列型高效薄膜包衣

17、机的研制J.东南国防医药, 2004,6(6):42542616 郑建伟,祝铃栋,程怡.包衣牛黄解毒片生物利用度的考察及评析J.中医药学刊,2004,22(12):2273227517 谭淑敏,欧国灯.不同包衣银翘解毒片体外溶出度的研究J.中药材,2005,28 (2):142 14418 史宁,崔光华.流化床包衣制备微囊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2,29(6):336-340.19 陈挺,陈庆华.乙基纤维素水性包衣技术.水分散体与有机溶液包衣方法的比较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0,31(1):7-12.20 Chan LW,Chan WY,Heng PW.An improved method for the measurement of colour uniformity in pellet coatingJ.IntJ Pharm,2001,213(1-2):63-7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